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第1篇

一、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1.生态环境问题

现代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物产资源,我们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大量的开采的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反击。因为林木过度砍伐导致的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导致了农业的产量下降,而且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水平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2.环境污染问题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工业发展是先污染后后治理的节奏,但是治理的过程远远比污染难得多。由于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在自然界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土壤酸碱度变化、土壤板结等都极大地影响作物生长。这就对直接影响了从业经济的发展。

3.科技应用问题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形式是粗放型的经营方式,尽管科技兴农、科技下乡的活动不断的落实,但是由于从事农业的工作者的基础知识水平比较欠缺,所以技术手段在农业中的应用效果离预期还有一定距离。

二、低碳理念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1.通过多种途径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首先,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要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对化石能源过度的消耗积极推动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二,浓业经济发展方式要积极发展成为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采取有效的解决拌饭充分利用农业剩余的能量通过有效合理的使用从而避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从而减少资源过度的浪费。第三,在低碳经济时代下捉进新型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利用新型能源来取代生态资源将其生态资源的过度浪费。

2.开拓“碳中和”农业经济发展道路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应用了很多机械设备,在播种、农耕和收割的过程中,都要消耗很多燃油,这些燃油的使用都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与此同时,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应该考虑农业生产中排碳量和作物吸收碳量进行计算,实现“碳中和”,从而实现低碳经济时态下的农业发展。在这个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碳排放量和碳吸收量不可能完全的对等,并且秋季“烧荒”做土壤肥料等还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所以要将整个农业生产看成一个产业链,把一年当中生产所需的排碳量进行计算,对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的吸碳量进行计算,作物消耗不了的碳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补偿性吸收,例如,在大地闲置的季节种植其他作物,在田间地头种植肥料性作用,在适宜的土地上种植树林隔离带,一方面可以防风,另一方面可以吸收温室气体;隔离带中还可以种植家畜食用的草料。“碳中和”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直接解决了农业生产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间接为生态环保做出了贡献,生态环境良好又能积极地反作用于种植业,并且对农业中的畜牧业发展也有推进作用。

3.遵守经济学原理

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在近代农业中由于应用了较多的农药和化肥,这些化学物质流失在水中,直接对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间接造成了水污染影响居民健康。这些过量施用的化肥在其生产过程中也向空中排放了二氧化碳,这中间就存在了三个问题,一是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对健康的影响,三是能源浪费。低碳生态经济性农业的发展要遵守经济学原理,将农业生产看成一个产业链,对其各个环节进行分析规划以求最优的投入/产出指数。

4.运用科技手段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仅仅依靠手工劳动很难适应如今对农业产量的需求。科技下乡活动已经有效地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之前相比,现在的农业从业者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对于高难度的科学技术的学习会相对容易。所以首先要定期的对相关的农业者进行科技讲座;其次是要建立信息交流站,当农民在实践中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的与有关专家联系,及时解决问题;另外,要组织活动刺激农民对技术的学习,如中央电视台的农业科技人物推荐活动,“科技苑”节目都能够激发农民学习的欲望,同时这些节目和活动能够增强人们对农业科学技术性的认识,提高农业从业者的自豪感,进而能够引导就业方向,让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农业研究当中,从革新生产力上推动经济的发展。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低碳校园建设 存在的问题 对策

1.引言

当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三高一低难循环”发展模式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生态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减弱已成为事实,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企业和公众参与到应对环境恶化的行动中。据报道[1],在过去的100年中,由二氧化碳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0.3℃―0.6℃;并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8℃―4.0℃。全球变暖的后果使得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将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将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作为迅速崛起的经济实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国,中国也同样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严峻挑战,并已积极地作出回应,在危机中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在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总理向世界作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这意味着中国从此进入了低碳时代。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应率先垂范,领风气之先。当下兴起的低碳之风无疑给正在进行的节约型校园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建设新型高校低碳校园毫无疑问将是未来高校校园建设的方向。

2.低碳校园的概念

低碳技术的研发与高校本身的科研使命,决定了创建高校低碳校园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高校低碳校园就是高校校园的基础设施和日常运营是低碳环保的,师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是低碳环保的,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为实质,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为核心。

3.目前我国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与国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相比[3],我国许多大学低碳校园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3.1能源缺乏多样化和转化效率低

我国高校校园能源主要依赖于电能,而我国电能主要由火力发电产生,在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高达69.5%。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自然就高,而且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致使我国校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其次,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低碳校园的发展,我国的能源平均利用效率大约为35%,比发达国家效率大约低10个百分点[4]。

3.2技术水平低和观念落后

碳生产率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受资金限制和其他传统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相当多的高校校园仍存在高能耗、高浪费、低效率的问题,要彻底淘汰那些落后的设备和改变落后的观念,必须以提高低碳技术生产水平和加强低碳宣传为前提。虽然近几年,我国从上到下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可持续科学的发展观,但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还处于初步阶段,仍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还没有形成完善、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其次,由于缺乏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的示范项目的研究资金需求远远不能得到满足;最后,相当一部分高校师生的低碳观念还有待加强。因此,努力探索出一条促进我国高校校园低碳转型的建设道路非常迫切。

4.对策及解决措施

4.1加强舆论导向

高校应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校内舆论阵地,宣传当前严峻的生态形势与发展趋势,强调建立低碳的生活理念、建设低碳校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发放倡议书、开展以建设低碳校园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教育师生员工要懂得低碳环保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更是做人的一种社会责任。引导师生员工逐步形成“人人讲低碳、事事讲低碳、时时讲低碳、处处讲低碳”的良好风尚,并贯穿到工作和生活当中。

4.2降低能源需求和节约能源

低碳和零碳能源供应是昂贵的,有较大的实现难度。因此,使用简单、无成本的措施减少能耗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比如在不需要的时候及时关灯和关电脑;注意节水、节油、节气;少用纸巾,少坐电梯等;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多利用网络资源,等等。另外,学校和建筑设计部门需消除能源损耗,确保校园里任何使用能源的东西都是尽可能低能耗、高能效的。世界自然基金会研究的数据显示[5],每节约1度电,就相当于节约0.4Kg煤的能耗和4L净水,同时还可减排1Kg二氧化碳;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0.2Kg;少开1天车,减排8.17Kg;用手洗代替1次洗衣机洗衣,减排0.3Kg;少买1件衣服能减排6.4Kg;少生产1000个塑料袋,减排0.1Kg,点滴节约,积少成多。

4.3能源消耗的脱碳化

对于低碳校园的建设,能源供应脱碳化是一个重要方法。要实现零碳的目标,仅靠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是有限的。研究显示,按照目前的建筑节能规定,最多能实现减碳目标的20%至40%。因此,使用排碳量最低的设备来满足能源需求就很重要。另外,等量的能耗,电的碳排放量要高于燃料,但电能通常是唯一合适的能源,比如照明和信息通讯技术。因此,校园内应尽量利用地热、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如利用地热代替煤或天然气锅炉烧水,采用太阳能路灯代替传统路灯等,达到既保护环境又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的一举两得的效果。

4.4碳中和

碳中和也叫碳补偿,是指中和碳量的释放,通过排放多少碳就作多少补偿措施来达到平衡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仅仅通过节能减排措施是无法完全消除碳排放的,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来实现碳中和。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植被面积以补偿碳排放是一种有效途径,保护校园内的绿色环境,科学合理地引进不同植物种类,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

4.5校园与社会的协同发展

创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校园/社会信息交流的平台,将二氧化碳减排的信息和技术共享。这样可以在高校的带动下,提升居民对二氧化碳减排的总体认识,并从行动上对居民给予指导,以实现高校与社会的协同进化。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5],华南理工大学完成了南北校区总计129栋100多万m2建筑的水、电、冷等能源的楼宇计量工程,建立了节能监管平台,实现了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对课室空调、照明系统实行精细化管理,节能达30%以上,并将该成果在国内外40多家单位推广应用,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次,构建绿色社会,树立低碳行政理念,提升政府职能中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地位。从主要依靠行政命令转向主要依靠经济支持与校园/社会技术合作等手段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此外,政府还要建立环境管理的新模式,坚持以“防”为主和广泛参与的原则,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各项制度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1)制定并完善高校/社会节能减排互惠互利体系。(2)健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层面规范校园和社会方式的转变。(3)建立监控机制和绿色考评体系。

5.结语

虽然我国的低碳校园的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不断探索低碳校园生活方式,我国高校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实情的低碳校园之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好表率作用,为我国的低碳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79-87.

[2]王岩,李武.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3):27-33.

[3]赵晶.国际低碳校园建设之于中国高校的经验[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2):106-110.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第3篇

中图分类号: TQ541 文献标识码:A

一、现状概述

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的划分,主要有如下六种温室气体排放(Green Hose Gas, GHG)导致了大气温度的异常变化,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六氟化硫(SF6)。在此基础上,各国政府拟定了各种国内温室气体管控机制[],他们独自或与其它第三方组织、跨国企业建立温室气体计量的相关准则,或者在企业可持续性指标中加入温室气体评价项目,透过供应链的力量,要求企业上游供应链提供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关信息,并寻求第三公证单位进行检验与查证。

这些温室气体计量方法或准则。《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PAS2050)是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碳排放计量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评价方法,正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评价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它要求详细研究其生命周期内各单元过程的能源需求、原材料利用和活动可能造成的污染排放,包括原材料资源化、开采、运输、制造/加工、分配、利用/再利用/维护以及废弃物处理。因此,生命周期评价能够更加全面的体现企业在原料选取、生产过程、成品运输及控制产品能耗等方面的减排潜能,可以促进企业采取落实循环经济,使用再生原材料,合理处置副产品及废料,技术改造控制产品能耗等措施降低排放量,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本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了国内某复合木地板生产工厂连续2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尝试通过数据对比探讨生产型企业的碳减排途径。

二、方法简述

(一)方法学及参数的确定

LCA碳盘查在方法学上主要采用PAS2050:2008中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学;产品的排放因子主要来自英国政府DEFRA碳排放数据库以及GHG protocol排放因子数据库,同时参考了《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0》、《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等相关资料。

(二)分析阶段的划分

在LCA评价中,产品的生产过程分为原材料生产阶段、产品生产阶段、运输分销阶段、安装使用阶段、以及处置或再生阶段。其中,原材料生产阶段主要指原、辅材料的生产和有关的过程;产品生产阶段指所有生产过程和与生产有关的运输/储存活动、包装、与场地相关的排放,以及产生的所有材料如产品、废物、共生产品和直接排放,排放源包括厂内叉车、空调、冰箱、检测设备制冷、灭火器、乙炔、柴油、化粪池及电力等的使用;运输阶段主要包括卡车、轮船、火车等;安装使用阶段是指安装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及能源,包括防潮膜及极少量电力,使用阶段消费者基本无能源消耗;处置阶段指产品废弃后的处理处置排放。

三、盘查结果及分析

(一)主辅料排放

第二年与第一年相比总产量减少了102321平方米,主料排放量减少710tCO2e,辅料排放量增加310 tCO2e,总体上原材料部分排放量减少400 tCO2e,但减排量相对产生量极小。

(二)生产阶段排放

生产环节的排放量增加了1662tCO2e,经对比可以看出,除原材料运输外,生产阶段排放主要来自用电、叉车运输和自有车辆使用三个部分。

进一步分析得知,第二年生产环节电、油等消耗有所增加导致排放量增加,具体见下表

可以看出,该厂在产量大幅下降的同时生产电耗、油耗和自有车辆使用量的相对增加造成了生产阶段的排放量增加。

(三)运输阶段排放量

运输阶段排放量增加了577tCO2e,其中海运和铁路运输的比例有所增加,由于海运和铁运的排放因子小于汽运的排放因子,因此增加海运和铁运的比例有助于降低运输阶段排放量。但由于业务范围日趋扩大,产品的销售网络也日益完善,随即增加了运往各地的里程数,因此运输总里程增加较多,运输阶段排放量仍有较明显的增加。

(四)安装使用阶段排放

由于盘查的前设条件为安装阶段仅消耗极少电力并使用一定量的防潮膜,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仅消耗少量水进行清洁,电力和水的消耗量极小,可忽略不计,因此安装和消费者使用阶段的主要排放来自防潮膜的上游排放。该部分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5%左右,但因防潮膜的使用量不在企业可控范围内,对于企业主动减排讨论意义不大,因此不做赘述。

(五)废弃阶段

该厂生产的废弃物主要为木糠和地板产品最终废弃后的处置,其中木糠处理分为厂内做燃料燃烧和外运做其他产品原料;因此厂内处理的排放为木糠燃烧的排放量,而厂外处理的排放仅为运输阶段的排放,厂外处置部分排放计入下游产品排放,不在盘查范围内;废弃地板处置方式假设为全部燃烧。

可以看出废弃阶段主要排放来自废弃地板处理,占废弃阶段总排放的90%以上。

四、评价结果及减排途径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各阶段的GHG排放特点各有不同,其中有汇率、价格变动等客观原因导致的排放量变化,也有生产率变化、生产能耗变化等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排放量变化。

原材料阶段排放主要来自原辅材料的上游排放,包括材料从自然界开采、加工、包装等过程的排放,因此这一阶段的减排应主要依靠:①提高工艺技术水平,提高成品率,减少原辅材料的使用量;②尽量采购上游排放较少的原辅材料,如经过碳中和认证的材料、或生产过程中碳排放较少的产品,以及其他生产的副产品等。

生产阶段的主要排放来自用电、叉车使用和自有车辆使用。这一阶段的减排主要依靠:①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出行,或提高自有车辆的使用效率;②因叉车主要用于物料的搬运,电力使用也是生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生产息息相关,企业应自查原因,在产量较大幅度减少的前提下,生产能耗和叉车使用量大大增加,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电力和叉车的使用效率,降低排放。

运输阶段的排放量上升与企业业务发展水平有关,同时也与企业运输外包商的运输策略有关。在相同的运输距离和载重前提下,不同运输途径的排放因子为海运<铁运<汽运,因此运输外包商应尽可能多的使用海运和铁运,减少汽运。若企业依靠自身的市场地位影响运输外包商的运输策略,将有可能对企业的GHG减排带来较为可观的效益;此外,企业在经销商的设置上也可以考虑布局方式和位置,以便减少运输距离,减少运输阶段排放量。

废弃阶段排放主要来自残品的处置排放。这一阶段的减排策略包括:①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优良率,减少残品数量;②尽量与其他厂商签订回收协议,使废弃的地板进入下游产业链,成为其他产品的原辅料,降低下游排放。

五、结论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业;能源消耗;碳排放;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表明,2012年全球出境游人数达到了13.5亿人次。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所消耗的能源、产生的碳排放等问题,已成为国际相关旅游组织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1]。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2012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32亿人次,国内旅游人数达29.6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7万亿元。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均对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提出了要求[2]。本文在系统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为推动我国旅游业的节能减排实践及低碳发展提供科学借鉴与参考。

1 研究进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所带来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引起了相关组织和学者的广泛关注。1995年,第21届旅游与旅行产业大会提出资源管理和能源消耗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领域[3]。此后,一些学者对能源利用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联系、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了研究[4-5]。进入21世纪后,学者们对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方法与内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G?ssling及其合作者提出系统分析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方法,并开展了旅游业生态效率、航空旅行自愿碳补偿、碳中和旅游地、旅游食物管理、区域旅游碳排放测量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6-11]。Becken与合作者从旅游住宿、旅游吸引物和活动、航空旅行、旅游交通方式等多个角度,对旅游业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提出测算旅游业碳排放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关键环节[12-16]。随后,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涌现出Scott、G?ssling、Becken、Peeters等代表性人物[17]。与此同时,世界旅游组织先后在2003年和2007年召开两届旅游业与全球气候变化国际会议,指出旅游业既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同时也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应加强旅游业碳排放研究,并号召旅游业有责任进行节能减排[18]。2009年,世界旅游旅行理事会确定了到2020年实现旅游业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5%~30%,到2035年削减50%的目标[19]。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更是推动了旅游业向低碳的转型发展。此后,关于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文章迅速增多,许多新学科也渗入此项研究领域中,逐渐成为国际旅游学界研究热点之一。

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研究起步较晚。2007年开始有关酒店能耗的研究[20]。2008年出现关于旅游线路产品和旅游景区碳排放的研究[21-22],并倡导“低碳化”旅游方式[23]。2009年,低碳旅游的理念逐渐升温[24];尤其是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后,学者们开始积极关注旅游业低碳发展的途径,多是以定性研究为主[25-26]。2010年,一些学者开始利用碳足迹定量计算旅游业的碳排放[27-28]。2011年,石培华等首次系统地估算了全国旅游业的能耗与碳排放[29]。此后,关于不同区域旅游业及其各个部门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量测算的研究开始增多,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2]。与此同时,学者们从低碳景区、绿色饭店、低碳交通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对策与措施,并扩展至旅游城市(圈)、旅游全行业的低碳建设及节能减排研究[1]。

2 研究内容

2.1 区域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国外学者们和相关组织对不同区域的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了测度(表1)。从全球层面上,G?ssling首次计算了全球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量,结果显示,2001年旅游业的能耗占全球总能耗的3.2%,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5.3%[6]。UNWTO-UNEP-WMO的联合研究表明,2005年全球旅游业碳排放总量为1307Mt,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95%[18]。Peeters等的测算表明旅游业引起了全球4.4%的碳排放[30]。从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学者们测算了新西兰、瑞典、澳大利亚、瑞士、夏威夷、马尔代夫、荷兰、挪威、以及加勒比海地区国家的旅游业的能耗、碳排放及温室气体排放量[11,16,31-38]。此外,一些机构和学者对旅游业的未来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及情景分析。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05年~2035年,旅游业的碳排放将以2.5%的年均速度增长[18]。而Peeters等预测到2035年,全球旅游业碳排放将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30]。Dubois等用敏感度分析法,预测到2050年,法国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将增加90%[39]。

国内学者在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测算方面,石培华和吴普利用“自下而上”法首次从全国层面估算了旅游业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显示,2008年我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为 428.3PJ,占全国总能耗量的0.51%;排放二氧化碳51.34Mt,占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0.86%[29]。在省域/地区层面,一些学者利用“自下而上”法对江苏省[40]、江西省[41]、湖南省[42]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进行了测量。一些学者从旅游碳足迹入手,对江西省[43]、舟山群岛[44]旅游业的碳排放进行了测量。此外,谢园方等借鉴 “旅游消费剥离系数”概念,构建出符合我国目前统计口径的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45];袁宇杰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并从终端消费角度核算了山东省旅游碳排放[46],钟永德等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为基础,计算了全国旅游业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量[47],详见表2。

2.2 旅游交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主体部分,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75%,其中,飞机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交通碳排放总量的40%,汽车占32%,其他交通占3%[18]。在新西兰,2001年国内旅游者的旅游交通能耗量占旅游能耗总量的73%,而国际旅游者的旅游交通能耗量占旅游能耗总量的65%,跨国旅行的能耗量是国内旅行的4倍[15];2005年国际和国内游客航空旅行的碳排放量分别为7893Gg和3948Gg[48]。在瑞士,1998年旅游交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7%,而航空运输占整个行业碳排放总量的80%[34]。在中国台湾的5个国家公园,1999年~2006年私家车的碳排放强度最高,人均碳排放与交通方式的选择和距离远近有密切关系[49]。在极地区域,特别是南极,邮船旅游者每人每天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国际旅游线路平均值的8倍[50]。

国内研究表明,随着旅游业发展,我国旅游交通碳排放碳排放量由1980年的301.5万t增长到2009年的6152万t,其中以公路和民航碳排放量最大;从空间分布来看,旅游交通碳排放量较高的地区主要为我国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51]。更多学者对景区交通的碳排放进行了研究,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比例随景区游客吸引半径的增加而增多[52];距离高和中等的景区对飞机的碳减排敏感度较高,距离偏低的景区自驾车的碳减排效果最为明显[53]。能源结构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景区旅游交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源强度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则是抑制旅游交通碳排放的有效因子[54]。

2.3 旅游住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住宿业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21%[18]。饭店在运营期间,空调系统(制冷与采暖)、照明系统、电梯、餐饮服务、冷库、小家电等要直接消耗大量的电力、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能源[12,55]。一般来说,规模越大、设施越豪华、服务项目越多的住宿企业,其单位能耗也越大[12,56]。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业发展阶段不同,新西兰[12]、澳大利亚[57]、英国[58]、新加坡[59]、香港[55]和台湾[56]等区域住宿类型的直接能耗也有较大差异。此外,也有学者对住宿业的间接能耗进行了研究,如针对住宿业运营期间的废弃物处理[56]、水资源消耗[60]、采购运输过程[59]等所引起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从国内研究看,旅游饭店的能耗普遍高于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的平均水平,并且占社会能耗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61]。空调、热水、照明和机电四部分的能耗约占饭店总能耗的80%~90%[62]。大型饭店餐饮服务的能耗约占酒店总能耗的53%[20];酒店住宿产品的直接能源消耗约占总能耗的60.98%[27]。我国酒店业每万元的总产出需要消耗330.99千克标准煤,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酒店住客的日常能耗量远高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能耗量[63]。

2.4 旅游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其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旅游业碳排放总量的4%[18]。而不同类型的旅游活动的能耗是不一样的,所产生碳排放当量也不一样。在新西兰,空中活动的能源消耗最大,平均为424.3MJ/游客,直升机滑雪的能耗达到1300MJ/游客;而旅游吸引物中的建筑类能源消耗较小,为3.5MJ/游客[13]。在中国台湾澎湖岛,每位游客每次使用动力水上活动的单位能耗和碳排放最高,而每位游客每次参观历史遗址的单位能耗和碳排放最低[56]。在加拿大,北极熊观光旅游业每个季度会产生20892t的CO2[64]。而国内学者还没有专门针对旅游活动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

2.5 旅游景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国内外学者旅游景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估算研究较少。Walz等估算了瑞士Davos 景区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供暖、交通等方面的碳排放[65];Bhuiyan等计算了马来西亚东海经济区42个休闲森林景区的碳排放量[66]。从国内研究看,章锦河经过计算得出2004年九寨沟与黄山风景区旅游业的碳排放量分别达309455.66t与146947.84t[22]。李世宏等得到张家界景区旅游者的碳足迹量大小依次为交通、住宿、餐饮、娱乐、游览、购物[67]。周年兴等计算得到2010年庐山风景区旅游者碳排放总量为87475t,而景区内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为 9447t,旅游业使庐山成为一个显著的碳源[68]。

2.6 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与适应

在征收旅游业碳税方面,Mayor等运用旅游流模型测算了四种调整后的飞机乘客税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69]。如果全球按$1000/t C征收碳税,将会改变人的旅行行为,进而使航空碳排放降低0.8%;对航空燃料征收碳税可能会引起距离客源地较远和较近的国际游客量大幅减少[70]。如果征收温室气体碳税仅局限在区域范围内而非全球范围,那么征税地区会比未征税地区容易失去旅游市场份额[71]。

在旅游碳补偿与碳中和方面,G?ssling等指出旅游者自愿参加碳补偿计划是减少旅游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策略[8]。Smith等从国家尺度探讨了航空的碳补偿计划[48]。Mair的研究发现,航空旅行自愿碳补偿购买者通常为生态中心主义者,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态中心主义者都自愿购买碳补偿[72]。G?ssling指出“碳中和目的地”的概念应包括“碳中和”、“气候中和”、“碳清洁”、“零碳”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测定―减排―补偿”程序达到“碳中和”,并需要通过国家层面的执行和资金筹措来实现[9]。

除了政策或有关技术手段外,改变旅游者行为方式和公众意识也是旅游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虽然旅游者明白其旅游行为可能会导致气候变化,但是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改变自身的旅游方式,利益相关者还没有加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73]。因此,选择适当的旅行方式、提倡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加大交通运输率、延长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平均逗留时间、倡导“慢旅游”方式、提高旅游者的公众意识是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49,74-75]。

国内学者对旅游业节能减排认知的研究,李祝平通过对饭店顾客的消费态度和意愿的调研发现,虽然顾客有一定的绿色消费意识,但并未完全转化为真正的绿色消费行为,而且不同的顾客之间存在较大差异[76]。汪清蓉等的调查表明,公众对低碳旅游认知具有学历、收入和职业差异[77]。周勇等的分析表明,饭店消费者对绿色饭店的支持度很高,但是并不愿为入住绿色饭店而支付较高的价格[78]。吴倩倩等的调查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对发展低碳旅游的认知程度越高,越倾向于支持低碳旅游实验区建设[79]。

针对旅游业的节能减排措施,由于旅游业的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其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也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石培华等构建了概念性政策框架设计思路,并提出了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四位一体”的减排措施[80]。钟林生等建议从提高旅游全行业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创新、开发气候适应性强的旅游产品、增强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建立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与挑战[81]。

针对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在低碳旅游交通上,吴晨等建议山岳型景区应发展以客运索道和登山步道为主的交通系统,沟谷型景区应发展以电动巴士、自行车道和步行道为主的联动交通系统,湖泊型景区应发展以低碳游船为主,辅之以环湖自行车道和游步道的综合交通系统[82]。李立等对于旅游城市,应科学合理布局城市公交换乘点和公共自行车点,引进城市 BRT、轨道交通等,构建城市的立体低碳公共交通系统[83]。

在低碳饭店建设方面,翁钢民等从加大低碳饭店的宣传推广力度、对低碳饭店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采用低碳经营模式和清洁生产工艺、制订合理的低碳产品价格、积极开展绿色营销等方面提出了低碳饭店的实现路径[84]。刘益根据我国酒店业能源消耗的特点,从酒店设计、能源管理、酒店服务、酒店消费、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酒店业实现低碳化经营的途径[63]。

在低碳旅游景区和目的地建设方面,李晓琴等参照驱动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了经济、环境、运营、技术、管理等5个层面34个指标构建了低碳景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85]。李世宏等从使用清洁能源、加强区域合作、规范游客行为等方面提出了旅游景区碳减排路径[67]。马勇等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物、设施、管理水平、环境等角度构建了低碳旅游目的地模型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86]。蔡萌等认为营造城市低碳旅游的吸引物体系、设施、体验环境、和消费方式是实现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五个基本层面[87]。

3 总结与展望

3.1 总结

国外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旅游中能源利用问题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已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开展了从不同角度针对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研究。而国内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研究起步较晚,自2009年9月开始,针对旅游业节能减排的低碳旅游的研究逐渐增多,2011年有关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定量研究开始增多,但目前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国外学者通过生命周期评价、碳足迹法、“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旅游卫星账户等方法进行了旅游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定量估算与情景分析研究,并识别了旅游交通、住宿及旅游活动的单位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关键性参数。国内学者集中于从宏观角度定性分析低碳旅游的实现路径、模式与对策,对旅游业的能耗和碳排放的定量估算相对滞后,多运用“自下而上”法,缺乏可信度高的定量计算和数据依据。

国外研究目前已识别出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及结构,按照“测定―低碳―补偿”的逻辑主线,基本形成了体系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旅游业节能减排的政策及措施,内容涉及管理、财税、工程、技术、教育、政策等多方面。国内测算旅游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研究较少,特别是旅游业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预测和情景分析仍是空白。针对旅游业节能减排的对策与措施以宏观描述居多,缺乏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3.2 研究启示与展望

3.2.1 加强定量测度

按照国外通行的旅游业碳补偿的“测量―减排―补偿”三部走模式,碳排放的测量是制定旅游业节能减排措施的基础。由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涉及的行业和部门众多,很难将其完全从各个经济部门的统计数据中剥离出来。国外的相关研究常使用类推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研究视角,选取不同的测量方法和指标体系。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自主的碳排放计量体系。因此,为对比分析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区域差异,要科学构建适宜国际上统一的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测度模型。并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实际,对不同类型旅游交通方式、住宿形式、旅游活动的单位能耗及碳排放强度等关键性参数展开实证研究。

3.2.2 进行预测和情景分析

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预测与情景分析是衡量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旅游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与适应的决策依据。在我国,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都将会随着旅游市场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因此,必须强化对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未来情景的动态认识,进行不同情景的模拟及预测分析,为我国旅游业节能减排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3.3 深化研究内容

除了测度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总量的时间变化趋势,要加强对区域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同时,要对影响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机制机理进行研究,为旅游业节能减排提供科学指导。此外,进行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分析,考察主要利益相关者对旅游业能耗和碳排放、以及低碳旅游的认知和行为。要研究如何将低碳发展理念融入旅游业节能减排研究之中,构建旅游业低碳发展模式。并探讨如何从政府宏观规划、旅游企业中观管理、旅游者微观行为三个层面推动旅游业的低碳发展,为制定旅游业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普,岳帅.旅游业能源需求与二氧化碳排放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3,28(7):64-72.

[2] 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旅游业碳排放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4):451-460.

[3] WTTC, UNWTO, Earth Council. Agenda 21 for the travel & tourism industry: Towards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 London, 1995.

[4] Tamirisa N T, Loke W K, et. al. Energy and tourism in Hawaii[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7, 24(2): 390-401.

[5] Schafer A, Victor D G. Global passenger travel: Implication fo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J]. Energy, 1999(24):657-679.

[6] G?ssling S.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ourism[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2(12):

283-302.

[7] G?ssling S, Peeters P, et. al. The eco-efficiency of tourism[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5, 54(4): 417-434.

[8] G?ssling S, Broderick J, et al. Voluntary carbon offsetting schemes for aviation: Efficiency, credibility and sustainable 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7, 15(3): 223-248.

[9] G?ssling S. Carbon neutral destinations: A conceptual analysi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9, 17(1):17-37.

[10] G?ssling S, Garrod B, et al. Food management in tourism: Reducing tourism’s carbon ‘foodprint’[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 32(3): 534-543.

[11] G?ssling S. National emissions from tourism: An overlooked policy challenge?[J]. Energy Policy, 2013(59):433-442.

[12] Becken S, Frampton C, et. al.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s in the accommodation sector: the New Zealand case[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 39(3): 371-386.

[13] Becken S, Simmons D G. Understanding energy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activities in New Zealand[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4): 343-354.

[14] Becken S. Analyzi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flows to estimate 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air travel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2, 10(2): 114-31.

[15] Becken S, Simmons D G, et. al. 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travel choice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3, 24(3): 267-277.

[16] Becken S, Patterson M. Measuring national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ourism as a key step towards achieving sustainable 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14(4): 323-338.

[17] Becken S. A review of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as an evolving knowledge domain[J]. Tourism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3(6): 53-62.

[18] UNWTO-UNEP-WMO. Climate change and tourism: responding to global challenges[M]. Madrid: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2008.

[19] WTTC. Leading the Challenge on Climate Change [M]. London: World Travel & Tourism Council, 2009.

[20] 高兴,张殿光,等.我国酒店业餐饮服务全过程能耗现状分析[J].建筑科学,2007,23(4):40-44; 69.

[21] ,杨桂华,等.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J].生态学报,2008,28(5):2207-2219.

[22] 章锦河.旅游废弃物生态影响评价――以九寨沟、黄山风景区为例[J].生态学报,2008,28(6):2764-2773.

[23] 萧歌. 倡导“低碳化”旅游方式[N]. 中国旅游报,2008-01-11(第十版).

[24] 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154-155.

[25] 魏小安. 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N]. 中国旅游报,2009-11-30(第二版).

[26] 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 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25(1): 13-17.

[27] ,黄继华,莫延芬,等.昆明市四星级酒店住宿产品碳足迹计算与分析[J].旅游学刊,2010,25(3):27-34.

[28] 王怀. 张家界旅游者碳足迹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56

[29] 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学报,2011,66(2):235-243.

[30] Peeters P, Dubois G. Tourism travel unde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constraint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0, 18(3): 447-457.

[31] Patterson M, McDonald G. How clean and green is New Zealand tourism? Lifecycle and future environmental impacts[M]. Lincoln, New Zealand: Manaaki Whenua Press, 2004.

[32] G?ssling S, Hall C M. Swedish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 emerging conflict?[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2008, 8(2):141-158.

[33] Dwyer L, Forsyth P, et. al. Estimat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Australian tourism[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 355-376.

[34] Perch-Nielsen S, Sesartic A, et. al. The greenhouse gas intensity of the tourism sector: The case of Switzerland[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 2010, 13(2): 131-140.

[35] Konan D E, Chan H 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Hawaii: Household and visitor expenditure analysis[J]. Energy Economics, 2010, 32(1): 210-219.

[36] Bernard F, Khelil T B, et. al. The Maldives’ 2009 Carbon Audit. Paris: BeCitzen, 2010.

[37] De Bruijn K, Dirven R, et. al. Travelling Large in 2008.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Dutch holidaymakers in 2008 and the development since 2002[R]. Breda, the Netherlands: NHTV Bred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NRIT Research and NBTC-NIPO Research, 2010.

[38] Aall C. Energy use and leisure consumption in Norway: an analysis and reduction strategy[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6):729-745.

[39] Dubois G, Ceron J P. Tourism/leisur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ecasts for 2050: Factors for change in France[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14(2):172-191.

[40] 陶玉国,张红霞.江苏旅游能耗和碳排放估算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11(8):151-156.

[41] 焦庚英,郑育桃,叶清.江西省旅游业能耗及CO2排放的时空特[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10):105-112.

[42] 赵先超,朱翔.湖南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初步估算及脱钩效应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166-175;129.

[43] 王立国,廖为明,等.基于终端消费的旅游碳足迹测算―以江西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1(5):121-124;168.

[44] 肖建红,于爱芬,王敏.旅游过程碳足迹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J].旅游科学,2011,25(4):58-66.

[45] 谢园方,赵媛.长三角地区旅游业能源消耗的CO2排放测度研究[J].地理研究,2012,31(3):429-437.

[46] 袁宇杰,蒋玉梅.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旅游碳排放核算―以山东省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3):1-5;8.

[47] 钟永德,石晟屹,等.中国旅游业碳排放计量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78-86.

[48] Smith I, Rodger C. Carbon emission offsets for aviation-generated emiss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travel to and from New Zealand[J]. Energy Policy, 2009, 37(9):3438-3447.

[49] Lin T P.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in Taiwan’s national park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2): 285-290.

[50] Eijgelaar E, Thaper C, et. al. Antarctic cruise tourism: the paradoxes of ambassadorship, “Last Chance Tourism”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3): 337-354.

[51] 魏艳旭,孙根年,等.中国旅游交通碳排放及地区差异的初步估算[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2):76-84.

[52] 包战雄,袁书琪,等.不同游客吸引半径景区国内旅游交通碳排放特征比较[J].地理科学,2012,32(10):1168-1175.

[53] 肖潇,张捷,等.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空间结构与情景分析[J].生态学报,2012,32(23):7540-7548.

[54] 李伯华,刘云鹏,等.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南岳衡山为例[J].资源科学,2012,34(5):956-963.

[55] Deng S, Burnett J. Energy use and management in hotels in Hong Kong[J].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2, 21(4):371-380.

[56] Kuo N W, Chen P H. Quantifying energy us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loads from island tourism based on a 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roach[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9, 17(15): 1324- 1330.

[57] Dalton G J, Lockington D A, Baldock T E. Case study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renewable energy supply options for small to medium-sized tourist accommodations[J]. Renewable Energy, 2009, 34(4): 1134-

1144.

[58] Taylor S, Peacock A, et al. 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UK hotels in 2030[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10, (45): 1389-1400.

[59] Wu X C, Rajagopalan P, Lee S E. Benchmarking energy u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 Singapore’s hotel industry[J]. Energy Policy, 2010, 38(8): 4520-4527.

[60] Nadim C, Adrian C, Robert B, et al.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he hotel sector of Barbado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2): 231-245.

[61] 焦健,刘蕾,等. 酒店行业低碳实践―中国酒店行业绿色、低碳、节能行动最佳案例调查报告[R].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2011.

[62] 魏卫,袁靖靖,等.饭店业低碳技术扩散障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粤港澳饭店业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2):66-71.

[63] 刘益.中国酒店业能源消耗水平与低碳化经营路径分析[J].旅游学刊,2012,27(1):83-89.

[64] Dawson J, Stewart E J, et. al. The carbon cost of polar bear viewing tourism in Churchill, Canada[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3): 319-336.

[65] Walz A, Calonder G P, et al. Regional CO2 budget, countermeasures and reduction aims for the Alpine tourist region of Davos, Switzerland[J]. Energy Policy, 2008, 36(2): 811-820.

[66] Bhuiyan M A H, Bari M A, et al. Measuremen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or Eco-tourism in Malaysia[J].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12, 12(17): 1832-1838.

[67] 李世宏,钟永德,等.张家界旅游碳排放计量与减排路径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3,33(3):120-124.

[68] 周年兴,黄震方,等.庐山风景区碳源、碳汇的测度及均衡[J].生态学报,2013,33(13):4134-4145.

[69] Mayor K, Tol R S J. The impact of the UK aviation tax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visitor numbers[J]. Transport Policy, 2007(14): 507-513.

[70] Tol R S J. The impact of a carbon tax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07, 12(2): 129-142.

[71] Koetse M J, Rietveld P.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weather on transport: An overview of empirical findings[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09(3): 205-221.

[72] Mair J. Exploring air travellers’ voluntary carbon-offsetting[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2): 215-230.

[73] Weaver D. Can sustainable tourism survive climate change?[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1, 19(1):5-15.

[74] Simpson M C, G?ssling S, et 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and mitigation in the tourism sector: Frameworks, tools and practices[M]. UNEP, University of Oxford, UNWTO, WMO: Paris, France, 2008.

[75] Buckley R. Tourism under climate change: Will slow travel supersede short breaks?[J]. AMBIO, 2011, 40(3): 328-331.

[76] 李祝平.旅游饭店顾客绿色消费行为研究[J].旅游学刊,2009(8):34-39.

[77] 汪清蓉,李飞.公众对低碳旅游的认知、意愿及行为特征分析――以佛山市为例[J].热带地理,2011,31(5):489-495.

[78] 周勇,林伟聪.住客对饭店绿色运营措施的感知和期望研究:以广州中高档饭店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9):43-51;8.

[79] 吴倩倩,郑向敏. 我国低碳旅游政策的认知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常州・春秋淹城旅游区居民为例[J]. 旅游研究,2012(4):32-39.

[80] 石培华,吴普,等.中国旅游业减排政策框架设计与战略措施研究[J].旅游学刊,2010,25(6):13-18.

[81] 钟林生,唐承财,等.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1(2):34-41.

[82] 吴晨,李东和,等.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28(8):747-750.

[83] 李立,汪德根.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影响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2,32(3):166-172.

[84] 翁钢民,刘岩.低碳饭店的实现路径:基于环境成本控制视角的研究[J].生态经济,2011(1):131-133.

[85] 李晓琴,银元.低碳旅游景区概念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旅游学刊,2012,27(3):84-89.

[86] 马勇,颜琪,等.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4):686-689.

[87] 蔡萌,汪宇明.基于低碳视角的旅游城市转型研究[J].人文地理,2010,25(5):32-35;74.

Review 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of Tourism Industry

TANG Zi1,2,3, BI Ke-xin3

(1. School of Tourism and Cuisine,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76, China; 2. School of Environ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3.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 China)

碳中和的主要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两型社会;现状;设想

本文为河北行政学院二类课题《河北发展低碳经济的途经分析-基于中外比较视角》(课题编号:2010XYKT0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河北在经历了过去若干年的长期经济高速增长后,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任务。近年来,中央强调“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之路,建设和谐社会和两型社会,其实是在中国强劲增长动力之上增加一个平衡器。对于过分依赖煤炭、工业偏重、环境容量有限、环绕京津的河北而言,要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就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变唯GDP论的驱动模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来抓。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和必然选择。

二、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实践

(一)英国。低碳经济的先驱英国早在2003年就率先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2005年英国建立了3,500万英镑的小型示范基金。2008年英国颁布了《气候变化法案》,承诺到2050年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60%的长期目标。2009年4月布朗政府宣布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之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在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追加了104亿英镑的投资,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2009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公布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

(二)欧盟。欧盟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整体水平较高。欧盟碳市场(EU ETS)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交易体系,该市场目前不同类别的碳价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参考价值的碳交易市场价格。欧盟通过碳交易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促进私营经济参与低碳转型;二是借由交易盈利为欧盟发展世界领先的碳技术筹措资金。欧盟还实施经济与技术援助在内的项目目标式战略,如积极支持清洁能源项目建设。2010年11月10日欧盟委员会出台一份新的能源战略――《能源2020》,拟在重点能源领域实施更加细化的行动计划。

(三)美国。美国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也一直在暗自发力。美国政府的举措可分为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其中新能源是核心。2009年《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2009年美国绿色能源与安全保障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的均旨在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美国在新能源、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世人有目共睹。

(四)日本。日本作为亚洲低碳经济的倡导者,也在不断坚定着低碳发展的步伐。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制定《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确定了综合推进低碳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建设目标。2008年5月,日本环境省全球环境研究基金项目组了《面向低碳社会的12大行动》,其中对住宅、工业、交通、能源转换等都提出了预期减排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制度支持。同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政策,即著名的“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2009年4月,《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出台,旨在通过实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强化日本的低碳经济。

(五)韩国。韩国2008年9月制定了《低碳绿色增长的国家战略》,明确了2009~2050年的低碳绿色增长总目标。以此为主轴,立法机构负责描绘法律框架,2010年4月14日公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行政部门制定了阶段计划,韩国环境部新设“温室气体综合信息中心”,推行一项旨在到2012年前达到年均能耗下降1%~6%的计划;科研部门发展绿色技术及其产业,外汇部门发展“旅游”等货币资产项目。

(六)印度。印度是CDM项目大国。印度在《京都议定书》还未生效的时候,就看好并着手CDM项目,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CDM项目开发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企业和中介服务机构发展CDM项目的政策。目前,印度在利用CDM机制方面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此外,印度还通过各种途径致力于国内的减排行动,包括对煤炭征收碳税为清洁能源提供资金支持。

(七)巴西。巴西政府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热带雨林为出发点,结合农业和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替代产业。如,成立了一个跨部门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总统府牵头、14个政府部门参加,负责研究和制定有关生物柴油生产与推广的政策与措施。目前,全巴西境内27个州,有23个州建立了研发生物柴油的技术网络。金融支持政策是巴西政府出手的另一项拳头措施。国家银行推出各种信贷优惠政策,为生物柴油企业提供融资;央行设立专项信贷资金,鼓励农户种植甘蔗、大豆等作物,满足原料需求。除此之外,巴西政府还大力号召和推动国民的低碳生活方式。

三、河北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河北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河北省处于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腹地,同北京、天津构成了闻名遐迩的“金三角”。借势京津辐射优势,构建河北低碳经济区,具有获得国家战略支持的良好前景。

(二)资源禀赋良好。河北省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是改善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

(三)前期基础坚实。为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河北自2007年开始实施“双三十”工程以来,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发展新能源方面,河北已经投产的风电装机规模居内蒙古和吉林之后,排名全国第三;在光伏发电领域,河北省也走在了全国前列;保定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集群,构成了建设低碳城市的良好基础,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确定保定市为首批开展低碳工作的城市试点之一;以“生态科技”、“创新”为理念的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开发建设阶段,作为当今世界四种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之一,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的建设同样有助于低碳经济在全省范围内的崛起;河北在建筑节能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大部分城市新建建筑80%达标,唐山市新建建筑100%达到节能标准;在“节能减排”方面,河北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2009年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建设唐山新能源汽车、张承千万千瓦级风电、保定中国电谷、宁晋晶龙等新能源产业基地作为2010年重要经济工作之一,为河北省的经济低碳化发展确定了方向。

但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前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仍面临许多现实挑战。一是缺乏有效激励机制,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尚未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和金融系统支持机制;二是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能源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碳增长是刚性的,短期内跨越资源、能源瓶颈约束是主要难题;三是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将是长期制约因素;四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最大制约;五是河北工业特别是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等重化工业比重偏高,“高碳”产业特征明显,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六是低效企业众多,单位能耗偏高,要彻底淘汰这些落后产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七是高耗能的基础设施、机器设备以及个人大件耐用消费品在河北占有大比重,短期内改造很难,从而导致高碳排放锁定,构成潜在风险;八是人们低碳消费意识尚未普遍形成。

四、发展河北低碳经济的设想

借鉴与参照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与实践,立足河北现状,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对河北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第一,明确低碳发展战略。战略是行动的指南,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行动的总体安排。将低碳经济发展作为重点纳入全省总体发展规划,制定低碳经济的全面方案和行动路线,形成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同时,将二氧化碳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中,以制度形式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努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低碳转型。

第二,细化低碳支持政策。细化政策支持是落实战略目标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形成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因此,需要省人大专门委员会、省有关经济、环境保护和税务等部门密切协作,探索建立适应河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制度支撑。

第三,开发低碳居住空间。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和标准的推广,开发低碳住宅已势在必行。建议引入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大标准的检查、执行力度;鼓励能源服务公司对既有高耗能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推进建筑节能材料的产业化发展。

第四,构建低碳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城镇应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控制私人轿车无节制增长;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城际高速铁路,形成立体化交通体系;不断提高强制性的汽车燃油效率标准,促进汽车改善燃油效率;同时,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第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培养居民“碳中和”理念。通过对“碳中和”这一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分解和对低碳生活方式的大力提倡,可以使人们深刻了解到生活中习惯和细节的改变可以起到减少碳排放、促进碳中和的作用,拥有越来越重要的环保意义。每一件生活用品,大至家电小到玩具、书籍和摆设,都有无穷的改进空间,投入智慧就意味着减少每一个环节的碳排放。个人的积极行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就可汇聚为行为减碳的威力,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意义重大。

第六,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低碳转型的方向下,为了改革过程不可逆转,同时使改革不确定性所引起的风险是可承担的,应当坚持渐进式改革的路径,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路径。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地区或行业来先期试点,先在局部取得经验,再逐步扩大,最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五、结语

没有人会反对增长,因为这是繁荣和福祉的基石,需要调整的是增长方式。置身在一个有限的世界,告别“竭泽而渔”的野蛮增长,倡导低碳转型,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对我们过往所保持的唯经济发展单一维度评价体系的深刻反思,也是为了迈向更为人道和可持续的增长轨道,必将成为影响未来若干年河北增长后劲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河北行政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如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策略[J].中国科技投资,2006.7.

相关期刊更多

土壤通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土壤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硬质合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