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应对洪涝灾害

如何应对洪涝灾害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应对洪涝灾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如何应对洪涝灾害范文第1篇

在占我国国土总面积11.2%的106万平方公里受洪水威胁的区域中,聚集了全国66%的人口、80%的资产、90%以上的城市和40%的耕地。这一区域是全国最富饶、人口最密集、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由于防洪治涝体系尚不完善、人水争地矛盾突出、气候变化加剧等原因,该区域洪涝灾害的损失依然处于上升态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仍受到严重威胁。 受洪水威胁区域的

分布和特点

根据地理、水文、社会经济特征,可将我国受洪水威胁的区域大致分为平原地区、山丘地区和城市地区。

平原地区洪涝特点。受洪水威胁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在江河中下游,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目前,其防洪工程已基本达标,通过水库、堤防、蓄滞洪区和分洪道的联合调度,多可以防御20世纪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但发生超标准极端洪水而导致工程失事、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一般年份,比之河道洪水,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的内涝更为频繁,灾害损失更大。此外,海洋风暴潮洪水也对沿海地区构成较大威胁。

山丘地区洪水特点。山丘地区洪水以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为主,量大面广,影响范围沿河流两岸呈线状分布。受保护面积、工程投资、生态和对下游防洪影响等因素的制约,工程防洪标准不可能很高,许多河流甚至不宜设防。受河流两岸经济发展迅速、防洪标准低、治理迟缓、缺乏风险意识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不仅山丘地区洪水造成的人员伤亡远大于其他地区,一般年份,水灾损失也高于其他区域。

城市地区洪涝特点。在以城市为重点防护对象、江河层次化防洪格局基本形成之后,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因河道堤防溃决而遭受淹没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近年来的水灾特性表明,比之河道洪水和日趋严重的平原农业地区内涝灾害,城市内涝积水问题更为突出。造成城市内涝积水严重化的原因包括城市不断地向低洼地带发展、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城市功能区布局和公共设施设计不合理、天然水面减少、填埋排水河渠、地面沉陷、排水系统不完善等。

关于防洪减灾的若干建议

我国主要江河中下游防洪工程已基本达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进一步全面提高防洪标准的可能性不大。除妥善维护已建工程、防止防洪工程的效能随时间衰减外,对于可能出现的超标准河道洪水,应通过防洪工程体系的联合调度,辅之以应急抗洪抢险,限制洪水影响;同时,应事先分析评价洪水可能泛滥的风险,制订应急预案,合理安排超额洪水,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减轻财产损失。

江河中下游平原以工程防洪为主。对于山丘地区的河流,因防洪工程标准不高甚至不设防,则应“防”、“避”并重,甚至以“避”为主。通常情况下,随着河流自下游向上游的地形由缓向陡变化,“防”的成分递减,“避”的成分递增。所谓“避”分两个方面,一是在洪水发生时从居住或生产的区域临时转移到安全地带。二是预先划定禁止或限制开发建设的区域,或要求建筑物、设施等必须抬高到规定的高程以上。

受河道防洪、排水能力、工程投资等因素的制约,试图建设排水设施将涝水、积水完全外排是不可行的。无论对于农村地区或城市内涝,目前应更侧重于“内蓄”,而非“外排”。在农村,内蓄相对简单,主要是扩大天然水面,可兼收治涝、雨洪资源利用、水产养殖等功效,但需放弃一些耕地。在城市,扩大天然水面虽然有效,但余地不大,更多的是采取多种形式的分散措施,包括地下蓄水池、下凹式绿地、透水地面等,就地消化雨洪。此外,制定法规,要求新开发区开发后的产流不得高于开发前,也是十分有效的治涝手段。

如何应对洪涝灾害范文第2篇

(一)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二)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三)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四)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五)应急机制,快速响应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政府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六)分类防灾,针对行动

预防和减轻台风灾害,应根据台风预警级别,及时疏散沿海地区居民,人员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拆除高层建筑广告牌,预防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对暴雨洪涝灾害,根据雨情发展,及时转移滞洪区、泄洪区人员、财产,及时转移城市低洼危险地带以及危房居民,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浓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与空气质量明显下降,机场、高速公路、航运采取停运、封闭措施,交通驾驶人员控制速度,确保安全,居民减少外出或外出时戴口罩。

雪灾发生时,相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必要时关闭道路交通,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驾驶人员小心驾驶,防范道路结冰影响。

(七)人工影响,力助减灾

人工影响天气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减灾科技手段。在合适的天气形势下,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人工消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作业,可以有效抵御和减轻干旱、洪涝、雹灾、雾灾等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损失。

如何应对洪涝灾害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巨灾风险;农业保险 ;相互保险制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3-0063-03

近年来,随着台风、暴雨、地震等巨灾风险事件不断发生,给全球经济尤其是农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2012年4—5月,南方地区共出现13次暴雨天气过程,导致湖北、江西等省(市、区)167千公顷农作物受灾[1]。黑龙江省作为中国农业大省,是国务院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面对巨灾风险频发的今天,将如何应对巨灾风险呢?本文从农业保险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农业巨灾风险的界定及特点

(一)农业巨灾风险的界定

国际保险对巨灾风险没有统一的定义,瑞士再保险公司的Sigma将巨灾风险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祸,1970年以来一直根据当年美国通货膨胀率调整公布全世界巨灾损失情况,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2011年对巨灾的标准(见表1),农业巨灾风险应当是造成农业经济损失总额在89.20万美元以上或者保险损失在44.6百万美元以上的风险。

有学者认为巨灾风险是指保险承保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保险出现特定超赔责任的风险。由下页图1可知,横轴X表示保险公司业保险业务累计赔款总额,纵轴P表示发生相应赔款的概率,M表示保险公司保险赔款保险公司保险赔款总量分布函数。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的赔付概率随赔款额的增加而递增,到达最高点A点后,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的赔付率随赔款额的增加而下降,换句话说,也就是赔款越大即损失越大的风险发生的概率越低。假设我们现在能够清楚地判断保险公司的一般偿付能力,也就是存在某一H点,H点右侧的风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巨灾风险,尽管发生的概率较低,但是一旦发生对保险业将造成巨大的损失。目前保险业界对保险巨灾风险的界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当保险公司农业保险业务赔付相当于当年保费收入的150%~200%时,即可确定为农业巨灾风险[3]。

(二)农业巨灾风险的特点

农业巨灾风险与一般风险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发生频率低

相对于普通风险而言,巨灾风险发生的概率较低,这一特点,我们在图1的表述中已经看得很清楚了。据数据显示,普通风险一年中发生的频率可能是几十次,而巨灾风险发生的频率可能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有一次。以夏季低温为例,1949—2002年,黑龙江省共发生过10 次夏季低温冷害。

2.风险波及范围广且损失严重

一般风险只是涉及一个或者几个保险标的,但是地震、洪水、台风等巨灾风险涉及的范围就比较大,往往使一定范围内大量保险标的同时受损。一旦发生,就会造成数以亿计的巨额经济损失和严重的人员伤亡。以1998年洪水为例,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 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 666亿元。

3.风险难以预测

巨灾风险的发生原因非常复杂,尽管人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巨灾事件的预测问题,但是迄今为止人类驾驭巨灾的能力仍然有限。而且由于巨灾风险发生频率低,巨灾资料通常残缺不全,而且由于时间跨度过长而使资料的参考价值较低,一般理论界认为巨灾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

4.风险难以分散

巨灾风险不符合大数定律,因而不能通过一般的保险手段来管理。巨灾发生频率低,从而不可能集中大量风险体以分散风险。即使存在这样一个保险公司,其实力强大到足以独立承担巨灾,它也不可能承保足够多的风险体从而使大数定律发生作用;结果是承受的巨灾风险无法充分分散,也不能化解。

二、黑龙江省巨灾风险及农业保险现状

(一)黑龙江省巨灾风险的现状

黑龙江省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复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基础薄弱,调蓄能力差,导致全省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自然灾害具有春旱秋涝、西旱东涝、水旱交替的灾害特点[4] 。黑龙江省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灾害、风灾及沙尘暴冻害、森林火灾、农业病虫害、地质、地震灾害等自然风险。这里以气象灾害为例进行简要介绍,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霜冻、冰雹、大风、低温和旱涝等,对黑龙江省国民经济所造成的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总损失的70%[5]。这些气象灾害中以暴雨洪水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如2013年6月份,强降雨造成黑龙江省13个地市180个乡镇43.51万人受灾,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12亿元人民币,农作物受灾面积398.75万亩。

(二)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的现状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982 年就开始在黑龙江省开办农业保险业务,开办包括烤烟、林木、塑料大棚、肉牛、肉鸡等险达15 种。2005年全国首家相互制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在黑龙江省挂牌经营,开始了以相互保险的方式经营农业保险业务。2007年,但黑龙江省政府决定自行开展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2008年作为农业大省和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被纳入财政部全国范围农业保险试点范围。2013年,被列为先行试点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

截至目前为止,黑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中国人民财险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经营,大地财险经营少量商业农业保险。自试点以来,黑龙江省农业保险保费持续增长,政府补贴力度逐年增大,对农业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强。

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对商业保险,农业保险发展相对滞后,甚至出现萎缩,如农业保险的险种由最初的60个降为30个;二是亏损严重,赔付率极高,有数据显示,1986—2008 年黑龙江省农业保险保费的收入为4.98 亿元,累计赔付支出为4.25亿元,赔付率高达85.3%,超出保险业界的公认临界点;三是投保比例相对不足,农业保险保障相对不足。如2012年全省承保覆盖率为47%,虽较2009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但是仍然有绝大多数的农民未能够得到农业保险保障。

三、黑龙江省农业保险应对巨灾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巨灾风险基金

通过SF模型分析可以得知,在风险确定的条件下,保险人的初始资本金越大,保单数量越多,保险人的安全性经营越容易实现[6]。针对黑龙江省常见的洪水、干旱等巨灾风险,这就要求中国保监会、黑龙江省保监局及行业协会、各保险公司应尽快建立健全巨灾风险基金,同时多渠道的筹集巨灾风险基金。在吸引保险公司应对巨灾风险时,应当考虑到保险公司的资产、巨灾风险承受能力、偿付能力等情况,只有资产雄厚、资本运营良好、巨灾风险承受能力强的公司才有资格开办巨灾保险,不符合要求的保险公司应严格禁止开办巨灾保险。

(二)建立健全巨灾风险数据库

通过模型分析,保险人对模糊风险存在着(下转99页)(上接64页)厌恶,相同损失期望值下,保险人会选择较为确定的风险。而且目前国际上如加拿大等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全国性的灾害数据库,将一些居民区和商业区和公估部门及基础设施设计,以及这些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灾害关系的相关信息都输入该数据库,利用这些信息评估该地区防御灾害事故的能力进行评估。黑龙江省在应对农业巨灾风险的过程中,应当逐步建立健全农业灾害数据库,将各地区的农业设施、农产品种植、历史灾害等情况输入该数据库,通过该数据库对该地区抵御农业巨灾风险的能力进行评估,为下一步建立巨灾保险产品及风险防控机制等提供理论和实务依据。

(三)加强风险管理的建设

通过相关模型分析得知,总损失和概率的期望值、方差及相关系数将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相关系数和概率越小,总损失的条件期望越小,保险人的安全性约束越容易实现。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幅员辽阔,各类巨灾风险发生频繁,为降低巨灾风险给农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我省应加强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鼓励个人、企业和行业通过风险管理措施,加强防灾防损建设,从根本上降低巨灾的影响。

(四)利用资本市场健全风险的分散机制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瑞士等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发行巨灾债券、巨灾期产品、巨灾期货、巨灾期权等衍生金融产品,引入资本市场力量,可以协助巨灾保险的投保人和保险公司更好地找到利益平衡点,探索金融技术和工程技术相融合、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巨灾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2012年度全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综述[R].中国气象局,2013.

[2] 瑞士再保险公司.Sigma[N].2012-02.

[3] 冯文丽.农业保险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4] 张昶,胡志全.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及其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增刊):37.

如何应对洪涝灾害范文第4篇

1.目前世界能源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目前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约为134亿吨标准煤;其中化石能源占85%以上;呈现出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趋势,欧洲、日本等正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从实现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看,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即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前,其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其人均能源消费量在4吨标准煤以上,在这之后增长变缓。

2.世界能源科技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

化石燃料高效和清洁开发和利用技术取得快速发展。上世纪70~8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推动了全球的节能技术革命,如1973年以来,机动车的燃油经济性提高了近一倍,主要工业国家单位GDP的能耗下降了30%以上。

可开发能源迅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兴起,推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年增长超过30%,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将可再生能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选择。

核能出现复苏迹象。美国计划在2010年前开工建设新的核电站,芬兰招标建设新的核电机组。在科研上,美国等10国提出了第四代核电技术。同时,由俄罗斯倡导,国际原子能机构推动了先进核燃料循环计划国际合作。日本、法国、俄罗斯、美国等国正在推进等离子体及聚变科学的研究,以期实现核聚变能的远期商业应用。

二氧化碳近零排放成为煤炭利用的新方向;氢能将作为未来清洁能源的理想选择;电网安全和可靠保障也越来越引起重视。

3.我国能源现状如何?

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2位,一次能源生产量居世界第3位。2002年,我国一次能源产量为13.87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产量13.8亿吨,居世界第1位;原油1.67亿吨,居世界第5位;天然气产量居世界第16位;发电装机容量3.57亿千瓦,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其中水电居世界第4位。

4.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能源分不开未来能源需求状况如何?

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分析预测,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的需求在25亿吨~33亿吨标准煤之间,将是2000年的两倍;2050年,我国为实现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人均GDP将达到1万美元,届时我国能源需求量约为50亿吨标准煤。未来,我国能源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根据预测,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55%,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为25%~40%左右。2020年后,我国国内能源供应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5.我国能源科技将如何应对挑战?

到2020年,我国能源科技发展将按三个重点领域部署7个优先主题。节能重点领域优先主题为“节能和能源效率的改进”;常规能源重点领域的3个优先主题是“煤的高效、清洁、安全开发与利用技术”、“保障石油安全的技术支撑”、“先进可靠的电力输配系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重点领域的3个优先主题是“先进核能技术”、“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在以上基础上,还提出来两个重大专项:“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示范工程”和“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工程”。

6.我国矿产资源的未来需求状况如何?

据我国45种主要矿产可供利用储量对消费需求的保证程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2010年可以保证消费需求的矿产21种,其它24种矿产难以保证需求;2020年可以保证需求的矿产仅为9种,其他36种矿产难以保证需求。特别是铁、锰、铬铁矿、铜、铝铁矿、钾盐等关系国家经济和安全的大宗矿产将长期短缺。为此,我国矿产资源发展应开源和节流并举,实施“加强勘察、集约开发、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科学利用两种资源、节约保护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由矿产资源生产消费大国向资源勘查开发技术强国转变。中长期规划提出了2个优先主题:“建立现代成矿地质理论与立体勘查方法技术体系”和“矿山资源高效开发技术和矿山环境优化”。

7.我国的水资源现状及未来需求如何?

水资源短缺和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占有的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值的31%左右,亩均水资源量为世界平均值的61%。未来我国水资源需求将持续增长,供应能力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我国水资源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照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方针,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分阶段逐步解决供需矛盾。可分为三个阶段(2020年、2035年、2050年)部署解决,从沿海到内陆,从东部到西部,逐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洪涝灾害威胁等重大问题。争取到2050年基本实现水资源供需总体平衡、水环境状况良好、人与洪水和谐共处的战略目标。

8.中长期规划如何应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土地资源状况?

我国将进入人口高峰期和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水平将达55%,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未来20年,我国应施行“保护优先,保障有力,提高效益,防止退化,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战略,发展农用地保护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城市及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技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有效供给;发展土地评价与规划技术,保障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开发和集成国土整治技术,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9.如何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环境的保护?

如何应对洪涝灾害范文第5篇

今年1月10日以后的一个月左右的日子里,我国南方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许许多多的中国老百姓,尤其是南方地区的人们真正领教了什么叫冰天雪地。什么叫特大雪灾!在这一时段里,我国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长江中下游及贵州的连续冰冻天数超过历史上同期的最大值;湖南、湖北雨雪冰冻天气为195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贵州有43个县(市)的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了历史纪录:江西省雨雪冰冻气象灾害为1959年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最严重;该时段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等地区的平均最高气温之低百年一遇:安徽省降雪成为有资料以来降雪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年;江苏省区域性暴雪持续时间、积雪深度、影响程度均为有记录以来之最。

这是一起典型的极端气候事件。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灾害重是这场特大雪灾的四大特点。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信设施、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全国受灾人口达1亿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达一千多亿元。现在,这场历史罕见灾害造成的破坏虽已被平息,但“全球变暖”“气候异常”却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今后我们会越来越多地与极端气候事件打交道,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它,知道怎么应对它。

肇事者是谁

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已经习惯了“暖冬”的人们不禁纳闷:接二连三的大雪、冻雨从何而来?全球变暖是否就此止步了呢?

气象专家指出,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诸如高温、热浪、干旱和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会加强,发生频率会增加;而类似我国这次大范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发生频率总的来说是减少的。由于气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不能排除局部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发生严寒事件。

显然,2008年1月的极端天气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并不矛盾。频频光顾的大雪、冻雨主要是由异常分布的大气环流造成的。冬季季风偏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并不断南侵;与此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了大量暖湿空气,致使暖湿气流与冷空气在我国中东部地区频繁交锋,并形成势均力敌之势,从而在这一带生成大范围的持续的雨雪天气。

南方地区逆温层的持续存在,造成了严重的冻雨灾害。所谓逆温层即大气垂直结构呈上下冷、中间暖的状态。当有冷锋入侵时,如果锋面下的气温和地面温度都降至0℃以下,而锋面上方的气温却在0℃以上而且比较潮湿,那么,在锋面上方的云层内形成的雨滴落入温度低于0℃的空气层时,就变成了过冷雨滴。这种过冷雨滴一旦降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地物上,就立即冻结成冰,形成一层密实光滑的,有时是透明的玻璃状冰壳。如果过冷雨滴继续落在结了冰的物体表面上,冰结成的冰就会慢慢下垂形成一条条冰柱。此次雪灾,南方电网之所以大面积瘫痪,就是由于冻雨造成电线结冰,拉倒了数以千计的电线杆和输电铁塔。

幕后“黑手”

除了大气环流的因素,一个与“厄尔尼诺”相反的气候事件――“拉尼娜”,也在幕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所谓“拉尼娜”现象,是指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的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2007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进入冷水状态后迅速发展,至2008年1月,已连续6个月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0.5℃以上,今年1月更是偏低1.5℃。成为自1951年以来发展最为迅速,而且前6个月平均强度最强的一次拉尼娜事件。而与此同时,西太平洋地区海表温度则偏高。

科学家对1951年以来的拉尼娜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发现在拉尼娜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印度及非洲南部等地的降雨会增多;而太平洋东部和中部地区、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则易出现干旱。通常拉尼娜事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是间接性的。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和东部大部地区的气温会偏低,长江以北地区的降水则偏多,出现所谓的冷冬。但这一次拉尼娜事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却显得十分强烈。

事实上,今年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也不仅仅限于中国南方,而且在西亚、中亚和南亚、中东地区,以及美国的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也都暴风雪成灾。仅去年12月至今年1月,北美地区的暴风雪已导致75人死亡。所以从全球看,这是一次大范围的以低温雨雪为特征的极端气候事件。

“厄尔尼诺”现象

你可能会问:与拉尼娜相反的“厄尔尼诺”现象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在秘鲁和厄瓜多尔海岸,每年从圣诞节起至第二年3月份,都会发生季节性的沿岸海水水温升高的现象,3月份以后,暖流消失,水温逐渐变冷。当地气象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厄尔尼诺”。西班牙语的意思为“圣婴”――圣诞节时诞生的男孩。实际上,“厄尔尼诺”现象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只是从19世纪初才开始有记载。

现在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出现大范围异常偏暖,且持续6个月以上的现象。目前,科学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厄尔尼诺”并非孤立的海洋现象,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对热带地区,尤其是热带太平洋地区气候的影响最为直接和强烈,而对热带以外地区气候的影响则是间接的。具体地说,它往往会导致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而使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减少,使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我国有可能出现“暖冬”气候;而在夏季则会造成东北地区温度偏低,主要降雨带位置偏南,华北降雨偏少,且登陆我国的台风也比常年减少。

吸取教训

在过去的100年中,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74℃。一般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不会很快影响自己的生活。这次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感到了问题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尽管全球变暖是缓慢的、渐进的,但局部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却是突发的、剧烈的。由于事关民生的交通、供电和通信一旦中断,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特别大,所以应当把防范、应对极端气候事件放在更为重要和优先的位置。

这次冰冻雨雪灾害之所以对电网的破坏极大,是因为现在的电网工程是按照国际通行的30年一遇的标准设计的。其铁塔一般可承受20吨的拉力,但是持续积雪结冰,拉力加大,铁塔就会因为无法承受而倒塌。铁塔越高,输电线跨度越长,遇上严重结冰也越容易导致断裂。绝缘子是用来支持导线的绝缘体,它可以保证导线和杆塔有足够的绝缘,在运行中应能承受导线垂直方向的荷重和水平方向的拉力;但是积压在绝缘子上雨雪结了冰,冰雪作为导体可以导电,这样就让原本应该绝缘的绝缘子不再绝缘,引起跳闸事故,湖南郴州电网就是因为主干线跳闸而瘫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