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盆底肌的康复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范文第1篇

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地收缩力评分、盆底功能障碍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盆底收缩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能够显著促进产后盆底康复,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产后盆底康复应用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07-01

盆底功能障碍容易导致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障碍,严重影响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妊娠和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最主要高危因素,这主要由于妊娠期激素及松弛素的变化,使得腹壁松软、骨盆关节软化不稳定、产道松弛所致[1]。因此,在产妇产后必需采用有效的方法来预防盆地功能障碍的出现。近年来,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其在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在50例产妇产后康复中实施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0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均为产后42d后恶露干净者,排除合并阴道炎、泌尿系统感染者;排除具有干扰因素的对象如巨大儿、早产儿、多胎、胎头吸引或产钳助产;排除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患者;年龄18~42岁,平均年龄(25.4±3.2)岁。孕34~41周。初产妇51例,经产妇29例;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体质量(3367.0±365.2)g;盆底肌肉评估Ⅰ、Ⅱ类肌纤维肌力均小于3级。将该组患者按照盆底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盆底肌肉评估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治疗之前两组产妇均进行盆底功能复查,内容除子宫复旧、伤口愈合情况外,还进行盆底肌功能测试。①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做主动收缩盆底肌肉训练:持续收缩盆底肌(提肛运动)5s,松弛休息5s,如此反复15次,每天训练4~8次,即进行有意识、有节律的做盆底肌肉的收缩与放松运动,从而加强盆底肌的力量。②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先平卧在治疗床上休息3min,适应环境,彻底放松。阴道电极长13cm,直径2cm,教会产妇Ⅰ类肌纤维收缩,及学会开会阴与腹部的收缩。刺激参数:单向方波,间歇时间10-15s,刺激频率30Hz。脉宽300μs,刺激强度20~30mA,刺激方式为自动(Auto),根据患者的感受,通过“+-”键调整电刺激的强度,给予产妇Ⅰ类和Ⅱ类肌纤维、各种场景、A3发射、会阴-腹部细条收缩的生物反馈训练模块,让患者跟着模块进行训练,在治疗时对患者加以指导,每周治疗2次,每周治疗20~30min,连续治疗5周。

1.3观察指标。两组产妇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收缩力评分、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由同一组医生进行评定。其中盆底收缩力评分采用Oxford SeMe评分标准(0~5分),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子宫脱垂、痔疮、阴道壁彭出、尿失禁、腰骶痛(平卧时有无疼痛症状,站立5min后出现腰骶部疼痛或疼痛症状加重)、会阴伤口疼痛,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尿失禁的评定标准见文献[2]。

1.4统计学处理。以频数表示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计量资料比较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以P

2结果

2.1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无子宫脱垂和会阴伤口疼痛出现,痔疮1例,阴道壁彭出1例,尿失禁1例,腰骶痛1例,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8.0%。对照组子宫脱垂1例,痔疮3例,阴道壁彭出2例,尿失禁4例,腰骶痛6例,会阴伤口疼痛4例,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40.0%,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产妇盆底收缩力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盆底收缩力评分分别为4.22±0.35、3.17±0.28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盆底肌在托衬盆底结构,维持阴道的紧缩度、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直肠括约肌及尿道括约肌的正常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3]。分娩易造成盆底肌不同程度的损伤,而盆底肌肉松弛不仅容易引发尿失禁,还可导致性生活不满意,子宫后倾或脱垂等问题。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也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盆底收缩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李瑞满,靳雪梅,罗新.产后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电诊断及其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6):5492-5494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 非手术治疗; 进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0163-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91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简称PFD,医学上也将该疾病称为盆底支持组织松弛。PFD多发生在中老年妇女身上,它主要是由于身体的某种病变使得盆底支持结构受到一定的损伤而导致的疾病,病情严重的话会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PFD的主要临床表现症状为盆腔脏器的脱垂现象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等。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内外关于PFD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在治疗上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与要求,但仍有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2]。因而对PFD的临床研究依然是医学界所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文就PFD的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并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做好指引。

1 行为治疗

实施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亦被称为膀胱训练。行为治疗主要采取的方法是医护人员要督促患者将日常的饮水与排尿情况作出详细的记录并认真填写膀胱功能训练表,还要引导患者将排尿的时间故意延长[3]。此举措对由SUI以及混合性尿失禁者较为有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对PFD患者实施行为治疗的重要性,它可有效地缓解女性尿失禁的现象,而且也进一步说明在女性的健康体检中,尿失禁检查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4]。

2 盆底康复治疗

2.1 盆底肌训练

盆底肌训练是一种主动盆底康复方法,也是治疗PFD疾病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盆底肌训练是由美国妇科医生Arnold Kegel所提出的,因此它被称作Kegel锻炼[5]。盆底肌训练是引导患者对“耻尾骨肌群”进行自主性收缩,从而有效的延长患者的排尿时间,对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现象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笔者对PFD患者进行长期的观察发现,约有84%的患者在实施盆底肌辅助治疗的基础上病症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康复率达到一半多,如果患者能够长期坚持锻炼,则康复率会大大提高[6]。而且研究发现在妇女产后引导其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的增强妇女盆底肌张力,减少尿失禁现象的发生,防止妇女阴道前壁出现自然下垂现象。然而,发现国外在治疗PFD疾病时已不单单是进行盆底肌肉锻炼,而是基于生物反馈的基础上实施盆底肌肉训练,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模拟声音将信号传递,研究人员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出患者的盆底肌肉处于正常或是异常状态,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疗[7]。在生物反馈机制中,通常选取的仪器是一些对妇女的生殖器官损伤较小仪器像阴道直肠压力球囊以及阴道直肠肌电图探测仪等,而且该方法已得到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效果显著、副作用小[8]。然而最近笔者通过一系列的观察研究发现:盆底肌肉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率,使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状况,但如果在盆底肌肉训练的基础上实施膀胱训练辅助治疗的话,则患者的症状会得到大幅度的改善,生活质量也较之前有显著的提高,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即治疗的效果在3个月后随即消失[9]。所以,可对一些轻度患者采取盆底肌肉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如条件允许的话则可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膀胱训练加以辅助,治疗结果会更加高效化,但超过三个月后治疗的成效性则要根据患者自身的免疫情况决定[10]。此外,由于盆底肌肉锻炼大都是在物理治疗师的指引下实施的,这样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女性患者的康复概率,从中也可看出治疗PFD的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实施盆底肌肉锻炼。

2.2 盆底肌电刺激

盆底肌电刺激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对妇女神经和盆腔神经的反射性刺激从而强化盆底肌肉的伸缩性。实施盆底肌电刺激的好处在于可增强盆底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加快神经细胞的修复功能,促进肌肉血液循环的畅通无阻[11]。在进行盆底肌电刺激时笔者通常选择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快速高频电刺激法,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盆底神经的反射,从而有效的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疾病;二是慢速低频电刺激法,它主要是通过刺激神经从而提高盆底肌肉的收缩性,该方法主要是针对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盆底肌肉薄弱的治疗[12]。研究发现,对PFD患者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法配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症状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因而在临床医学上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13]。

2.3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模拟声音将信号传递,研究人员通过对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出患者的盆底肌肉处于正常或是异常状态,针对具体的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疗,有效的缓解患者尿失禁现象的发生[14]。生物反馈治疗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引导压力计治疗;二是阴道锤的有效应用;三是生物反馈仪的使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主要是将探头放置于患者的阴道内,通过电信号的传递,将视觉信号回馈给患者和医师,医生通过对信号波的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状[15]。通过对54例PFD患者实施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研究,发现POP患者治愈率为10%,效果有明显改善的为70%[16]。而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大都是没有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盆底肌肉锻炼,这样做不仅起不到治疗的成效性,反而会加重病情的复发。所以,在进行盆底肌肉锻炼时进行必要的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很关键,它可提高患者的康复概率[17]。在实际治疗中,医生还应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后,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去实施,这样才能降低患者的病发症状,增强治疗的成效性。

3 子宫托治疗

子宫托治疗一般分为两种类型:支持型与空间填充型。支持型像杠杆型多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而空间填充型像立方型托常在中重度患者身上使用,空间填充型主要是通过托和阴道壁之间的吸引力从而确定托的具体方位[18]。子宫托治疗的应用范围较为宽泛,一方面可作为脱垂的一线治疗,另一方面还在手术失败或者症状得不到缓解时使用,提高治疗的成效性[19]。临床上,很多患者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子宫托治疗则是最佳的治疗方法,它的优点在于无需手术治疗,减少患者的疼痛感,为患者创设舒适的治疗氛围。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子宫托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实施子宫托治疗时,需要做好长期的护理工作,如果护理不当的话极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糜烂等现象的发生[20]。因此在使用子宫托治疗时,可对绝经后期的妇女使用阴道雌激素霜剂涂抹于阴道壁处,这样可避免感染。另外,子宫托的大小也要严格控制,尽量使患者在进行简单活动时没有不适现象发生则为宜。

4 药物治疗

在PFD治疗中,实施药物治疗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方式。药物治疗可分为两种:一是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二是雌激素替代。α-肾上腺素能激动剂的主要标志性药物是盐酸米多君[21]。它是一种外周α受体的强力选择性激动剂,在生物选择中激动剂主要作用在α1受体。药物治疗的第二种方案雌激素替代疗法在使用中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尽管雌激素可促进结缔组织增厚,强化尿道的封闭机制,但通过近些年的研究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妇女在进行雌激素治疗时病症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而且还会加重患者的尿失禁现象,如果继续使用的话,则会使妇女子宫内膜增生,严重者会诱发乳腺癌,所以,不提倡对SUI患者实施雌激素治疗PFD疾病[22]。研究人员通过多年的临床实验,发现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一种新型药物Duloxetine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它主要是一种去甲肾上腺和5-羟色胺重吸收的抑制剂,可通过刺激骸髓中的运动神经元来强化尿道括约肌收缩的功能[23]。Duloxetine的疗效评价指标有三个:一是每周漏尿频率的检测;二是平均漏尿时间间隔统计;三是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对所有患者正常用药后的三项指标进行仔细检查,如这三项指标有明显的改观,则表明该药物对治疗SUI有一定的疗效性[24]。Duloxetine主要是在患者储尿期进行作用并有效控制,因此不会增加患者梗阻性尿困难现象的出现[25]。倘若有尿路梗阻病史的患者在实施该疗法时要格外注意,以免造成尿路感染等现象的发生。

总之,通过上文的分析与探究,可知在进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中,康复锻炼以及选取有效的康复方法至关重要,它是提高康复率的有效保障。与此同时,不断优化与健全现有的临床治疗途径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内容,作为医护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理念与技术,这样才能不断增强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成效性,为女性创设舒适和谐的治疗氛围,帮助她们尽快走出疾病的困扰。

参考文献

[1]农美芬,王小燕,谭毅,等.三维超声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6):598.

[2]张弋廷,郭健,贺番,等.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6):55.

[3]魏艳,王小永.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新进展[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2,23(2):159-160.

[4]张吉红,郑坤城,黄伟勇.经会阴三维超声在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7):63-64.

[5]林忠,赵军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2):90.

[6]曹磊,王志莲.十一酸睾酮对肛提肌骨骼肌卫星细胞雄激素受体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0):1-4.

[7]王远菊.产后盆底训练对预防女性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45.

[8]王洁.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方法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6):179.

[9]王远菊.自体“桥式”阴道壁重建修补术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239-240.

[10]汪海妍,庄雅丽.改良盆底重建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32(5):609-611.

[11]秦亚东,李占元,王英,等.经腹直肠悬吊及加强盆底和消除陷凹治疗直肠脱垂23例报道[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1,5(1):100-101.

[12]罗玉媚,黄美珍.盆底肌肉康复器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11,24(5):30-31.

[13]冯明月,王中洁.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1,24(2):184-185.

[14]陈丽琼.我院1310例产妇盆底康复效果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9):246.

[15]林碧英,刘玉云.生物反馈电刺激家庭康复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疾病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 (1):127-130.

[16]陈剑,黄琼,谢臻蔚.雌激素补充治疗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浙江医学,2013,35(11):1107-1109.

[17]周健,林萍,李桂林,等.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9):28-29,31.

[18]曹磊,王志莲.雄激素与肌卫星细胞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1,9(7):118-119

[19]王渠源,邵艳萍,许宗兰,等.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老年盆腔脏器脱垂性疾病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98-299.

[20]朱锦容,杨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在盆底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37-238.

[21]任运红.分娩方式对产妇近期盆底组织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91.

[22]米建锋,梁桂玲,劳东玲,等.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2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9-20,22.

[23]冯娟,王瑶,张春云,等.经会阴三维超声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6):67-68.

[24]王根枚,刘艳娥,麦秀媚,等.经会阴超声对老年女性的盆底形态学观察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2):50-53.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范文第3篇

通讯作者:肖小玲

【摘要】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将已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58例随机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自我管理教育进行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在缩短排便次数、提高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使患者排便次数缩短、控便能力增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自我管理教育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排便功能训练

【Abstract】ObjectiveObject To prove the impacts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on bowel functional training after low colorectal cancer sphincter preserving surgery.

Methods58 discharged patients after low colorectal cancer sphincter preserving surger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nursing with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Compare the results of nursing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ose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sultsThe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better ability of reducing the times of defe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anal capacity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gaps were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can enable patients to reduce the times of defecation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defecation, and this can be beneficial to the recovery.

【Key words】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Low colorectal cancer sphincter preserving surgery, Bowel functional training

【Author′s address】Guangzhou Nansha District Lanhe Hospital,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480 PRC?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6.037

低位直肠癌治疗一直围绕根治肿瘤延长生存期、技术可行性和保留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三个主要问题??[1]?。保肛手术虽然完整地保留了括约肌的功能,但大多数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常有腹泻、便秘、大便失禁、里急后重等症状发生??[2]?,从而导致患者产生窘迫尴尬、抑郁、担心他人闻到气味的不良心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有研究证明,通过系统的排便训练方法,能提高患者对自我症状的控制能力,减少因症状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持患者良好的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3]?。为使患者能尽快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和系统的排便功能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3年9月在我社区已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出院患者58例,男37例,女21例,年龄19~80岁,平均55?0岁。术后局部复发,吻合口狭窄,精神异常、不合作者排除。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情无差异,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每月社区护士进行1~2次的伤口护理、饮食护理、功能锻炼及活动指导。?

干预组采取自我管理教育进行护理,干预内容包括:?

1.2.1由经过培训的护士与患者共制定自我管理康复计划,建立康复档案。?

1.2.2饮食指导:进易消化少渣饮食;避免产气及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进食应少量多餐,细嚼慢咽。?

1.2.3评估排便功能:每周评估1次,包括是否有排便异常,排便次数,括约肌功能,排便后主观感觉等。?

1.2.4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和完善排便功能训练内容:①缩肛运动:早、中、晚各进行收缩训练50~60次,方法:将食指插入,呼气时收缩括约肌(即上提),吸气时放松,以手指在肛管内能感到紧缩感为宜,同时用双层腹带加压包扎伤口或用手按住腹部伤口,以减轻练习时伤口疼痛。②排尿中断训练:指导患者在排尿过程中突然中断尿流,至尿流完全停止后再继续排尿,每次排尿中断3~5次,每日训练数次,同时进行有规律收缩腹肌训练,呼气时收缩腹肌,保留3 s,吸气时放松,4~6次/d。③盆底肌训练:指导患者在不收缩下腹、腹部、臀部肌肉的情况下,有规律地收缩提肛肌及耻骨尾骨肌,使阴道周围肌和括约肌做“吸入”动作,注意保持呼吸正常,不闭气,收缩放松各10 s后,连续15~30 min,每日2~3次。④定时扩肛:术后第3周开始,用右手食指中指带手指套涂石蜡油,缓慢插入5 cm左右,然后双指尽量分开,持续20~30 min。根据大便情况,每周扩肛1~2次。⑤排便反射训练:每日早饭后进行排便训练,方法:抬臀弓背,屈髋、屈膝平卧于床,先抬臀直髋,再弓背收腹,重复10次左右;如有便意可立即收缩并做深呼吸或通过变换、听音乐、看书等方法以缓解便意,要求持续?10 s?,不急于上卫生间;在排便时尽量躯体前顷,臀部抬高,使大便一次排空。⑥每日清晨进行直立与行走练习30~60 min。每天仰卧起坐和直腿抬高运动3~4次,每次10~15 min,方法:仰卧起床,按住双下肢,坐起再逐渐平卧,直腿抬高时双下肢并拢,直腿逐渐抬高至与躯体呈90 ℃,再逐渐放平,重复以上动作。?

1.2.5心理疏导:由具心理咨询资格的护士通过心理疏导、放松疗法、倾听音乐、兴趣培养、催眠暗示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每周1~2次,每次40 ~50 min;患者每天在舒缓音乐的配合下,进行放松训练,每次20 ~30 min。?

1.2.6护士每周上门检查患者排便训练记录单,了解患者每次训练方法、排便状况、训练后反应和存在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

1.3评价指标?

1.3.1排便次数??[4]?正常:每天排便次数在 4 次以下;轻度增多:每天排便次数 5 ~8 次;中度增多:每天排便次数 9 ~12 次;重度增多:每天排便次数超过 12 次。?

1.3.2功能的评价??[5]?优:干稀便能自制,夜间无失禁,能区别排便、排气;便前有便意,控制2 min以上,大便?1~?2次/d。良:干便能自制,偶有稀便随排气流出及夜间失禁,能区别排便、排气;便意不明显,能控制1~2 min,大便3~4次/d。差:干稀便失禁,不能区别排便、排气,便前无便意。?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排便次数和括约肌功能情况。?

2结果?

2.1两组患者3个月后排便次数的比较?

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在缩短排便次数比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排便控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完整的盆腔植物神经、完整的肛提肌和括约肌协同作用才能完成。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超低位前切除术后对排便功能可产生较大的影响,患者术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前切除综合征”,其特征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便急、大便失禁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6]?。因此术后早期患者的排便反射和自主控便能力是明显下降的。有报道指出??[7]?,“前切除综合征”症状多在 6~12 个月后消失,而缩短排便次数、提高排便的控制能力最方便、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持之以恒的康复锻炼。?

研究结果提示,自我管理教育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恢复到正常排便次数达25例,而对照组只有1例;功能优秀者达19例,对照组仅1例,上述比较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本研究对患者实行了饮食指导、评估排便功能、排便功能训练及心理疏导等措施,对排便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因为通过缩肛运动首先可尽快恢复直肠环的功能,逐渐在大脑皮层形成定时排便的兴奋性和增强盆底肌力量;其次排便反射训练可使粪便定时储存于重建的直肠,刺激胃肠反射,通过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建立排便规律,同时重建内括约肌功能,恢复和提高外括约肌的节制能力;盆底肌训练、仰卧起坐和直腿抬高运动则通过收缩腹肌,增加腹压,使盆底肌和括约肌非常协调地收缩,促进粪便排出。〖JP〗?

据报道,加强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不但能使患者积极主动采取预防措施,增加遵医嘱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疾病控制能力,也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8]?。本研究让患者参与康复计划的制定,使他们清楚康复的全过程,参与到自己疾病的管理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技巧;每天把锻炼情况、排便情况详细记录下来,让患者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护士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每周的康复指导,使患者放下思想负担,全身心投入到功能锻炼中。护士通过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加强患者对排便功能训练的认识和管理,并定时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督促患者严格按计划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排便功能恢复良好,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黎庆森,厉周.老年人左半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48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0,10(2):45-46.?

[2]蒋理立,李卡,杨婕.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早期排便功能训练对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2009,24(7):1867-1868.?

[3]陈元香,肖根秀,高镇松.时间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0,10(6):107-108.?

[4]李宇清,曾波航,杜志强.卡培他滨联合复方中药治疗晚期复发性结直肠癌[J].现代医院,2010,10(8):11-12.?

[5]赵良柱,焦光辉,陈宁.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排便异常情况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6):79-80.?

[6]谭翠莲,王瑛,卢晓明.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径路切除患者排便功能评估与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18):34-35.〖JP〗?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范文第4篇

通讯作者:樊军芳

【摘要】 目的 探讨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5月笔者所在科收治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的5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分阶段健康教育,观察其效果。结果 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对本病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调动了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 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了解健康知识,改变患者的不健康行为,收到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的“双效益”。

【关键词】 分阶段; 健康教育; 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是男性的性器官,位于男性膀胱颈下方,尿道从前列腺中间穿过。男性40岁以后,前列腺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出现症状,常有排尿困难、尿频、夜尿次数增多、尿潴留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前列腺增生出现明显症状者多见于老年人,老年人由于心脑血管疾病、肺部疾病、听视力下降、行动不便等,使术后康复造成更大困难。健康教育在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促进患者康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同时期,护士对其开展的健康教育。笔者所在科自2009年1月~2010年5月共开展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500例,年龄55~84岁,平均74岁。通过护士对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出院时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对本病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使其行为向有利于手术和康复的方向发展,这样既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水平又密切了护患关系,收到了良好效果。

1 入院健康教育

1.1 入院宣教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健康教育的基础。从患者进入病房起,责任护士应主动介绍自己,详细介绍病房环境、规章制度、主管医生、护士长,还有同病室的病友,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向患者讲解疾病的一般知识,使其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定认识和了解,解除其思想顾虑,保持良好的情绪来配合治疗。

1.2 心理护理 老年人尽管理解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都希望自己能够健康长寿。多数患者表现为不服老,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己老,因本病反复发作、病程长,较易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心理上也突出表现为无价值感和孤独感。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首先要尊敬患者,说话时要用“您”,尊称他们为“老师”、年轻护士称呼“爷爷”。有些患者有“返老还童”的现象,对待这类患者,护士要像女儿对待父母一样,在生活起居方面多关心他们,抽时间和他们谈心、拉家常。护士在和患者谈话时要有耐心,说话语速要慢、对听力差者声音可以稍大些,回答患者问题时要有耐心,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和依从感,以便更好地配合术后治疗和护理。

1.3 饮食指导 嘱患者多进食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以防便秘引起腹压增高,导致前列腺出血。对于吸烟饮酒的患者,入院当日即劝其戒烟禁酒,并讲明其危害。另外还要嘱咐患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

1.4 安全管理 入院后责任护士要对患者的现有疾病和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配合医生给予纠正和治疗。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如坠床、压疮、跌倒等应提前采取措施,比如对有可能发生坠床的患者更换带床档的病床,护士加强巡视。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使用气垫床,并定时为其翻身。对有可能跌倒的患者,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并在床头粘贴醒目标识“请注意谨防跌倒”,以提醒家属、同病室病友、护士及医生,共同来关注患者的安全。

1.5 术前专科检查的指导

1.5.1 直肠指检 是最简便的方法。用食指从伸入直肠,触摸前列腺大小、质地、硬度,也可以鉴别前列腺增生是良性或恶性。

1.5.2 术前作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彩超,测定残余尿量。作彩超前要告知患者憋尿,因为膀胱充盈利用振水波易于观察、诊断疾病。

1.5.3 术前作膀胱镜检查 注意检查前要排空膀胱,以了解尿道、前列腺、膀胱颈与膀胱内的情况,对下尿路梗阻症状明显、但直肠指检前列腺无明显增大或有血尿的患者尤为重要。检查后出现尿痛、血尿等均属正常现象。镜检后要多饮水,以稀释尿液,注意观察小便和腹痛情况,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1.5.4 尿动力检查 通过尿动力学检查了解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程度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疗效评估等。除自由尿流率是非侵入性检查,其余几项均是侵入性检查。

2 术前健康教育

2.1 术前心理护理 对于老年患者,会害怕不能耐受手术、术后疼痛、担心手术给儿女增加经济负担、担心手术失败等而产生焦虑心理,针对这些因素,给患者讲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式,如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有不开刀、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介绍手术医生熟练的技术,消除患者焦虑心理。护士还可以为术前患者和术后恢复期的患者“牵线搭桥”,邀请手术后患者用亲身体会说明手术的优越性和配合治疗的体会,使患者情绪稳定,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手术治疗。

2.2 术前准备的健康教育

2.2.1 手术室护士访视患者时,要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式,以消除患者因陌生感而产生恐惧心理。

2.2.2 术前一天晚进食半流质饮食,手术当日零点后禁食禁饮,防止术中呕吐引起窒息。术晨排便灌肠一次,防止麻醉后括约肌松驰,粪便排出,增加术后感染的机会。

2.2.3 术后常规留置三腔气囊管和膀胱瘘管,是为了引流尿液及冲洗膀胱之用,气囊导尿管有压迫前列腺窝防止出血的作用,因留置尿管的时间长,易发生泌尿系感染,术后要多饮水,2000~3000 ml/d,勤排尿,以增加尿量,冲洗尿路。留置导尿管可引起不适,如憋胀下坠,有排尿排便感,让患者提前有一个心理准备。

2.2.4 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便,避免术后不适应而出现排便困难。

2.2.5 护士术前要教会患者吸气时收缩括约肌,呼气时放松括约肌,以尽快恢复尿道括约肌的功能。

2.2.6 术前要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因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加食欲,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手术的耐受性。

3 术后健康教育

3.1 生命体征的监测 术后24 h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呼吸、血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和交接班,直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一旦发现病情有变化应立即报告医生。

3.2 的健康教育 患者返回病房后取仰卧位,6 h后取半卧位,可左右翻身并活动双下肢,预防形成压疮和深静脉血栓。行导尿管牵拉的患者牵引侧大腿外展15°,以固定和牵拉导尿管,防止气囊移位,停止牵拉后方可活动双下肢。

3.3 饮食的护理 术后禁食禁饮,肠蠕动恢复后从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进食高热量、易消化、纤维素多的食物,有利于补充营养和预防便秘。

3.4 膀胱冲洗的健康教育 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患者常规留置三腔气囊导尿管,接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以防形成血块而造成尿管堵塞。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依据引流液的颜色来调整冲洗液的速度,术后3~5 d尿液颜色清澈,即可停止膀胱冲洗。观察1~2 d后,无继续出血即可拔除导尿管。留置尿管期间患者要多饮水,每日2000~3000 ml,可稀释尿液以预防泌尿系感染及导尿管堵塞。

3.5 膀胱造瘘管的护理 术后保持膀胱造瘘管的通畅和造瘘口周围敷料的清洁,避免过度牵拉引起不适或造瘘管脱出。

3.6 尿道口的护理 保持尿道口及会的的清洁,每日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预防感染。

3.7 膀胱痉挛的健康教育 膀胱痉挛多因逼尿肌不稳定、导尿管刺激、血块堵塞等原因引起,导致患者下腹部阵发性疼痛,诱发和加重出血。目前术后常规使用静脉或硬膜外镇痛泵,持续小剂量给予,即可有效地解决膀胱痉挛的问题。

3.8 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 术后保持大便通畅至关重要。老年患者本身肠蠕动减慢,加上术后卧床休息,活动减少更易引起便秘。当用力排便时,易诱发前列腺窝出血。术后应多食蔬菜、水果和富含粗纤维的食物。

3.9 拔除尿管前的宣教 拔除尿管后会出现尿痛、尿频、血尿、甚至尿失禁,均属正常现象,嘱患者多饮水,对暂时性尿失禁可能需要2个月左右时间才可以恢复正常,以消除患者焦虑心理。指导患者经常锻炼盆底肌,以尽快恢复尿道括约肌的功能。嘱患者深吸一口气,同时收缩上提肌肉,坚持6~10 s,然后呼气。每次5~10 min,每日2~3次,循序渐进[1]。

4 出院指导

4.1 保持心情舒畅,调节情绪,放松心情,避免忧思恼怒,切忌过度劳累。

4.2 适度进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改善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环。

4.3 注意要多饮水,起到内冲洗的作用。尤其是术后留置膀胱造瘘管的患者,可以有效地预防尿路感染[2]。

4.4 注意保暖,尤其是秋末冬初季节,应及时添加衣物,防止受凉感冒。

4.5 避免久坐,切忌长时间憋尿,以免损害逼尿肌功能,加重病情。

4.6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减少前列腺充血的机会[3]。

4.7 避免摩擦。少骑自行车,会摩擦会加重前列腺症状,使患者感觉不适。

4.8 掌握盆底肌肉收缩锻炼的方法,尿失禁的患者更应坚持锻炼。如以上所述,要注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4]。

4.9 注意遵医嘱用药,发现有尿线变细、血尿加重、尿线分叉、排尿困难等情况应及时来院复查。

5 结果

5.1 由于老年人听力、视力减退,接受能力弱,对500例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的患者实施分阶段健康教育时要重点突出,反复多次强化,直到患者听懂,护士长提问时能将重点内容复述一遍。健康教育有家属的参与效果会更好。

5.2 通过500例前列腺疾病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有效预防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天数。

5.3 通过500例前列腺增生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疾病理论知识,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问卷调查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达到98%。

6 结论

6.1 患者对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效果和预后。前列腺增生手术多是老年患者,其特点是听力减弱、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掌握知识的能力有限,给患者做健康教育时应充分调动家属来共同参与,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能促进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使各项治疗措施落实到位[5]。

6.2 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确保了一次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会过多,避免了传统健康教育常采用的填鸭式的方式,将健康教育内容一次性灌输给患者,使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6]。

6.3 通过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了全面认识和了解,明确了配合治疗的意义和方法,从而提高了患者配合的主动性,保证了手术的按期实施,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天数[7]。

6.4 通过对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入院宣教、手术前、手术后、出院时的分阶段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有效地降低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丁炎明,孙燕.实用泌尿外科护理及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蔡淑芬.加强家属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05,4(3):70-71.

[3] 马玉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体汽化电切术32例治疗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75.

[4] 刘娥,任小趁.前列腺摘除术后不同温度冲洗液对膀胱痉挛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03,9(10):730-731.

[5] 顾沛.外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35-242.

[6] 丁建华,顾国岳.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治疗.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5(6):25.

盆底肌的康复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心理护理;下腹按摩;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h-8h不能排出尿液,临床上以小腹胀满、疼痛,或排尿不畅、尿液不能排净为主要表现的产后常见的并发症[1],其发生率约在10.9%左右[2]。尿潴留常导致膀胱充盈压迫子宫,引起子宫收缩不良,阴道出血量增多,是造成产后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3]。目前临床上尿潴留治疗以插导尿管为主,但该法存在诸多缺点,如造成患者尿道、膀胱黏膜的损伤,甚至发生尿道感染等。此外,热敷下腹部、使用开塞露促进排便、用温开水冲洗会阴、热气熏蒸外阴、艾灸配合耳穴埋籽等方法[3]均为对症处理护理措施。本科室护理人员针对产后尿潴留常见原因,根据“未病先防”思想,采用心理护理配合按摩下腹宫底部方法明显降低了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科住院196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其中98例为对照组,9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19岁-37岁,平均27.5岁,孕龄37-42周,观察组年龄18岁-36平均27岁,孕龄37-42周,两组无产道畸形,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无产程延长,排除合并内科疾病等其他疾病。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孕周、新生儿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心理护理:①个性化交流。耐心、细致地跟患者交流,认真倾听其产后主要不适,并详细解释产后发生不适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消除患者焦虑不安心理。如惧怕宫缩疼痛及担心排尿会影响侧切口的愈合而不敢排尿的患者,应鼓励患者排尿。②正确评估尿量,及时督促排尿。尤其是初产妇对分娩知识缺乏,惧怕疼痛,分娩过程用力过大,能量消耗大,故嘱产后2-4h内多喝温热饮料,促使尽早排尿;每3-4h排尿一次,以免膀胱过度膨胀引起排尿困难;③创造合适环境。对于那些不适应床上排尿又无禁忌症的患者,协助其下床入厕排尿或坐于床沿排尿,并用床边屏风遮挡,避免患者在病室排尿的害羞心理;创造轻松的排尿环境;④产后知识宣讲。跟患者交流一些母乳喂养方法及分娩后常用康复方法等感兴趣话题,取得产妇的信任与配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排尿;⑤转移其注意力。产后可放轻音乐在床旁,放松紧张情绪。在心理干预的同时予按摩下腹膀胱区及宫底部:方法:嘱产妇平卧,双下肢放平,操作者站在产妇的右侧,右手五指并拢,嘱患者均匀呼吸,待腹部放松后,右手掌面放于耻骨联合上4横指范围(膀胱区),左手拇指及食指(虎口处)按住宫底,协助右手用掌力向下向腹壁方向按摩,按摩时,动作宜轻、缓和,力度逐渐增加,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使小腹产生温热感。每次按摩10min,每间隔30min1次,一次无效,继续按摩第二次,连续观察6h。下腹按摩的护理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能具体对病人实施操作,操作人员观察并记录产妇首次排尿时间。

1.2.2 对照组 予产后常规护理,鼓励产妇多饮水,尽早排尿,自行下床活动,听流水声诱导、用热毛巾热敷下腹部。

1.3 疗效判断标准 以《妇产科学》中产后尿潴留的诊断标准[1]对产妇进行诊断,即分娩后6h仍不能正常排出尿液,小腹胀满疼痛,不能完全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尿液不能排净。腹部检查可扪及胀大的膀胱,膀胱叩诊区呈明显浊音。两组治疗后,观察首次排尿时间,6h以内自行排尿者为有效,6h后不能排尿者为无效;并记录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然后采用B超检测排尿后残余尿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 观察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0-2h、2-4h、4-6h、﹥6h)的排尿情况,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两组患产妇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后残余尿量比较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及排尿后残余尿量,观察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排尿后残余尿量明显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论

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相比,产后排尿时间较早,首次排尿后残余尿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产后心理护理结合下腹按摩护理措施可明显缩短产妇自解小便时间,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目前认为,引起产后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有[5-7]:继发性宫缩乏力、会阴损伤、精神因素、药物应用和留置尿管。

产后尿潴留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影响产后母婴喂养及休息,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预防产后尿潴留显得尤为重要。人体排尿与控尿受大脑皮层直接控制,与人的精神因素有关。产妇产后在病房小便自觉有害羞或不习惯心理,担心伤口重新裂开,疼痛恐惧又抑制了副交感神经,使排尿反射弧受到影响;产后产妇处于紧张、疲劳状态,无暇顾及排尿,从而导致尿潴留。心理护理可使产妇思想放松,疼痛减轻,使其认识到早排尿的好处及意义,鼓励早期排尿;同时护理人员与产妇进行近距离交流,实施健康指导,根据具体情况教给新妈妈们一些有关哺乳、产后康复知识,并给予更多关爱,使其充满自信,积极配合,有利于小便尽快排出。本组病例中,下腹按摩同时辅以心理辅导,符合现代“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的要求。研究认为[8]:按摩不仅可以疏通经络,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能使体内需氧量增加,激发人体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而且使人的大脑皮质功能彻底获得放松,缓解膀胱肌群紧张状态,促进膀胱和尿道消肿,反射性刺激膀胱,建立正常排尿反射,使尿液顺利排出。按摩在松弛尿道肌群同时,还能增强盆底组织的张力,促使子宫尽快复原,有效解决产后患者腹痛的困扰。另外,从中医角度分析,按摩宫底,可以使周围的穴位如关元、气海、中极等受到刺激,而中极、关元、气海均属于任脉穴位,是治疗小便不利的常用穴位,有促排尿作用。观察组中,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排尿后残余尿量明显小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可见产后心理护理结合下腹按摩护理措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产后尿潴留发生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下腹按摩操作简便易学,成本低廉,结合心理护理,明显缩短排尿时间,解除产妇的痛苦,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心理护理时,可在分娩前向产妇宣传分娩过程可能产生的疼痛和原因,解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让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指导合理用力,避免过度消耗体力而导致尿潴留;产后交流要真诚、耐心,仔细观察产程变化,及时处理,减少患者不适,加强产科人性化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5-381.

[2] Aruna N.Kekrea,Shyamala Vijayananda,Rupashree Dasguptaa,et al.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vaginal delive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 Obstetrics,2011,112(2):112-115.

[3] 侯丽辉.产后尿潴留的病因预防及处理[J].中国全科医学,2009,17(3):40-41

[4] 春.预防术后尿潴留的护理干预[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2):225-228.

[5] 马秀娟,郑颖.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837-4838.

[6] C.L.E.van der Walt,S.P.Jansen van Vuuren and C.F.Heyns.Urinary retention in women:Causes and management[J].African Journal of Urology,2010,16(1):7-11.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妇产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地层古生物论文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地质学会

中国妇幼卫生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