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第1篇

一、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从表1中的eles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一)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基本生活需求能充分满足,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不足。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

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2040.62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4020.87元,将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观察,尽管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善。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

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0.70,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各大类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中,排第一位是食品(0.3352),其次是居住(0.2051)。这说明省农村居民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增加食品的消费量和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膳食结构。紧接着便是考虑改善居住环境,这也反应出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偏低。

其他按顺序排列分别为交通通信(0.0582)、医疗保健(0.0475)、家庭设备(0.0463)、衣着(0.0295)、其他(0.0119)、文教娱乐(-0.0306)。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两大类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也说明了:一方面,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深入到农村,农民对出行以及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方面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农民医疗保险、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数,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文教娱乐的支出反而有所下降,反映出省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等精神消费投入的忽视,全省整体精神文化层次较低。

(三)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潜力较大。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时,需求量变动率与收入变动率的比率。它反映了食品等商品消费支出对收入的敏感程度。

从整体上看,居住支出对收入的敏感性最高,为1.46。其次是家庭设备,为1.12。这说明此两类商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反映出省农民非常关注和热衷于改善家庭生活、居住条件。而食品、衣着、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其他类的需求收入弹性都小于1,说明这几类商品对收入变动的反应不敏感,缺乏弹性,省农民对这些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增长低于其收入的增长。

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建议

针对目前的消费现状,为合理引导省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其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提出如下几项建议:

(一)稳步提高省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因素是收入,只有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民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适合省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稳定农民消费预期,放开农民消费思路的重要基础。

(三)大力推动“建材下乡”、“家电下乡”。针对全省农村居民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潜力较大的情况,全面推广“建材下乡”、“家电下乡”开拓农村市场,引导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建材、家电产品,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超级秘书网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水利 饮水安全工程 自来水工程

一、农村水利发展状况

农村饮水工程作为农村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些年来的发展中呈现出如下趋势,即从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再向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其发展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确保饮水水质达标

造成农村饮水水质不达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自然因素。在形成的农村饮用水中存在严重超标的有害物质、化学元素,如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氮等含量超标,造成不安全饮水。其二,人为因素。农村地区人口众多、饮用水源分散、保护难度大,加之农民对水源的保护意识淡薄,使得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农药化肥对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而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能够统一规划供水、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化水质检测,有效解决饮水水质不达标的问题,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2.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饮水设施以传统的分散式供水为主,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不仅影响着农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还制约着农村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想法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实现农村集中供水,为农村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供水服务,从而提高农民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快新农村建设。

3.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推进城镇化建设

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能够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公共服务上的差异,使农村居民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供水服务,同时,农村自来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农村水利发展,完善了农村水利基本设施,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4.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能够规范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

大力发展农村自来水工程,有利于构建农村饮水工程的长效运行机制,促进农村饮水工程可持续发展。首先,农村自来水工程的规模化建设能够吸引社会资金,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其次,农村自来水向城市、工业园区供水,能够促进以城带乡发展,并且实现以工业用水反哺农村居民用水。再次,农村自来水工程以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为主,有利于明确管理主体,落实管理主体责任,避免出现重建轻管的问题。

5.农村自来水工程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我国,农村用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农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则是农田灌溉用水。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都普遍存在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严重浪费的双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农民的节约用水意识较差,同时,相应技术和管理工作也不到位。而通过农村自来水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合理用水和节水的意识,而且还能通过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措施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这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此外,农村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还会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水利发展存在的问题思考

1.需要解决水厂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由于农村的大部分居民都进城务工,从而使得每户的人口越来越少。但水厂的实际供水规模却是按照农村的人口总数进行设计的,从而造成了供需之间的差距较大,由此导致了水厂的整体运行成本偏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当采取合理规划、分期施工的方法对水厂进行建设。首先,水厂在设计供水规模时,应当根据当地居民的饮用水需求来确定水量标准;其次,要合理确定水压标准,进户的水压既不能过高,也不得过低,在具体设计时,应当达到95%以上的用户自由水头在4-15m之间,供水管道的安装也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再次,为了既降低水厂的运行成本,又能确保农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可以制定合理的供水时间,前提是每日供水时间不得低于6h。

2.需要解决自来水入户率低的问题

大部分农村居民受传统用水习惯的影响,对自来水工程产生了抵触情绪,易造成自来水入户率低,这也成为了阻碍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应加大自来水入户的宣传力度,稳步推进自来水工程建设。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提高农民居民健康水平、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自来水工程带来的好处,提高对自来水工程的正确认识,使农村居民自觉地投入到自来水工程建设中。

3.需要解决水体功能改变的问题

由于部分农村的自来水工程建设将水质相对较好的水库作为水源,从而导致了工程与水库原有的功能产生矛盾冲突,致使水体功能发生改变,这与自来水工程建设的初衷相违背。为此,地方政府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地方政府出台与农村自来水工程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借此来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规范。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缓解工程与水库功能之间的矛盾,这样不但能够确保自来水工程建设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保证水库原有功能不受影响。

三、结论

总而言之,从农村饮水工程的发展趋势上分析,农村自来水工程必然成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点。由于农村自来水工程在提高水质标准、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构建农村饮水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国必须将农村自来水工程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并解决农村自来水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自来水工程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风明.促进农村饮水工程持续利用的建议[J].大观周刊.2012(49).

[2]高兴辉.我国农村饮水工程现状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5).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养老保险;生活满意度;新农保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对本人的生活质量所做出的主观评价,是衡量主观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主观福利的一个主要体现。对生活满意度的探讨与研究,大多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社会指标”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生活满意度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成为了福利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农村人口比例仍然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所以研究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自2009年9月起,国务院开启了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引起了学者们对新农保实施效果的研究,主要涉及新农保对储蓄、消费、劳动供给和养老模式等的影响(岳爱等,2013;陈华帅、曾毅,2013;马光荣、周广肃,2014;张川川、陈斌开,2014;程杰,2014)。另一方面,在关于生活满意度研究的诸多领域中,社会保险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我国实施的新农保试点恰好为此项研究提供了一个自然实验。因此本文主要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的数据来探究新农保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情况讨论了参加新农保缴费以及领取新农保养老金两种情形下的影响因素,并且采用工具变量方法解决了内生性问题。

一、 文献综述

国外学术界针对生活满意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颇多。早期研究主要聚焦于生活满意度的概念、测度和范畴等方面。之后关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逐渐成为重点,涉及到收入、就业、家庭、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本文所论及的社会保险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国内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则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曾经有过较大规模的针对客观生活质量所进行的经验研究,之后开始逐渐转向明显具备主观特性的生活满意度上,并且主要是关于不同性质群体(青少年、老年人或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内外关于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文献并不多见,已有文献当中,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主要是针对农民工、失地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进行研究(吕斐宜,2006;叶继红,2007)。其次从研究范围来看,大部分是研究某一个或某几个地区的农民的生活满意度状态(袁庆等,2009;胡荣华、陈琰,2012)。最后从研究内容来看,另有部分文献研究了生计资本、收入差距等特定因素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赵雪雁,2011;彭代彦、吴宝新,2008)。因此,综上所述,关于养老保险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还尚未被关注,这也是本文的主要贡献所在。

二、 数据与实证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两轮调查形成的面板数据。根据新农保的相关规定,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可以直接领取养老金,而60岁以下的则需要按年缴费。所以我们将样本限定为CFPS全国代表性样本中16岁以上的农村户籍居民,同时剔除了学生和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其中主要的被解释变量为生活满意度,对于60岁以下的样本,关键解释变量为两个:一个是代表是否参加新农保缴费的二值虚拟变量,另一个是新农保年缴费额的对数值。对于60岁以上的样本,关键解释变量为是否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二值虚拟变量。除此之外,控制变量还有家庭人均收入的对数值、健康水平、年龄及平方项、教育年限、婚姻状况、家庭规模、是否有儿子等相关变量。

CFPS的问卷中对生活满意度的打分是1分~5分五个档次,这种数据结构适合使用Ordered 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新农保试点是在县级层面展开,为了解决可能存在的相关性问题,在检验时使用县(区)层面聚类标准误。此外,虽然国家制订了新农保试点县的名单并且规定了试点的时间,但是是否参加新农保以及缴费的级别均是由个人自主决定的。因此,作为家庭自愿做出的参保决定,可能与对生活满意程度一起,均是由某些遗漏变量来决定或影响的。同时,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可能会反过来影响参保行为,产生反向因果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关键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家庭所在县(区)是否在调查时点开展了新农保试点的虚拟变量作为工具变量。

三、 实证分析

1. 参加新农保缴费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首先,我们考察了参加新农保缴费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所考察的对象为60岁及以下(2010年58岁及以下)的样本,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表1中(1)列~(2)列为全样本的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参加新农保以及新农保缴费数额均对生活满意度有着正向影响。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新农保是我国第一次在广大农村建立起的如此庞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众多,覆盖面广,这意味着农民的养老问题可以在初级层面上得到解决和保障,所以相应提高了生活满意度。

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人们的养老保障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收入水平。因此表1的(3)列~(8)列按照样本2012年的人均家庭收入水平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组,分别考察新农保对这三类人群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我们对比研究发现,新农保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正向作用主要来源于中等收入人群。这主要是由于,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还不高,未来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也比较有限,这对于高收入居民来说数额极其微小,所以难以改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而对于低收入居民来说,生活中面临较大的经济困难,参保缴费难以改变当前现状,因此对其生活满意度的作用也不大。

就其他控制变量而言,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健康程度、教育水平、婚姻状况均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与生活满意度呈现U型关系,这一关系的底点大概在40岁左右。以上控制变量的结果,均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

2. 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接下来我们考察了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考察对象为60岁以上(2010年58岁以上)的样本,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第(1)列为全样本的回归结果,(2)列~(4)列同样为低、中、高三类收入水平的分样本回归结果。从中可以看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也对生活满意度有着正向影响,并且这种正向的促进作用主要来源于中等收入的样本。通过表2第(3)列与表1第(5)列结果的对比不难发现,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作用远远大于参加新农保缴费的正向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新农保的缴费额和预期收益均比较低,根据张华初和吴钟键(2013)的计算,新农保的养老金替代率仅有10%左右,因此新农保对60岁以下样本的作用相对较小。而对于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来说,可以直接领取660元的养老金,这占其收入的22.4%,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消费水平,改善其养老状况和生活状态,从而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其生活满意程度。

就其他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而言,大部分与60岁及以下的样本一致,如仍能发现收入、健康和教育程度对生活满意度显著的正向影响。唯一不同的是,有儿子对于60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一方面在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仍然深入人心,儿子对于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有儿子意味着家族的传承和延续,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程度。

3. 内生性问题的处理。正如前文所述,新农保参保变量可能会因遗漏变量和反向因果等问题而产生内生性问题。对此我们利用一个县(区)是否实施新农保试点的二值虚拟变量作为工具变量,它所具有的两个特性决定了其是一个较为合适的工具变量:一是相关性,即一个县是否开展新农保试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户参加新农保的可能性;二是外生性,即一个县是否开展新农保试点是由国家确定的,不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的生活满意程度。同时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控制个体和时间两个维度的固定效应,来进一步探究新农保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果性。回归的结果这里限于篇幅不予列出。我们发现,即使处理内生性问题之后,参加新农保缴费和领取新农保养老金仍然可以显著的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并且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的作用,仍然远远大于参加新农保缴费对60岁及以下人群的作用。

四、 结论与建议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新农保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未满60周岁的居民参加新农保缴费,还是60周岁以上的居民领取新农保养老金,都会显著提高其生活满意度,这种正向作用主要来源于中等收入居民,并且领取养老金对生活满意度的促进作用更大。

这些结果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说明新农保不仅起到了解决农村居民养老后顾之忧的作用,还极大的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程度,这对于农村居民的主观福利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和谐程度的改善均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还较低,应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补贴力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新农保的参与程度。此外,由于新农保主要对中等收入阶层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收入水平最低的阶层作用并不明显,所以在未来新农保政策改进实施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低收入弱势群体的倾斜程度。

参考文献:

[1] 岳爱,杨矗,常芳,田新,史耀疆,罗仁福,易红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家庭日常费用支出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3,(8):101-108.

[2] 陈华帅,曾毅.“新农保”使谁受益:老人还是子女[J].经济研究,2013,(8):55-67.

[3] 马光荣,周广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家庭储蓄的影响:基于CFPS数据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4,(11):116-129.

[4] 张川川,陈斌开.“社会养老”能否替代“家庭养老”?――来自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4,(11):102-115.

[5] 程杰.养老保障的劳动供给效应[J].经济研究,2014,(10):60-73.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成果。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农民生活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通过许多方面体现出来,尤其是农民在新时期所形成的消费模式。吉林省农民消费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与全国地区有着共同特点,但由于本地的民俗习惯、民族分布,经济状况,地理位置等因素有着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显著特征。当前,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吉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特点

1.消费结构层次较低在居民消费结构中,恩格尔系数较高,如2007年吉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0%,这说明在食物消费方面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比重较大。同时农民用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也较低,只有个别家庭因为有子女考上大学使得教育投入成为家庭消费的最大支出。服务消费比例较低,农村居民大多对服务消费的接受程度较低.这一方面是受收入及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的客观原因所限,另一方面是受农民传统持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很多服务消费都采取了自给自足的方式加以实现,如搬家服务、保姆、钟点工、商品速递等服务在农村很少见。

2.不健康的消费方式

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方式中还有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赌博消费、封建迷信消费和人情消费等。吉林省许多农村地区仍然有赌博现象存在,打麻将、推牌九等具有赌博性质的娱乐项目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为他们消费支出的一个重要项目,尤其是在秋收后及春节期间更加盛行。封建迷信在广大农村仍十分盛行,很多农民四处花钱找“先生”、“大仙”看病免灾、算命看相、看风水等。再有就是人情消费,农村人情消费一直居高不下。人情消费的名目、种类繁多,价码也越来越高,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结婚生子,考学过寿,乔迁和丧礼都需要礼金,使部分农民不堪重负。

3.消费时段集中

在吉林省所在的北方,由于在秋收后农产品才能变成现金,农村消费呈现很大的季节性。生产资料消费主要在春耕之时,而生活消费大部分在秋收之后。另外,在平常时日,农民普遍比较节俭,只有到重要节日时会选择集中进行消费。例如,春节、国庆节等是农村集中消费的时段。在集中消费时段内,肉类、烟酒类、礼品类等消费金额巨大,占农村居民全年消费比重的大部分。

4.消费方式趋同

农民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与模仿意识,个性化消费少,同村、同乡消费方式大致相同。农村属于熟人社会,购买商品受“口碑”影响较大,在购买家电、摩托车、农用车等大件商品时,模仿消费现象比较普遍。同时农村消费者把城市尤其是县城,当作消费潮流的风向标,积极模仿城市消费。牛奶、可乐在农村的迅速普及,追求时髦的穿着打扮,都得益于农村对城市的模仿效应。

5.消费心理谨慎

吉林省农村居民的收入状况偏低,为了躲避风险,大多数农村居民都是把收入攒起来而不用作消费,同时受传统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影响,以及对未来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农民的消费心理普遍较为谨慎。在农村,许多农民保持“量入为出”的勤俭节约型消费传统。

二、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

1.农民收入水平的约束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吉林省所在的东北地区在解放后曾一度成为全国最富有的地区。但改革开放后东部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东北逐渐失去领军地位,现在甚至已成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收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生活消费水平。

2.传统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的制约

中国农民自古就有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尤其是经历过战争和经济萧条期的老人们,更是过度的节约。而且中国人历来就有先储蓄再消费的习惯,在农村地区尤为明显,这些严重制约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另外,东北人好讲究爱面子,所以在重大节日如新年婚嫁时都很铺张讲究排场,这样就又会导致浪费,使后期消费动力不足。

3.市场化不足

由于我国农村市场没有完全打开,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企业在农村居民消费方面获得的利益比较少,所以生产型企业没有把农民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群体来生产适合农民生活消费的产品。同时由于运输渠道,销售渠道的不健全,产品售后服务不到位,导致农村消费困难化,致使农村居民消费热情不高。4.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薄弱,限制农村消费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消费条件不健全。农民购物难、饮水难、行路难、上网难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如与生活相关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不仅抑制了农民对水、电、气等商品的消费,也严重制约了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和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在农村的普及。广播、电视、通讯、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对手机、电脑等大件耐用品的消费意向很弱,阻碍了农村新消费热点的培育。

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只覆盖城市范围,在农村社会的保障制度还相当薄弱。统计数字表明,农村社会保障率仅有3%,养老、医疗、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时刻困扰着农民,影响农民的消费能力。

三、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完善农村消费结构的措施

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式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科学、健康、现代的生活方式仍然没有充分展现出来,与城市社会化程度高、生活质量高的生活方式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农民消费模式的落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需求的增长,进而制约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的要求不相符,所以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

1.贯彻党的基本方针,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奠定物质基础。目前,农业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想使农民增收必须在农业上做好文章,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走精细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此外,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对于进城务工,应简化农民跨区就业和进城的手续,妥善解决进城民工的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和子女教育问题。对于吉林省来说朝鲜族人口较多,且与日本韩国比邻,出国务工的人口很多,应积极开展区域性劳务合作,规范组织劳务输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转移。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才能使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发展,使农民收入切实增加。

2.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以村为单位组织农民学习生产、生活、文化等相关知识,开展有创新,有意义的休闲活动,把农民的注意力转移到丰富的精神生活中去,全面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夯实思想基础。

3.鼓励生产企业面向农村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农村市场有效供给

搞好对农村市场预测和市场调查,特别是要注意调查农民的消费目的、消费水平、消费环境、消费倾向和消费要求等因素,鼓励和支持企业面向农村调整产品结构,开发、生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需求的消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做到简单实用、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专供农村市场消费。把农民的注意力集中到产品上来,以提高消费水平。把向农民提供商品和提供服务结合起来,鼓励生产流通企业在农村设立售后服务网点,对设立的维修网点给予税收等优惠扶持政策。

4.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后顾之忧,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提供制度保障。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户的不确定性降到最低限度。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逐步提高社会应负担的比例,彻底使农民摆脱“小病不用看,大病看不起,重病只等死”的状况。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使农民老有所养,解决后顾之忧。完善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扶贫规范化和制度化。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创造客观条件。加强电网,宽带,无线信号接收器等通信硬件设施,让农民有购买的热情,加强煤气,自来水的覆盖情况,让农民生活无忧。

虽然在目前看来,吉林省农村消费水平还处于相对低下的阶段,但通过采取必要和正确的措施,农村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只要我们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消费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沿,我们就会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范剑平刘国艳:我国农村消费结构和需求热点变动趋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6,(1)

[2]张锦梅方天:政府在农户消费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问题;解决办法

消费是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中国这样—个农业大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作为农业人口大省,农村居民在全省的消费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然而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河南亦是如此。长期以来河南农村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和过低的消费水平并存,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对于河南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河南省目前消费结构和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制约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分析

(一)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54元/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3044元/年,与2007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51.60元/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2676.41元/年相比,消费支出提高了367.59元。其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为858.97元,占人均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5.41%,比上年下降了3.16%;衣着、居住和家用设备方面,均比2007年有所增长,在人均总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都有小幅的增长;大幅度增长的是在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方面的消费支出,其中医疗保健比上年增长了64.48元,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也上升了2.72%,交通通讯支出比2004年增加了56.49元,比重也上升了2.11%,另外,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却比上年减少了44.6元,在人均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也下降了,这与近几年文教娱乐消费比重增加的总体情况不太相符。

(二)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变动情况

总体来说,2001年至2005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呈上涨趋势的,且除了2005年的文教娱乐方面以外,消费支出的各方面每年基本上都均有增长,相应地,消费结构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最为明显的是食品支出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2006年全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261.03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9%。2007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51.60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0%。2008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54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3%。

(三)农民消费的阶段性和消费趋势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积累低消费来推动的,也就是生产推动经济的增长,使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初步的工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步入了农产品供给从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由贫困到温饱,进而向小康平稳过渡的发展阶段。从动态角度看,农民消费呈现以下阶段式趋势与特征:

1、第阶段是在1978年至1989年的这段时间内,农民消费支出年均增长7.22%,这主要是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民收入大大提高的结果。同时,农民有了收益分配的自主权,合理地安排了消费与积累的比例关系。

2、第二阶段是1990年至今,农民消费的增长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农民的人均消费水平没有超出国民收入增长的允许范围。但农民消费的增长低于积累的增长,而且收入层次高的农民积累率高,边际消费率趋于下降,边际积累率趋于提高。在这个阶段,农民的消费行为已不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等简单的温饱型消费,而是越来越多的投资干教育、旅游、资讯、文化娱乐等高层次消费。

三、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存在问题的并决

河南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整个农村居民的消费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消费的增长远远滞后于收入的增长、物价极不稳定、货币政策失效等。

(一)原因分析

1、农民收入较低,消费支撑不足

河南农民收入增幅缓慢,且城乡间,地区间差距拉大,制约了农村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从2000—2007年河南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1985.82元上升到3851.6元,年均增幅为9.9%,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为13.4%。而且城乡差距不缩反而扩大,2000年城乡人均收入是2.4:1,到2007年扩大到2.98:1。各市农民人均收入差距也比较大,2006年全省农民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为6525.9元,是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的4.7倍。各市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郑州5559元,最低的是周口2641元,郑州是周口的2.1倍。

其次,河南农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收入为农业收入。从2006年的农民人均总收入来看,农业收入(指家庭经营中的第一产业收入)为2764.1元,占总收入的61.98%。非农产业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中的第二、三产业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1695.3元,占总收入的38.02%。可见农业收入仍为河南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必须拓宽农民收入渠道,鼓励农民走出去,大力发展非农经济,才能提高农民消费能力。

2、农民负担重,收入预期不稳定

自2005年取消“农业税”以后,农民的税费支出急剧下降,负担减轻。但近几年受石油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工资、运输等成本费用增加的共同影响,以化肥为主的农资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给予农民的补贴,减少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在农村很多地方,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现象依然存在。不断增加的农民负担加剧了农民预期收入的不稳定,从而降低了农民消费倾向。

3、消费环境差,制约农民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

河南全省农村的基础设施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的增长。虽然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电网、通讯、水利等设施的改造力度,但由于成本原因,一些乡镇仍存在未执行和城市电价等同、有线电视信号仍未全面覆盖、农村居民用水不安全等问题,从而使一些商品在农村处于买得起用不起或买得起不能用的窘境。其次,农村市场网络仍未建立,商业网点少,售后服务差,农民购买商品不方便。第三,市场管理落后。由于农村市场分散,监管力度弱,农村市场普遍充斥着假货和劣质品,坑农害农的现象时有发生。

4、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影响农民消费心理预期

由于河南农村乡镇多,分布广,农村人口多,目前来看社保体系难以覆盖全部农村,而且社保体系本身也不健全,这就制约了农民的即期消费。农民即使有点钱,也要留着防老、防病不敢消费。虽然医疗有新农合作保障,大病能报销一部分,但前期住院费和没有报销的部分仍是个大窟窿,导致部分地区仍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这些都制约了农民现实消费能力的提升,使许多潜在需求不能转化为即期消费。

除此之外,农民消费习惯保守落后,消费不科学,金融意识不强,厂家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不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民素质不高等因素也制约了农民的消费。

(二)、提升河南农民消费能力的对策和方法

1、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民购买力

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的关键还在于农民收入的提高。首先,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农业产业链,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关键是如何打造具有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围绕特色农产品形成种、养、售于一体的产业化链条,提高特色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幅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充分发挥河南劳动力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就业,拓宽农民的收入渠道。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消费瓶颈问题

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完善农村居民生活设施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一是政府应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和乡镇企业的生产条件,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农民工增加农民收簢,可将农民更多的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入。其次,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对现有基础设施的使用和管理。要依法定价、合理收费,解决农民消费难的瓶颈问题。

3、健全农村保障体系,改善农民消费预期

农民负担重,有后顾之忧,自然会减少即期消费,增加储蓄。要降低农民的储蓄倾向,鼓励消费,就必须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当前还是要积极探索适合河南农村居民的保障方式和实现途径,从基本的生活保障开始,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以此来稳定农民的消费预期,提高现实消费。

4、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保证商品进入市场渠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