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工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真空技术;制药机械工业;应用
真空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在我国很多领域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真空技术是我国制药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能够满足药物生产的需要,能够保证较高的卫生标准。因此,对真空技术在制药机械工业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常见真空设备及其应用
1.1真空微波干燥设备
真空微波干燥设备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真空设备,这种设备在进行药物生产时,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效率高的特点,对于物料的回收率能够达到100%。在使用真空微波干燥设备时,需要的干燥温度较低,适合用于热敏性材料的干燥。在使用真空微波干燥设备时,往往采用两种干燥方式,其中一种与家庭使用的微波炉工作原理相似,主要通过物料盘绕着垂直中心轴,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圆周运动,以达到干燥的目的。另一种方式是让物料盘绕着水平装置的中心轴,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圆周运动,盛物料的盘子一直保持水平状态,以确保物料在运动时不会掉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药物生产能够保证物料加入均匀,方便对机械设备的清洗。微波真空干燥设备是在原有生产工艺基础上的生产改革,这种设备的整体生产效率较高,能耗是传统方法的1/5,占地面积仅是原来的2/3,是中药生产企业常用的真空制药设备。
1.2带式真空干燥设备
带式真空干燥设备在国际社会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国外主要将带式真空干燥设备用于咖啡、乳精、果珍等食品的加工与制作。我国将带式真空干燥设备应用于重要浸膏的干燥上,随着我国中药生产企业的发展,药物生产对中药浸膏的干燥量需求非常大,因此需要能够连续生产的干燥设备,很多厂家都十分重视带式真空干燥设备。目前,带式真空干燥设备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最大的带式真空干燥设备内径能够达到2400mm,长度最大能达到19000mm,但是这是新产品,还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药物生产上料不均匀、干燥速度较慢、含水量控制不足等,仍然需要改进机械设备的生产和设计,进一步提升带式真空干燥设备的生产效率。在进行相关设计和生产时,应注重对设备真空性和卫生性的控制,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于重要生产。
1.3真空浓缩设备
真空浓缩设备是药物生产中常用的机械设备,该机械设备的生产技术和设计技术已完全成熟,运用这种机械设备进行药物生产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真空浓缩设备主要有单效、双效、二效真空浓缩设备,这三种设备都是技术较为成熟的产品。目前,真空浓缩设备发展较好的是离心式薄膜真空蒸发装置,离心式薄膜真空蒸发装置有着非常好的效果,该设备整体的传热系数大、占地面积较小,所采用的液体薄膜厚度仅为0.1mm,物料滞留时间为1s,液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够飞溅出去,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还能抑制液体发泡,可为药物生产提供高浓度的浓缩液,这种设备主要适用于蒸馏、除臭、剥离等处理方式。高速旋转式真空蒸发设备是一种较新的产品。该产品在使用时,主机部分没有可动的部件,在使用时极少发生机械故障,蒸发的气体和液体在蒸发罐内能够以1000r/min的速度旋转,能迅速分离成气体和液体,因此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2真空技术在制药机械工业中的发展前景
2.1创新微波真空萃取设备
创新微波真空萃取设备是一种较新的设备,随着中药生产工艺的改革,传统的中药熬制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中药生产。如何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如何进行固定量的提取,如何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成为中药生产的发展方向。微波真空萃取设备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对大量的物料进行一次性的萃取,且萃取纯度较高,能够提升中药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果,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更好地促进生产企业的发展。
2.2改革微波带式真空干燥设备
微波带式真空干燥设备在药物生产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实际运用中也有着较好的效果,但是该机械设备生产时采用的是周期式的生产方式,产量较低,无法满足我国药物生产对机械的要求。实践证明,中药浸膏类产品在进行生产时,微波带式真空干燥设备的干燥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由于中药浸膏类的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因此对机械设备的质量和产量要求更高。应注重对微波带式真空干燥设备的改革,应注重开发连续式的微波真空干燥设备,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才能更好地满足药物生产企业对机械设备的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对药物质量和产量的需求。
2.3形成真空制药生产线
在制药机械工业发展中,应注重形成真空制药生产线。在进行药物生产时,形成统一的真空制药生产线,能够更好地提升生产效率。单体制药设备较为简单,而制药生产厂家希望能够提供成套的生产设备,完成相应的生产工程,因此应从中药浸泡提取开始,到真空浓缩、干燥、灌装、包装、运输,形成一条龙的生产线,这样也便于开展生产、安装和调试工作。要想形成真空制药生产线,应根据中药生产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生产线设计,这样在使用时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才能满足制药企业的需要。形成真空制药生产线,能够让药物生产企业在生产时进一步减小人力资源投入,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更好地促进药物生产企业的发展。
2.4真空捡漏设备的发展
真空捡漏设备在中药生产和包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设备价格很高,制药行业需要包装,要使用大量的塑料瓶,在进行药物分装和包装时,需要一台捡漏准确、捡漏速度快、捡漏精度高、价格合理的真空捡漏设备。目前,我国引进的设备价格非常高,因此,从真空设备的发展前景来看,应注重对真空捡漏设备的创新与研发,形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提供帮助,提升制药工业的发展水平。
3结语
本文在开展研究时主要对真空技术在制药机械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目前,常见的真空机械设备主要有三种:真空微波干燥设备、带式真空干燥设备、真空浓缩设备,这三种设备在实际使用时都有着较好的效果。真空技术在制药机械设备领域中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能够创新微波真空萃取设备,改革微波带式真空干燥设备,形成真空制药生产线,可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制药技术。
参考文献:
[1]徐成海,谢元华,张志军,等.真空技术在制药机械工业中的应用[C]//中国真空学会真空技术学术交流会,2007.
[2]周保堂,陈钊.真空技术在高速旋转的制药设备维修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3,(04):45-47.
[3]朱俊川.真空技术在食品机械工业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10):379.
[4]林文,王志祥.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及其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J].机电信息,2010,(05):30-35.
[5]刘寒.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7):112-113.
[6]谢元华,徐成海.制药装备中常用的真空测量技术[J].现代制造,2007,(05):30-34.
[7]周新丽,翁宇,陈光明.药品冷冻干燥过程的退火机理分析[J].化学工程,2005,(06):77-78.
首先,浮油粒度稳定在100μm以上时,静置过后不久便会全面上浮,借助连续相形式在水面形成漂浮层,如机械厂滴漏而混入废水中的、燃料油等。其次,分散油粒度基本维系在10~100μm之间,经常会借助弥散形式散布在水相之中,尤其经过足够静置时间和外力作用过户,便可快速凝结形成较大的油滴在水面上浮,严重情况下会逐渐缩小并转化成为乳化油。最后,乳化油粒度在0..1~10μm之间徘徊,废水之中具体呈现乳浊状,在油珠表层结构上会借助活性剂分子形成一类薄膜,进一步遏制油珠合并迹象,因此一段时间范围内不会衍生上浮迹象。
2我国机械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规划现状研究
任何油状物质在水面漂浮一定时间过后都会顺势形成一层薄膜,可以将外部空气内部氧气溶解在水中,令内部溶解氧大面积缩减,令浮游生物快速致死,使得既有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体系濒临瓦解危机,最终水体自净能力丢失,限制既有水资源利用价值的全面发挥结果。尤其对于鱼虾等长期生存在含油废水中的生物来讲,一旦说油膜蒙在鱼鳃之上就会令其缺氧而死亡;再就是水体表层凝集的油气一旦燃烧,造成的安全危机将不可小觑。有关对应废水治理技术规划细节状况将如下所示:
2.1物理法
首先,膜分离技术。其作为一类全新分离模式,具体联合微滤、超滤以及反渗透方式调节,实际上都是借助液液分散体系内部两相规则与固体膜表层亲和力异质化效应,实现预设分离调试指标。其次,粗颗粒化技术。主张利用一类包含粗理化材质的装置进行含油废水过滤,使得内部微细形态的油珠能够由此凝结成为较大颗粒,最终贯彻油水有机分离的技术指标。
2.2化学法
第一,絮凝方式。作为含油废水治理工序中经常出现的技术内容,其经常配合气浮法加以灵活调节。目前经常使用的无机凝剂主要包括铝、铁盐,而后续衍生的无机分子凝聚剂不管在用量或是调节效率方面都相对合理一些,并且使用过程中最佳PH值控制空间相对比较宽阔。第二,高级氧化方式。处于超临界体系内部的水氧化技术时刻保留高效、快速调试特征,长期以来深受相关废水治理人员关注和有机改善,任何其余工艺无法全面去除油脂的污染物,只有借助超临界水氧化方式都能够得到比较科学的回应。
2.3物理化学法
首先,浮选手段。此类工艺在我国正在介入系统研究和多元化推广行列之中,其主张将空气或是其余气体借助微笑气泡形态向水体之中注入,使得内部较为细小的固定颗粒、浮游珠能够快速粘结,并且随着气泡快速上浮形成浮渣,此时将油层顺势撇去,就可达到意想不到的乳化油除去效果。其次,吸附手段。其实就是结合吸附剂自身保留的多孔以及大表层面积特性,令机械工业废水内部的溶解油以及其余有机物在合理时间范围内部被吸附完全,最终完成油水分离技术调试指标。
2.4生物化学法
其实就是督促内部技术人员时刻联合微生物化学特性,使得机械工业废水之中的有机物快速转化成为微生物体内的有机成分。至于剩余要素会被微生物自动氧化瓦解形成有机物质,借此完成特定范围废水的自行净化任务。联合以往不完全数据调查资料整理校验,如今我国各区域开展机械工业废水综合治理事务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数万家,整体竞争趋势日益激烈,几乎任何省份都时刻保留规模大小样式的环保企业机制,特别是江浙沪等发达城市区域,环保已经完全过渡成为地方规模化产业布局准则。从工程设计、施工、设备研发、制造、安装、运营等方面可从事系列服务。近年来在我国北方也逐渐兴起了一些颇具实力的环保企业。
3今后我国机械工业含油废水处理技术创新发展前景预测规划
3.1磁吸附分离法
主要借助磁性物质作为载体,利用油珠的磁化效应,将磁性颗粒与含油废水相结合,使油吸附在磁性颗粒上,再通过分离装置,将磁性物质及其吸附的油留在磁场中,从而达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3.2超声波法
超声波一般用来破乳,有研究表明超声波和破乳剂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它可以提高破乳剂的效率,减少破乳剂的用量,特别是对那些用常规脱水方式难以奏效的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具有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希望联合不同阶段最新清洁生产工艺以及异质化部件创新制备途径,进行机械生产环节中不同结构污染数量的压缩。争取从此获取综合治理积极主动权力,相信这也将是今后我国机械工业废水全面治理与生态环境体系保护的特殊适应手段。
4结语
关键词:液压缸;工艺分析;液压缸结构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056
0 引言
液压缸被广泛运用于工程机械,使得其在复杂的工况条件下径向和轴向都承受压力,但由其工作场合不同,径向和轴向的压力往往不同。为考虑安全问题,液压缸性能要求稳定、可靠,其中衡量液压缸的质量的标准就是漏油程度,基于上述原因,对液压缸结构及加工工艺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液压缸零件结构的分析
液压缸由活塞、活塞杆、缸体及端盖等零件组成,各零件的结构工艺参数以及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液压缸整体的性能。同时,各零件装配完成以后的刚度、强度以及零件相互协作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使用寿命、可靠性、稳定性。
(1)液压缸缸体直径的选择。缸体作为液压缸的主要零件之一,缸体结构尺寸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结构、体积、强度、刚度。本文的液压缸是用于工程机械中的,因此选取了缸体内径为70mm的作为参考依据。当内径为70mm时,其尺寸精度取7级,内孔表面粗糙度要求小于0.32um,为避免漏油,需保证同轴度的公差为0.04mm。缸体的结构参数是液压缸能可靠工作的关键,因此进行参数设计必须考虑全面,才能保证缸体的可靠度。
(2)液压缸缸体壁厚的选择。液压缸缸体的壁厚直接影响液压缸的工作性能。通常,液压缸缸体壁可分为薄厚两类。缸体壁厚与缸体内径之比小于0.1的称之为薄壁缸体;缸体壁厚与缸体内径之比大于0.1的称之为厚壁缸体。在确切的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安全系数、缸体材料抗拉强度等关键因素。
(3)液压缸缸底厚度的选择。在液压缸中,较大的压力往往集中于缸体底部,因此对于缸体底部的结构设计必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缸体底部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于液压系统自身的压力,还来源于大气压,若缸体底部的厚度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可能酿成巨大的安全事故。通常缸体底部厚度选择需要考虑缸底内径、许用应力以及压强等多个因素。
(4)活塞杆直径的选取。活塞杆的外圆主要和缸体内壁配合工作,同时活塞杆随导向装置中来回滑动,因此其直径太大或者过小都将引发机械锁死、漏油、划伤缸体等一些列故障。通常,活塞杆的直径确定依靠活塞往返与缸体内壁的速度之比,通过对往返速度之比的深入比较,才能确定活塞的最佳直径。
(5)导向装置长度的选取。为使活塞杆能在导向装置内部做完整的往返运动,因此导向装置过长或导向装置过短都将引发故障,使得导向装置失去相应的导向效果;过长的导向装置直接增大液压缸缸体内壁的所需面积,过短的导向装置直接降低活塞杆的行程。因此,只有选择合理的、合适长度的导向装置,才能使液压缸正常运转的过程中保证最佳的导向效果。
2 液压缸结构对强度的影响
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传递动力的重要元件,不同液压缸的工作环境有一定差异,因此不同的液压缸运用场合也不同。但是不管是运用于什么场合的液压缸,强度和刚度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工程机械中的液压缸,其缸体结构承受的拉力和压力比较高,故而对缸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相对较高,所以通常在设计液压缸零件的过程中都必须对其强度和刚度进行校核。
(1)活塞杆直径的校核。液压缸的活塞杆承受载荷较大,在刚体内做规则的来回运动,稳定工作情况下,活塞杆受到推力、拉力以及扭矩。鉴于活塞杆所受载荷分布较多,且不均匀,所以具有高强度以及良好的刚度是活塞杆的必备条件。
(2)缸体壁厚的校核。液压系统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整个液压系统充斥很大压力,通常为几十兆怕甚至几百兆帕,为保证液压缸缸体不发生变形或裂开,因此要求缸体具有足够的厚度来承受液压系统的压力。
(3)液压缸的稳定性校核。对于液压缸而言,稳定性的校核重点在于活塞杆稳定性的校核,活塞杆是液压缸的重要零件之一,因此校核活塞杆的稳定性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步骤。通常是校核活塞杆的细长比,必须保证细长比小于某个临界值,才能保证液压缸的活塞杆具有稳定性。
3 液压缸加工工序确定
液压缸本身的加工难度很大,通常的机械加工过程中,液压缸容易受自身重力和外界切削力的影响,使得工件变形。液压缸的加工标准十分严格,同时直线度、圆柱度、垂直度等因素不易得到保证,为确保达到液压缸所需的加工精度,因此O计合理的机械加工工序显得十分重要,工序选则合理不仅减少工作量,还可直接提高生产效率。
(1)液压缸加工工艺方案确定。无缝钢管在液压缸的生产中使用率较高,但是造成的废品率却不低,其唯一的原因在于很难保证直线度,同时也难以保证内孔圆柱度。鉴于上述原因,选择冷轧的精密的无缝钢管作为毛坯更合理。
(2)液压缸主要工序实施的确定。首先,磨端面采用砂轮机,目的是使得端面更加平整,从而提高后续的加工精度和安装位置精度。其次,磨内孔需要辅助支撑才能减小变形,因工件轴向尺寸长,同时刚度较差,增加辅助支撑不仅提高了刚度,而且提高加工精度,如直线度、圆柱度等;在磨内孔的基础上,可增加珩磨内孔这道工序,其作用是为了提高内孔的粗糙度,保证相应的加工精度,此后可按照该孔的轴线和端面为基准进行下一个工序的加工。
4 结束语
对液压缸的活塞、活塞杆、缸体及端盖等零件组成进行结构分析,再对各零件的结构工艺参数以及加工精度影响液压缸整体的性能进行比较,概括出液压缸结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液压缸机械加工工艺的要求。同时,对各零件装配完成以后的刚度、强度以及零件相互协作的稳定性进行检核,分析了直接影响液压系统寿命和可靠性的因素。
参考文献:
[1]丁凡,路甬祥.短笛型缓冲结构的高速液压缸缓冲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8(10):52-54.
[2]群,高殿荣.液压工程师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现状;液压技术;机械智能化;发展趋势
1、液压技术
在电子信息发展、网络操控的时代,液压技术在许多行业和不同层面上应用很广泛,在近十几年中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它是将电子与机械结合起来,能更好的利用电子操作的便捷和机械的动力相融合的一个机械系统。
1.1液压技术的现状
1795年,英国制造了世界第一台工业设备水压机;19世纪末,德国制造出液压龙门刨,美国也造出了液压六角车床和液压磨床。由于是刚发展的一门新的技术,当时的条件都不成熟,导致液压技术在当时发展停滞,直到20世纪,它才成为近代工业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1.2液压技术的优势
由于液压技术在现代工业中作为一种兴起的技术,但它的优势越来越受现代企业的接受。首先,通过对机械的改造,液压技术在机械中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机械组件结构的微型化,使得机械运转时消耗的功率减小,降低了耗电量,同时遏制了不必要的消耗;由于组件的功能存在多样化,在机械运转的过程中,使机械的操作更便捷、更人性化。其次,变量泵在机械中运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对变量定律的研究和使用,降低了能量的消耗,也增长了变量泵的使用周期。再有,由于新材料的投入使用,对电磁阀、比例阀性质的提高起决定性的作用,可以提高阀的使用性能,通过阀所能操控的工作量更大、效率更高,使它的功能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1.3电液控制技术的应用
工程机械工作装置液压控制系统的发展往往有3个阶段,由操作杆手动直接控制换向阀芯到由手动先导比例减压阀液控主换向阀发展到如今先进计算机控制的电液比例操控。这种操控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其中,卡特992B装载机应用了最为先进的工程机械工作装置操作系统,即利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来完成的。这是一项很重大的改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指尖操作”,大大减小了劳动量。使产生的噪音、热量和作用力由原来安装在驾驶室内部的手动先导式比例减压阀转移到了驾驶室外部。通过避免受电信号的影响,可以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对机械工程工作装置进行监测,随时对监测的状态与主控模块进行通讯,并能够实施全方位的控制,这种便捷与强大的操作系统将是工程机械发展的一个新前景。
电液比例控制是指在液压传动中,能够接收模拟和数字信号,使输出的流量或压力能够连续的成比例的受到控制。为了对液压系统的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测与控制,往往与计算机紧密相连,通过计算机来监测,达到随时控制的目的。
1.4自动变速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机械中,往往作业环境和条件制约了工作者的劳动能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劳动者对外在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往往使液力传动串联一个液压动力换挡的机械变速器,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装置合并了液力传动与机械传动的优点,通过合理的配置,不仅可以提高了克服低速重载的能力,还能避免机械重载下发动机熄火的问题。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这种便捷导致了效率的低下,而且在高载或低载的情况下,机械运转将大部分的能量产生为热能。目前,驾驶员的经验与能力才能保证液力传动在高效区,但由于机械作业的条件相对复杂,作业的环境也很恶劣,而且需要驾驶员1小时换挡近1000次,这种高强度的劳动,也直接影响运转时的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化渐渐的占据了人们的生活。通过自动变速器的使用,不仅提高了效率,更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对这一技术,将会改善人们的生活。
1.5液压CAD技术的应用
通过了解液压CAD技术的发展过程,液压CAD技术将会取得很大的进展。近几年,在液压CAD技术方面,建立了信息一体化的系统操作范围,实现开发、制造、销售、使用和开发等一系列的过程,并将计算机技术融合其中,根据实际的操作,可以提前进行预演,保证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能性。利用CAD技术对液压等产品的过程进行检测和维护,让液压技术及操控技术得到质的提高。
2、工程机械智能化
在当下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原有的机械制造业的技术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为了走向更好的前景,企业的机械制造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制造出更利于企业发展的机械设备,带给工业技术和制造效率上的提高,从而实现低耗、高效,能够在短时间完成项目。
2.1工程机械的现状
传统的工程机械对人员的操作上有很高的要求,对人员的利用上也比较多,因为每一步工作都是在作业员的操作下完成的,才能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转,这种机械操作对操作员的依赖程度很大,需要准确、准时的对机械进行操作,所以,在这种机械控制模式下制造的效率相对而言比较低下,人员的调动也是比较大的,往往操作上不能有任何的错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各种制造技术的出现,工程机械将产生来巨大的改革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2.2工程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
由于传统工程机械不能达到现代社会高效益的要求,落后的工程制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制造业的发展,面临这种技术上的问题,企业亟待解决,所以,对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做出个更高的要求。由于计算机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操作上对工程机械制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尤其是数控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它综合科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方面的众多技术,同时,数控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使人员在机械的操作上变得越来越便捷,效率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由于网络化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与工程机械技术使得CAD、CAM与数控技术融为一体,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2.3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经济的到来,企业的制造业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企业的制造业正逐步走向智能化,工程机械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企业效益的提高,也显示了工程机械技术越来越跟随时代的脚步。在我国,工程机械产品要获得不断的提高才能具备国际竞争力,实现并形成产业化的生产模式。
1)对微电子、计算机、多传感器、自动控制等技术进行综合利用,对工程机械中的职能控制系统和集成操作技术进行控制,这些技术将是机械智能化的核心。
2)对工程机械中的故障诊断系统和技术研究开发。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工程机械的工作状况,需要在工程机械的关键零件上安装传感器,对实时检测的数据进行收录,并加以收集与整理。比如,发动机的油温、油压、变速器油压、液压系统中回油背压和燃油量的运行数值等;并根据应该发生事故的类型安装必要的警示灯、报警器等。
3)通过收集机械工程中出现的典型的运行故障,对产品容易出故障的典型零件进行检测,对故障进行诊断方法与机理的研究,建立故障数据库,能够及时准确的对机械进行保养与维护。
4)对机群进行控制的新智能进行研究开发。该系统除了一般的配置,还应该能够故障的远程诊断与维护、机载智能化的监控、机群进行的监控接收等。
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机械的效率,减小劳动强度。发展智能化是必要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斯琴花.液压技术的作用与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12(14)
关键词:缝制机械;信息化;可行性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081
0 引言
自从2008年以来,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有机融合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缝制机械行业也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的探索信息化工作的有效途径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从行业的整体现在来看,近年来信息化推进工作的特点还不够突出,没有形成气压基本认同的重点推进工作领域以及行业信息化推广模式,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化技术的不够成熟和行业资源的整合程度不够。而在当前我国成为世界最为主要的缝制机械产品生产国,品种丰富、门类齐全,在世界缝制机械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今天,全面实施信息化工作就具有了可操作性,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对缝制机械行业信息化工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1 产业的集群化为信息化工作提供了成长空间
首先,缝制机械产业呈现集群化特点,为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信息化工作技术提供了空间。从国内当前的缝制机械产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台州、宁波、江苏、上海等地区,呈现出了典型的集群化特点。产业区域的集群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如果说在之前推广信息化工作技术的话不仅面临着由于产业分布较为零散的问题,更面临着信息化工作技术的应用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问题,那么缝制机械产业集群化现象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和之前的产业分布相比,当前的缝制机械产业分布具有以下优势来支撑信息化工作技术的推广:第一是很多相关产业聚集在一个地方,物流、能耗和生产成本得到了很大的降低,这个时候应用信息化技术并不会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第二是集群内的企业之间距离很近,这不近为信息化工作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便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进一步的提高信息化工作技术含量;第三是产业的集群化使得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未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不得不采用多种措施来提高自身的生产率。
2 行业对品牌建设重视的加强
其次是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企业更加的重视品牌的建设。虽然说当前我国的缝制机械行业产量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是仍旧无法在和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竞争时取得优势,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的缝制机械行业的整体技术含量比较低,目前只有一些常规产品如平缝、包缝等机械达到了国际水平,这不得不说是中国缝制机械走向世界的一大“瓶颈”。面对这一问题,国内缝制机械企业开始从过去“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步的转变为“小而精”的经营战略,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不再一味的模仿国外产品,走上了自主研发,技术创新的科学发展道路,这可以说为信息化工作技术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来看,信息化技术仍旧是为了科技发展的主要发现,因此缝制机械企业欲要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积极的采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实现信息化工作。对于企业来说,只有真正做到自己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和高品牌附加价值才是企业长久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
3 激烈的市场竞争促进了信息化工作的推广
然后是当前缝制机械行业中小企业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在积极的寻找突围之道。我国的缝制机械产业发展迅速,但是超常规的高速扩张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其中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机会主义”普遍的存在缝制机械行业中小企业中,近年来随着缝制机械行业整合进程的不断加快,这些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中小企业要么被其他企业兼并,要么积极的采取先进技术实现“突围”目标。而信息化工作技术可以说是他们的最佳选择,这个时候推广和应用信息化工作技术毫无疑问是大有可为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的举措必将会对大型缝制机械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大型缝制机械企业不得不积极的进行企业改革,应用新的生产技术,采用新的管理手段,使得企业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独特的优势,更加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4 国内政策对信息化工作技术的支持
最后是国内对轻工业与信息化融合的支持使得缝制机械行业实现信息化工作具有了可行性。面对国外品牌纷纷打出高效率牌、环保牌、节能牌,国家愈加重视缝制机械行业的技术发展,大力的支持相关企业开展研究,实现缝制机械产品的创新。集中体现在机电一体化、绿色节能化、工作信息化上。其中工作信息化主要就是指当前的缝制机械企业将管理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生产过程的控制自动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咨询服务的网络化,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总而言之,目前国内缝制机械行业方兴未艾,对于众多的缝制机械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国内缝制机械行业整合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外产品的竞争,国内缝制机械企业必须拥有“立足本地,放眼世界”的心胸,结合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本身的技术优势和特色,真正的打造出缝制机械的民族品牌。
参考文献:
[1]林君焕,胡政.国内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广西轻工业,2008(01).
[2]周玉竺.以体系为基础 创新行业标准化工作――缝制机械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上海标准化,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