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规划设计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生态城市 规划设计 要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211-02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危害城市发展、人类健康的问题逐渐出现,并且变得日益尖锐。如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增长过快、交通堵塞、噪音污染、资源滥用等,这些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危害,并且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希望尽快解决此类问题,于是生态城市的概念便应运而生。党的十也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由此可看出国家对生态文明的认可。生态城市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对环境的关怀,既重视提高经济也注重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因此把生态城市理念纳入城市规划中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现代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还不成熟,很多地方盲目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仅没有结合当地实际,而且还违背了生态城市的宗旨。青海省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显要的生态地位、独特的民族文化区域,因此完全具有建设生态城市的优势。
1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内涵
1.1 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生态城市(eco-city)”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该计划提出,要开展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内容涉及城市人类活动与城市气候、生物、代谢、迁移、空间、污染等[1]。生态城市是一个综合性的整体,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是生态城市的组成部分。生态城市规划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科学的规划方法,目的在于达到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协调发展。
1.2 生态城市的特点
1.2.1 高效益、低损耗。
生态城市倡导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在城市运行中能够实现高效益的经济增长。在实际表现中即第三产业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生态城市使人类、物质和资源等快速流转起来,而且这些方面联系紧密、相互协调,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减少了污染的排放,使资源利用效益最高。
1.2.2 高协调
生态城市要求注重人类、自然、社会这三方面的协调发展,不能只着眼于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要使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社会发展和谐共处,使资源的到可持续利用,才能进一步造福子孙后代。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要使各方面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各方面要素协调有序,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1.3 青海省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优势
青海省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地位显要而且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因此在建设生态城市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青海省地域广阔,具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且还有多种居全国前列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分布也相当广泛,是我国水能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加上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因此这里植被茂盛,可以喂养大量的动物资源。以上这些资源对于进行循环经济、生产清洁能源、建设生态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青海省海拔高、环境脆弱是中华民族乃至全球环境的敏感和驱动区,加强对这一区域的关注和呵护,促进本地区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生态城市,不仅可以保护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次,青海省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如草原文化、农耕文化和现代商业文化等。这里的人热爱自然、热爱牛羊、热爱生活,因此具有深厚的生态文化观念。因此在这里建设生态城市符合人们的生态文化要求,符合人们的需要。
1.4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生态要素原则。首先,建立生态城市必须尊重自然、符合自然,考虑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节能、再生、可持续的生产活动,联系实际,设计出符合当地实况的规划方案。其次,建设生态城市必须以物质发展为立足点,以造福于社会、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重点,注重对人价值的人文关怀,注重文化的传承。
复合生态原则。规划设计中把社会、经济和自然三者之间各方面的关系协调一致,促进相互之间的高速流转,这是规划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了这几个方面的工作,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就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联系实际原则。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只有将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真正取得想要达到的成效。在规划设计中,不能盲目照搬别人的设计成果,要针对本地区的实际地理、人文情况设计出符合本地区的规划方案。
2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要素分析
2.1 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而人文景观由建筑景观和园林景观构成。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区,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需要考虑青海省的人文景观特色,把他们的人文景观通过建筑表现出来。在打造城市景观设计的同时更加需要突出其高原特色,通过宣传和培养等把他们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充分体现出来,形成他们独有的特色。具体来讲,建筑景观设计既要进行照顾高层超高层景观设计也要进行底层景观设计。在进行高层超高层景观设计时,要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而且街道建筑景观要作为重点进行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要使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理念融为一体,并且要以城市公园、广场、江、河、湖、溪作为重点,融入其中,进行设计。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使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得到提高。
2.2 城市产业设计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保护和节约资源,对不可再生的资源进行强化保护,限制使用,对可再生资源要节约使用。促进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科学合理,加速自然、社会和人三环节的流转,使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能量的消耗和减少污染的排放,重点发展循环经济。另外,城市产业设计要注重产业和生态的结合,以高科技的产业结合循环经济的形式,满足市场化、生态化和现代化的要求,结合城市自身的产业现状,设计出高科技、高起点的标准化生态城市产业,使城市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的得到较好的发展。还要对现有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造,进行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其GDP的比重。在对生态城市设计完成后,要以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评价标准,对环境和企业进行各方面评价,针对其评价实况进行干预,以使城市环境和企业得到科学发展。
2.3 城市住区设计
城市住区设计与城市居民生活紧密相关,体现城市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因此城市住区设计是生态城市设计的基础。做好城市住区设计首先要保证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能源、供水、供电以及信息网络和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规划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基本保证。城市住区设计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把生态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要,还能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在进行城市住区设计时,要以城市实际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为立足点,进行符合当地区域特色的住区设计。加强居住区绿化,在居住区设置集中绿地,提高居民住区的绿化覆盖率。对于青海省来说,要在加强一些经济发展好的城市经济的基础上,带动其他城市、城镇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另外还要重视生态保障设施的建设和改善,节能减排,加强排污处理,修复重要生态区域生态环境,使周边山岭、河流和湖泊的生态功能得以保障。
2.4 生态环境设计
生态环境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必然条件,也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进行生态城市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既能保护环境又可以节约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首先要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城市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进行符合当地环境的规划设计,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原生态环境。其次,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改善,利用生态学原理和设计原理对原始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改造,使其在保持和提升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更好的为城市设计所利用,是自然资源的价值得到更高的发挥,提高生态效益和共享性。青海省因其水资源丰富,所以植被茂盛,牧草众多。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生态环境设计的时候充分利用牧草进行绿化,提高居住区的绿化率,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率。
3 结语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时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规划设计手段,以现念为依托进行规划设计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特点为高效益、低损耗、高协调、评价指标规范。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主要遵循生态要素原则、符合生态原则和联系实际原则。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主要从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城市住区设计和生态环境设计几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J].城市规划,2001,25(1):59-66.
[2] 任磊.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8):25-30.
[3] 马玉英.生态文明视闻下青海生态城市建设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3(3):42-45.
岗位描述:
1、依据现行的规划原则和设计规范,科学思考、分析、运筹当前项目,提供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方案;
2、编制规划方案各阶段的设计文件及相关进度、费用计划;
3、负责公司开发项目及合作设计单位施工图图纸审核工作;
4、在项目进行期间现场指导,确保项目符合建筑设计计划书;
5、国内外同类建筑在规划、设计方面的发展趋势,定期提供研究成果报告;
6、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
1、建筑、规划类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2、3年以上建筑设计相关领域工作经验,有工程设计经验者优先;
3、熟悉大型项目建筑流程,熟悉本专业领域国内外发展趋势,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设计程序,熟练应用cad及3d软件;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化科学发展生态城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从而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城市设计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的指向标,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的优劣决定着这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因次我们要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设计。
1城市规划与城市化的关系
1.1城市化的概念城市规划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
1.2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是指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动态过程,包括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1.3城市规划和城市化的关系城市化是一个动态进程,具体的城市规划建设决定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决定了城市的功能完善程度、效率便利程度、环境优美度和人与自然和谐程度,进而决定了城市形象,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城市的新奇特等倾向,导致了阻碍城市化进程的城市病,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成为保障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不二选择。
2城市规划所遇到的问题
城市规划对于城镇化的建设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一个生态和谐的现代化城市一定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模式,但是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中,由于种种问题城市规划方案有许多的弊端,比如:
2.1城市规划的管理部门的管理方式不合理。政府作为城市规划的执行部门和管理部门,政府就要使城市规划的作用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在管理方式上应该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逐步将城市规划具体落实到各个建设层面,并对开发建设行为进行管理监控,以对城市规划实施反馈调节。但实际上城市政府在具体操作中依然难以做到,出现政府战略与战术不分,以项目管理方式管理城市规划的问题。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但是政府总是期望通过对单项目标和指标的管理来实施整体性的管理,从而失去对宏观事务的把握,陷入到具体事务的操作中,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城市中常出现的“书记工程”、“市长丁程”、“市长项目”等现象。政府对具体项目的过度关注必然会导致整体性的宏观调控的缺失,削弱甚至悬置了作为综合协调手段的城市规划的地位。
2.2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缺乏对于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观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速度不断地加快,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必然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开发,但是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中,规划的制作者常常忽视土地的生态安全,结果造成城镇土地资源的开发不合理,土地资源超强度开发等等,尤其是在建设房地产的时候,就会有规划滞后、用地结构松散等结果造成投资过高浪费严重的局面,尤其是现在一些设计者往往打着建设什么生态园区的旗号,来大量占地结果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2.3城市规划的实施准则不完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还包括代表各种利益集团的开发商,这些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必然会反映到对空间资源的争夺上。因此,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反映多元利益群体的需求,需要广泛的公众参与来实现各种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总规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大多是停留在表面上,相关的利益集团对规划编制的有限参与,使得最终的城市总规实施结果与规划内容不一致。而且在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实施者很容易就把人本主义的元素省略掉。
2.4在城市规划中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现在大部分的城市规划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或者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市设施现象,尤其是在对于保护原有建筑和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问题上。目前不少城市以少占地和30年房龄就够本为由,兴起了大拆大迁之风,甚至许多建筑未使用几年就以各种理由被爆破重建,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对于文物保护,我国目前已经有法可依,但有历史价值又未被列为文物的历史街区和建筑尚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处于不断被拆迁的境地。
3对于城市规划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城市规划在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找出它的缺点之根本,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从而实现城市的适居功能。
3.1在城市规划设计上,建立一套完善灵活的监管机制。城市规划是一项公共政策管理体制系统,它要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借助有效的政治运作体制。因此,要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的政治运作体制,建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实现城市规划多元利益的协调与统一。同时要探索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废除“关门规划”,推行规划公开,落实“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城市规划及调整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让作为城市主人的广大群众对规划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城市规划领域的“”。
3.2城市规划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
3.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搞好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是一个极复杂有系统的工程,我们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会涉及到许多的方面,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就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来指导,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我们要把握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努力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生态的现代适居城市而作出指导。我们在设计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并且把城市的经济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做到城市的舒适的功能。城市规划要依托城市建设的定位来制定,走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始终如一地贯彻“实用、经济、美观”的建设方针,一定能营造出让人感到亲切、自在的户外景观。
城市规划是城市的发展计划,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是一项科学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我们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并且始终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特征越来越强烈;随着城市化和城市建设进程加快,社会对能够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远景规划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支持下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空间信息,以多种形式输出数据或图形产品的计算机系统。GIS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及其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是与其对地学信息的处理功能强大而紧密相联的。作为一个空间信息系统,GIS具有五项基本功能,即数据输入、图形和文本编辑、数据存贮与管理、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数据输出与表达。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不同学科和不同的应用领域对GIS的理解和定义不尽相同。美国联邦数字地图协调委员会(FICCDS)对GIS的定义是:“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具有支持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建模和显示的功能,并可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不难看出,GIS具有以下特征:
(1)GIS是计算机化的技术系统,它由良好的硬件环境、多功能的软件模块、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数据和良好的用户界面所组成,具有结构、功能和应用效益高度统一的特征。
(2)GIS的处理对象主要是附有地理坐标的空间数据,也就是指点、线、面或三维要素等地理实体的地理坐标及相关的属性数据和拓扑数据。这正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统计信息系统的根本区别。
(3)GIS的核心在于它的数据综合、地理模型和空间分析能力,在于它集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
根据数据的来源不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空间数据主要描述事物的空间位置,以及它和其它要素在几何上的关系(即拓扑关系),主要有矢量和栅格两种数据形式。非空间数据主要是描述事物属性的属性数据,主要以数据库或文本形式存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是不可分割的,用来描述复杂的空间关系和地理关联。GIS通过地理编码驱动技术解决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问题。GIS中的各种数据主要以“层”来分别存贮和组织,根据使用方便来组成“层”或者根据数据代表的专题性质来组成“层”。按“层”组织的数据,有利于信息查询检索和分析叠加。
三、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GIS为城市规划提供直观和理性的工具
在地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包含有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各种正射影像图和航空照片、卫星照片,以及各种文本资料、图片资料、声频信息、统计数据等社会信息。通过各种资料的分层叠加,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对各种客观实际信息,以及对各模型模拟产生的预测数据一目了然,能较好的做到科学高效的规划设计。常用的CAD软件往往是图形能力强而相对属性数据的管理能力较弱,所以CAD一般只能作为绘图软件。而GIS由于其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分析能力,弥补了原来城市规划纯图形或纯文字的缺陷,使得空间数据的图形表现和属性数据的空间分析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城市规划提供了一个直观和理性的工具。
2、GIS对规划数据的存储与管理
GIS不同于一般的数据库,它具有数据量特别大,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数据应用面广等特点。GIS的数据库能做到数据集中管理,数据冗余度小,数据与应用程序相互独立,使得规划数据得到很好的存储及管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具有高速运算和极强的逻辑判断功能以及较为详实的数据资料,应用GIS技术在较短时间内提供多方案比选,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自动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利用数据库易于更新、修改等优点,还可以实现对城市规划的动态监控和动态设计管理。
3、 GIS在规划决策中的作用
GIS在城市规划领域应用的高层次目标就是决策支持,而决策支持的核心必然是空间分析。GIS可以实现如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拓扑空间查询、空间集合分析等空间分析,通过对城市规划的空间分析,可以辅助规划师更好地通过对规划方案的模拟、规划方案的选择、规划方案的评估等进行规划决策。应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人员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取各种分层信息叠合成各种所需综合信息,为自己的设计服务。例如,在旧城改造规划中就可以以地形数据为底层,叠合航空照片以及人文历史、房产数据、城建档案等资料,这样可以非常方便快速地做好文物保护、道路交通、管线等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快速预算出拆迁费用,做好拆迁安置方案、用地规划等。
四、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和面临的问题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查明城市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地理条件、城市建设条件、现有经济基础和历史发展特点和在区域生产力布局和城镇体系轮廓方案基本确定的基础上,确定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性质,拟定城市发展的合理规模,选择城市各功能部分的布局和用地。
常规的城市规划设计都是在测绘人员提供的测绘图件、资料基础上进行。以往由于规划设计涉及信息众多,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环境、历史、土地评估、人口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等,存在着规划设计与测绘、规划设计与社会信息严重脱节的现象。这样,难以使规划设计人员充分掌握客观实际的信息,因而不利于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建设的不定性增加了。经济结构、就业结构、投资结构的多元化使许多情况难以预见。“理想蓝图”式的、封闭的、静态的规划模式已经不适合了。城市的发展已经越来越需要实现动态监控和动态设计,以保证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难以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随着数字地图和GIS的发展,这些状况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五、目前GIS在我国城市规划中所起到的作用性
1、GIS在城市规划中的辅
GIS在城市规划中所起的作用只能是辅的,它对于规划的作用仅仅是数据库和工具箱而已。它不能代替城市规划师的作用,它可以模拟规划师的思维,通过分析的结果来验证和丰富规划师的思想。它是规划师和规划决策人员进行分析的手段,但不能替代规划师。
2、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局部性
目前GIS在城市规划中所起的作用只能是局部性的,GIS对城市规划中一些非逻辑占主导地位的方面如城市规划的经济、社会部分,所能表现和应用的深度不够。因此,在周期短、任务紧的规划设计中,应该将精力集中在应用性较强的局部方面,例如城市布局的空间分析等等。
3、 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广泛性
GIS相关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推动了GIS的普及推广,从而GIS将从面向规划决策提供支持转为满足多层次、多领域的广泛的社会需求。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呈现出广泛性的特点,他的应用逐步覆盖各个城市规划部门乃至全社会。
结语
GIS技术的发展,为社会诸多行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目前GIS技术推广到城市规划行业尚存在诸多制约因素的情况下,如何抓住GIS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并从中受益,是GIS技术应用及城市规划行业首要解决的问题.对城市规划行业来说,开拓GIS的应用,首先是要使规划师们熟悉GIS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其次还包括规划、管理工作自身的更新、扩展,因为很多应用上的局限来自规划本身还不适应实际的需要.因此,人才问题将成为GIS推广应用的一个关键性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关键词:城乡规划;应用型人才;就业;人才培养
2011年,城乡规划独立成为一级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思路正处于更新、转变的过程中。随着国家深化教育改革,2014年2月,国家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在转型的大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的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教育培养方向、就业等方面应有新的思考和举措”。
一、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及主要工作内容
从以往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得出,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六个:城市规划设计:依据现行的规划原则和设计规范,组织制定、参与各层面规划项目。城市规划管理:组织拟订、编制和修改各层面规划,可对规划设计工作进行审查和管理,实施城市规划管理监督检查,查处违反城市规划的建设行为。村镇规划:组织城乡一体化建设、村镇体系规划、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等镇域、村域规划设计工作。④城市设计:承担城市公共空间、开放空间、建筑空间组合、空间形象节点等的设计工作,撰写设计文件。⑤城市规划咨询:负责各类规划项目的咨询和策划、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招投标技术咨询等;组织市场调查,进行相关分析。⑥制图:使用CAD、PHOTOSHOP、SKETCHUP、3DMAX、GIS等软件工具进行制图:运用各类规划设计表现技法进行方案表达。
二、城乡规划专业就业应用能力要求
目前商丘师范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主干课程为城市规划原理、城市建设史、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城市园林绿地与规划、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等,以理论课程为主。但从城乡规划专业就业方向来看,较为偏重实践和政策,这就需要调整课程结构,以适应人才需求。
在原有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新增城市规划初步课程。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职业素质:较强的自信心、进取心、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并具备忠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全面的质量意识、法律意识。除基本素质外,毕业生还应具备相应的职业应用能力,每个就业方向要求具备相应的职业应用能力。
三、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探索
为满足不同方向的就业应用能力要求,根据城乡规划专业就业应用能力要求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新增设的主要能力课程,详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