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镇经验交流材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采取“撤调并转”,整合乡镇事业站所
该县乡镇在改革前设置站所偏多,除法院、公安、司法、工商、税务、教育、医疗、国土等直管部分外,还设有九站(农机站、农技站、农经站、畜牧水产站、林业站、水管站、播送电视站、文明站、市场劳务站)、七所(财务所、规划所、计生服务所、司法服务所、民政社保所等),加上民营经济办、户籍室,总数达18个之多,并且人员超编严厉,职责界定不清,治理关系不顺,混岗景象比较遍及。针对这种状况,在此次改革中他们采取“撤、调、并、转”,对乡镇站所统一合并整合。一是撤。对一些名不副实和几近瘫痪的事业站所进行一次性撤销,不再设立。如劳务站、规划所,民营经济办、户籍室等,其本能机能划归相关部分;二是并。对一些本能机能邻近的事业单位执行兼并。把农业机械治理站和农业技能推行站兼并,组建农业技能推行站,文明站和民政社保所兼并,组建体裁卫站。三是调。对一些本能机能发生转变的事业单位进行调整。把财务所调整为乡镇内设机构,把畜牧水产站调整为动物防检站,林业技能推行站调整为林业工作站。四是转。对企业化运作的事业单位执行全体转制。如播送电视站成建制转入县乡村广电宽带收集公司。经过撤、调、并、转,乡镇事业站所整合为7个站所。即:体裁卫站、乡村运营治理站、农业技能推行站、林业工作站、水利治理站,动物防检站、方案生育服务所。并在此基本上执行“人、财、物、事”四权下放,以乡镇县政府治理为主,县营业主管部分只实行营业指导、行业治理和监督检查本能机能,促使乡镇县政府对乡镇站所放活让利,既健全了乡镇县政府治理本能机能,又激起了事业站所为群众供应公共服务的生机。
二、执行“以钱养事”,增强站所服务功用
要从基本上提高乡镇站所的服务程度,就必需坚持“以钱养事”的新机制。他们依照市场化、社会化、契约化的要求,采取“定性、定编、定钱、定事、定岗、不定员”的方法,改动县政府代替乡村公同事业的做法,对公益性事业执行“县政府收购”、“财务花钱买服务”的方法,增强乡镇事业站所服务本能机能。既处理公益服务有人干事的问题,又处理乡镇事业站所充裕人员分流难的问题。详细作法是:经过精简机构和人员编制,整合合并乡镇事业站所,使乡镇内设机构与站所别离,乡镇机关工作人员与站所人员别离,完成站所本能机能归位。再依据本能机能确定事业单位性质(纯公益性、准公益性、运营性);按性质审定站所编制;以站所的编制和公益比例确定经费额度;县财务将津贴经费按期拨付到乡镇。还研讨出台了《县乡镇事业站所行政法律收费和基金收入分红及结算方法》,对县直部分和站所的事业性收费权责赐与明确。各乡镇根据县里出台的有关文件和各站所的实践状况,对各站所的经费进行合理调度,并确定各站所公益性事务及审核方法;乡镇和县营业主管部分对站所工作绩效进行定性定量审核,乡镇依据审核后果给各站所拨付经费,执行“以钱养事”。
三、履行“竞争上岗”,加强站所内部生机
依据改革本钱不足的实际,该县在此次改革中,对乡镇事业站所人员不进行一次性身份界定,不强迫性置换身份,并按中心要求规则五年内乡镇事业单位人员只出不进、只减不增。构成“天然更替、内生鼓励”机制,用时间来处理站所人员分流的难题,靠竞争上岗激起站所人员生机。为此,县里研讨出台了《关于乡镇事业站所人员竞争上岗的意见》。详细作法是:依据站所的编制和工作量确定工作岗位,以站所为单位分年度执行竞争上岗;依据定性定量审核后果确定站所人员工资待遇。鼓舞停薪留职,看待岗人员发放基本生活费,规范由站所民主确定。这种按期竞争上岗的方法,既没有影响站所干部职工的个人身份,使待岗人员没有太大的心思压力,可以安心到市场中去拼搏,又使在岗人员有了必然的就业压力,在站所内部构成了优胜劣汰、内生鼓励机制,使站所治理难度削减,生机加强。
一、基本情况。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我镇主要从X园区征拆工作、服务落地企业、建设政务服务大厅等方面落实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X园区征拆工作。X.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推动征拆工作顺利完成。一是充分发挥群众党员的带头作用,一方面动员农村党员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征拆工作,另一方面发挥农村党员群众基础好,说话有威信,做事有魄力的作用,在涉及两屯争议地还未解决之前,由他们号召涉及群众响应政府“搁置争议、先行用地”的创新性提议,确保了涉及争议地的多个项目进驻园区用地顺利开工修建。二是充分发挥工作组中党员的带头作用,发扬“干为先”的X精神,采用“X+X”、“白+黑”的超常规工作方法,带动工作组其他人员深入村屯作宣传动员,深入农户家中“拔钉子”、“啃骨头”。X.开创性实践“搁置争议,先行用地”的范例,成功地将涉及两个屯多达X多亩的争议地先行为企业供地。
(二)服务企业工作。
X.积极协调进驻X园区企业与群众的关系,确保项目顺利施工。园区的建设也是为了带动地方就业,在项目平整和围墙建设过程中,我镇通过政府协调,让附近的村民也能找到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X个项目的施工都有与地方施工队有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合作方式,既确保了企业顺利施工,又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达到了双赢,解决了园区建设过程中常见的村民阻工问题。
X.积极协助X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新街小区项目。我镇组织涉及该项目群众代表、X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代表与X投资有限公司就房屋置换、市场置换两个关键问题进行协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达成一致意愿。同时,积极主动与区建设局、区国土分局就项目建设指标、项目用地等问题进行沟通协商,完成了项目总平面图、功能分析图和流线分析图等设计方案,积极推进项目建设。
一、编制完善村镇规划,合理指导村镇建设
村镇规划是村镇建设的龙头,事关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我市以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村庄规划为重点,层层落实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推动全市村庄规划编制(修编)工作顺利开展。按照《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规划编制层次和省“千村百镇”整治建设试点活动要求,抓紧做好试点、示范村村庄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组织编制(修编)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总体规划,解决县(区)域范围内建制镇、集镇和村庄的布点及规模、乡镇和村庄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配套等问题,为科学指导村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为保证规划编制工作质量,在区县建设局的配合下,集中时间深入到全市34个乡镇、543个行政村免费发送《陕西省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文件及张贴件)、《陕西省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导则》、“省、市农村住宅设计图集”6000册,通过政策宣传、技术服务指导新农村规划建设。
为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编制和建设整治工作,我们制定印发了《关于安排全市村庄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通知》、《关于抓紧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工作的几点要求的通知》和《**市2006年试点、示范村庄建设整治标准》,指导区县、乡镇、村庄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工作。同时在3月底协调规划、交通、电力、林业、农业、扶贫、果业等多个专业部门对全市100余名新农村示范村包村部门干部及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丰富了大家在村庄建设规划、村容村貌整治、村民住宅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了管理意识和工作能力。为支持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和村庄整治工作,我市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对每个示范村规划编制补助2万元,村庄整治补助1万元,推动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工作。截止10月底,全市51个新农村试点、示范村村庄建设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我们将51个示范村规划做成展板,到各区县进行巡回展出,推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开展。
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省建设厅年初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将“千村百镇”整治活动同市委、市政府今年要抓的创建5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71个整体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紧密结合起来,采取市、区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包抓,选派干部驻村蹲点的办法,开展以“培植主导产业、营造新生活、培育新乡风、建设新村镇、创建好班子”和“改善基础设施、培植经济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和民主参与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抓两头带中间,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耀州区组织村镇干部赴旬邑参观学习新农村规划建设经验,开阔视野,增强信心。宜君县通过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制定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宜君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职能部门任务分解表》,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和思路。印台区加大财政投入,倾力支持新农村示范村规划建设。区通过健全机构、政策宣传和制定规划,扎实安排新农村建设工作。
二、抓好村庄建设整治,改善村容村貌
根据省建设厅2006年省“千村百镇”试点村镇建设整治目标任务书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抓建51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的要求,将6个试点镇和51个示范村作为推动全市村镇建设事业的重点村镇。为确保村镇建设整治任务落到实处,年初,我局与各区县建设局分别签订了2006年试点示范村镇整治建设目标任务书,层层落实责任,量化考核标准,从抓好规划实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入手,定期深入区县检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强化监督、检查,帮助建立完善建设管理规章制度,切实搞好试点示范村镇建设达标工作。通过市、区县、乡镇、村四级联动,有力促进了试点、示范村镇建设整治的开展。
1、加快完善试点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合理有序发展。
耀州区董家河镇、孙原镇,印台区广阳镇、红土镇,宜君县五里镇、太安镇6个试点镇2006年共完成投资2296万元,完成水、电、路、商业市场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项目20个,新建工程项目质量全部合格,优良率达到25%以上,极大的提升了试点镇城镇载体功能。1999年以来,全市24个建制镇共完成基础设施项目570项,共完成投资3.16亿元。其中2006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0项,完成投资4200万元,项目建设已全部进入收尾阶段。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小城镇规模效益和积聚效益不断增长,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逐年增加,一些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企业在小城镇纷纷落户,为全市村镇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以村庄整治为重点,切实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村庄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突破口。我市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注重落实,讲求实效。对省市级试点镇、试点示范村庄,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完善;对移民搬迁村庄,坚持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与住宅建设同步进行。对于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欠帐多的村庄,制定计划,逐步改造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近期结合镇区开发、村庄整治、移民搬迁,在全市各行政村重点开展了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通过改圈、改厕,清理垃圾、污水,治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粉刷旧宅、见缝插绿,大力开展卫生清洁活动,消除农村“脏、乱、差、散”现象,使村庄容貌在短期内有了明显改观,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截止目前,全市完成通村公路及村庄道路建设435公里,完成9处供水设施建设,解决了5300人饮水问题,完成移民搬迁3200人。大部分示范村道路骨架基本形成,修建了村庄排水设施,逐步消除道路积水现象,清理了门前乱堆乱放,治理了村庄环境卫生,进行了三改(改厕、改水、改圈),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得到逐步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3、抓好村镇住宅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村镇住宅建设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工作。去年以来结合各区县地理特点与村民生产生活习惯,将全市农村住宅设计优秀方案和全国优秀设计共27套设计方案汇编成册,编制完成了《**市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参考图集》,结合《陕西省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一起免费送发到全市各行政村和国土、扶贫、发改委等部门,供村民在建房时参考选用。同时提供咨询和技术指导,帮助村民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经济适用、环境卫生的住宅,改进生活方式。2006年全市完成村镇建房建筑面积35.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1792万元。
三、整合资源,发挥综合效能,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健康发展
一是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我局作为城乡规划建设职能部门主要抓好村镇规划建设整治;交通部门抓好村镇公路勘察设计,加快乡村公路网建设;电力、电信、广播电视部门,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讯、通广播电视工作;扶贫机构加大扶贫重点村的基础设施投入和加大对试点示范村新产业的扶持;金融部门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是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今年开始在市级财政预算中安排新农村规划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奖励试点示范村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培训等。各区县政府和乡级政府也加大了对重点村庄规划建设的投入。按照村庄建设规划,部门协作,集中安排项目建设,综合使用项目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推动村庄建设发展。由市、区县政府牵头,整合计划、水利、农业、扶贫、交通、乡企、卫生、林业、电力、电信、教育等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向各级试点、示范村镇倾斜,安排好建设顺序,逐年实施。
三是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农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巡察制度,加强工作督促检查。同时,通过村级自治组织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庄”、“信用村”、“信用户”等群众性评比活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县人武部协助地方抓好社会维稳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县人武部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队伍组织严密、分布面广、突击力强的优势,积极协助地方完成抢险救灾、处突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以及禁毒防艾等工作,受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赞扬。日前,县人武部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综治维稳暨创建“平安”先进单位。
——党委重视,组织领导加强。人武部党委始终把综治维稳工作暨平安创建活动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与加强党委班子能力建设协调发展、与巩固边防稳定协调发展、与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协调发展、与参加地方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协调发展,从而确立了综治维稳工作暨平安创建活动在民兵预备役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动员深入,宣传教育到位。人武部结合民兵整组、民兵训练、征集兵员、各种会议等时机,利用“青年民兵之家”的宣传教育功能,适时进行宣传教育和动员,不断引导广大民兵和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创建平安活动以及抓好维稳工作的重要性,确保创建平安活动进入机关、乡镇、学校、村社、家庭,形成上下齐心协力抓活动、治扰乱、保平安、促稳定的良好氛围。
——任务明确,作用发挥到位。人武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充分发挥部队在国防教育、民族团结、科技兴农以及抢险救灾中的排头兵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处突维稳的震慑作用,先后组织民兵39批次协助派出所进行吸贩毒人员的收戒投劳、59批次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消灭狂犬病源”活动、近人次协助地方部门组织和维护民族节庆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治安信息20多条,调解民间纠纷10多起,消除社会治安隐患20多起。
抓基础、抓规范、抓落实,有效提升县级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简称“三抓一提升)推行和倡导的是“简单、务实、高效”的管理理念,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两个方法”,建立了一套要求明确、管理闭环、科学有效的“三抓一提升”企业管理提升体系,引导各单位自我诊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夯实管理基础,提升企业管理的系统性、有效性。围绕“一个中心”是指充分发挥企业综合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和推进作用,提高管理行为的执行力、穿透力,全面提升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夯实管理基础,扎实推动了公司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从基础数据准确性、制度标准穿透性、管理机制系统性、指标管理科学性、工作管理有效性等“五个维度”来达到管理的全面提升。坚持“两个方法”是指运用督察督办和整体协同的两个有效手段,跟踪管理,级级追溯、层层归因,不断优化内部工作流程,形成闭环管理,及时了解和回应外部期望,全面促进管理水平的改进提升。透过领导负责、部门协助、限时办理、有查必果、定期通报这五个步骤对重点工作开展督察督办工作,推动各项工作的稳步开展,确保制度贯通和工作落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
二、实施步骤
(一)搭建网站,打造平台
搭建“三抓一提升”专题网站,设立宣传报道、情况通报、工作简报、经验交流、绩效指标等版块,定期传播“三抓一提升”工作动态,挖掘工作亮点,通报存在问题,展示指标趋势。网站上还单独设立供电所风采板块,展现供电所面貌,展示供电所荣誉,让广大县公司员工都积极参与的活动中来。通过网站所形成的工作交流平台,有效构建资源共享的协同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极大程度的提高了活动开展质量。
(二)驻挂结合,分层帮带
结合“抓两头、带中间”提升工程活动,采取公司领导挂点负责,专业部门分类指导、定点帮扶,在市、县两个层级共31个乡镇供电所开展安全生产驻点督导工作,推动县供电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实行“一对一”、“点对点”“、责任包片”方式推进,充分发挥帮扶带动的作用。驻点人员通过跟班、督导的方式,全过程参与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并跟班现场作业,从建立安全常态机制、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梳理简化规章制度三个方面纠正供电所工作偏差,扭转违规违章现象,强化乡镇供电所安全生产管理。
(三)动态跟踪,实时纠偏
在活动初期,相关专业运用“二十四节气表”管理方法,将全年工作细化到每一个月,以便有目的有条理的开展各项工作。而各县公司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对口部门所下发二十四节气表编制本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总表”,严格按计划执行各项工作。为确保“二十四节气表”执行实效,各单位于每月月初将“二十四节气表”工作分解为具体项目和指标,并确定责任人,月初滚动修编,月底对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总结。
(四)常态巡查,狠抓闭环
建立全过程督查巡视机制以避免隐瞒和虚报的情况发生,随机抽查及各县公司交叉互查两种形式有机结合,通过随机询问、现场核对和台帐抽查等方式,掌握县公司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定期对发现问题进行分类汇总,并以存在问题为导向,以“回头看”的形式紧盯问题整改情况,形成闭环管理,做到发现一项,消灭一项,最终达到真正的管理提升。
(五)融合指标,客观评价
为更好促进县公司各专业提升工作的有效落地,由专业部门对各县公司管理提升工作和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提取县公司组织绩效权重的20%兑现考核结果。为了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设立了“三抓一提升”指标考评系统,不仅便于考评部门的指标下达及工作考评,也利于被考评单位的指标分解和项目跟踪。同时在指标考核的执行过程中,考评组也不断完善指标考核办法,以真正反映各县公司的提升成果。
(六)深度挖掘,经验培育
在组织各县公司开展经验交流互学,汲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前往各县公司,与公司领导、专业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责等人员进行座谈,深入挖掘各公司在提升工作过程中具有普遍性、有借鉴意义的经验做法,收集整理,审核确定典型经验19项。牵头组织专业部门把关及重点培育,有计划的对其指导并召集专业部门人员下到县公司,对其典型经验培育工作给予面对面指导和帮扶,在此基础上对各县公司典型经验总结材料进行收集并向县公司进行推广。
三、实施效果
通过近一年的不断努力,基本建成了“协同合作,整体推进”的管理体系,县域供电企业安全基础不断铸牢、电网建设有序推进、专业管理更加深入、经营质效有效提高、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县公司管理提升卓有成效。在“三抓一提升”活动的促进下,县域供电企业各项全口径指标均有明显进步,各县公司形成比超赶气氛,并且能够加强短板分析、改进提升。同时是各县域企业逐步形成由被动迎检转换为主动出击的良好态势,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来保证提升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19项成熟的典型经验,在县域供电企业间推广学习。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