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碳排放技术

碳排放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碳排放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碳排放技术

碳排放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能源禀赋;技术进步;碳排放强度;空间计量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09-0037-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9.006

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2009)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中国的经济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加之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将会加剧经济增长与能源环境之间的矛盾[1],使我国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就此,中国政府于2009年首次提出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CO2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禀赋的不均衡性,我国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省际和区域差异。为实现减排目标,中国必须充分考虑碳排放的空间特征,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产业和能源政策,才能公平有效地降低社会经济成本,实现减排目标[2-4]。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区域碳排放的空间特征,揭示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国内学者对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人口规模和城市化等,同时,技术进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学者认为技术进步能有效提高能源效率并减少碳排放量,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和主导因素[5-7]。也有学者认为由于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存在,导致技术进步对降低碳排放量的作用并不明显[8-9]。赵楠[10]发现追随型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效率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而前沿型技术进步作用并不明显。李凯杰[11]认为长期内技术进步可以减少碳排放,但在短期内则不明显。

丰裕的能源禀赋使区域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理应推动经济增长并带动就业,然而在现实却并非如此。现有研究显示,能源禀赋会推高地区能源强度[12-13] ,抑制就业增长[14],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15],最后导致“资源诅咒”的形成。蔡荣生[16]认为我国碳强度“资源诅咒”的产生机理为:在能源丰裕的地区,能源短缺与使用的压力较小,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惯性地依赖传统高能耗产业、层次低产业,最终形成 “高碳”经济发展路径。

上述研究已将能源禀赋或技术进步作为解释变量分析其对碳排放的影响,但往往忽略领域单元间的空间联系和相关性,只注重对地区碳排放的直接影响,缺乏对能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的空间外溢效应和辐射作用的研究。实际上,地区能源禀赋越高会使该地区以及周边地区的能源使用成本降低,推动能源的使用量进而拉动该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同样,技术进步的外溢作用也会辐射到周边地区。因此,本文将通过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就能源禀赋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效应展开实证分析。

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1.1 碳排放强度的估算

本文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2006版(IPCC,2006)推荐的方法估算碳排放数据,选取煤炭、焦炭、原油、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和天然气8种主要化石能源。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最后,采用以1997年为基准年进行调整的GDP数据,根据碳排放强度的定义(即单位GDP的碳排放量,CI)计算全国30个省份1997-2012年的碳排放强度。由于自治区、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数据缺失,因此本研究所有源数据和计算结果均不包括这些地区。

C=∑8i=1Ci=∑8i=1Ei×SCCi×CEFi(1)

其中,Ci表示估算的碳排放量;i表示各能源;Ei代表能源的消费量,来自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能源终端消费数据;SCCi为各种能源的折标煤系数;CEFi为IPCC(2006)提供的碳排放系数(见表1)。

1.2 自变量的选择

参考已有的研究文献,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分为能源禀赋变量和技术进步变量两类。

能源禀赋用能源生产量(EP)和能源自给度(SR)来表征,其中能源生产量由地区各种能源生产量折算为标准煤相加得来。能源自给度,是指某一区域内能源的消费由区域内自身供给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区域能源生产量除以能源消费量,据此来测度各区域内能源的充裕程度。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技术进步变量则由外商直接投资(FDI)、R&D投入(RD)、人力资本(HC)和专利授权量(PAT)表征。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用各地区年末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资额表示,数据来源于《中国贸易外经统计年鉴》。R&D投入用各地区研究与实验发展内部经费支出数据表示,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人力资本用各地区研究与开发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表征,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由于2009-2012年与以往年份统计口径不一致,本文参考各省统计年鉴作为补充,缺乏的年份按照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得出。用3种专利授权数代表各省地区的专利授权数,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 实证结果分析

2.1 中国能源碳排放强度相关性检验

我国碳排放强度在样本区间内总体呈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的1.49 t/万元下降为2012年的0.89 t/万元(见图1)。利用matlab软件计算的1997-2012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全域Moran’s I指数显示均为正值,且其正态统计量z值均通过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全国各省区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并非是完全随机的状态,而是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即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省区和较低的省区均趋于相邻。同时,观察的Moran’s I的走势发现,中国省区碳排放强度的全域Moran’s I指数在整个研究期间呈现波动性上升的趋势。其中,1997-2005年间Moran’s I指数在0.226 8-0.295 9之间,在2006-2012年Moran’s I指数显著上升,均在0.3以上,且z值均满足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中国省区碳排放强度的集聚程度加强,即碳排放强度相似的省区在空间上趋于集中。

2.2 模型选择策略

本文分别采用传统混合面板模型SLM、SEM和SDM模型进行分析,模型的检验过程按照:OLS(SLM或SEM)SDM是顺序展开。验证方法如下:首先,基于无空间交互效应的传统面板模型的残差,对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进行LR检验,然后利用两个拉格朗日乘数(Lagrange Multiplier)形式LMlag、LMerror和稳健(Robust)的RLMlag、LMerror进行检验,检验标准为:如果LMlag在LM检验中显著性优于LMerror,同时RLMlag也优于RLMerror,选择SLM模型。反之,选择SEM模型。LM检验结果若支持其中之一或两者同时成立,则需要通过Wald统计量和LR统计量对SDM进行检验,若不能同时支持原假设H0:θ=0和H0:θ+ρβ=0,则表示SDM不能简化为SLM或SEM,应在模型中同时包含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空间滞后项,来考察解释变量的空间交互作用[17-18]。

2.3 估计结果分析

2.3.1 总样本估计结果分析

根据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策略,首先检验传统混合模型,得到结果(见表2):①LM关于空间滞后与空间误差存在性的绝大多数检验均拒绝了原假设,由此确定了模型估计的残差空间自相关的存在,SLM和SEM模型均优于无空间效应传统混合面板模型。②LR检验均拒绝原假设,其结果分别为(804.154 5,0.000 0)和(636.444 6,0.000 0),即模型存在双边固定效应。③LMlag、RLMlag和LMerror分别通过了1%、5%和10%的显著性检验, RLMerror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即空间滞后模型的检验统计量更为显著。综合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双边固定效应的空间滞后模型更符合模型设定。

接下来需要进一步分析空间杜宾模型以确定最优模型(见表3),Wald和LR检验结果均支持选择空间杜宾模型,另外Hausman的检验不能拒绝原假设,即应采纳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由此确定分析能源禀赋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模型:随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

从表3中随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估计来看,表征能源禀赋和技术进步变量对碳排放强度的系数在统计上较为显著。其中,①ln EP和ln SR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在样本期间内能源产量和能源自给度与碳排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能源禀赋高的区域能源使用成本具有比较优势,

更倾向于依靠能源密集型产业来推动经济发展,导致这些地区单位能耗和碳排放强度都较高。②表征技术创新的lnFDI、lnRD和lnPAT的弹性系数均显著为负,表明外商直接投资、R&D经费投入和专利授权量均有利于抑制区域碳排放强度,而lnHC的估计结果则显示为不显著的正效应,也就是说人力资本对促进节能减排效应不足。③W・lnPAT和W・lnFDI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W・lnEP在5%水平上显著,W・lnSR在10%水平上显著,表明因变量的空间滞后项和自变量的空间交互项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能源禀赋和技术进步在空间上对其他地区碳排放强度产生影响。

进一步地,就能源禀赋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效应进行分解,以便了解不同变量变动对系统中各部分影响的冲击。这里分别用空间杜宾模型下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来检验各变量对本地区、其他地区以及全国所有地区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见表4),发现大部分变量对地区的辐射作用在统计上表现显著。①能源生产量和能源自给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正,说明能源禀赋对本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均显示出明显的刺激作用。②外商直接投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负,从而肯定了外商直接投资降低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碳排放强度的溢出效应。③R&D投入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著为负,而间接效应则为不太显著的微弱负效应,说明研究与实验经费的投入对降低其他地区碳排放强度的效果不佳。④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不显著,即人力资本投资还没有产生足够的空间外溢效应。⑤专利授权量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但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则均表现为正效应。说明由于我国区域差异明显,一些技术的研发成果可能仅仅适用于本地区,无法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导致技术进步受惠的局限性。

2.3.2 分阶段样本估计结果分析

基于不同时间阶段技术进步的特点和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接下来将划分两个时间阶段1997-2004年和2005-2012年,来考察能源禀赋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趋势。首先,根据前述的模型选择策略,最后确定两个阶段均选定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变量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呈现不同的特征。①能源生产量和能源自给度在两个阶段均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且其效应都有所收敛;另外,两个变量的空间交互效应在前一阶段显著,后一阶段不显著。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源储存量的减少以及国家调控政策的推动,能源的效率有所提高,能源产量丰富的地区也开始注重节约能源,促使能源禀赋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有所减弱。②后一阶段中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显著作用明显低于前一阶段,说明由于节能技术缺失以及存在技术推广困难等问题,现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不适应低碳需求,无法有效地指导节能减排。其中,lnFDI和 lnHC的符号出现了由负转正情况。说明以现有的技术手段,外商直接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无法发挥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作用;lnRD和 lnPAT两阶段的系数都为负号,但显著程度都有所下降,也就是说资金投入和技术产出促进低碳转型的效果也在下降。

从两阶段分解的空间效应来看(见表6),后一阶段的显著程度明显低于前一阶段。①能源生产量的直接效应变化不大,而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出现了大幅的下降。说明能源生产量对其他地区和全国的辐射作用有所减少,而对本地区仍然具备显著的正向效应。②能源自给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符号依然为正,但其影响作用有所减弱,尤其是间接效应变化明显,即能源自给度对其他地区的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趋于减弱。③在后一阶段技术进步各变量的影响作用都趋于减弱,甚至出现推高碳排放强度的效应。变量中只有专利授权量的直接效应存在微弱负效应,外商直接投资、R&D投入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不显著,而人力资本的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则出现显著的正效应。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了1997-2012年我国30个省区的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能源禀赋和技术进步对地区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区间内,碳排放强度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能源丰裕的地区不仅会推高当地的碳排放强度,还会辐射到其他地区,并进一步影响全国的数据。

(1)能源禀赋与碳排放强度呈正相关状态。在能源丰裕地区可供利用的能源比较丰富,能源密集性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更倾向于提高能耗来谋求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了高碳发展路径。

(2)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路径各不相同。外商直接投资和R&D投入在空间上对碳排放强度形成了有效的外溢作用,而人力资本对碳排放强度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专利授权量可以抑制本地区的碳排放强度,却推高了其他地区的碳排放强度。

(3)近年来,能源过度开发严重,能源丰裕地区可开采能源受到限制,国家及地方节能减排调控政策也相继出台,能源禀赋丰裕的地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以降低对能源的依赖,使得能源产量和能源自给度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都有所弱化。

(4)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进步各变量对碳排放强度

的显著程度都有所减弱,甚至出现由负效应转为正效应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在市场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将更多的精力着眼于提高生产力等方面的技术,忽视了节能需求,造成节能减排技术的缺失。同时,提高的生产力带来的经济增长又进一步推动更多能源的使用,即“回弹效应”。以上结论对于国家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了启示,第一,政府在制定节能减排策略时,应关注能源禀赋的扩散作用,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能源良性流动。第二,更加重视能源丰裕地区的低碳政策引导,改变其过分依赖能源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地方政府应适时调整外资准入门槛,优化投资结构,主动剔除能耗较高,污染严重的外商投资。第四,加大研发和教育的投入,鼓励节能技术的研发及推广,以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27-36.[Lin Boqiang, Jiang Zhujun. China’s Carbon Dioxide Environment Coontz Kuznets Curve to Predict and Influence Factors Analysis[J].Management World,2009,4(4):27-36.]

[2]林伯强,黄光晓.梯度发展模式下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演化趋势-基于空间分析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1,(12):35-46.[Lin Boqiang, Huang Guangxiao. Evolution Trend of China’s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s Under the Gradient Development Pattern from the Spatial Analysis Perspective [J].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2011,(12):35-46.]

[3]Chuai Xiaowei,Huang Xianjin.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2,22(4):630-642.

[4]程叶青,王哲野.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空间计量[J].地理学报,2012,68(10):1418-1431.[Cheng Yeqing,Wang Zheye.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2,68(10):1418-1431.]

[5]张兵兵,徐康宁,陈庭强.技术进步对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3):567-576.[Zhang Bingbing,Xu Kangning,Chen Tingqiang.The Influe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tensity[J].Resorces Science,2014,36(3):567-576.]

[6]孙建卫,赵荣钦.1995-2005年中国碳排放核算及其因素分解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8):1284-1295.[Sun Jianwei,Zhao Rongqin.Research on Carbon Emission Estimation and actor Decomposition of China from 1995 to 2005[J]. Journal of Resorces,2010,25(8):1284-1295.]

[7]魏巍贤.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0,(7):36-44.[Wei Weixian.Impact of Technology Advance o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in China[J]. Statistical Research, 2010(7):36-44.]

[8]申萌,李凯杰.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理论和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2012,(7):83-100.[Shen Meng,Li Kaijie.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J].The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2012,(7):83-100.]

[9]吴玉鸣,吕佩蕾.空间效应视角下中国省域碳排放总量的驱动因素分析[J].桂海论丛,2013,(1):40-45.[Wu Yuming, Lv Peilei. Analysis of Driving Factor of Chinese Provincial Overall Carbon Emissions from a Spatial Effects Persepective[J].Guihai Tribune,2013,(1):40-45.]

[10]赵楠,贾丽静.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机制研究[J].统计研究,2013,30(4): 63-69.[Zhao Nan,Jia Lijing. Analysis of Effect Mechanism of Technical Progrss on Energy Efficiency[J].Statistical Research, 2013,30(4): 63-69.]

[11]李凯杰,曲如晓.技术进步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6):51-58.[Li Kaijie,Qu Ruxiao.The Effect of Techological Change on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on:an Empirical Based on the 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J].China Soft Science Magazine, 2012,(6):51-58.]

[12]王军,仲伟周.中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研究:要素禀赋的分析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09,6(43):44-51.[Wang Jun, Zhong Weizhou. The Research of Regional Energy Intensity Difference in China from the Factor Endowment Perspctive[J].Industrial Econimics Research,2009,6(43):44-51.]

[13]仲伟周,王军.基于能源禀赋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差异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3):42-50.[Zhong Weizhou, Wang Jun. Research on the Energy Intensity Difference[J].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2009,31(3):42-50.]

[14]赵领娣,杨明晔,张磊.能源禀赋与就业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9):1801-1811.[Zhao Lingdi,Yang Mingye,Zhang Lei.Energy Endowment and Employment Growth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e[J].Resources Science,2013,35(9):1801-1811.]

[15]吴海兵,肖地楚,王欣欣,等.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的能源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3,(10):59-66.[Wu Haibing,Xiao Dichu,Wang Xinxin, et al. Research on Energy Resources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ased on Fixed Effects Model[J].Macroeconomics,2013,(10):59-66.]

[16]蔡荣生,刘传阳.碳排放强度差异与能源禀赋的关系: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6(1):104-110.[Cai Rongsheng,Liu Chuanyang.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Difference and Energy Endowment:An Empirical Based on the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e in China[J].Journal of Yant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3,26(1):104-110.]

碳排放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碳排放权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一、碳排放会计基本内涵与实质

碳排放权概念由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概念而来,在《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每个参与的国家都限制一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既每个国家都有一定的排放权。对于碳排放会计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定义,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Stewart Jones教授在2008年首次提出“碳会计”这一新概念,并且他将碳排放、交易和鉴证等业务统一称为“碳会计”。从此,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公众的面前,学者们也开始加入到“碳会计”研究的行列中。郑玲和周志方(2010)在研究大量文献基础上,认为碳排放主要是以二氧化碳为主要排放物,具有不确定性,它不同于以往的污染物排放,应该单独设立账户对其确认和计量。张巧良(2010)认为碳排放权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碳排放权的政治特性决定了会计准则制定必须更多地关注会计的目标。张鹏(2010)指出,碳排放权就是一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权利。实质是“核证的减排量”。苑泽明(2013)分别从法学和经济学视角阐述了碳排放权的性质。林等人(2013)认为想要研究碳排放会计,首先要明确其概念和本质,他认为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究碳排放会计定义的过程中,由于目前对碳排放会计的定义还缺乏权威的界定,容易与碳会计混淆,二者存在一定的差异,碳排放会计的侧重点在于由碳排放所引起的会计内容的变化。碳会计核算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碳会计核算,固碳会计和碳信用。

二、碳排放权的确认与计量

碳排放权对企业来说是一种资源,并具有稀缺性,就像其他会计要素一样,应该将其在会计系统中予以反映。但是究竟作为何种要素、如何反映,我国对此还没有统一的观点。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都相继出台过一些准则试图规范碳排放会计核算。2003年,IASB下辖的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了关于总量控制交易会计处理意见稿,确定将碳排放计入无形资产中,2004年,又了《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3号――排污权》,但是由于与IAS 38存在冲突,随后被撤销。

(一)碳排放权的资产确认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来看,碳排放权属于资产,这已经达成共识。主要的争议是把碳排放权确认为何种资产,采用那种计量方式。就目前来说,学者们存在以下几种意见:一是确认为存货,二是确认为无形资产,三是确认为金融资产;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第一种观点认为,就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基于CDM项目产生的,核心是减少碳排放量,它存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而且我国的CDM项目是为了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而存货的一个主要的特征就是企业持有的最终目的就是出售,因此张鹏(2010)、吕矗2012)都认为我国的碳排放量完全符合存货的特征,应该将碳排放权计入存货。

第二种观点,目前在国外市场上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具有完善的定价机制,并且能够以公允价值计量,另外,在国际市场上,已经有了相关期权期货的交易,碳排放权和其他普通金融产品一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自由交易。朱敏(2010)、岳常玲和章新蓉(2011)认为,在清洁发展机制下,企业获得碳排放权并不是自己使用,而是将其出售给发达国家获得资金或者技术支持,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义,介于此,应该将其计入金融资产。

第三种观点认为,从碳排放权的本质而言,在法学的视角下,碳排放权与排污权相类似,是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特许企业享有一定的排放权利,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却不被许与这种排放权,表现为排放一定数量碳的权利,属于用益物权。在经济学的视角下,碳排放权虽然与自然资源不同,但被人为制定排放定上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使之具有价值。因此,碳排放权属于一种被人为制定稀缺性的排放量产权。(王爱国,2012;苑泽明和李元祯,2013)。碳排放权的某些特征和无形资产相类似,首先他不具备其他资产的实物形态,其次可以由企业出售或者转让,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邹武平(2010)认为碳排放权具有土地使用权的性质;肖序和郑玲(2011)认为碳排放权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二)碳排放权的计量

我国碳排放该采用何种方式计量,首先要确认碳排放权应该计入何种资产。根据计入的资产科目不同,采用的计量方式不同。

对于碳排放权计量问题,目前存在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个观点认为应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张鹏(2010)认为碳减排量作为一种存货,对企业的意义不在于其历史成本上的增值,所以初始计量应该根据获得配额的成本计算,取得后,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后续计量。王爱国(2012)认为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处于一个摸索时期,缺乏成熟完善的市场,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获得,在操作方面存在技术和参照物的缺陷。同时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公允价值显现出一些缺陷和不足,在我国更加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更应该采用成本计量。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朱敏(2010)认为碳排放权应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取得碳排放时采用市场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在后续计量中以实际价格进行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苑泽明和李元祯(2013)建议在计量方式上借鉴土地使用权的计量方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外购的排放权采用取得成本入账,免费获得的配额,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是此公允价值时经过评估后的价值,这类似于政府划分土地使用权的计量方式。并定期对排放权进行评估。

三、结论

笔者通过国内外关于碳排放会计核算的研究文献了解到关于碳排放权的核算现状。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碳排放会计的定义,笔者认为,碳排放会计是以碳排放量进行确认、计量、报告,以传递企业碳排放和减排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碳排放权作为一种资产已经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但是由于相关权威会计准则的缺位,导致碳排放会计信息缺乏一致性、可比性和决策相关性,究竟计入哪个资产科目,采用何种计量方式,目前国内外的处理方法不同。本文认为,目前国外碳交易市场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公允价值可以可靠获得,一些相关的碳资产金融衍生物已经出现。相较于国外,我国碳交易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在我国不活跃交易市场下,碳排放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必要品,就像生产企业必须要有生产许可证一样。基于此,我国的碳排放权应该计入无形资产科目,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近年来,随着低碳经济在我国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碳排放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但是,与其他的研究项目相比较,碳排放会计的研究还处于滞后的状态。本文梳理、总结了近几年我国碳排放会计研究文献发现,由于碳排放会计自身的不确定性,导致对碳排放会计的内涵、碳排放权的分配方式以及碳排放权的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等一些问题难以得到统一。虽然国外碳排放会计研究相比我国来说比较完善,碳交易市场比较完备,但是由于国际上对于碳排放会计的核算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会计准则来对其进行规范,对于碳排放权的确认计量问题存在较大的分歧。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以我国国情为基础,了解企业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实际吸收国外的先进成果,学为己用。在未来研究中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第一,加快实现我国碳会计核算体系的建设,借鉴FASB与IASB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构建适合我国的碳会计核算体系,使得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进行。第二,加快我国公允价值的规范研究,完善体系建设,使得其尽快在我国碳排放中得到试用。第三,尽快完善我国其他会计体系准则,提高碳排放相关会计与其他准则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郑玲,周志方.全球气候变化下碳排放与交易的会计问题:最新发展与评述[J].财经科学,2010(3).

[2]张巧良.碳排放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差异化研究[J].当代财经,2010(4).

[3]张鹏.CDM下我国碳减排量的会计确认和计量[J].会计研究,2010(1).

[4]苑泽明,李元祯.总量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确认与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2013(11).

[5]林,熊楚熊.碳排放权会计问题初探[J].开放导报,2013(3).

碳排放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碳排放交易;交易价格;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F740.3 [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碳排放交易机制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有效实现全球减排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建立对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全球二氧化碳的平均减排成本,传导减排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召开之前,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首次明确提出了碳减排目标,为了在2020年之前实现这些目标,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建立。

目前,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得比较成熟,世界上已经建立了多个碳交易平台,2010年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成交额同比增加了5%,达到930亿欧元。尽管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但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积极行动,“十二五”《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在政策上已经比较明确。而价格是市场体系的核心要素,是核定成本、调剂需求的最基本但又至关重要的指标。因此,本文从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交易价格的波动性三个主要方面对国际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做一个文献研究,然后结合价格热点问题提出了我国构建区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几点建议。

二、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因素研究是碳排放交易价格的重要基础。已有文献主要研究市场机制、能源价格与天气、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三个方面对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的影响。

1.市场机制

Ellerman和Buchner(2008)研究了欧盟碳排放市场价格暴跌的可能原因,认为是市场参与者高估了企业的碳排放水平,低估了实际间排量导致的。对此问题,Florian Jaehn和Peter Letmathe(2010)也利用博弈理论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价格暴跌是市场势力、信息不对称及价格的相互依赖导致的,欧盟市场机制禁止跨期存储(banking)和借用(borrowing)也是重要影响因素;Zhen-Hua Fengetal.(2011)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交易价格的波动性发现,碳排放价格的历史信息并不完全反应在当前价格上,不是一个随机游走;碳排放价格具有短期记忆性;碳排放价格受碳排放市场的内部机制和异质性环境影响。

2.能源价格与天气

Reilly和Paltsev(2007)提出是天然气价格过高、水力和核能发电的稀缺、市场参与者准备不足导致了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的剧烈波动。Bunn和Fezzi(2009)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定量分析了电价,天然气价格和碳价的相互关系,得到了碳价传递到电价的动态路径,以及碳价和电价对天然气价格波动的反应。Marius-Cristian Frunzaetal.(2010)也认为具有历史依赖模式的能源,天然气、石油、煤炭以及股权指标是碳排放价格的主要驱动因素。Christiansenetal.(2005),Mansanet-Batalleretal.(2007),Alberolaetal.(2008) and Hintermann(2010)的研究都认为碳价受到气候骤变的影响,包括不可预测的温度、暴雨和狂风等。Alberolaetal.(2008)认为极端温度事件对碳价的影响在统计上是十分显著的。

3.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

Florian Jaehn和Peter Letmathe(2010)也分析了交易价格的异常波动,他们认为可能的原因除了市场因素外,信息不对称、基本物品价格和碳排放配额价格的相互依赖性是主要诱因。Marc Gronwaldetal.(2010)认为市场基本面并不足以解释碳排放价格的变动,碳排放配额的期货价格是碳排放配额价格的格兰杰成因,市场基本面和投机行为一起影响了碳排放价格。洪涓,陈静(2009)建立中国碳交易市场价格函数模型,从国际需求、国内供给、国内限价政策以及国际市场几个方面,探讨我国碳交易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黄平,王宇露(2010)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议价能力理论,分析我国CDM项目中碳排放权价格偏低的现象,认为交易成本和供需市场买卖双方的议价能力是影响CDM项目中碳排放权价格的关键因素,分析了我国CDM碳排放权交易的价值网对碳排放权价格的影响。黄明皓,李永宁,肖翔(2010)利用CER市场和EUA市场的SVAR模型显示CER市场和EUA市场具有明显的动态联系,短期内CER市场和EUA市场的现货和期货价格间存在相互影响,但长期而言,CER市场和EUA市场具有动态稳定性,CER期货市场对EUA现货市场和EUA期货市场的影响持续性较强。张跃军,魏一鸣(2010)引入均值回归理论、GED-GARCH模型和VaR方法考察EUETS碳期货市场后也发现,交易价格、收益、市场波动以及市场风险的变化均不服从均值回归过程。

三、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的形成机制研究

Benz和Klar(2008)采用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PT模型和IS模型对欧洲碳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了分析。George Daskalakisetal.(2009)发现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的形成过程接近于带跳的几何布朗运动,并且不具备稳定性。Benz和Truck(2009)认为政权转换模型(regime-switching model)可以较好的解释欧盟市场的场外交易一年中CO2的现货价格的形成。William Blythetal.(2009)认为碳市场价格的形成是政策目标,动态技术成本和市场规则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AmélieCharles,Olivier Darné, Jessica Fouilloux(2011)利用BlueNext, EEX, NordPool三大交易市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碳排放配额现货价格数据,Blue Next,EEX市场中第二阶段的期货价格数据分析了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弱有效性,结果表明,除了2006年4月到10月这段时间外,第一阶段三大市场中现货价格是可以预测的,存在着通过投机获取超额收益的可能性,而第二阶段的现货和期货价格数据未能拒绝鞅差假说从而无法预测价格变化。

四、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波动性的相关研究

1.碳排放交易价格波动对能源部门的影响

交易价格对能源部门的影响比较明显,尤其是对电力企业。M. Karaetal.(2008)的研究发现北欧地区电力市场的年平均电力价格会随着欧盟碳排放价格的增长而提高。Abeygunawardanaetal.(2009)的分析提出,碳排放价格会改变意大利电力企业短期边际成本从而引起电价上涨,进而影响发电企业的利润--在完全竞争情形下企业利润增加,寡头垄断时企业利润先降低后增加。Eleanor Denny和MarkO’Malley(2009)认为碳排放价格明显增加了电力企业的循环成本,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额外的成本超过了减少排放带来的收益。NingWuetal.(2012)研究了未来碳价对中国发电企业碳捕集与封存(CCS)投资的影响,认为均衡碳价达到61美元/吨时可以对粉煤发电企业的CCS投资,达到72美元/吨时可以投资联合循环发电企业的CCS。Pekka Laurietal.(2012)提出当碳价超过20欧元/吨二氧化碳时可以增加木材为主的发电,在20到50欧元之间时木质发电依然是主要手段,高于50欧元时木质发电将会对林业用材产生冲击。

2.碳排放交易价格波动对非能源部门的影响

基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历史数据,Converyetal.(2008)实证分析了碳排放价格变动对水泥、炼油、钢铁和铝制品行业的短期竞争力(包括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很小。J. A. Lennoxetal.(2008)利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分析碳排放价格对新西兰食品和纤维制品部门成本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当价格是25美元每吨时,排放成本的影响很小,但2013年以后农业排放的成本将主要影响牛羊和乳制品行业。杨超,李国良和门明(2011)采用SWARCH模型直接度量欧洲气候交易所公布的CERs期货碳价波动对我国CDM项目发展的影响,认为相关部门应将国际碳交易市场的风险变动趋势纳入参考范畴,评估碳价走趋,形成较为完备的风险识别机制与风险预警机制,为适时调整碳项目批准量提供直观依据。Yujie Luetal.(2012)研究了碳价对美国建筑业的影响,22.3美元的碳价有利于美国建筑企业实现减排17%的目标,但该价格中54%的成本将会转嫁给终端消费者。

3.碳排放交易价格波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LuisM.Abadie和JoséM.Chamorro(2008)发现目前的碳排放配额价格不足以激励企业迅速采取碳捕获和存储技术,当碳价接近于55欧元每吨时企业才会立即改造,他们认为碳排放配额价格波动较大是导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临界价格提高的主要因素。M.Karaetal.(2008)研究了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对北欧地区电力市场的影响,他发现年平均电力价格会随着碳排放价格的增长而提高。基于欧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历史数据,Converyetal.(2008)实证分析了碳排放价格变动对水泥、炼油、钢铁和铝制品行业的短期竞争力(包括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很小。Joachim Schleichetal.(2009)研究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对能源效率的激励作用,提出较高的碳价会对需求层面的能源效率产生较强的激励。Eleanor Denny和MarkO’Malley(2009)认为碳排放价格明显增加了电力企业的循环成本,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额外的成本超过了减少排放带来的收益。Betz和Gunnthorsdottir(2009)认为如果配额的市场价格不确定,那么卖方就会在减排技术上投资不足并且减少配额的出让。Fatemeh Nazifi和George Milunovich(2010)的研究提出由于欧盟碳排放价格产生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受管制、不受管制)相互抵消,因此碳价与能源价格之间不存在长期联系。Claudia Kettneretal.(2010)提出欧盟碳排放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很多,未来还会出现新的影响因素,这将不利于吸引投资,因此从政治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下一阶段保持碳排放配额价格的稳定很重要。

五、构建我国区域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启示

2012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北京、上海、天津、湖北、广东、深圳、重庆等7个城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建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但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还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结合上述交易价格热点问题,我国在构建区域碳排放市场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1.充分考虑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防范价格风险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同,行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碳排放配额分配采取统一模式的难度较大,也不合理。因此,在初始阶段一级市场的分配主要还是免费分配,在二级市场中应考虑企业减排成本、能源价格、政府政策的持续性和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等对价格的影响,例如设定价格下限,防止价格大起大落对企业成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不过,从容刚和魏一鸣(2010)就我国的电力行业建议采取基于产出的分配方式更有利,因为基于历史排放的分配方式会导致较高的电价和碳排放价格。

2.合理选择试点城市和试点行业

考虑到碳排放配额交易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不少专家和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可以在特定地区特定行业开始碳排放配额交易,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在2010年透露,中国将在5年内在部分行业和地区试点推出碳排放配额交易。试点城市应选择具有产业竞争优势的经济发达省份,这些省份的碳排放量已经达到稳定的水平,碳交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试点行业应选取碳排放量比较大配额需求度较高的行业,根据国际经验一般选择电力电网行业。

3.加强对试点行业的价格规制

区域碳排放交易机制对我国能源部门的影响比较明显,尤其是火电行业。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上网电价全国平均上调2分5,同时对煤价暂时限制,尽管此次调价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影响有限(林伯强),但火力发电主要采用碳排放密集度较高的煤炭,行业的迁移成本,特别是沉没成本高,对该行业试点碳排放交易不可避免的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边际成本。发挥政府的价格管制功能,可以有效减缓电力价格上涨带来的链式反应对下游企业和居民的冲击。

[参 考 文 献]

[1]Reilly,Paltsev. Global economic effects of changes in crops, pasture, and forests due to changing climate, carbon dioxide, and ozone[J]. Energy Policy,2007,35(11):5370-5383

[2]Florian Jaehn, Peter Letmathe. The emissions trading paradox[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2010(202):248-254

[3]Zhen-Hua Feng, Le-Le Zou, Yi-Ming Wei. Carbon price volatility: Evidence from EU ETS[J]. Applied Energy,2011(88): 590-598

[4]Emilie Alberola, Julien Chevallier, Beno?t Chèze. Price drivers and structural breaks in European carbon prices 2005-2007[J]. Energy Policy ,2008(36): 787-797

[5]Christoph Bohringer, Knut Einar Rosendahl.Strategic partitioning of emission allowances under the EU Emission Trading Scheme[J].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2009(31):182-197

[6]Ulrich Oberndorfer. EU Emission Allowances and the stock market: Evidence from the electricity industry[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9(68): 1116 - 1126

[7]Emilie Alberola, Julien Chevallier, Beno?t Chèze. Emissions Compliances and Carbon Prices under the EU ETS: A Country Speci?c Analysis of Industrial Sectors[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09(31): 446-462

碳排放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隧道;防排水;技术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一、隧道防排水及其技术缺陷

我们知道,所谓隧道防排水,其中防水是防止地下水从隧道的拱部或边墙渗漏出来,而排水则是把衬砌背后的地下水汇积到边墙脚通过泄水孔进入侧沟或中心水沟排出。近年来,随着对土工合成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聚氯乙烯防水板、橡胶防水板等隧道防水材料的开发和引用,提高了隧道的防水效果,为我国大力加强隧道,特别是高速隧道建设创造了条件。但是,隧道多在山岭地区,一般以石质隧道为主,由于岩石风化、地史及地质构造的影响,不仅岩性多变,而且结构构造复杂,会衍生许多不良地质现象。由于地下水的贮存条件不尽相同,地面水也必然不时渗入隧道,因此对洞内范围内的地下水除了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外,还要进行排水疏导,给地下水留出排水通路,减少隧道周围集水对衬砌混凝土的渗透压力,从而达到更加有效地防水,确保洞内不渗不漏。隧道防排水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1、附加防水层

隧道工程多在迎水面设置防水水泥砂浆防水层、卷材防水层或涂料防水层等,其目的是补偿增强结构自防水,作为一道重要的防水线。由于此方法应用到的塑料和橡胶防水板都存在大量的接缝,无论是焊接或是粘接都难以做到密不露水,特别是现场作业的困难更大。在有水侵湿地段,全封闭仰拱被水泥浆、泥浆污染时,甚至无法焊接或粘接。这道工序人为因素比较大,接缝焊(粘)接好后又无法进行检验,仅凭肉眼和手感是检验不出接缝是否漏水。另外塑料防水板还存在大量的钉眼,这些都是防水的薄弱环节。

2、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关键是施工时必须确保混凝土密实及控制混凝土不产生裂缝。普通防水混凝土存在收缩开裂,而补偿收缩混凝土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是在水泥中掺入膨胀剂或采用膨胀水泥拌制而成。常用的外加剂有防裂型FS防水剂、U型膨胀剂等。实践证明,掺入外加剂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抗裂、防渗效果。隧道衬砌漏水大都发生在施工缝、混凝土捣固部密实的薄弱环节。由于用人工浇注的混凝受人为影响、作业条件影响很大,出现蜂窝麻面的可能性大得多,因此混凝土仍然渗水严重。

3、注浆止水

这种方法对于开挖过程中的超前止水和围岩暴露后的围岩止水都很适用,也可用于衬砌漏水地段的处理。它对集中出水点止水效果较好,而对大面积渗水效果较差。但这种方法费时多,对施工干扰大,需要预埋特制的孔口管、连接注浆管和控制阀,孔口管达到一定的抗拔力后才能使用。水泥和水玻璃浆液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证,水玻璃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二、隧道防排水新技术

(一)动态引排地下水

对局部的渗水点或渗水裂隙,采取半管引排方法进行处治。所谓半管,即断面呈Ω状的弹簧排水管,弹簧断面弦侧开口,弧侧粘贴有塑料膜。要求其强度能承受喷射混凝土的冲击力而不损坏,不变形,且纵向具有柔软可弯折的特点,以适应围岩变形及喷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的要求。具体做法是:根据地下水大小及围岩量测变形速度,将设计的喷射混凝土总厚度分2—4层喷射(每层厚不小于5厘米)。当围岩开挖断面符合要求后,围岩中的地下水会沿裂隙渗出,可沿裂隙敷设半管排水,然后喷射第一层混凝土(渗水面和渗水量大时,先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厚5厘米封闭围岩);然后,检查第一层喷射混凝土表面有无渗水现象,在有渗水的部位打眼引水,并敷设半管,同样在其表面喷厚约1~2厘米混凝土包裹,再依据围岩变形量测情况,完成第二层喷射混凝土;待围岩继续变形裂缝漏水,按上述方法在第二层喷射混凝土表面渗漏水处再敷设半管,直到围岩变形稳定,最后一层喷射混凝土完成以后不再出现渗漏水现象为止(图1)。如此,可将隧道围岩渗出的地下水通过大量暗埋式半管引入纵向排水沟排出洞外。分层分批埋设的暗埋式排水管具有能适应围岩逐渐变形的特点,由于达到“排水通畅、不渗不漏”,消除了隧道压力水。此外,在同一层排水管内,排水管可以沿裂缝呈树枝状布置,即排水管顺裂缝分岔,干管上面分支管(图2)。这种布置方式是半管的一大优势,它机动灵活,连接方便。

图1Ω半管及其分层埋设 图2 半管的树枝状布置

(二)洞内盲沟排水

隧道排水采取在衬砌背后环向和纵向设置软式透水管盲沟,盲沟伸入泄水孔管,将水排到隧道两侧的水沟中,隧道内设双侧沟加中心沟的方式排水。环向排水盲管沿纵向设置的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根据洞内渗、漏水的实际情况,在地下水较大的地段应加密设置排水盲管。安装时环向盲管应尽量紧贴渗水岩壁,减小地下水由围岩到环向盲管的阻力,盲管布置应圆顺,不得起伏不平。环向盲管安装时应用钢卡等固定,再喷射混凝土封闭。首先应用土工布将纵向排水管包裹,使泥砂不得进入纵向盲管。其次,应用土工布半裹纵向盲管,使从上部下流之水在纵向盲管位置尽量流入管内,而不让地下水在盲管位置纵横漫流。纵向排水盲管在整个隧道排水系统中是一个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纵向排水盲管安装坡度符合设计要求,通向水沟的泄水管应有足够的泄水坡。施工中应注意检查与上部环向盲管的连接,应与环向排水盲管、横向排水盲管用变径四通连为一体。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四通管留设位置应准确。接头应牢固,防止松动脱落。中心排水管沟管径符合设计要求,管身不得变形、不得有裂缝,管身上部透水孔畅通。

(三)管片接缝防水的新构造

以弹性橡胶密封垫为主,辅以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止水条组成接缝密封防水线。弹性橡胶密封垫由压缩永久变形量小、应力松弛变化率低,耐老化性能佳的三元乙丙橡胶与遇水膨胀橡胶复合而成,弹性橡胶密封垫需预制成框。

这类多孔弹性橡胶密封垫可以是单一的EPDM胶,也可如图示表面覆(或嵌)遇水膨胀橡胶薄片,实验表明遇水膨胀橡胶除了膨胀力可弥补应力松弛外,相对两胶面长期紧压后产生的粘附力也很强,很有利于接缝面止水。因此,实际上密封垫多在“脚”下渗水。

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是从国外最近引进的遇水膨胀止水材料,其显著特点为遇水膨胀后,材料性能指标之一的拉伸强度会显著提高,而其它主要性能指标基本保持不变,材料耐久性有确切保证(在半年浸水条件下,其质量变化率≤2%,此后几乎不再有析出物。)。它可进一步加强接缝防水,提高弹性橡胶密封垫的耐久性;防止管片环纵缝均有的凸面造成的回填注浆液、渗漏水漏至拼装面;并减少盾尾密封油脂的浪费。沿沟槽外侧的环纵缝空隙处(这种空隙可避免管片外沿混凝土易发生的应力集中)设置聚氨酯膨胀止水条,可在接缝较小张开时(如3mm),由它挡水,使弹性橡胶密封垫只在较大接缝张开时发挥作用,从而延长这主要防水线的工作寿命,因此它比欧洲部分盾构管片接缝外沿设海绵挡条阻隔砂石的办法优点多。

(四)混凝土防水被覆罩

新的防水被覆罩是一种双层结构:底层(即安装后靠近隧道开凿而或喷灌混凝土层)是一层富有弹性、透水系数大、排水透水效果好的聚醋长纤维,称之为透水缓冲层,安装时用混凝土钉将它固定在一次混凝土(即喷灌混凝 土),其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保护EVA被覆罩;二是能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裂缝。外层(即安装后靠近被覆混凝土的)是一层以乙烯、醋酸乙烯复合体为主要成分的轻软、拉力好的不透水层,简称为EVA被覆罩,起防水作用。因为相邻两幅EVA被覆罩是用两面粘布和焊接机焊接相联结,没有钉痕,所以为全面防水效果型,防水效果极佳。由这两层结合而成的新的被覆罩既有强大的韧性,又有很好的防水性。其结构如图3

图3

基本安装方法1.底层(即透水缓冲层)的安装;首先将喷灌混凝土面上的突出物除掉,尔后用混凝土钉和压板将聚醋纤维(不织布)固定在混凝土面上,混凝土钉间距:拱侧 为400、500m m.拱顶为150~200m m。2.外层(即EVA被覆罩)的安装:安装的主要内容为各幅之间的横向连接问题,连接的基本方法是用两面粘布及焊接机焊接,连接形式有搭接及对接。3.末端处理:在新的防水被覆翠的末端设有P VC有孔集水管(或排水材料)和排水管,将渗水排出隧道外。

参考文献

碳排放技术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文章重点讨论了经济房建设过程中给排水工程的技术问题,具体分析给水工程与排水系统的设计。对并现阶段人们越来越关心的节水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研讨。

1.给水工程设计

1.1给水工程的注意事项:

(1)给水供应系统没有固定的形式,设计时应根据用户的要求,结合室外给水系统的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或采用综合评判法确定供水方式。

(2)高层住宅内为解决上部供水不足增设了增压设备,目前常采用调节水箱和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加压设备为全自动系统以减少运行管理费用。

(3)住宅内生活用热水多采用电浴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锅炉集中供热等方式供给。电加热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供应系统在住宅设计中较多采用,所以在设计时仅在给水管上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接口,或每户设计独立的热水管道系统由住房自行解决热源[1]。

1.2给水设计的关键因素:

(1)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外控制阀门:传统的住宅给水设计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而经济房户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组共用一个地下控制阀门。

(2)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体控制阀门: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不可少,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减少排污量。

(3)注意室外阀门的安装型式:室外安装的阀门大部分都是口径为Dg75以上的截止阀或闸板问或蝶阀,一般均是法兰安装,而且有国家标准图。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些装于地下的阀门一旦损坏时如何更换。

(4)给水管道压力超过0.3~0.4MPa且管径≤20mm及管路较长时,管道会产生啸叫和振动,这主要由高速水流动力与管道系统产生共振所致。综合防治措施有适当加大管径、采用曲挠橡胶接头、支架与管道接触处加橡胶垫以及加装减压阀等。但注意减压阀本身也有噪音,要经反复调试,使噪音减至最小[2]。

2.排水系统的设计

2.1排水工程的注意事项:

(1)对于多层住宅,目前设计多采用底层污水单独出户,以避免因堵塞造成的一层泛水的难堪局面,减少邻里的矛盾。二层以上采用排水伸顶通气立管。

(2)底层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不接到排水立管上为好,应单独排出。对满足不了上述要求的排水支管,应以单独的排出管排到室外检查井。

(3)住宅设计中不仅设计雨水系统,同时还设计室调冷凝水管收集每户安设空调板上的冷凝水,这样不仅使建筑物外墙美观,而且避免了空调冷凝水随意流放,影响楼下行人。

(4)地漏是排水管道系统中一个重要附件,功能是排除地面积水,设置在经常有水溅落的卫生器具附近地面(如浴盆、洗脸盆、小便盆、小便器、洗涤盆等)、地面有水需要排除的场所(如淋浴间、水泵房)或地面需要清洗的场所,住宅可用作洗衣机排水口,设计选用高水封防臭地漏[3]。

2.2排水工程的关键因素:

(1)地漏与存水弯的配合:规范上没有规定排水地漏一定要设存水弯,但这确实能影响用户的使用。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上将带水封的圆形钟罩式地漏分为了甲、乙、丙、丁四种,虽然标准图上对存水部分的高度都作了具体规定,但都有一个存水量小,水封易因水的蒸发而被破坏的毛病。且往往制造和安装时还达不到设计的要求。

(2)室内排水管最小管径:一般讲,污水池、小便器(槽)等器具的排出管最小管径为DN32~50,而含有粪便污水的最小管径为DN100。通过观察后认为这各种规定只适用于楼面排水,而不适用于地面排水。原因如下:DN32-50的管径较小,容易堵塞,且不易疏通(疏通器在其内不易拐弯)。

(3)对于多层住宅,目前设计多采用底层污水单独出户,以避免因堵塞造成的一层泛水的难堪局面,减少邻里的矛盾。二层以上采用排水伸顶通气立管。对住宅建筑底层设架空层、商场或商铺的情况,上部排水立管必须在底层进行转换,以不影响底层的使用功能。

(4)排水管道噪音问题。排水管的水流呈不充盈和重力流状态,噪音难免,且受管道材质影响。试验资料表明,DN100管道流量为2.7L/s时铸铁管噪音值为46.5dB,PVC-U管噪音值为58dB,故在要求安静的高档房间内(睡房除外),宜选用柔性连接铸铁管。新产品芯层发泡隔音PSP管,隔音效果好,价格略贵,也可选用。

3.节水技术

针对不同功能的建筑可采用不同的节水对策和技术:在经济房建设中,应改进马桶的冲洗方式,减少冲洗水量,加强水的循环利用。

(1)减少马桶冲洗水量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冲水量≥11L的坐便器,耗水量大。若根据建设部的规定,全部使用冲水量≤9L的马桶,则住宅可节水4%,宾馆、饭店可节水3%,办公楼可节水11%[4]。

(2)厨房、沐浴、盥洗的节水厨房的洗涤盆、沐浴水嘴和盥洗室的面盆龙头若采用充气水嘴,可节水且不减小水柱的直径。

(3)真空节水技术为了保证卫生洁具及下水道的冲洗效果,可将真空技术运用于排水工程,用空气代替大部分水,依靠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气水混合物,快速将洁具内的污水、污物冲吸干净,达到节约用水、排走污浊空气的效果。一套完整的真空排水系统包括:带真空阀和特制吸水装置的洁具、密封管道、真空收集容器、真空泵、控制设备及管道等。真空泵在排水管道内产生40~50kPa的负压,将污水抽吸到收集容器内,再由污水泵将收集的污水排到市政下水道。在各类建筑中采用真空技术,平均节水超过40%。若在办公楼中使用,节水率可超过70%[5]。

(4)在住宅中,由于大量的沐浴及盥洗水,应考虑将其经适当处理后供生活杂用及补充冷却水,主要包括厕所冲洗、园林灌溉和道路保洁等。推荐的中水处理工艺为:原水机械格栅毛发过滤器调节池混凝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中水池[中水泵中水屋顶水箱专用水管系统(水表)用水点]。

4.结束语

经济住宅建筑的给排水管道系统看似简单,但确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应引起设计人员高度重视。要正确的选择系统的形式、节水且噪音低的卫生设备、合适的管材及附件,以满足人们对居室内环境的要求。

在新世纪,建筑给排水将担负新的历史重任,面临新的挑战。建筑给排水将更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将重点调整到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并重,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并重,冷水供应与热水供应并重,供水的水量、水压与水质并重等方向上来,走上全面、均衡、务实、安全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盛培基.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节能问题应引起重视[J].江西能源,2007,(3).

[2]刘中平.住宅给排水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