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碳中和的理解

碳中和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碳中和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碳中和的理解

碳中和的理解范文第1篇

第一、从严管理与爱护学生相结合

从严管理就是严格执行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施规范化的管理,这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我们的习惯做法。但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仅有“严”是不够的,还应有“爱”。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弛张有度,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良性互动。如果说从严管理是管好班级的前提条件,那么,热爱学生是管好班级的基础。因此,爱应该升华到更高的情感教育的层面。“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它可以提高教育的可接受性。拓展教育的容纳空间,真正使爱心教育渗透于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学校应优化育人环境,完善各种设施,创造有利条件,切实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如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学校可实行奖学金制度,也可实行特困生助学金制度,不能让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失学;同时,各班可成立学习互助组和爱心互助组,帮助解决同学们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以实际行动诠释“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内涵。

第二、全面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管理的任务和宗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每一个学生都应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既要爱护优秀生,也要爱护中间层次学生,更要关爱后进生。

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既要全面考虑,又要重点突破,重点是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是积极培养优秀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成为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另一头是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运用一把锁匙开一把锁的方法,分析他们的缺点,抓住“病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持之以恒地进行教育,在关爱过程中感化他们,促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如:2011年我班有个后进生小刘,学习成绩不好,上课不专心,经常戏弄学生,老师批评他,他就与老师顶撞。但他体育方面有特长,我就安排他当体育委员。每次上体育课,他都把队伍整理得很好,其参加学校运动会也获得了好名次。这样他在班上便树立了威信。过一段时间后,我在班上表扬了他,肯定他在班上的作用和进步,并指出他的不足之处。他见我能一分为二地看待他,信任他,终于感动了,并努力克服了缺点,向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正面教育与侧面教育相结合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侧面教育为辅的原则。所谓正面教育就是树立正面形象,如先进人物、优秀生等形象,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所谓侧面教育就是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一方面,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或者在文艺、体育、绘画、书法、演讲、手工制作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和奖励,热情培养他们,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对学习上或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要伸出友谊之手,为他们排忧解难,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对无心上学,学习较差、纪律较差的后进生,就要用正面教育与侧面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促进他们改正缺点,脱离后进行列。如:2012年我班的后进生小李,上课不专心,不是搞小动作就是喜欢讲话,常常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各科任教师反映很大。为了解决这一存在问题,我找他谈心。他很坦率地对我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没有办法管住自己”。看来他所犯的错误是无意识的。针对这一情况,我经常在放学后单独把他留下来,让他静静地看书、做作业,并从旁督促辅导,有意识地培养他的学习自觉性,并为他树立学习的榜样,如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等名人名家供他学习。同时用生活中一些不遵守纪律造成严重后果的侧面实例教育他,坚持一段时间后,他果然有所改变,在上课时他能开始有意识控制自己,基本上不再讲话了,学习也不断进步。

第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教育是个大舞台,也是个弹性极强的育人平台,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教育也不可或缺。须知,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不但对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也是促进完善学校教育走向成功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在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延伸,家庭教育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仍至社会中能不能健康成长。而要想人性化、科学化地管好学生,就必须注意强化学校与家庭的紧密联系,重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良性互动和合力相成作用。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

首先,可以采取定期联系的方式,如设立家长接待日或学校召开学生家长会议,每学期向学生家长寄一份家庭报告书,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各种情况。

其次,可以采取不定期联系的方式,如家访或电访。这是解决学生思想意识形态中个性问题最有效的一种形式,也是与家长共同促进教育学生获得成功的最佳方法。如遇到突发事件或异常情况,要及时取得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共商对策,使问题予以妥善解决,达到圆满不留憾意。

再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和家长对学校的反馈信息的收集,努力打造双向教育的平台、架设家庭与学校沟通的桥梁。并以此作为改进和优化班级管理工作的依据。这样,两者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就能共同管理和教育好学生,使学生始终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此外,学校还要积极创设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及时了解和掌握家庭生活和社会动态对青少年的影响,并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教育防范措施。如在家庭生活中进行亲情教育和体验,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社会主义文明、礼貌的宣传教育;宣扬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有意义的宣传活动等。

碳中和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阅读能力 高中英语 课外阅读

高中英语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点,是教师们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理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

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

一、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但是侧重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1971年哥德曼(Goodman)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该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语的理解,而是认为阅读的时候不必要掌握文本中的全部提示,阅读者只需从文章中挑选出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读者自己的经验和客观的知识来验证自己所作出的预测。阅读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过程.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在阅读时眼球的运动是跳跃式前进的,并非一词一字地慢慢地往前移动。大脑对信息的接收,通过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连贯起来进行猜想、概括,迅速形成语段大意,那种逐字逐句理解的阅读方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不但大大地减缓阅读速度,而且使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其实,这个模式说的就是,阅读的过程中不必要把每一个单词,每一个语句都理解清楚。只要结合自己心中所猜测的,在文章中找到相关信息,来验证自己心中所想。事物皆有两面性,该模式也不例外,也是利弊同身。弊在于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不利于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但是,其可以强调整篇文章的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楼所、猜测等方法。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首要任务是阅读理解的速度。目前,学生的阅读速度与可能达到的指标要低几倍,甚至几十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用尽快的方式方法获取各种信息资料,大幅度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明确对学生的要求,有针对性训练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英语定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把英语课程学习提到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的高度,并对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听、说、读、写四大技能应到达的目标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其中对高中毕业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是: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呢?

首先,在课文教学进行到这一环节,要充分利用课文这一语言载体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对课文进行进一步地挖掘,进入精读阶段。要对课文中的长句、难句进行详细地讲解。长句难句中往往包含较多的从句和较为复杂的语法结构,是理解中的难点,学生对这些句子往往是囫囵吞枣,甚至理解错误。我结合语法教学,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对新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详尽地说明,对英语中的一些固定句型和习惯搭配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从整体上加以理解,而不仅仅是字对字的翻译。通过长期的训练,帮助学生搬开这些阅读理解中的绊脚石。

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指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表面意义,还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章的内涵。学生要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了解到他要表达的思想,把握住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所描述事物的态度。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体裁作品的特点,介绍各种修辞手法,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把教学要求从理解提高到欣赏的告诉,特别是学习经典篇目和文学作品时,指出文章的精华所在,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三,大声朗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英语是一种语言,需要我们可以用口来言。只有在深刻理解了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内涵,与作者感同身受,才能读得流畅,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所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达到自我欣赏和感染他人的境界。因此,我要求学生早自声朗读课文,课堂上也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机会,遇到剧本、小说等课文,我会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英语语感,初步体会英语的音韵美、节奏美,有利于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特殊优美的文段或经典的语句,我要求学生背诵,让他们达到铭记在心、出口成章的境界。

第四,仅仅精读课文远远不能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目的,所以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英语程度又有趣味的阅读材料,使他们看得明白,读得有趣。可以建议学生订阅英语课外辅导报,耐心解答他们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们增加了知识,拓展了视野,提高了人文素养。

碳中和的理解范文第3篇

有些学生误以为漏条件是粗心使然,其实漏条件暴露的问题是学生对定理的已知和结论理解不够到位造成的。

如三线合一,即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和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学生错误:AB=ACADBC

错误分析:学生认为只要是等腰三角形就可推三线合一,故认为已知条件是等腰三角形,其实三线合一的已知条件应该是等腰加一线成立

再如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学生错误:OD是∠AOB的平分线DE=DF

错误分析:何谓点到角两边的距离?学生没搞清楚点到线的距离是什么,自然不知道还需要垂直条件DEOA于E,DFOB于F

二、滥用逆定理

虽然老师一再的重申中考所用的定理均须出自课本黑体字,但学生在证明中总能派生出林林总总千奇百怪的纲外定理,其中以滥造课本定理的逆定理首当其冲。

如三线合一推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中若有一边等于另一条边的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有一角等于30度,一边中点加平行推得中位线,三角形一边上中线等于该边一半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等等,这其中不乏真命题,但也有假命题。错误分析:就算是真命题也不等同于定理公理,考试时要用就得先证明才能用,假命题更不能用。

三、过多的辅助线条件

我常常看见学生做这样的辅助线,连结AB使AB=CD或者过三角形某顶点作对边的中垂线等等,看着学生们作这样的辅助线我常常哭笑不得,实际上学生对于做辅助线的目的及作法都不是很了解,而教材中也没有单独的一章专门讲解辅助线,所以关于辅助线我们都是需要时才讲起,而学生只是了解个大概,认为辅助线就是用“作”出来的,而忽略了考虑所做辅助线的存在性,即辅助线只能保证一个条件,若要得其他条件需通过证明得到。

四、全等不对应

学生们对全等十分青睐,我常笑说全等就是他们的“万金油”。在一些不需要证明全等但仍可利用全等证明的几何题中,往往有一些思维不够灵活的学生仍然选择用一次或多次全等把题目做对,比起不用全等的同学他们只是多绕些路罢了,即然是对的而数学讲究一题多解我们也不与其深究非得要怎么做。但在一些不能用全等的题目中,也用全等就出问题了。

例如(2011.西宁)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DE∥CA,AE∥BD.(1)求证:四边形AODE是菱形;

学生错误:

DE∥CA,AE∥BD

∠EDA=∠DAO,∠EAD=∠ADO

又AD=AD

AED≌DOA

AE=AO

又DE∥CA,AE∥BD

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AODE是菱形

碳中和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职生 综合职业能力 培养对策

近十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各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也逐渐扩大,给中职学校的生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多数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师资力量也随之逐步减弱,报考中职学校无需分数、无需政审就可以直接入学,导致了中职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参差不齐。这给中职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此前提之下,去完成培养和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可见难度之大。我结合多年从事中职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经验,在此着重就如何提高和培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这一问题提出自己一些看法。

一、当前中职生的不良特点和思想状况

(一)生理和心理都处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化时期,因为年龄小,识别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差。独立性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

(二)厌学情况比较普遍。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上课要么睡觉,要么干脆旷课,抄袭作业的现象普遍。

(三)盲目性大。不知道自己来学校是做什么的,更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将来有何用处,所以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对人生观、价值观、自由观等没有十分清楚的认识。

(四)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遇事徘徊不定,往往处在矛盾之中。

(五)责任意识淡薄。不少学生因享受太多,习惯成自然,只知索取,不讲奉献,缺乏对他人、父母、集休和社会的责任感。

(六)早恋现象不断出现。中职生早恋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随着人们文化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职生生理上的早熟和受不良传媒的影响,早恋现象也逐渐趋向低龄化,严重影响学业的完成。

二、现阶段培养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对策

我针对现阶段中职生存在的这些不良特点和思想状况,一方面学习借鉴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另一方面结合一线教育者所给予的启示,通过归因分析与辩证思考,提出了现阶段中职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科学理解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确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关键在于能力的“综合”。

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也不是一个个毫不相干的孤立能力的机械相加,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是各种能力的“综合”。[1]

2.树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要坚持三个“结合”。

(1)坚持人文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人文教育一直是中职教育的薄弱环节,树立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并非只强调专业技能培养,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人文知识,克服片面强调专业教育和岗位技能培养的狭隘能力观。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但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恰恰是人文教育目的之一。

(2)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要有广泛的知识面,要具有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发展创新等其他能力,这些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完成,只有与课外活动如第二课堂、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坚持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

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综合的知识和技能,狭隘的能力本位观往往单纯注重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全面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知识面窄、能力单一,出现专业能力强、基本能力差、关键能力缺乏的现象,因而后劲不足,不能适应现代技术升级和岗位变换的要求。在就业岗位上只能做一些机械性的、固定的、程序化的工作,其管理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不强,经济意识薄弱,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和经济发展要求。

(二)建设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

由于传统原因,中等职业文化课教师比例较大,因此,在今后学校的进人计划中可减少文化基础课教师招聘的数量,并通过课程改革,挖掘文化基础课程中对专业培养的内容,一部分文化基础课教师可担任专业基础课教学。

2.保持一定比例的外聘教师比例,构建科学的教师结构。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有一支外聘教师队伍。“在专业结构和教师职务结构上,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60%左右,每个专业至少应有3―5名专业课教师,兼职教师比例一般应不少于10%”,“要积极支持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从企事业单位中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中聘用专职或兼职教师”。

3.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水平,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指专业课教师既拥有教师资格证,又拥有行业操作技术等级证。“双师型”教师是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是职业学校实现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学校不能仅局限于提高“双师型”教师在专业课教师中的比率,更重要的是真正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职业能力。

4.多渠道进行在职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

教师不仅仅是“蜡烛”,更是一盏指明学生成长道路的“长明灯”,只有“综合职业能力”高的老师才可能培养出“综合职业能力”强的学生。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较普通教育的教师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体系,才能适应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加强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教学。

1.树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思想。

中职教育不是造就学术精英,而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因此中职生除了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不是讲授出来的,而是训练出来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实践训练。具体说来,应明确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实践教学工作的中心,围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与实施,并与工作岗位对接,实现综合效益的整体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2.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针对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应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是在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它致力于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使受教育者既能适应相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能将这种构建知识的能力运用于其它职业。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有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引导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四)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课程观是人们的课程观念或课程价值取向,具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取向,也就决定了设置怎样的课程方案。因此,中职校应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在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的指导下,其课程设计的方法就是根据国家、社会、劳务市场对职业的需求,确定应设专业,根据对专业岗位工作和任务的分析,确定所需的能力,然后据此开发课程,决定教学方式。综合职业能力本位课程观的主要特点:课程设置由“知识体系的构建”转向“综合职业能力的构建”,课程内容由“理论知识的掌握”转到“职业岗位任务的完成”,学生评价由“知识评价”向“综合职业能力评价”转变,课程开发由“教育专家导向”转为“企业专家导向”。[2]

总之,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是一项较为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和帮助,这样才能将中职生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碳中和的理解范文第5篇

引言:单片机作为一门实际操作要求很高的课程,在我们进行教学时,应根据此门课程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教学,单片机课程的特点:1、单片机是从数字电路发展起来的,属于电子电路的运用,所以在学习的时候必须明白最基本的一些逻辑关系及基本的电子电路、接口等,在学习上必须有电子电路的基础,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基础,那么在学习时,应该从最基本的电路基础入手,一步步的引入门来进行教学。2、单片机是程序的与电子电路的结合,必须在学习时有基本的英文基础及程度编写的基础,最好能熟悉最基本的C语言基础或汇编基础,只有在这些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学好单片机。3、单纯进行理论的讲解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大量的训练来学习单片机的程序开发及运用。

存在问题:

1、单片机死板的单纯理论教学,未见任何实物。在学校中常见的问题是,学习单片机的时候,一个大教室的老师在进行教学,但是学生很努力的去听还是听不懂,学生再努力去听也一样没法听懂,久而久之,学生厌学啦。所以,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很好的传授自己的知识给学生,算不上一个好的老师,如果只进行单纯的理论学习,那么这个课程将会变成一个单纯的灌输式教育,这个不是一个好的教学。很多工科学生上完一个课程竟然没见过一个实物,这是很可辈的教学。

2、教学的顺序错误导致学生更加不懂得如何去学习这门课程。通常进行一门课程的教学时候会先进行理论讲解,但单片机的教学完全可以先从实物的认识开始,很多教学的错误在于一味的进行单片机的理论的学习,这样的理论打头,学完后再涉及实物的做法很多的效果达不到。

3、个别教师的教学水平远未达到入门的水平,进行教学则会加大教学的难度。这个是存在的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单纯的理论教学连最基本的入门水平都没达到,或者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课是对教学和对整体学生的水平没有好处的,必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分析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达到为人师的水平,才能很好的进行整个课程的指导。

解决方法:

1、学习的方法可以从不同的方法进行。应该先从实物开始进行分析,总的来说就是先找到相关的实物,从实物开始,从做一个小的例子开始,通过进行一系列的教学实践证明,对于毫无经验的的一群学生,但我们试着先把一个做好的效果的单片机实验展示给学生,然后学生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从而强烈的想学习时如何做的,通过对相关的程序进行一一的讲解,并对如何完全的进行分析,当学生遇到相关的问题时,会有很多的疑问,那么这个时候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将相关的理论知识直接进行传授,从而达到了学习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动手的能力,那么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比单纯的理论好多啦。

2、正确的教学顺序应该是符合人的学习过程。关于如何才能正确的学到有关的顺序呢,按人的认识规律来进行,当我们学习一个新的事物的时候是先通过感知,然后再慢慢进行探讨的,那么我们怎么样来进行教学呢,先从基础的使用工具知识开始,然后再到深入,如果一味的从理论入手那么最终将得到正好相反的效果。

3、关于教师的水平问题,可以多培训,多重视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因为在进行教学时会有很多学生会问到很多的问题,如果不及时的进行解决的话,那么将导致有很多的教学会有很多问题从而解决不了,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先对所教授的教师进行检验,采用那些可以正确开展的教学进行教学,然后让他们的理论相结合,最终达到能完成相关的培训和教学任务。

可能产生的问题:

1、学生因为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影响,从而可能会对这一新型教法会有新的疑问,从而导致很多学生有部分不了解,教师应做好解释的工作,从而为教学的进行打好一个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的开展工作。

2、学生有可能因为花费大量的时间再实验室上从而理论知识不扎实,那么这个时候就要安排好顺序,让学生返回理论教学,进行学习相关的知识,然后再到实验室进行验证和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总结:

在单片机的教学中可以有很多种方法进行运用,可以有很多种手段运用,能达到目的就是一个好的方法,如果还像以前那样一味的只进行理论的教学那么,不管学生的理论知识有多么的强大,到了运用的时候还是有很多地方想不通,打不通,最终沦为一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结果,为了防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必须很好的进行研究,进行观察,不断的改进方法,不断的对相关的教学做出总结性的报告等,从而为更好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更多

土壤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土壤通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硬质合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