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本土化;行为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5-0014-03
西方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无论是理论建构或是实践应用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而我国的应用心理学发展,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余年光景。我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基础心理学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也基本全部来自于西方较为成熟的应用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成果,在大规模的模仿、普及与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许许多多的不合社会文化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长期以来阻碍我国应用心理学健康发展的瓶颈所在。
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传统有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和文化价值模式,与此相对应而形成具有不同心理结构成分的国民心理素质,因此,也就不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按照同一种范式构建“统一的”、“同一的”、“世界性的”、“普适的”心理学科体系。于是,心理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应时诞生了。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表现了心理学科的世界性、统一性和国际化属性,是出于世界人类在心理现象的基本结构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异”则表现了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旨在应对不同文化范式下的国民的独特心理特性,也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之下,必然形成各异的、独特的,尤其是蕴含着独立于他国的社会文化属性的国民心理特质。
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主要是针对西方心理学在我国所遇到的困境而言的。目前我国心理学无论是理论研究或是实践应用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国民所异于西方人的心理构成方面的特殊性,这实质上是应对一种华夏社会文化的独立与独特取向的问题。这种独特应对的目的在于,使我国心理学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和技术能切实反映中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这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也适合于每个国家心理学的独立创新发展过程。
本文仅从“行为疗法广泛的中国文化适应性”、“认知领悟疗法的缺失――行为改变技术的介入”、“倡导积极心理疗法的研究与应用――针对现实心理疗法的消极、滞后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并通过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阐述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本土化问题的个人思考。
一、行为疗法具有广泛的中国文化适应性
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成熟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对个体反复进行训练,以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行为主义疗法的学习与训练之所以对于中国人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原因在于中国人的共同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即“较高的受暗示性”、“集体主义取向”、“显著的场依存性”、“他控性”等。这些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特质表明,行为主义疗法的行为训练与正、负性强化都显示了它的工具性、纯理性和强迫性特点,又由于中国人的行为观念的强依赖性、被动性以及群体影响的依存性,使得发源于西方国家的行为疗法,在我国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行为疗法在实施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始终处于主动、主导地位,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而来访者始终处于被引导或被组织的地位。从意识层面来说,来访者
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这种被动特性也正好体现了中国人的独特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即集体主义取向、他控性以及突出的环境依存性特点。行为主义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基本原理的核心是“强化”。强化是积极的、主动的,而引起强化反应发生的来访者的行为却是咨询师或治疗师所预期的,是被动引发的。这种强化的主动性和良好行为发生的被动性与他控性或环境条件刺激的诱导性,也正是行为主义疗法在中国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的良好适应性表现。
二、认知领悟疗法的缺失――行为改变技术的介入
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来访者改变其认识,以实现领悟,并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是中国大陆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首创的,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国情以及与国人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出来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弗洛伊德的经典心理分析,因此,认知领悟疗法又被称为中国式的心理分析。
认知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来访者真正认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失。这也是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原理。
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治疗师直接和来访者一起讨论分析症状的临床表现性质,使来访者认识到自身病态情感和行为的幼稚性,领悟到这些感情与行为是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模式,与他的实际年龄和身份是不相称的,从而使其主动放弃这些想法和行为。
从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来看,其治疗的核心成分是治疗师与来访者对不良或病态症状进行共同讨论,以使来访者对症状(情感与行为)的幼稚性或不成熟性达到真正领悟的程度。这里的“领悟”是指明确病态症状所展现的显著的儿童期心理与行为模式。最终通过领悟过程,达到主动放弃自己在意识中已经被界定了的那些幼稚的、不成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事实上,在现实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中,认知领悟疗法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不良的或异常的思想观念等认知方面存在问题的来访者。
尽管认知领悟疗法对于根植于心理原因的心理、行为症状的治疗是普遍有效的,可是,现实中的众多来访者的异常心理或行为,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不良认知或不良行为的沉积定型所致,也就是长期重复的“不良认知不良态度与观念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的交互作用过程,使得不良认知、不良观念与态度和不良行为表现,随着时间的延续被进一步强化或定型。在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即使来访者真正达到了最高的领悟境界,实现了最佳的认知水平,他们未必都能如期实现不良行为的彻底改变。例如顽固的露阴癖、强迫症、偷窃癖、窥阴癖以及对人恐怖症等,在接受认知领悟疗法之前,这些当事者本人大都已明白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幼稚性、非成熟性及其危害性,他们都曾不同程度地、通过各自熟悉的方式,较长时间地致力于改变或消除自身的不良行为,但结果很少尽如人意,有些来访者甚至由于长期的观念对抗,导致病态行为的发作周期越来越短,病态行为引发的焦虑与紧张程度越来越强,还有的来访者身上旧病未除新疾又起。之所以如此,问题并非出在来访者的领悟与认知不到位,关键还是这类不良行为的顽固定型所致,这也说明认知领悟疗法在诞生之初,就存在着其不可自我完善的缺陷。
认知领悟疗法不同于行为疗法的优点在于,它非常关注引起来访者不良行为的心理原因――错误的认知态度与观念,与此对应,认知领悟疗法的最大缺陷或局限性,也在于即使来访者真正领悟了自己的不良认知态度或者行为,却往往由于缺乏改变不良行为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技术,依然停留于“领悟”这一环节之上,致使不良的行为反应仍旧顽固地存在着。有临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经验的心理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都会体悟到认知领悟疗法的美中不足。因此,在来访者达到真正的认知领悟之后,治疗师应适时选择一种恰当的行为改变技术或行为矫正技术,紧随领悟之后对不良行为进行较为彻底的消除与改变。此处需要强调一下:“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的适时介入是关键,而‘适时’则是关键之关键。”真正有价值的心理治疗方法,不仅要实现治“标”之目的(改变不良认知态度、减弱不良行为),更要实现治“本”之目的(消除引起不良行为的认知态度或彻底消除不良的行为表现)。笔者本人经过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发现最适合与认知领悟疗法配合应用的行为改变技术有系统脱敏疗法、满贯疗法、放松疗法、厌恶疗法以及行为训练技术等。
三、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针对现实心理疗法的消极与滞后性
传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的价值,在于来访者对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清醒意识,尤其是对那些对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的病态行为的认识,于是来访者便在意识上产生了强烈求治或求询的意向。由此看出,传统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卫生医学领域,人类对于某种疾病的病因、形成条件以及危害程度有了深刻了解之后,总是将解决问题的视点放置于“未雨绸缪”的层面。如某些传染性极强、危害性极大的生理疾病的“疫苗”的研发与应用,此类研发的目的在于积极地保健与预防,要么消除病源因素,要么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要么降低或彻底消除疾病的危害性等。与此相同,人类在广泛的健康教育领域里,能否真正认识到传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消极性与滞后性,进而实现现代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积极性,这从根本上关系到人类未来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活幸福度的真正提升。
事实上,我国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的,可是在应用心理学正式进入我国社会文化生活将近30年的时间里,与现代心理学的发源地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积极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做为可以说是相当薄弱。从一开始只是西方正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的全盘引进的普及模仿,到后来的心理学本土化思潮的兴起,直至今天的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初步探索与应用,可以说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来说,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目前,更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常的心理辅导课程流于形式,要么是因为师资缺乏,要么是课程的纯理论化导致课程本身的实践价值被弱化,要么是主管领导的认识不到位以及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使得该类课程的课时被截留或消减等,导致“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
从我国学校教育层面具体谈积极应用心理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必须做到不论是教育决策部门或是教育行为机构,都应该明确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所涉及的具体研究与实践内容,应详尽地构建一个基本的具体实施框架。因此,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将自己对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内容的基本思考总结如下。
(一)小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角色同一性认识;2.自我认知;3.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做事习惯的培养;4.良好情感的认知、控制、开发及其作用;5.良好意志品质的认知、塑造、自我调控及其作用;6.良好行为习惯与成功做事的关系;7.关于初步认识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内容;8.关于仁爱、爱人,环境意识、生存意识等的教育内容;9.关于形成珍爱、正视生命价值的观念的教育内容。
说明: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哪一项教育内容的实施,都应遵循“做中学”、“做中体悟”、“悟中明理”、“感性体验为主,由感性自然上升到理性”的原则,即“践行第一”。如果社会实践课条件不允许,那就通过大量的模拟性的团体活动(训练)形式进行,效果也会很好。
(二)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 关于角色同一性由感性向观念上升的教育内容;2. 关于自我观念形成的教育内容;3. 关于高级社会情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教育内容;4. 关于生活的价值、学习的目的、人生的价值的认知的教育内容;5. 关于民族认同感、国家自豪感、国家危机感、国家安全感、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认知的教育内容;6. 关于社会良心、道德感、秩序感和合格国民的义务感认知的教育内容;7. 关于团体合作共处的认知与训练的教育内容;8. 关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价值认知的教育内容;9. 关于身心统一、自然与社会统一的辩证观点认知的教育内容;10. 关于自杀现状的认识,以及置身自杀情境中的自我生命拯救的认知与训练的教育内容;11. 关于性心理、性生理健康的认知以及有关行为训练的教育内容;12. 关于学习策略的优化选择与训练的教育内容;13. 关于生活第一、幸福第一的观念的教育内容;14. 关于恋爱的初步认识的教育内容;15. 关于未来发展理想与学业延伸的教育内容;16. 关于婚育卫生健康的教育内容;17. 关于家庭幸福和谐的教育内容;18. 关于科学职业观的教育内容;19. 关于良好社会生存适应的教育内容。
以上仅仅是在理论层面能够感知到或者能具体实施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相关教育内容,任何人都不能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教育内容,之所以勾勒出一个轮廓,一是为了学习与教育践行的方便,二是为了通过这一建构过程激发更多的有志于积极应用心理学研究的人们的广泛关注。
总之,无论是建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教育模型,或者是运用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技术进行实践与研究,其终极目的都在于“积极”二字,即“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通过彻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使每一个社会公民或准社会公民,都具备常模化的现代社会所期望的广泛的健康素质,以实现真正的国强民强的理想愿景。
参考文献:
[1]答会明.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6.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心理学丛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
[3]陈虹,张婷婷.真正幸福论的实践:积极心理疗法[G].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上半月刊,(1).
高师公共心理学肩负着培养师范生的心理学素养的重任,必须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优化其课程体系。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的内容必须具备实用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应注重培养师范生正确的心理学的观念,为师范生指明了思考教育、教学中心理学问题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技能,使师范生能迅速有效地组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技能,解决当前的教育教学问题。其次,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必须具备最优化的结构。根据心理学关于学习规律,课程的结构是形成学生认知结构的基础。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结构要有利于迅速形成良好的心理学的认知结构,有利于调动师范生学习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2.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分析与评估 回到本文目录
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各高等师范学校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公共心理学体系,但这些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对象进行分析与评估。
从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来看,阐述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内容十分详尽,而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性内容则非常单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的少;对一般意义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教育活动中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教育活动中的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师范生解决教育、进行工作中心理学问题能力的培养。
现行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陈旧,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与教育、教学工作关系甚远,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从教材的结构来看,现行教材大多采用以所引入的心理学理论为主线方式进行编写。现行课程体系涉及到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理论,而心理学每一分支学科理论又自成体系。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使教材形成了“条块分割”的现象。这种编排方式,似乎有助于师范生掌握心理学理论体系,但是,师范生所学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知识则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为核心的、完善的认知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妨碍了师范生形成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能力。
现行教材多以理论为先导,引入教育、教学实践的内容。这实际上是使活生生的教育、教学实际适合理论的学习,而不是使心理学通论适合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这难免使人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也限制师范生公共心理学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师范生学习高师公共心理学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现行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不是一个优化的课程体系,难以适应面向21世纪的社会对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加以改变。
3.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的优化 回到本文目录
根据面向21世纪高师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对现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体系分析与评估,笔者认为,要建立优化的高师公共心理学的课程体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以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为目标,优化课程有关心理学理论的内容。在现行课程体系中许多内容涉及到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心理学观念问题,例如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观念、依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对帮助师范生确立面向21世纪的心理学观念有一定的作用。对这些内容要加以提炼并予以保留。同时,面向21世纪,师范生还应确立学会学习的观念、学会创造的观念、学会生存的观念等。这一些在现行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应该加以引入,并提出明确的要求。
第二,以培养师范生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年龄为最终目标,加强课程中有关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的内容。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问题的十分复杂,要求高师公共心理学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只能主要地对一些一般的、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同时,还要让师范生了解如何在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之外获得心理学的指导。具体来说,有三项任务:首先,高师公共心理学必须揭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如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学生学习的规律、学生个性形成的规律等。这是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心理学问题的依据。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教育、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关于学习不良的研究、关于问题行为的研究等。其次,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师范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编写教材时,应减少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内容,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再次,公共心理学要应提供可能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让师范生学会确定心理学问题所涉及的领域,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从相应的心理学著作及心理学专家那里获得心理学的帮助。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它一直致力于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应对创伤和缺陷进行研究,也应对力量和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心理治疗不仅是对创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是对人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挖掘;心理学不仅是关于健康或疾病的科学,也是关于教育、爱和成长的科学。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从人的心理问题转为人的积极力量,以人类自身拥有的美德与善作为基本点,从积极的层面深刻理解人性,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帮助每个人获得自己的幸福生活。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主观层面上研究个体的积极主观体验、幸福感及生理机制和获得途径;二是个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爱的能力、创造力、交往技巧、宽容等;三是从群体层面上关注积极组织系统研究。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社团管理
(一)重视成员情绪体验和自我成长
积极心理学注重从情感体验与心态出发来考察人们的心理品质。这要求社团活动的开展要注重个体参加活动的满足感和心理期待,以让社团成员产生主观体验,挖掘积极的力量,从而促进自我成长。一方面,社团活动不能搞形式主义,过分注重场面、数量和结果而忽略了成员的个人体验和感悟。而活动是否能做实、做精,关键在于能否在活动设计和操作时从成员出发,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做出积极的认知调整和行为改变。另一方面,一些存在自卑、自我等不同问题的成员往往容易受到忽略甚至排斥,于是他们一直受这些问题的困扰而难以成长。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活动来帮助和鼓励他们学会发现并正确面对问题,学会悦纳自己和他人,从而实现心理社团的教育功能。
(二)树立社团价值观,塑造社团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是由人的内部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的,把人看成是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并具有适应性的整体。因此,我们以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特质理念为导向,把社团作为独立个体,以积极人格的形成机制来探究社团的核心价值观和积极品质。心理社团的核心价值观是“助人自助”,管理者需要通过各种形式,在成员中树立这个核心价值观,并将之塑造为社团的核心积极品质。成员经过较系统的心理知识学习及心理训练后,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得到增强,并在互助的过程中体会成就感、快乐感,从而获得心理上的积极成长。这样,心理社团为成员提供可以依赖、有归属感的群体环境,在社团内部营造出积极的成长氛围,可发展成为“自我成长团体”。然后,社团成员在得到积极的成长经验之后回到各自班级、院系,使这些团体也产生积极的成长性变化,从而使班级、院系乃至整个学校也都会随之而有所“成长”。社团的积极品质在学生群体中逐渐被接受和认可,将有利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顺利地开展。
(三)引入积极心理学管理理念,营造积极的社团氛围
关键词:组织健康;积极心理学;工作满意;积极应激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5—0072—04
一、组织健康的概念维度与既有研究路径
历史上看,组织健康的研究源于人们对工作压力(工作应激)对员工健康影响的微观研究,后发展为宽泛意义上的综合性研究,逐渐包含了个人、组织和社会的三重维度。王兴琼和陈维政在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有关组织健康的定义后,曾将组织健康定义如下:一个组织能正常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并具有持续成长和发展能力的状态,它既注重内部发展能力提升,又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员工主观满意与客观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当然,学界对组织健康的概念理解实际上经历了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的转变过程。早期组织健康研究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如何改进组织绩效,而这主要体现为组织在财务上的成功;中期研究认识到组织健康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财务健康,还应当包括员工的身心健康;晚近的研究则进一步地认为,组织健康应当包括财务成功、员工健康、环境和谐(包括肩负相应的社会责任,建立健康的组织文化)三重维度。从最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进展上看,这种综合性的组织健康概念已经得到较为普遍性的认同,多数研究虽然具体的定义并不尽相同,但几乎都倾向于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模式,反对以财务成功作为组织健康的首要衡量标准,突出组织健康的多重内涵。
如何在实证层面上界定组织健康的状态表现,从而涉及到组织健康研究中的第一个实质性难题,也就是组织健康的个体操作化研究路径问题。从现有研究看,这主要体现在“负面取向”的研究思路:因为正像人们很容易界定疾病、却难以界定健康一样,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将组织中的某些现象定义为病态,却很难寻找到合适的、可操作的标准来界定组织的健康状态——尤其是在组织健康的定义已经脱离了财务健康这一最具操作性的维度后。员工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标准应当如何定义。为此,有学者提出了折衷式的主张,即一种反向界定路径:既然不太可能对健康组织做出实证定义,那么,为何不使用从其反面人手,从组织不健康的症状反推组织健康的表现?由于组织不健康可以表现为利润、生产率不断下降,缺勤率、沟通障碍不断增加,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缺失、漠视组织荣誉,决策集权严重、员工参与度低,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之间信任程度低等;那么,组织健康的表现也可相应地表现为:沟通、分享和参与、忠诚和承诺、士气、组织声誉、道德规范、绩效认知、目标一致、领导、培训与发展、资源利用。
这种研究取向当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正如健康不能完全等同于“没有疾病”一样,简单地从组织的病态入手反推组织的健康状态,也存在其逻辑缺陷;这种思路的重要缺陷在于,它是一种偏向消极的组织健康观,类似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思路,防止正常的组织陷入不良状况、或者帮助陷入不良状况的组织恢复常态,而不是着眼于帮助处于正常状况的组织进一步提升其健康程度。况且,研究者关于组织健康的表现的罗列,如果分类过少则容易失之单薄,分类过多又容易造成重复。因此,这种组织健康研究实质上是一种消极取向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在学术研究的同时,也有一些基于实践调查的商业机构也有探讨组织健康问题。例如,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和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在2012年的《2012中国企业健康指数》中,提出了中国企业健康的“三九理论”,其中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行为、商业环境“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包含着创新力、创业力、领导力、竞争力、合规力、责任力、市场力、服务力和包容力等“九个元素”。相较于纯粹的学术研究,此类研究中的组织健康显然更注重企业自身的绩效和企业主的个人能力,而不是员工的身心健康;在分类模式上,也同样有分类过多和容易重复的弊端;在表达形式上,主要还停留于理念层面的提倡和经验层面的总结,而缺少更深入的实证数据支持和模型化构建。但它们仍反映出组织管理实践领域对组织健康的一种认识,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学术研究中的组织健康概念。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组织健康的研究仍停留在指标建构的层面上。虽然研究者对组织健康中财务成功、员工健康、环境和谐的三重维度认可度较高,但对于后两者的指标建构仍呈现出混杂多元的局面,且存在较为明显的消极健康倾向,与真正的“健康组织”仍有一定的距离。
二、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层面
积极心理学倡导“3H生命价值观”:幸福、健康、和谐(Happy、Healthy、Harmonious)。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社会组织机构建设这三大方面。积极情绪体验包括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希望以及乐观等;积极人格特质包括勇气,热情、韧性、创造力、好奇心、正直、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制力以及智慧等;积极组织的研究包括如何建立和发挥积极的组织优势,如公正、责任感、教育能力、职业道德、领导力、团队精神、愿景等。实际上,积极心理学的每一个研究层面,都与组织健康的多元维度相对应。
例如,组织健康中无法忽视的一个研究主题就是员工的主观幸福感。而这正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得较多较好的一个领域。主观幸福感涉及情感范畴和认知范畴,情感范畴由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这两个不同的维度组成,它们构成了相互关联的变量,决定着主观幸福的质量。主观幸福感的认知范畴涉及生活的满意度,包括对于整体生活的满意度和特殊生活的满意度。作为主体积极心理体验的一种状态,主观幸福感表现了个体对生活所产生的主体水平的、较为稳定的并且是一种更为全面和综合的体验。因此,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标志:主观性、稳定性以及综合性特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本身早于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但后者的兴起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对幸福感的研究,而且使研究者更重视利用实证的方法和客观的指标来检验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水平。一般来讲,这一类主题的研究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其一,研究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维度、结构、内容和指标问题,制订更有效的问卷与量表来测查人类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程度;其二,探讨影响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比如不同的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性质、文化境遇、人格特征、性格类型、期望水平、生活事件、认知方式等因素对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体验的影响作用,以便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度指数。现在,有关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的量表已经较多,适用于工作场所的通用性工作满意量表和针对特殊工作人群的工作满意度量表也多有建构。这就为组织健康研究提供了相当有效的基础工具与比较研究基础。
同时,积极心理学还主张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正是组织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组织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特质是人格心理学用来说明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长久的性格特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以往被人格心理学所忽视的积极人格特质方面,而不是集中在人格的消极特点以及人格问题方面。它特别强调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认为只有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构成积极人格发展的动力源。同时,积极心理学重视实现积极人格潜能的途径,认为积极情感体验的产生、自尊水平的提高在人格成长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积极人格潜能的重要桥梁。积极的情感体验、较高程度的自尊感,再结合社会环境、教育等外在因素的作用,可以共同促进积极人格的发展与实现。这些思想对于如何实现塑造员工的积极物质、提升组织的健康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在积极人格方面,积极心理学研究得较多的是乐观这一人格特质。乐观是个体期望社会或事物能给自己带来社会利益或愉悦感时所伴随的心境和态度。如果说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于过去生活感到满意从而产生主观幸福体验的话,那么乐观就是个体对未来的积极看法与感受。具备乐观主义特征的个体倾向于对事物做出正向的推测,持有积极生活态度,这种推测和态度能够带给人们愉悦的心境,从而能使个体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乐观是一种人生态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个体都能够采用积极的态度来解决目前的状况,把消极转变为积极,把悲观转变成乐观。从组织健康的角度看,如何选择和培养乐观的员工,对于建立健康的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不仅仅是微观的,它还包括社会层面的研究,即致力于建设积极的社会制度和组织,不断完善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努力让社会变的更美好、更健康、充满活力,从而促进人类的全面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努力建设良好社会机制和制度的思想还应用在其他方面,如人类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国家政治体系的维护、大众媒体的传播等。已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认识到了积极心理的重要作用,并将其引人到本领域的治理和管理工作中,并由此得到了广泛地认可。现在,许多组织都在努力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员工自身积极品质培养和正面思考的综合制度,从而提升员工的动机和目标,以面对不可预测的组织发展问题。组织的内部环境由此得到了更好的改善,而这正是组织健康研究日益得到关注的基本背景。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组织健康框架构想
不论是积极心理学还是组织健康,其研究都处于快速发展期,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和运动,而不是一个紧密的理论整体,也欠缺统领整个发展趋势的整体模型和研究纲领。结合组织健康的基本维度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层面,拟构想一个综合性的组织健康研究框架,为此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首先,在大的研究框架上,可以将组织健康分为工作满意、组织绩效和社会责任三大维度(图1)。其中,工作满意包括组织内的工作人员(包括组织的创立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生理健康与主观满意两个次级维度。许多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往往将调查对象局限于普通员工和中下层管理人员,实际上,组织的创立者(在商业组织中往往就是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也是衡量组织是否健康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当下社会中,许多企业家和组织的高管人员由于对整体制度与组织生存环境的不满,背上过于沉重的心理包袱;他们或是过于追求短期的经济绩效,或是太过注重个人短期内的自我实现,从而过度劳累甚至猝死。这些案例并不鲜见。因此,应当将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维度列人其中。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的考查,应当有别于对普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考查,因为这些创业人员与高管人员的工作动机的构成及水平都可能显著地不同于普通员工,因此宜构建专门的量表进行测量。目前,通用性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已经得到较好的使用,但专门针对企业家的工作满意度问卷还有待建构和执行,这也是组织健康研究别值得关注的一个领域。
在组织健康的工作满意层面,积极心理学已经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主题。例如,积极的领导方式、培训方式、工作心境、主观幸福感、心理韧性、积极情绪及应激管理风格等,都可能影响到企业家、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且其研究视角往往异于传统研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仅以有关积极应激(积极压力)的研究为例,它是与组织健康紧密相关的一项内容。在以前的研究中,无论是医学界还是管理学界,多数研究都认为应激是生活中各种刺激事件和不利因素对人们造成的困惑或威胁。因此,这些研究认为对于应激的工作重点应在于预防与控制应激。但实际上,工作应激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外界的应激源,员工个体可能根据自己对应激的评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应激反应。当人感觉到适度的应激时,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变化,这种应激就可以变成发展的动力。当然,如果应激过大,就会使员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异常反应,给员工个人和组织带来消极后果。然而,传统研究对消极应激的过多关注,实际上造成了应激管理的消极倾向偏差。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如果组织将应激分为应激源和应激反应两个侧面,并把应激反应分为积极应激反应与消极应激反应两个层面。那么,应激管理就不应该只是仅仅针对消除应激而进行的被动控制,还应该考虑积极应激反应的存在及其积极结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个体的评价这一重要的中介变量,因为个体的差异性可能会让他们对同一个应激源做出不同的评价,从而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仍然都可以将应激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侧面。因此,组织中合理的应激管理机制,应当包括消极应激控制和积极应激建构两大层面。在实行应激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消极应激源,控制消极应激反应的出现;另一方面要创造能够产生积极应激反应的应激源,让员工更多的拥有积极应激反应。只有消极应激管理与积极应激管理同时进行,互相协调、互相补充才能实现应激管理的目标,即降低应激消极影响,发挥应激的积极影响。针对消极应激的管理,其主要目的应是降低已经产生的消极结果,或者根据理论和经验尽可能避免消极应激的产生,将消极的结果最小化。而对积极应激管理,其目的则应该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的身心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保持住这种状态,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从而实现员工价值和组织目标。在进行积极应激管理时,组织可以根据组织内部员工应激状态,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实现对应激源的有效控制。
在组织绩效方面,现行的财务指标已经较为丰富,且与积极心理学重合度不高。当然,衡量组织的绩效并不能单纯看短期的经济指标,还应当从长远程度衡量组织愿景的实现程度,这才能从宏观的角度考查组织的发展过程及其对其使命的忠实程度。
建设积极的健康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组织中的个体、群体、领导者和整个环境系统的协调努力。与此相对应的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不仅仅停留在个体层面,强调个人积极体验和积极特质,它还同时强调个体和组织要参与到社会政策的建构与社会运动的发起中,通过整体社会环境的改善而提升组织的健康水平。而组织健康的第三大维度正是组织的“社会责任”,这虽是一个欠缺统一定义的概念,但各种概念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作为整体的组织与外界环境的良性互动,这与积极心理学的第三大研究层面的理念不谋而合。如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从更一般意义上看,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这一维度正好与积极心理学的社会制度和组织层面相挂钩,故可以将两者更好地整合,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应用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如此,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对组织健康的干预层面就应当包括个体层面、个体间层面、管理层面和政策层面这四个方面。个体层面,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发展个体的积极特质;个体问层面,积极塑造良好的工作人际氛围;管理层面,改进管理方式与领导风格;政策层面,推动有关员工福利的有关政策的出台与执行。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进展,可以帮助组织提升其健康水平。同时,组织总是处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因此,在应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推动健康组织的建设时,也应注意与组织所处文化环境与组织内部的文化相兼容。同时,由于生长的环境以及历史问题,中国员工虽正在逐渐适应高效率的工作环境,但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适应,面对工作应激时容易选择逃避或消极怠工。为此,组织应根据员工的能力给予适当的工作,与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发展对话,缓解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另外许多中国员工存在对工作晋升前景等职业发展问题的担忧与焦虑,此时,企业可以借助国际上流行的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员工援助计划)项目来缓解员工在此方面的应激。同时,组织可采用更加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从而在制度层面上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生涯发展机会,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组织的健康水平。
四、结语:迈向积极健康观的组织健康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健康人格;高职学生
2010年7月21日,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一重要文件,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需求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良好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得到迅猛发展,形势喜人,高职生队伍日益壮大,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在此繁荣背景后,我们也可以看到,高职学生仍然比较自卑,信心不足。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应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具有健康积极的人格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基础。
一、高职生人格发展现状
目前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社会上对待高职生的看法却并不同步,社会上普遍认同一种观点:高职生是高考中的失败者,是由于高考达不到本科的分数线而不得不被调剂到高职院校。甚至很多高职生自身也持这样的观点。这种消极的态度导致高职生自信心不足,进取心不强,责任心缺失,目标不明确。
此外,高职生与本科生相比,在中学阶段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控能力比较差,进入大学后不像本科生有诸如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等明确的目标指引,较易出现迟到,旷课,沉迷网络游戏,谈恋爱而导致荒废学业的情况。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它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三、积极心理学对塑造高职学生健康人格的启示
1.正确自我认识,挖掘自身优势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类智能可分为八类,分别是:语言文字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在中学时期一般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高职生可能语言文字智能和数量逻辑智能与本科相比有差距,但不表示其他六种智能都弱,只是自身的某些优势在中学阶段不被重视从而被掩盖。这些优势就是高职生尚未被挖掘的潜能。进入大学后,高职学生进入了新的舞台,可以通过各种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逐步提高自我评价。学会悦纳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
2.深化教学改革,丰富教育内容
二战后,心理学成为专门致力于纠正人生命中所存在问题的科学,把重心放在了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上,即消极心理学。而积极心理学则认为人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不应仅仅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主张心理学应重视人的积极力量,在关于普通人如何更好地生活、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针对少数问题学生,比如令高职教师头痛的“网瘾学生”,在积极心理学看来,要防止那些自信心不足目标缺失的学生沉迷网络,在他们已经沾染上网瘾后再进行治疗效果是很差的。但是在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它们是:勇气、乐观主义、关注未来、人际技巧、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力和洞察力等等,一个关注未来、人际关系良好、并能从运动中得到快乐的青年是不会沉迷网瘾的。因此应更注重预防而不是治疗,预防的关键则是去了解如何在青年人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从而挖掘出高职学生身上的潜在力量。所以高职心理健康课除了关于挫折、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手段的教育外,还应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身具备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培养其利用积极的思维去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发展积极的认知,情感,意志,形成积极的习惯,在自我人格的塑造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3.教师转变观点,积极评价学生
当前,有部分教师也只看到高职学生的消极面,抱怨学生学习不努力,行为习惯不好,这样的负面评价会通过教师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学生,更加重其自卑心理。“罗森塔尔实验”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正向期待向学生传达教师的正向暗示,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促使学生达到教师的期待。反之, 教师对学生的负向期待向学生传递了负向暗示,使学生产生消极力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高职学院应大力开展对本校高职生的研究,鼓励教职工开展相关课题,树立“行行出状元,人人能成才”的高职学生观,不要只看到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弱点,将高职生看成“缺陷人”和“问题人”,更要看到他们身上的正面力量。可在校园里开展“发现高职学生的优势大讨论”,组织类似的辩论赛,培养和树立个人和集体的先进典型,借助榜样作用,在讨论中让大家认识到高职生身上的潜力。
4.打造和谐校园 优化成才环境
要构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尤其要重视精神文化环境对学生积极人格特质培育的关键性,只有在乐观积极的校园氛围中,学生个体才能身心愉悦地学习生活,积极挖掘自身潜力,培养各种素质与能力,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成才之路,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
学校应通过各类文体活动、创新创业竞赛、技能大赛、讲座或报告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也使部份有人格缺陷的同学逐步走向健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