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预测价值;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3-0013-04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儿童群体。至2005年,我国0~14岁留守儿童人数已经达到4000多万,其中0~5岁留守儿童人数占同龄儿童总数的30.46%。近年来,大量研究和媒体报道展示了留守儿童的不利处境,但其中大部分内容是针对学龄儿童的,留守学前儿童,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留守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尚不明晰。

入学准备是指学前儿童能在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当前在国际范围内,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其中,作为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入学认知准备,研究者能够较好地预测儿童未来学业的发展。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处境较好的儿童相比,处境不利儿童在入学认知准备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些儿童入学前掌握知识的状况落后于同伴,即使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如此。

那么,在贫困并且长年与父母分离的不利处境下,农村留守儿童在入学认知准备方面有什么特点?与非留守的同伴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留守儿童入学准备发展状况,促进留守儿童的发展。鉴于此。本研究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状况进行了探讨。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测查数据来自香港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合作的香港RGC项目“中印女童发展与教育比较研究”。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研究者对我国西部GZ省某国家级贫困县YZ镇的181名一年级新生进行了跟踪研究,其中有效被试为172名(留守儿童81名,非留守儿童91名)。

研究使用Bracken基本概念量表(修订版)(BBCS-R)测查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根据测查地的情况,课题组对该量表进行了修改。正式施测的量表包含10大领域,共292个题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测查“入学认知准备的基本概念”,包括颜色、数字/计数、量、比较和形状5个领域,共72个题项。第二部分测查“入学认知准备的综合概念”,包括空间概念、社会认知、物理认知、时序概念、数量概念5个领域,共有220个题项。同时,在本研究中,儿童在10个领域掌握概念的总体情况被称为“入学认知准备的整体概念”。

为获得儿童学业发展方面的数据,考察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预测作用,研究者后来又收集了被试在小学一年级的两次期末考试的语文和数学成绩,两次测试的考题均由县教育局统一命题。

最后,研究者将所有测查数据录入SPSS13.0,并进行校对核查,在此基础上择取相应方法统计结果。

二、研究结果

1.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

在入学准备基本概念方面,至学前末期,留守儿童在所有72个题项中平均答对47题,掌握率为65.28%。其中,儿童对数字/计数概念的掌握情况最好,已能较好地认读两位数,并能进行图和数的一一对应,正确率达到84.21%;儿童对量的概念的掌握情况也比较好,能较正确地理解“大小”“长短”“粗细”等概念,平均正确率为75%;儿童对比较以及形状两大概念的掌握情况较差,仅能对其中50%或55%的概念作出正确的回答;儿童对颜色这一概念的掌握情况最差,在11种颜色中,正确辨认率仅为45.45%。

在入学准备综合概念方面,至学前末期,留守儿童对综合概念的掌握程度较低,在所有220个题项中平均能答对的题项仅为102项,掌握率仅为46.36%。其中,儿童掌握社会认知概念的情况相对较好,能够正确掌握近60%的题项,但对于人物角色的认识(如妈妈、爸爸),对个体担忧、失望等情绪和疲劳、健康等生理状态的解读以及对事情难易程度等概念的判断还存在困难;虽然农村家长和教师大多强调儿童的数学能力,但在数量概念中,儿童的掌握率仅为46.94%,他们对于均等分配、根据排除条件或限制条件确定数量、两种事物的相对数量、“两半”或者“一打”等词以及“一些”等概念的理解尚存在困难;物理认知方面,儿童的正确率为45.16%,他们对于构成特定物体的材料及由此判定物体的软硬度、光滑度、物体表面的光泽度以及物体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物理认知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很大困难;在空间概念方面,儿童的正确率为44.62%,他们不能很好地把握某一事物相对于自身或者在特定参照点的位置以及运动方向等概念;时序概念对儿童而言是难度最高、掌握最困难的知识,项目通过率仅为37.84%,儿童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四季、时间的早晚、物体排列和事件发生顺序等概念。

从整体上看,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好于综合概念,但根据基本概念量表题项设计由易至难的特点以及项目通过率可知,留守儿童对各项认知准备概念的掌握几乎都处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水平。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入学认知准备基本概念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得分非常接近,差距均在1分以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这方面的得分并无显著差异。在入学认知准备综合概念方面,两组儿童各项平均分都比较接近,但留守儿童5个分项的测查结果均比非留守儿童略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这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入学认知准备整体概念方面,留守儿童得分比非留守儿童高7分,但优势并不明显。

由此可见,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并不因为留守的状态而在入学认知准备方面有更差的表现,相反,留守儿童还表现出微弱的优势。

3.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态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价值

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整体状况对儿童的两次语文成绩有显著预测作用。入学认知准备整体概念得分对留守儿童第一学期末语文成绩变化的解释率为34%,而对第二学期末语文成绩变化的解释率达到49%。由此可见,入学认知准备状况对留守儿童语文成绩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而且这种预测作用随着学习的深入而增强。与此相同,

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整体状况对留守儿童数学成绩也有较强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对留守儿童第一学期末数学成绩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解释率为34%,而对第二学期末数学成绩的解释率达到40%,预测作用增强。

由此可见,入学认知准备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在入学认知准备较差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成绩都较差。

三、讨论与建议

1.关注入学准备问题,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顺利做好入学准备

大量研究指出,入学准备奠定了儿童未来学业发展的基础,对儿童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即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较差,而较低的入学起点又预示了儿童较差的学业成绩。由此可知,入学认知准备对儿童尤其是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关注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尽管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国外大量致力于促进处境不利儿童早期发展的教育项目,如开端计划等确实证实了提高入学准备水平对促进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着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加以考虑,如可通过投资开办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政策扶持等方式让这些儿童接受比较正规的学前教育,并且帮助他们做好入学准备,以便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大量指向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指向学龄儿童,对留守学前儿童的研究甚少,而关于留守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状态。因此,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研究的内容可以涉及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影响入学准备状况的因素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等方面。

最后,作为儿童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家长和教师也要意识到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重要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本地区现有的幼儿教育管理网络,采用由县示范园向镇幼儿园辐射、由镇幼儿园向各学前班辐射的办法,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有关儿童入学认知准备方面的培训,让教师了解儿童入学准备的理念和内容以及对儿童未来学业的重要意义,树立起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各幼儿园或学前班可以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尤其是对父母均不在家的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养育者大部分是祖父母。相对而言,这些老人更缺少科学的养育方法。因此,教师应以这部分家长为重点,尽可能使其了解入学认知准备的具体内容及其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基本概念是一项重要的前学业技能。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刺激,时时处处地教给儿童一些基本的概念。例如,为让儿童认识绿色,教师和家长可以让儿童在所处环境中找出各种绿色的物体等;为了让儿童了解物体的大小顺序,教师和家长可以让儿童在周围环境中找出各种大小的石块,按照顺序排列,等等。

2.正确看待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发展,切勿夸大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我国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认知、情感、行为、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问题,而大量的媒体报道也聚焦于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致使留守儿童发展落后于非留守儿童几乎成了共识。但这些研究或者报道往往只关注留守儿童,很少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因此,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发展差异是否完全归咎于留守状态还有待研究。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入学认知准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都同等地有较差的表现。本研究结论为现有的少量质疑留守儿童“问题化”研究的呼声提供了一定的佐证。但同时,对于以上结果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我们得承认,留守状况对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学前儿童毕竟是一种不利的处境,这种不利处境很可能会引发某些问题。

因此,为形成对留守儿童发展状况的全面认识,帮助儿童做好入学认知准备,研究者提出如下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家庭功能;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背井离乡涌向城市,将自己的孩子留在农村,由父母或者亲戚抚养照看,因此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

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0~5岁)达2342万,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占38.37%,比2005年的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增加了757万,增幅达47.73%。

“父母外出,子女留守”这种现象的出现,对农村的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孩子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刻,不得不面对父母缺失,接受家庭结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情感的变动。那么,家庭功能的弱化会对留守儿童造成怎样的影响呢?目前已有的研究少有针对学龄前留守儿童,而研究方向主要也是集中在家庭结构、

家庭经济、家庭的教育功能弱化对其社会化的影响,从家庭的抚养、情感交流功能弱化方面探讨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社会学、心理学理论探讨家庭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特殊时期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进入城市,

面对城乡二元制的户籍、教育、医疗等壁垒,使大多数农村孩子无法跟随在父母身边,而留守在农村,形成农村留守儿童。

目前学术界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主要争议焦点在“儿童年龄”的界定和留守期间的界定。有的学者认为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由亲人或受托人照顾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6~16岁)的未成年人。有的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留在原籍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的18岁以下的子女。而本研究的学龄前留守儿童主要指的是0~6岁的儿童,这部分儿童尚未达到入学年龄,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出外务工,而将他们留守于农村上学、生活。

2.家庭功能

“家庭功能”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其概念的定义说法不一。概述而言,对家庭功能的定义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运用家庭功能的具体特征来定义。如Beavers用家庭的关系结构、反应灵活性、家庭成员交往质量和家庭亲密度、适应性来表示一个家庭的功能;Olson认为,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第二类以Esptein和Skinner为代表,主要从家庭完成的任务定义家庭功能。他们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一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满足个体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物质需求,适应并促进其家庭成员的发展,应付和应对家庭突发的各种事件等。

3.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内容,心理学家英格里希(H.B.English)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者在那种状态下,能做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而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状态,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陈炜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一书中,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学术界对心理健康的界定各持己见,本研究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的

状态。

三、家庭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龄前留守儿童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其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以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为基础,对其日后的意志力、品质、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主性与适应力的形成都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心理健康形成的初始环境,是儿童获得早期生活经验、形成最初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所有因素都会给个体心理健康带来影响,如家庭结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以及家长的人格特征,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可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发展。

1.家庭教育功能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学习与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龄前儿童在家庭的教育中学习掌握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培养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行为。而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的外出,受到的家庭教育时间也相应减少了,例如,有的父母双方外出,对于隔代监护人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弱势群体,需要他人的关心和照顾,再加上本身文化素质较低,教育方式缺乏有效性。有的一方外出,另一方留守家中,又要承担沉重的家务农活或者照顾几个儿童,根本无暇顾及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

社会学家认为,父母双方对其孩子的教育是缺一不可的,因为父母双方的教育内容是不一样的。同时在隔代监护的家庭中,由于监护人的受教育程度低,对现代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的方式不了解,因此,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放任,在他们的观念中,只要小孩能吃饱喝足,不生病长大就可以了,很少关注孩子的亲情需求,心理需求和行为发展,更没有科学辅导和有效引导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得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内容单一,道德品质出现问题,行为习惯养成不良。

瑞士学者让・皮亚杰将儿童道德意识的发展分为“他律阶段”和“自律阶段”两个阶段。他律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服从权威来获得基本的道德意识。那些处于“他律阶段”的留守儿童在习得基本社会行为规范的关键阶段,父母双方或一方的缺位使他们失去了可靠的权威。权威角色的失效致使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社会规范的识别和对价值标准的遵从处于盲目和混乱状态,对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意识与法律意识等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

2.家庭情感功能的弱化对学龄前留守儿童个性和心理行为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孩子在幼年时期如果缺乏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们的性格、个性都会受到影响。在富有情感中成长的孩子,成年以后性格开朗乐观,善良正直,富有同情心,易获得幸福感的体验;在缺乏情感中成长的孩子,成年后易形成个性冷漠自私、缺乏爱心和责任感。

学龄前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长期得不到面对面的交流和情感体验,产生了严重的亲情饥渴,有的孩子甚至认为父母抛弃了自己,或者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长时间的情感饥渴,导致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使亲子关系变得冷漠,成年后便会对他人及社会也是一种冷漠的心态。同时,由于看到其他非留守儿童与父母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自己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会逐渐产生一种自卑感。学龄前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不一样的事情,而这些问题无法得到父母的帮助和解决,就会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的产生会让他们不愿意与别人交流,随后也会出现孤僻、寡言、郁闷、内向性和逃避。

四、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途径

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因此,解决学龄前留守儿童问题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形成不仅是社会的原因,也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原因,需要各方力量、各种资源一起综合解决。“从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集中地体现着城乡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从长期来看,需要国家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来解决;从近期来看,则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共同配合来解决。

1.家庭方面

(1)家长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前大多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都是由于家长的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期望较少,只关注孩子的吃饱问题,却不太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情感体验。因此,家长急需改变这些陈旧的观念,应当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将这些理念融入自身的行为中,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善于选择监护人,注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笔者认为,学龄前留守儿童年龄尚小,需要母亲的亲自照料和抚养,所以认为,如果不能把父母都留下,尽可能地留下母亲监护。如果实在情况特殊的,请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监护。

(3)长期保持与孩子的情感交流。据有关资料显示,有的外出务工的父母,一年或者几年才回一次家看孩子,电话交流也甚少。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要增加回家的次数,每个星期需和孩子进行电话交流,交流的话题也不要局限于学习,可以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人际交往等情况。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学龄前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的第二个场所,一般孩子在3-6岁,会进入幼儿园上学。学校要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多交流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情况,互通信息。学校要多开展较丰富精彩的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要增加与其他孩子的合作和交流,让孩子能感觉到温暖和爱。另外,学校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排除孩子的心理隐患,增加情感投入,弥补孩子的情感缺失,使他们感到拥有快乐感和幸福感。

3.社区方面

学龄前留守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儿童少年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学龄前的教育与成长在社区教育中尚属空白。因此,动员社区力量,共同来关爱学龄前留守儿童。

参考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第3篇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媒介手段向受教育者传递与媒介相关的知识、态度、价值观和技能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不断提升个体选择、分析、使用和传播媒介资讯的能力。

1933年,英国学者力维斯和丹尼斯·汤普森在《文化与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经过八十年的发展,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已趋于成熟。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学者卜卫引入“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学术论文,它开启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之路。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媒介素养教育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涉及对象大都集中于教育工作者、媒体人及大学生群体。随着我国“三农问题”愈益受到重视,不少学者把焦点集中在了家庭结构缺失、临时监管不力、学校补位不足的农村留守儿童身上。他们大都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影响较为明显,并由此提出了一些提升个体媒介素养的建议和对策。毋庸置疑,国内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讲,对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一、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研究反思

反思一: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是否更为显著?

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多数研究者认为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更为显著,并由此提出对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然而,这类结论大都是基于对理论的逻辑推理,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也有研究者发现,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消极影响与一般儿童比较并无太大差异,并认为没有必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的分化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个体心理韧性水平的差异,在与媒介互动过程中受媒介影响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他们或因媒介而导致心理失衡、行为偏离,出现人格障碍;或因媒介而宣泄情感、转移痛苦,进而历练出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因此,需采用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媒介素养的比较研究,以进一步证实将农村留守儿童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否则,将农村留守儿童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将大打折扣。

反思二: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意义是什么?

有学者认为,培养农村留守儿童具有媒介理解与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地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己,乐用媒体、善用媒体,积极参与社会发展,是其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意义。也就是说,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要达到预期效果,个体需完成认识、理解、审视和利用媒介四个阶段的任务。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可知农村留守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形式运算阶段前,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审视能力都还很差。由于农村留守儿童跨越了多个认知发展阶段,不可能每个阶段都能完成认识、理解、审视和利用媒介的任务。

因此,本文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实际,提升其相应阶段的媒介素养能力,或是认知媒介的能力、或是理解媒介的能力、或是审视媒介的能力、抑或是利用媒介的能力,最终使个体逐步自我完善。

反思三: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该如何有效实施?

研究者对此问题也有过一些建议和对策,诸如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学科等。然而,在经济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还很低,即便开设相关课程,也缺乏专门的师资队伍予以实施,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更是无稽之谈。此外,部分研究者还从参与式视角进行了探索,即通过系列实践活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认识和审视媒介的能力。然而,有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大都较为内向,主动性和参与性相对较差,开展参与性实践活动能否确保他们积极参与,达到预期效果尚值得商榷。

可见,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开展灌输式教育可能更为有效,如从构建四级阶梯的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需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分层次、多视角、讲实效,逐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对形式运算阶段前的农村留守儿童,应着重培养个体的媒介认知能力,包括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手段的认知,以培养个体的媒介情感和媒介态度;对形式运算阶段后的农村留守儿童,应着重培养其对媒介的审视能力,包括对媒介内容、媒介形式及媒介利用的审视能力。

二、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促进措施

要切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应在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媒介素养的比较研究,以及根据不同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认知特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促进。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尤其是父母教育大多处于真空状态。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媒介素养教育的重任就落在了学校方面。然而,我国农村广大地区教师自身的媒介素养还很低,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因此,加强农村地区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或大力引进媒介人才已势在必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农村教师开展媒介素养培训工作,提升其媒介素养;或引进中小学媒介师资,通过他们来指导和促进农村儿童媒介素养教育。

2.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加拿大和英国已建立了一些媒介素养教育的公益性网站,构建了媒介教师联盟,建立了媒介素养协会。在我国亦可建立相应的协会组织,通过组织的力量,协调各大高校新闻传播和教育技术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村教师开展公益性的在线或现场媒介素养培训工作。此外,相关专家学者还应积极编写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读物,由政府部门、教育主管单位或爱心人士征订、采购,免费发放给农村学龄儿童。

3.充分利用假期返乡的大学生群体

以村委会牵头,组织本村假期返乡大学生,尤其是新闻传播和教育技术等专业的大学生,为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服务。对形式运算阶段前(11岁之前)的农村留守儿童,返乡大学生应该多采取讲解或讨论等方式,如讲解电脑的基本功能、结构,让农村留守儿童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学会查找资料等;对形式运算阶段后(11岁以后)的农村留守儿童,应采用案例探讨、专题讲座等形式,如开展关于媒介暴力的危害、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媒介抵制不良影响等专题讲座,使农村留守儿童自觉抵制媒介的不利影响。

此外,还应积极利用NGO、社会团体、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村官、大众传媒等力量不断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社会工作;增能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留守儿童的问题更加突出,学习情绪不良,行为认知明显,人际沟通技能呈弱化趋势,生活技能比较差,这些问题不仅不利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化,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们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学习技能提升、人际沟通、生活本领提升等增能活动,为留守儿童点亮心灵的灯。

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

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父母开始向城市转移,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农村与老人一起生活。尽管我国目前对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很多,但对于留守儿童的概念却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笔者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背景知识,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被迫留在农村的由祖辈或者亲戚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二、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值得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一般来说,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平平的问题。从学校教育来看,留守儿童学习的场所大都是离居住地较近的农村,难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从家庭教育来看,留守儿童大都是与祖父母一起生活,而祖父母由于自身年迈,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够对孩子的学习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与监督,导致留守儿童不把学习放在心上,缺乏学习兴趣,对待学习任务草草了之等。

(二)心理问题。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人格发展的重要场所,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影响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认知、学习、行为和人际交往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较突出地表现为自卑心理、学习压力大、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紧张等,他们非常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可父母常年外出工作,祖辈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一般只停留在保证孩子生命安全,满足吃饱穿暖,却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留守儿童内心的想法缺少合适的方式去表达,极易出现情绪性问题,进而引起心理病变。

(三)行为问题。

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体现在道德品行上,留守儿童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如何才能进行良好的社会化?这是一个令人堪忧的问题。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工作,无法陪伴在子女身边,往往出于补偿心理,想在物质方面尽可能的满足孩子,弥补对孩子的亏欠,无形之中使这部分留守儿童养成奢侈浪费、好吃懒做等不良习惯。此外,监护人大多数的祖辈或者亲戚,他们很宠爱孩子,对待孩子的过错,未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一味的溺爱孩子,导致他们容易出现道德失范,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

(一)个案工作方法。

个案工作方法是处理儿童问题常用的方法,社会工作人员在开始服务之前,要全面搜集留守儿童的个人资料,充分了解其家庭环境,运用综合的专业方法,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辅导过程中,要注意尊重其人格,运用同感的手法,表现对他们的真诚与关怀,耐心聆听他们的倾诉,协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二)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方法可以使留守儿童在小组活动中拥有归属感与成就感,获得自我表达和宣泄的机会,并且自己开始尝试解决问题,促进个人能力的提升。针对留守儿童群体,社会工作人员可以把地理位置相对较近、兴趣爱好相似、性格相近或者互补的留守儿童组织起来,举办一些学习小组、兴趣小组、人际沟通小组等活动,让留守儿童通过参与小组活动,提高自信心,并且增进与父母和监护人之间的感情。针对监护群体,社会工作者可以把监护人集中起来,传授现代教育儿童的理念与方法,鼓励其与留守儿童父母经常保持联系,形成“监护人—父母—社会工作人员”三者有效联动机制,携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三)社区工作方法。

首先,留守儿童社区工作的开展需要政府的经济支持和社会的大力配合,合理利用农村社区现有的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些可以学习、活动的场所,如体育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这些不但可以扩展留守儿童的知识面,而且为他们的课余时间提供了安全的活动中心。其次,社会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唤起社区里的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此外,在处理留守儿童问题上,还要加强社会组织与社会福利服务的互补性,建立一个高效的留守儿童社会服务体系。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个现实问题,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社会工作是一门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的学科,社会工作方法与留守儿童问题又具有契合性,因此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个案社会工作,能够解决特殊留守儿童的困难;通过小组社会工作,可以培养留守儿童性情,提升学习积极性;进行社区社会工作,亦会增强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对于他们的良好的社会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宗苏秋.试论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介入[J].科学之友,2010,(03).

[3]曹自爱,武迪,张肖蒙.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介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03).

[4]唐梦雅.社会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介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5).

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范文第5篇

一、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概念解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是指0到6岁的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由父母以外的监护人负责一切生活起居的儿童。

二、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问题及成因

现代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为教育的三种基本形态在各自的领域担负着培养人的使命。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时时刻刻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主导性不强、社会教育的环境不利造成的。

1.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一是亲子教育陷入困境。良好的亲子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下一代。然而,父母长期在外,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教育基本从孩子的成长中淡出,亲情教育功能几乎丧失,这种缺乏沟通和亲情的关爱,很容易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二是单亲教育力不从心。单亲监护人因家务负担较重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与情感变化,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也缺乏耐心。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学前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

2.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护堪忧导致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不利,本应通过学前教育得到一定的弥补,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育缺乏规范等问题造成了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得不到有效的引导,教育得不到良好发展。这就需要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状况,他们很难获得相关培训。同时由于幼儿教师工作范围仅限于园内教学,课后缺乏与幼儿监护人之间的沟通,不能起到改变留守学前儿童监护人教育观念、帮助监护人了解孩子的作用。

3.社会教育环境不利

一是户籍制度的缺陷。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农民仍然游离在城市体制之外,由此派生出一系列诸如教育、住房及社会保险等政策,形成了强大的阻止农民工及其子女融入城市的制度性障碍。

三、改善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的建议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给予留守学前儿童关心和帮助才能解决好孩子的教育问题。

1.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多种方式促进留守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从孩子的家庭教育做起。

2.学校应当加强对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于留守学前儿童,农村幼儿园应当给予更多地关注和关爱。一是建立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制度。二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鼓励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定期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组织业务培训,教授幼儿心理沟通等方面的知识。三是从制度上加以保障,建立留守学前儿童家长联系制度,可为留守学前儿童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详细记载这些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表现和心理发展情况,及时与其父母沟通。定期与留守学前儿童监护人进行交流,使其了解孩子的学习、个性发展和心理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