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进步的作用

科技进步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进步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进步的作用

科技进步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公众对环保的渴求为我国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及产品绿色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湖北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科技进步助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颇受市场青睐,激发企业以科技进步节能降耗、改进传统工艺,开展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企业效益明显提升。城乡居民可观的消费潜力让循环经济诸多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充分显现。从单个企业、产业集群到生态化循环产业链,湖北省均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与巨大的内需市场优势发展循环经济。

2科技进步促进湖北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湖北省依托11家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89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循环经济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了大批循环经济型骨干企业。全省2013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2014年上半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循环经济型企业超过200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超过700亿元,循环经济型产业已成为湖北省新兴的千亿支柱产业。

2.1科技进步成为循环型工业体系加速器

湖北省推行循环性生产方式,积极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钢铁、汽车、石化等支柱型产业和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带动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工程;技术革新提升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三废得到了有效遏制。技术革新推进园区循环改造,形成了协作共享的循环经济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市场链和服务链。以创新驱动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加快产业领域内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产业转移与承接。促进工业要素资源有效配置,推进工业循环经济与低碳产业良性发展。

2.2科技进步成为循环型农业体系的助推器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农业立体种植、秸秆综合利用、土地用养结合、农业生物技术及转基因技术领域成果显著,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迅速普及。农业绿色技术、节水节地等资源节约技术、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小型分散污染物处理技术、农村清洁能源技术应用广泛。新产业技术革命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优化了劳动、土地和资本等要素组合,带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技进步增强了农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了生态环境危害,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2.3科技进步成为城市循环经济发动机

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湖北省正依靠科技进步打造两型之城、智慧之城、生态之城,着力构建都市循环型工农业体系及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在生态城市创建中,湖北省被国家列为生态省建设试点,中法合作共建的可持续生态新城项目落户湖北。各城市以科技进步为载体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生态产业、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景观、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生态工程建设与公共管理、城市服务、人口资源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借助科技进步、顶层设计与重点示范齐头并进,以武汉市为重点,分阶段实施、滚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能特色产业基地,完善智慧城市物质支撑体系;强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的管理及服务,湖北省智慧应用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2.4科技进步优化循环型服务业体系

湖北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优先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发挥九省通衢交通优势,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技术应用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宜昌三峡物流园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武汉等地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文化旅游、金融业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科技进步促进生产业、知识业和生活业发展,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引导服务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湖北省已形成生态环境感知、环境污染监控、生态舆情监督、绿色交通监管、公共设施监控等智能互联感知网络,武汉市已建立应急联动系统和生态园区、绿色社区及个人服务系统。

2.5科技进步强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湖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点。全省依据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围绕新信息技术、光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襄阳、宜昌、孝感等国家高新区建设为龙头,以荆门等省级高新区为辐射,突破技术瓶颈,提高产业附加值,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在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相继实施了多个省重大科技专项;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集中示范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等。以建设科技产业基地为基点,打造18条省内特有的激光、光通信及器件、数控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循环链,延伸构建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技进步使面向循环经济的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向规模化、纵深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2.6科技进步完善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湖北省稳步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重视资源循环产业集群式发展,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项目有序进行,探索出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网络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2013年全省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2475万t,替代标煤约600万t,替代木材约9000万m3,减少碳排放500万t;回收利用废钢铁850万t,可替代铁矿石1000万t以上。目前,全省已打造6个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核心聚集区,武汉城市矿产交易网络平台促进碳减排及排污权交易创新。许多企业机关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再制造产业化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设工程、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工程,努力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最大化和废物零排放。

2.7科技进步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强劲

科技进步已成为湖北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地根据资源禀赋条件、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差异、循环利用产业独特定位及各自市场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循环经济建设。以循环利用产业聚集巩固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工程及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为重点,促进国家级、省级原始创新基地建设,推动企业、社会、城市和生态环境4种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协调发展。湖北专门实施科技培育工程、科技转化工程和科技载体工程,各行各业规模化、链条化、集群化承接产业转移,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效率提升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3基于科技进步的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障碍

3.1循环经济型企业技术创新溢出有限

企业是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微观基础,但湖北省多数企业并未真正成为循环经济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及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活动中,国际技术溢出、国内技术溢出、行业间技术溢出、行业内技术溢出均明显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围绕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及回收利用等方面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多,缺乏独步全国或全球的技术及产品优势,企业原始创新、引进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并进的局面有待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不佳,已有循环经济型技术及产品不具备从国内溢出到国外的实力,导致循环经济技术收益率不高,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溢出未成为企业效益提升的主渠道。

3.2循环经济型科技人才不足

循环经济创新型人才总量少且整体水平不高,人才优势未转换成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已有科技人才技能欠缺、平而不尖,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技术领军人才屈指可数,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骨干力量和高绩效优秀团队数量不多。全省循环经济类科技人才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和龙头企业人才辈出,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循环经济科技人才严重缺乏。人才外流较严重,循环经济领域后备人才明显不足,人才创业环境、发展环境及生活环境有待优化。

3.3企业间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联盟有待完善

湖北省企业间已形成激光加工、光纤材料等国家级技术创新联盟2家,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家,精密制造、智能交通及其它各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7家。但由于目标架构、技术路线、资源整合等方面不协调或不匹配等原因,一些联盟形同虚设,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主要靠少数大型企业单兵作战,企业间联合攻关局面尚未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不能为技术攻关、产业链延伸等提供持续的技术积累,导致国内企业及产业多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技术创新联盟对企业技术进步的贡献不突出。

3.4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多元化科技投入

政府科技投入方式单一,效率不高,覆盖面窄,只有少数单位受益。政府投入未及时向引导基金转变,常以行政审批手段将财政拨款用于单个企业而非公共平台。对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大,偏好于资助国家战略层面的项目和核心共性技术及有市场前景的技术研发。企业面临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窘境,许多企业自筹资金不足,面临金融机构惜贷、民间融资难、外资或风险投资扶持力度弱、互联网金融贷款慢等难题。以政府财政资助为引导、企业资金投入为根本、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形成。

4基于科技进步的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4.1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循环经济型技术创新溢出水平

科学的基本任务不是积累与整理知识,而是对自然与历史的真理空间不断开拓。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进步之源,是提高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产出和溢出水平的根本因素,因此要尊重基础研究规律,打破急功近利的思维定势。政府应以战略眼光对基础研究进行超前部署。努力追踪科技发展前沿和循环经济市场需求,力保科研规划及资助与高科技变化相适应;加大基础研究资金支持力度,优先资助具有战略前瞻性、全局带动性的循环经济基础研究,使基础研究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政府还应优化配置基础研究资助模式,扩大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提高基础研究中竞争性项目的资助力度,协调竞争性支持与稳定性支持的比例;扶持国家各类实验室及科学研究中心等基础设施及人才队伍建设,使科学家全身心地投入基础研究。加强多学科人才的交叉融合,推动多学科合作研究,鼓励国际交流,全力构建符合大数据、大科学时代的高水平基础研究体系。

4.2加快湖北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一是创建湖北省特色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组建省级核心技术及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强化循环经济技术组合、技术集成、技术平台及成果转化,加快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重组应用。大力发展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优先发展多学科交织、跨行业共进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依托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推动长江流域循环经济的管理与服务创新,完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二是构建动态高效、基于大数据的循环经济技术平台。融合大数据、智能生产和无线网络等新技术,强化循环经济技术平台建设,为循环经济领域内数据规模快速扩展及类型不断增长的技术产品提供新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借此技术平台合理配置循环经济科技资源,重塑循环经济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构建系统科学的循环经济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循环经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普及,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内循环经济技术标准,引导企业按标准化组织生产。探索适合湖北省情和企业实情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改变循环经济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标准及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标准匮乏的现状,依托标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4.3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劲提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湖北省各级政府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供技术创新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企业成为循环经济领域内的技术创新主体、研发投入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另外,企业要把资源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及利益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争当技术创新主体;将对资源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利益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合理配置技术资源,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战略,构建以自主创新为主、跟随模仿创新为辅的循环经济技术路线,切实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企业应借助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对技术研发路径、技术要素组合、其它创新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发展顺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产品及服务,打造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技术链、供应链及产业链。

4.4构建多样化跨国技术创新联盟

湖北省各企业要明确产学研合作方向,组建多元化跨国技术创新联盟,使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突破重点国别与地区,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构建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横跨国内外的产学研合作联盟。根据循环经济各类项目或技术要求,依托国内外循环经济产业园、科技园、生态工业园或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国内外其它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技术中心建立科技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技术开发及技术创新活动;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产品技术、服务供应链的耦合。依托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纵连横与“走出去”和“请进来”,企业持续吸纳海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开展全球化产学研合作,实现企业自有资源与海内外先进科技资源的对接,互补技术资源,分散研发风险,降低研发成本,获得规模创新效应。

4.5建立科学公正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设立科学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评价指标及其分类化标准。湖北应遵循3R原则,结合国家制订的重点领域循环经济清单,借助先进的技术指标、评价参数及统计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和生态效率法鉴定技术优劣,提高技术早期预警与防控能力,以前瞻性、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评估体系推动完善循环经济整体评价标准体系;二是将循环经济技术评估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借助法律法规明确技术评估及相应机构的职责权限,使循环经济技术评估工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循环经济项目评估及准入制度建设;三是强化循环经济技术评估主体建设,培养高水平技术咨询师、技术评估师、评估机构等。努力培养熟练掌握国内外先进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专业化运作模式的人才,扶持循环经济技术评估机构发展壮大,尽早结束目前国际技术评估机构一统我国评估界天下的窘况。

4.6加强循环经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开发体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型科技人才分类培养,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参股分红,以项目形式投入市场运营,创建科技人才“项目+团队+市场”的开发模式,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及服务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建立科技人才协同联动机制,做好科技人才、科研单位与市场的“对接服务”。加大对循环经济领域科技人才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试点成立企业科技人才区域联盟,整合区域人才资源,打造强有力的科技人才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对科技人才的服务意识,遴选优秀科技人才深入企业、市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成立科学规范的目标绩效评估系统,完善保障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优化科技人才评价长效机制,创新科技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引入市场考评和社会考评体系;加大对国内外高水平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考评和项目资助公开力度;增加财政支出,奖励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科技创新项目及科研单位;加大科技人才反腐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科技人才推进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7完善循环经济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科技进步的作用范文第2篇

(1)农业科技中涉猎多个学科,例如植物学、化学、昆虫学、遗传学、育种学、经济学等,所以农业科技的研究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合作,解决农业生产前、中、后的各个环节的问题,而且,科技成果的应用,还需要综合配套措施,以确保效果。(2)由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周期与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周期密不可分,必须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因此研究和开发农业科学技术不可一蹴而就,大多数项目的研究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所以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渐进式的。(3)要从实践中寻找课题,并且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所以必须将"科研"、"教学"、"推广"这三个环节融会贯通,共同强化,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整合与共享机制,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把项目作为凝聚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的载体和平台。(4)由于地域性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十分重大,所以农业科技的发展也必须因地制宜,不同地域应该有符合自身特点的农业科技创造。还有就是在地域要求方面,不仅仅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还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民风民俗等特点,没有最好的科技,只有最适合的科技。(5)创新永远是科技研究的主题,在农业科技发展上,增强自主创业能力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战略基点。

2农业科技进步的意义

(1)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农业科技进步不仅能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能够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2)我国面临农业发展资源短缺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局面,所以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也愈发凸显,而这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进步来实现。(3)要实现科技兴农,实现农业的集约经营和飞速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是唯一出路。只有大力发展,促使农业科技进步,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推动农业发展。

3农业科技进步的机制

(1)健全的机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公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是农业科技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加有利于健康、经济、环保以及安全的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推广和实践。(2)在确保农业科技的公益性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龙头企业、科技试验园区等形式来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将科技、经济资源有效地整合,才能够集结优势力量,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优质平台。(3)人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根本保障,因此在人才的运用上,农业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要有明确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做到人尽其才,让科技工作者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挖掘出自身的潜力,为农业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4农业科技进步的举措

(1)通过加强农业生物学研究,结合生产实践和全国各地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等多重因素,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开发创新科技,提高农业生物技术水平,对农业科技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各级农业部门借助网络化、咨询平台、远程教育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农业信息的交流。先进的农业信息技术建立的各类栽培技术数学模型、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为农业生产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持。(3)农业资源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农业发展的命脉,所以农业科技进步必须在此处得以体现。要加强农业资源环境的建设,一方面要依靠农业科技中的多学科和多种科研成果的整合,另一方面也要依靠有效的行政管理政策。

5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

(1)过去30年里,随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已经培育成功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超过1万个,优良畜禽和水产新品种近100个,促进了农业品质的更新换代,为推动我国粮食产量和肉、禽、蛋、果、蔬、水产等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农业科技事业适应了三农发展需要,为粮食连年增产、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自给自足的基本目标。(3)近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稳步提升,良种推广补贴、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的实施,让大批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得到了推广和应用。(4)农业科技进步有效突破了我国农业生产资源约束的瓶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针对广大农村各农户小规模生产的现状,依靠科技提高了农民的种养水平,提高了劳动生产率。(5)国际合作项目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鼓励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实现了科研、推广、示范、生产、销售的农业经济体系。

6结语

科技进步的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发展方式;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114-05

一、引言

2010年“1号文件”提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而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1989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更是明确提出: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实现农业技术改造的深刻变革,中国农业现代化才有希望。自1990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经济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基本与全国相当,经济总量也处于全国前列。但是在发展方式上依然存在些许问题。因此,一方面为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另一方面为加快推进陕西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以提高陕西农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测算陕西省1990―2008年农业科技进步率及贡献率,试图分析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影响因素,并就如何转变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二、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及结果分析

在正常年景,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一部分来自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另一部分来自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投入产出的提高。

农业科技进步就是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其实质是发送了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关系,具体表现为等量的要素投入具有较高的产出,或者等量的产出水平只需要较少的要素投入。农业科技进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科技进步是指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广义的科技进步不仅包括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还包括了农业政策、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本文采用的是广义农业科学进步。

按照朱希刚(1997)对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率的测算标准,一个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率的计算公式为: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物质费用*物质费用增长率-劳动力产出弹性*劳动力增长率-耕地产出弹性*耕地增长率。据此我们假设农业总产值的增长来自两个方面:(1)来自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包括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2)来自农业技术进步引起的投入产出的提高。

测算模型采用含有技术进步率的C-D生产函数,表示为:Y=AeδtKαLβMγ 。式中Y是农业总产值,K、L、M分别为相应投入要素即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A为常数项,t为时间变量,α、β、γ分别为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的投入产出弹性,δ为科技进步率。

对C-D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变量t求导可得:= δ+α+β+γ,当计算具体年份时取dt=1,dY、dK、dL、dM分别可以写成ΔY、ΔK、ΔL、ΔM即可得到农业科技进步率δ= -α-β-γ。

上述生产函数中所需数据,选取1990―2008年陕西省相关数据。其中农业总产值(Y,即陕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耕地面积(M,即陕西省年末耕地面积)、劳动力(L,即陕西省乡村从业人员:农林牧渔业)选自《陕西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1991―2009)》上的数据;物质费用(M,即陕西省农业物质消耗:物质消耗)选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1―2009)》上的数据。为了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通常采用基年的价格水平(本文采用的是1990年的水准),即基年的农业总产值用当年价,计算年的农业总产值则通过与基年的可比价格计算得到(用产值指数推算);农业物质费用也要用基年价格去表示,用当年的物质费用占总产值的比重计算得出;农业劳动力和耕地面积均用年末数。具体数据(见表1)。

由图1可知,陕西省农业总产值和物质费用呈上升趋势,而耕地面积和劳动力却呈下降趋势。农业总产值的上升则意味着农业科技进步发挥着强劲的拉动作用,而物质费用的提高也说明农业科技进步的追加成本在不断地上升,同时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下降则反映出农业科技进步的可利用资源空间的逐渐缩小和人才的不断流失。

另外,关于上述生产函数中物质费用、劳动力和耕地弹性值的测定,笔者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即有α+β+γ=1。据朱希刚(1997)的测算,全国农业物质费用弹性为α=0.55,农业劳动力弹性为β=0.20,耕地面积弹性为γ=0.25。在测算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时,耕地弹性与全国一样,为γ=0.25。物质费用弹性要按以下式调整:αi = α*ln [e-1+]。其中,α、αi分别为全国农业物质费用弹性和陕西省农业物质费用弹性,Kt、Lt、Kit、Lit分别为全国第t年农业物质费用、劳动力数和陕西省农业物质费用、劳动力数。n是测算时间年数。求出陕西省物质费用弹性值αi 后,劳动力弹性βi=0.75-αi。如果αi >0.65,仍按0.65取值,这时劳动力弹性为0.10;如果αi

按农业科技进步率计算公式δ = -α *-β *-γ *测算,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及其贡献率(逐年计算值)(如表2所示)。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1990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逐年稳步上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却“表现平平”,尤其是2005年以来,农业科技进步率与贡献之间明显存在脱节的现象,即农业科技进步较快,运用的成效却相对滞后。这反映出陕西省的农业科技进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带动的经济效益跟随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不过,农业科技进步带动的经济增长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还是值得肯定的,平均值为42.95%。

由上页图3和图4可知,物质费用(即资本)对陕西省的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是非常高的,甚至超过了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而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影响了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

由图5我们可知,劳动力(这里指从事农村农业即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对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贡献率也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来,甚至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阻碍性的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自2000年,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转移幅度越来越大,其结果是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力逐渐减少,以致低于其维持农业经济零增长所需要的最少人数,从而限制了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

综合图2至图5,在影响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四个主要指标,即物质费用(或者说资本)、农业科技进步、耕地面积和劳动力中,从贡献率角度来看,物质费用(即资本)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份额最大,并且为正。而耕地面积的贡献率为负。劳动力贡献率自2000年起由正转负;从增长率或进步率来看,都基本趋于稳定。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带技术进步率的C-D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陕西省农业科技进步率及其贡献率,以及物质费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增长率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旨在剖析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观察物质费用、耕地面积和劳动力的贡献率及其变化。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份呈下降趋势;第二,物质费用(即资本)在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产出弹性最大,为0.629,其贡献率平均达到55.74%,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紧随其后,平均为42.95%,这说明陕西省农业经济发展是资本推动的技术密集型发展方式。与此同时,劳动力的贡献率较低,甚至为负;第三,耕地面积对农业经济贡献率为负,阻碍程度平均达到了1.69%。

鉴于以上分析,转变陕西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能力

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根本途径就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不仅仅体现在新技术的发明,更在于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由前面我们对农业科技的进步率和贡献分析可知,尽管农业科技一直在进步,贡献率也较为满意,但进步率与贡献率的相对投入和产出比却在不断缩小。这反映当前陕西省农业科技投入和农业产出不完全匹配,农业科技效益低下,技术进步带动经济效益增长趋缓,为此要加强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对劳动者进行技术培训,增加科技兴农的实效。

2.鼓励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

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陕西省农村劳动力外流(指劳动力的空间转移)趋势逐年加强,数量不断增多。由图5我们清楚地发现,2000年以来,劳动力的转移对陕西省农业经济的增长已经产生了阻碍性作用。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着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增加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特别是要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促使其充分掌握农业投入设备的使用,鼓励他们就地转移。

3.增加农业资金投入的利用效率

由图3的分析知,资本对陕西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是最大的,为此进一步增加农业资金投入以及利用效率,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果理论上也应是最明显的。这些都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更有效地转变。

参考文献:

[1]郝利,韩孟华,周连第.1990―2007年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J].农业技术经济,2010,(3):89-96.

[2]王春雷,郭其友.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微观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0,(2):33-37.

科技进步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术进步;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政策

一、 发达国家财税优惠政策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下,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竞相凭借自身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工业、金融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通过科技进步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转型,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市场力量的推动,但政府财政在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发达国家,在每一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政府都有一个明确的产业技术政策,并通过研发补助金、委托费和政策性融资等财政手段确保产业技术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了推动本国的科技进步,西方发达国家都特别注重加大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力度。如美国、日本于1999年政府用于r&d财政投入占当年全国r&d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27%和22%。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用于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经费每年都维持在10多亿美元的水平。根据经济成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所处阶段的不同,西方国家财政对科技进步的支持的范围和手段也会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初期,财政一般主要通过补助金、开发委托费、政策性贷款和优惠税收政策等形式重点支持主导产业的技术开发。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政府财政政策的重点主要转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政府通过资助各种基金会、研究院所和产学研联合体等进行产业技术开发,并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技术进步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环节上,西方国家一般通过政策性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和引导。如日本政策性投资银行根据政府有关政策意向,向民间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担保、购买企业债券,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补充融资和奖励。在西方国家,财政对技术进步的扶持和引导,一般都是以项目为核心,以客观标准为尺度,实施非专向性补贴政策。

二、 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具体优惠政策

在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方面,美、日等西方国家都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法律和政府职能部门。美国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等手段对中小企业予以扶持。具体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环节与方式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支持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为事前扶持与事后鼓励相结合,将对科技开发的重视与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视有机地结合起来。基本的做法是:

一是对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给予优惠允许企业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部抵缴所得税。如法国政府规定,凡研究开发投资比上年增加的企业,均可以申请按增加额的50%抵免所得税。

二是普遍实施加速折旧政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年限仅10年左右,年折旧率为11%~12%。通过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以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

三是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即允许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如韩国税法规定企业可按销售收入的3%(技术密集型企业为4%,生产资料产业为5%)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并允许在3年内用于技术开发费、技术信息和培训费及有关技术革新计划资金等方面。

四是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如美国税法规定公司委托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研究,所支付的研究费用的65%可以从所得税中予以抵免,并对新产品的中间实验产品给予免税优惠政策。在科技税收优惠的税种选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三大税种上。发达国家一般都将公司所得税作为科技优惠的重点。在增值税类型的选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选择消费型增值税。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对个人获得的科技奖励、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都实施优惠措施。

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财税优惠政策的具体做法,对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中国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内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中、低技术向我国转移,在部分领域,高端技术也开始向我国转移,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将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从我国国内企业的现状来看,整体技术水平还较为低下,受技术开发力量、技术开发经费等的制约,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还相对弱小,技术创新严重不足。在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三、 发达国家财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 要充分利用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有关规定,在3年过渡期内继续保持原有的有关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的同时,应逐步建立一个以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向研究型机构的r&d活动提供财政资助和特别财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模式。3年过渡期满后,政府贷款利率或贴息水平必须控制在wto相关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财政的资助必须是非专向性的,并不超过工业研究成本的75%或部分前技术开发活动成本的50%。  2. 进一步加大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鉴于长期以来政府研究与开发投入的严重不足,可以考虑规定一些硬性的指标,要求政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及财政收入的比重必须达到规定的目标值。安排的科技经费要集中用于加快发展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崛起,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用于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使传统产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严格的招投标制和课题负责制,确保政府科技经费的有效使用。同时,政府科技经费的使用应坚持有偿使用与无偿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凡基础性研究,政府应实行无偿投入,应用研究及实验发展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坚持有偿使用为原则,政府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以贷款的方式向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其他机构提供资金,这些相应机构必须用自身的科研成果转化的收入来还本付息。

3. 财政扶持项目应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在政府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运用财政扶持和引导技术进步必须要突出重点,讲求效率,而不能遍地开花。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技术改造项目应重点选择关系国家安全的产业、公益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竞争性产业。

4.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支持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证。政府财政可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投融资及政府采购等手段,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为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可从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及其他服务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5. 必须通过各种财税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财政政策手段的运用方面,首先必须充分运用好财政贴息这一手段。高新科技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对这一领域,除国家进行少量的直接投资外,可以借助于财政贴息杠杆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该领域。财政贴息向高新科技产业适度倾斜,加大对该产业的政策扶持,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并相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整个产业结构能从低级化状态向高级化状态转化。在传统产业部门,通过财政贴息手段的运用,使企业在技术改造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能够以国家信用作支撑,获取金融机构的贷款,充分调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6. 必须改变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转变为向产业倾斜。税收优惠政策措施要能体现和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基本要求,对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及其他需要积极鼓励发展的产业,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在流转税方面,除实现增值税的转型外,应对高科技产业在增值税政策方面实行适度倾斜,使高科技产业增值税整体负担率能大幅度降低。对进出口税收政策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目前进出口环节大面积实施税收优惠的做法,应只局限于对高新技术及设备的进口,视不同的情况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应按照税收的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特别是在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上要尽快统一。统一后的税收优惠政策,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充分体现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可实行减免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在运用减税、免税、低税率和零税率等直接税做优惠的同时,更要特别关注加速折旧、纳税扣除、税收低免、投资抵免、税收饶让等间接税收优惠方式的运用,实现科技税收优惠方式的多元化。

7. 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作用。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推广实施,政府采购规模将越来越大,政府采购的范围也将日益扩大,相应地政府采购活动对国民经济总量及国民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为了扶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在政府采购方面,必须尽可能地多采购本国产品,对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实行倾斜。只有在国内不能提供或技术性能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才可考虑采购外国生产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刘群,李倩.发达国家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经济日报,2002-11-19.

科技进步的作用范文第5篇

一个区域的“科技进步能力”,需要从“科技供给能力”、“科技吸纳能力”和“科技贡献能力”三个方面来把握。

――“科技供给能力”是科技发展能力和科技产出能力的总和,体现在拥有的科技人才资源、科技经费的投入、科技机构的数量和生产出多少科技成果、科技论文和专利等方面。

――“科技吸纳能力”,由区域的人文基础、经济基础、制度基础等构成,既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科技发展的外部需求牵引和推动,又包括科技系统运行体制、经济制度和组织保障对科技能力的制约作用;既受到人口科技素质对科技效能的影响,又受到社会对科技依赖程度的作用;尤其具体地体现在市场对于区域内外科技成果的需求,企业对于区域内外科技成果的引用、消化和扩散能力等方面。

――“科技贡献能力”,是指运用各种科技成果为现实发展服务、取得效益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科技成果”,不只是指由本区域拥有的“科技供给能力”产生的科技成果,而是指人类社会已经拥有的科技成果。很显然,“科技贡献能力”的强弱不只是由本区域拥有的科技资源的“科技供给能力”所决定,更主要是由区域拥有的吸纳和运用人类已有科技知识的能力所决定。

因此,依靠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四川。不仅要注重“科技供给能力”的提高,而且要注重“科技吸纳能力”的提高:不仅要着眼于科技系统自身的发展,更要着眼于建构推进科技进步的社会环境和组织形态。长期以来,四川在制定具体的推进科技长入经济的发展方略、社会体制和政策中,一般都倾向于:在处理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以科技发展为导向:在处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问题上,以科技成果为中心。我个人认为这有失妥当。应该明确,科技长入经济总是与微观经济组织及其结构相联系的。科技与经济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发展、变化着;同时,科技和经济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科技与经济之间不仅存在着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且存在着先行与主导的关系。浙江的发展道路“从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给四川的根本启示是:要推进科技长入经济.首先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必须把大力扶持和发展民营中小型企业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事实上,制约四川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根本之处,就在于民营企业太少。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既然企业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最直接行为主体.是参与创新、实现创新增值的最直接行为主体――是创新选题的主体,是创新决策的主体,是创新融资的主体,是承担创新风险的主体,是创新投入的主体,也是创新收益的主体――那么,当参与市场竞争、产权明晰的企业具有稀缺性时,科技长入经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这一切也就都成为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