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

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人格;展望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4-0057-02

美国心理学史家Shultz在《现代心理学史》(2004)第八版中称: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之一[1]。西方心理学界近来出现了一种新的心理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现实的、潜藏的力量为起点,改变过去只关注心理问题进而研究人类积极的力量,对人的心理现象主张用一种积极的方式进行解释,从而可以帮助人们在现实中获得幸福快乐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在个体水平上对人格进行了研究,它主张人格研究应关注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和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我们把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称为积极人格研究[2]。

一、积极人格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

1.研究人的内心所存在的积极力量

关于积极人格的研究,积极心理学是以批判和反省传统人格心理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来进行的。积极心理学认为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对对立的力量。一方面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悲伤、侵害、惧怕、贪婪等;另一方面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爱、责任、仁慈和幸福等。这方面的力量谁都可以战胜对方,主要是看个体本身是在给哪一方面的力量不断加入新的能源,给哪一方面的力量提供适合生存的心理环境。因此,培养和增加人本身所存在的积极能力,才能克制或去除人性的消极方面。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心理学研究应当研究人本身所存在的积极能力,只有积极力量得到培养和增加,才能克制或清除人性的消极方面。如果说人格心理学只是以帮助消除人性中的人格问题或者所存在的人格消极面为主,那么,即便全部的问题都被去除后,人自身所存在的积极能力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一个完美的自我实现的人也不会就此诞生。所以,积极心理学一直强调人格心理学要均衡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既要在研究克制和削弱各种人格消极问题的同时,更要研究有助于优秀人格的积极方面。

2.反对人格完全是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

当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是忽视人的潜在能力,强调人的不足、缺陷。部分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先天遗传基因所形成,不容易发生变化,即使有,也只是些微的变化;另外一些心理学家则说,环境影响即便能使人的生理构造机制发生变化,但人格仍是由那些主要由进化而形成的、不变的机制所组成。这种观点表明,人格的形成主要由先天的基因所决定。

积极心理学对人格是主要由先天基因决定的观点,持反对态度,该理论认为人不是按照遗传基因的固定模式来发展自己,人格是在人与环境社会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内在基因、外部行为、社会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3]。先天基因不完全决定着人格的发展模式,但也对人格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人格应该是先天基因、行为活动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Magnusson等人的研究发现,部分女生的生理成熟较早,在她们的发育初期会出现非常多的行为异常问题。再一次的研究证明,这种现象是她们在一定社会世界观、文化价值观的人际交往关系影响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从而导致了她们出现不合适的行为——问题行为,而不是完全由先天的基因所决定的结果[2]。

3.社会文化环境的后天影响人格形成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首先不是一种内在的社会活动,而是外在的、在一定的先天素质的作用下转化为个人不变的心理活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人格是个体将外在活动转变为内化的结果。一旦,外在的社会活动被转化为个人积极的内在素质,积极体验在这转化中起了非常重要的衔接作用,换句话说,是可以通过积极体验的增加来形成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家指出,人格是由人的生理机能、外部行为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为表明他们自己的理论观点:人格心理学不只是要研究人们的不同心理行为问题,也同样研究人的积极能力,研究人的积极人格的形成条件。因为,积极人格形成的主要来源包括好的外在行为活动和外部环境,个人的外在行为活动和社会环境条件会对人的生理机能发挥影响作用,这样就可以经过改变影响人的行为活动、社会环境来达到建构个人的积极人格。反之,我们通过提高个人的积极行为活动,来推动人的良好行为活动和建构社会的良好环境,拥有了积极活动行为能力的个人,他就能够做到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行为举止进行有意识地改变,从而促进自己的人格成长。如此这般,个人的现实力量就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并且这种现实能力成为人格形成的主要力量之一。这种互相影响的观点把人的各种积极潜在力量都被加入了个体的人格形成之中,人的潜在能力如果被个体认识到,它就有着与现实能力一样的影响作用。

可见,积极心理学这门学科中的人格心理学已不再只是对个体的不同做出表述,也不是只从理论上修正一些人格问题,它是要通过分析人格来引起研究心理学的学者们对积极力量的关注,帮助人们形成积极的人格,拥有积极力量,推动积极人格的形成。

二、积极人格的形成

在1989年和1994年,Kenrick等人做了一个系列的研究,他们发现当男性多次见到更有魅力、性感的女性后,让他评论原先身边的女性,他们提高了自己的要求;而当这些男性多次见到没有魅力,非性感的女性后,再让他评价原来身边的女性,他们降低了自己的要求。同样,女性多次见到地位高、稳重的男性后,她们对身边男人的评论、喜爱降低了;在多次见到地位低、邋遢的男人后,她们提高了对自己身边男人的评价、喜爱。所以,积极心理学认为,先天的生理条件不能缺少,但人格主要是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而形成的。积极心理学培养个体积极人格的最主要方式是增强个人的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学设想,所有的个体都有一条不是后天形成的积极的基准线,这是先天遗传的。在社会文化生活的后天环境中,个体若是参与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他就会提出比以前更高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在积极体验条件下人所表现的要求主要是他自身的内心深处,是个体觉知和体验到的内在动机,所以积极体验和个体的先天特质比较容易发生相互影响而形成某种人格特征。

回忆过去个体比较满足,对现在感觉幸福、惬意,憧憬未来的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就是积极体验。积极体验主要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感官快乐;第二种是心理享受,即个体所做的超越了自身的原有状态后所带来的一种体验。同感官快乐相比,第二种积极体验通常与个体的创新和开创有关,它具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也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的提高,培育个人的心理享受是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体验的核心。但是现实的生活中,假如对感官快乐和心理享受做出一个选择,多半人会选择前者,所以,积极心理学在培养积极人格的发展中也要关注个体的感官快乐,感官快乐在一定意义上能推动个体心理享受积极体验的获得。

在个体积极体验的培育方面,积极心理学找到了影响积极体验的因素:首先是个体追求积极的内在动机因素。人是可以创造自己的,人的成长有来自于外在的生存压力和环境适应,也有个体的内在动机,他追求有快乐体验的、积极的动机。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人们都愿意选的行为是使自己感到快乐体验的,比如开创性、有担当、与周边环境关系惬意等。再者是外部的社会文化环境。人的积极体验一方面受个体本能的推动,另一方面受到特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文化观等的影响。从这方面来看,个体的积极体验不是一种客观体验,但是一种夹杂着客观的主观体验。个体的积极体验总扎根于一定的社会文化,所以说,积极体验是一种社会层面的体验,而不只是快乐体验。

三、积极人格研究的展望

积极人格研究建立在过去的人格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强调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积极能力和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拥有着大量的事实和实验材料,首次提出从人的积极潜能研究人的人格,这也提出了早期的人格研究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也为心理学的人格研究开拓了新的方向,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理论。在积极人格形成中情感所起的作用是积极人格理论所强调的,这也给心理学之外的其他行业的运用奠定了一个开端,如在学校教育、心理咨询等行业的应用。积极人格理论主张积极人格是人的生理机能、行为活动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各种因素交互影响形成的,是符合目前人格心理学的总体研究趋势。然而积极心理学以成人为被试研究积极人格,研究对象大体上是一个社会化的完全体,研究结果中外在的行为和环境的影响因素就会变得比较明显。积极人格理论在研究人格时模糊了概念,它把能力、潜能等都归入人格的范围,有待商讨。

总之,积极人格的研究在心理学中还处于开始阶段,积极人格理论的系统性还有待心理学家进一步研究深化。

参考文献:

[1]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2]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范文第2篇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主张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力量以及美德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解读人,激发人的优秀品质与积极力量,从而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使人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意义。作为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一方面“二战”以来消极的疾病心理学模式禁锢了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本主义理论也为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把人的本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极大地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人本主义的发展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渊源。

1 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1.1 人性观上的继承与发展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从人出发又归结到人,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限定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工作的一项指针,一种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刘华甚至提出,人性应该成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笔者深以为然,故而从人性观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人性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大理论基础,人性观居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厦是在其人性观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学家非常重视人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并不是一个静态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有机体内部有积极成长倾向,驱使着有机体向着完满发展,人性具有自主性、内发性、选择性、形成倾向和实现倾向的特点;人性中具有善良性、道德性、建设性、积极性、向上性、可信赖性的价值定向。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其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伤,也应该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治愈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积极心理学都反对把人看作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或被环境决定的有反应的有机体,反对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从各种心理疾病、行为拉回到对人自身的探索中来,人本主义提出人是有尊严、有价值、充满潜能的独特个体,认为人有积极成长的倾向,人可以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使自身趋于完满,沿着这一思路,积极心理学进一步挖掘人的积极品质和优点,相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帮助人们探索生活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他们先后举起了心理学研究人性的旗帜,使心理学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回归于人性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一起为人性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共同诠释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都对人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人性观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1.2 研究对象上的继承与发展

因为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的内在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与价值,所以其坚持把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与此相似,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致力于使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所以其研究对象自然是普通人。

1.3 研究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弘扬人的尊严、价值,探索人的动机、愿望,提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心理学也在努力构建一幅关于人类优秀品质、美德的宏伟蓝图,既研究人的积极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愉悦、满意、感激等,也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兴趣、创造力、审美力等,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研究积极的机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共同的研究主题,两者都强调研究人的需要、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等。

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人自身,马斯洛建构了以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实现思想体系,罗杰斯提出了自我理论和人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罗洛?梅主要探讨人的现时存在价值、自由选择,提出了存在本体论和存在人格理论。以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为主要理论支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主体性与主观性,重视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潜能等方面的研究,其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意义。而相比较而言,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就开放得多,其主要包括三个研究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愉悦与积极体验、主观幸福感、个性、价值、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在群体与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能够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构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与宗教,它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研究。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自身的性格力量、美德,同时,它也跳出了个体自身,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与群体层面研究人类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更加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因为积极心理学相信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可见,积极心理学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同时重视对群体与社会机构的研究,重视人际关系,这一切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关乎着人类的命运。

1.4 研究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其主要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以整体分析、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等为具体研究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它反对方法中心主义,主张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反对科学主义,坚持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反对原子主义方法论,坚持整体分析法。诚然,人本主义提出的方法论构想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其仍然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重视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推崇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过分强调内在的自我,过分强调理论假设、推演或类推而忽视实证研究,这就给人本主义打上了思辨哲学的印记。人本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甚至成为一种反实证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从而走向了主流心理学的对立面,限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相比之下,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了十分包容的态度,它一方面继承了人本主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另一方面又不拒绝非实证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分析,也重视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就认为,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有多种渠道,科学不应该只崇尚其中的一种渠道而忽视另外的渠道,科学的心理学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实验中获取数据,也可以从对独特个体的个案研究、访谈,以及大众的普查,历史资料的分析等渠道中获得实证。积极心理学对研究方法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2 总结与展望

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宽恕;乐观;善良;仁慈;利他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4-0151-06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理论观点是:人类的各种心理特质本质上都是积极的。在过去十多年的研究中,积极心理学也紧紧围绕这一观点对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开展了三方面的研究:在主观层面上,注重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在个人层面上注重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未来意识、精神性、天赋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教养、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积极心理学认为,这些普世性的心理特质犹如打开人类幸福大门的钥匙,只要有效地干预和塑造这些心理特质,就能有效地促进人类的幸福。

然而,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实践中却发现,积极心理特质并不一定总是导致积极的结果,积极心理特质也有其消极影响的一面,一些被认为是积极的心理特质,如宽恕、乐观、仁慈、善良、利他等在有些情境中不但不能增进个体的幸福感,反而还削弱了个体的幸福感,从而他们提出了心理特质没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心理特质的效用有赖于其发生的关系情境的与积极心理学相异的观点,并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心理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争论。

鉴于积极心理特质的积极效应已在以往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有效证实,故不再作具体阐释,本文将主要依据后一种观点,从宽恕、乐观、仁慈、善良、利他等方面人手,重点对当前心理学领域有关积极心理特质消极效应的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方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心理特质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对积极心理学的未来研究提出有益的思考。

二、积极心理特质消极效应的相关研究

从1998年积极心理学研究伊始,积极心理学家就提出了最雄心的计划,即通过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和潜在力量以帮助人类获得美好生活。然而,正当积极心理学家为发现了人类的多种积极心理特质,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积极心理特质的积极效应而欣喜时,另一些心理学家却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与证据,即积极心理特质在有些情境中存在着消极效应。

(一)宽恕的消极效应研究

宽恕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心理特质之一。研究显示,更宽恕的个体显示出更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如Witvliet,Ludwig和Vander Laan研究发现,宽恕对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都有着有益的影响。Toussaint,Williams,Musick和Everson采用全国性的美国成年人样本研究发现,宽恕与心理压力呈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其他研究也显示,宽恕与更好的关系幸福感联系紧密。如Fincham,Beach和Davila研究发现,妻子的宽恕与丈夫自我报告的情感交流的提升呈正相关。

然而,来自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证据显示,宽恕并非总是积极有益的。Gordon,Burton和Porter对家庭暴力避护中心妇女的研究发现,更宽恕的妇女报告更有可能回到施虐的丈夫身边去,从而更可能遭受新一轮的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McNulty研究发现,在结婚的最初五年中,更少宽恕的夫妇经历与他们的配偶对其施加的心理和身体上的虐待在频率上有所下降,而更多宽恕的夫妇在那几年中所经历的心理和身体上虐待的频率呈稳定或是逐渐上升的趋势。在临床心理治疗中也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探讨宽恕时会引导来访者与其具有虐待倾向的配偶重新建立关系,从而使来访者可能受到进一步的伤害。Stover在研究了家庭暴力现象后指出,在这些家庭中,往往存在着“伤害-道歉-和解-再伤害-再道歉-再和解”的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此外,McNulty采用72对新婚夫妻作为样本研究发现,虽然宽恕最初与婚姻满意度呈正相关,但是,夫妻的宽恕与他们婚姻满意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他们的配偶对其直接的、不友善行为的发生频率(如讽刺,侮辱,诅咒等)。在那些配偶很少出现不友善行为的夫妻之间,宽恕能够帮助他们保持较高的婚姻满意度;但是在那些配偶频繁出现不友善行为的夫妻之间,宽恕则与他们婚姻满意度的下降有关。Luchies,Finkel,McNulty和Kumashiro的一项实验研究还为宽恕的情境影响提供了因果证据。在该项实验中,被随机分配到相信他们已经宽恕了一个已经改过自新的犯法者的实验组的被试,报告其体验了自我概念清晰性(Self-Concept Clarity,SCC)的增加;而随机分配到相信他们已经宽恕了一个没有改过自新的犯法者的控制组的被试,则报告体验了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减少。宽恕对配偶施虐后的自我辩护的影响似乎也取决于配偶的心理特质。McNulty和Russell的研究显示,夫妻双方对配偶的宽恕倾向与配偶之间合适程度的相互关系,能够有效地预测在最初的两年婚姻中配偶是否会继续心理上虐待的改变程度。对满意配偶进行宽恕,与配偶继续采用心理虐待的下降存在相关;而对不满意配偶进行宽恕,则与配偶继续使用心理虐待的增加存在相关。

(二)乐观的消极效应研究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另一核心内容。研究显示,乐观与个体幸福感和人际幸福感呈正相关。如Brissette,Scheier和Carver研究发现,乐观与压力和抑郁的减少有关。Srivastava,McGonigal,Richards,Butler和Gross研究发现,更乐观的夫妻比那些较少乐观的夫妻能够从他们的配偶那里感知到更多的心理支持。积极心理学将对现在的乐观解释也看作是积极的,如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并把解释风格分为两种:乐观解释风格(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和悲观解释风格(Pess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研究显示,对不愉快的经历作出相对乐观的解释能够提升个体幸福感和人际幸福感。如Golin,Sweeney和Shaeffer研究显示,倾向于将不愉快事件的原因看作是较少整体的和较少稳定的大学生,两个月后经历了更少的抑郁症状;Karney和Bradbury研究显示,已婚夫妇对他们配偶消极行为的归因更加外部化,更少整体性和更少稳定性,这则与夫妻之间保持更加满意的关系存在相关。

然而,一些心理学研究显示,乐观和对理想结果的预期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如Gibson和Sanbonmatsu研究显示,乐观主义者更少远离赌博――即使是在预期的赌博失败之后,他们还会继续投入到下一轮的赌博之中。Isaacowitz和Seligman研究发现,与年轻人和中年人的乐观性积极心理暗示相比,老年人的乐观则与过去一段时间内不断增加的抑郁体验相关,即乐观越多,由失望产生的抑郁症状也越多。研究发现,采用乐观的方式解释消极经历产生的原因也并非总是有益的。如Steele,Spencer和Aronson研究指出,对个体自己消极行为的乐观解释可能损害了个体寻求改进的动机。Truman-Schram,Cann,Calhoun和Vanwallendael有关夫妻关系的研究表明,那些对配偶的消极行为进行外部归因的妇女,具有再次遭受心理或身体上虐待的危险。研究还发现,乐观和对理想结果的预期对幸福感的影响取决于问题发生的情境。如McNulty和Karney采用82对新婚夫妇作为调查样本,研究显示,对理想结果的预期(即提升婚姻满意度)与满意度的高水平有关,这些对婚姻满意度变化预期的影响取决于夫妻证实他们能够改善夫妻关系的能力。虽然对理想结果的预期会帮助那些试图在思想与行动上看起来是满意的夫妻保持满意,即多为对方做出积极的贡献,抑制批评对方,但是,同样的预期却导致了那些缺乏这些关系改善技巧的夫妻满意度的下降。

(三)善良的消极效应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实了个人内部和人际间友善的好处。如Buchanan和Bardi研究显示,与控制组被试相比,实验组的被试每天做出各种善事,连续10天,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会显著提高。Pasch和Bradbury对亲密关系的研究也显示,夫妻之间的友善行为与更高的关系满意度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即使是对自己友善也能显著地提升幸福感。如Leary,Tare,Adams,Allen和Hancock研究发现,具有自我怜悯倾向的人,或是对自己很友善的人,在做了错事之后,比那些具有较少自我怜悯的人报告更少的消极情感。

然而,另有研究显示,善良也具有不利的影响。例如,有关大多数人利益决策的研究显示,当进行囚徒困境的游戏时,随着游戏的发展,更善良的游戏者(即那些更倾向于合作的人)经历了更多的心理竞争。其他研究显示,不友善反而能够为关系提供利益。例如,Karney和Bradbury采用成长曲线模型显示,在问题解决的讨论期间(如拒绝、批评),妻子越是倾向于采用不友善的行为,在4年中经过8项婚姻满意度的评估后,在丈夫和妻子之间预测了更加稳定的婚姻满意度。Maisel和Gable报告,夫妻一方对另一方关系满意度影响的人际支持取决于接受者对人际支持的回应程度。当该人际支持被看起来是对另一方需要的即时回应时,人际支持与关系幸福感有着正相关;当该人际支持看起来不是对那些需要的回应时,它与关系幸福感存在着负相关。纵向研究显示,不友善的行为是有害于还是有益于人际关系,都取决于这些人际关系的性质。如McNuhy和Russell研究显示,即使是在问题解决的互动期间,不友善行为与起初的婚姻满意度存在负相关,夫妻之间的不友善行为(如批评配偶,拒绝配偶)与婚姻满意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夫妻在他们的婚姻中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在面临相对较小的问题时,夫妻之间的责备、支配以及拒绝他们配偶的倾向能够有效地预测夫妻之间婚姻满意度的较大下降;而在面临更加严重的婚姻问题时,那些同样的不友善行为能够预测夫妻之间更加稳定的婚姻满意度。McNuhy,O'Mara和Karney的研究认为,这种关系的出现是因为在具有更加严重问题的婚姻中,消极行为反而促进了那些问题的有效改进。

(四)仁慈的消极效应研究

积极心理学将仁慈视为个体重要的心理特质。例如以一个遭受身体虐待的妇女为例,在接受积极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要想让她们从夫妻关系中获得利益,咨询师的基本治疗策略是:(1)将配偶的消极行为归因为外部因素,而不是配偶本身的性格特质;(2)对未来关系保持乐观态度;(3)宽恕配偶的虐待行为;(4)记住与她们夫妻关系的积极经历而忘记与她们夫妻关系的消极经历;(5)仍然深信她们的配偶。实际上,这种治疗策略在婚姻治疗中被称为“关系增进”,即试图通过反复教育夫妇这种仁慈的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夫妻关系的一种治疗方法。

但是其他研究表明,仁慈的效用也是情境化的。例如,针对临床心理治疗中常用的仁慈唤起的方法,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仁慈的策略可能会伤害这些遭受身体虐待的妇女。如果不采用这种仁慈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这些妇女反而会从中获益,如:(1)将配偶的虐待行为归因为他们的性格特质而不是外部因素;(2)预期虐待还可能会继续发生;(3)不宽恕虐待者;(4)记住虐待行为;(5)不再深信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McNulty,O'Mara和Karney采用一项以82对新婚夫妇为被试的纵向研究以及另一项以169对新婚夫妇为被试的纵向研究显示,即使对配偶的不愉快行为的仁慈与婚姻满意度有着正相关,但是这些仁慈品质对婚姻满意度改进的影响取决于配偶们在他们的婚姻中面临的问题的严重程度。更具有仁慈品性的夫妇(即认为配偶不应该为不愉快的行为负责),在面临相对较小的问题时,较大地削弱了他们的婚姻满意度。相反,具有较少仁慈品性(即认为配偶应该为不愉快的行为负责)的夫妇,在面临更加严重的问题时,反而增进了他们的婚姻满意度。究其原因在于,这种交互影响被通过改变问题的严重性而得到缓解了,在严重问题的情境中,具有较多仁慈品性的夫妇经历了婚姻满意度的下降,是因为他们的问题仍然保持严峻;在严重问题情境中,具有较少仁慈品性的夫妇经历了更加稳定的满意度,是因为他们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五)利他的消极效应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利他是一项关键的积极心理特质。个体的利他行为不仅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利他行为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进化论还为利他行为提供了神经生理依据。当目睹他人陷入困境时,旁观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人的焦急、痛苦,这种情绪上的自动唤起会激活大脑中的一类神经元,导致“共情”体验,而当看到受助者脱困后如释重负、欢喜庆幸时,“共情”机制又会让助人者感到好像是自己转危为安的轻松与满足,这些正是人们感到幸福的情绪基础。

但是并非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利他是有益的,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利他动机和行为反而会损害集体的幸福感。如Batson研究发现,当被试为该组的一个成员感到深切同情时,其情绪促进了利他行为,从而使他分配了更多的资源给那个成员,而损害了作为整体的集体利益。Batson,Klein,Highberger和Shaw研究表明,利他动机能够引导人们违反他们自己的道德原则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在一项实验中,实验组的被试被随机分配的任务是为身患绝症的儿童感到同情,这些儿童正在候诊名单上排队等待接受药物治疗,而接受治疗后他们的生活质量将会大幅度地提升,结果发现,即使被试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但是他们仍然更可能允许这些身患绝症的儿童在候诊名单上跳到其他儿童的前面而率先接受药物治疗。

总之,从以上研究结果来看,许多积极心理特质确实有其消极的一面。宽恕、乐观、善良、仁慈和利他这些积极心理特质虽然对增进个体的幸福感方面有着积极的效用,但是在有些情境中,如果不善加干预和应用,它们也确实存在着消极效应,为个体或他人的利益带来损害,这也为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反对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提供了有效的实证依据。

三、评析与展望

(一)评析

综上来看,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人的心理特质都是积极的,都能产生积极的效应。积极心理学也正是利用人类这些内在的积极心理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不能否认,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主张对于心理学从消极模式转向积极模式,从关注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转向关注人类的幸福与尊严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以上众多的研究证据来看,积极的心理特质并不一定总是导致积极的结果,在某些情境中,积极心理特质能够有效地增进个体的幸福感,但在某些情境中,积极心理特质却会损害或削弱个体的幸福感。究其原因在于,积极心理学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长期生活的关系情境,忽略了情境因素对积极心理特质的调节作用,倘若将心理特质置于相互作用的关系情境之中并多加以长时期的纵向追踪研究,那么可以发现,这些所谓的积极心理特质并非都是积极的,反而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毕竟,人的行为不完全是由人的心理意识所决定的,相反,它是由心理意识与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共同决定的。与之相似,人的幸福感不仅仅是由人们的积极心理特质所决定的,相反它还由积极心理特质和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的。不能否认的是,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过程中,过于强调心理学的积极取向,而忽略了消极取向的影响,过于重视积极心理特质的积极价值,而忽略或回避了积极心理特质的消极价值,造成了心理学研究中的“积极性偏差”。这也告诉我们,当讨论积极心理特质是否是积极时,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还应该更理性地思考这些心理特质所发生的关系情境因素。

(二)研究展望

虽然以上这些研究结论尚不足以动摇积极心理学在当今心理学研究热潮中的主流地位,但其作为一种不同的声音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偏差起到警示或是补充的作用却有着另一番意义,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看问题的视角。

首先,积极心理学研究应该重视情境因素对积极心理特质的调节作用。心理特质并非生来就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它们对幸福感的影响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反观之,当前积极心理学对心理特质研究的重要缺陷之一是,过多关注心理特质情境影响的主效应,而较少考查心理特质情境影响的交互作用。正如Gable和Haidt所言,“积极心理学必须超越对主效应(乐观、幽默、宽恕、好奇)的描述性研究,注重大多数心理学者所认可的复杂交互作用的研究”。在有些情境条件下,积极心理特质可能不但不会促进人们的幸福感,反而会削弱他们的幸福感。如果仅停留于心理特质对幸福感影响的主效应研究,只能发掘积极心理特质的单方面效用,造成“积极性偏差”。因此,在进行积极心理特质的干预研究时,应该设计多种任务情境,考虑多种干扰变量;在进行积极心理治疗时,应该考虑被试的多种具体生活环境;在进行相关研究结果的处理时,应该考查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只有将积极心理特质置于不同的情境中,考查多因素的交互作用,检验潜在情境的调节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学家对心理特质效应的完整理解。

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范文第4篇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塞格里曼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当前的心理学对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重视不够,因此要把关注发展人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品质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积极心理学主要倡导关注人们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美德和品质,用积极的心态来解读人的心理现象,以此激发人们的积极心态、优秀品质,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去开创幸福生活。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主观层面。重点研究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第二,个体层面。重点研究人性中积极美好的品德的形成和评测,例如友好、智慧、尊严、仁爱、进取等。第三,集体层面。重点研究有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的组织环境与社会制度。

二、积极心理学对S供电公司员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一)供电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的现状

S供电公司的上级单位――云南省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多次强调加强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从S供电公司的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看,经过多年来对员工进行的系统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培训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员工培训热情和积极性不高。这主要表现在:

1.以工作忙脱不开身为由不参加培训。部分公司的领导没有把培训摆在应有的位置上,错误地认为培训可派可不派,认为抽调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会影响工作,调班、请人代班增加了单位的负担,总是把眼睛盯在完成当前任务上,忽视员工素质的提高,以工作忙为由,不派员工去参加培训。同时他们认为,培训内容可学可不学,认为自学可以代替培训,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日趋多样化,不必到培训中心接受专门培训。

2.部分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责任心。一些员工认为,学习不学习无所谓,提高不提高没关系,参加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而是乘机放松休息。因此,培训期间部分学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经常迟到或早退,更为严重者在家休息不来参加。这充分体现了员工缺乏长远眼光,缺乏岗位竞争意识,没有认识到培训其实是员工的一种福利,反而认为培训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把培训当作任务来完成或者选择放弃。

(二)积极心理学对员工教育培训的意义

目前,积极心理学已经在社会各领域里被推广和运用。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引入积极心理学可以激发员工努力地工作和幸福地生活。从员工教育培训方面看,S供电公司引入积极心理学具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增强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企业要认识到每个员工都有优点,通过挖掘培养员工的素质和潜能,不仅能让员工成就自己、获得幸福,而且也能帮助企业提高效益。供电企业中,人力资源同样是最关键的资源,S供电公司只有充分尊重员工、关心员工,为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和机会,通过持续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员工才能体会到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这样才会树立主人翁意识,参与到企业的各种活动中。

2.提升管理者教育培训员工的技巧。积极心理学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安排合适的员工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不同员工的作用,这样会激发员工认同自己、欣赏自己的信心和热情;员工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同时,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虚心学习。这必然要求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员工的优势与潜能,针对不同员工采取不同的教育培训措施。

积极心理学同样要求管理者要以自身的积极情绪感染员工,通过模仿、表情反馈等积极情绪的表达,营造积极的气氛,让公司员工保持积极的心态。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学会情绪管理,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不轻易对员工发怒、不随意显露出悲观情绪等,为员工带来正能量。

3.激发员工积极乐观的情绪。积极情绪如满意、兴趣、快乐、自豪和爱会拓宽认知范围,提高认知灵活性和思维的创造性。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强心理和生理恢复力,有利于增加社会联系,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参加人际或者社会活动。积极心理学重视发掘人性的优点,认为培养每个人身上潜在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帮助人们找到真正的成功和快乐。发掘员工的积极人格,使每个员工都能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才能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积极心理学在S供电公司员工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一)加强学习与宣传,明确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

1.大力宣传积极心理学及其意义。S供电公司首先要介绍积极心理学,让全体员工都能基本掌握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帮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积极心理学对公司和员工的重要意义。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引入,让员工逐渐学习到心理学知识,更容易接受教育培训工作,便于公司更好地开展员工教育培训活动并提升培训效果。同时,通过在公司内部的广泛宣传,可以在整个公司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让每位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端正工作态度。

2.加强对教育培训管理者的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接受的理论教育基本是以传统心理学为主,因此,对教育培训工作人员(例如人事部、部门负责人等)进行培训是积极心理学成功应用的基础。他们是直接面对员工进行实际操作的人,积极心理学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推广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他们的影响,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全面地培训,并注意实施细节,保持教育培训各方面工作的一致性。

3.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S供电公司要明确教育培训工作的积极基调与目标,切实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重视员工的积极情绪体验和心理品质。把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和观点引入到公司教育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从培训计划到培训实施,再到培训评估和培训反馈,始终把积极基调贯穿其中,无论是战略层面、方案层面还是技术方法层面,都要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培训前期以积极基调为主,后期又不能贯彻的矛盾情况。只有把积极的基调与目标贯穿于教育培训的全局,员工才习惯接受,增加对公司的信任感。

(二)从公司角度引导教育培训工作

很多企业过去一直把教育培训看作是员工的福利,认为企业要为员工培训工作付出很多成本,去帮助员工成长和进步,认为这本是员工个人之事。其实大家都知道,企业开展员工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企业要转变理念,把员工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让积极心理学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教育培训的目的。

1.把教育培训提升到战略高度。S供电公司应从自身战略出发,明确公司需要的员工素质和能力,进而通过教育培训去发现、强化,在帮助员工进步的同时实现公司的更好发展。积极心理学理论发展历史不长,但是其意义是深远的,这从它宽广的应用领域就可以看出来。所以,公司的教育培训应围绕积极心理学理论,帮助员工成长、推动公司发展,同时扩大公司在员工中的影响力、提高接受度,更好地为公司和员工服务,达到二者的和谐与双赢。

2.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格,营造良好的教育培训氛围。个体拥有积极人格的需要产生后,就会主动去了解并学习积极人格者应具备的行为认知,并将其物化为日常的行为。S供电公司在教育培训管理过程中,要努力挖掘员工内在的积极动机和资源,使员工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动决定者。因为员工自我投入越多,其行为的自主性就越高,人格成长的动力也就越足。员工一旦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企业归属感,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统一,就会愿意为企业发展而奋斗。对公司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也自然会以积极的心态参与,通过教育培训弥补自身的不足。

S供电公司要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努力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让员工对教育培训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摒弃以往的消极应付心态。公司可以在培训时聘请相关领域的成功者,分享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经验,这些成功者在职业生涯起步的时候和企业员工有类似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他们的分享,可以让员工意识到,持之以恒的努力也可以给他们带来成功,从而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以积极心态应对教育培训活动。

(三)重视教育培训技巧的运用

1.优化培训内容。乐观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员工个人的绩效,因此我们要在培训内容中重点培养员工的积极乐观态度。积极乐观态度的养成需要公司从培训的角度入手,把积极心理学融入到企业培训课程中。积极心理学的融入不仅仅是体现在各种培训方式中,如研讨法、角色扮演、拓展训练等,更重要的是要系统地形成一个对积极心理学作简介和如何在工作生活中运用的课程体系,重点介绍各种积极情绪养成的方法,包括乐观情绪的培养,感激的培养,同情心的培养等等。通过培训让员工养成积极的心态,不仅有利于他们解决工作中的事情,也有利于他们稳妥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从而在轻松的环境下更加愉快、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最终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

2.针对不同年龄段员工制定不同培训方案。人们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生活目标和关注焦点各有侧重,对各个要素的需求程度不一样。所以公司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员工,在培训中针对不同年龄段员工制定不同的积极心理学培训方案。

第一,青年员工。对于18~29岁左右的青年员工,他们重点关注教育和家庭、发展人际关系、获得晋升和较高的薪酬回报。而青年员工一旦在某方面受挫,极易灰心丧气,因而乐观情绪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公司在培训中就要引导员工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认知辅导;重点培养员工的决策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和抗压能力,注重发展员工的沟通能(下转180页)(上接176页)力、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心理。

积极心理学主要观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学 人性观 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人性是人共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观是对人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之间存在差异,但都是客观事物经过人脑加工形成的理性思维观念。本文通过对部分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进行分析,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提出建议,希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具有价值。

一、部分心理学派的人性观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观-坚持本能论

精神分析学派由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创立。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生物体的本能驱力所决定。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人的本能处于关键地位,人的行为由本能决定,遵循追求快乐的原则,而人的本能与无意识相联系。无意识存储着个体所有的经历、记忆和被压抑的欲望,是非理性的,违背社会道德原则,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是人类活动的动力。因此无意识很多时候被有意识的压抑,不被人察觉,但通常可以通过梦境表现出来。精神分析学派非常重视个体的早期经验,他们认为个体成年以后出现的各种心理精神问题,是因为早期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和被压抑的童年经验,所以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他们主张通过释梦来探索个体早期的童年经历。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环境决定人性

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环境决定人性的人性观。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意识看不见、摸不着,研究意识很难建立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他们主张要抛开意识,直接研究行为。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行为和刺激之间的关系,只要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预测行为和通过环境去控制人的行为 。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没有缺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教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随便挑选出其中一个,都能把他训练成为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师、律师、艺术家、商界首脑乃至乞丐和盗贼,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趋向、能力、天资和他的祖先的职业、种族。通过华生的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性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好的环境塑造好的人性,差的环境形成恶的人性,与先天遗传等因素没有关系。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人性本善

人本主义学派在人性的观点上坚持人性本善。他们认为人是不断前进发展的,自由善良,值得信赖的,每个人都有向善的潜力和自我实现的潜力。罗杰斯曾说:“本质上讲,人类是不断前进的有机体,他们会努力实践自己创造的本性并努力追求真理。”在罗杰斯看来个体不仅具有自主性,个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主的进行选择,去伪存真,去恶扬善,在自主选择中不断提升自我,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且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个体会发挥自己的创造本性。

(四)积极心理学的人性观―积极美好

积极心理学坚持积极美好的人性观。积极心理学虽然也主张积极美好的人性观,但是与人本主义不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坚持人性本善,只要把个体放在积极的环境中,个体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这个系统中不仅包含着人性美好,自我完善的一面,也包含着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而个体能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基于这种观点,积极心理学主张应把工作中心放在研究人的积极潜质上,鼓励个体发现培养自身的积极潜力。

二、以上心理学流派的人性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欲望、本能和早期经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

精神分析学派在人性观上坚持本能论。虽然精神分析学派过多强调了本能欲望在行为中的决定作用,但不能否认本能欲望对行为选择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个体对外在事物的追求,对于正确积极的目标,应鼓励支持,发挥个体的能动作用,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精神分析学派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个体的影响,发展心理学的亲密关系理论与其不谋而合。所以在个体早期,要积极发挥父母的作用,父母要多陪伴孩子,发挥教育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能一味的采取传统的“虎式”“猫式”教育,不仅要关注教育结果,也要注意教育过程和阶段性。

(二)重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行为主义学派坚持环境决定人性的人性观。虽然这一学派的人性观夸大了环境的作用,但是在另一个侧面也指出了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肯定个体意识的作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个体可以选择。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个体的意志,当个体拥有坚定的意志,就不会轻易受不良环境诱惑的影响。同时也要看到环境对个体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潜移默化的,在不自觉中个体可能就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尽力给受教育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国家、社会、家庭要发挥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建立良好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的力度,使个体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自我。

(三)尊重人的自主性,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

尊重人的自主性,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个体具有自主性,可以对未来进行选择,在不断地选择中发展完善,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一生有五大需求,自我实现是最高需求。社会要尊重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个体的能力不同,必然导致个体的需求不同,不能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个体,同时社会应给个体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使个体能在社会支持的环境中满足自身的需要。

(四)发现个体的积极潜力,培养个体积极行为

积极心理学肯定个体有积极潜力,同时也存在自我冲突。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教育者把传授知识和发现问题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但一味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发现受教育者身上的积极力量,鼓励个体发展这种积极潜质,使个体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改善自身的问题,而且能发展出亮点。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学习积极心理学这种一分为二的人性观,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而且要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和积极潜力,使这种潜力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卫卫.浅析三大心理学派的人性观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12.

[2]谭景峰.见素抱朴,返璞归真―浅析人本主义人性观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

[3]申艳娥.心理学流派中的人性观[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2007.

[4]宁江龙.心理学中人性观的超越:从人本主义到后现代[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3.

[5]况志华,任俊.积极心理学:人性的理性复归[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