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蒙古民族音乐;开发现状;文化传承;开发和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170-01

一、内蒙古民族音乐的开发现状与文化传承

(一)内蒙古民族音乐的开发现状

内蒙古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在其开发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如《天边》、《陪你一起看草原》、《鄂尔多斯婚礼》(音乐剧)、《千里草原多秀美》(歌舞剧)、《马背情韵》(民族曲艺)、《大漠咏叹》(民族声乐)等等,反应了内蒙古民族音乐资源的丰富性,同时也体现了内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少数民族音乐开发上,我们取得了不少成就,如上述,挖掘了不少优秀的文化传统,丰富了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但同时我们也要认清,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承载,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在繁衍、生息中创造的文化结晶,民族音乐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目前,以适应文化产业市场为主的开发市场,一方面,拓展了民族音乐业融资渠道,有利于民族音乐的发展和壮大。一方面,却忽视了文化的保留和继承,使民族音乐趋于大众化,缺少了民族特色,这样的发展势必不能持久。此外,内蒙古当前民族音乐的保护和开发太受资金限制,一些大型的音乐表演其资金主要依赖于财政补贴、财政拨款,致使民族音乐的普遍挖掘、广泛发展受到了制约,难以体现一个民族丰富的、广泛的民族音乐特点,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全民继承和广泛发掘,也使民族文化的传承、开发和利用陷入浅尝辄止的境界。

(二)内蒙古民族音乐的文化传承

作为民族音乐最精髓的部分不是大众化,而是特色化,民族特色是延续民族音乐发展的可靠保障。首先,民族音乐是民族在历史变迁中的产物,是一个民族历史的一部分,折射出了这个民族的繁盛、兴衰等等,具有丰厚的民族文化特征。其次,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集体的智慧结晶,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生活观、价值观、生命观,也承载着一个民族对生活、对理想、对情感等等的歌颂和寄托。如蒙古族的《婚宴歌》、《祝酒歌》欢腾喜悦,突显出一个民族的热情、豪放,也是民族风俗文化的体现。又如蒙古族的《劝嫁歌》、《思乡歌》,歌曲缠绵、眷恋,突出表现了蒙古民族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期盼,从音乐中大家就能体会到这个民族的特色。再次,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带着民族的原始性和神秘性,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文明的沉淀,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和展示,它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养,因此发展民族音乐中必将对民族文化有所继承和发扬。

二、基于文化传承对内蒙古民族音乐的挖掘和开发

(一)重视民族音乐的开发和保护

对民族音乐的开发不是盲目性的、破坏性的榨取其文化价值,而是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其文化精髓,结合民族特色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利用。首先,要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融合性和变异性,将音乐发展融入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之中,把握好民族文化与民族音乐行为的统一性,使大众能更多的享受到一些原生态的音乐作品。其次,对民族音乐进行抢救性开发、保护。一方面,利用现代先进的科技资源对其进行整理、保护和利用,确保宝贵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保留民族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原生态特色,避免民族音乐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城市化、庸俗化、简单化。

(二)因地制宜,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民族音乐保护和文化传承

内蒙古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资源的民族,在广袤的内蒙大地上有着多样的、丰富的演艺人力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发展民族音乐、传承民族文化有积极作用。首先,利用各种资源搭建民族演艺文化平台,使民族文化特色得以更广泛的展示和传播。例如,建立和开发民族文化网站,以互联网的形式宣传民族音乐,促进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发展。其次,根据民众需求,广泛的设置民族音乐专业表演场所,如曲艺场、说书场、音乐厅等等,使有不同消费需求的大众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专业的、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使民族音乐事业得以发展。再次,注重资金投入,用以保障文化人、民间艺人的基本生活,使民族文化得以继承、传播和发扬,避免民族音乐中一些原生态的音乐行为的萎缩和消失。

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是我国悠久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同时,各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其独特性,是中国灿烂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内蒙古民族文化的发掘和传承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挖掘和利用,对内蒙古民族音乐中文化元素的研究,是确保内蒙古民族音乐独特性、民族特性的需要,只有将民族音乐的发展植根与民族文化的丰厚土壤中,他才能突显出一个民族的魅力,才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繁荣与昌盛。

参考文献: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 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97-01

上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了“人与生物圈”计划,多个国家结成了国际环境同盟。在这种背景下,具有前瞻性的博物馆举办了“生态学在行动”系列展览,随后一个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 “生态博物馆”诞生,此后对很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态博物馆作为现代文明社会中人类意识觉醒的产物,作为一种为了子孙后代能够了解本民族文化的手段,始终坚持文化艺术遗产应在原产地进行动态保护,让其处于所在的社区环境中。生态博物馆是对一个地区的生态自然、人文环境和传统艺术在其原产地进行自发保护的一种形式,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态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一、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加大了人们对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了解

普洱市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中的生产工具、服装服饰、生活用品、节日庆祝用具、传统手工艺品和民俗文物都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加大对这些工艺品调查和抢救保护是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措施。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离不开传承人,因此,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应该将地区著名民间艺人所传承的民间工艺作为主要抢救对象,如服饰染织、民间陶瓷暨茶文化、民族民间器乐等多个类别。通过对这些传统的民进工艺和工艺品进行抢救性挖掘,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和继承。

二、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民族文化和传承的途径

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初衷是为了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更好的保护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从实施的效果来看,生态博物馆的建设逐渐成为少数民族保护和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新途径和新措施。保护了少数民族在长期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既不是将民族文化迁移到传统的博物馆内,也不是过度的开发,而是将其保留在文化的原产地,由当地民族群众进行保护和保存,从而妥善处理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继承过程鱼水不能分离的突出矛盾,使得民族传统文化更加深厚扎根于文化的原产地和民族群众的生活土壤中,从而促进民族文化向前蓬勃的发展。

三、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专家学者了解民族文化提供了基础保证

普洱市总人口数为237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达144万,占61%。全区少数民族有36个,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有14个。主要有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通过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建设完善的民族文化资料中心,将各个民族多彩的文化通过生态博物馆这种形式进行保护和展示。一些研究学者和专家将有更加充足的文化资料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研究。目前,生态博物馆建设逐渐受到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学工作者、社会学研究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民俗学家等各个领域密切关注。此外,通过建设生态博物馆,为人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提供了培养基地,大批人文研究人才将会在这里得到锻炼和成长。同时,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还能够加强国内外文化交流和合作,对扩大民族文化在国际间的竞争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四、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协调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

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协调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给当地政府部门和文化部门更好、更主动的保护好民族文化提供了可能。并且能够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协调方面寻找到突破口和切入点。通过以建设生态博物馆为契机,调整项目,对民族地区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解决民族群众衣食住行问题。此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还能够带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文化旅游中吸引更多游客。在经济落后民族地区通过建设专题化的旅游体验项目,改变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当地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文化素养。这方面所带来的效益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民族文化保护和继承的范围。

参考文献

[1]黄仂,段廉廉.建设中国式生态博物馆的思考[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1)

[2]黎森.生态博物馆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应用研究[J]. 科技信息. 2012(18)

[3]肖明艳,但文红.基于贵州生态博物馆的村落旅游探讨[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3篇

文化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实践问题,民族文化发展在实践上该如何做?文化保护只是一个基础,而从文化规定为“活态”的存在来看,单纯的保护是不存在的,真正的保护是融入民族主体生产、生活之中的,因此,生产性保护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凯里学院刘宗碧教授关于原生态文化研究有这样一个观点,他把原生态文化发生的本质理解为民族文化的再生产活动,提出文化的再生产性保护途径,这是很有见地的。从这个角度看,黔东南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发展,或者实现自己文化的保护,都应该做好文化产业化这篇文章,以做大文化产业实现民族文化保护,并由此来实现地方的大发展。

凯里学院的建设发展与民族文化的建设是紧密相关的,这关乎学校办学思路的确定。凯里学院作为源于民族地区的地方院校,在办学职能上是为地方服务的。因此近年来我们十分重视民族文化在办学资源中的运用和以此发挥高校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关于黔东南民族文化建设的谋划,我们主要从三个层面来思考和开展工作:

在科研上把黔东南民族文化问题的研究作为重点领域和方向纳入相应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我校在人文学院设立有人类学重点学科,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就是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基点加强民族文化研究,以此推进民族文化学科的建设。如体育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等,它们通过民族体育、民族民间美术、民族音乐等学科的渗透和建设来推动;此外我校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建立有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贵州省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以及10余个关涉民族文化的研究所或中心,创办《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近年,我校获得国家、教育部的近20个课题中有80%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等,民族文化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势头和建立了一定的优势。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云南地区;民族文化;建设;保护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0-0146-02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云南,有25个世居民族,其中有15个是云南独有的民族,有10个民族是跨境居住,加之后来进入云南省内生活定居的民族,云南省现居住的民族种类已经有54种。不同的民族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云南省独特的民族文化,例如各个民族的语言、歌舞、服装、民族建筑、饮食、风俗以及一些独有的节日等,这些都是云南民族文化建设的珍贵资源。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并不一定就能直接变成经济财富,我们只有将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开发和保护民族文化,才能够为云南省带来效益。正如同以《云南映象》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品,它们之所以可以成为令世界瞩目的“云南现象”,其本质上的原因是由于对民族文化的充分挖掘和积极体现,利用内容和形式的民族化创新,向世人展现出了云南民族文化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创造出了一种民族文化品牌。

一、云南民族文化建设面临的危机

(一)对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方面是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认识不足,很多人都觉得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贫困省,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更加重视发展云南经济和生产力,而对于民族文化建设不予重视;另一方面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和先进文化之间的关系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担心在大力建设民族文化之后会违背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等。

(二)基础资料不全,文化种类认识不足

当前,只要一谈到云南民族文化,很多人都会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使用很多丰富的词汇来形容灿烂的云南民族文化,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性著作也是层出不穷。但是如果我们要对其中某一种民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究,比如说云南省内到底有多少类型的少数民族服装?有多少民族工艺品?有多少种类型的歌舞?像这类似的提问,就鲜有人能够解释得清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对于云南民族文化的研究,一直以来都缺乏整体性的基础工作,很多研究组织或者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专题来选材,到最后是研究多年、积累多年依旧没有一份全面的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的基础资料,这样一来就让民族文化建设工作面临了极大的困境。

(三)民族文化流失严重,文化无人传承

如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之下,云南民族文化存在加速流失的问题。我们拿基诺族来说,这个民族是云南省内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较快的民族,但是按照云南省社科院杜玉亭研究员的调查显示,虽然基诺族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其作为一个单一民族的特征正在缓慢的消失。基诺族长老在和民族学者进行座谈时也提道:基诺族的年轻人大部分已经不穿传统的民族服装了,还有很多老年人也随着时展换上了西装,因此基诺族的传统服饰很有可能在未来的十年或者更短时间内消失;基诺族的口碑文史和其他风俗习惯可能会在二十年内消失;而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语言”,也会在三十年内消失。

(四)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即便是云南省早在2000年8月提出了“民族文化产业兴,民族文化大省立”的口号,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民族文化建设非常缓慢。从2000年到现在,云南省委普遍重视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多次召开了关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高规格会议,曾经一度让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工作推向。但是,纵观现在的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工作,大多都更加注重广播、电影、电视以及报业等大企业的发展,而对于立足于少数民族的社区、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产业却有所忽略。

二、云南民族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一)民族文化的保护开发要注重发展和创新

云南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是这仅仅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前提条件,并不是说文化资源优势就直接等同于产业优势,我们还必须要对其进行创新,唯有把民族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让传统民族文化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对于这一点,云南民族村的开发就是一个典型成功案例,民族村的开发能够很好地适应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它把云南省内各个民族以及独特的民族建筑、文物和民族风俗集中在一起展示出来。当前民族村已经浓缩了14个民族的人文与自然景观。自从建设之后,云南民族村每一天的游客接待量可达上万人,目前已经成为昆明的一个著名景点。而世博园的建设,是云南省联合全省各地进行民族文化建设的又一个成功案例,它向我们证明了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必须要进行创新,使之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同时也能够体现出时代的特征,这样才能够让民族文化放出光彩。

(二)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必须实施精品战略

“精品”应该说是文化产品的精髓所在,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所以,要做好民族文化建设工作,就必须要大力发展一批拥有较强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精品。对于这一点,丽江歌舞团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2002年之前,丽江歌舞团所表演的歌舞节目观看人数很少,长期以来处于亏损的状态,而民族文化歌舞也得不到传播。但是2002年底,丽江歌舞团经过政府部门的搭桥,和深圳市能量实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出了民族歌舞精品《丽水金沙》,在这部歌舞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摩梭族人、纳西风情和云南民族服装,让这部戏受到了极大的热捧,在旅游旺季,观看这部歌舞作品的游客数不胜数,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就让丽江歌舞团盈利千余万元。这部歌舞作品的成功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贯彻落实了精品战略,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制造出了“亮点”,于是挖掘出了市场,最终形成了拥有极高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广泛称赞的文化品牌,从而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推动了云南民族文化建设。

(三)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如果我们单单做的是被动保护工作,和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以及各民族群众的增收致富不能联系起来,那么丰富的民族文化就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因此我们必须要把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一些即将失传的文化资源。这方面大理州和迪庆州等地就做得很好,他们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和当地经济建设联系起来,以建设旅游景区为手段,盘活了当地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开发,2005年以来,迪庆举全州之力,成功举办了“欢乐香巴拉”迎春民俗文化活动,“欢乐香巴拉”民族民间歌、舞、乐大赛,打造了“欢乐香巴拉”这一品牌,进一步推动了迪庆州的冬季旅游;成功召开了香格里拉文化多样性理论研讨会,为香格里拉文化多样性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香格里拉的藏民家访活动,不仅能够让造访的游客真实地感受到藏族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而且很多藏族家庭也因此获得了经济收益。

(四)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法律保障

必须努力做好云南省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利用法律的手段来做好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对此我们能够借鉴很多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先进经验。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都非常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例如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关于立法、资金、管理等方面全面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其中最核心的一点即是从立法出发,当明确了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之后,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流程以及保护资金等内容做出详细的法律规定。我们也应该积极地借鉴这些先进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努力加强相关的法律制度建设工作。从云南省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云南省文化部门、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必须要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对省内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实施立法工作,强化对这些珍贵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我们唯有把立法和执法、监管相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够让云南民族文化遗产受到充分的保护。

(五)加大民族文化保护开发建设的投入力度

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应该按年度来设置专款,专门用于民族文物的维修、文物的征集以及对民间文化的整理。对于国家级、省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尤其要进一步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让他们保护好民族文化资源。自2003年开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以来,迪庆州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全面推进全州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方面,州政府根据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需要,结合迪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分布状况,在州、县、乡、村建立传统文化传习馆及传习所,着力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以促进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展示馆建设。乡村展示馆以乡(镇)、村为单位,计划到2020年,建立12个乡村展示馆。同时,在民间艺术之乡成立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点,更好地为世世代代传承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云南民族文化建设必须从云南独有的自然风光以及民族文化出发,强化政府部门的文化产业指导以及宏观调控措施,寻求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建设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力地推动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保护璀璨多姿的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刘畅,彭丽娟,周莹.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云南省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3(1):11.

[2]纳文汇.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中的宗教文化建设[J].今日民族,2011(4):46.

关于民族文化的传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艺术传承;地区高校

【中图分类号】G759.2

一、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部分少数民族在进行艺术的传承过程中,选择的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不断更新的社会环境,自然传承已经在现代化的社会环境中逐渐的衰落和无力。就目前而言,少数民族获取知识最为主要的途径依然是学校中接受到的教育,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在进行艺术传承的过程中,仍旧无法偏离这个主要的传承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准确的、主动的将少数民族的艺术文化归纳到学校的教育轨道中,使得艺术的传承可以真真正正的成为活态传承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这也是目前而言,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二、民族地区高校在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中的作用分析

对于全球各个国家的音乐家以及艺术家而言,对本土音乐进行传承,对民族文化进行弘扬,使其难以推卸的重要使命。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对每一个民族原来的艺术文化、音乐等都提起了相当的重视程度,并且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各式各样的音乐、舞蹈课程。虽然这样的做法使得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力的发展,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现状下,仍然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等待我们不断的去深挖、去发现。如果想要真正的将民族原本带有的文化内容以及本土音乐、舞蹈文化振兴起来,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音乐学家以及音乐爱好者们为之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学习、表演以及研究民族文化最深层的东西。

众所周知的是,在众多的民族文化当中,大部分都是通过老一辈向下一辈进行口传身授或者是心领神会而来的,许许多多的人为了谋得一份生计,或者是自我的爱好、打发无聊的时间而进行民族文化的学习。在我国,拥有的少数民族数量多达55个,其中大约有98%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是自己民族传承下来的语言,其中20%以上的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字,例如东巴古文字以及维吾尔族的文字,所以,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以及民族艺术是多么的多姿多彩。针对民族文化而言,其本身具有独特的多元化以及多样化,并且具有极为有限的区域限制,并且大多数内容系统、生硬,并且老套的传承形势在现代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尤其的显得不稳定以及局限性。高校教育对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而言,有着居住轻重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整个社会以及时代交托给学校的一个重要的使命以及责任。

对于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音乐文化而言,而言,其大部分的来源,都是本族人民在进行日常生活以及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的思想凝聚而成,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本身文化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不仅仅可以真实的反映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内容,同时还能将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风貌、生活方式、传统风俗以及思想价值道德情感等观念真实的体现,能够将该民族传承的民族精神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所以我们场所,民族音乐艺术以及舞蹈艺术,本身便具有极为强烈并且真实的民族情感力量、民族内涵。所以,民族地区内部的高等学校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利用这种具有不凡内涵的文化精华对每一代年轻人进行良性的培养以及塑造。

三、在少数民族艺术传承中内蒙地区高校案例

在蒙古族原生态艺术中,最先走进学校的是长调。长调是蒙古族一种特有的民歌,马头琴则是蒙古族特有的乐器。1959年,蒙古族长调艺术大师昭那斯图应邀到内蒙古中专艺校授课,向师生传授长调的唱腔、唱法和艺术内涵。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民间大师,为蒙古族古老艺术的传承开启了一扇大门。之后,马头琴、四胡、呼麦等传统艺术形式相继登上大学讲堂。200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设立"长调演唱与理论研究"、"马头琴演奏与理论研究"硕士点,在中国首次招收长调和马头琴专业硕士生,开创了蒙古族原生态艺术硕士教育的先河。此外,蒙古族传统艺术呼麦、四胡专业的硕士点建设工作也在筹备当中。此外,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立足于少数民族艺术的教育教学,学院现有北方少数民族艺术方向一个硕士点,并开设长调、呼麦、马头琴等蒙古族传统艺术形式的课程。2011年9月经过多番争取学院又开设了蒙古族民族乐器制作专业,并以选修课的方式开展教学,是乃至全国音乐类高校的首例。将此类专业设置在高等学校,是对蒙古族传统艺术传承的具体化,也是蒙古族民族乐器制作由民间化转向专业话的尝试,它的成功开设,对于民族乐器制作的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随着该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势必会对蒙古族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世相:"随着蒙古族原生态艺术知名度的提高,学习蒙古族音乐的人也多了,以马头琴专业为例,每年报考与录取的比例都达到10∶1,其中还有不少汉族学生。"

四、结束语

自从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文明不断地进步以及发展,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以及发展,所以,作为中国的一份子,我们不能坐视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的停滞不前,必须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及良性的再创造。在进行创新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并不能以古而古,而是必须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民族艺术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并把它融合在现实的土壤,去其糟粕。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而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理应承担起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重任,这既是它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使命,也是它立足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平,和少英.旅游开发进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3(1):70-76.

[2]白红梅,春迎.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和发展--呼伦小学多元文化教育引发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