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象观测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101-01
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面向广大电力用户的重要窗口,在维护供电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确保用户用电的安全性。面对日益剧增电能需求的同时,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非法用电、窃电以及操作人员不规范等方面造成的电能安全事故的处理。因而作为供电企业,只有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最大化的降低各种用电安全事故,确保广大电力用户生产生活正常、安全的运行。由此可见,就供电企业在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如何提高管理效率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做出以下几点探讨。
一、供电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是确保用电安全的前提
供电企业把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用户在用电过程中,供电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是确保用电安全的前提。供电企业如果没有做好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就会在电能输送过程中或用户在用电过程中产生各种安全隐患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就给供电企业的安全、正常运营造成不良影响,乃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最终酿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而供电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是确保用电安全的根本保障。
(二)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旨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不管是供电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还是一般的售后服务,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供电企业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到客户的需求,还能针对各种需求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加强供需双方的沟通交流,增强双方的信任度,为用户用电提供高效、安全的用电环境。
(三)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指导用户安全、文明的用电
供电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指导电力用户安全、正确、文明的用电。不仅能有效遏制各种违法用电行为,宣传窃电的危害性,确保电网和用户用电的安全;还能为用户提供电力技术服务,比如提供安全用电常识、节约用电技能等,为用户及时解决实际用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工需双方和谐化、文明化。
二、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几个方面
供电企业在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由于一些用户缺乏安全用电常识,私拉滥接的现象尤其是较为欠发达地区这一现象较为严重,更有甚者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尚存一些窃电、偷电现象,并随着各种窃电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更具有隐蔽性。这就难免在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加上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电力政企分开,电力行政执法权已交归电力管理部门,供电企业进保持单一企业职能,因而导致在原有问题上又新增一些问题。供电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几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缺乏重视程度
供电企业在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时,供电企业作为用电检查管理主体,而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人员是具体的实施者,二者必须高度重视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才能为做好这一管理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在而供电企业方面,通常是"雷声大、雨点小,"即宣传力度大、落实不够彻底;在检查人员方面,虽然企业上层制定了一些理论上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但检查人员对其落实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最终造成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案难以落实。
(二)用电检查与监督分工不明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电力政企分开,移交行政执法权,导致窃电、偷电等违法用电行为的查处主体编程电力管理部门,其查处性质是行政执法,查处措施主要集中于勒令停止违法行为以及电费、滞纳金的追缴,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供用电监督管理办法》和《行政处罚法》;而普通的违章用电其性质属于民事违约,其查处主体就是供电企业,供电企业查处的属性也属民事行为,使得这些规定增添了一份准行政色彩,其查处措施也大都为电费和滞纳金的追缴以及依法停电和赔偿等方式,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是:《用电检查管理办法》和《供电营业规则》。与前者相比其行政程序要少得多,导致用电检查与监督分工不明,在检查工作中难以把好度、定好位。
(三)取证工作困难
供电企业在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中,因为一些用户的违法用电手段极其隐蔽,因而必须有证据支持法律事实,方能起到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监督意义。而实际情况是很多证据都会被抹掉,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因取证不足或者难以取证就进行停电处理,导致取证工作陷入困难境地。
(四)缺乏培训力度
现在无论是学校的教学,还是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对于用电检查方面的培训和学历都支持不足,导致用电检查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用电检查程序不当、内容有遗漏,法律意识淡薄,最终造成用电检查管理工作很难落实到位。
三、关于加强供电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相关策略
(一)提高重视程度
提高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管理人员以及用电客户对用电检要性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逐步的持续不断的任务。不断有新的管理者、新的用电检查人员、以及新的用电客户出现,因此个人的认识程度都不相同,只有追求一个长期目标,加大宣传力度,甚至可以增加中学物理电学部分对用电检查知识的学习及考核内容,我们要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把用电检查的重要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社会准则的层面来。
(二)加大监管力度
电能是商品,盗窃电能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盗窃电能的量刑可以比照《刑法》264条盗窃罪来进行处理,对于情节轻微的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人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窃电行为,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费五倍以下的罚款。但是,在具体的反窃电过程中很多窃电户包括一些企业领导对违章用电或者窃电的监管不以为然,一些个人、企业公然对抗或者群体围攻用电检查人员。所以,对用电检查中的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供电部门除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科技手段之外,还应当不断加强法律监管力度,必要时可以协同公安部门联合执法,同时法律也要根据用电检查工作实际开展情况适当调整处罚力度,对于屡犯者加大制裁力度,并写入法律条文,确保窃电、盗电等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遏制。
(三)加大培训力度
无论是社会还是企业内部,都要加大对供电企业管理人员、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切实提高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提高用电检查工作人员的作业水平,比如组织收看查处窃电案件现场的录像资料,就是很好的教育培训形式之一。基层电力部门要定期组织辖区企事业单位的电工,同供电企业技术人员的互相交流学习活动。以保证用电检查管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可持续发展,不断有新的科学的管理政策出台并有效实施。
总之,供电企业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作为供电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开展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提高重视程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将这一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自身利益的工作做到及时、有效的开展,注意发动各单位从业人员的参与意识,同时呼吁广大电力客户积极协助,从而在确保用户用电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综合气象观测;问题;解决方法
综合气象观测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其作为气象工作的基础和支撑,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气象预报预警、制作气象服务产品、发展气象科学研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与积累重要的历史资料。为了让气象工作能够更好地为防灾减灾及人们的生活便利作出贡献,一定要有效解决综合气象观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保障综合气象工作能够高效进行。
一、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现状
综合气象观测是气象部门工作的核心内容,其工作的正常进行也为天气预报预测、气候分析以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各项气象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依据。近年来,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能力不断得到优化,已经初步建立由天基、地基、空基等组成的较为完善的综合体系,大力推动该业务的发展,将使气象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目前,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工作仍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问题,值得继续探索研究。
二、综合气象观测存在问题
(一)业务一体化改进不够彻底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包含了农业气象观测、地面气象观测、生态观测等,用于预报与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以告知给气象用户未来的天气情况,提醒人们提前做好气象灾害的预防工作,减小损失。目前已有80%以上的观测项目实现了自动化监测、网络传输及无纸化服务,但仍有部分工作是人为进行观测操作的。在人工观测的这些项目中,部分观测站仍然是专人专岗,没有形成一人多能的综合气象观测模式,这是工作人员岗位调整满足不了一体化业务运行的体现。一定要得到及时的改进,才能促进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开展。
(二)业务功能集约化能力受限
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包含多个方面,包括观测、探空、设备保障等。而我国气象业务的发展使得其实现了多领域自动化的格局。然而,仅仅要求多个部门形成连接式配合是远远不够的,应让所有业务人员加强学习各类业务,了解并掌握其工作方式方法,以达到真正的集约化综合气象发展模式。否则,一定会使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功能受到限制,从而阻碍这项业务的继续开展。
(三)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仍需提高
推动综合气象观测业务水平的提高,除了需要更加精密先进的观测设备外,更多的还要依靠在岗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人才比较稀缺,很多观测岗位人员趋于老龄化,认知与操作还停留在从前的观测工作中,无法适应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的改革与发展。而新招入的人才因岗位编制限制,人员数量远远不够,使得该项业务的人才队伍建设发生了严重“脱轨”的现象,综合气象观测改革与提升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整个气象业务的快速发展。
(四)业务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整体来看,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管理制度仍然不够完善,不管是人员的考核制度还是业务一体化的要求规定,都不足以有效管理与约束业务人员的工作情况。很多业务人员在工作中比较自由散漫,积极性不高,处于“混”着工资等退休的状态,从而导致无法提高综合气象观测工作效率。完善管理制度,制订可行性方案,是目前综合气象观测业务中的关键问题,必须得到妥善处理,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动这项业务的发展。
三、综合气象观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进行一体化改进,实现功能集约化
就上述提到的综合业务分工明确、专人专岗的问题,应对其进行一定的岗位调整,实现一人多岗、多责。但是,要不断减少改革中的业务岗位人员调整频次,根据岗位的要求来制订周期轮岗的计划,逐步实现一体化改进。同时,要顺应基层业务改革的需求,建立起专门的业务管理部门及相关的科研培训机构,从而加快完成岗位整合,更好地实现功能集约化。岗位的责任划分同样不能被忽视,一定要明确岗位的责任,可以制订专门的考核目录,不能使其责任界限模糊。
(二)培养与引入专业人才,提高综合能力
工作人员对于任何一个部门都是极其重要的,观测人员的工作能力决定了观测质量。针对我国综合气象观测业务高素质人才缺乏的状况,可以通过提高薪资待遇、提高就业补贴、加大对专业教育培训的投入,来培养与引入优秀的人才。在选择人才方面,要注意选择适合综合岗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学习能力较强的年轻员工,进而带动综合气象观测水平的快速提高。
(三)完善业务管理制度,确保工作效率
在综合气象观测过程中,一定要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不断修订人员考核方法及考核要求,在发展中改进和完善业务体系与管理制度。要根据业务的一体化、集约化的工作要求,逐步完成综合气象观测改革,坚持“统一中分类,分类中统一”原则,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四、结语
现如今,气象工作对我国的多个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甚至对于社会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综合气象观测中存在问题应引起重视,并制订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来提高我国综合气象观测水平,进而提高整个气象工作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富莲.地面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提升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7(9):47.
[2]吴佳丽,刘畅,李若楠.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6(27):241.
(福建省浦城县气象局 福建 浦城 353400)
摘 要: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站日常基本工作之一,也是重要工作。可以说,气象观测质量直接影响着气象服务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气象观测业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改革而来的问题也不断增多。鉴于此种情况,文章以某气象局为例,从其观测改革必要性出发,分析改革后气象观测业务面临的问题,提出有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发展;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P421.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5.026
依据中国气象局的统一规划,各地气象局逐渐进行了改革工作,随着改革深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做出了一系列调整。改革之后的气象观测业务不仅对气象观测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气象观测技术和气象观测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优化改革后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以提高本市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提高气象服务质量。
1 地面气象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在日常工业生产建设中需要用到气象服务,而且在人们出行等日常活动中也逐渐参照气象服务。所以说,气象服务在人们生产生活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人们在选择气象服务不但要求其具有准确性,还必须具有实效性。此外,更多高新软件科技的产生给传统的气象服务带来了巨大挑战。
以本市某气象局来说,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气象自动观测,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也相对比较成熟。但是,在部分观测工作中仍然需要使用传统人工观测方法,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在编写气象电报和地面观测记录等工作中也仍使用着传统方式,没有将自动观测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问题都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额外的人工工作量。简单来说,就是目前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无法适应时代的进步,在新科技面前稍显落后,所以对地面观测业务的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2 改革后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现存问题
2.1 观测技术水平不高
现阶段,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经过改革工作之后,对云和某些天气现象的观测技术还未实现完全的自动化观测,其中有很多观测内容还需要人工判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人工观测的主观性过强,不可避免会产生小误差,而且人工观测的次数有限,难以保证观测的科学准确性,所以在人工扶持观测过程中,有很多观测数据不能够使用,不仅浪费了人资力量,也降低了工作效率。此外,一些仪器开发设备不够完善,不能为自动化检测提供支持。这些技术问题都影响着地面气象观测技术水平。
2.2 观测数据量繁琐,难以保证实效性
目前,有关地面气象观测的软件广泛使用在气象服务工作中,所以传统5码报文已经不再使用,而是使用新型的长Z文件,其中包括了很多气象观测数据。使用的自动化软件一般在整点4分钟后就可传送数据。可见,在改革之后对地面观测业务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提出高实效性的同时,相关观测人员就要对数据进行严格检测,这对观测人员的工作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2.3 地面气象观测人才力量不足
随着地面气象观测改革任务的落实,很多观测人员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气象观测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在人工观测向自动化观测转变时期,气象观测人员的思想意识和观测技术尤为重要。在改革后,需要一大批符合自动化观测水平的观测人员。然而就目前气象局的观测人员构成来看,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改革后要求差距较大。
主要表现为:气象观测员的年龄偏大,思想意识落后,专业素质不高,现有的观测技术不能完全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所以在此情况下急需提高气象观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气象观测人员作出整体调整。
2.4 观测工作流程需要完善
地面气象观测不是一项简单工作,数据的收集到传输和等众多环节比较繁琐。气象局对工作流程和工作质量等多方面的控制还不到位,也就是说对工作质量的保障力不强,从而使观测数据得不到有效保证,最终影响气象服务的整体水平。
2.5 运行模式有待调整
传统的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是以人工观测为主要方式展开,但是随着改革变化,地面气象观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观测,提高了获取数据的有效性。但在实际中,地面观测业务的基本运行模式并没有发生较大改变,仍然以自动化观测和人工观测等多种方式共同存在,这样就没有从根本上解放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没有完全发挥自动化观测的作用。
3 提高地面观测业务技术的意见
为了进一步在地面观测业务中深入落实改革意见,保证地面观测业务在改革要求下能够更好更顺利进行,本文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改善地面观测业务,保证气象服务水准。
3.1 提高改革思想意识
上文已提到地面观测业务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对地面观测业务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有关气象局应该以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为主,积极落实改革发展建议。为了保证地面气象观测改革的有效性,首先应该转变观测人员的基本思想,将改革的主要思想贯彻到观测人员的意识中去,使其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提高观测人员工作责任感与自觉性,从基础上保证改革在地面气象观测中顺利进行。
3.2 重视服务需求
气象服务是为社会大众提供的,所以地面气象观测必须要以服务需求作为主要指导目标,尤其是在改革的推动下,更要深化这一思想。使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气象服务,合理调整气象规划服务,树立新的发展理念,保证气象观测业务质量。
3.3 提高观测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改革的背景下,观测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必须提升一个新高度,高素质的观测人员才能够有效掌握自动化观测技术,熟练使用自动化仪器,提高观测数据的有效性。高素质人才是地面气象业务改革的必要条件和支持动力。相关部门要定期组织观测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使其全面掌握气象观测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此外,需尽快加强观测人员的实践能力,使其具有实际观测业务能力,有效应对现实中的基本问题。从做好观测人员的培训工作入手,提高观测队伍的整体水平。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提供长久发展的动力。
3.4 加强管理体制
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地面气象观测业务当然也不例外。从观测人员入手,保证观测人员工作严谨性,建立有效的业务监管制度,保证观测人员按制度工作,避免违规操作。狠抓气象观测纪律,确保观测人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工作中,避免疏忽导致的气象观测问题。建立奖赏制度,明确观测人员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严格守纪。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体制保证地面气象观测质量。
4 结语
近年来,气象服务已经成为了社会日常生产和人们生活出行必不可少的参照依据,气象服务在社会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改革措施的深入,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也面临着种种问题。面对这一情况,培养改革意识,提高观测人员业务水平,建立健全监管水平等方法能够促进在改革背景下地面观测业务的发展。在实际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有关人员还需要结合实际观测情况及自身实践经验水平,综合改革思想全面提升地面气象观测质量,为我国气象服务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林铂岷,黄红辉,黄菊.应对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的一些措施[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6)
2 沙依拉·哈吉白,夏买提·赛依提.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后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北京农业,2014(8)
3 周柳丽,曾建平,黄金石,等.浅谈如何适应地面测报业务改革[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6)
4 张淑莹,魏正全,彭俊峰.地面观测业务改革调整给气象观测工作带来的变化[J].贵州气象,2013(8)
【关键词】气象观测:雷电防护: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002-01
气象观测场都有防雷设施,但是遭到雷击的事情还是会经常发生,这给人民的财产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现阶段,在观测设备变得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同时,雷击对气象站观测设备的影响也随之增大。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气象观测场是主要的防护雷电袭击的地方,虽然有关防雷技术在进步,但是主管部门的一些防雷设施还是没有进行及时改进;另一方面,以前的没有经过专业防雷机构系统设计和进行规范的施工,又因为气象观测场早已建立,而这些规范的措施随后才出台,造成了实践和理论的脱节。下面本文就时下气象观测场在雷电防护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气象观测场雷电防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 防雷设计不够全面。在《象观测场防雷技术规范》实施以前,很多气象观测场只有防直接雷击的一些简易设备,而没有综合的配套的完整的防雷装备。在这个规范落实以后,仍存在有大部分的气象观测场没有采用综合的防雷设施,很多地方只是注意到了安装简单的SPD,根本就没有把屏蔽、综合布线等等必要的设备安装齐全……
2 防雷设备的不规范安装。一些气象观测场的风向、风速信号线在没有单独金属管保护的情况下,只是粗略的考虑到只要布线美观就可以,与风杆上的避雷针下线在风杆金属管内一起引下,这样做的结果是将风向、风速信号电缆线设在了避雷针的引下线上,给使用者的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即使风向和风速的信号线采用的是带有屏蔽层的电缆,由于它的屏蔽层没有办法将避雷针接到雷电的袭击后而使电磁脉冲全部的进行屏蔽,风向和风速信号线感应出的电流远远大于采集器电子元件上所能承受的电流电压,导致采集器没有办法进行正常的工作,甚至会损坏。例如:惠州一个国家的气象观测场的自动观测系统的采集器连续两年三四次都遭到雷电的细节,造成采集器里面的避雷器损坏,采集器断电,不能进行正常的采集数据。经过现场的调查分析,原来是因为风杆上的避雷针引下线和风向、风速的信号线及布线的不规范引起的。风速信号线在布线的时候仅仅考虑到美观没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线,与风杆上的避雷针引下线在金属风杆里面并行而下,没有穿透金属管的布线,当风杆上的避雷针接到闪电形成的雷击电磁脉冲后,通过了采集器连接的风速信号线和电源线路的途径进入到了采集器的内部,导致了采集器的内部零件和与它相连的主控微机通信进行串口而被破坏。
3 风杆上避雷针引下线和气象观测场的设备在观测场内网上两点之间的距离不符合标准。为了达到平均气压、均等电流以及减少各种接地设备之间、不同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在观测场的风杆上应该尽最大可能地避免各种金属设备的外壳接地、屏蔽接地、保护接地等等都应该街道气象观测场的共用地网络之内,形成一个共用的接地综合系统。但是由于防雷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对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没有进行正确的理解,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上述的实际情况,他们把共用接地理解成把各种接地可以直接地连接在一起,这样做就给气象观测场的防雷安全上面带来了隐患。这也是气象观测场地在接地过程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在气象观测场的设备装确定并且和观测场地的网络进行连接时,为了避免风杆上的避雷针通过闪电泄放雷击电流时,对周围附近的设备产生干扰,我们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使风杆上的避雷针引下线接地和其它观测场的地网络接地点之间的距离大于11m。
二、采取措施
1 使避雷针和风杆之间绝缘。风向、风速信号的电线在穿金属风杆的指引下,金属风向杆做好接地工作,避雷针的引下线顺着金属风向杆的引线方向银质气象观测场的场地网络。把风向、风速号线顺着金属风杆的方向,全部穿过金属管,金属管要接地。风向杆避雷针在引下线的指导下穿过金属风险杆而到达气象观测场的网络地点。在气象观测场的设备安装位置确定好与气象观测场的网络地点进行连接,风杆上的避雷针引下线和其它接地在气象观测场网络地点的距离应该保证在11m以上。
2 在电缆的屏蔽层整体做好大于两个地方的接地处理。电缆屏蔽层的一端应该和气象观测场地的设备金属外表进行连接并且接地。另一端应该和工作地点内的等电位连接。气象观测站值班室的电话线、网络电线等等电气设备的SPD产品都比较成熟,选择的范围较大,注意做好等电位的连接。在各种观测的仪器信号线配套的SPD产品却很少。虽然和信号线相连接的数据采集器里面安装的有防雷单位,但实际上采集器里面的防雷单位都比较脆弱,需要在为它安装一个配套的信号SPD,以达到双重保护的作用。在选择SPD产品时应该按照国家的和行业的规范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在看说明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标准放电电流和有效电压的保护水平这连个参数。
三、结束语
做好气象感测站雷电防护工作是保证气象站进行正常运行的重要工作。在完成科学的防雷设计和施工后还应该认真地完善防雷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工作,对在工作中发现的每一个问题应该认真地思考并进行改进。保障气象观测场工作的正常进行,发挥它在雷电防护、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蔡耿华,邵洋,杨用球,等.DZZ1-2型自动气象站的故障判断和维修[J].广东气象,2009,5(2):58-60
[2]黄军.自动气象站常见的异常问题及解决方法[J].广西气象,2010,27(2):31 32
[3]晏敏,徐明芳.CAWS600型自动站维护和常见故障判断[J].广西气象,2011(1):65 73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分类;记录
气象观测资料的准确对天气预报、气象情报和气候分析等科研活动的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不断提高气象观测报告的质量是气象观测工作一直以来的侧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观测员要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对环境变化、气象探测设备特点对测报资料的影响有清晰的认识,笔者在这里就日常观测工作中一些常见的规范与常见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观测场
观测场即用于地面气象观测的场地。地面观测活动的大部分项目都在观测场内进行(除气压外)。观测场面积应以大小为625的正方形场地为佳,有平整的浅草覆盖,并以1.2m左右高度的白色稀疏栏杆围列。场地内工作仪器的置放应遵循东西成行排列、南低北高的原则:测风仪器安装在最北面,风速感应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m;由于百叶箱的通风效果良好,又有较好的防阳光辐射效果,气温和湿度的测量仪器应考虑置放在两个百叶箱内,测温元件和地面的高度为1.5m,以此保护箱内仪器和测量记录不受影响;雨量计和蒸发器置放于百叶箱南侧,器口离地面距离均为0.7m;观测场的南侧是地温场地,用以安装日照和辐射等测量仪器。观测场周围环境应开阔,保证观测工作不受局部地形与建筑物的影响。
2.地面气象观测的分类
地面气象观测包括天气观测、气象观测和其它一些特定的观测活动。
2.1天气观测将为天气分析和预报提供天气绘图报资料
通常情况下其定时观测时间为北京2、8、14、20时每天4次或8、14、20时每天3次。在台风季节,受台风影响的地区还要进行加密观测。
2.2气候观测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气候观测应和天气观测的定时一致,气候资料每天以北京时间20时为日界,根据温度、湿度等仪器的自记录,以小时为单位整理其读数,统计合计量、挑选24小时内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并在月终和年终的时,统计地面气象观测的月报表和年报表。
2.3其他观测
应特殊专业或者任务要求开展的观测。例如部分台站为民航系统承担了专业航空天气观测的任务,为其提供相关的航线气象资料。
3.地面气象观测中的常见现象
3.1器差值
器差指气压、气温以及相对湿度的实际测量值和自记值之差,在正常工作状况下的仪器,其值总会在一定范围内作规律的窄幅变化,但是有时候会出现过大的器差值。在仪器状态良好,工作人员操作规范的情况下,自记仪器的滞后性是导致器差偏大的首要原因。因为自记仪使用周期较长,灵敏度会随之降低,进而滞后性增大,因此当环境要素的变化增大时,器差绝对值的区间也明显扩大。
3.2干、湿球温度
据湿球湿度表测试原理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湿球温度总是低于或等于干球温度―这个温度值是经仪器差订正后的数值。但是,当空气湿度过大或有雾的时候,与此相反记录的现象也偶有发生,即湿球温度比干球温度略高。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湿度很大,干球和湿球温度表的测值相当接近,加之湿度过大致使干球球体表层潮湿、两支湿度表性能的微小差异,湿球温度就会略高于干球温度。此时的温度计算应将干、湿球温度视为相同值。
3.3最低气温和最低地温
通常情况下我们测得的地面最低温度比最低气温要低。但是在夜间阴天且伴有降水的情况下,会出现地面最低温度比最低气温要高的记录。究其原因,是因为在雨水天气的夜间,地表层面辐射的冷却强度减弱了很多,与此同时,降水使土壤湿润,热容增高,地面降温速度变慢,最低地温就会高于最低气温的记录就会产生。再者,如有冷空气的影响,气温降速也会大于地温的降速,更会导致最低地温高于最低气温。
3.4降水
一般情况下,实测降水量与自记降水量是相符的,而实测降水量与自记降水量是相对应的,但是,在工作记录中经常出现没有实测降水量却有自记降水量的记录,此数值一般为1mm,这主要是因为降水后雨量计的滞后性所致,也有可能是雾、霜、露等湿度较大的天气状况引起。
3.5定时降水量与蒸发降水量
一般而言,定时降水量与蒸发降水量是相对应的。但是只有定时降水量,却无蒸发降水量记录的情况也会发生。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两者的观测时间差异成为主要原因;而无定时降水量却出现蒸发降水量现象的原因亦是如此。
3.6积雪和雪深
一般来说,若某日天气现象有积雪,那么该日就有雪深。但是,由于积雪与雪深数值采集时段的差异性,出现有积雪却无雪深的记录是正常的,也是被允许的。
3.7 E601型蒸发量
因为处于蒸发水面上空的饱和水汽压通常都大于实有水汽压,所以日蒸发量多为正值。但有时候也会有负值的记录现象出现。日蒸发量数值为负的情况通常出现在湿度较大的阴雨天气,蒸发量的数值在这种情况下较小,而且在测定了蒸发降水量以后,雨量瓶内壁上附着的降水量残余等因素也会对蒸发量造成影响,从而导致负的日蒸发量的出现。
通常,蒸发量的负值是一个很小的量。
3.8 E601型蒸发量与小型蒸发量
小型蒸发量比E601型蒸发量要高的现象是相当普遍的,这是由仪器本身的结构、安装的高度和仪器工作环境的差异所引起。但是有时也会出现E601型蒸发量大于小型蒸发量的现象。
4.结语
地面气象观测是一项繁琐而严谨的科研活动。作为观测人员,首先要尽职尽责,还要有过关的专业能力,努力提高观测资料的“三性”,更要不断完善和增强观测方法以提高观测结果的精确性;在遵守场地维护和仪器使用规范的同时,要密切注意环境变化,消除任何可能破坏观测环境、影响观测质量的不良因素。
【参考文献】
[1]宇辉.提高地面气象观测目测项目的判别技能[J].山西气象,1997(04).
[2]张晓澜,花彦春.气候站夏季地面气象观测注意事项[J].黑龙江气象,2004(04).
[3]杨洪涛.地面气象观测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气象,1991(07).
[4]阮玲云,郑莉萍.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学习要点[J].现代农业科技,2010(12).
[5]刘助.地面气象观测概述[J].气象,19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