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媒体融合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3-0064-02
面对一路攻城略地、势不可挡、豪情万丈的互联网,传统媒体人先是目瞪口呆,接着就是瞠目结舌,然后是忧心如焚。
马云说,机会是很多人第一眼看不见,第二眼瞧不起,再后来看不懂,最后追不及的东西。马云对机会的解读仿佛是在给传统媒体人画像。传统媒体人在经历了“看不见”、“瞧不起”、“看不懂”、“追不及”之后,目前正在奋起直追,并试图用媒体融合这个法宝赶上来再实现弯道超车。
一、什么是媒体融合
对媒体融合的解读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文字跟纸张融合,诞生了报纸;文字跟声音融合,诞生了广播;文字跟声音、图像融合,诞生了电视……第一媒体(报纸)、第二媒体(广播)、第三媒体(电视)都是融合的产物。当文字、声音、图像都跟网络融合,就诞生了网络媒体(PC端和移动端)。在这个意义上,网络媒体是媒体集大成的结果,是媒体融合的产物。
媒体融合指的是不同媒体之间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实现过程。
二、媒体融合的路径
通常将报纸、广播、电视称为传统媒体,将互联网PC端和移动端称为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如何融合?其路径在哪里?
1.内容融合
长期以来,新闻媒体的产品(新闻和信息)往往在自己掌握的媒体上,比如报社记者采写的新闻就在报纸上发表,广播电视记者采写的新闻就在广播电视上播出。即使在一个媒体内,比如在广播电视台,也分出广播记者和电视记者,各家媒体主办的网站,也都设置了网站记者。这种“单干”正是媒体融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光明日报解决“单干”的措施是,实现报社、网站记者一体化,即光明日报记者就是光明网记者,光明网记者就是光明日报记者,在报纸发稿和在光明网以及光明网官方微博发稿都计入工作量。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认为,媒体融合“既不是单纯的新媒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纸质媒体,而是融合之后的‘融媒体’。‘融媒体’最符合广大受众需求。[1]”
这种“报网合一”形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单干”问题,实现了不同媒体间的内容融合。
腾讯网建设的“大”字头系列网,实行的就是“报网合一”的运行模式,其初衷是解决网站没有新闻采访权问题,客观上达到了“内容融合”的目的和效果。比如,腾讯与新京报合作建设的大燕网,腾讯与南方报业集团建设的大粤网,腾讯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建设的大豫网,腾讯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建设的大楚网等。
但是,在全国众多的新闻单位,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大部分处于“单干”状态,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今天,光明日报的融媒体不失为有效的借鉴范本。
2.传播渠道融合
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目前实现传播渠道融合的手段就是“二维码”,“二维码”实现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无缝对接。
现在随便打开一张报纸,就会看见报头位置醒目的二维码,既有客户端的二维码,也有微博微信的二维码。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受众,也会时时被提醒关注二维码,尤其是电视屏幕,固定位置常常会显示一个二维码供你扫描。受众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其二维码标识,就可以访问其移动客户端,阅读相关内容,还可以进行分享,把自己关心的内容分享到微博、微信等朋友圈和好友。二维码就像一条纽带,实现了受众到手机客户端用户的转变,实现了媒体间的传播渠道融合。
3.媒介终端融合
在媒介终端融合上,宁波日报和中国宁波网、荆州电视台和荆州新闻网实现了完美对接。
中国宁波网开办了宁波日报电子版,网民可以随时在线阅读宁波日报。宁波日报每周为中国宁波网开设了一个版面《宁波网事》,由中国宁波网负责编辑。《宁波网事》将网民关注的新闻信息精编到报纸上,实现读者与网民的互动。
《e线民生》是荆州市纠风办和荆州新闻网合办的一档网络问政栏目,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凭借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搭建起政民沟通的复合型沟通平台。《e线民生》是个“双播”节目,制作完成之后,既在荆州新闻网也在荆州电视台播出,收到了1+1>2的效果。荆州新闻网实现了荆州电视台的在线直播和点播,实现了“地市声音,全球表达”。
三、媒体融合的方向
毫无疑问,网络媒体尤其是移动媒体正在消减传统媒体的影响力[2]。
1.报纸消亡
《新闻晚报》于2014年1月1日正式休刊;河北《杂文报》于2015年1月停刊;《九江晨报》于2016年1月停刊……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国停刊报纸已经超过300家。有人预言,2050年全球报纸消亡。这不是危言耸听,报纸消亡指的是“报在”“纸亡”。人类在,新闻在,就需要报告新闻,但是“报告新闻”不再需要“纸媒介”了,报纸将远离大众生活。
2.广播“窄播”
实际上,在电视普及之后,广播早就变“窄播”了。应该说,汽车是广播的救命稻草。人们开车时,不能“看”报,也不能“看”电视,但可以“听”广播。此时此刻,不能看只能听的广播劣势反倒转化成了优势。今后,伴随性会使“交通广播”一花独秀,广播“窄播”大势所趋。
3.电视老人化
网络媒体拉住了年青一代的心,随着网速的加快和手机电视的出现,电视老人化的趋势会进一步加剧。“被动”地守着电视机,等着观看自己心仪的电视节目,那只属于“老人们”。青年人会主动去网络上随时随地找到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
4.“三微一端”成为传统媒体新媒体发展新模式
微信、微博、微视及手机客户端“三微一端”成为传统媒体、新媒体发展的新模式。
毫无疑问,微信生逢其时,风光无限。微信的超速发展,是因为它解决了人与人的连接痛点。微信的更大贡献是它开通了微信公号,微信公号就凸显了微信的媒体属性。但无论如何,微信公号都是建设在微信平台上的,就像是给别人养孩子,这也正是传统媒体要大力发展客户端的意义所在。
客户端可以拆分为“客户”和“端”两个词,“客户”意味着受众,“端”意味着新的接受方式。
“受众本位”、“内容为王”,这是媒体融合最需要注重的两个问题。受众本位就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将最合适、最人性化的阅读模式提供给受众,开发出让受众满意的新形式,方便受众接受信息。内容为王,就是要做好优质、独特的内容。优质、独特的内容就好比可口的饮料,你放在玻璃杯里,还是放在不锈钢杯里,人们都喜欢喝。因为优质、独特的内容永远是稀缺资源[3]。客户端是“受众本位”和“内容为王”的最后实现方式,因此,媒体融合的重要趋势就是移动终端的发展,这也是我们要高度重视客户端的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客户端的下载量,腾讯新闻高居榜首,今日头条排名第二,网易新闻排名第三,其他进入前十名的还有搜狐新闻、凤凰新闻、新浪新闻、百度新闻、人民日报等。
传统媒体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还要高度重视微视的建设。PC时代,长视频完胜短视频。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则表现出比长视频更加独特的价值。短视频适应移动时代碎片化的特点,人们在上班途中、餐厅等位、睡前甚至上厕所时,都可以观看短视频;短视频的丰富特效制作工具让现在崇尚个性、表现自我的人们有了用武之地;此外,短视频应用在移动端,天然具备强烈的社交属性[4]。
微视与微博、微信比起来,类似报纸与电视的区别,电视的形象性是报纸所无法比拟的。随着智能手机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再有一款类似微信的技术应用软件,那么微视的辉煌指日可待。在这个意义上,传统媒体应该未雨绸缪,提前布局,争取在微视发展应用上挺立潮头。
四、媒体融合的终极目标
截止到2015年年底,传统媒体(无论是报业集团还是广电集团)都完成了“两微一端”的布局,实现了新闻生产流程的改造,但尚未找到“渠道变现”的方法。毫无疑问,“渠道变现”是媒体融合的终极目标之一。
在赚得“盆满钵满”的BAT面前,传统媒体有羡慕、有嫉妒、甚至还有恨。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腾讯收入789.32亿元人民币,全年净利润238.16亿元;阿里巴巴收入525.04亿元,全年净利润234.03亿元;百度收入490.52亿元,全年净利润131.87亿元。2015年“双十一”,淘宝天猫销售额超过912亿元,京东商城销售额突破400亿元。实际上,早在2013年,百度营收就超过了中央电视台。在经营融合的转型和深化中,传统媒体正在苦苦追寻。
资本运作是传统媒体实现“渠道变现”的捷径。通过上市完成融资和市场布局,一方面可以扩大资本,另一方面可以倒逼内部机制改革,是目前看起来行之有效的做法。新三板为传媒类公司打开了试水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南京报业集团所属龙虎网于2014年年底在新三板挂牌;隶属于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荆楚网于2015年上半年在新三板挂牌;天津北方网也于2015年下半年在新三板挂牌……廊坊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国家一类资质网站环京津新闻网经过五年的发展,业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2015年年底,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由廊坊广播电视台出资,组建成立了环京津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环京津新闻网的转企改制,并于2015年12月17日在石家庄股权交易所孵化板挂牌,股权代码500159。
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传统媒体还需“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语),优化战略布局,实现传统媒体的凤凰涅,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 何东平.融媒体:缔造新型主流媒体[N].光明日报,2014-10-30.
[2] 辛欣.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业务融合[J].新闻爱好者,2012(8).
关键词:媒体融合;传媒集团化;三网融合;互联网
自2001年“三网融合”在“十五计划纲要”中首次被当做国家战略性政策提出以来,如何实现传媒业从事业到产业的转变,变外部输血到自我积累,变行政垄断到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构成了我国传媒业改革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1 我国传媒集团化的发展现状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的通过敲定了未来几年内我国媒体改革的“路线图”。高层对媒体融合战略的重视使传媒业为之振奋,在受到鼓舞之余,也需回望十余年来“三网融合”及集团化政策推行所面临的诸多阻力与困境,从而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国传媒业的发展现状。
1.1 我国传媒集团的融合探索
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成为首家报业集团,随后南方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相继成立。2000年11月27日,第一家省级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宣布成立,其被认为是我国广播电视的体制创新。2001年8月,国办17号文中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广电行业的集团化建设,同年底,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在京宣告成立。在经历了单一媒体融合成媒体集团的过程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跨媒体平台不断出现。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旗下的“第一财经”实现了跨媒体、跨行业的大融合。因此,在遵循我国传媒产业集团化发展的思路下,媒体融合是未来传媒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的传媒产业正在迈向“媒介整合”――强调媒体组织“结构性”的融合。由于媒介融合理念的模糊和对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认知的局限,以及现有媒体管理体制的缺陷,目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大多局限于形式和内容上的嫁接。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虽然很多传统媒体都搭建起了自身的全媒体平台和新闻中心,但在传统业务的整合、人力资源的统筹,尤其是信息内容的多形态生产方面,还未实现真正的有效融合。
1.2 我国的传媒集团化进程
我国广电集团的组建热潮于2005年受阻。在2004年12月举行的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表示不再批准组建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只允许组建事业性质的广播电视台或总台,此前已经成立的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可以继续保留事业性质,但内部一定要剥离经营性资产,组建产业经营公司或集团公司,或者将集团改为总台,在总台内部进行事业、产业分开运营的改革。这意味着当初走在改革前列的广电集团又面临着新一轮更为复杂的架构重整。
广电集团化发展中所遭遇的政策反复,不仅仅意味着它是我国媒体集团化所经历的一个发展阶段,究其本质,更有其深刻的内在含义,实质上它反映了我国媒体组织向集团化运营方式转变中所具有的一个根本的内在逻辑冲突,即身份上的公益性与运作上的盈利性之间的内在张力,这一内在逻辑冲突一直贯穿于我国媒体集团化的过程。
随着报业的全行业、全球性衰退,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对传媒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建立在“三网融合”基础之上的媒介融合进程的加速,传统媒体时代的媒体分化逐步让位于数字化的融合。传媒的集团化发展及深度融合势必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新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
1997年,国家召开第一次互联网会议,通过了《国家信息化总体规划》。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三网”(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的概念。随后,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性政策,“三网融合”继而在“十五规划”中被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经历了近20年的反复摸索,时至今日,真正意义上的三网融合似乎仍旧未见端倪。但是,随着国家政策或相关行业市场策略的不断改进,以及与之并行的各种新兴技术力量的影响,也使得三网融合的目标与路径在发生一定的“转向”。
2.1 移动互联网:三网融合升级的新起点
今天,无论是世界范围内还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手机终端迅速发展普及,已经超过电脑,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大接入设备,将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推向深层。除此之外,包括平板、PC、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业务拓展下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也必然带来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自然融合。
然而,一直以来,广电网在三网融合的进程中都扮演着相对尴尬的角色,需要更加开放的心态和姿态。因为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市场里,在各种运营力量的较量格局中,用户可以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这个力量可以防止垄断的肆意扩张,可以纠正市场格局的倾斜。今天已经出现了很多被称为互联网电视的电视机,尽管目前的有些产品名不符实且面临一定程度的政策壁垒,但该发展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2.2 物联网时代:老“三网融合”向新“三网融合”的飞跃
当三网融合在推动电视终端的形态、功能发生变化时,物联网也在推动着所有家电的变革。广电系统关于自己未来发展战略的设计,也应该放在物联网这个更大的背景下。今天电视网数字化升级的方向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NGB的设计方向以及对电视、机顶盒或互联网盒子这些终端以及电视服务的未来定位,都应放在智能家居的前提下考虑。今天业界提出的“多屏合一”目标只是三网融合的一个过渡阶段,三网融合更重要的意义,是为物联网在家庭的全面应用提供基础。
结合今天的实践及未来的发展看,三网融合的发展与演变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实现三网互通。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两个方向的演进,一个方向是电信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另一个方向是广电网升级为NGB,与移动互联网初步互通。虽然在此进程中必然阻碍重重,但市场规律和技术规律不可抗拒。第二阶段:三屏互动深化。促进三网的业务融合或重构。第三阶段:物联网扩张。该过程必然导致其与移动互联网、NGB之间的界限的模糊。第四阶段:移动互联网+NGB+物联网――泛在网络。新三网融合时代,即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之间的融合,它们的最终目标,是造就一个泛在网络,终端和网络无所不在,万物互联。
3 我国传媒集团化的现实困境及未来走向
现阶段,新旧媒体的并存和融合是必然趋势。传媒组织行为的融合、媒体行政管制的突破以及媒介融合的终端出口――“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加速,都为建立起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传媒集团提供了可能。然而,纵观我国目前的媒介发展状况,传媒集团“一体发展”与“深度融合”的真正实现仍存在着诸多困境。
3.1 现实困境
(1)电信业被管道化。以OTT(Over The Top)业务为代表的开放互联网业务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对电信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量的应用虽然借助运营商的管道,却不再与运营商发生联系,基础业务的黏性被弱化,运营商的角色变成单纯的“管道”。在互联网业务的利益格局中,电信运营商所能够分食的“利益蛋糕”越来越小,其面临着为互联网OTT服务商“做嫁衣”的窘境。
(2)集团化为行政推动而非市场选择。在我国的改革实践中,传媒的集团化多为行政强力推动而非市场自发行为,由此,地方保护主义滋生,全国性的广电市场被割裂。“产事分隔”“员工身份多元化”“内部运作外部化”等畸形变局,亟待传媒领域内部的组织重构与整体转制。
(3)利益分配不均。数网融合的最大阻碍当属行业体制的不同引发利益分配的不均。广电所拥有的技术手段无法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当视频网站等大举抢占市场份额之际,传统广电业甚至还尚未整合一张足够大的网格来应对进入宽带通信和互联网市场后的后台管理及运营。于是行政性的牌照发放和行业准入,更多时候成为广电抗衡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的最后一道“防线”。
3.2 未来走向
(1)开放的市场是融合的基础。在广电网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基于数字电视网的需要而开发新的产品与服务,并非是广电一家能提供的,它必须引入其他力量。广电网越开放,越能吸引到终端制造商、内容提供商、电子商务经营者等各个方面的加入。与此同时,充分尊重以市场为导向和决策的最终依归,克服混乱无序的集团整合,将集团化纳入规范的市场竞争,其平台上的产品与服务才能不断创新、优化,平台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实现NGB与移动互联网的互通。
(2)内容特色化,传播精准化。未来,媒体信息和内容服务会是一场价值引领和需求导向的竞争。传统广电媒体在强化互联网内容认知的基础上,秉持生产权威、深入、优质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将海量的内容优势转化为面向电信运营商和OTT服务商“聚合平台”的内容提供能力。在渠道、服务上靠拢市场新生力量,在内容、版权上保持自主独立。利用先进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实现一云多屏的目标,满足受众的个性需求,进行精准化的内容生产。
(3)平台一体化。目前,我国虽然对于传媒改革有一定的政策扶持,但广电和电信仍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高度垄断行业。竞争体制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在媒体内部产生了消极因素,也影响了平台化的构建。然而,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不断加速,平台一体化发展是媒体融合的内在要求和基本方向。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生产平台,争夺最大的受众注意力,最大范围地建立与受众的接触点,围绕优势资源,打造集成平台,是未来新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因此,广电业需要打破固有思维,积极推进三网融合进程中的双向进入,才能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4 结语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普及的今天,媒介技术仍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变革。作为我国文化产业中核心组成部分的传媒业,担当着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使命。如果继续固守现有市场格局中的利益,势必和社会发展进程脱节,更遑论传媒守望社会、公众的使命。在中央重点推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媒体融合已被提升到全新战略高度的今天,我国传媒业更应乘着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的东风,走向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进而在未来彻底改变我国的传媒格局。
参考文献:
[1] 彭兰.从老三网融合到新三网融合:新技术推动下三网融合的重定向[J].国际新闻界,2014(12):130-148.
[2] 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J].国际新闻界,2006(7):32-36.
[3] 周宇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J].青年记者,2014(28):56-57.
[4] 章平.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传媒集团化再思考――兼论动态环境中媒体集团竞争优势的构建[J].新闻传播,2011(3):19-23+221.
>>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编辑专业素养的要求及培养 高校学报编辑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融合 融合时代期刊编辑的跨媒体能力 浅谈网络化时代高校学报编辑的综合素质与人才培养 高校学报编辑的素质及优化途径探究 论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素质 媒体融合时代的头版创新 浅谈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文化素养 新时期报纸编辑素质的新要求 网络时代对期刊编辑的新要求 浅谈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媒体融合时代两岸媒体的应对策略比较 在媒体融合时代积极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图书馆员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 对媒介融合时代媒体运营策略的几点思考 媒体融合时代危机传播的宗旨、原则和策略 浅析媒体融合时代报纸新闻采写的转型策略 提高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业务素质 融合自觉:新媒体时代的编辑生存语境研究 媒体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美术设计创新方向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李韶驰,程文丽.网络广告公信力问题及其治理研究下载[J].探求,2016(1)
[4]胡虹.高校W报编辑的素质结构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郭宪.编辑应加强自我提升意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1(2)
【关键词】电视媒体;新媒体;融合发展
新媒体时代,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和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冲击着电视媒体的发展。因此,为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与完善,电视媒体需要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创新视听媒体新产业。
一、新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媒体面临的挑战
(一)传播技术的挑战
很多电视媒体因为受到地域制约,局限性大,而新媒体能够通过网络跨区域传播。此外,电视媒体时效性与新媒体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所以在二者共存条件下,很多观众会选择新媒体,这就会忽视了电视媒体[1]。
(二)传播方式的挑战
传统媒体时代,很多观众都是被动的收看节目,经常是电视媒体播放什么就看什么,自主选择余地比较小,信息的交互性比较差。而在新媒体时代,观众是信息的接收者,其自主性比较强,同时属于信息传播主导者。传统电视媒体一般是通过图像、文字与声音的融合来传递信息,其中,声音属于主体,一旦没有声音,就会影响受众的接收效果。而新媒体传播依靠的是互联网,主要包含图片、文字、动画与声音,可以让接收者有直观感受。
(三)传播功能的挑战
传统电视媒体的两大主要功能是信息传递与娱乐。在新媒体时代,与电视媒体的播报速度相比,新媒体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可以满足观众快速获取信息的需要。另外,现阶段更接地气的网络自制节目的兴起与发展,使新型媒体娱乐功能逐渐变成观众首选[2]。
(四)观众群流失的挑战
相对新媒体便捷的信息获取功能,电视媒体受地域与资金等限制,新闻报道辐射范围缩小,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电视媒体观众群的流失。
二、地方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方向
(一)信息传播由单向陈述式转变成互动式
近年来,自媒体逐渐变成新媒体的市场传播主流,大多数人都希望信息采集具有自主性,新媒体也不再只是为了接受信息,更多的是为用户提供表达渠道,并且信息也精益求精。但是电视媒体由于无法满足新时代人们自我的诉求,因此,人们对电视的接触程度也越来越低。这就需要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建立线下平台,与媒体自身特征相结合,保证电视媒体的经营多元化[3]。
(二)信息传播逐渐从平面化转向立体化
在数字化与电子科技时代,电子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信息的载体也不只是电脑与电视,伴随各种移动设备发展,逐渐出现可穿戴的移动设备,突破了场景约束、时间约束与空间约束,新媒体展示途径与渠道不仅可以和新媒体市场传播相适应,而且能够灵活应用在新媒体和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中。以往,电视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对于传播反馈数据采集与后期效应并不重视,没有准确把握市场革新的方向,致使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力逐渐下降。在新媒体时代,交互平台的经营比较灵活与多变,可以与市场相适应,并且新媒体的传播平台多角度与多样性可以确保信息传输实时性[4]。
三、地方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路径
(一)对资源进行整合
在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不能一味依赖新媒体,需要电视媒体有一个独立发展的方向。电视媒体不仅要对新媒体以及自身的资源进行整合,还要对自身资源网络进行丰富,应用相应的方式对节目内容进行扩展,提高电视媒体影响力。事实上,无论新媒体还是电视媒体,资源整合都至关重要,若在整合资源时,无法全方位分析,就会导致报道资源社会价值降低,难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资源整合,全面分析新闻报道之前的资源,保证所报道资源是观众比较关注的。唯有了解观众需求,才可以提高报道内容关注度,促进新媒体和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
(二)制定科学的经营方式
随着融合的深入,新媒体和电视媒体融合的方式也会越来越灵活。但是新媒体和电视媒体融合经营的模式需人工制定,然后根据需要选取合适模式。首先我们要分析电视媒体经营模式与新媒体经营模式的优劣,调查新媒体受到人们追捧的主要原因,然后借鉴。方便我们和观众进行互动,拓展节目受众范围。此外,新媒体可以实时更新,方便观众及时了解各种大事件,新媒体的这些优势都值得电视媒体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改善电视媒体形象,而且能够达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三)正确看待新媒体技术
在推进新媒体和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时,工作人员需要端正对新媒体的态度,将新媒体当做独立个体。就目前而言,微传播形式包含微博与微信等,并且微传播客户量也在逐年增加,这是国内新媒体发展趋势。在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时,要充分了解两者的优势与劣势,做到优势互补。新媒体发展无疑给电视媒体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分流了部分受众群体,影响了电视媒体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因此,我们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充分应用新媒体资源,促进电视媒体发展与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即便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冲击了电视媒体发展,但是这对于电视媒体而言,无疑也是一个发展契机。换句话说,现阶段电视媒体若想不被淘汰并获得发展,必须要寻找和新媒体融合的关键路径,在电视媒体发展中融入新媒体技术,对电视媒体信息传播慢,资金消耗大等缺陷进行弥补,进而实现新媒体与电视媒体的双赢。
注释:
[1]洪昕.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区县级电视台的转型之路――以厦门市海沧区广播电视台发展为例[J].东南传播,2015(8):66-68.
[2]张娟.城市台新兴媒体如何做好核心价值观报道――以盐城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的实践为例[J].中国记者,2015(5):88-89.
[3]朱欣英.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解构洛阳广播电视台应对变局的实践[J].新闻爱好者,2015(12):76-78.
[4]朱倩、蔡庆国.小软件融合大电视 小应用撬动大转变――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新媒体探索之路[J].电视技术,2015(6):114-115、117.
[关键词]科学理论思维 媒体融合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是指导我们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为我们提供了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哲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在我国网络社会初步生成。互联网的发展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发展都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互联网的发展所带来的时代变化,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无限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适应变化、追赶时代、引领潮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是一项战略任务、系统工程。媒体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环境,肩负着繁重的历史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就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就难以深化改革,就难以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运用哲学这一科学理论思维,在指导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中,我以为,具体表现为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
一、运用战略思维,把握融合发展大局
战略思维是从全局视野和长远眼光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客观辩证地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运用战略思维,要求我们从战略全局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从现实前瞻长远,从局部把握全局,透过现象看本质,避免急功近利、坐井观天的局限性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片面性。媒体融合,从思想观念来看,核心在于加深对传媒发展趋势的认知,媒体融合不仅仅是一场重大的技术变革,更是一次深刻的观念革命。媒体人应充分认识到,媒体融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事关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之策。应下决心破除影响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阻碍,让融合发展成为媒体人的思想自觉。随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深刻变化,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不少挑战。纸媒发行、广告连续下滑,不少都市类媒体收入“断崖式”下跌。广播电视受众日渐分流,广告收入也在下降。在现实压力下,一些媒体人才流失加剧。面对这种新情况,只有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传统主流媒体才能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新路。因此,媒体人应从战略思维高度,从思想观念上彻底自我更新,以新的姿态迎接新媒体、拥抱新媒体,坚定不移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运用战略思维,体现在制定媒体融合发展战略时,应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努力方向。从战略思维高度,明确媒体融合发展的追求目标。媒体融合发展,不仅是传播内容和传播模式的价值再造过程,也是新的传播关系的重建过程。媒体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目标。
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具体方针,从长远利益着眼衡量工作举措。实践证明,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中成功的媒体,在管理运营中,始终有一个较为完备的理念和思路,并且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紧紧围绕媒体融合发展的目标,始终把握工作重心和总基调:着力创新工作理念思路,着力深化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着力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保障,推动媒体融合,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
二、运用辩证思维,抓住融合发展重点
辩证思维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运用辩证思维,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方法,特别是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矛盾分析方法,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抓住关键,找准重点。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事物发展的结果总是具有多种可能性。应以矛盾规律把握现实、解决问题,既敏锐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注意矛盾的复杂性,避免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的简单化、片面性。增强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学会“弹钢琴”,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媒体融合发展中,突破媒体深度融合的难点:处理好“统”与“分”的关系,分层级构建新型采编发网络平台,创新媒体内部体制机制。抓好“中央厨房”建设这个龙头工程。强化全媒体人才培养这个重要支撑。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移动媒体优先发展,打造移动传播矩阵,创新移动新闻产品,紧盯移动技术前沿。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不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可以避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正确处理和把握几个矛盾关系。一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避免唯新媒体论。既重视新媒体建设,也重视传统媒体发展。二是技术支撑与内容建设的关系。既重视技术支撑,也重视内容建设。媒体融合发展,从长远来看,建立新闻网站、数字报、手机报、移动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等是需要的,但从根本上讲,内容建设、新闻质量,才是立足之本。坚持运用新媒体延伸工作手臂、拓展传播渠道,同时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在加快建设新型主流媒体进程中切实提高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三是传播渠道与传播规律的关系。新媒体种类繁多,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重视渠道建设,也尊重传播规律。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叠加,更不是任何传统媒体的所有内容都适合新媒体。媒体融合需要畅通的渠道,否则就不可能有顺利的融合。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人才、资金、服务对象等因素。四是平台建设与体制改革的关系。媒体融合需要搭建新平台,也需要对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做出深刻的调整和完善。在媒体融合发展中,重视平台建设,也重视体制改革。媒体内部组织结构的重组是重点,涉及到新闻采编流程再造、转变用人C制、资本运营和经营管理等。只有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推动形成适应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三、运用创新思维,激活融合发展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发展贯穿整个发展之中。创新发展,辩证否定,正是一切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事物总是处于矛盾运动中,其基本方向是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创新发展遵循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规律,强调从量变到质变、从渐进到突变,又从新的量变到新的质变,新的渐进到新的突变,以至无穷。当前,主流媒体传播阵地得到拓展,融合传播技术广泛应用,融合发展正成为引领新闻传播创新的强劲引擎。
创新发展,需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与时俱进、知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在立足客观实际、考察事物既有联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敢于突破陈规,锐意创新创造。创新思维的本质要求,就是打破迷信经验、本本和权威的惯性思维,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以思想认识的新进展打开工作的新局面。实际工作中,运用创新思维,应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树立创新理念,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创新步伐,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遵循客观规律是创新发展的前提。发展是有规律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思想和行动,不会得到应有的、合乎规律的效果。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是对事物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把握。人们只能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和正确运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更不能否定规律。创新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适应自然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破除不符合规律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使人们思想和行动更符合客观规律。
无论是认识规律还是正确运用规律,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创新发展的保障。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强调人的认识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人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目的是为了适应规律、正确运用规律,更好地改造世界。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创造性改造世界。人的这种特有的能动的因素和能力,起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实现创新发展,应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预判,预见可能风险,主动化解问题和矛盾,从而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生机,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转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提高科学预见性,避免风险、降低损失。反之,高枕无忧、按部就班,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就会手忙脚乱、茫然无措,最终丧失机遇。
实践是发展的动力,创造性实践是突破式发展的推动力量。媒体融合创新发展,一定是在创新实践中体现。人的认识离不开实践,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更离不开实践。实践,尤其是人们的创造性实践,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唯一途径。创新发展的成果,需要在创造性实践中取得,甚至需要多次反复实践,还要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再发展、再突破。只有顺应时展趋势,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创新内容产品、生产方式、传播手段、服务模式和赢利模式,才能在剧烈变化的传媒格局中寻找到生存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