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渠道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双师队伍;管理;多渠道
【中图分类号】G710
【正文】
实训教学是职业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能否办出有成效、有特色、被社会所认可的职业学校的关键。加大实训教学投入、加快双师队伍建设、加强实训教学管理、多渠道寻求提升实训教学水平的途径是促进职业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建设高标准实训基地,为实训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大类。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学校最大的亮点就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最多,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配置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有力保障。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注重以下方面:
①实训基地要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规划,要从实训教学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多方面考虑。
②实训基地在保障基础性实训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仿真或模拟职业环境,使学生较多地接触先进且成熟的技术。
③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实训基地,使之成为功能齐全,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实践基地,为实训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
2.校外实训基地
①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要紧贴专业需要,使学生能把在校学到的基础性技能在企业生产中得到巩固和提升。
②校外实训基地应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争取与良性发展的企业合作,力求产学结合,与企业双赢发展,真正为企业生产服务、为学校教学服务,实现长效的运行机制。
③要合理制订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训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解企业生产现状的机会,都有在企业锻炼的机会。
此外,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应互为补充,实现最优化职教效能。
二、狠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教学水平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训教学的重要保证。现在多数职业学校仍存在使用专业理论教师和聘用企业老师傅指导学生实训的现状,理论教师不敢动手也没有实践经验,老师傅动手能力强但总结归纳少、难于上升到理论层次。因此,我们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1.在引进“双师型”教师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和培养方法的研究。逐步将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的“双资格证书”作为专业教师的基本准入制度。
2.通过有利于师资结构调整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来建立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定期换岗制度,用政策性的激励办法鼓励教师在企业与学校之间有序的流动,使教师自觉深入到行业企业一线熟悉生产、参与科研和技术开发。
3.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学术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强化专业技能考核来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加强实训教学管理,营造良好基础氛围
要保障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仅有先进的实训设备和优秀的教师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
1.要成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个人认为,由主管教学的领导亲自挂帅,教务处具体把关,下设专业部和实训处的组织机构,能够使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组织更加合理、更宜于协调。
在职能上,教务处负责全校总体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制定,负责教学目标的落实和考核,负责专业教师的流动和培训;专业部负责理论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上报工作,负责专业理论和基础理论教学的组织和考核;实训处负责实训教学目标的制定和上报工作,负责实训教学的组织和考核,负责实训基地的管理和防卫工作,负责仪器设备和实训原材物料的采购等工作。
2.实训教学需要严格执行教学管理规范。实训处根据实训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应工种的实训教学流程和规范,组织教师编写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制定实训教学考核标准和办法。在教学环节上,检查PPT课件、教案、学案、校本教材开况,检查实训课题的理论指导和现场操作演示、巡回指导情况,检查实训考评内容、考评方法、考评结果等内容。
3.制定科学严谨的车间(室)管理办法。实训处应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实训管理办法、设备使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实训教师职责、学生实训守则等系列管理制度。日常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监督检查实训教学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确保实训教学安全有序。
四、多渠道寻求提升实训教学水平途径,立足长远发展
1、建立有效的实训教学反馈系统。依据教学大纲考核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利用阶段性测评和考试等手段检查教学效果,使实训教师加强责任意识。
2、通过学习、交流、技能比武、技能达标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操作能力和专业的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崇尚技艺,能文能武”的专业文化氛围,促进师生对专业的认知和热爱水平。
3、做好实训教学研究的引领工作。按专业设置教学研究组织,开展新教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形势的研究。通过观摩教学、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等方式使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迅速提高师资水平,是任何中职学校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特别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师资队伍的现状更加不容乐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熟”,不熟悉中职教学特点与规律,缺乏中职教育的经验积累。二是“不足”,师资来源渠道不畅,专职教师不够,具有高级职称者更少。三是“不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一般不够高。中等职业教育对技能要求很高。作为中职教师,除了应该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学校亟需建立一支真正的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此,广大教师必须要到实践中去学习。学校应定期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去,以利于开阔视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深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具有活力、吸引力及实用性,同时也为他们开设新学科提供素材。当然,学校也可以到企业中去聘任一些在实际行业部门担任过职务者来讲授相应的课程。被聘的兼职教师的课往往很有特色,言之有物,生动形象,实用性强,且可以把行业中新发展、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堂中,引进案例教学。让他们讲授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并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上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及技能培养。
2提高实训教学比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各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和考核都应在实验室或车间中进行,以“学会做”为标准。很显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必须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环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掌握的知识向实践转化,而实践又为学习理论提供感性认识。当今我国中职教育中对实训问题普遍解决不力,缺乏可靠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践场所。有的虽有成功经验,也缺乏总结推广。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基本上一个模式,教室加示范操作室,这样简单的模式是难以培养出一流的服务和管理人才的,并将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改进实训教学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提出不同的个性化要求,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摆脱传统的普教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1)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联合,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训。实现校企联合,可以实现校企两方的“双赢”。对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在不需动用多大资金的情况下,学生的实训课有了保证。学生通过在企业的见习、实训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企业是他们走向社会的窗口。实行交替式培训和学习,约2/3的时间用于在企业接受培训,约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学徒工与企业签订一份学徒合同;企业指派一名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工在企业接受生产技能力的培训;学徒工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社会合伙人(企业主和工会)共同制定实训内容和培训合同;强调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结束后经考试合格授予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
(2)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促进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的实践能力能否提高,新的课程,先进教学方法能否推广,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实训基地的硬件装备水平,软件先进程度和教学环境的优越程度。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动手能力强,能为企业所用,学校就要不断加大实习实训力度,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技能。
(3)实训中教师要加强“教”“学”与“考”的关系。在课程的设置上,80%为技能,20%为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教师示范,学生动手,教师一定要放下架子,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引入到实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中两个重要的因素,两方面须同步配合,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生效。“考什么”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导向,“怎样考”也是“怎样教”、“怎样学”的前提,是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是理论性考试还是操作性考核?对中职教育尤其重要。
(4)除了保证学生正常的实训以外,学校和老师在日常学训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推荐他们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同类大赛。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实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学好园林规划设计也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设计手法的基础上,注重园林艺术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一些中小型园林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笔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现将此次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实施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介绍
以前在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实体验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收集对自己设计有帮助的资料和素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让学生多参观、多调查、多感受、多总结,即“参观―调查―总结”模式。
具体教学设计过程是:参观,带领学生多出去看一些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败的),要求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使用过程中,感受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说明。调查,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时,以小组的形式对常用的造园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方法进行调查、记录,记录时有相关的实训表格。总结,是通过对现场的参观、调查,对该处园林绿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综合小组成员的观点,提出大家的看法与认识。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的体会
(1)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有关实训任务,就是为了增加每个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最后来完成实训成果。这也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
(2)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调查与记录,要求学生必需学会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总结说明调查结果,这样可以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3)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收集设计素材的机会
通过参观、调查、记录,学生可以收集一些设计优秀的作品,作为今后方案设计的素材,为设计思想的表现奠定基础。
(4)学生对课程实训教学认识不到位
在我们的实训教学设计中首先就是外出参观,多数学生认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训教学就是去逛公园、去玩耍。学生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参观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参与者的角色,这种认识是非常不可取的。
(5)课程实训的成果质量不高
实训成果就是以小组的形式交1-2份实训报告、总结以及一些主要景点的效果图。从报告、总结及图纸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实训成果不能体现一个团队的合作,而是某个人的观点;有些学生作为小组成员,但实际并未参与小组的各项活动。
(6)学生缺乏参与实训教学的主动性
从实训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实训的全部资料都是由教师来准备,学生只是辅助教师来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与统计。而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缺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这一点值得思考。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1.改革背景
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变化,学生总体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相关专业学制的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结合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针对传统实训教学模式运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方案。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参加此次实训教学活动的为2009级园林技术专业一、二、三班,参加实训的人数为116人,学制两年,实训的时间为每班2.5天。现以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题目
根据教学的进度及实训时间的安排,这次实训教学题目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拙政园的欣赏与表现。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目的
实训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通过这次实训要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立意、造园手法等方面有所了解与认识,提高徒手绘图的表现能力。从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目的(见表1)中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先去查阅、收集与拙政园有关的资料,从资料中整理出我们需要的几个方面。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解决,一是网络,二是图书馆资料。通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最后通过图纸的表现来说明自己对拙政园的了解和认识。
(3)《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是在实训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查阅、收集的相关资料。通过实训内容(见表2)的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而不是无从下手。让学生从被动、机械的学习转向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生在本次实习中的位置由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这次实训内容的设计非常概括,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列出,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要求
实训要求是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遵守的规范(见表3)。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各项任务,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
(5)《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作业
实训作业也是实训教学的最后成果或作品,这次实训教学的成果既有文字材料,也有相关的图纸表现(见表4)。能够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情况。
(6)《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答辩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是参与教师对学生成果作品的评价,这次实训教学侧重的是对学生图纸表现、资料整理、实训总结三个方面的评价(见表5)。
这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训练,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所有的工作由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完成,教师仅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
该实训教学方案把教师定位在一个“观赏者”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参与实训评价的教师为3人,参考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具体实施分以下几个步骤:
1.自我介绍
每位参加答辩考核的学生都必须携带图纸和相关的资料,向参与评价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包括班级、姓名、学号等内容。
2.图纸介绍
向参与评价的教师展示自己所绘制的平面图,并对图纸进行相关的说明解释。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己对某个古典园林的认识程度,其中包括功能分区、主要景点、著名景点、建园的目的、立意等。介绍学生自己所选择的景点并进行相应的说明,要求言简意赅。
3.回答教师提问
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汇报时的情况,参与评价的教师一般提出1-2个问题要求其进行现场解答。提问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独到之处进行。
4.实训总结
这一步是学生在进行汇报结束后要完成的内容。也是实训成果的内容之一。通过这样一次课程实训教学,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要求学生会总结。
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成果分析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的成果评价主要依据参与评价的教师评分、学生提交的实训作业两方面汇总产生。通过对三个班级的分析(见表6)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五、《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改革体会
1.提高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每位学生的现场展示时间在13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该如何来讲述内容、回答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准备。现在学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材料,但对于这么大的信息量,如何进行整理汇总,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思考与摸索的一个问题。通过这次实训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2.提高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现场的提问与回答,对学生随机应变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许多学生平时在这个方面没有锻炼过,而通过这次实训他们知道了自己该如何进行答辩前的准备。这是学生在答辩结束时说过的话。从知识运用的角度看,学生学会了如何将相关知识进行组织、联系,从以前的被动、机械的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了。
3.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
许多学生很少有机会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次实训教学,他们在教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这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4.时间短、教师资源不足
这次实训教学把学生进行现场答辩的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学生完成自己实训作业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每次参加评价的教师尽量是3位,涉及到教师工作量等诸多问题,所以人数不能多。今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一种能够几者兼顾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任有华,等.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掌握典型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互相间的配合关系以及模具安装调试过程:能正确地使用模具装配常用的工具和辅具;能正确地绘制模具结构图、部件图和零件图;能对所拆装的模具结构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能正确描述出该模具的动作过程。
模具拆装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实训运用已学知识和技能对模具典型结构设计安装调试有全面的认识,为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模具拆装实训前的准备
1.拆装的模具类型常见注射模具一套。
2.拆装工具游标卡尺(大小各一套)、内六角扳手(公制)、橡皮锤、螺丝刀子等常用钳工工具。
三、实训地点
实训楼二楼刀具实验室。
四、模具拆装时的注意事项
1.拆装和装配模具时,首先应仔细观察模具,务必搞清楚模具零部件的相互装配关系和紧固方法,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以免损坏模具零件。
2.分开模具前要将各零件联接关系做好记号。
3.不准用锤头直接敲打模具,防止模具零件变形。
4.导柱和导套不要拆掉。
5.画出模具的装配草图和重要的工作零件图。
6.模具拆装完毕要清楚模具的动作过程及每个零部件的功用。
五、装配步骤及方法
1.确定装配基准
2.装配各组件,如导向系统、型芯、浇口套、加热和冷却系统、顶出系统等。
3.拟定装配顺序,按顺序将动模和定模装配起来。
六、实训报告要求
(1)按比例绘出你所拆装的模具的结构图和工作零件(上模、下模)图;(计算机绘图、手工绘制均可)
(2)详细列出模具上全部零件的名称、数量、用途及其所选用的材料;若选用的是标准件则列出标准代号;
(3)简述你所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动作过程);
(4)简述你所拆装的模具的拆装过程及有关注意事项。
(5)对模具拆装实训的体会和收获进行总结
拆装的塑料模具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
类型:注塑模系列——斜顶模
工作原理:
将已熔融状态(即粘流态)的塑料注射入闭合好的模腔内,经固化定型后取得制品的工艺过程。
注射成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压注射—充模冷却—启模取件。取出塑件后又再闭模,进行下一个循环。
模具拆装实验注意事项
1、模具拆装时,注意上下模(或动定模)在合模状双手(一手扶上模,另一手托下模)注意轻放、稳放。
2、进行模具拆装工作前必须检查工具是否正常,并按手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注意正确使用工量具。
3、拆装模具时,首先应了解模具的工作性能,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重要性,按次序拆装。
4、拆卸零部件应尽可能放在一起,不要乱丢乱放,注意放稳放好,工作地点要经常保持清洁,通道不准放置零部件或者工具。
5、拆卸模具的弹性零件时应防止零件突然弹出伤人。
6、传递物件要小心,不得随意投掷,以免伤及他人。
7、不能用拆装工具玩耍、打闹,以免伤人。
8、拆装结束后,清点工具。
实训总结
一方面安排实训的课时不够充分,没能起到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实训室建设相对滞后,硬件不达标,配套设施不完善。比如,与证券投资分析课程配套的模拟证券交易软件系统由于经费等问题不能保证配备到位,只能用其他免费网络资源勉强代替,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学生的实训效果。此外,实训课程的开展目的性不强,多半流于形式,以为让学生上机模拟买卖操作几次就算实训了。对学生实训过程的指导、监督、约束力度不够,可能会导致有些学生在实训课上做其他事情甚至上网玩游戏。
二、考核方式脱离实际过于单一
目前高职院校比较通用的考核方式就是书面考试,而对于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考核若还仅仅停留在书面考试上,那形式也未免过于单一了点。因为这门课程需要达成的能力目标本来就涵盖了知识储备和实际操作两大块,而显然单靠纸质的闭卷考试是考查不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另外,在实训课程结束后,也不能仅凭学生模拟账户中的一个最后收益来确定成绩。由于证券投资本来就具有极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不能以一次成败来论英雄,这也不利于教师动态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三、高职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对策思考
1.教材要为课程服务
高职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应以职业岗位要求的能力为依据,那么选用的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也应以岗位工作的任务来驱动。证券投资分析作为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培养证券领域一线从业人员的核心课程,其教材内容应紧密围绕证券投资咨询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来展开。其工作任务主要包括证券信息的搜集与整理,市场的宏观、中观与微观分析,技术分析,实盘操作,证券组合管理,配合渠道工作提供证券咨询服务,撰写证券投资报告,从事股民学校教育工作等。因此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教材内容应能涵盖以上工作任务提出的能力要求,以理论介绍为基础点到为止,以案例讲解为手段辅导操作。当然,配合高职“双证制”的教学模式还应将证券投资分析科目从业考试的相关知识点囊括其中,以任务为纲,以考证为度。
2.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图文、音像、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的教学工具,再结合现实的证券市场案例加以讲解,既便于学生理解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在课堂的理论教学安排中,不能囿于书本的理论知识灌输式地教学,要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仿若置身于真实的证券市场环境中,这就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成为参与其中的一份子。例如,在每节课开始的前一小段时间,让学生来介绍证券市场最近的行情动态,最新发生的事件以及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再由教师作出点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不太成熟的证券市场来说,及时掌握市场的各种讯息很重要,因此每节课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交流,既能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能锻炼其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明确实训任务落实实训成果
实训课程的开展应根据每次需要完成的不同任务及其难易程度由长短不同的课时组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任务目标。根据前文分析的工作任务,基本上是由软件操作、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K线分析、形态分析、常用指标、综合实战任务模块组成。每一个任务模块的完成需要师生共同参与,经历四个环节,分别是提出任务、说明任务、完成任务和总结任务。提出任务是要向学生明确此次实训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任务意在描述完成此次任务需要配备的条件有哪些;完成任务的过程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化为操作技巧学以致用,还需要老师随时辅导提出意见;总结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完整记录本次任务模块历经的全过程,并从中分析经验教训。由此,历经四个环节完成一个任务模块,八个任务模块组成一个实训体系,真正落实通过实训来让学生掌握工作技能的目的。此外,还应多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模拟证券投资交易大赛,让学生在赛中学,以赛代训,综合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4.丰富考核方式动态考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