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现碳中和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包装产品的生命周期来看,绿色包装所专注的就是从资源源头做好控制,减少环境资源与再生资源的浪费。即便如此,在将环境资源转变成包装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依然会耗费一些能源,对此,可通过碳排量作为评估能耗的指标,以求能够合理地控制能源使用。
碳排量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个简称,因为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就是二氧化碳,因此使用“碳”一词作为代表。在整个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加大了能源或燃料消耗量,这些都会促使碳排量的增加,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成功地将“低碳”概念根植到很多企业的发展理念中,促使他们自愿在节能减排的发展道路上做出各种开创性的探索与尝试。
在包装印刷企业中,这种风气显得更为良好,许多包装印刷企业结合自身的经营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包装和低碳包装,并在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推出许多绿色环保型生产措施。我公司――国际济丰纸业集团(以下简称“国际济丰”)在这方面就表现得较为突出,在此愿将我公司在碳减排方面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碳减排与碳中和
国际济丰一直秉承环保的发展理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济丰在香港的再生纸工厂就凭借着在工业排污、排废上的得力环保措施,获得了香港政府颁发的港督环保贡献奖。2009年,国际济丰成功成为我国首个自愿以碳足迹排查进行碳减排,并实现“碳中和”交易的包装企业,这在推进我国绿色包装以及供应链的发展上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在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碳中和”的概念,碳中和又称碳补偿,可以计算出个人或企业日常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可计算出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要耗费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或企业将“碳中和”计算的经济成本以付款形式交给第三方专门负责环保的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来抵消掉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国际济丰率先开始“碳中和”项目后,逐步对旗下在中国的10个工厂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深化,主要从工厂所使用的锅炉、设备用电、污水排放、废料处理等多个方面实施节能减排措施。
目前,国际济丰旗下所有工厂都应用了无纸化系统进行生产操作,对生产的各个工位配备了网络与计算机显示屏,所有的工单或图纸都可以通过网络终端调取,无需再进行工单或图纸的打印与流转,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工单或图纸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而且还能大量地节约纸张和打印碳粉用量。而且,国际济丰也是国内首家针对原纸实施RFID技术管理的瓦楞纸箱制造企业,该技术能有效提高仓库内原纸的周转率,大幅度降低生产所用纸张的损耗率。
国际济丰为旗下各工厂都制定了生产单位面积产品碳排量的限定值,并且每年都会对各工厂就碳排量进行核查。从以往统计的数字来看,国际济丰2010年的总碳排量比2009年下降了16.9%,2011年的总碳排量比2010年下降了25.7%。其实,碳排量的降低也意味着生产单位面积产品能耗的降低,无形中也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又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国际济丰旗下各工厂之间针对年总碳排量也会进行相互评比,而且,各工厂还积极响应第三方的核查以及如实缴纳“碳中和”交易中的碳抵消费用。各工厂内部也在大力宣传碳减排理念,使得员工真正意识到节能减排的好处,并开始主动为改进能效做出努力,以此来减少工厂在“碳中和”交易中所支付的碳抵消费用。
绿色包装设计与研发
碳减排不光要从生产环节抓起,还有许多隐形环节需要关注,比如运输包装行业不仅是包装制造行业,同时也是服务行业,必须做好从包装产品的生产制造到产品运输,再到终端服务等各环节的碳减排,即在整个产业链上实施碳减排。国际济丰从2008年就开始尝试从单一的包装制造型企业向集包装设计、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转型,专门为客户提供低碳、高效的整体运输包装设计服务,并着眼于合理、适度的包装设计与研发,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高效率、绿色低碳化的供应链。
包装产品在设计之初就应探索更轻量化、减量化的解决方案,选用绿色包装材料,从源头上做好控制,保证所生产的包装合理化、适度化、环保化,可大大减少包装生产过程中的碳排量;同时,还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包装装配效率和仓储空间利用率,帮助终端用户降低物流供应链中的碳排量。
在包装设计上,国际济丰坚持发展绿色包装,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以产品包装价值链为设计指导理论,为客户提供整体包装解决方案。并且,国际济丰于2010年在江苏昆山建立了通过国际安全运输协会(ISTA)认证的包装研发测试中心,以此来验证生产用包装材料的可靠性与包装方案的安全性,以期探寻出更加合理、适度的包装设计方案,真正实现包装绿色化。
广推绿色发展理念
“零碳”的另一层涵义是通过一些活动中和碳排放,比如植树、实施碳封存技术、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或购买碳汇等。
提到煤电、石油等化石能源,我们大家都有感受,那就是亲眼见到化石能源的价格在高歌猛进、一路狂涨。那究竟涨得有多快呢?我们以石油为例。
石油从2000年10.39美元/桶涨到2009年172.37美元/桶。过去十年,国际化石能源价格上涨超过十倍。按照现有速度,未来五年石油价格将上涨五倍。到那时,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我们有很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很好的高架桥,但到那时可能很多白领没有足够的钱去买燃油来驱动自己的汽车。
我们有非常好的建筑、非常美丽的城市,但到那时可能没有足够的能源去点亮这个美丽的城市。
我们有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高铁,有不断扩张的一流交通设施,但由于能源价格的增长,火车票、飞机票却越来越贵价格越来越高……。
我们人类社会中75%的能源消耗来自于现有的城市模型。现在城市离开化石能源就无法正常运转。这种城市趋势还在不断加剧。而我们中国目前只有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城市化人口还将不断增加。但是全世界能源资源是有限的。这种能源资源消耗方式再有30年时间将耗尽世界上所有的化石能源。
所以,我们的城市需要转型。
我们先来看这个传统的城市模型。
消耗化石能源,通过燃烧,变为电力和二氧化碳输入城市,输出的是热岛效应和全球变暖;输入清洁的自来水,输出的是大量污水;输入大量食品、资源,输出的是大量垃圾和环境污染。资源能源终将消耗完毕,堆满垃圾,不可持续发展。不断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使得气温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恶劣天气增加……。
零碳中心希望探索一个新的城市模型:城市能够收集自然界的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光能、水源热能和生物能等,收集自然界的雨水和自然水体,并且净化成为可以正常使用的水源,收集废弃的垃圾和废物,输出电能、热能和肥料,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且,我们也在探索,为低碳城市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它包括:低碳设计和建造解决方案;低碳财务解决方案;低碳运营方案;低碳计量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这些,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
低碳设计和建造解决方案
那么,这种未来的低碳城市模型离我们的生活远吗?
其实十年前,英国就已经建成了这么一个小区,叫贝丁顿小区。自去年7月2日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小萌,对英国贝丁顿小区和取自贝丁顿小区建造的上海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碳馆之零碳原理进行了连续报道和详尽的介绍。
零碳馆是中国第一个零温室气体排放的建筑。它主要利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集热器提供室内用电及热水。零碳馆的设计原理是为了最大化的减少高效建筑内供冷和供热的需求。零碳技术包含超级保温、蓄热体、太阳能、风和地下水等可再生能源的综合运用。它将全球节能减排的技术在这里集中做了呈现。
大家看到的这张图,清晰展示了零碳馆集成十几项零碳技术、综合使用、最终达成了零碳的原理。
上海世博零碳馆是一个展示型的建筑。我们普通建筑能实现零碳吗?
能!这是5年前我们与万科合作,做的中国第一个零碳住宅建筑。
原有建筑可以改造成零碳建筑吗?
能!这是我们和万科地产于5年前通过对于原有建筑的改造,形成的一个节能型建筑的典范。
大型建筑可以实现零碳吗?
也能!这是我们与中科院合作的一个项目。一万平米。项目正在进行中。
我们讲零碳建筑,针对的是一个建筑。我们能否在一个区域层面实现低碳呢?这方面我们已经在中国实践了很多区域性的低碳规划了。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海南的博鳌二期,25平方公里乐岛的低碳区域规划。
这是一个鸟瞰图。中间是万泉河。这里没有工业,全是农林业、旅游业等。我们利用风能、太阳能来提供所有能源,通过林牧业循环、旅游业循环等来达到交通、产品、能源、废弃物的一个循环利用,实现区域低碳目标。
这是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某区配套的一个新规划。
我们将城市的功能、要素进行技术上的整合:能源、建筑、废弃物(含污水、垃圾的处理)和农林业、植物及景观等进行一个循环的整合,最终达到一个低碳运行的模式。
低碳财务解决方案
低碳如何为城市带来效益呢?
这是来自上海工商业的电价预测表。大家从表中可以看到从2004年至2011年实际电价与未来上涨的趋势,也可以看到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实际价格与未来下降的趋势。从图中可以看出,不用多久,持续上涨的化石能源之电价价格必将高过太阳能价格。
所以,低碳系统与技术的运用是构建低碳城市的必由之路。
但是,复杂的低碳系统与技术的使用,采用传统的推广方式进行全面的推广运用,使人们感到困难重重。
这是零碳中心的推广模式。
零碳中心将低碳技术分解为:为项目带来增值、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为使用者带来收益三大块,通过专业管理使得低碳带来更好的投资效益和运营表现。
现在看看在替代式太阳能和热能供应方面,零碳中心能为你带来什么。
我们和浙江一家著名的新能源供应商实施的合作,能够为零碳联盟的客户提供1.1元/度的20年太阳能锁定电价。这将确保住户的能源安全,为用户省49%的电价。
我们和广东一家著名太阳能热水和空气源热泵供应商的合作,能够为零碳联盟的客户提供2元/次的洗澡热水供给系统。用户费用省52%。
我们和湖南一家著名地源热泵-毛细管系统供应商的合作,能够为零碳联盟的客户提供0.5元/平米日的冷水供给系统。用户费用省25%。
我们和广东一家著名垃圾分类和生物质降解供应商的合作,能够为零碳联盟的客户提供50元/吨的生物垃圾处理,并且提供热水和沼气。用户费用省65%。
替代式中水和雨水供应方面,我们和江苏一家著名雨水收集及中水系统供应商的合作,能够为零碳联盟的客户提供70%水价的景观用水和冲厕用水。用户费用省30%。
我们零碳联盟的阵容还在不断壮大。皇明太阳能就是我们零碳联盟的成员之一。
2010年5月22日零碳联盟于上海市世博会零碳馆了《零碳联盟宣言》:“我们郑重承诺:以共建绿色家园为目标,积极发掘新型环保能源,努力搭建零碳产品平台,支持零碳技术,积极引导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共建绿色家园。”
低碳运营解决方案
世界自然基金会《地球生命力》报告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已经超出了地球生态承载力的50%,也就是说我们需要1.5个地球来支撑现在的方式生活。到2030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将出现衰退,除非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减少使用地球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报告指出过去30年自然世界已有超过1/3的资源被人类毁坏,地球指数降低了35%。这30年里,人类所消耗的资源足足增加了1倍,并且继续以每年1.5%的速度增加。
所以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人们如何利用一个地球的资源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为了实现一个地球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改变日常生活方式中的默认习惯,而趋向于更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各方伙伴共同合作营造有吸引力的、广为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家园。
低碳计量解决方案
那么,“零碳”、“低碳”――有没有标准呢?
“节能就是低碳”、“绿色就是低碳”――对吗?
毫无疑问,节能肯定比不节能低碳;绿色肯定比非绿色低碳!
但是,这个“节能”和那个“绿色”,分别降低了多少温室气体排放呢?谁降低得更多呢?
要降多少,才能称之为“低碳城市”、“低碳建筑”、“低碳产品”呢?
还有,节能80%等于减碳80%吗?……
所以,是否“零碳”,是否“低碳”,一定要进行碳计量。而碳计量,是需要标准的!
这幅图是“零碳和低碳:碳计量执行的标准&使用的方法学”。
基于组织的碳计量执行ISO14064-1:2006;基于产品的碳计量执行ISO/CD14067&参考PAS2050:2008,包括《ISO14040:2006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和《ISO 14044:2006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对于基于组织的碳计量和基于产品的碳计量,我们的客户最终都会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查证确认项目的碳计量结果。
关于低碳城市和零碳/低碳建筑的碳计量,目前没有国际和国家标准。我们依据《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依据国际认可的方法学,参考ISO14064-2:2006和CDM方法学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学。这个方法学计量的结果是否可信呢?
2010年8月,零碳中心与上海市环科院、同济大学联合承担了上海市科委关于“低碳世博”的研究课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跟踪评估研究。零碳中心承担其中一轴(世博轴)四馆(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文化中心)的碳盘查。这是中国首次基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的碳盘查。此项目已于2011年1月获得科技部万钢部长颁发的世博科技先进集体奖。
住建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多方单位对这种方法学进行了评价,住建部孙克放总工签署的评审结论“本评价方法科学严谨,并具有实用性。填补了中国建筑领域中的空白。”
我国第一个产品碳标签由零碳中心于2010年4月23日在国家商标总局备案注册。实施产品碳标签有如下好处。
对于企业和制造商:识别产品链中的减排机会;执行以持续改进为目的的度量及进行目标产品区分;供应链的结合及更好的碳披露,以及面对全球化的采购可以提高在供应链中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力;可以用于证明和确认他们在温室气体管理和减排方面做出的努力。
对于消费者:可为消费者提供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可靠信息;可引导他们做出更加有利于环境的产品选择。
目前发达国家非常积极,正在制定温室气体方面新的“游戏规则”,如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以及酝酿中的“碳标签”。这些都极有可能成为新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国是产品出口大国,又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所以在这方面,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未雨绸缪。
英国的产品碳标识最早于2007年3月推出。在去年,英国的碳标识已经应用到超过100种产品,包括:食品(果汁、土豆片)、服装 (T恤)、玩具(非电动)、生活用品(洗发水、洗涤剂、灯泡)、服务(网上银行账户)等。
以下是日本的碳标识、碳标签。它明示了产品的碳排放总量以及全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所占比例。
这是韩国的产品碳标签以及应用中的两种具体含义。
中国的碳标签呢?
这是英国、中国台湾以及中国大陆的产品碳标签对比图。
中国大陆的产品碳标签,即零碳中心于2010年4月在国家工商总局备案注册的零碳商标暨产品碳标签。
[关键词]低碳经济;房地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148-03
1 房地产业实施低碳经济的紧迫性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方式。关于“低碳经济”概念最早源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CO2的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0%,2050年减少60%左右。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对能源生产和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尽管《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中没有规定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前的具体减排量,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必须承担国际义务,所以,我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很高,2002年为605吨/百万GDP美元,为印度的1.86倍,日本的1.69倍,西欧发达国家的1.6倍。据美国能源署预测,我国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2025年期间年均下降2.1%,高于发达国家的下降速度,但是由于我国经济规模的逐年增加以及煤炭主导的能源结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年均增长2.6%),2020年将达到81.45亿吨,届时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量较大的行业,房地产低碳化,既能发挥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优势,又能带动诸多产业降低能耗、减少排放,负有领衔低碳经济的重要使命。要实现房地产业低碳化,其基础之一就是做到建筑低碳化。低碳建筑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减少房地产项目建造时消耗化石燃料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减少建造的房地产在使用阶段,由于调节环境温度差异而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第三方面是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减少由于建筑物报废而增加的建筑垃圾。众所周知,建筑是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户,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建1平方米的建筑,将向大气中排放574千克二氧化碳。如果将房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能耗折算为碳排放,新建1平方米的建筑就要排放约0.8吨二氧化碳,按照我国每年新建20亿平方米房屋计算,相当于每年增加碳排放16亿吨,整个建筑业的碳排放量几乎占到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远远高于交通运输和工业领域。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新建筑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耗能80%是与环境温度只差10℃~30℃的采暖和热水等低品位消耗上,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房地产在开发、使用的过程中消耗的化石燃料及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排放量的50%以上。房地产开发建造及使用过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所以对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房地产行业来说,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行业生产模式不可永续,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通力合作,从供应链、建造、使用和拆除再利用的角度整合产业链,共同推进低碳房地产业的发展。低碳房地产业的发展主要体现房地产开发的整个过程上,从房地产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到使用、报废。
2 低碳时代房地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2.1 房地产企业开发低碳建筑积极性不高
我国房地产企业在低碳发展的认识上尚存在一定概念滞后,通常开发商会觉得低碳建筑成本较高,在当前价格弹性较大的房地产市场上不具有竞争优势。无论是能源利用方面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能,还是建造技术方面的建筑保温技术、雨水收集技术、垃圾回收技术,都需要付出比传统建筑更高的成本。根据一些开发商的统计,对比未增加节能减排技术的房地产,低碳房地产可节电50%,节水20%以上,但成本增加的幅度在5%~8%。对于开发商而言,由于现阶段低碳房地产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成本相对较高,利润空间有限。特别是在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卖方市场格局主导下的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更多关注短期收益,对提升房地产品质的认识不够,推行低碳房地产的动力严重不足。甚至有些开发商打着低碳地产的幌子,其实只对建筑物做了简单的生态处理,在销售时价格就上涨20%。实际上,低碳住宅的总成本相对于普通住宅还要低,开发低碳住宅的目标之一就是降低诸如水电费、物业费之类的生活成本,因此其比普通住宅的使用费要低很多,从远期看,购买者其实真正节约了住房成本。但对于大多数开发商而言,推进低碳建筑需要增加成本和投入,而资金的一次性投入与节能回报的持续性回收,这两方面的主体并不一致——资金是由开发商投入的,回收却由业主享受。开发商在承担了较大风险后却无法预计可能获得的利用,使得开发商对低碳地产的开发积极性不高。
2.2 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执行的绿色建筑标准为2006年建设部和质监总局联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广西、江苏、重庆等地陆续建立了地方标准,低碳房地产发展已经逐步从示范性阶段步入实际操作阶段。但是由于我国低碳房地产起步晚、实践经验少、基础数据不足,现有的评估标准往往偏重于对设计和建设过程的引导,使得评估结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一方面,评估体系的设置定性条款居多、量化数据较少,过多的主观判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评估质量;另一方面,在标准设置上,评估体系侧重建筑环境质量的评价,忽视了建筑本身的经济性和使用的舒适性,影响低碳房地产的推广。同时,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综合性标准体系尚未建立,过分强调技术应用而缺乏对运行过程整体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估,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市场和公众。
2.3 现有节能设计及低碳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低碳技术存在研究起步较晚、技术不成熟等问题,我国低碳住宅主要集中在新风系统、地源热泵空调、节能墙体、节能门窗等建筑节能材料和设备的应用上,而建筑节能设计的设计水平和相关技术还相对落后。2009年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对112组工程节能材料的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抽样不合格率高达19.6%。其中在某房地产项目中,某涂料公司提供的两种外墙保温产品均不合格。另外,太阳能技术也有不成熟之处,如果某个建筑物完全采用太阳能技术,在冬天就很难满足其生活需求。总之在新能源的应用,节水器具的推广,隔音降噪措施实施,节能灯、供暖、空调采用、清洁能源使用,3R材料应用等技术研发方面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很多难题需要攻克。
2.4 缺乏有效的政府管理
由于缺乏有效的政府管理,在低碳地产发展过程中,各方参与积极性低,开发商责任意识淡薄,设计机构的低碳房地产设计能力欠缺,这些因素共同制约着低碳房地产的发展。低碳房不等于高价房,低碳房地产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减少使用成本开支。尽管改造过程确实增加了一定的成本,但是还可以通过规划、设计等来达到相对低碳的目的,这方面的成本也并不高。
2.5 购房者不能主动积极配合
由于低碳房地产的建造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建筑,而这部分附加成本往往会转化成用户的负担,在相关税收优惠不足以抵消购房成本的增加额时,低碳房地产往往只能成为高档房地产的尝试,难以赢得绝大多数市场。从市场分析,目前我国消费者住房刚性需求强烈,低价房成为首选,其次是地段、环境、功能,而低碳、节能、环保往往排在最末位,甚至被忽略。他们需要低碳,更需要低廉,因此,大多数消费者在节能与低价格面前,会选择低价产品。随着低碳技术应用的成熟,低碳房地产业势必走上产业化的道路,低碳房地产的价格将更加平民化,但显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 推行房地产业低碳经济的对策分析
3.1 制订强制性规范和鼓励政策推进低碳房地产发展
从英国、美国等低碳房地产推行较成功的发达国家来看,在低碳房地产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的推动和扶持是重要手段。英国、美国政府为支持低碳房地产业的发展,纷纷为低碳房地产的评估和实践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开发商和住户的额外支出,促使低碳房地产被社会广泛认可。虽然国内对节能建筑以及绿色建筑有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但是从低碳排放的角度研究的较少。故真正低碳节能的房地产开发还比较少,对低碳房地产的推动,还仅停留于一种市场引导、倡议的阶段,没有一个系统的、强制性的政策规定。同时由于缺乏严格的约束性碳排放标准,开发企业在低碳住宅开发方面缺乏明确的依据,创新力度不足。因此修订建筑规范,优化原有设计标准,制定低碳时代的房屋验收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低碳住宅建设标准,让行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是促进低碳房地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政府也应该拿出一部分资金,资助房地产业,比如,凡是实施低碳建筑的企业,在土地出让时给予政策上优惠,致使房地产业因实行低碳建筑而增加的费用由三部分来分摊: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只要政策得当,发展低碳房地产不仅不会抬高房价,还会让房价降下来。因此,建议政府在这方面尽快制定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并出台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推进低碳房地产业的发展。
3.2 大力开展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我国房地产企业推行低碳经济面临的主要难题,除了经济原因外,主要是技术问题。低碳房地产和节能技术走向平民化,还需要大力开展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如果开发商严格选用材料,设计好采光、通风等,业主就不需要过多装修。减少了装修活动,也就减少了碳排放。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与环境共生地产”的理念,提倡选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分区空调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水回收系统等与环境相协调的装置,成本并不高。目前中国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满足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需求。但是,现有的这两个基金主要资助碳汇的项目,还未将基金用于低碳技术研发的支持和激励上。碳基金的目标应该除了关注碳汇的增加外,还需要更加关注通过帮助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并从中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从而帮助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社会。碳基金的资金用于投资方面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二是加快技术商业化,三是投资孵化器。我国碳基金模式应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按企业模式运作。碳基金公司通过多种方式找出碳中和技术,评估其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鼓励技术创新,开拓和培育低碳技术市场,以促进长期节能减排。
3.3 加快低碳房地产行业评估标准体系的建立
从英国、美国、日本等低碳房地产推行较为成功的国家来看,它们都有一套科学、完备、适合本国甚至世界的低碳房地产评估体系。我国虽然也出台了一些标准和技术细则,但主要是为部分项目评级、评星而建。在评估体系的标准制定上,应坚持强制与指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国家层面上,应规定低碳房地产应该达到的总体要求,提高相关节能技术标准,严格最高能耗标准;在执行层面上,结合当地气候、资源、经济以及社会文化特点,由地方管理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评价标准,中央管理部门对其进行论证和评估。
3.4 实行房地产建设工业化,降低碳排放
房地产产业化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流行的一种房屋开发方式,楼梯、墙体、外墙面砖、窗框、卫生间等都可以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实施“工业化房地产”后,建筑垃圾减少83%,材料损耗减少60%,建筑能耗碳排放降低50%以上。因此,必须实现房地产工业化,大力推广太阳能、地热能,利用节能墙体材料,并通过房地产部品、部件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促进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住宅产业化,量化生产是发展低碳地产的重要路径。产业化建设是建立项目在建筑施工周期上大大缩短,对于能源资源消耗、劳动强度的降低都有很大的好处。
目前,我国还处于低碳经济的起步阶段,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是我国房地产低碳化的路还很长,其中有很大的潜力可被挖掘,很多机遇可被创造,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推行房地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魏润卿.论低碳经济与低碳地产、绿色建筑[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
[4]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科学家,2009(2):47-50.
在美丽的海南岛中南部山区,有一片与现代文明隔绝的5万多公顷原生态热带雨林,没有电视、网络,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没有。8年里,先后有毕业于全国10多所高校包括3名博士在内的31名研究生、本科生放弃优越大城市生活,陆续加盟保护区工作站,成为鹦哥岭绿色家园的开拓守望者。他们月薪不足2000元,住着简易板房,依然激扬青春,抓捕偷猎分子,发现并保护当地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了科考,他们常年背着沉重的器材设备,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嗜血的山蚂蝗爬满脚是家常便饭。他们把国际先进的自然保护方法引用到海南,帮助黎苗村民致富,彻底放下猎枪砍刀,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团队也收获了爱情、友情和快乐,并铸就了一种青春的力量与品牌,它的名字就叫“鹦哥岭精神”。
原始部落战孤寂
鹦哥岭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谱写出满满的动人传奇?2004年初,为保护这个陆地面积50464公顷,分布着完整垂直谱带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海南省成立了鹦哥岭自然保护区。这个因主峰山巅类似鹦鹉嘴而得名的山脉,是琼岛的水塔和生态核心,堪称物种天堂。2007年,一纸鹦哥岭保护区发出的公开聘书,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名大学毕业生进驻。他们从海口坐车到白沙县城,还要再坐两小时中巴车到鹦哥岭山脚,然后步行越过一座山,再搭乘40分钟的摩托车,才能赶到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
如果说林业生态专业的大学生来保护区可以学以致用的话,可最后一个来到鹦哥岭的湘妹子周薇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上错了船”。2010年毕业季,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招聘会上人头攒动。现场,由海南林业厅组织的招聘展台前,时任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站长的周亚东慷慨陈词,多媒体展示着鹦哥岭里有着一群昂扬向上的年轻人,正在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质量提升轰轰烈烈地挥洒着青春。鹦哥岭迤逦的自然景色和多项国际知名机构合作的项目成果,再加上同龄人的火热激情感染了周薇,她弱弱地问:“我学经济的,去了林场,能和其他学林业的同学一样有发展机遇吗?”周亚东郑重地告诉这个清秀灵动的女孩,“我们看重的不是专业,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会有机会!”
不顾家人阻拦,周薇只身来到鹦哥岭。她是鹦哥岭老27人团队中年纪最小且最后一个加盟者。有人说,鹦哥岭的管理站,还不如海口公交车站。虽然有了心理准备,可初到原始部落的周薇还是大吃一惊,这里的条件与世隔绝,工作条件简陋至极:茅草屋里打地铺,没有空调风扇,男女共用卫生间,运气不好,晚上还会钻进几条蛇把大家折腾得半死。
如此暗淡,何以坚守?半月后动摇之时,周薇最后一次来到鹦哥岭工作站鹦哥嘴分站,想向这里的一切告别,却发现,这里的一切都变得那么地清晰,大家一起建起来的“鹦哥讲堂”,艰难生活中结下的深厚友情,领导的谆谆教诲,浓浓的学习氛围似乎都在挽留她。最终,她放下了行李。周薇是学经济的,被安排从事财务工作,很少有机会和大伙一起涉足户外,清闲之余她感到无比孤独。于是,周薇在完成本职后主动要求参与同事们的户外作业,甘愿越森林、住帐篷、喂蚂蝗,周薇逐渐融入了团队。
其他来到这里的26名大学生也莫不如此。尽管他们来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为了自己的事业,有的为了自己的爱人,但最后无一例外地爱上了这里,在这个偏远而落后的地方扎根下来。鹦哥岭究竟有多少种动植物?有没有动植物科学新种?这些课题是吸引大学生来到这里的最初原因,也是鹦哥岭保护区的首要工作。
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昆虫专业的山东籍硕士生王合升“海拔”1.9米,他对鹦哥岭这座大山的热爱,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在家里娇生惯养的他,为了给保护区立好界碑,二话不说就扛起60公斤重的水泥桩界碑进山,汗流浃背肩膀磨破鲜血淋漓也不哼一声。有一次,他独自在山里做昆虫调查,一抬头,一个三角形的蛇头赫然在眼前出现,正吐出长长的信子嘶嘶作响!千钧一发之际,王合升吓得一动也不敢动,在原地与蛇僵持足足几分钟后,蛇才慢慢游走。缓过神来后,他才发现自己双腿疼痛难忍,原来就在那一会儿工夫,好几只山蚂蝗乘虚而入,爬进了他的裤腿,吸得腹圆鼓胀付出总有回报,几年间,王合升走遍了鹦哥岭所有山峰,记录下了第一手昆虫资料:2008年,王合升第一次在海南发现了淡水水母。同年底,他先在鹦哥岭道银村和力土村之间的沟谷里,发现了数万只从内陆飞来鹦哥岭越冬的斑蝶。随后,他又陆续在红坎、南坡等地,发现了10多个斑蝶的越冬地。同时,长沙中南林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廖常乐,是发现鹦哥岭树蛙的第一人;研究生黄娟通过人工繁育孵化出了两只可爱的绯胸鹦鹉后放飞大自然,让在鹦哥岭消失多年的这个物种重回故乡。
在这群年轻人的努力下,8年来,他们对这里的物种进行了“地毯式”科学调查,动植物资源不断刷新:维管束植物2262种,脊椎动物481种,鹦哥岭树蛙等科学新种14种,轮叶三棱栎等中国新记录种26种,伯乐树等海南新记录种190种。
保护与发展兼得
长期以来,“放火烧山种稻子,拿起鸟铳打野味,砍下大树换票子”,一直是保护区当地村民不变的生活方式。工作站的年轻人明白,要让保护区的动植物安心栖息繁衍,只有让周边的百姓告别靠山吃山的陋习。
保护区明文规定“禁止砍林猎杀野生动物”,工作站严格执行,可遭遇村民们清一色的愤怒抗拒,几度濒临爆发肢体冲突危机。如何让百姓放下猎枪柴刀?这时,当地人给他们支招,“小伙子们,黎苗兄弟实诚,要想让他们认这个理,得先和他们喝酒!”大伙茅塞顿开,当即凑钱买了几十箱米酒,搬到了一座黎寨村民面前。一碗碗的米酒,酒精含量并不低,可为了让村民配合,不善饮酒的小伙子们逼着自己“咕咚咕咚”大口吞下。看着小伙子们牛饮醉倒瘫软如泥的难受样儿,村民们终于松了口,“原来这些有墨水的还挺实在,不来虚的!咱也该应了人家!”
翌日,鹦哥岭保护区工作站门前就出现了感人的一幕:刚打开门,就发现门口摆着一杆杆猎枪,一把把砍刀,足有200多人静候门前。“我们是来当义务护林员的!”大家七嘴八舌地呼喊。如今,200多人的护林员已成为鹦哥岭团队的重要力量,在鹦哥岭繁茂森林里,以酒为媒建立起了全民保护网络。
在长期的奔波中,一些大反差的社会现象引起了年轻人关注。有一次,保护区森林公安局局长李之龙带队去乐东县万冲镇,调查一位60多岁的阿婆请人上山毁林的报案。来到家中,李之龙却看到了阿婆家病重的丈夫和两个弱智儿子,原来全家4口的生计落在她一人身上。此情此景,让年轻人们震撼反思:鹦哥岭山清水秀堪称金山银山,难道保护区周边百姓就该为保护生态而受穷?如何在保护中实现发展?
不久,他们从网上得知,在和鹦哥岭有着类似矛盾的贵州山区,有个“稻鸭共育”模式,既解决了保护难题,还带动了一方人致富,激动不已的他们专程去取经。在贵州,他们看到了“稻鸭共育”模式的好处:鸭子在稻田里吃草、吃虫、吃田螺,既除草又除虫,鸭子的游动还提高了水中氧气含量,排放的粪便也可作为水稻肥料。到水稻抽穗的时候,鸭子也长大了。卖了鸭子收了水稻,群众的收入大大增加。回来后,他们选择白沙县高峰村委会下属的一个自然村作为示范村庄,为了让农户接受试点工程,2005年毕业于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王云鹏自己掏钱,替农户们买来了鸭苗。在城市生活长大的他们,本来并不会插秧,可是为了教农户,他们挽起裤脚,把双脚泡在水中,和农民一起插秧。当年,通过收稻子卖鸭子,农户们喜获丰收。村民符金海养了40多只鸭,稻鸭价格还是普通鸭的2倍多,卖了差不多3000元。尝到甜头的青年团队小胜不收兵,又推广起了林下经济。昔日只有杂草、飞虫的橡胶树下,如今种起了瓜果蔬菜、养起了鸡,眼见着一年到头手里都有钱了,靠上山砍树卖钱的人越来越少了。
久居偏僻大山,没有大城市的美食与娱乐,闭塞孤寂如何长久留住青春学子?一切牺牲付出背后的动力究竟是什么?王合升给出了答案:“我2007年底来到这里,结识这个团队堪称人生最大的收获,我们彼此关爱,做着喜爱的工作。即使工资少生活艰辛,不像大城市同龄人那么绚烂多姿,但我在心灵上的收获、充实与满足,远超越他们。”
爱情激荡鹦哥岭
挥洒青春苍翠浓,鹦哥岭也见证了团队的成长。一路走来,成长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友情、爱情和简单的快乐。
几年下来,曾经萌生退意的周薇已经彻底爱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准备在这里扎根一辈子。东北林业大学毕业的西安小伙刘磊是鹦哥岭团队最早的一批成员之一,早在周薇第一次来到鹦哥岭的新人欢迎会上,老站长周亚东就悄悄“开导”刘磊:“注意到那个皮肤白白的小女生周薇没有?整场她都一直在偷瞄你。”从此,刘磊就对周薇上了心。“才不是这样呢!他们先是故意让刘磊误会,然后又来和我说刘磊也在关注我,说我们性格很合适。”周薇后来才明白上了老站长的“套”,她和西北糙汉子刘磊的首次约会就来自于李站长的一句玩笑话。清纯可人的辣妹子周薇,学生时代就对自己未来的男友充满了期待:个子最起码要1.75米,还要阳光幽默浪漫整洁,最好型男加暖男。但刘磊好像一条都不符合。在和刘磊交往的日子里,虽没有华丽餐厅里的烛光,野外营地旁的篝火是他们互致的祝愿;营地没有影院,仰望的星河是他们心灵交织的见证。内敛、工作拼命的刘磊曾差点失去一只眼睛,正是这份强烈的事业心打动了周薇的芳心。
为爱挺进大山,把爱情高高挂在了鹦哥岭上。鹦哥岭作证,爱情终于瓜熟蒂落了。2013年8月13日,“七夕”节当日下午5时,鹦哥岭上保护站内,一场热闹而又节俭的8对新人集体婚礼隆重举行,新人们在收获多方祝福的同时还接受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颁发的“碳中和家庭荣誉证书”,成为中国第一批实现碳中和的家庭。仪式现场荧屏上播放着《一生相守》的视频,每一个镜头都记录着队员们在鹦哥岭的酸甜苦辣。随后,跳火盆、唱祝婚歌、喝米酒充满黎家风味的婚礼让新人们收获了满满的感动和甜蜜。主持人提议新人们用一句话向对方表达心意,平日里活泼爱笑的周薇在话筒前还没开口就已哽咽,她深情地望着刘磊说,“执子之手,白头偕老,不离不弃!”听完这句话,刘磊这个西北硬汉泪眼朦胧,他在300位嘉宾面前庄严承诺:“最美护林员老婆,谢谢你的爱,让我用一生的付出来呵护你!”而重情重义的山东汉子王合升妻子邵小丹是河南人,现在海口一所学校任教。由于两口子相距甚远,王合升只能每周去看望妻子一次。有一次小丹生病卧床休养,无法下地行走,只能让同事的小孩去给自己买了药。病好后王合升才得知此事,对爱人无暇照顾,让他心里一直有抹不去的愧疚。因此,王合升向妻子的表白最质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们彼此都有自己的事业,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
关键词:新课程 习题教学 科学性
近年来,全国各地正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老师们的观念转变,心理转型显得尤其紧迫,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在教学中发现,一方面是中考化学试题的命题形式及考查内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命题思路正在努力体现义务教育新课程的要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的试题大量出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常以给予信息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而另一方面,还有部分老师以一种旧有的思维和方法对待新的形势,穿新鞋走老路,“题海战术”、“背多分”等低效和枯燥的教学方法,浪费了学生大量学习时间,以难倒学生为骄傲的偏、难、怪等边缘题让学生苦不堪言。因此,九年级化学习题教学一定要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习题、有针对性地,灵活地讲解习题,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在情感与态度、求知与兴趣、实践与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一、如何科学地选择习题
要做到科学地选择习题,老师就必须认真钻研新教材,深刻理解新课标,分析近年中考试题的新变化,只有教师正确认识了习题的功能,才能准确把握习题的方向,才能做到试题内容、题型、难度、题量等符合学生的实际,才能使习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应选择那些课本中的重点知识,那些易暴露学生问题、能开阔学生视野、与生活联系紧密、注重知识应用的题目。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习题时常考虑以下原则:
1.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
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的,教师要筛选一些科学的、重要的、与教材贴切的、有针对性的习题让学生练习,而不是面面俱到,大搞题海战术,建议习题也要“少吃多餐”,每天学生的作业量不超过20分钟。要明确习题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比如,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留给学生的习题可设计如下: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剩余蜡烛质量减少了,这是否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请大家思考并讨论。
(2)在化学反应 甲+乙-丙 中,5g甲和足量的乙充分反应,生成8g丙,则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是( )
A.2g B. 3g C.5g D. 8g
(3)最近,我国拟推出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醚,它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甲醚 + 3O2 =2CO2 + 3H2O,则甲醚的化学式是( )
A.C3H6O2 B.C2H6O C.C2H4O D. CH4O
(4)1999年,一自称有特异功能的大师,在新闻会上扬言:能源危机解决了,他称在水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就能将水变成汽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对此,你有何评价?
2.注重习题的科学性,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科学认真的态度是教学的任务之一。因此,老师选择的习题,一定要强调科学性,不能有知识性的错误,要做到语言准确优美,叙述严密。有的老师事先没有审阅就让学生去做那些错误百出的习题,只能是误人子弟。例如,有题目问怎么才能去除蔗糖中混有的泥砂,可选的答案只有用水溶解、过滤、加热蒸发。但实验表明,普通的加热蒸发根本得不到蔗糖晶体。这样的题目,显然缺乏科学性,如果老师在出题之前认真审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3.注重习题的导向性,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
初中学生是初次学习化学,就像小学生刚学数学一样,化学知识的积累非常有限。因此,老师给学生的习题一定要重视基础,要以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锻炼分析简单化学现象,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常识为出发点,而不是以为难学生为目的、以会出难题为光荣。习题要面向全体,不出偏题、难题、怪题,不出那些模棱两可、争论较大的边缘题。如有题目问:人教版课本上用火柴头大的白磷在锥形瓶中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如果塞子塞得不紧,天平的指针往哪边偏?答案一般都说将是左盘偏重,但实验表明一般情况下将仍然平衡,因为普通的托盘天平根本就测不出如此小的质量差!试想,要一名刚刚学了两个多月化学的学生回答如此烦琐,本身就存在严重系统误差的题目,有多大意义?这样的题目不做也罢。
4.注重习题的创新性,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新课标和新教材与原教材和教学大纲相比,淡化了概念,降低了难度,但相应强化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分析近年中考试题就不难发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化学现象,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化学与健康,生产安全与食品安全等成为了考试的热点。中考试题的导向性是明确的,老师在选择习题时就要符合这种变化趋势,平时多收集一些这方面的素材,设计一些新颖的习题,有意识地加强练习。如,针对2005年春天的“猪链球菌”事件,我在查阅有关资料后设计了如下题目:
2005年春,“猪链球菌”曾经在一些地区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防范该病菌的措施是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是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乙酸水溶液。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 ,纯净的过氧乙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易挥发,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对人的眼睛、皮肤、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过氧乙酸易分解为乙酸和氧气、易爆炸。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由 3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由 11 个原子构成。
(2)在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时,消毒人员应该采用的防护措施有(写一点) 戴口罩 。
5.注重习题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次完成习题
一个班级的学生,他们自身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习题的难度要分层次,习题的题量要适中,且在完成的时间、数量上不搞“一刀切”,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逐步实现由“懂得”到“会做”,由“会做”到“会学”。
6.集思广益,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
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再有经验和能力的老师,考虑问题也有他的局限性,都会受到一些思维定势的束缚,设计试题的多样性往往不足。因此选择习题也不应由教师独断,可以考虑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每周让学生将他们自己认为有针对性、容易发生错误、有趣的习题“投稿”给老师,每次单元练习和单元自查试题,会从学生的“投稿”中选择约80%。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又能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既开阔了出题的视野,又提高了习题的质量。实践表明这种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效果特别好。
二、如何灵活、有效地讲解习题
精心选择了好的习题,还只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利用习题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更是需要老师用心思考的问题。高明的老师常常利用习题教学来巩固和检查学生所学的知识,更能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出发,教育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评价、会质疑、会反思。他们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魅力。
因此,讲解习题之前首先要非常熟悉试题的重点、难点所在,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要将知识前后连贯,搞清知识点,扩大知识面,形成知识链。做到心中有数,讲解时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重点不要放在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重现上,不要孤立地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简单训练,而应放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背景中和知识的整体联系上,放在总结归纳解题规律、寻找解题突破口上。
讲解习题可以有多种方法,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在重视基础题的同时,还要讲解一些开放性习题。例如,请你就东莞的水资源和水质状况,谈谈哪些因素会引起水污染,我们应该如何爱护水资源。这样的题目学生热情高,都愿意积极参与其中。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究问题,鼓励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方案,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有如多题同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归类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用此方法,可以节约大量学习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进行自我评价,再请学生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无论用什么方法,讲解习题一定要让学生有思辨、质疑的时间,某些实验题应该让学生去动手探究,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科学的方法。对学生习题中普遍出现的错误或典型的错误,教师要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矫正学生在审题、理解、推理等方面的失误,培养他们规范作答的良好习惯。而那些绝大多数学生会的题目,完全可以不讲,留待课后个别答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专门记录在化学考试、练习、提问等方面的易错题、错误原因及改正措施等,为学生在复习巩固时提供了方便,避免做雷同的习题,犯相同的错误,从而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教无定法,生硬地照搬照抄只能是邯郸学步,批判性地继承别人的经验,找出适合本校实际的最好方法,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学习氛围,一切都将变得非常美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