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政预算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等教育;绩效预算;绩效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以规模和增长速度为价值取向,忽视了投入资金的效率和效益,即办学质量和效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经费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主题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改革开始出现。在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开始应用到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领域。
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预算管理的现状
(一)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拨款制度是“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即财政部门根据教育投入的成本为基础,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别制定不同的定额标准,计算出“综合定额”;根据高校发展的各种特殊需求和政府专项资助的重大工程,如实施“211工程”、“985工程”项目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的一系列建设项目等,给予“专项补助”。现行拨款制度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以数量和规模为导向,忽视办学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
现行的高校财政拨款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拨款依据是在校学生数量,生均成本,实际是往年的决算数而非合理的成本。由于拨款的标准无法体现高校之间的资源利用效率与社会效益方面的差别,在校生数量多的学校获得更多的拨款,导致高校在数量和层次结构上盲目扩张和升级,并由于缺乏绩效评价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滑和教育经费的浪费。
2.以“隶属关系”和“办学层次”为导向,忽视规范性和公正性
由于隶属关系和地区的差别,导致部属院校与地方院校、重点院校与一般院校和专科院校在政府拨款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某些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一般,但由于隶属于中央各部委,所获得的办学经费,远远高于同等质量和水平的地方高校。这导致部分质量水平较高的地方院校拼命“升格”。专科与本科的学费标准和财政拨款也存在较大差别,导致了近几年“专升本”热。“211工程”、“985工程”项目的实施,对一批部省属重点大学实施拨款倾斜重点支持政策,客观上加剧了未达标学校争设专业、争合并以及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等现象。
3.以争取更多拨款为导向,忽视学科和专业设置
部分高校不是以自身优势为主,而是设法增加所谓低成本专业。无法引导高校实现教育数量与教育质量的统一,也无法引导高校提高办学效益。
(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1.专门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
近几年,部分省份(如广东、湖南、江苏等)出台了地方性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案,并选择相关项目和学科专项等进行试点。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在实务工作中不断完善。而专门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还只处于理论探讨中,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评价体系。具体表现:一是如何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科学分类,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和学生层次的开支具有不同的特点;二是评价指标的通用性。由于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公共性与复杂性,找到合适的指标来反映所有的项目难度较大;三是评价标准如何制定。即使同属一省,由于各类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使得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和可比性值得深究。
2.未建立对应的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
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的缺失,使得高等教育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目前部分高校在预算管理上只重视争取更多的经费和把钱花出去,而忽视了预算资金的有效性和效率性,没有从源头上控制没有绩效和低绩效的教育投入项目,在教育投资责任上也没有形成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导致已经实施的高等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流于形式。
3.未形成有效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监控机制
目前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监督制度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审计或检查的内容仍只注重于合法性和合规性审核,未转向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监督工具以事后审计为主,没有引入以事情定目标、事中监督和事后评价的效益审计。二、我国高等教育财政预算管理模式改革的思路
(一)树立“绩效预算”的理念
绩效预算的核心思想就是“绩效与结果相挂钩,预算以绩效为依据”,具体包括三方面:第一,以结果为导向。这种结果是一种社会效益,是产出的进一步延伸。例如,政府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就是产出,而这条路带来的效益——社会综合效益(如公众的交通便利、企业的运输成本减少、地方经济的带动等)才是结果。第二,以绩效为依据。资源的配置必须以产生的绩效即社会综合效益为依据,绩效越大,获得的资源越多,反之则越少。而传统预算模式下仅以产出即这条路本身为依据作为获取财政支出甚至申报政绩的筹码。第三,以评价为核心。绩效的确定最终依靠评价指标来衡量,如高速公路绩效的衡量可以通过车流量、人流量来计量。因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成为绩效预算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
绩效预算在高等教育财政预算管理的应用过程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基本步骤:第一,绩效目标设定。给每个支出项目设定若干绩效目标指标,并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为确定项目拨款额以及事后评价提供依据。第二,绩效拨款。根据确定的绩效目标和成本,计算预定拨款额度,将实施环节委托有关行政部门。第三,绩效评价。评价绩效目标达成情况,为结算提供依据。根据目标的完成程度,以增减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奖励或惩罚,同时分析单位未达到目标指标的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引入绩效拨款机制
从高等教育目前的情况看,对高校实行完全的预算经费与绩效指标挂钩的绩效预算制度是不现实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开支相对比较稳定,而绩效预算相对波动性较大,立即实行完全的绩效拨款机制在实际运作中阻力较大;另一方面,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度量存在难度,例如经济效益、人口素质、综合国力等,作为绩效指标的客观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很难兼顾,有待于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求证。
因此,从可行性的角度来说,可以先实行部分绩效拨款制度。即将总预算资金分为普通拨款和绩效拨款,比例大致可以按7:3或8:2确定;普通拨款按照生均定额与学生规模的乘积获得,绩效拨款通过关键指标的绩效评价来确定,绩效好的予以奖励,绩效差的适当核减下一年度的预算经费。
(三)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1.评价原理
上海财经大学马国贤教授认为:“绩效管理”是根据财政效率原则及其方法论,形成以绩效目的为主的公共支出管理制度。他将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归结为“一观三论”,即“‘花钱买服务、花钱买效果’的预算观”、“公共委托理论”、“目标结果导向理论”和“为顾客服务理论”。该理论对于高等教育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成为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石。
2.评价原则
评价原则应当借鉴西方国家政府支出绩效评价的“3E”原则,即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并将三者作为相辅相成的整体来看待。
3.指标设计原则
绩效拨款机制的核心部分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绩效指标的选择,关系到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因此如何设计和选择指标成为指标体系的关键。总结以美国为代表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绩效指标的系统性。指标不仅考虑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办学成果的各个方面,博士、硕士、本专科等不同层次,而且要关注高等教育资金的投入、使用(过程)和产出这三个不同阶段。二是绩效指标的合适性。指标的选择必须结合高等学校的共同情况和特殊情况,通过收集大量的基础数据,经过多次测算获取。既要包括通用指标,也要包括个性指标。三是绩效指标的发展性。随着外部环境和时间的变化,各个指标本身及其对应的权重也会改变。因此,为了保证指标体系的客观性,必须及时根据客观环境进行调整和修正。
三、总结
以绩效预算思想为主导的高等教育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不断推进,成为解决财政资金紧张与教育规模扩大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还有可能继续扩大,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面临巨大的压力,政府开始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开始逐步改革预算管理模式,最终目的是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模式及其相应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罗晓华,陈工.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绩效拨款模式改革的思考[J].当代财经,2008,(4):27-30.
[2]刘国永.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原理、方法及运用[J].教育与经济,2007,(3):30-35.
摘 要 90年代末期,我国实施了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改革。总预算会计指的是我国各级财政机关核算、反映及监督其财政资金运行情况的专业会计。其对象是各级政府总预算的执行过程。但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财政总预算会计改革在现行实施中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本文主要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提出的相应的解决建议,使财政总预算会计可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其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 财政总预算 会计改革 问题建议
一、财政总预算会计理论概述
1、财政总预算会计定义
总预算会计定义是我国各级财政机关核算、反映及监督其财政资金运行情况的专业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基本任务是:处理总预算会计日常核算业务;依据财政收支的特点,合理分配资金,提升资金使用率;通过会计核算提出预算执行情况,参与预算监督管理;实施组织和指导该行政区域的预算会计工作;做好预算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等。
2、财政总预算会计现状
我国自从有预算会计体系以来,该体系变化一直不大。直至1997年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改革,满足了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国情,并且开始采用会计准则管理预算会计核算,这也是借鉴外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成果。此次一改往前的收付实现制,进而改为以收付实现制为主,使预算会计能全面反映各项支出及主要资金的变动情况。
二、财政总预算会计在改革中存留的问题
1、核算范围小不能全面反映资金运动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后现行的制度不能完整准确的核算和反映出新业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投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发展,但总预算会计制度并非与时俱进,它还沿用政府直接拨款的单一核算方式。第二,我国国库体系相继发生改革,国库资金的运用方向朝着资本化发展,目前已经有部分政府的资产以有价债券形式体现。现在执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并没有可以核算有价证、国有股份的范围,目前的范围只可以核算当期支出。
2、收付实现制使政府负债内容不完整
会计制度要求以收付实现制为根基处理总预算会计核算。收付实现制对核算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毫无问题,对当期发生但还未用现金支付的核算则无能为力。此外,收付实现制虽然有利于管理者了解现金流动情况,但其通常在“坏结果产生之后”才进行确认和计量,会计信息存在滞后的现象,对将会产生的财政风险起不到预警和防范。
3、现行制度不能提供透明的政府会计信息
近年来,政府预算的信息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政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也要更准确清晰。一直以来,现行的财政制度规定预算和决算报告的内容是财政收支及预算执行的情况,而对政府举债及偿还、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等却缺乏信息披露。如果将政府的债务“隐藏”,那么政府真实的财务状况不能被反映出,这对政府规避财政风险没有益处,为良好的运行财政经济带来了隐患,不仅给信息使用者带来困扰,财政部门也将缺少宏观决策所需要的有效信息。
4、正在使用的制度没能更好与现状接轨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还有公共管理的需求,无法得以以绩效为向导的会计管理。近期,我国财政投融资市场逐步被推进,伴随个体部门涌进公共领域,政府投融资项目也越发多元化,这就对政府会计信息透明化和准确化提出很高要求,既要求现实与政府会计信息可比,还要求政府部门出具足够的信息对成本实行核算。
三、财政总预算会计改革的建议
1、改进会计制度适应资金运动
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后,为了适应新业务的产生发展,需要改进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增设对应的会计科目。具体改进是增加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核算内容来应对核算需要;对于国债转贷、社会保障金和粮食风险基金等的专户核算科目,清晰确定会计科目核算范围,并完善专户资金管理;目前一般预算和基金预算是采取分别核算的,这与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没达成一致,建议取消分别核算依照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后的要求执行,保持科目体系的统一性。
2、建设政府财政报告审计制度
政府财务报告的编制者行业使用者分别是政府行政当局和社会公众。但是报告的编制者和报告的使用者立场往往不一致,因此要格外重视政府财务报告的质量。为了保证政府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和相关性,通过审计可以协调报告编制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为报告编制者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报告使用者对其的信任;审计政府财务报告还能有效改善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监督促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廉洁的开展工作。
3、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范围
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范围,是把原来的会计核算对象扩展成为包含预算资金在其中的政府一切资金。这样做可以增进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延伸速度,还可以建设和政府收支分类统一的总预算会计科目及制度,在实行政府会计全方面的核算时拥有统一的会计制度作为参考依据;增加适当的政府固定资产核算和反映,也是扩大财政总预算会计范围的有效措施,政府资产的投入及结余信息可以得到提供。
4、建立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政府会计信息最终以政府财政报告形式呈现,它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而客观完整的反映政府财务工作的报告。全面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可以掌握政府资金的用途和目的是否如预算限定一样;可以反映国有资产的财务信息,特别是资产构成及收益情况;还可以反映政府总体收支情况,更有利于客观地反映政府绩效及经营情况。
参考文献:
[1]陈启书.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路及对策.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03).
预算绩效管理是指预算资金所能够达到的产生和结果。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以项目成本为基本衡量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其核心目标就是能够将绩效管理理念有效地融入到预算编制和监督的全过程中去,才能更加地关注到预算资金的产生和结果,切实通过改进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不断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切实提高自身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质量,才能有效地提高水利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从整体上看,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可以发现,在水利制度的建设方面以及预算执行和组织管理方面还是存在薄弱的环节,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管理还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而水利预算资金管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职权定位不清晰
在我国长期的工作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还是存在着“重分配、轻管理”的问题,而绩效管理作为部门预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形成的实践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岗位职权定位非常不清晰,人员也没有从根本意识到职权对水利财政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
(2)目标设置上没有进行明确,缺乏合理有效的绩效计划
绩效评价目标设置上,我们要结合水利财政部门的具体实践情况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为水利项目的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撑和依据过程。同样的,绩效目标的设定需要综合成本和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确定项目支出的必要是否。在项目资金的申请方面,会计人员一定要制定相应的额度,尤其是在现实中进行的绩效考核不仅仅是为了能够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更要为项目资金的支出确定在合理有效的空间之内,绩效管理的目标不合理,这样就会使得大部分绩效目标的设定依照是否符合现行政策和财务规定来进行设计,带有明显的审计特征,从而会忽视了对项目效益的考虑。在一般的情况下,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项目过程中进行绩效评价机构,并严格制定相应的绩效指标。
(3)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
总的来说,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项目所支出的范围是比较广的,其中就包括是经常性项目,建设购置类的项目,以及水利维修类的项目等方面,在同类的项目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涵盖水利行业预算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更好地加强水利财政的预算管理。但是,我们发现,现行的指标体系当中存在以下的弊端,其一,项目指标体系过于注重合规性的审查,这样就可能会忽视了对项目本身的可量化指标审查。其二,比较侧重于项目的可见性评价,进而忽视了项目实施所带来的各种附加效益的评价。其三,现行的绩效管理评价定性指标较多,投入指标多,产出指标少,这样也就无法对财政资金管理进行全面科学地评价。
(4)绩效评价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绩效评价结果必须要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全面预算管理实践当中去,并有效地和部门预算编制进行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预算管理效益的良性循环。如果是所投入的得不到最终的效益,这样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对评价结果的运用缺乏明确的思路。如果只是将评价结果当做相关部门支出项目的资料来建立相应的档案,而且对于具体支出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进行相应的考虑,而且评价结果难以产生实质性的约束力,所以,当前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3如何来加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
一方面,为了能够加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这就要在新时期下提高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要能够确保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切实提升公共财政管理机制的重要要求,这也是当前促进水利财政改革亟需的需要,从而建立更为科学合理地绩效管理模式。
(1)建立更为高效的管理组织体系
水利财政资金管理必须要由财政部门进行主导,并和监察审计部门和人事部门等进行协助,要能够将各个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把关,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对各个部门的负责人职责范围进行细化,才能进一步完善管理组织的工作流程,将各个部门的绩效评价力量进行整合,提高绩效评价工作的效率,有效地避免绩效评价工作流程只是走形式。
(2)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指标体系
一方面,我们要对水利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进行科学研究,严格规范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利于水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一般来说,作为覆盖行业项目较为全面的绩效管理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绩效指标管理体系和数据库,才能真正地发挥相关领域的评价专家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并能够将项目评价的结果和行业内类型项目数据进行比较,为此,财政绩效目标和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确定就必须要结合专业的建议。在对于行业规定以及项目类别特点来加以确定,并能够结合本地区的水利市场加以考虑,对专业人员和专家的专业素养相对来说比较高,还要进一步调动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在实践中对数据库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3)探索绩效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
绩效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绩效评价的结果得以展现的,对于绩效评价结果的实践运用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绩效评价手段,逐步发现在预算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找出其中问题的根源,在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问题时,一定要提出科学有效地解决方案,才能进一步提升水利单位的决策水平。在另外一方面,我们要能够将不同项目的不同阶段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到下一个阶段的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一系列得到过程中。切实通过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才能为实现下一阶段的预算目标制定计划。
4结语
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以支出改革为核心内容的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正在逐步推开,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财政改革的重点。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必将在预算管理的形式上、内容上发生深刻变化,形成新的管理格局。由此,预算执行审计面临着新课题和新任务,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预算管理改革及其变化
(一)预算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根据财政部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有关精神,现阶段预算管理改革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此项改革是建立在预算科目改革基础上的,目标是编制科学、规范、明细的部门预算。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部门预算,即每一个部门一本预算;改变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推行零基预算;扩大预算编制的范围,将部门全部收支活动都纳入预算管理,实行综合财政预算。
2.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即预算执行改革。此项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将所有的财政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并通过国库单一帐户系统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供应和劳务提供者的帐户上,从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解决预算执行中的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
3.实行政府采购。此项改革建立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同时又与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相关。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政府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采取竞争、择优、公正、公平的形式使用财政预算资金、获取货物、取得工程和服务,并在全面推行政府采购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大宗物品供物制,调节物品需求、平衡余缺。
(二)预算管理改革带来的变化
本次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涉及财政收支管理体系的改变,由此而带来的变化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并不再与代收部门收入挂钩,财政资金管理将进一步规范。
2.预算单位经费全部由财政预算拨款解决,改变了以往既有预算内拨款、又有专项补贴、还有预算外提留的收入结构多元化的拨款体制。
3.财政过渡性拨款减少,资金直拨用款单位和直接支付到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单位,财政资金层层下拨、层层占用等现象将得到明显扼制。
4.预算编制、审核与预算资金拨付实行分级管理。
二、预算执行审计的调整
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后,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面临着一些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预算监督的领域进一步拓宽,不再局限于预算单位;预算审计的内容不断深化,必须根据预算管理改革的需要而不断完善等。面对这些变化,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应作适当的调整。
(一)构建全新的审计组织体系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审计法》赋予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在国家审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多年来的审计实践表明,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统揽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将财政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建设项目审计等列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形成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审计整体。尤其是财政预算管理改革后,审计范围更广、直接审计对象更多,这就需要调整审计组织方式,应在局长的直接领导下,建立由综合部门牵头、以财金审计处为主体、各专业审计处室共同参与,既明确分工、又相互配合的审计组织体系。
(二)建立新的“同级审”运行机制
要建立预算执行审计与各项专题审计有机结合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运行机制,通盘考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做到全局一盘棋,有计划、有重点的开展工作。1.总体规划。在计划的安排上,制定审计总体工作方案并报政府批准,有关处室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分别制定招生方案并分头实施。
2.沟通协调。在实施审计中,各处室紧紧围绕财政预算执行这条主线各司其职、互通信息、审计资源共享,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网络形整体。
3.分类汇总。实施审计结束后,各处室分别按所审项目形成审计报告或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由综合部门按审计方案要求对审计情况进行汇总、归纳、提炼和分析,形成完整的“两个报告”。
(三)扩大审计对象
预算管理改革后,由于财政支付形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由此而带来审计对象的变化。按照改革后财政资金的管理模式和主要流向,财政审计对象可划分为三大梯次:一是负责预算编制和预算管理的财政部门,二是受政府委托预算拨款职能的专职机构(政府采购办公室、财政结算中心),三是具体用款的预算单位、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单位。
预算执行审计应根据预算管理改革后的变化情况,调整审计对象。审计中除了应继续加强对负责预算编制和管理的财政部门的审计外,要根据财政资金的走向,强化对预算拨款和支付职能的专职机构——采购办公室、财政结算中心的审计,促进规范和完善财政支出管理,同时对面广量大的具体用款单位,要根据朱容基总理“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审计,确保每年有一定的审计覆盖面,促进有关部门依法理财、遵纪守法,以进一步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调整审计内容。
1.强化预算编制的审计。预算编制改革后,实行部门预算,改变了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推行零基预算。因此,在预算执行审计中,
一是要加强对财政部门预算编制的审计,看其编制依据是否充分,编制程序是否合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
二是要加强对预算编制标准、定额的审计,看其标准和定额的制定是否有依据,是否符合一般规律,是否根据执行结果不断调整和完善;
三是要加强对预算单位编报预算的审计,看其有无有虚报、高估和漏报等情况。
2.细化预算资金拨付的审计。预算支出改革后,财政支出除部分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外,大量的拨付管理工作,主要通过专职机构——政府采购办公室、财政结算中心来具体组织实施。因此,财政审计中除了应进一步加强对财政部门资金拨付情况的审计外,
一是要加强财政结算中心的审计,检查其是否严格按批准预算拨付资金,是否按序时进度拨,对专项支出还要检查是否按用款计划和实际需要拨款;
二要加强对政府采购中心的审计,重点审计采购管理是否符合公开公平和竞争的原则,采购支出是否体现节约和效益的宗旨,采购资金的划拨和结算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高校财务管理 变化 成效
一、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高校财务管理的变化
(一)经费划拨方式转变与支配经费权限的变化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财政拨款是由国库将资金划到一级预算会计单位(如省财政厅科教文处),再由一级预算会计单位划转到二级预算会计单位(如教育厅财务处),最后由二级预算会计单位划拨到高校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账户上,由高校自主支配使用。国库集中支付后,国库根据已批复的高校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直接向高校内商业银行新开设的零余额账户下达和划拨用款额度。高校需依据批复的年度财政预算,逐级上报本单位的分月用款计划,待审核批复后方可执行。
(二)结余资金管理变化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前,财政性资金同学校其他资金一样,其结余自动转入“事业基金”,以后年度可继续使用。国库集中支付后当年的预算经费仅限当年使用,其中尚未使用的授权用款额度中的基本支出将自行注销,不可跨年度使用。其中项目支出在年底自动注销后,将于次年一季度各月按一定比例返还到高校零余额账户。
(三)校内资金转拨权限的变化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前,高校可以根据教学科研业务的实际需要向分校(校区)及校内非法人二级单位(如校医院、设备处和基建处等)直接转拨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后,这一校内直接转拨资金的权限被取消。
(四)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变化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前,高校的预算按来源划分收入,按性质和用途划分支出。收入和支出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高校可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高校的预算采取了“条块分割”模式,即区分预算内、外资金,区分不同的类款项等资金渠道进行核算,并且不能串项。高校需依据批复的年度财政预算,逐级上报本单位的分月用款计划,待审核后方可执行。其次办理财政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申请都要通过层层审核,对不符合预算规定的支付,财政国库执行机构将予以拒付,学校无权自行调整。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运行取得的成效
作为对政府财政资金拨付方式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具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意义。而在高校中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规范高校资金管理,提高高校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和资金使用透明度,实现财政管理体制创新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高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来,从运作机制上改变了财政资金在银行分散和重复设置的管理方式,对财政资金实行集中化管理,便于财政部门及时、准确、全面掌握财政资金运行信息,真正实现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合理配比,增强政府预算的科学性和财政赤字的可控性,充分发挥财政决策的前瞻效果,及时准确掌握财政资金的运用、结存情况,全面、客观地反映财政资金运行全貌,为政府科学编制预算收支计划,合理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现政府的宏观经济社会管理目标。
(二)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
首先,取消了各种收入过渡性账户,从制度上解决了随意延压库款,收入缴库不及时,退库不规范的问题,从而规范了收入收缴。其次,财政资金实行直接支付,减少了支付的中间环节,规范了财政资金的拨款程序,提高了支付的效率,改变了分级分散支付制度资金划拨渠道不畅、周转速度慢的状况。
(三)规范高校预算管理与执行
根据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管理流程,财政资金将以额度指标的形式按部门预算下拨,严格划分“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的类款项。同时,对项目支出预算采取“项目化管理方式”,进一步硬化了预算约束。这也使高校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严密的计划,树立“先有预算,再支出”的理念;并且要求加强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监控,提高自己的使用效率。
(四)强化财政监督职能
分散支付方式下,高校既是资金支出的决策者也是办理者。对收到的财政资金高校怎样使用、如何使用,财政部门无法及时了解,只有当高校上报会计报表时才能知道,这是事后监督。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之后,建立了预算单一账户和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高校每月的用款均需要通过国库系统向财政申请计划,对于没有纳入预算的项目或不符合该项预算指标的项目,财政有权拒绝批复。另外,对于预算计划内支付的每一笔款项,都需要由国库部门审核,不合规的支付业务国库部门也有权拒绝付款,并及时纠正大部分违规行为。这样,通过国库系统,财政实现了对预算资金的事前和事中控制,加强了财政的监管力度,杜绝了财政资金被挪用、乱用、违规支付的现象,有效防范了“小金库”的产生,保证了资金的合理利用,预防了腐败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翟刚.现代国库制度研究[J].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6.
[2]徐明坚.论我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J].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