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酒文化的内涵

酒文化的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酒文化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酒文化的内涵

酒文化的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锡伯族 贝伦舞 历史 生活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锡伯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并进而形成独特的舞蹈艺术风格与特点,贝伦舞是锡伯族优秀舞蹈的代表之一。贝伦舞是锡伯族民间舞蹈的泛称,它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锡伯贝伦、蝴蝶舞、烧茶舞、拍手舞、行礼舞、招媳妇舞等十余种舞蹈,每种舞蹈都有其特定的基本动作,并且配有专门的舞曲。

1 贝伦舞的演变历史

早期的锡伯族主要生活在东北的大兴安岭一带,他们把狩猎捕鱼当做自己主要的谋生手段,在这期间,他们创造了用贝伦舞表达对图腾的崇拜以及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每当捕到猎物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就非常兴奋,他们一边燃起篝火,一边烧烤食物,还会拿起心爱的东布尔来弹,手舞足蹈地表达对收获的喜悦之情。他们可以即兴表演所见的飞禽走兽的各种姿态,再后来经过世世代代民间艺人的精心加工,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锡伯族风格特点的民族舞蹈。

到了明代中叶,锡伯族向东迁移到了嫩江流域定居,在这期间,锡伯族与科尔沁蒙古之间发生紧密的交流与联系,贝伦舞也在这期间得到了升华,从原始的形态中开始脱颖而出。

2 贝伦舞的舞蹈形态及特点

贝伦舞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其舞动形象生动鲜明,舞蹈多用于即兴表演,以自娱自乐为主,舞蹈形式可以为独舞,也可以以男女对舞的形式出现。通常,锡伯贝伦可分为硬贝伦与软贝伦两大类,硬贝伦属于男性的舞蹈,它的动作刚健粗犷,气势豪迈又不失诙谐,给人一种阳刚之美。软贝伦则主要是女性的舞蹈,舞姿柔美婀娜,给人一种阴柔之美。这些舞蹈几乎风靡于锡伯族的每个历史时期,刚柔结合,各显其彩。在每个锡伯族家庭都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舞。贝伦舞有一些基本动作,如步伐多变、踢踏旋转,有弓箭步、叉腿前点步、后点步,还有大蹲、小蹲、叉腿、大跳、小跳、大跪、小跪等。上身动作有单手叉腰、双手叉腰、胯部摇摆、甩手、动肩、弹手腕等。在表演中舞蹈者也可以即兴发挥,使舞姿更加优美动人。

贝伦舞有较多的踢踏动作。其颠步富有弹性,不管是单颠还是双颠步,踢踏转身动作一般都是用脚后跟控制,带动全身。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常常将愉悦的情绪自然地流露出来。例如当反手手腕叉腰的动肩踢踏转身时,非常幽默地扫视舞场四周,以达到与观众自然和谐地交流。

贝伦一般不在舞台演出,只是锡伯族民间的舞蹈。因而舞蹈者通常不用化妆。在农闲时候,民间艺人们聚在一起,喝上几杯美酒,便乘兴起舞。为贝伦舞伴奏的乐器一般是锡伯族特制乐器“冬不尔”,这种乐器节奏感强,音调深沉有力。

由于锡伯族长期生活在草原上,对动物具有独特的感情,锡伯族人可以对动物的动作进行模仿,造型独特,姿态逼真,因此贝伦舞的很多动作都来源于动物。另外,贝伦舞的动作还来源于生产生活,其中很多都是表现锡伯族人劳动生活的场景,比如“烧茶舞”就表现出了人们劳作时的愉悦之情和收获时的喜悦之心。由于锡伯族与其他马背上的民族一样善于骑射,因此生活中在腿与脚的运用上就比较少,表现在舞蹈上即是贝伦舞主要以上肢动作为主,上身动作变化繁复。

3 贝伦舞文化内涵的研究

3.1 对自然的膜拜

锡伯族主要以狩猎与捕鱼为生,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要顶礼膜拜大自然,他们认为自然界是高于一切的。所以,在锡伯族的文化娱乐方面,他们会注意观察山水草木间的细微变化,模仿各种动物的姿态,使之形象化。

另外贝伦还具有原始生殖崇拜的性质。如“耶尔克尔德克”也被称为扭屁股舞蹈,这是一种由男性表演的舞蹈,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与多人。

3.2 对古代生活场景的再现

民族学资料证明,舞蹈同歌唱一样,它在原始时代人们的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狩猎、种植、收割,还是择偶、嫁娶、生育、丧葬、祭祀,氏族的乃至部落的成员都要跳舞,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

艺术来源于劳动实践,而越是古老的艺术,越是贴近最原始的生产劳动。锡伯族也不例外,其舞蹈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锡伯族经历了早期山林文化时期,生活主要以渔猎、猎取野生动植物为主,他们的传统渔猎文化不仅在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中存在,同样也在贝伦舞中有所体现。比如新疆的锡伯族不仅擅长捕鱼,且善烹制美味的鱼类食品,这就在它的乌克兰中有所体现,另外,古代的锡伯族还经过了长期的狩猎活动,因此他们逐渐熟悉各种动物的习性以及形态特点,由此贝伦舞中的舞蹈动作也有很多模仿动物的部分。

3.3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俗学家张紫晨认为:“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特别是民间舞蹈,往往与民间风俗互相渗透、结为一体。”贝伦舞作为锡伯族民俗活动中最绚烂的一部分,与锡伯族的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是锡伯族民俗文化的结晶。

如过去的西北边塞,自然环境十分寒冷,这就造就了锡伯族人们的饮酒习惯,进而渐渐地形成了锡伯族特有的酒文化。其中一种贝伦舞,“梭克托火贝伦”描绘了舞者从喝酒、微醉、大醉直到醉倒的过程,整个舞蹈滑稽幽默,让人十分容易地体会到锡伯族的文化氛围。

3.4 与其他文化的融合

草原上的各个民族之间,民间舞蹈中一些相同的特点,如游牧民族都把马视为上天赐予的良驹,他们把对大草原的热爱,都表现在刻画马的形象上,锡伯族和蒙古族、哈萨克族一样,都在自己的舞蹈中融入很多与马有关的动作以及场景。

曾经有一段时间,锡伯族处于科尔沁蒙古的统治之下,在这段时期锡伯族与科尔沁蒙古族在文化上相互渗透、相互交流,锡伯族贝伦舞在原始形态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舞蹈的特点,并重新整理组合,使贝伦舞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锡伯贝伦最早就被称为蒙古贝伦,后来才改为锡伯贝伦,从锡伯贝伦的舞蹈动作和形式上,可以发现蒙古族舞蹈“萨吾尔登”的舞蹈特点。现在,锡伯族贝伦舞在与其他新疆兄弟民族的交流中又产生了新的特点、舞蹈语汇与表现手法。

4 结论

锡伯族贝伦舞不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艺术地再现了锡伯族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反映了锡伯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民族心理、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极大地丰富了锡伯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贝伦舞承载着锡伯族很多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欢乐,是锡伯族民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2008年贝伦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现了我国对传承和发展锡伯族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酒文化的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A;西府方言;图腾崇拜;经济文化

一、西府方言概况

西府位于陕西西部,地理位置与现在的宝鸡地区相当,并包含甘肃天水部分地区,位于渭河平原西段,该地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鲜明的人文环境,史前人类足迹生息相传,该地处于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交汇处,保留了两种文化的叠加,语言资源丰富,民俗文化突出,尤其是反映人们衣食住行的词语丰富多彩,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二、“A”字意义分类

西汉毛亨、毛苌对《诗经》做的注释中“A”为,大也,AA然 。东汉许慎写的《说文解字》对“A”的解释是,大笑也,从口至。后来演变中包含了“啮”字的义项,即“咬”的意思。如:“虎尾,不A人”等等。

(一)“大笑、笑的样子”的意思

1. 兄弟不知。A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毛诗・国风》

2. 下官遂作而谢曰:“沧海之中难为水,霹雳之后难为雷。不敢推辞,定为丑拙。”遂起作舞。桂心AA然低头而笑。《游仙窟》

3. 忽见梁将军,乘车出宛洛。意气轶道路,光辉满墟落。安知负薪者,AA笑轻薄。《全唐诗卷一百三十七》

4. 老奴A的笑道:“爷在厅院,跟我来,不怕狗咬。”《歧路灯第七回 读画轩守候翻子史 玉衡堂膺荐试经书》

(二)“咬”的意思

1. 履虎尾。不A人。亨。……履虎尾。A人凶。 《周易・第十卦履天泽履乾上兑下》

2. 吾子搏一虎而群虎皆出,吾以矢射之,其弓不扬,为虎所A,而伤其臂。 《天禄阁外史・卷七》

3. 一夕,虎入县廨,A所蓄羊,弃残而去,宰即以会客,彭亦预召。《青箱杂记・卷一》

4. 其于广东、云南皆受事于万难措置之时,履虎不A,权略有足称焉。《清史稿卷三十三・列传第一八》

5. 罗浮有哑虎,不啸不A。《广东新语・卷二十一・兽语》

6. 无何,一虎自外来,隶错愕,恐被A噬 《聊斋志异・卷五》

(三)“伤、受伤”意思

1. 盖由热啖纡其腹。而杜康A其胃。《艺文类聚卷第六十五》

2. 邦佐复任以来,G恶不改,益肆凶残,^类,A人毒于猛虎,《炎徼激闻・卷二》

3. 乃制火器猎虎,最后获一虎,左牙折,知为A父者,烹之,告父墓。《清史稿卷四十八・列传第二八五》

(四)北方少数民族佛经书中人名、族名、地名、山川、河流名等

1. 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则有契弊、薄落职、乙A、苏婆、那曷、乌护、纥骨、也A、于尼护等,胜兵可二万。《北史卷九九・列传第八七》

2. 复立薛延陀内俟斤子也A为小可汗。《北史卷九九・列传第八七》

3. 龟兹国,都白山之南百七十里,汉时旧国也。其王姓白,字苏尼A。都城方六里。胜兵者数千。《随书卷八三・列传第四八》

4. 其秦王、齐王下领三卫及库真、驱A真、车骑并准此。《旧唐书卷四二・志第二二》

5. 发其千骑并回纥万人,进至曳A河。《新唐书卷一一一・列传第三六》

6. 陀摩驮那(八十六)A地夜那(八十七)阿波罗没o世(八十八) 《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二》

三、“A”字的文化内涵

(一)“虎”图腾文化含义

“A”在西府方言中的意思和字书记载的意思稍有不同,是“大笑、笑的样子”和“咬”的意思的叠加即“狼吞虎咽式的吃相”,该方言词被一些专家认为是“粗俗欠雅”没有收录到一般的方言词汇书籍中,而景尔强教授编写的《关中方言词语汇释》一书却有收录,并做了解释。例如:

1. A一碗热干面,喜气洋洋。 2. 饿的不行了,多A几个蒸馍。 3. 走,A羊肉泡去。

在以上三句话中“A”是动词,描写人大口吃食物的样子,就像动物吃肉一样。该词在表示“吃”的意思时,从先秦时期到民国,能和“A”字搭配的对象主要是“虎”这种猛兽,老虎吃食的样子比较残忍,能将动物的肢体撕碎,再大口地吞咽下去,所以西府地区的“A”其实有模仿虎吃食的样子,是一种原始的农耕文明下对图腾文化崇拜的延续。渭河流域是虎文化的发源地[ 李强 《伏羲虎文化与宝鸡民间美术的渊源》 出自《文教资料》2010年12月],伏羲氏族就生活在当地,而伏羲氏族尊“虎”为图腾的观点民俗学家早已考证有“虎伏羲”之说。在西府地区民间有很多关于虎的元素,如虎头枕、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护手、彩绘泥塑虎、百岁虎、面虎、虎头挂片、虎纹窗花等等这些都是当地人对虎文化崇拜的体现。

(二)自然生存文化含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西府地区的民众也摆脱不了一日三餐的生活习惯,“A”字形象地刻画了人们吃食物的样子,也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反映。西府地区民风淳朴中带有彪悍,带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特质,在我们的统计中发现“A”字在北方少数民族人名、地名、河流、山川等命名中用的比较多,占到85%。这也反映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豪爽、彪悍的性格。是游牧民族特有的风格。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西府地区的人们就带有了两种文明的烙印。反映到人们的饮食文化中也就有“A”字的存在。

(三)社会经济文化含义

“A”字既然有“狼吞虎咽式的吃相”意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衍生出来的饮食文化要讲究餐具大,饮食的场面大,食客的心情要好能烘托出吃饭的喜庆氛围。在西府地区讲究吃饭用大碗,大碗豆腐脑儿、大碗干面、大碗喝酒、吃大席、吃大锅菜等等,这就需要如何开发“A”字背景下饮食文化的经济价值,人们在参与、品尝西府饮食文化中对自身精神、情感、内心世界产生的愉悦感受,这种感受主要包括观赏价值、娱乐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信仰崇拜价值等等。这就需要突出饮食文化的品牌建设、饮食文化的品种开发、饮食文化的旅游消费建设等等。

综上所述,从“A”字的书面意义以及在西府方言当地使用的实际意义,体现了该地民众的三种民俗文化含义,从“虎”的图腾崇拜到西府地区民众生存的自然形态,再到社会交流的经济形态,代表了当地文化的一种发展演变,对认识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开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维慎 王峰.从“A”和“啖”看古人饮食的豪爽性.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2006.23卷(2期).

[2]王超 陈清利.浅论“A”和“扎势”.安徽文学.2008.5期.

酒文化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摆手舞;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65-01

一、摆手舞的艺术特征

(一)独特的摆手风格特点

摆手舞的一个总的特点就是顺拐、屈膝以及颤动下沉,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就是他们长期生活于高山峻岭之中,身上背着重物在悬崖峭壁的小道上行走,通常都只能侧着身子通过,这样,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这一风格。

另外,摆手舞在动律和韵律上有着共同的风格特色,也就是顺拐、重拍下沉、双腿屈膝以及全身颤动,顺拐也就是同边摆手,最典型的就是永顺双凤溪的摆手舞的走步,正步开始屈膝准备,第一拍身体向右转四分之一圈,面朝右侧,左脚向斜前走一步,这时,左手和左脚一起摆出,右手自然而然就是摆至右斜后,抬起的角度为二十五度。第二拍是右脚向斜前走一步,这时,右手和右脚一起摆出,并弯曲在左腹之前,左手自然而然就是摆至左后,抬起的角度为二十五度,身体的方向不改变。第三拍就是把第一拍的动作进行重复。第四拍在原地把重心移到右脚上,左脚虚点步,并向右转身四分之一圈,双手自然张开宇左右两侧,抬起的角度为二十五度,屈膝且颤动。

(二)摆手舞的伴奏特点

摆手舞的伴奏主要是大锣大鼓,其节奏特点是明快且简练,跳舞者的动作随着锣鼓的敲击而变化,摆手舞的动律大部分都是顺摆,也就是摆右手的时候出右脚。摆手舞中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膝部的弯曲,在整个舞蹈中,膝部几乎都是弯曲的,尤其是每一个动作的最后一拍,膝部的弯曲会更加明显。

(三)摆手舞的表演特点

摆手舞的表演形式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对于小摆手来说,也就是规模比较小的,仅仅只是把一村一寨或者是一族一姓作为限度,人数通常在几十或者上百人;对于大摆手来说,人数就比较多,通常都是以一村一寨作为一排,总共又把排,而每一排的人数通常为一百,最少也不会小于五十人,每一排的队伍也还要分成八个组,第一二个人则是旗手,通常是由比较强壮且对练旗舞比较熟悉的男子来担任,一个高举一面大龙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另一个高举一面大凤旗紧随其后;第二组称为祭祀组,由一至两名掌堂师率领六至七名抬猪头、团撒和五谷杂粮以及野兽猎物的人员组合而成;第三组称为朝简组,由八名以上的男女混合而成,其中的两个人是摆手锣鼓手、四个人是土家族铺子队,另外两人是吹奏咚咚喹;第四组称为神棍组,组成人员是八名以上的青壮年男子,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披着西兰卡普,肩上扛着齐眉棍,扎脚并卷袖,看上去就和出战一样;第五组称为小旗队,组成人员是八名以上男女混合而成,每一个人的手上都举着一面三尺见方的小龙凤旗;第六以及第七组称为摆手组,共有十六人以上的男女混合而成;最后一组称为炮仗组,组成人员是八名男子,两个人拿着三眼镜。

二、摆手舞的文化内涵

(一)包含了对祖先崇拜的情绪

虽然土家族没有宗教,但是其宗教观念却很强,他们对祖先十分崇拜,他们会祭祀土王、会敬奉白虎、并相信梯玛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信仰文化,并通过摆手舞以及梯玛法事活动来把这些信仰表现出来,并且在土家族生产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进行渗透。

(二)表达了崇尚劳动的情感

对于土家族来说,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居住在比较偏僻的山区的,他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客观世界进行了积极的改造,在改造的活动中,形成了热爱劳动的情感,铸就了勤奋耕耘且艰苦奋斗的品质。

(三)体展现了勇于斗争的精神

土家族所提倡的是刚毅且坚贞的民族精神,在遭受到艰难困苦的时候,他们毫不畏惧,并且勇于斗争,始终保持着独立自主且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这种敢于斗争的情绪和枪杆在摆手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结语

总之,摆手舞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不管是它的优美的舞姿,还是它的鲜明的节奏,都受到了面汉人民的喜爱,一直发展至今,它多多少少都会融入一些汉文化的内容,但是,它依然还是土家族所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有待年轻一代的舞蹈者进一步深入生活,来对摆手舞进行挖掘和整理,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民间舞蹈教材体系。

酒文化的内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戏曲;角色;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一、戏曲角色的概述

戏曲是一门融合了唱、念、做、打的综合艺术,它通过演员扮演角色来表演故事情节、表现矛盾冲突和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戏曲的表演体系中,戏剧人物是戏剧艺术的生命,而戏剧主题的表达、情节的构造、人物性格的塑造等等都需要通过角色行当传达、表现出来。因此,扮演戏剧人物的角色处于核心地位,充当着重要的作用。

角色,是戏曲中演员扮演的具体人物。说到角色,不得不提及行当这个词。一般我们都会说到角色行当。其实这两个词不是同一个概念。角色是剧中人物的称谓,而行当则是剧中角色的门类,是戏曲演员分工的类别。如元杂剧中的旦、末、净,京剧中的生、旦、净、丑,这些都是行当,而由旦扮演的如窦娥、崔莺莺,末扮演的李连,净扮演的张飞等等都称为角色。

二、戏曲角色的文化内涵

(一)角色:人物社会身份的表征

综观戏曲角色的演变历史,不难看出,人物的社会身份,包括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地位等,是戏曲角色最早赋有的文化内涵,而且一直与戏曲角色形影不离。易言之,戏曲角色与人的社会角色,起初几乎是重盛的,后来即使互相分离了,也还是藕断丝连。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曾说:“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越不独立,越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在封建社会中,对人的社会性、隶属性(或曰依附性)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人的个体性、独立性的重视。换句话说,在封建社会,人的个体性、独立性往往是被忽视、被压抑的,而人的社会性、隶属性则是被夸大、被强化的。个人,首先不是作为单个的、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于社会之中,并被他人所认定的,而是作为种属的一份子或种属的代表存在于社会之中,并被他人所认定的。因此,个人只能作为类群的组成部分而存在,被定置在等级制度之中,打上等级的、职业的,亦即社会地位的标记。人们不说你是一个人,而说你是上等人(“劳心者”)或下等人(“劳力者”),是贵族,是文人,是农民,是工匠,是商人等等。每个人都是他所隶属的社会关系的派生物,离开了类群,个体不但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甚至失去了生存的条件。

因此,在古代戏曲创作中,无论是剧作家还是演员,首先关心的不是某个人物区别于任何其他人物的独特性(即“这一个”),而是这个人物的类的属性,即社会身份,包括性别、年龄、地位、职业等,从而塑造出类型人物(即“这一类”)。于是,戏曲角色体制便应运而生。

明代以后,在生(末)、旦、净(丑)三大角色类型中有了更为细致的划分,戏曲角色与人的社会角色渐成分离之势。但是,仍然不乏以人物社会身份作为依据的戏曲角色。如清黄播绰《梨园原》说:“老旦,其所司母、姑、乳婆”;“小生或作主之子侄,或作良朋故旧,或作少年英雄,或作浪荡子弟,故曰小生”;“小旦或作侍妾,或养女,或娟妓,或不贞之妇,故曰小旦”。母亲、婆婆、乳母,主人的子侄或良朋故旧、少年英雄或浪荡子弟,侍妾、养女、娟妓、不贞之妇等,都是特殊的身份性类型形象,都以人物的社会角色作为形象内质。而不同的角色如老旦、小生、小旦之类,恰恰对应着不同的身份性形象,可见戏曲角色与社会角色仍然具有显明的对应关系。

(二)角色:人物道德品质的表征

在中国戏曲艺术传统中,以善恶分行当,设角色,其源甚古。至少在宋代,这已经蔚为风气了。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胆镶,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雌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裘贬于市俗之眼戏也。

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十《百戏伎艺》也说:更有弄影戏者,元泞京初以素纸胆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胆形,用以彩妆饰,不致损坏……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胆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盖亦寓裘贬于其间耳。影戏所雕刻的人物多有“正貌”与“丑貌”之分,演员扮演的戏剧当也不例外。

元明清戏曲角色继承了宋代戏剧的这一传统。如清焦循《剧说》卷一指出:元曲止正旦、正末唱,余不唱。其为正旦、正末者,必取义夫、贞妇、忠臣、幸子,他宵小市井,不得而与之。

王国维(古剧脚色考・余说一》也说:元明以后,戏剧之主人翁,率以末旦或生旦为之,而主人之中多美鲜恶,下流之归,悉在净丑。由是脚色之分,亦大有表示善恶之意。考之元明清的戏曲作品,此说大致不错。

这种人物造型原则制约了戏曲人物形象的角色塑造,形成了戏曲角色塑造中善恶分明、美丑迥异、褒贬立见的脸谱化、类型化倾向。如清乾隆时纪购(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二记清代一位男演员自述扮演女角的经验,说:吾曹以其身为女,必并化其心为女,而后柔情媚态,见者意消。如男心一线扰存,则必有一线不似女,乌能争斌局受睐之宠栽?若夫登场演剧,为贞女则正其心,虽笑诚亦不失其贞;为则荡其心,虽庄坐亦不掩其。为贵女则粤重其心,虽徽服而贵气存;为践女则效抑其心,虽盛壮而践态在。为贤女则柔碗其心,虽怒苦无惧速色;为怀女则物庚其心,虽理仙无其词。其他喜怒哀乐,恩怨爱情,一一设身处地,不以为戏。

(三)角色:人物气质性格的表征

但是,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家尽管坚持戏曲角色的道德表征,却并不拘泥于此。他们往往透过现象看本质,要求超越角色的道德表征,透视人物的气质性格。如孔尚任的(桃花扇凡例》在指出“脚色所以分别君子小人”之后,接着说:亦有时正色不足,借用丑、净者。洁面、花面,若人之妍债然,当赏识于札扛骊黄之外耳。《桃花扇》传奇卷首“洁面”指不开脸的生、旦等角色;“花面”,指开脸的净、丑等角色。孔尚任认为,生、旦与净、丑,固然大多显示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但却不能一概而论。就像不应该只从面貌的美丑上去判断人物的善恶一样,也不能仅从脸谱的区别上去辨别戏中人物的道德品质。正是有见于此,孔尚任在《桃花扇》传奇中分配角色,塑造人物,便不拘守传统,以道德为依据,而是别出己意,以气质为分野。王国维(古剧脚色考・余说一》评论道:其定脚色也,不以品性之善恶,而以气质之阴阳刚柔,故柳敬亭、苏昆生之人物,在此剧中,当在复社诸贤之上,而以丑、净扮之,岂不以柳素滑待,苏颇倔强,自气质上言之当如是邓?在(桃花扇》中,说书人柳敬亭以丑扮,唱曲家苏昆生以净扮,他们都是普通的民间艺人。在他们身上,丑、净角色的特质,并不表现为恶,而表现为前者滑稽,后者倔强。可见,孔尚任是自觉地以角色作为人物气质的表征。

参考文献:

[1]邵恺洁. 漫议昆剧角色家门[J].艺术百家.2014(06)

[2]胡志毅. 演员的表演――戏剧表演的神话原型[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01)

[3]傅谨. 国剧的脚色、行当与人物[J].戏剧艺术.2010(03)

[4]巩巧梅. 论戏剧动作之美[J].甘肃高师学报.2010(03)

酒文化的内涵范文第5篇

一、英汉词语的分类

1.英汉词语的对等。词语的对等是指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词语拥有同样的指称意义和涵内意义的词语。在漫长文化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对客观环境的认知有趋同的心理,就使得各民族、种族之间的文化有了共性,在英汉词语中也必然会出现完全对等的词语。例如,sun=太阳,water=水,lion=狮子,festival=节日。bee与汉语的“蜜蜂”对等,都有“忙碌、勤奋的”内涵意义。

2.半缺项词语。在语言学中半缺项词语是指那些有着相同指称意义而词语的内涵意义完全不同或指称意义不同而涵内意义相同的词语。半缺项词又分为三类,一是涵内意义相同而指称意义不同的词语。在英语中,当形容一个人“瘦”的时候,人们常说He is as thin as a shadow(他瘦的像影子),而汉语则是“他瘦的像猴子”(He is as hin as a monkey),在这里“shadow(影子)”与“猴子(monkey)”指称意义不同,但词语的涵内意义却是相同的。二是指称意义相同,涵内意义部分相同。在英汉语言中,一些词语指称意义相同,然而词语所包含的文化涵义只是部分相同。例如:英语“rose”是汉语的“玫瑰”,在英汉文化中都是“爱情的象征”。可是在“under the rose”这一短语中却是“保密、沉默”的涵义。中国文化中“带刺的玫瑰”则通常是用来比喻美丽而又难以接近的女孩。三是指称意义相同而涵内意义不同的词语。

这是指词语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某一语言里一个普通的词语会有某种联想的特征,而在另一个语言里却没有。比如lotus是汉语“莲花”也称荷花,在中国文化里,莲花以其花色淡雅,亭亭玉立而倍受人们喜爱,同时莲花也是“清廉、高洁”的象征,中国的诗文中赞美荷花是“出污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而英美文化里lotus是指忘记自己的亲人、朋友,只顾在安乐乡里贪图安逸的人。

3.缺项词语。缺项词也称为词语鸿沟(lexical gap),是指在一种语言里的词语或术语,在另一种语言中找不到对应或契合的词语。造成语言之间“缺项词语”的主要原因:①生活环境、地理环境的差异;②生活习惯的不同;③不同;④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不同。例如表现中国道教文化的阴阳八卦思想的“八卦”、“太极”以及与农业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的“惊蛰”、“雨水”、“三伏”、“三九”等词语,在英语词语中就没有对等的词语表达。

一些新词语由于具有中国特色,也很难在英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同义词。例如“大学的定向招生”、“费改税”、“豆腐渣工程”、“三角债”、“安居工程”等。

二、归化翻译策略

归化翻译(domescating translation)是指翻译时抓住原文的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择与原文词语涵义相同的词语进行翻译。归化翻译的实质是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方法。

1.意译法。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即当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译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语时,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另一个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隐含意义。例如: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toda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 wi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译文]:布朗先生是个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看上去颇有病态。近来他总是闷闷不乐,我看见他时,他在沉思,我真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这是英语中颜色词语表达文化内涵的一个典型例子,如果翻译时按字面意义翻译,译文会让人不知所措。再比如dog一词,欧美文化中,“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虽然中国人也认为“狗”很忠实,但是把人比做狗时,却是明显的贬义。所以,翻译带有dog一词的英语句子时,也应采用意译法。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A lucky dog(幸运儿)。

2.替代法。替代法是指在保留原文的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某种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语来替代原文词语的方法,即用译入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取代源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汇。最明显的代表中国文化的“龙”一词,英语的对等词是“dragon”。在英语文化中“dragon”一词象征“邪恶、恶魔”,而汉语文化“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全世界凡有华人的社区,都有龙文化在传承,龙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神圣物象。所以翻译“亚洲四小龙”时,不能直译,而用tiger替代译成“the four Asian Tigers”更好。因为tiger在西方人眼里是“朝气蓬勃、坚忍不拔、努力奋斗、充满希望的人”。

三、异化翻译策略

1.直译法。直译法指用译语中“对应”的词译出源语。用译语中“对应”的词汇译出源语,这种方法往往能够尽可能多地保留源语的文化特色,使译文更生动真实,保存源语喻意,更有利于英汉文化的交流,开阔译文读者的视野,丰富英汉两种语语言的词汇。如:hot dog=热狗,cowboy=牛仔,一国两制=one country with two systems,火上加油=pour oil on theflame 等。

相关期刊更多

酿酒科技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贵州科学院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酿酒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