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留守儿童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B 848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48-02
【关键词】 人格评价;儿童,留守;儿童抚养;农村人口
随着务工农民大量拥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笔者对广西河池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河池地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农村非留守儿童为对照进行比较。共选择该地区4所中学初一和初二年级农村留守儿童179名,农村非留守儿童222名。经问卷调查后,获农村留守儿童有效问卷160份,农村非留守儿童问卷213份。
1.2 方法 采用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等[1]修订的卡特尔14种人格问卷,对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测查。该问卷简称CPQ,适用于8~14岁的中小学生,被公认为是比较好的一种儿童人格测验量表。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11.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 卡特尔14种人格因素,标准分为5分和6分的因素可以不做解释。由次级人格特征得分而划定的类型,以3分以下和8分以上为标准,3~8分之间的为中间型。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轻松性、敢为性、自律性因素上得分在4.5以下,而忧虑性因素得分高于6.5,其余因素得分都在4.5~6.5分之间。次级人格特征的3个因素也都在3~8分之间,属于中间型。说明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严肃审慎、寡言、行为拘谨、任性、矛盾冲突等性格特征;在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缺乏自信心,有较强的自卑感, 遇事往往不顾大体,不拘礼俗和规章,易冲动行事,而并非故意;或凡事持观望态度,遇到威胁容易畏缩退却,处理事情显得幼稚,易动感情,忧虑不安,抑郁,好冲动。
2.2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人格特征比较 由表1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轻松性、敢为性、充沛性、世故性、忧虑性、自律性及紧张性等因素上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冷淡、孤独、情绪不稳定,紧张焦虑、忧虑不安,抑郁、易心烦意乱,遇到挫折容易丧失信心,有较强的自卑感,遇到威胁容易退缩;而农村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自信、热情,更乐于与人交往,情绪稳定、思维敏捷。另外,在次级人格特征上,农村留守儿童显得激动、焦虑,比较内向。
3 讨论
研究结果说明,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兴奋性、轻松性、敢为性、充沛性、世故性、忧虑性、自律性及紧张性等因素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农村留守儿童性格冷漠、孤僻、敏感多疑、易感情用事,自卑感较强,遇到挫折容易退缩,有较大的依赖性,遇事焦虑不安,烦恼自扰,抑郁压抑,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2-3]。与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情感交流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冷漠、孤僻、敏感多疑、自卑感较强,遇到挫折容易退缩等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青少年时期是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的生活经历与环境教育都会对儿童青少年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的影响甚至是终生的。儿童青少年生活环境与教育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他们人格品质的形成[4]。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父母的爱、支持和鼓励容易使个体建立起对初始接触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这种信任感和安全感的建立,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一位教育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亲情的教育是一种残缺的教育,而父母的温暖与关爱是其他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对代养人的情况调查发现,代养人大多数为老人,精力和能力有限,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对孩子的照顾往往局限在生活上,更多的关注孩子吃、穿,很少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发展,很少给予他们这些方面的帮助和指导。有相当一部分代养人的养育方式不当 ,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表现过于宽容、溺爱;或由于不是自己的孩子 ,在教养过程中有所顾忌,不敢严格管教,放纵孩子;或缺乏教育责任心 ,使孩子处于放任自流、无人管教的状态。代养人教育能力低、教养方式不当、监管不力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遇到挫折容易退缩,有较大的依赖性,遇事焦虑不安、烦恼自扰、抑郁压抑等人格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品质形成的非常重要的阶段,他们的人格发展值得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其健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
4 参考文献
[1] 祝蓓里,卢寄萍.CPQ测验指导手册:中国修订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
[2] 彭金兰.对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透视.农村•农业•农民,2005,2(6):36.
[3] 汪明峰.对农村“留守孩”现状分析与思考.教学与管理,2005,4(2):31-32.
【关键词】 情绪;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 R 179 B842.6 R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10-02
留守儿童是指双亲或单亲在外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8周岁以下的儿童[1]。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缺陷,留守儿童具有乐群性低、情绪不稳定、自卑拘谨、抑郁压抑、冲动任性、紧张焦虑、孤独、情感冷淡和神经过敏等心理问题和不良人格特征[2-3]。
江西省是一个农民工输出大省,随着农民工的大量离乡进城,留守儿童的数量也愈来愈多,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留守儿童在自尊和社会适应水平方面低于非留守儿童,并容易产生焦虑等情绪问题[4-7]。笔者于2009年1月对江西省吉安市留守儿童的情绪特征进行了调查,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江西省吉安市选取3个乡镇的3所中学,9所小学,共1009名儿童;其中留守儿童450名(男生238名,女生212名),非留守儿童559名(男生302名,女生257名);小学生764名,初中生245名。留守儿童中,只有父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共有289名,只有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共有41名;双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共有120名。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中,多数是由母亲监护的,共277名,占单亲在外打工人数的83.9%。
1.2 情绪特征调查 本文采用陈文锋、张建新(2004)在Bradbum量表的基础上修订的积极/消极情感量表[8],分别评定留守儿童的积极(如愉快、轻松等)和消极情感(如孤独、沮丧、烦躁等)。该表共包括因子负载较高的14个项目(积极情感8个条目,消极情感6个条目),要求被试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逐项评定,并选出1个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共4级评分[1]。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LSD法)。
2 结果
2.1 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积极和消极情感特征分析 将儿童分为父亲在外、母亲在外、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4组,分别对4组儿童的积极和消极情感得分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积极情绪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显著低于父亲在外和母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单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在消极情绪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在消极情绪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在外和双亲在外的留守儿童在消极情绪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亲在外和母亲在外的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差异无显著性 。见表1。
2.2 不同性别儿童情绪特征差异分析 不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还是留守、非留守儿童,男生的情感变化均小于女生。为检验不同性别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积极和消极情绪的差异,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结果表明,非留守男生与女生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留守男生与女生在积极情绪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在消极情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双亲在外的不同性别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母亲在外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不同留守类型儿童情绪特征的年级差异 见表3。多重比较表明,在积极情绪方面,初中年级和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显著高于小学低年级;在消极情绪方面,初中年级显著高于小学高年级,小学高年级显著高于小学低年级;非留守儿童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随年级的变化趋势也相同,初中都显著高于小学儿童。
3 讨论
影响儿童发展的家庭背景特征中,家庭结构是很重要的因素。家庭教养方式、情感氛围等的改变会引起儿童在许多相关方面发生变化,父母外出打工带来的亲情缺失破坏了儿童生活的情感环境。已有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与个体情绪体验之间存在显著相关[4]。家庭亲密度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结程度。如果家庭关系和睦,情感联结亲密,个体就会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少的消极情绪[9]。在本研究所考察的4类儿童中,非留守儿童情绪最积极,其次是单亲在外打工的儿童,最后是双亲在外打工的儿童。这说明父母在外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很少,儿童得不到应有的情感支持,亲子关系生疏,体验到较多的消极情绪和更少的积极情绪[8]。
儿童产生消极情绪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该研究中,留守儿童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留守会引起积极情绪的变化,特别是留守女生的消极情绪明显增加。一些研究发现,面临困难,不同性别学生所采用的应对方式有所不同。男生倾向于独立解决,而女生则易于求助他人[10]。积极情绪的提高和消极情绪的改善有助于儿童自身的心理健康、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因而留守儿童需要来自家庭更多的关爱,尤其是留守女生。
在本研究中,初中儿童的积极和消极情绪都显著高于小学儿童。对于初中生而言,家庭的关注和亲密度尤为重要。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年龄的孩子同伴交往增多,情感体验深刻,因此比小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情绪特征[1]。
4 参考文献
[1] 池瑾,胡心怡,申继亮.不同留守类型农村儿童的情绪特征比较.教育科学研究,2008,8(9):54-57.
[2] 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3] 陆建兰,陈国鹏,陆家海.河池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48-50.
[4] 梁静,赵玉芳,谭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31-633.
[5] 高亚兵.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8,7:56-60.
[6]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0):669-671.
[7]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l:7l-79.
[8] 陈文锋,张建新.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中文版的结构和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63-766,759.
[9] 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1): 74-79.
【关键词】人格特征;MMPI;留守儿童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of technical 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and their left-behind experience
XU Bao-feng,YE Lan-xian,HAN Wen-chen,et al.Lan zhou University of Medicine Clinical,730030,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ho have been 16 years old and their left-behind experience.Methods 245 technical 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tested by MMPI,then compared between groups,finally analyzed th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rsonality and left-behind experience by regression.Results The boys group of Left-behind Children Compared with the Norm,ther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cept L,K,Mf scale of MMPI(P≤0.001),the girls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Norm,ther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cept L,F,K,D,Si scale of MMPI(P≤0.01);In the group of left-behind children,Double outgoing parents K,Hs,Hy,Pd Scal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single outgoing ones,Children left behind in the period of pre-school F、Pd、Pa、Pt、Sc、Ma scal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eriod of school-age;Regression analysis demonstrated some deviated personality of left-behind children could be forecast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Left-behind Experience.Conclusion Ther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y between Norm and Left-behind Children who have been 16 years old; of left-behind children,Double outgoing parents than single outgoing ones prone to deviate from the personality;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the period of pre-school prone to deviate from the personality than children of school-age.
【Key words】Personality; MMPI;left-behind children
留守儿童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在外务工半年以上而被交由父母单方、长辈、他人或学校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处于18岁以下的儿童[1];农民工打工进城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也将会长期的存在。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人格等方面普遍差于同龄儿童[2-4],但是研究多为小于16岁以下的中小学生群体,关于以大于16岁以上的学生群体的研究鲜有报导。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近两年研究者在留守儿童年龄标准方面有逐渐达成统一的趋势,即以《联合国儿童公约》的年龄标准(18周岁及以下)为宜[1]。为探讨大于16岁以上学生群体的人格特征,我们对245例技校留守儿童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I)进行测查,研究16岁以上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留守经历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河南省卫辉市四所技工类学校在读的一年级农村学生,排除父母离异或死亡的个案。调查时间为2008年4~9月,年龄16~18岁,平均16.3±0.6岁,其中男146例,女99例,共245例。
1.2 研究工具 采用MMPI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查。MMPI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宋维真等修定的MMPI1989年版[5],采用前399题版本,包括10个临床量表(疑病Hs、抑郁D、癔症Hy、精神病态Pd、男性化女性化Mf、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社会内向Si)和四个效度量表(不能回答Q、说谎分数L、诈病分数F、校正分数K),各量表原始分换算成中国T60分(不加K)。其中原始分Q≥22分或L≥10分定为废卷;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学生年龄、性别、父母出外务工及自己留守经历等情况等。
1.3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每校选择3个班级同时进行测查。现场测试人员均为受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定式问卷,统一指导语进行。要求学生不填写姓名,测试时间两节课,课间不休息。各班测试结果排除城市学生及农村学生中无留守经历者,留取留守儿童进行分析。
1.4 统计 MMPI测试数据输入上海惠诚心理软件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输出到Excel2003,并经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技校留守儿童与全国中学生常模 MMPI测试比较 将技校留守儿童MMPI测试结果与全国中学生常模进行各量表原始分比较[5],表1显示:男孩组中除L、K、Mf量表外,余量表间两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女孩组中,除L、F、K、D、Si量表外,余量表间两者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
2.2 单亲外出组与双亲外出组MMPI测试比较 按父母出外务工类型,将留守儿童区分为单亲外出组与双亲外出组,两组间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67 P=0.059)。表2显示双亲外出组K、Hs、Hy、Pd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外出组(P
2.3 学龄前组与学龄组留守儿童MMPI测试比较
按父母出外务工时儿童所处学习阶段不同,将留守儿童分为学龄前组(即父母在儿童学龄前期出外务工)和学龄组(即父母在儿童小学或初中学习阶段出外务工)。各组间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1 P=0.590)。表3显示,学龄前组F、Pd、Pa、Pt、Sc、Ma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学龄组(P
2.4 技校留守儿童的不同留守经历对MMPI测试各量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MMPI测试各量表值为因变量,选取留守儿童留守经历中A、B两个不同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中A为父母单亲或双亲外出因素,将单亲外出赋值为0,将双亲外出赋值为1;B为父母外出务工时孩子所处学习阶段因素,将学龄期赋值为0,将学龄前期赋值为1。得到结果如表4所示,可见A或B能够预测MMPI测试某些量表值,只是决定系数较小(1%~6%)。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不同留守经历能够预测其某些偏离的人格特征。
3 讨论
MMPI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人格问卷之一,它广泛应用于研究一些特殊人群的个性问题。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以往研究多为16岁以下群体,如段成荣[6]采用14岁以下群体,而本研究所取留守儿童年龄介于16~18岁。本研究结果显示:该年龄段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状况不容乐观,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较,留守儿童诸多量表与常模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留守儿童有明显人格偏离倾向,表现为有多种慢性躯体不适主诉,依赖,冲动,过分敏感,多疑,紧张,焦虑,退缩,胆小,急躁易怒等人格特征。这与以往研究结论类似,如黄艳苹[7]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本研究显示16~18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应给予足够重视。以往研究中,研究者对高中和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忽视不能不说是一种缺失[8]。
对于单亲外出组与双亲外出组,本研究显示双亲外出组较单亲外出组易出现人格偏离,其人格特征表现为多种躯体不适主诉,抑郁,依赖,不成熟等,这与魏军锋[9]研究结论相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亦可发现父母单亲或双亲外出因素能够预测这些偏离的的人格特征,父母双亲都外出,孩子缺少父母关爱,看护人文化水平低,加之教养方式不当,对其日常生活学习不能尽职督导是形成上述情况的重要因素。
父母在儿童学龄前期出外务工者,其儿童与父母在儿童学龄期出外务工的儿童相比存在明显人格偏离,表现为容易冲动,敏感多疑,紧张胆小,急躁易怒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亦可发现父母外出务工时孩子所处学习阶段因素能够预测这些偏离的人格特征。父母早年出外务工,儿童缺少父母关爱,孩子身心不能健康成长,较易出现心理问题。高文斌[10]认为父母在儿童2岁或2岁以下时离开,儿童的抑郁水平最高,本研究与此相似。
父母出外务工,留守儿童成为一种形式上的“孤儿”,在生理与心理需要上长期得不到满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单亲或双亲外出因素与父母外出务工时孩子所处学习阶段因素能够不同程度预测某些偏离的人格特征,只是决定系数较小(1%~6%)。决定系数较小固然与统计数据的处理有关(自变量为分类变量),另一方面也显示除了本研究中所提及两因素外,尚有许多因素与留守儿童人格形成有关。众所周知,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很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他们的家庭结构残缺,留守儿童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另一个主要环境--学校,就成为影响他们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学校应该注重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对他们给予特别照顾,政府也应当制定相关政策以保护留守儿童的利益及关注其身心健康,只有这样,留守儿童的人格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总之,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共同关注。对于留守儿童的父母来说,本研究显示:父母在外出务工时,应尽量避免在孩子学龄前期外出,最好父母能留下一方在家照顾孩子,这样对孩子的人格健康发展应当有利。
参考文献
[1] 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中国青年研究,2007,10:40-43.
[2]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51,353.
[3] 陆建兰,陈国鹏,陆家海.河池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48-49 .
[4] 赵红,罗建国,李作为,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分析.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11-13.
[5] 宋维真主编.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查使用指导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89.
[6]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29(1):29-37.
[7]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0):669-671.
[8] 任运昌.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缺失.中国教育学刊,2007,12:21-24,72.
摘 要:近年来,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随着农村70后年龄段青年群体的不断成熟,80后年龄段农村青年群体的不断成长,农村“民工潮”声势更加汹涌,除导致社会管理难度日益加大之外,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一.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类别及群体特征
根据父母的外出情况,可以把农村留守儿童分为两种类别:第一,双亲外出;第二,单亲外出。根据监护者的不同,双亲外出的农村留守儿童可进一步分为三类:(1)隔代监护;(2)亲戚朋友监护;(3)自我或兄弟姐妹监护。单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又可分为父亲监护和母亲监护两种。目前,隔代监护和母亲监护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监护方式。不论采取哪种监护方式,农村留守儿童都生活在一种家庭功能不健全的环境中,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父母亲情的相对缺失。
(一) 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认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懦弱、胆小等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发现:一是乐群性低,表现为冷淡、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沉默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
(二) 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女童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童。父母外出情况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父亲外出,母亲在家看护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最高。父母在外时间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2年以内最高,2-5年次之,6-10年再次,10年以上最低。父母外出时间越短,孩子的心理弹性越高。与父母团聚频率不同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其心理弹性有随着与父母团聚频率的降低而降低的趋势。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 家庭教育缺失
父母外出务工,已导致亲子教育缺失,而留守儿童监护家庭教育同样面临问题。一是隔代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内容狭窄,50.89%隔代监护和24.49%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只涉及儿童的生活,对儿童的学习和品德等方面较少关心;二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在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方面存在沟通交流不足和对儿童情绪情感接纳不够等问题,如53.35%隔代监护人和50%上代监护人平时不能倾听儿童的烦恼,导致能主动向监护人倾诉的留守儿童也较少;三是两种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如隔代监护人较多采取溺爱、迁就,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管不问。
(二) 学校教育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与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纠缠在一起而相互影响的,如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农村学校某些教育措施和机制失当,影响了农村儿童的教育;学校外部条件差,留守儿童分散给养多于在校寄宿,管护形成“空档”①;学校教育缺失,也是留守儿童心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 社会关爱缺乏
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注,不仅是家庭、学校的责任,也有社会的责任。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误入歧途,政府对某些场所缺乏有效管理,都对留守儿童产生一定的影响。留守儿童生活在社会当中,受社会的直接影响较大。
(四)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1.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心理发展的局限性
隔代抚养对儿童学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农村留守儿童的祖辈受教育水平决定对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和求知欲的满足则无能为力。因此,隔代抚养的农村留守儿童,智力的总体水平较同龄儿童偏低。
2.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情绪情感心理发展的局限性
隔代抚养下的儿童,虽然长期以来得到祖辈的疼爱和呵护,但由于自幼缺少父母的关爱,爱和归属的需要往往处于匮乏状态,容易引起心理上的压力。父母外出打工的儿童容易出现激动、焦虑、神经过敏高的特征,最终形成沮丧、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情感特征。
3.隔代抚养对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的局限性
道德心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亲子教育的缺失,往往导致隔代抚养下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偏差。儿童道德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以自我为中心,二是对于权威的绝对服从。所谓“自我中心”,是指儿童在道德认知上只考虑到自己的观点,而无法接受别人的观点,也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和别人的观点相协调。
三、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父母及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责任
就家庭教育而言,强化父母及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责任。一方面,加强与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寻求多种途径与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针对隔代和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监护人要在以下三方面改善家庭教育状况:一是对儿童的学习和品德等方面更多地给予关心、关注;二是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交流,主动关心和接纳留守儿童的情绪情感;三是改善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既不能溺爱,也不能不管不问,对留守儿童既要提出合理的要求,同时又要表现出对儿童成长的关注和爱,会耐心倾听儿童的观点,创设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的家庭教育氛围②。
(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就学校教育而言,第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第二,配备心理健康教师,设立“倾诉箱”,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第三,热情关怀,使“留守儿童”融入集体生活之中;第四,交流协作,加强对监护人的指导,做到“五必访”(即:“留守儿童”情绪不好必访;身体不佳必访;成绩下降必访;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必访;与同学争吵必访)③。学校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注,对留守儿童的学业自我学习、师生感情、学校状态等方面的发展予以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使其学业心理获得健康发展。
(三)建立社会教育体系
我们要建立农村社会化的未成年人教育监护体系。建立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社区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这是家庭、学校之外的另一种与孩子们互动的关系,同时也起到了一种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们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
(四)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面临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发展,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采取社会、学校和家庭全方位协调配合的途径。建立以教育部门为中心,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出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以寻找事实基础,充分重视校教育的优势,政府主动担负相应的责任,以实现社会关怀的构想。
注解
① 胡小爱.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8(5):119-121.
② 周青云.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对策干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1):88-89.
③ 叶曼.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版),2006(6):67-69.
参考文献
[1] 雷盼.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与对策[M]新学术,2009(1).
[2] 李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M]劳动保障世界,2011(7).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6-0426-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6.014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迁徙过程中衍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在向城市或发达地区流动过程中,由于环境和现行制度的限制,不得不让自己的孩子留守在农村,托给老人、亲戚或其他人来照顾和教养,这就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群体[1-2]。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儿童留守现象相当普遍,最新数据报告,该群体已达5800万人①。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亲子分离的特殊状况,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十分丰富,但结果却有着很大的矛盾和分歧。不少研究主张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总体状况比非留守儿童差;但也有相当多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没有差异,其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乐观。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已有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文献进行调研分析,探讨这两种观点产生的过程及原因,客观而全面地分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建议。
1 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评析
1.1 农村留守儿童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农村留守儿童因长期的亲子分离而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似乎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声音,不少研究者基于自己的问卷调查也持这种主张。他们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低、心理问题突出[3-5],行为问题发生率高[6-7],有一定程度的情绪问题,如社交焦虑、状态焦虑、抑郁和孤独感等[1-2,8-11]。
1.1.1 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以心理健康综合性评定量表为工具的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一些指标上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魏军锋、郑洪冰通过SCL-90的测查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初中生人际关系敏感且焦虑程度显著高于单亲外出和父母在家的学生[11]。但将该结果与全国中学生SCL-90常模[12]比较发现,即便是得分最高的留守中学生在9个因子上的成绩均显著低于国内中学生常模。因此,从现有结果不能得出父母外出打工会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结论。郑显亮、张杰同样用SCL-90对皖北农村展开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躯体化和恐怖两方面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4]。但与常模比较后发现,两群体在敌对、恐怖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说明皖北地区儿童的问题不是源于父母外出儿童留守,而可能是其他原因。黄艳苹等人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MHT)对江西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3];但是留守儿童的得分仍远低于该问卷的临界标准65分,说明该留守群体心理健康水平属于正常范围。
一些关于行为问题和情绪障碍的调查也主张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徐为民等人的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41.3%,非留守儿童为36.6%,二者差异显著[6],但这两个比率均远高于全国常模12.97%[13],同样说明问题行为不仅仅发生在留守儿童群体。范方等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127名小学生的研究发现,留守组被试(67人)行为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4]。由于取样困难,该研究只收集到教师问卷信息而没有家长(或代养人)问卷的信息,因此还需要增大样本量并增加父母/抚养人对儿童行为问题的评估以进一步验证结果。在情绪问题的评鉴方面,刘正奎等运用儿童抑郁问卷(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对重庆、贵州两地667名农村中小学生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抑郁水平及状态焦虑水平上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2]。将此结果与常模[15]比较发现,无论是留守还是非留守儿童其焦虑水平都显著高于常模。这一结果同样不支持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由于留守带来的假设。袭开国针对留守儿童焦虑的研究也得到同样的结论[9],不同的是他的研究中留守儿童的状态和特质焦虑都显著高于常模,而非留守儿童则与常模没有差异。该结果证实了留守儿童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但解释为什么他们具有较高的特质焦虑尚须谨慎,因为这毕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张顺等人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对安徽省491名三至六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留守组社交焦虑的发生率(17.1%)显著高于非留守组(11.7%)[10]。根据孔德怡报告的城乡9~12岁普通学龄儿童社交焦虑问题的13.74%的检出率[16],这些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的比率与普通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6,P>0.05)。上述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检出率的差异性比较大多主张,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高于非留守儿童,但通过与常模或正常儿童比较发现,得此结论尚需要更为恰当的统计和比较。
1.1.2 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有研究按照某一临界标准考查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评定指标上的检出率。这些研究大都以留守儿童在某些症状指标上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来证明他们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陈旭等人采用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手册(Prediction Test of Problem Children,PPCT)测得30.64%的留守儿童有问题行为倾向,该研究采用的检出标准为分量表得分C≥6分[17]。但根据量表手册规定,各分量表得分≥8分者才被视为有问题行为[18]。这样,该研究的结果可能就是检出标准过于严格所至。李宝峰的研究显示,中部农村留守儿童在SCL-90中的检出率为31%[5]。但是这个比率并不能说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因为采用同一量表针对正常家庭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也较高,分别为31.71%[19]、37.4%[20],甚至77.9%[21]。王良锋等人运用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 Loneliness Scale,CLS)对安徽省489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检出86人(17.6%)有孤独感[8]。但该研究没有选取对照组或参照常模进行比较,不知道这17.6%究竟处于什么程度。张悦秋等人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s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的测查发现,4~6岁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为18.7%,高于全国4~16岁儿童常模(10.78%~15.16%)[7],但也没有报告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总之,以上研究都是只针对留守群体内部展开的,所得到的检出率究竟是高是低尚无法确定。
总结上述主张,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其中大部分都忽视了与常模或普通儿童的比较。尽管有些研究进行了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比较,但根据原文报告的数据进一步检验后得到3种结果:第一,留守儿童的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3]、[11]);第二,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得分均高于常模(如参文[1-2]、[4]、[6]);第三,留守儿童的得分高于常模,非留守儿童得分与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参文[9]),这个结果才可能意味着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的某些方面确实不及非留守儿童。另外有些对留守群体内部的研究(如参文[5]、[8]、[17])由于没有参照对比,无法衡量高低,因此根据目前已有的留守群体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来推论他们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尚需要更有说服力的依据。
1.2 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结果及评析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另一种观点主张,以往集中于留守儿童弱势因素的研究取向存在盲点和误区。这些研究者同样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影响不大[22-25],家庭环境的差异并没有导致适应结果的显著不同[26]。
1.2.1 对留守与非留守群体间差异性比较结果的分析
研究者采用心理健康综合评定工具对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并无差异。如同样以MHT为工具,何资桥等人发现,两个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和总均分无显著差异,且总均分远低于问卷临界标准65分[22];郭少榕等人的结果与此类似[27]。刘璐等人用《学生心理健康诊断量表》的调查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24]。胡心怡等人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研究也表明,留守与非留守在焦虑、抑郁、偏执、适应不良、情绪失衡、心理失衡及自尊等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23],“留守”似乎并不直接作用于这些儿童的心理健康。尽管有些研究没有报告心理健康指标的成绩,但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无差异现象至少说明,留守状态与心理问题之间可能没有明确的联系。
研究者在留守儿童情绪问题的研究上也发现他们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差异。周宗奎等人对湖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研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和社交焦虑上均未有显著差异[28];汪红烨对四川留守儿童研究的结果与之一致[29]。刘霞等人关于留守儿童孤独体验的研究也同样发现,二者得分均在正常范围内[26]。曹绍平等人对双亲外出打工、单亲外出打工和父母都在家3类儿童的社交焦虑的研究也没有发现差异表现[30]。
1.2.2 对留守群体内部检出率的有关结果的分析
针对留守儿童内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状况,岳慧兰等采用MHT对383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检出标准为总分≥65分或各分量表≥8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5%~10%,8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在正常范围[25],总分比一般偏低。
总之,上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不存在心理问题的研究几乎都是通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各指标上无差异的结果,来说明“留守”并不是造成儿童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影响农村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了留守状况这一环境因素外,亲子关系状况、寄养家庭的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当地留守现象的普遍程度以及儿童的个性特征等都可能发生作用。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2.1 关于“留守儿童”概念界定的标准
尽管都称之为留守儿童,但不同研究者对“留守”的界定不同,有的以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子女为留守儿童[22],有的则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来界定留守儿童[3]。这样,根据两个截然相反的任意一个研究结果都不能明确推断留守状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而且由于被试变量含义的不同,两个研究的结果也无法进行比较。对被试变量合理、统一的界定是保证研究可靠的基础,根据文章开篇提到的定义,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村儿童,因为“老人、亲戚或其他人”不应该包括父/母;但是,也有研究主张,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整体,父母双方在家庭中具有不同的功能,缺一不可,据此将“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的儿童视为留守儿童[31],这一界定有一点不能自圆其说,因为不能以家庭特殊结构或状况对儿童产生影响来界定儿童是否为“留守”。因此,为了增进不同研究之间的比较,未来的研究对于如何界定留守儿童还需进一步探讨。
2.2 关于被试取样的广泛性与代表性
目前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某一个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这就涉及取样的代表性问题,而取样的代表性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可靠性。这可能是使用同样的测量工具却得到相反结果的原因之一。单一地区的取样不能充分证明这些儿童的心理问题是由留守带来的还是由地区差异造成的。鉴于我国农村较为普遍的儿童留守现象与其心理健康乃至社会稳定之间的重要联系,未来的研究应考虑多地区取样以增大“留守儿童”取样的代表性,开展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专项研究,以便准确把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指导,为国家相应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详实的依据。
2.3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选定与界定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问题有两方面需要明确,一是什么程度可称之为有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是用什么标准来衡量确定。尽管大多数研究采用的都是标准化的测量工具,但对健康与否的筛选有些研究较为随意[17]。另外,有些研究通过留守与非留守的差异性比较来判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分数高于非留守儿童,即为有(某方面的)心理问题。但如前所述,这里涉及与常模和普通儿童比较的问题。因此,若要确定留守儿童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要依照标准化测评工具本身规定的标准进行筛查和检出,更重要的是要与常模或与其他普通儿童群体进行比较。
2.4 客观看待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除了亲子分离的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出生和遗传、家庭和教养、学校和社会等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因同样适用于留守儿童。一般来讲,父母外出打工目的是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当留守儿童感受到因父母外出务工而家境改善时,就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和满足。同样,当儿童留守在当地成为相对普遍的现象、留守儿童感觉不到自己与他人有什么特别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留守在家的境况可能就不会过于敏感。因此,本着从多种影响因素全方位考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则,研究者必须客观看待留守状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既要切实反映其造成的消极结果,又要看到其中积极的一面,全面真实地反映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本来面貌。
2.5 关注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分化和纵向追踪研究的必要性
当前,部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负面描述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夸大了不良环境的消极作用,忽视了个体发展的积极性和留守内部的差异性。同样环境下,有些留守儿童发展不良,而有些却发展良好。我们知道,是否受逆境的不良影响同个体的认知与人格有关,明事理、乐观、坚强坚韧等特点能够使个体把逆境当作机会和动力,奋发向上,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弹性”或“韧性”现象[32]。以往研究也表明,这些积极的情感可能会成为一种保护因素或发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平衡、战胜环境的消极影响[33]。然而,目前关于留守儿童的个体因素,例如智力、性格特征、认知风格、韧性、主观感受等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留守儿童并不是一个不分化的群体,他们中间有适应不良的个体,也有适应良好的个体。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内部差异的研究,可以探查该群体分化的原因,进而辨别和区分其中的保护性因素和破坏性因素,为心理干预和辅导提供策略和方法。
此外,目前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多为横断设计,即探查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的农村留守儿童各种心理问题及其表现。但这些问题是暂时的,还是一直持续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留守时间的延长,已有的心理问题会加剧还是会减轻?这是横断研究不能回答的,唯有纵向追踪才能揭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因此,今后应考虑开展纵向跟踪调查,探明农村留守儿童在留守的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发展,为不同留守时期的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辅导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高文斌,王婷,刘正奎,等.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39.
[2]刘正奎,高文斌,王婷,等.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2):177-179.
[3]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0):669-671.
[4]郑显亮,张杰.皖北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21-122.
[5]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82-83.
[6]徐为民,唐久来,,等.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1):852-853.
[7]张悦秋,闫冬梅.连云港市农村4~6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调查[J].中国校医,2008,22(1):8-10.
[8]王良锋,张顺,孙业桓,等.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39-640.
[9]袭开国.农村留守儿童焦虑现状及其个体差异[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66-467.
[10]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11]魏军锋,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83-85.
[12]刘恒,张建新.我国中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88-90.
[13]忻仁娥,唐慧勤,张志雄.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1992,4(1):47-55.
[14]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15]郑晓华,舒良,张艾琳.状态-特质焦虑问题在长春的测试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2):60-62.
[16]孔德怡.邹城市9~12岁儿童社交焦虑心理调查[J].中国校医,2002,16(3):266.
[17]陈旭,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调查及家庭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36(6):29-33.
[18]周路平,欧倩芝.岳麓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93-594.
[19]侯振成,贾海涛,郭汲源.1397名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现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9):788-789.
[20]杨建军,张毓洪,戴秀英,等.1137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7,29(1):41-43.
[21]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8.
[22]何资桥,曹中平,刘永刚.湖南农村“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21-423.
[23]胡心怡,刘霞,申继亮,等.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502-503.
[24]刘璐,屈程,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内外控倾向关系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1):1017-1019.
[25]岳慧兰,傅小悌,张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10):4-6.
[26]刘霞,胡心怡,申继亮.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2008,(1):18-22.
[27]郭少榕.农村留守女童: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J].福州大学学报,2006,(3):94-100,2006,18(9):788-789.
[28]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79.
[29]汪红烨.农村中心小学校五六年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6(4):99-103.
[30]曹绍平,陈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4):82-83.
[31]郝振,崔丽娟.留守儿童界定标准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7,(1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