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概念厘定
信息资源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起源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及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在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下诞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理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进行管理,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及与信息相关的资源和信息系统进行管理。高校开设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通过信息分析、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信息描述、信息构建、信息安全等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科学、经济科学等理论和系统工程方法,并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把握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与外延,并能在实践中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的起源、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的关于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开设的图书馆学专业通过文献学概论、电子文献检索、现代图书馆学、数字图书馆、JAVA 程序设计、新型程序设计方法、图书馆业务实践、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信息咨询与信息服务、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库与知识库、高级软件工程、高级数据库理论、高级计算机网络、图形学与可视化、现代信息检索等课程的设置,旨在有针对性的培养图书馆方面的专业人才,挖掘图书馆作为文献储存库的价值,进行更有深度的情报交流与知识交流。
档案学是探索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律,研究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的理论、原则与方法的学科。它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档案管理和档案事业管理的科学水平,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最终达到为人类社会进步服务的目的。高校开设的档案学专业通过档案学概论、档案管理学、中国档案史、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网站建设、科技档案管理、档案法规学、档案文献检索、专门档案管理学、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计算机管理、外国档案管理等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档案专业人才,希望学生借鉴国外档案管理优势与经验,结合国内档案发展现状,运用专业技能管理档案文献,加强档案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建设档案室、档案馆等文化事业机构做出贡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集信息技术与管理科学于一体、实践性和创新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其研究重点是计算机软件的维护管理与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但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也开始逐渐强调面向信息分析与决策的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同时也注重与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研究相结合。高校开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通过管理类专业课程,诸如西方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概论、财务管理、基础会计学、统计学、运筹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以及计算机类专业课程,诸如数据库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信息系统分析设计、JSP基础教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技术概论、计算机网络、管理应用软件开发等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解决计算机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着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四大专业在高校中的开设也各具特色,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突出人才发展的专业性。
1.2概念辨析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两者紧密又有区别。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是从传统的图书馆学发展而来的,它偏重于对文献信息的研究,还涉及信息资源的相关法规政策等问题。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伴随信息化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偏重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从高校课程设置来看,两大专业有很多重合或者相似的科目。但不能因此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子学科,更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2.国内部分高校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对比
2.1北京大学
图书馆学硕士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图书馆学专业基础、能够掌握现代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以及熟悉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培养拥有系统的档案学文化知识与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部门或资料信息中心、办公厅(室),各级各类档案馆(局)、图书馆、情报机构、史志部门等从事档案管理与档案信息服务、行政管理、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文秘、编史修志等工作及档案学理论研究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档案学高级专门人才。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是要培养具有比较宽厚的专业背景,掌握比较扎实的计算机实际操作与应用技能,掌握信息资源管理及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能够适应当代信息社会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从事计算机信息资源管理及计算机系统管理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2.2中国人民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硕士意在培养信息技术基础扎实并具有良好管理基础的高级应用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对象应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能够独立承担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较为熟练掌握信息资源管理及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知识、技能与方法,可以胜任国家机构、党政团体和各种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图书馆学硕士旨在培养能够在图书馆以及其他信息管理机构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及利用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档案学本科重在培养从事档案管理及档案行政管理、档案资源开发及档案学教学与科研工作,以及能够胜任办公室科学管理及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维护和技术开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是要培养可在国家机关、工商企业部门、金融机构及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网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与维护等方面的管理人才。
2.3武汉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本科旨在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多元化需要、掌握信息基础技能,具有较好信息素养、可胜任各类政府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公共信息工作部门的信息咨询、信息处理、信息服务尤其是电子信息服务等部门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图书馆学本科重在培养具有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科学知识,具备灵活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检索、组织、描述、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在各类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与管理工作的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培养具有系统的档案学基础知识与政务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掌握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复合型、实用型高级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是要培养具有信息管理学基础、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掌握系统思想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2.4南京大学
图书馆学本科重在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宽泛知识面、深厚文献功底、能够从事知识资源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宽泛知识面、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从事档案和行政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旨在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宽泛知识面、较强的技术能力、能够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5苏州大学
信息资源管理本科旨在重点培养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机构从事信息组织、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与咨询服务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图书馆学本科是要培养具备系统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具备熟练地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组织、检索、分析、评价和开发利用信息的能力,能从事图书馆学研究,并能担负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及其他信息管理和咨询工作的人才。档案学本科意在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市场经济需要,能在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档案专业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人才,胜任信息化社会中各类社会组织的文秘、档案管理、行政事务管理、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管理、电子政务网站建设与管理、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高级专门人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重在培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软硬件开发、设计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综合上述介绍不难发现,几所高校的这几个专业都强调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培养,反映出四大专业在学科范畴上的交叉性。目前,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在国内是新兴专业,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置此本科专业。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与控制的一门学科,它要求专业人才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科学基础,但更多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加强对信息的敏感度,及时准确、完整地获取信息。档案学专业和图书馆专业在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中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有些高校甚至将二者合并设为一个专业。档案学专业人才主要从事档案资源的管理,是一种“社会记忆”工作,而图书馆学专业人才主要研究图书馆事业及其构成要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作为一个相对而言对计算机科学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专业,重在培养技术型人才。
3.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相互渗透与交融
3.1创意档案
2001年,一个叫做“创意档案(Creative Archive)”的BBC姊妹创新开放了部分BBC大容量的档案文件――这个档案囊括了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图书馆。公众可以按照他们的喜好免费享用这项内容,当然是非商业用途。
从此案例中可看出,档案文件包含了图书馆的内容,而这种对数字图书馆的内容进行整合必须依赖信息技术。同时,“创意档案”内容的处理与开放则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公众对此种信息资源的享用是以用户的角色参与信息服务过程的体现。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四大专业的紧密联系。
3.2图书的数字化整合
像Google这样的公司,以及哈佛、牛津、斯坦福这样有影响力的机构的图书馆馆员,他们几千本几千本地迅速扫描这些书并将其数字化。与各种各样的传媒一起,这些电子书会被整合在一起进入知识与文明的图书馆。当这个全新而真实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成熟了,它将为合作、学习、创新提供一个共享平台,将使现在的因特网看起来像个二手书店。
从此案例可总结出,这样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其实就是一个数字图书馆,将图书数字化然后提供共享平台的过程实则体现了对信息资源管理方式的改变,具体而言就是图书馆馆员对馆藏纸质信息资源的管理的创新。而这样一个过程无疑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而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很容易想象档案纸质资料也可以相类似地被进行数字化整合。
3.3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的渊源联系与区别
无论是从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的交叉重复性来看,还是从历史渊源、现实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共性来看,图书馆学与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都有着同族的关系。
图书馆学、档案学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都是信息资源,档案文献和图书文献都是知识载体。我国早期的图书馆工作与档案工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理论研究都是围绕文献如图书和档案的生产、采集、评价、组织、存储、传输、检索和传播等过程,技术方法上都是围绕索引技术、集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文献缩微技术等核心技术开展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与图书馆学、档案学有着密切关系。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很多必要条件,诸如大量的实践经验、理论原则与工作方法,它们在信息资源管理的很多领域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和总结,从而对信息资源管理形成学科体系架构产生了有利影响。图书馆学研究中广泛运用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读者阅读需求和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有利于图书馆更有成效地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与信息资源管理中的用户研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随着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实现了以信息系统为中心到以信息用户为中心的转变,用户的角色力量在增强,信息管理越来越重视用户的指向性。
图书馆学、档案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由于各自研究对象具有其特殊性,因而在管理制度、原则和技术方法上各具特色、彼此独立,学科性质和学科研究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图书馆学一直以来都注重知识的传播、共享和利用,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图书馆学工作者都将研究的视角集中到数字图书馆建设和高效信息检索、信息共享等领域。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其开放程度高,几乎所有的公民都可获得图书馆的资源。档案学最广泛的应用即是在档案室和档案馆内管理档案文献的实践。档案在一定时间内有着较强的机密性,因此,建立保密制度和开放制度是必要的。档案多数为原稿,档案室和档案馆都建立特殊的利用制度,规定档案文献一般不能外借出馆。档案的存毁也有相应的鉴定制度,不同的档案文献归属永久保存、定期保存和销毁三种形式。近年来,信息管理学派与信息系统学派互相融合,两个领域的研究内容交叉性越来越显著,文献互引现象也愈加明显,这种变化一方面说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信息管理都是密切相关的概念体系,都可以集中在信息资源管理这个母学科下,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这些基础学科的发展与完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和研究架构也正趋于成熟。
4.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趋势
4.1信息资源管理重要性将会越来越突出
信息资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作为政府行政内容的重要部分,因此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企业和政府管理工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甚至是改善企业管理和政府职能的核心。随着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开展,信息服务以及对信息活动要素的管理被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对于企业而言,信息资源在企业发展中有着战略意义,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发挥信息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增值功能,为实现企业信息化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挥作用。
信息资源管理实践起源于美国政府的文书管理领域,随后又扩展到企业管理和图书情报领域,并形成记录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和信息管理三大学派。在理论发展过程中,随着跨学科研究的增强,三大学派逐渐走向融合。近年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开始向战略管理和知识管理方向演进。知识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对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完善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知识管理主要包括知识运营即利用知识资产创造价值、知识资源管理以及知识共享机制的建立。在针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过程中,IT部门和IT员工的激励和学习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同时随着企业联盟合作的加强和跨地区项目的增加,供应链管理和虚拟团队管理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此外,国内学者借鉴国外信息资源管理协会会议提出的相关研讨课题,开始加强对电子商务、电子学习、虚拟组织、语义网以及Web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信息资源管理内部多学科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是组织开展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基础。如何选择、实施、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哪些因素会影响最终的成功,如何将“人机”和谐化带来最大效益,这些都是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信息资源管理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科的依赖。
4.2有效快捷地检索、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源将成为重点
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已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当今社会中,图书馆分为纸质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而随着网络的普及,数字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角。因此,图书馆学专业将更充分深入地揭示有关收集、组织、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和知识的规律,尤其是对数字化资源的处理与利用。
国内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数字图书馆的概念、特征、功能、作用等;二是相关技术研究,包括XML语言、元数据、数据挖掘、数据仓储、知识信息导航、数据异构封装等;三是建设研究,包括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联合与衔接、对馆员素质的要求、数字图书馆新型服务以及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等。在纯技术和纯理论方面,国内都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如何将技术与理论相结合,继而运用到资源建设和用户服务中,是国内学者面临的难题。
数字图书馆最富有创造性和里程碑式意义的趋势即是创客空间将与数字图书馆相辅相成。创客空间是具有相同兴趣或爱好的人们将各种想法或创意转变为现实的场所,它是创新2.0模式的典型范例。创客空间顺应了时展要求,可以更好地促进数字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它将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甚至影响数字图书馆发生深刻变革。
4.3将更多的“社会记忆”数字化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大规模覆盖,档案学研究将更加侧重于如何将文献数字化,即将文献集成、整合到网络上并供人们查阅。电子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在档案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分量,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档案文件管理已然成为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企业档案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如何划定企业档案的范畴,如何使企业档案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并得到企业内部员工与社会的认可,成为研究中的主流问题。而企业档案又与知识管理密不可分,两者有着共同的动机和目标,即是实现企业的知识传播、共享与创新。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平衡档案资源的共享机制与其自身特殊的保密性之间的矛盾是档案学今后的研究重点。此外,档案研究必定会借鉴相关学科的高端先进技术如数据挖掘技术、3G网格等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4.4复合型人才培养成为主流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的发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将不再是纯粹的技术型人才,更需要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开发和管理人才,以便进行企业事业和部门的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换言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将更多的致力于培养新型高端的管理人才、IT人才及其综合型的复合人才。
从国内外研究方法来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尤其重视技术手段和系统规范的数学模型。但西方研究者注重实证方法,而国内研究者主要依赖于理论研究方法。信息技术的管理会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而信息系统的功能发挥又对信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双重的。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和安全管理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而其依赖的信息技术也势必会产生结构化开发方法、原型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软系统开发方法之外的新的技术方法。
1.1农业教育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低,信息资源定位不明确
由于在农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尚未形成有效筛选、集成和利用信息的机制,从而导致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低,信息资源定位不明确。从现实来看,在农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进行管理决策时,大部分教育机构管理层通常采用经验决策,而忽视了信息决策。而农业教育信息化出现的问题往往都是管理人员在教学实践中不曾遇到的,采取经验决策,以曾经解决与笼统的信息化发展“似曾相似”的问题的经验来解决具体的农业教育信息化问题,这使得旧有思维和信息化推进之间的矛盾加剧。从长远来看,带有主观性和局限性的经验决策不利于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另外,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中信息资源定位不明确体现为信息超载和信息迷航的问题。网络上的农业教育信息资源丰富,但是用户极容易在检索到的海量信息中迷失方向,无从下手,无法精确定位找到自己真正需求的信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教育信息资源可以以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来表现。如网页虽然能将各种资源以网页的形式进行,但难以对资源本身进行描述,学习者很难从一个丰富多彩的网页中提取出所需信息。同时,随着垃圾信息的日益增多,信息资源的精确定位变得更加困难,信息超载和信息迷航问题越来越严重。
1.2农业教育信息资源投资效率低下,导致信息资源大量浪费
由于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对信息的投资效率和效益低下,信息资源因得不到有效循环而大量浪费。造成这种管理窘境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主观原因在于大部分学校虽然具备超前的信息意识,但是并不重视信息实践。在具体信息实践中,大部分学校的主管人员对于信息资源的管理持放任发展的态度,这导致大量学校的农业教育信息化一直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之中。在未明确信息需求的状况下,学校无法提出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客观原因在于有效的基础信息严重匮乏,使得学校甚至整个农业教育信息化产业信息系统运行的后续工作难以进行。另外,基础信息化资源更新不够及时严重影响了农业教育信息化行动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基础信息未按照信息生命周期的特性进行存储和管理,造成信息的海量增加,信息的价值含量无法测度,冗余信息、无用信息大量存在,为以农业教育为主的学校信息利用的有效性带来困难。农业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薄弱,形成众多信息孤岛,一方面由于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加上人们追求“实用快上”的目标,很难统一考虑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问题,往往围绕单项业务开发、引进孤立的应用程序,导致“信息孤岛”的不断产生;另一方面,存在“重硬轻软,重网络轻数据”的认识误区和观念陈旧,小农经济的部门封闭、信息私有的狭隘观念,使一些人不重视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当企业和部门的系统及应用越来越复杂,并深感孤岛的阻碍之际,再重新改造现存的数据环境,进行信息资源的规划和挖掘,常常缺乏良好而有效的实践方法和工具。
1.3对农业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认识混乱,缺乏统筹和总体规划
我国农业相关部门对农业教育信息化战略地位认识偏颇,缺乏统筹和总体规划,是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失调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在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体制运作不力和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结构缺乏统一技术标准2个层次。我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体制运作不力体现为在整个农业教育信息化系统中,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及多数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条块分割,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和统一管理体制。系统中个体间各自为政,未形成合力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了相互掣肘的消极现象。这说明目前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尚未受到全面重视,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缺乏有效规划和布局。调查发现,虽然有58%的学校设置了专门负责配置协调农业教育信息技术和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的独立部门,但是仍有42%的学校未设置或是让其他部门兼职负责这项工作[1]。有关部门的不重视导致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缺乏强有力的支持,而对于农业教育信息化缺乏合理有效的资源规划则导致了系统内个体间关系的混乱,建设步调的相互倾轧。这些直接导致深层次的管理层面问题,诸如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结构统一标准的缺乏,应用层面上的资源整合困难,教学应用水平难以提高等问题。我国农业教育信息管理结构缺乏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技术标准是指统一的技术、统一的设计模式、统一的通信接口、统一的检验标准等。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系统中信息和资源管理平台间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除了有管理体制不力等直接因素外,其历史性因素也占重要部分。学校内部推进农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初期,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形成了由不同团队利用不同技术及模式实现的信息资源管理软硬件平台,但尚未依照统一的规划和标准进行建设,这些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教育信息化的推广普及速率。但是,随着农业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教学对整合优秀信息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学校个体内以及学校个体间缺乏统一技术标准的潜在不良影响便显现出来,平台之间资源无法共建共享,形成所谓的“信息孤岛”。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对于跨部门、跨地域的集成信息资源管理平台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早期缺乏管理结构的统一标准,导致平台间无法兼容,进而致使在深层次建设时需要重新架构兼容性平台,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2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在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之后,正经历从信息工业阶段向信息服务阶段转型的时期,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同时潜藏危机,如何在这个时机和危机并存的阶段,把握机会并解决困境,是所有农业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其中,从新科学哲学的角度来说,农业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门精确的系统科学。江西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矛盾就是原有的方法论体系跟不上日趋复杂的信息资源结构,缓和这个矛盾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引入专门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根据TomasKuen的科学范式论(ScientificParadigm)观点,科学从“前科学”阶段发展到“常规科学”的过程中,作为其专业基础的范式也在不断地自我完善。在范式完善过程中,随之又出现越来越多的“反常”(anomaly)现象,并最终导致了旧范式的消亡和新范式的诞生。依照TomasKuen这种新科学论的观点,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被视为“反常”现象,而这种“反常”现象引起的结果则有消极和积极2个方面,固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整个农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但同时又提供了农业教育信息化质变化的契机。这种契机表现在诸如信息孤岛等“反常”现象在旧的农业教育信息化理论体系是无法解决的,需要从其他领域引入新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在新理论引进和融入旧范式的过程中,旧范式逐渐进化成能够适应现实需要的新范式。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是从信息资源发展的实际出发,其本身的方法论体系契合信息孤岛等具体问题,能够满足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引入信息资源规划是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需求。
3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的任务
3.1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内涵
3.1.1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近年来,图书情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普遍将“信息管理”等同于“信息资源管理”。国内外的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对“信息管理(IRM)”的实质进行了阐释。一般来说,国外学者倾向于将“信息管理”作为一种人类集约化系统对其进行认识。美国学者Horton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信息资源)的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组织、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英国学者Martin认为,信息管理是与信息相关的规划、预算、组织、指挥、训练和控制过程,是围绕着信息本身以及相关资源展开的;而德国学者Stroetmann认为,信息管理是对信息资源与相关信息过程进行规划、组织和控制的理论,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内容、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结构3部分,信息过程则包括信息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信息服务的提供过程[2]。我国学者则倾向于将“信息管理”理解为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王万宗认为,信息管理就是为各行各业各部门搜集、整理、存储并提供信息服务的工作;胡昌平认为,信息管理是一门以普遍存在的社会信息现象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围绕社会的信息服务从社会的运行机制、信息需求与利用形态分析出发,研究信息资源与技术开发、信息的有序化组织以及社会信息活动控制的一门新兴科学;马费城认为,信息管理的实质是人类综合采用技术、经济、政策、法律、人文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包括非正规渠道和正规渠道中的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3]。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是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信息管理在教育领域中的扩展。在农业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架构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媒介,而信息则是核心。这与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工程是一致的,所以可通过参考其他的领域信息化定义与内涵,结合农业教育信息化本身的性质与任务,推导出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和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的内涵。在考察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中发现,信息资源管理方法论体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多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或者政府信息化建设,很少涉及农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首先在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范式(ScientificPara-digm)内,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和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与其他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规划并不存在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这表示可以依照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和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定义相继给出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和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的定义。参照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重大课题“农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组所给出的“农业教育信息化”定义,将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描述为“在农业教育的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促进农业教育现代化的过程[4]”。这个定义包含了两重意义:①将信息技术与农业教育融合起来,实现信息化教育;②将信息资源视为核心资源,与资金资源、硬件资源、软件资源、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等基础资源同样重要,信息资源是农业教育信息化的战略资源。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则是农业教育信息化运作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笔者将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AgricultureEducationalInformationResourcesManagement,AEIRM)定义为“在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对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协调以及对农业教育信息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科学理论与方法论体系。”AEIRM任务的基本框架包含了战略目标、管理办法与基本技术三大要素。其中,战略目标是实现信息技术的集成管理;管理方法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管理技术相结合,并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基本技术包括分布式数据处理、集成通信网络技术等。
3.1.2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作为AEIRM核心组成部分的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AgricultureEducationalInforma-tionResourcesPlanning,AEIRP),是在AEIRM基础上的发展,其主体部分是农业教育信息工程的总体数据规划。笔者将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定义为“旨在解决农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孤岛’问题并更好地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强学校中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工作,支持农业科学化的领导决策等有效举措;其实施过程在于建立农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和两种基本管理模型。”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侧重于对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统筹规划,通过制订标准和进行统一开发,利用主题数据库、资源规划工具等对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其基本结构为“2个模型,1个标准体系”,即系统数据管理模型、系统功能管理模型和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3.1.3两者之间的关系。美国信息资源管理学家Horton和Marchand等在20世纪80年代初指出:信息资源(InformationResources)与人、财、物资源都是企业与社会组织的重要资源。从信息管理学科结构而言,信息资源规划从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而信息资源管理则是信息资源规划的载体。从笼统目标来说,信息资源管理倾向于对信息化结构工程进行整体布局和分配,其任务不仅包括在信息化工程进行之前对信息要素进行安排和分工,而且包括在建设和发展信息化过程时对其进行监督和调整,其任务线涵盖了整个信息化过程;而信息资源规划则倾向于在信息化工程开展之前,对信息要素进行合理地布局和规划,确保今后信息化进程的稳定运作和发展,其任务线仅存在于信息化工程前期。从具体任务来说,信息资源管理需要保持整体和局部的平衡,对发展中的信息具有监督和控制的作用;而信息资源规划则注重于整体,主要做好数据布局和设置数据规范标准的工作,以便进行信息管理。因此,完备的信息资源规划是做好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提。但在方法论体系中,信息资源规划属于信息资源管理范畴。在农业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做好农业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的前提是合理进行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资源规划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在实施农业信息化等过程时,信息资源规划先行,可以为系统最终成功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与管理的任务AEIRP作为工程技术理论,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建模、支持工具等内容。进行AEIRP的过程就是梳理业务流程,了解信息需求,建立信息管理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运用这些标准和模型衡量现有的信息系统及各种应用,若符合要求就继承并加以整合提升,不符合要求的进行改造优化、选购或重新开发。这为根本解决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2个主要问题提供了新的视域。
(1)农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大量资源浪费问题。从AEIRP的观点看,问题的根源在于建设者讲不清需求,而分析人员所做的“需求分析”并不能真正反映建设者的真正需求。信息资源规划强调将需求分析与系统建模紧密结合起来———需求分析是系统建模的准备,系统建模是建设者需求的定型和规范化表达。AEIRP根据学校的运转内容(而不是按照现行的机构部门)划分出一些“职能域”;然后由业务人员和分析人员组成的一些小组,分别对各个职能域进行业务流和数据流的调研分析;进而建立学校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作为整个信息化建设的逻辑框架。进行业务流分析时,要注意识别主要业务过程,研究新的管理模式,即与学校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在做数据流分析时,要调研分析职能域之间、职能域内部、职能域与外单位间的数据流,并且做出流量的估算。只有经过详细的调研分析,才能进行科学的综合,得出模型化的认识,使学校主管部门、建设一线人员和分析人员在信息化建设“要做什么”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2)“信息孤岛”问题。这是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显著的问题症结之一,其根源在于缺乏数据标准化管理。首先是数据定义和编码没有统一标准,不同的程序员或者同一个程序员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个数据对象起了很多不同的名称,诸如“设备代码”“设备号”“设备编号”等,造成系统上的混乱。农业教育信息系统中充斥着混乱数据,不能支持管理的科学化。作为一种新的问题解决模式,AEIRP结合数据流的调研分析,做好基础的数据标准化工作,即设立信息管理的标准体系,进而落实到数据库的结构标准化。
4农业教育信息资源规划的前景分析
我国农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初期,我国学者针对于农业教育信息化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于农业教育信息化中的信息资源分类配置和共建共享的研究则出现在2004年以后,早期的研究主要是直接将信息资源规划中的具体技术应用于信息资源配置和布局上,设计出相应的农业教育信息资源整合平台,但是由于当时信息资源规划理论在我国引入的时间不长,且相应的运用和研究在我国并不成熟,因此这类研究仅完成了信息资源规划中的一部分,即只完成系统数据建模和系统功能建模两部分工作,而建立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则很少涉及。另外,这类研究在理论上缺乏深入的研究,并未将研究成果推广到实际应用中。目前的AEIRP研究与应用,是建立在较为丰富的实践应用经验和较为完整的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基础之上,并呈现出以下两种明显的发展趋势。
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在整合社会各种力量的基础上,广泛运用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手段,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品质,有效增加并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产品的管理活动。它由20世纪70--8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所引发和推动,并伴随着波及全球的政府改革运动而稳步推进,以其对传统公共行政批判性继承、拓展、接替和超越的态势,在理论与实践上塑造、规制和导引着现代公共事务的管理方向和运作方式。
公共管理运动表现出探求“去官僚制”的社会治理模式的整体特点和共同努力,其深刻内涵和重要理念在于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公平性、管理的公共参与性、管理本质的服务性、管理结果的绩效性,以及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共治性,反映了由权威型政府向治理型政府转变的深刻变化。对于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于新西兰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作为政府的改革实践,在短短20余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英、美、墨西哥、香港、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广泛响应,形成了“不同版本”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作为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替代物,‘新公共管理’实践模式是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中出现的一次重大突破或一次深刻的变化。用澳大利亚学者约翰・哈里森的话来说,它体现了公共管理方式的根本性、方向性的调整。”①因而被视为“公共行政实践活动的最新范式”。国外学者梅戈特把公共管理看作是公共行政管理传统(Public Administration Tradition)、公共事务传统(Public Af fair Tradition)和政策分析传统(Pohcy Analysis Tradition)之后的第四次浪潮。我国行政学者陈振明则将之视为继传统的公共行政和政策分析之后的“第三种”途径或范式。
“公共管理是否高效运作一直是判断一个公共管理体系是否优良的标准,也是判断政府是否负责任的一个尺度。”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学习和借鉴公共管理改革的经验,从理念、体制到方式等进行深刻的改革,成为我国行政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众多学者关注的课题和理论取向,显示出强大的理论活力。近年来也逐渐波及档案学领域。
二、公共管理的特定对象与公共管理的践行者:档案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双重角色
1 作为公共管理特定对象的档案管理――公共信息
信息是人类社会存续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公共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必然依赖并利用信息来开展活动。公共信息是公共主体行为选择和相互交往的前提,是政府和公民进行公共事务处理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基本条件。“公共信息是一种资源,公共主体只有在对公共信息享有和利用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实施和参与公共管理,实现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在信息时代,公共管理对公共信息的依赖性明显增强,“公共信息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共管理主体为了更好地利用公共信息资源,必须重视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既是政府公共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特定对象。在当代公共管理研究的专著和教材中,许多学者都已将公共信息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描述和探讨。
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是构成国家信息资源的基本要素和组成部分”。在公共管理体系中,凡属公共活动主体(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公共管理活动中收集、传递、整理和的各种信息都是公共信息。由此而论,除私人拥有和管理的档案信息外,档案信息资源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是公共管理不可忽略的管理对象或者说管理客体。国外学者卡尔森和欧佛门在论及公共信息管理时,明确地将档案管理纳入其中。
2 作为公共管理践行者的档案管理――提供公共信息服务
公共信息资源是社会公共生活得以有效运行,公共生活质量得以不断改善的战略性资源。作为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它具有公共性、服务性和共享性的特征,是公共产品的组成部分。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生产、传播、供给是各类公共管理主体,特别是政府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
政府是国家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也是最大的生产者、使用者和者。“政府信息资源约占社会信息资源总量的80%”。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总目标是“对所有政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推动政府的正常运转、经济的良性运行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作为社会利益的调节者、资源的有效配置者和公平分配者,政府部门能否公平、公正、有效地提供信息产品和服务给公众,以及信息产品和服务提供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关涉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更关涉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学者提出公共信息服务“乃是当今信息社会政府应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一项公共服务”。“在信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生产和供给作为政府管理的主要职能,在政府职能体系里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既是公共管理的特定对象,也是践行公共管理的特定领域,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档案管理部门承担着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提供信息服务的职责,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类档案实体管理部门(档案馆、档案室)都是公共管理体系内的管理主体,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公共管理活动,分担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在新的社会舞台和环境中开展自己的活动。
三、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档案管理融入公共管理的社会基础
档案与文字的产生未必是国家、阶级出现的产物,但档案的有意识保存与管理和国家、阶级有着必然的联系。档案既是管理国家事务,表达统治意志的工具,同时更是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武器和位置权力的象征,是国家的“胸甲和灵魂”,是“君主的心脏、安慰和珍宝”。档案的产生、保管和使用都与国家权力的维系与行使相联系。1794年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档案法一法兰西穑月七日档案法,确立了档案向公民开放的原则。“它改变了档案馆的性质,使档案馆从旧制度下的机密机构,变成了社会全体公民的利益和权力服务的公开机构,开创了档案利用的崭新时代”,因而被誉为“档案的人权宣言”。但无论在资产阶级统治者、档案管理者,还是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档案是“法国资产阶级国家的公共财富”的思维方式和国家统治工具的价值观念并未彻底改变。正如T,库克在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的报告中所指出的:“从荷兰学者所处时代到詹金逊、卢萨诺瓦时代,直到美国注重政府文件管理的时代,档案视野在传统上是由一个国家建立的,为这个国家服务,作为该国统治结构和机构
文件的组成部分。档案理论因此在国家理论、模式和概念中建立了合法地位”。20世纪后期,公众对档案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普通公民看来,档案不仅要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的个人权利,而且更多地还应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地方感和集体记忆。社会的诸多变化推动了档案管理从传统的“国家范例”向更新的“社会范例”转变,“上述国家(指美国、德国和加拿大)中不同的‘社会观’已导致人们开始探讨档案理论与方法的新概念,这表明档案理论的思想基础发生了另一个根本变化――从一个国家的理论发展到全社会的理论”。加拿大档案学者另一学者安・威尔逊也认为档案更应注重“管理文件”而不是“政府文件”。
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公共领域的发展等多种社会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社会步入全面的、整体性社会转型期。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格局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之一。在此社会宏观背景下,作为国家事业组成部分的档案事业也在逐步向社会拓宽,档案管理的社会观念得到增强。冯惠玲教授在《论档案馆的“亲民”战略》一文中不仅指出档案馆要从“国家档案观”转变为“社会档案观”,而且进一步指出“社会档案观”将公共档案馆带人一个更为广阔的、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天地,要求兼顾社会、国家、家庭、个人四个层次,这对中国档案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观念拓展。
档案管理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为档案管理融入公共管理提供了社会基础和发展方向选择。库克在另一文章中也间接地表达了这一看法:“(档案管理)在过去的那个世纪发生了一次集体性转移,即从以国家为基础的司法――行政档案话语转向以更广的公共政策和公共利用为基础的社会――文化档案话语”。
四、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档案界向公共管理迈进的思考
“档案理论是根据一个时代、地域或个性的职能发生变化,这种职能一旦被认识,就会成为专业发展的动力。”社会转型的深化、治理型政府的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关注民生政策的导引,都在推动着新时期档案管理职能的转变,需要我们做出积极的回应。
1 在档案研究中引进和强化公共管理概念
科学的发展一方面源于学术共同体认识的提高和深化,另一方面也源于理论视野的转变。“科学中的观察是‘理论负载的’”。人们对于客体的认识不是对客体的直接反射,而是经过主体依据自身既有的认识尺度和认识图式(如概念、理论、例证、储存的心象和可参考的图形等)对客体进行判定的过程,从已有知识出发去探究未知的事物或事物未知的方面。“观察主体的理论抽象取决于主体的理论结构。在现代科学中要把握观察客体的本质规律,就必须在观察中始终发挥主动性。”在科学研究中能不断开阔研究视野,既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又能旁及其他,就能更深入地推进对相关对象的理解,发现和揭示那些仅仅从单一的学科角度出发所无法发现的东西,同时通过学科视域的转换和扩展,我们还能够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这是在当今科学研究中倡导跨学科研究或多学科融合的意义所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档案研究发生了一次质的跃迁,即由传统的史学学科向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转变。它提高了我们对文件和档案作为国家信息资源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成分的认识,从“资源”而不是“资料”的角度来看待档案、档案管理现象。但信息资源管理体现的是一种“内向管理”,其核心是强调运用技术方法和手段确保国家或社会组织的信息资源处于可用的有序状态,以及信息系统的构建。信息资源也注重提供信息为社会服务,但其强调的重心在于如何“开发”的问题上,而不是强调以一个什么样姿态去服务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与信息资源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体现出一种“外向管理”的性格,强调“公共性”,以实现由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向外部取向的转变,从而达到政府与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与“善治”。公共管理理念(论)对档案研究的启发主要在于以积极参与的精神,将档案管理融入到社会管理之中,密合与社会的互动。以此来观照档案研究,我们是否能解释一些更为深刻的档案现象,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比如,在理论上回应和揭示档案管理“社会模式”的建立“是通过基于利用模式的方法来证明的,还是通过直接研究社会和其机构来证明的,或通过某些其他手段来确定的”;或者我们能否突破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的传统认识,确立其“基础性的社会管理工作”的性质等等,有待我们共同去思考。
2 实施积极的档案政策
公共管理既是一个理论学派,有自身的理论取向和价值关怀;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有自身的行动特点和行动要求。与公共管理有着双重关系的档案工作领域和部门,在管理行动中必然要与公共管理协调互动,体现出公共管理的核心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如管理利益取向的公共性、公平性,把国家、组织、个人都包容在管理和公共服务之内;管理主体的公共参与性,打破政府独家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单一格局,政府之外的公共组织、私人组织以及公民共同参与管理,分担责任;管理本质的服务性,为公民、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并把效率、效益、有效“3Es”作为衡量自身服务水平的内在评价尺度,为实现公共利益的目标和履行公民赋予的使命创造条件;管理结果的绩效性,引入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企业管理方法,注重结果和产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共治性,通过参与式民主的方式将政府服务与管理社会的权限下放给家庭、志愿者、民间组织等社会的基本单元,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达到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有效合作。
群体的行动需要政策或制度来引导和推动,对于信息资源管理而言,“作为一种普遍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的:在社会组织的微观层面,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主要体现为一种过程管理;在社会组织体系的中观层面,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主要体现为一种网络管理;在国家政府的宏观层面,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主要体现为一种政策法规引导的调控管理。”围绕公共管理的核心理念,档案领域要从宏观层次采取积极的档案政策,进一步转变档案机构的职能与角色,拓展档案工作领域,创新服务机制,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组织体系和公共资源建设,深化档案部门的“社会关怀”,是档案部门的明智选择和实现与公共管理接轨的具体举措。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指出数字图书馆管理应确立新的管理理念,并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管理: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用户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图书馆内部的档案、资料、图书等内容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与利用势在必行,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与建设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介绍和跟踪国外知识管理的理论进展或企业知识管理的,而对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互动的研究很少涉及,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管理问题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数字图书馆的管理越来越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建设必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及管理理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人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它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信息处理等各种技术,将分散于各种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方式储存,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提供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数字图书馆的管理与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有很大的区别,应确立新的管理理念。首先是确立“集成管理”理念。也就是将集成思想创造性地用于数字图书馆管理实践的过程,其核心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规范、人力资源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组合,促进各项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与匹配,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效率的提高。其次要确立“知识是数字图书馆管理最重要的资源”理念。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提倡,人们对社会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增加,客观上要求数字图书馆不断拓宽业务范围,改善服务环境与手段,运用众多专家的知识和智慧开发知识资源。还应确立“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理念。数字图书馆要在未来社会中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最重要的现实问题就是如何将人本管理思想贯彻实施,这也是一项战略性的创新型管理制度。
二、数字图书馆的管理
1.知识管理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以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即信息与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物资资源、技术与图书馆文化等各种要素在内的所有智力资本进行组织、开发和运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增值的过程。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本管理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
图书馆知识管理将实现图书馆管理中人事管理、业务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整合和创新,突出如下主要内容:知识管理(主要包括:图书馆学理论的研究,图书馆学方法的研究,图书馆工作业务流程的研究),知识应用管理(为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科研机构建立虚拟图书馆或信息中心,为用户开拓多样化、深层次服务,构建复合型图书馆),知识传播管理(促进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源之间、知识寻求者与知识提供者之间的及时准确的匹配和传送),知识服务管理(帮助用户开发知识和运用知识,以更直接的方式、更关键性的活动和更全面的过程中支持用户的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
2.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为基础,以人的智力为资源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要求。它要求人力资源拥有高科技知识,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结构;要求人们有与之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人们加快学习、不断学习、学会学习;要求人们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中,虽然也很强调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是缺乏人力资本的概念,只是单纯从图书馆的业务技术管理和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没有形成对于人力和智力的投人、产出、创新和发展的思路。
因此,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确定发展策略:(1)以人为本,树立“本管理”的理念。通过有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力,如果人的活力得不到激发,人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人对文献资源的,开发能力也就不可能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即使有了最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如果人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设备的维护和运转也会受到负面影响而使效益受损。(2)引人竞争机制,建立调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在职培训或进修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调整人员结构,实行优化配置。目前主要采取思想教育与知识学习相结合、引进人才与馆内培养相结合、博学与专才相结合、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等方式对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
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是由数字化技术、信息存诸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与超文本、超媒体技术所支撑的信息资源。它使图书馆的资源基础突破了传统的馆藏文献资源的局限,成为重要的虚拟馆藏,使图书馆提供的信息资源更加丰富多彩。但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并非易事。现在,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杂乱,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和流通都很不均衡,其价值的实现也有一定的限制。
因此,我们应下大力气抓紧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加强其管理。(1)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采集,推动信息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主要通过人工采集和采用专门采集软件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中的隐含知识,因而应在统一的标准规范基础上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开放与共享。(2)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主要有分类法、专题法和软件法三种方式,使之更加有序化,并最终形成符合用户需要的知识库。(3)加强网络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应在人工智能、语义Web、数据挖掘等知识管理工具和技术的协助下.尽快建立网上知识服务体系与信息服务体系。
4.用户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不仅要能有效地保证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要能做到有效保护商用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问题,实质土是知识产权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上的运用问题,一方面促进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保护权利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制约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制约着社会公众的利益。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实践教学 CIS2011
[作者简介]李丽(1968- ),女,山东德州人,德州学院计算机系主任,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管理系统、生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段文秀(1977- ),女,山东德州人,德州学院计算机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电子商务物流方面的研究。(山东 德州 253023)
[课题项目]本文系德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电子商务物流复合型人才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LX-A110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65-02
一、引言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存在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和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很多院校缺乏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没有把专业实践、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各门课程和实践各个环节基本处于松散状态,难以开设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型实验课,没有充分体现信管专业交叉学科的特点,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信息与管理、管理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用性不强是目前高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很多院校实践环节与企业实际应用相脱节,课程实验主要在实验机房进行,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演示或模拟性操作,学生停留在浅层次的实践体验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大都是虚拟课题,没有经过真实的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根本无法应用在实际中。社会实践由于校企平台建设的短板效应,使得这些实践活动浅尝辄止,无法真正深入到企业实际,缺乏对企业实际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和渗透。
本文在CIS2011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中的问题,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对 CIS2011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管专业的实践体系。
二、实践体系设计
CIS2011课程体系设计了6门核心课程和6门推荐课程,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如166页图1所示。其中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和系统分析与设计为核心课程,图1中的其余6门为推荐课程。这12门课程分为信息技术基础、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理论、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方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与应用四个层次。
本文根据课程特点,从有利于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增强课程间衔接,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相互衔接的科学而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大学期间所有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分成四个层次,设计了由信息技术基础实践、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实践、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综合设计与毕业设计组成的循序渐进的实践体系(如166页图2所示),其中阴影部分课程为核心课程。
第一层为信息技术基础实践,主要由计算机网络及应用、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等课程的实践内容组成。该层次实践教学主要以课程实验为主,辅以适当的案例分析和课程设计。
第二层为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和方法实践,主要由管理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商务智能方法与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检索与信息组织等课程的实践内容组成。该层次实践教学主要以课程设计为主,辅以必要的课程实验、社会调查和案例分析。课程设计题目与信息系统开发与运行管理实践、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密切结合,课程实验和案例分析紧紧围绕课程设计展开。
第三层为企业信息系统应用实践,主要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概论、企业信息系统及应用等课程的实践内容。该层次实践教学主要以综合课程设计为主,辅以必要的课程实验和案例分析。
第四层以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为主,辅以毕业实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承担工作任务的一个重要准备,是学生从校园理论学习到社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和技能的一个过渡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进行有关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业务活动,并通过参与开展实际工作,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社会沟通能力,同时进行毕业实习和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对应于专业知识体系,安排实践课时总计300课时,各部分内容如166页表所示。
实践教学中以“创新性”和“应用型”为关键词,形成“课内+校内+校外”三段式立体化实践模式。在课内,教师布置实践内容,包括系统规划、需求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及调试各个阶段内容,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在校内,学生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到图书馆、教务、人事、财务、设备管理等部门进行实地调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MIS战略规划。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现有流程的不足,结合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流程重组,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之中。在校外,学生参观企业和各级管理部门并进行调研,了解企业运作情况和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课内、校内、校外实践有机融为一体。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为驱动,通过“课内+校内+校外”的三段式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实践教学方法设计
第一,实例教学+案例教学。引入丰富的实例和案例进行剖析与讨论,演示企业当前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加强学生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
第二,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验主要是针对课程内容相关知识点设计的实验,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通常和理论课的内容紧密结合来进行设计。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对其进行验证,能够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思考,达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培养动手能力的效果。课程设计环节,设置了信息资源管理课程设计、数据库与商务智能课程设计、系统开发与管理课程设计等项目。学生以3~5人为小组完成不同的设计题目。信息资源管理课程设计综合考虑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组织、信息检索、数据库系统等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管理能力。
第三,社会实践与毕业设计。社会实践项目是一个由参观访问、专题讨论、辩论、讲课、访谈等项目组成的形式灵活、多角度的实践体系,结合一批对口的、稳定的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践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无缝对接的实践环境。
五、结束语
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能够满足社会需求。此外,作为高校的教师,要明确实践育人的重要责任,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实践育人水平,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江华,张瑞军,邓旭东,等.“以项目为驱动”创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4).
[2]赖文俊,欧阳庆,张建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
[3]龙朝阳,靳晓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9).
[4]索梅,牛东来.中国信息系统学科体系课程体系2011(CIS2011)概览[J].信息系统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