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范文第1篇

 

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生态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生态旅游因其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强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及其与社区的共同发展,被认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但是在生态旅游的开发中或多或少地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对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的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生态旅游以及生态旅游环境

 

早在1965年,美国学者贺兹特便倡导所谓的“生态旅游”,而后被加拿大学者克劳德·莫林在《有当地居民和社团参与的生态和文化旅游规划》一文中使用。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得到世界范围内推广。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的定义是:生态旅游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民众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国际资源组织认为生态旅游是“以欣赏自然美学为初衷,同时表现出对环境的关注”。我国学者卢云亭的定义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标,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

 

在生态旅游的定义之下,可以这样来定义生态旅游环境:生态旅游环境是以生态旅游为中心的环境,是指生态旅游活动得以生存、进行和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着眼于保护资源与环境,是旅游环境的一部分,又与旅游环境有所区别。它符合生态学和环境学的基本原理,以系统的良性运行为目的,是以某一旅游地的旅游容量为限度而建立的满足旅游者心理感知的一种旅游环境。

 

二、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案例

 

近几十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自“生态旅游”提出之后,学界人士纷纷对其进行研究,旅游业界也纷纷进行实践。有开展比较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下面我们就几个成功的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案例进行一下探讨,总结一下他们的环保经验。分别从工程规划和政府支持两个方面进行一下探讨。

 

(一)从工程规划方面进行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以青岛市喜鹊山森林生态休闲公园为例

 

喜鹊山森林生态休闲公园位于青岛市西海岸,坐落于胶南市黄山经济区,位于沙沟水库以北,韩家寨和岳家村以南,小珠山水库以西,薛家庄以东。喜鹊山森林休闲公园为了防止开展生态旅游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开展之初就制定了详细的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方案,制定了相关细则,严格按照生态旅游的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做好了前馈控制。它的设计方案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紧紧围绕生态保护的原则来设计。

 

保护工程设计原则:

 

(1)园区内工程建设,将保护放在首位,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2)园区的保护工程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选定建设方案,保护工程的设施要符合下列要求:一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便于施工;二是保护工程设施坚固、适用,并与周围景观相协调;三是保护工程设施宜进行艺术处理,起到点景、美景的作用。

 

(3)根据保护对象的特性和科学管理的技术要求,确定适宜、有效的保护措施。

 

(4)对于危及物种生长、生存的病虫害、地方性疾病和污染现象,提出积极的防治措施。

 

之后的四个部分分别就生物资源保护、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工程设计几个方面一一做了详细的设计规定。其中生物资源的保护又细分为植物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植物资源保护中对珍稀植物制定了适宜的恢复和发展措施;动物资源尤其要注重禁止猎捕活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是防止废气、废水和放射性物质,以及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安全卫生工程主要是针对游客需要所设置的安全、卫生设施做的一些必要的设计和规划,以防止其对环境造成破坏。

 

这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工程的规划设计方面谈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措施的经验。

 

(二)从政府方面进行生态旅游环保——以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武夷山遗产地处中国福建省西北部,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 ,全区划分为西部生物多样性、中部九曲溪生态、东部自然与文化景观以及城村闽越王城遗址等4个保护区。

 

武夷山生态旅游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依据政府的支持,其环保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进行环境保护的前提

 

武夷山在生态旅游的建设过程中,很好地处理了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认真贯彻了“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方针。政府从旅游收入中拿出大量资金用于资源的保护,二期的保护建设就投人了3.4个亿资金,用于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旅游环境的监控。这从经济上给了武夷山环保工作强大的资金支持。

 

2、通过制度、法规建设保护武夷山生态环境

 

武夷山的保护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在九曲溪四曲的金谷岩上镌刻着一幅崇安县府禁渔令的岩刻:“……凡三十里内不许放药毒鱼及鹧鹚、网罟入境……”这方勒石法令被国内外专家们视之为经典的古代环保法令。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省、市各级管理者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出台有关保护法规执行,另一方面,也制定切合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如《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制订有效得保护了武夷山生态资源。

 

3、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和游客环保意识

 

武夷山近年一直加强生态旅游宣传,在导游人员年审培训中增加生态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环保意识,通过导游词以及自身的行动,让游客积极响应和投身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中,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对游客环保意识培养方面,一是在旅游景点的明显位置,设立生态保护的宣传提示牌,例如在许多景区入口处可以看到“除了摄影什么都不带走,除了足迹什么都不留下”、“保护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禁止吸烟”等。另一方面以强制性条约和法规规范游客的行为,引起游客的高度重视。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则严格处理,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

 

三、结语

 

任何一种旅游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有利的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有利的影响主要在于生态旅游本身对环境质量要求很高,从客观上就要求提升当地的环境质量;不利的影响在于任何一种旅游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坏,生态旅游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生态旅游开发之前和发展中都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把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基于以上几个案例,从工程规划方面要在开发之前设计好合理的工程计划;政府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制定合理的保护政策,这样才能保证本地区生态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 环境承载量 措施

中图分类号:S788;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a)-0119-01

旅游业是我国发展最快行业之一,创造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在促进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研究生态旅游区环境承载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内涵

从旅游环境容量转变到生态旅游区环境承载力,“旅游容量”的研究,被限制空间承载量上,并且以承纳的旅游者数量,作为唯一衡量指标。但是这个指标不能说明本质所在。

环境对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反作用。不同旅游形式,呈现不等量承载值,并且旅游活动超出阈值,在环境遭到剧烈的破坏时候,致旅游地就衰落甚至消亡了。包括某一旅游地环境现状条件,以及环境结构组合没有有害变化基础上,旅游地能承受力大小。分为环境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以及经济承载量。其内涵等相似与旅游资源空间承载量,主要是环境生态容量,结合游客感知容量。

从旅游环境承载力转变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发展前提。因为其影响着保护资源与环境,影响着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旅游环境,是以生态旅游活动为核心。生态旅游活动,必须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作为运行的前提。生态旅游环境,是由自然生态旅游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结合生态经济旅游环境以及生态旅游气氛环境,4个系统所共同组成的。生态旅游在国内不断发展,旅游环境承载力内涵也不断发展。虽然我国研究不多。但是,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中,对生态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体系有了一定的研究。在当地居民普遍重视下,可以建立起生态旅游环境信息查询系统,在此基础上展开分析。

2 生态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存在的问题

2.1 在概念辨析方面,没有明确界定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从旅游容量以及旅游环境承载力,两个概念逐步发展来的。研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形成了一定困难。主要是由于当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内涵科研不多,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形。所以,不能与旅游容量概念明确开来。

2.2 评价指标需完善

目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测评内容,主要问题是指标体系不完善,限制于自然环境承载力方面,没有重视旅游活动,对生态旅游区和周围社区经济服务承载力的接受情况。

在具体对评价指标筛选中,遵循综合性原则没有切实落实。没有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指标衡量方法[1]。所以,要全面考评生态旅游在生态旅游区中的作用效果。我们就需要将旅游环境承载力,分为自然环境承载力和社会环境承载力。区分不同的专业侧重,来进行研究。

2.3 评价中的定量化

现阶段,可用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在定量化的方法虽然方法很多,但是由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复杂性,结合影响因素众多,总的来说缺少综合分析方法。我们在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中个,定量研究限制于自然环境承载力,并且探索影响因素基础上,对数学公式建立方面。但是真正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迫切需要综合定量研究,并没有满足研究需求。

2.4 管理应用不到位

当前,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方面,主要是管理上的应用问题,表现在控制游客数量方面,但是,国外研究侧重点在成长管理方面。从这两种不同侧重点中个,,我国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管理,在管理理念上与国外差距很大。总的来说,这是由于现阶段,限制旅游者数量是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管理方上的具体应用[2]。这个研究的侧重点现实意义较强。考虑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国情决定的。人口数量大,旅游业快速发展速,但是人口整体素质偏低,最终导致旅游管理水平不高特点产生。

3 调控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对策

3.1 适当分流生态旅游环境承载量

由于旅游区长期连续性饱和接待游客,我们英爱应统筹规划,积极协调好旅游供求关系。第一可以通过大众传播,主动向潜在旅游者传播已发生饱和现象。表达带给旅游者不便。使他们认识到超载生态环境容量后果。第二,以立法形式,要求生态旅游区经营者使用浮动价格。旺季提高门票,食宿、交通配套服务价格也要提高,以此来限制环境承载接待量。第三,替代性开辟新旅游区,选择旅游效果近似,地区,而在时间以及价格上,节省的生态旅游区资源,达到替代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饱的效果。

3.2 生态环境旅游区科学休养生息

对短期生态旅游环境饱现象,管理者要在重视旅游淡季的前提下,注意休养生息和环境补给。比如,国家级森林公园在旺季的时候,生态旅游环境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消耗都会过多。但是在淡季的时候,就不能依靠调节能力,去进行休养生息。为了达到保持其容纳力目的,人工补给大量物质,采用信息等来促使环境恢复,是有效的休养生息措施。

3.3 生态环境旅游区区域轮流开放。

在生态旅游环境容量饱的局部地区,采取上述限制进入饱措施外,也可以采取轮流开放的方法,让疲劳景点分几段封闭轮休,使得受损生态旅游环境,有一个恢复阶段。在休养生息保护下,小环境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3]。对同一功能的景区不可以全部关闭,这样会导致游人游兴下降,也不利于整个旅游形象塑造。在轮流开放时,开放的景区搭配,需要注意搭配的技巧,以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期望。

3.4 加快人工治理辅助恢复

生态旅游环境受损大情况下,单靠短期自净能力,不能解决其生态环境问题,人工治理措施可以加速治理速度,对受污染的水体,采取相应的措施整治。做好旅游区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得生态旅游环境,拥有一个较佳的容量。

4 结语

生态旅游取的环境承载量保护方面,最终目的是促进旅游地生态良性循环,实现对生态环境利用和保护的结合。在生态旅游的进程中,搞好规划和管理,可能避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长足发展。作为当前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的热点,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益武,李健,肖胜和,等.浙江省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旅游项目开发[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1):93-97.

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

1 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景

生态旅游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生态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选定生态旅游基地时,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劣应将作为第一要素综合考虑,需要在加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同时,积极争取多渠道的财力投入,逐步实现其规模化效益。充分开发利用本地的特色景观和特色产品,通过必要的投资,建立集风景游览、采摘、野餐、娱乐、体验农家生活等为一体的综合型观光场所,开展以品尝和休闲为主要内容的经营活动。

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对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但实现产业化并不容易,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尤其是政府部门的支持。所以,地区政府一定要重视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在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给予适当倾斜,为其营造优越的发展环境。另外,政府部门还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延续很长时间,投资于环境保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产生效益,所以在实践中,环境保护总是滞后的,于是置破坏而不理,视污染而不见,将环境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转嫁给社会,简单夸大旅游的经济效益,为了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以牺牲环境、透支未来为代价取得旅游收益的增长,使环境破坏日益加剧。

(2)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活动,而我国国民教育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对大多数旅游者来说,生态旅游环保观念远未形成。许多不文明现象在一些景区比比皆是:随手丢垃圾,乱写乱画,践踏草地等。我国在旅游开发中,旅游环境管理方面的人才缺乏,没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造成经营管理和决策中处理不当,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欠妥,环境问题时常出现。

(3)资源开发市场化过度,环境威胁严重,资源开发市场化、商业化的动力很大,但是政府的管理缺位,就会使得公共利益受损。当前,大多旅游景区还没有摆脱单纯追求游客数量的开发理念。大众旅游的开发模式会给一些自然和文化生态相对脆弱的景区带来较大的冲击。现在的大众旅游步入微利时代,但付出的环境和社会代价却很大。大量的游客增加了废水、固体垃圾排放量。许多游客要求消费野生动植物,追求舒适和享受。对当地的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的意愿,表现出文化优越感等,给当地环境和社会文化带来不良的影响。

3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控制生态旅游开发强度,限制景区游客数量、加强生态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容量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生态所能净化和吸收的污染物和每个游客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数量,即生态环境自身恢复所允许的游客数量。数据显示,一个旅游区主要景点的游客容量应为60~100m2/人,一般景点的游客应为100~200m2/人,如果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使生态环境超出其承受能力,从而导致生态失衡。

为了保持旅游环境的质量,需要旅游局、旅游企业、产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因此,必须加强对当地游客及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让入境旅游者认识到自然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人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在加强生态教育的同时,也相应做好惩罚措施。

3.2 合理规划布局河南省生态旅游景区的功能区

不同的旅游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不同,做好景区规划可以减少旅游活动对风景区环境的破坏,将区内各地块的用地性质与游憩利用方式相对应。

3.3 生态旅游景区的服务单位

定期考核导游,培养其环保意识,主要形式以考试及对所带游客团队问卷调查。对生态旅游景区内的垃圾采用管道集中收集,固体垃圾要及时定点收集处理,对随意排放废水和乱倒垃圾的单位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3.4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严格控制游客容量

加强生态旅游过程中的技术参与和指导,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商业运作。为了更好地使生态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必须依靠科学的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入境旅游人员进行规范要求;另外应该规划出更为合理的旅游人数、游览路线,计算出每个生态区的环境承载容量。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走景区可持续发展路线;对旅游区淡季、旺季时入景区人数作更为合理的规划,使旺季不超出其承载能力,淡季制定出吸引游客政策,提高旅游区的功效,增加游客数量。

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问题;措施

生态旅游的大力发展,不但可以更好的保护环境,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同时也能提高城市建设的速度,使城市有更高的知名度。旅游业是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很多服务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使得城市一体化建设效果更好。在发展生态旅游的时候也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对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

1 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同时也能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得到保障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重点就是为了更好的对自然景观进行保护,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以往人们在旅游的时候,环境保护意识是非常淡薄的,这样就使得旅游业在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样就使得人们的生存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不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同时能够实现自然环境和人类和谐共存,一定要发展生态旅游,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当代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同时也能实现后代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人们要重视对环境保护的问题,同时也要更好的保护环境,为后代人的生存创造更好的条件。

2 我国生态旅游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旅游的市场小

现在,人们在旅游的时候主要的兴趣还是集中在我国古老文明方面上,对自然风光认识上还是有一定的偏差的。而且,现在国际游越来越热,在国内游方面主要是进行观光度假,主要追求的是娱乐方面。在进行旅游的时候,虽然有些旅游者对回归自然是非常向往的,但是在实际的旅游中,自然环境保护意识还是十分的淡薄的,这样就使得旅游过程中,环境破坏问题非常严重。生态旅游开发者为了更好的吸引旅游者,在很多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的地区开发了很多的娱乐设施,这样就使得原本保护意识淡薄的情况下,环境破坏问题更加的严重。在环境保护意识方面,人们通常是比较缺乏的,这样在旅游的时候就会经常出现破坏旅游资源的情况,在一些地方存在着垃圾遍地和乱写乱画的情况。在人们旅游的时候对其行为进行要求是非常难的,这样就使得生态旅游区的环保问题成为了很难解决的问题。

2.2 生态旅游企业存在的外部环境欠缺

生态旅游产品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在进行产品开发的时候是要有产业进行支撑的,这就使得生态旅游活动在进行的时候是要有企业支持的,旅游企业在进行发展的时候要将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变成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现在,企业在进行发展的时候通常重视的都是经济效益,而且现在的会计制度在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衡量的时候,通常都是以经济收益作为标准的,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发展的时候无法更好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多的旅游企业在发展的时候,在进行经济效益衡量的时候,对环境成本是很少进行考虑的,这样就使得很多的企业在发展的时候不会将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旅游企业在进行发展的时候对环境保护问题不重视会导致环境破坏问题更加的严重,而且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企业的发展也不会更好。

2.3 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很多的政府为了使经济更快的发展,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候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同时在开发的时候科学的论证也是非常少的,这样就使得旅游资源在评估和规划方面都是非常欠缺的,在非常盲目地情况下就进行了旅游资源开发。这种开发方式对旅游资源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会导致旅游资源在使用的时候出现保护措施不到位的情况。粗放的开发和盲目的使用会使得旅游资源出现严重破坏的情况,在未来保护环境的时候,政府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2.4 开发生态旅游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生态旅游对产品是非常重视的,而且产品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技术也是非常复杂的。很多的旅游资源在进行开发的时候都是因为其自然景观非常好,但是这样是不足以成为旅游产品的,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是要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的,设计人员在生态知识和旅游知识方面要非常丰富,同时也要有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但是,在这方面设计人员是非常缺乏的,这样就使得很多的旅游资源在进行开发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进行设计,使得资源在利用的时候出现了更多的问题。

3 解决生态旅游建设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应该着力构建我国生态旅游适宜的开发和经营模式,以纠正目前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偏差。而就目前的现状和问题来看,适宜的生态旅游开发经营模式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 进行生态旅游的市场教育,加强游客管理

目前我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很容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要加强游客管理。加强游客管理可以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要根据景区内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利用门票等经济手段、利用线路设计、分区规划等技术手段对游客进行引导,使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合理布局,以达到不破坏景区内生念系统的目的。第二,借助景区的宣传栏,宣传画、演播厅、书籍、手册指南以及导游解说系统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旅游之前就应明确告诉旅游者应遵守的规范。特别是通过生态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身体力行和生态旅游区周围社区的环保氛围使旅游者受到教育和感染。第三,生态旅游景区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对环境造成的小良影响。

3.2 加强生态旅游立法、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即使是配合风景区的旅游,其主要服务设施也完全可以在风景区建设。

3.3 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

4 结束语

生态旅游可以更好的对环境进行保护,同时也能满足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求,生态旅游发展可以更好的发展经济,在发展的时候对出现的问题要找到解决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范文第5篇

一、牡丹江市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牡丹江市位于中国东北边疆,黑龙江省东南部,属中纬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促,秋季降温迅速,春季升温快。根据牡丹江市计委与旅游局1997年旅游资源普查结果,全市旅游资源共有6类45个基本类型,即《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规定的6类,牡丹江市全有,全国划分的74个基本类型,牡丹江有45个,占60.8%,其中属自然旅游资源有12个基本类型,属人文旅游资源有33个基本类型。镜泊湖为国内著名的火山堰塞湖之一,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莲花湖湖面辽阔,烟波浩淼,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海浪河、响水河水势缓急相间,适于开展大众水上漂流活动。森林覆盖率为68%,林木种类繁多的牡丹江市域内山林中栖息有野生动物18科53种,主要有东北虎、马鹿、花鹿、紫貂、猞猁、獐子、貂熊、青羊和雪兔等。占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资源,无疑为牡丹江市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牡丹江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要以生态效益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保障,以社会效益为依据,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整体协调原则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优化,而非最大化。生态旅游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获取相对优化的经济收益,而不能为追求短期的高收益而置环境成本于不顾。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以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均衡、全面、协调为目标。

(二)生态性原则

这是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的本质。生态旅游资源多为敏感性强的脆弱系统,生态旅游产业应持珍爱、尊重的负责态度对待,使旅游资源和环境在合理开发中得到有效保护,并体现在整个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三)公平性原则

旅游人群的流动会带来多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保护旅游地文明,就是要把公平发展放在首位使旅游者与社区居民相互尊重,使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不以牺牲旅游地的文明为代价。

(四)知识性原则

生态旅游对象的脆弱性决定了保护与开发对于知识的依赖性。科技支撑是资源保护的必要条件:旅游者、经营管理者和当地居民的生态意识和环境素养的提高有待于他们知识文化素质的增长。只有全面进行知识导入,才能使生态旅游的主体、客体之间在可持续发展上相辅相成。

(五)广泛参与性原则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的关心和努力,而且还需要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广泛参与,只有多方参与广泛合作,才能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建构雄厚的社会基础。

三、牡丹江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保护环境: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生态环境和社区文化保护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和社区文化的保护应重点做好如下工作:强化环境监测;加强旅游景观区自然灾害的预防;保护景观环境,及时收集处理旅游垃圾污物;建立生态型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

(二)政府主导: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资金保障方面,针对发展初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所需的资金投入较大的问题,应当推行在统一规划下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办法,依照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开发生态旅游。可通过政府职能的发挥来获取生态旅游开发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拨款、招商引资、专项税款返还(如生态资源保护税)、建立生态旅游发展基金,以及争取国际组织的项目资金援助、贷款等。

(三)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

在制订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生态旅游资源状况、特性和分布;合理划分功能区,充分考虑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大小,旅游者类别及需求特征;认真调查旅游区的生态资源和可能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负面问题、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坚决制止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旅游经济增长的项目。

(四)产品开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生态旅游开发的核心问题,目前,国际旅游市场已由传统观光型生态旅游产品向多元化生态旅游产品转化,因此要发挥地方生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特色,提高品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生态旅游产品,特别要立足地方特点,注重发挥生态旅游区的比较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精品。

(五)信息技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平台

知识经济的出现,不仅刺激了旅游需求、拓宽了旅游市场渠道、增强了旅游市场管理,同时也加剧了旅游市场的竞争激烈。因此应大力推进生态旅游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政府服务、行业质量管理、公众旅游引导、目的地营销等方面的产业发展水平。

(六)区域合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旅游行业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后,开始步入区域旅游协作的营销时代,区域旅游合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加强区域联合,促进区域内资源、产品的优化和共赢,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应对竞争不仅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新思路,而且也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选择。

(七)旅游教育: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

依托资源优势来发展经济,人才是关键,首先必须注重人才培养。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特殊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业务能力强的专业人员、管理人员队伍。

(八)市场监管: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秩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