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视;媒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12-03
提到电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总会给人以印象是指收视率和市场占有份额,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它们只是核心竞争力的表现或者效果,而不是核心竞争力本身,就像一颗苹果,它的市场价值不等同于它的甜度。也许换一个角度来考察核心竞争力,媒体经营者的思路势必会更加清晰、明了。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人才、内容、创新要素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三大基本要素。
一、人才要素
人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电视媒体也应以人为本。目前国内市级以上的电视台拥有几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情况很多,但是人员数量和效益并不成正比。关键问题是人员过剩而人才有限,尤其是核心人才有限。毫无疑问中央电视台是人才最为集中的电视媒体,无论是新闻类还是文艺类的主持人都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这还不包括知名的记者、编导和各类技术人员。
一位优秀的主持人往往是一个栏目或一个频道的招牌。电视媒体的人才战略一般都是从招揽主持人入手。各家电视媒体所倾心的对象不是实力派的专业人员就是炙手可热的演艺界明星,因为他们的收视号召力无疑足够强大。
各家电视媒体也都在不间断地培养新人,然而现实是,一个新人的培养周期较长,这与电视媒体急速发展的规划不能同步,在更多的时候现成的人才都会被迫不及待地加以使用,因而各大电视媒体的人才争夺战近一两年到了愈演愈烈的程度。
人才是推动一个单位发展的有力因素,如何把优秀的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这就是常说的,好钢是否用在刀刃上,很关键。人才必须要有适合他展示自己能力的最佳平台,这个平台没有找准,人才就不会实现他价值的最大化。这就需要电视媒体和人才之间有着有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当然主要的是电视媒体要发现人才的价值所在、潜能所在。在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之后,媒体为这些人才量身定制一些栏目。
二、内容要素
电视媒体以内容为王,内容的优劣决定最终成败。目前来说,国内电视媒体的主要内容不外乎新闻、电视剧、综艺三大块。其中新闻和综艺节目多为自产自销的自办节目,而电视剧主要是由专业电视剧制作机构制作,电视台只是购买播出权。自办节目的内容往往是电视媒体从业者最为纠结、耗费精力最多的方面。
(一)以新闻内容提高核心竞争力是电视媒体的普遍选择
绝大多数电视媒体都是以新闻立台[1],因为关注新闻的受众数量相对较多,这符合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人首先关注点是可以直接影响自己的事情,然后才是考虑和自己间接相关的事情,而新闻内容往往是和自己直接相关的事情较多的内容,反之,电视剧、综艺内容则离自己相对较远。然而按照哲学的观点,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当新闻内容大而无当、言之无物的时候,人们手中的遥控板相应也会做出理智的选择。当然也有宁可不关心自己的身边的事情,而去欣赏艺术,追寻激情,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以主打娱乐的湖南卫视和主打电视剧的安徽卫视这么多年受到观众热捧的重要原因。此外一些其他专业频道也有一定的收视群体,如旅游类、时尚类、农业类等。但相对来说,上述频道的收视率是无法和新闻、电视剧、综艺频道相比的,前者面对的是大众,后者面对的是小众。
虽然表面上各电视媒体都在播出新闻节目,但是新闻的价值、受关注度都是不同的。如何打造有价值的新闻,从而提高新闻的关注度,一直是电视媒体致力于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电视媒体非常焦灼的核心问题。近年来,一个普遍的共识是电视要播老百姓爱看的新闻。究竟什么样的新闻是老百姓爱看的新闻,这个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不断探讨,但是至少和老百姓生活没有多少关系的冗长会议报道和那些只讲政治的假大空的新闻都是人人排斥的荧屏垃圾。荧屏垃圾之所以还不同程度存在,一方面是体制问题,另一方面是人们的认识问题,尤其是各级官员的认识问题。
(二)以电视剧内容提高核心竞争力是电视媒体的核心手段
在中国大陆地区,电视剧是电视媒体盈利的最常规的手段之一。大多数电视媒体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电视剧插播广告。大部分省级卫视获取的广告,70%源于电视剧的贡献。省级卫视的竞争主要的是电视剧的竞争,因此控制了优质的电视剧资源就等于控制了市场的主动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频道营销的重中之重。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国,每年产出的电视剧有一万多集。但是这个产业的产业链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如生产和播出严重脱节,每年都有半数以上的电视剧找不到销路,难以和观众见面。电视剧市场为此每年浪费近30亿元。即使是播出的电视剧,真正盈利的也只是三分之一,每年影响较大的影片也不过十部上下。以2009年为例,中国电视剧产业投资50亿元,创造的价值不到17亿元[2]。虽然如此,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宁买贵中贵,不买贱中贱。尤其是有实力的卫视频道,为数部电视剧展开了剧烈的争夺战,导致电视剧购剧价格一路飙升。随着电视剧购买成本的与日俱增,对电视剧资源的控制成为了电视媒体经济实力的大比拼。正如在资本运作中,投资额越大收益越大,反之依然。有实力的电视媒体一部好戏的收入甚至超过其他电视媒体一年的收入。一部好剧、大剧的首播权不是任何电视媒体都能买得起的,所以导致有些电视媒体只能望而却步。为了平衡供求关系,通常的格局是四家卫视同时播出一个电视剧,分吃一块蛋糕,这种情况屡见不鲜[3]。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要素模型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随之而来的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国内同行及外资银行在客户市场、人力资本、资产规模、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威胁与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使我国商业银行利于不败之地?这是很多经济学家及银行家都在思考的问题。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应突出竞争优势,而提升竞争优势,使自身能够优于竞争对手为客户提供更大价值的产品与服务的关键,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一、商业银行与核心竞争力
1.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首次出现在Prahalad和HaMel于1990年5月至6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文中指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后又有很多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延伸,通过总结与归纳,核心竞争力应该具有以下一些特性。
价值优越性:核心竞争力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为顾客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进而提升客户价值,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
难模仿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演进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其他企业难以模仿。
动态性:随着企业内外部生存环境的变化,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已不再适应自身发展,企业需要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创新,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整合性:核心竞争力是由多种技能、专长和竞争要素通过有机整合而形成的竞争合力,其是跨部门的知识整合,单个的业务单元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延展性: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多元化经营提供支持,帮助企业延展到新的市场,而不局限于某一领域的经营,使企业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2.商业银行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银行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组织,对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是否能够直接采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方法呢?首先,应该确定银行是不是企业。从企业与银行所具备的经济要素进行对比来看,主要包括:①是否为依法设立的法人单位;②是否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担风险;③在生产经营中,有无自有资本;④企业运营的宗旨是否为利润最大化;⑤是否依法照章纳税。通过对比发现,商业银行关于以上问题,与一般工商企业保持一致性。由此可见,银行属于企业,可以采用企业竞争力分析理论来对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展开分析。以上是商业银行的一般属性。
另一方面,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又存在不同之处,其经营的是货币和货币资本这一特殊商品;从事信用业务、货币业务以及信息咨询等服务;以借贷方式进行经营,自有资本比重小,借入资本比重大,是典型的负债经营企业;对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经营使银行能够接触到所有顾客群体。由于商业银行具有以上特殊性,因此在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的时候,在应用企业竞争力理论的同时,也应充分结合其自身特征。
二、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要素模型的构建
随着我国加入WTO,银行市场竞争愈加地激烈,客户成了银行间争夺的主要资源,提升客户价值成为银行经营的核心。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提升客户价值为中心,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合理有效的利用内部资源,形成领先于竞争对手的、不易被模仿的、能够支撑自身保持竞争优势的、为银行创造更大更持久价值的能力。
对于客户而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最易被感知的部分是其外部特征,内部功能通过层层交互作用于市场与客户,形成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竞争合力。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系统,在对其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时,应结合银行生存环境,切合银行发展实际,符合银行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商业银行的属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理论及核心竞争力作用的层次性,提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要素模型。
三、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1.制度完善与创新能力:制度是企业能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的“入世”,外资银行的进入,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双重挑战。为了更好的提升国际竞争力,制度的不断完善及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制度的长期执行与贯彻,能够在银行内部形成独具特色的价值观与经营理念,进而形成差异化管理思想与核心的企业文化,它们是很难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在优化的制度管理下,商业银行能够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进而培育银行的忠诚客户,忠诚客户是不易转移资源,其能够为银行带来持久的竞争力。
【关键词】城市核心竞争力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一、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层次体系建立
1.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混沌的系统,这些系统以其表现方式的不同可概括成两类:硬分力和软分力,其中硬分力=人才力+资本力+科技力+环境力+区位力+设施力+结构力,软分力=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这样城市竞争力的框架便表示为:城市竞争力=硬分力+软分力。
2.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城市核心竞争力是一座城市所具有的关键性能力,这种能力能使一座城市在某一个行业(或产业)、某一个领域取得领先地位,获得竞争优势。所以,在这些关键性领域的投入与产出比例一般要高于其他领域。
3.城市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由于城市核心竞争力判别系统是一个多级递阶结构,采用层次分析法较为适宜。
4.建立的指标层次体系
城市核心竞争力包含软实力与硬实力两方面。前者包含有: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后者包含有:人才力、资本力、科技力、环境力、区位力、设施力、结构力。
(二)层次分析方法的基本过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这一步中,我们首先要确定目标,随后找出影响目标的几个主因,而然后在每个主因下再找出分别影响这些主因的分因。
2.构造判断矩阵
确定各层次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并赋以相应的分值, 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分值标准如上表:
3.层次单排序
对判断矩阵B, 计算满足BW=λmaxW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式中λmax 为B 的最大特征根,W 为对应于λmax 的正规化特征向量,W的分量Wi 是相应因素单排序的权值。为了检验矩阵的一致性,需要计算它的一致性指标CI,定义CI=(λmax- n) /(n- 1)。随机一致性指标RI,可查表确定。
4.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需要从上到下逐层顺序进行, 对于最高层下面的第二层, 其层次单排序即为总排序。随后对这个总的排序矩阵计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5.一致性检验
对总排序矩阵的计算结果仍然要进行一致性检验,方法可参考步骤(3)
二、城市核心竞争力层次评价步骤
1.建立城市核心竞争力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以上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层次结构模型,即城市核心竞争力包含软实力与硬实力两方面。前者包含有:文化力、制度力、管理力、开放力。后者包含有:人才力、资本力、科技力、环境力、区位力、设施力、结构力。
2.构造判断矩阵
首先,建立城市核心竞争力层次矩阵,设为A,其表达如下:
其次,细化硬实力矩阵,设为B1,表达如下:
再次,细化软实力矩阵,设为B2,表达如下:
3.层次单排序
对城市核心竞争力层次矩阵A,计算其最大特征值λmax=2,对应的特征向量Wa=(0.6667,0.3333)。经过一致性检验得CI=0,既A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对硬实力层次矩阵B1,计算其最大特征值λmax=8.1, 对应的特征向量Wb1=(0.288,0.357,0.168,0.085,0.055,0.029,0.019)。经过一致性检验得CI=0.18
对软实力层次矩阵B2 ,计算其最大特征值λmax=3.47,对应的特征向量Wb2=(0.090,0.419,0.400,0.193)。经过一致性检验得CI=-0.177< RI4,既B2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4.层次总排序
进行总层次排序,其运算矩阵如下:
对总矩阵A ,经计算得CI=0.0016
致性要求,其结果可以接受。
三、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计算结果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城市核心竞争力总权重按大小明显地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硬实力中的人才力、资本力、科技力和软实力中的制度力、管理力。这一部分的权重值全部大于0.1,其中最小的科技力也有0.112。而在权重值列中剩下的因素组成了第二部分,其特征是权重值全部远小于0.1,其中最大的环境力也仅有0.057。因此,我们可认为以0.1为分界,在权重值排列中权重值大于0.1的可以被判断为城市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周宏山,吴诣民.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J].经济问题,2003(12):2-4.
[3]吴建琳,朱宁.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6(5):51-53.
关键词: 高校 核心竞争力 内涵 要素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挑战、技术的爆炸和知识全球化的态势,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高校转变传统办学的方式,在变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改革转型的关键点,也是现代高校发展的关键。高校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识别和培养本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认识竞争要素,培养并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在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其各项资源基础之上的,而高校的资源是指高校所拥有的所有则可以用来提高高校竞争力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等等。它们既是一个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又是形成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以这些资源为基础,通过有效整合利用,形成高校的特色力、管理力、学习力、创新力及文化力五大核心能力,构成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等核心功能的发挥。
首先,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不仅仅指高校的基础资源,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基础资源之上通过整合资源后产生的核心能力体系;其次,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以这些资源为基础,通过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等资源的优势,发挥高校的竞争优势;再次,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的价值是隐性的,是一种长期的、综合的、全面的价值,这种价值的目的是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取得学校和社会的双赢;最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要保持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这就要求高校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保持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为: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取得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和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二、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由高校的特色力、管理力、学习力等要素构成,高校的办学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构成部分,是一个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力求发展的基础。高校应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行业特色或学科优势,加强建设特色专业学科,提高科研能力,建立自身特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高校的特色专业为核心通过产生和整合更具有竞争价值的知识来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水平。高校的管理体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系统,高校的管理能力指高校管理者组织、协调学校各项事务的能力,它表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及模式、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措施、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管理力所具有的协调、组织的作用是高校实现高效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是促进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良好的管理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和规范,以此作为大学创新与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高校的学习力是高校为了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围绕信息和知识采取认知、传递、整合等行动的能力。学习力具有很高的独特性,能将学校从外部获得的知识和学校内部的特色相结合。将二者整合后的成果转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增强教学的价值和功效,提升学校的可持续核心竞争力。高校要保持自身持续的竞争力,创新能力要不断地加强,必须具备创新的知识平台和信息平台促使知识不断扩展、延伸;必须加强高校成员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促使其拥有创新力并在变革中增长。高校要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优势,就必须不断在高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知识及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拥有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高校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内涵,因为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大学和个人自我价值、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是在高校独特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经过高校不断努力实践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风格及传统习惯的总和。它是高校经过外部影响及历史沉淀而逐步形成的,凝聚在校园精神、校园文化、行为习惯、管理风格、教风和学风之中的特质。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体系中,文化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能为其它核心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和文化氛围,有助于学习力的形成和提高。学习力是创新力提高的基础,没有很强的学习力就无法吸收利用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就无法创新。创新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没有创新就难以保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发展。管理力是“剂”,使其它能力有机结合,并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构成一个各就各位、各尽其能的有机整体,进而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特色力是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由其它核心能力共同作用形成。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文化力形成的土壤里发展,以学习力为基础,将创新力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管理力对各要素进行协调整合,最终外显为高校的特色力,从而形成领先优势,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高校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促进高校的不断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现代意义的高校在中国出现已逾百年,人类社会也已跨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走进新的历史时代。然而,我们的高校在自身内涵的建设上却似乎与现代标准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现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恐怕是当今中国高校更深层的忧患,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高校能否培养出具有现代气质和人文精神的学生、人才和公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认清发展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严峻性和长期性,才能使我们的高校在各种压力面前认清自己,才能在逐步认识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继青,邓薇.大学个性与大学核心竞争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3).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其构成
企业文化研究由来已久,长盛不衰。关于企业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国外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威廉?大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迈克尔?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写道:“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2.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陈庆修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经济学家魏杰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确立的,为企业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这里强调的是一种价值观念,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而其他如企业的文娱、联谊、形象设计等,均不属此列。钟岩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一种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形成企业精神,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形成系列管理行为和活动。
3.关于企业文化的构成。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定义版本很多,内涵十分宽泛。管理学界通常按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研究企业文化,也有的学者将企业文化又细分为生产文化、技术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福利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我国经济学家魏杰教授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经营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二是管理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管理活动中所应有的价值理念;三是体制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体制运转过程中应有的价值理念。目前,较公认的是企业文化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和企业的物质文化。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成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核心竞争力由普拉哈拉德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坦普进一步发展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指出核心竞争力必须“在长期或短期之内对公司生存起重要的作用,对竞争对手来说是无形的,难以模仿的,是该公司独有的,是资源、技术和过程的混合,是公司能够长期保持的一种能力,比个人的能力要强大,对公司的核心产品最终产品十分重要,对于公司战略的贯彻十分重要,对公司的战略决策十分重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四个特征:价值性、独特性、不可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
2.核心竞争力的构成。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预见能力与核心执行能力。核心预见能力是有助于企业发现并掌握,能够形成先行一步优势的事实或模式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来源是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快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卓越的分析推理能力。核心执行能力是交付产品或服务的独特能力,借助该能力,企业能够按照业务领域的一流水平实施一项或多项流程。可见,在这两类核心竞争力中,前者使企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发现和创造顾客需要的特殊价值,后者则保证企业具有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实际能力气也有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最基本的要素包括核心产品、核心人物和核心价值观三个方面,但核心产品和核心人物必须都受到核心价值观的决定,否则无法发挥作用。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的论述,学界比较统争议较少。大多数学者认为,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两者有及其紧密的联系。
观点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的内在机制主要通过以下两点来体现:即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和主要组成部分(优良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观点二,从内容上看,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或几个点的优势、强项,而是一个企业在独特的竞争环境和管理理念之下,内部经过长期磨合而形成的协调配合的整体实力。从特征来看,企业文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扩展延伸性的特点。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整个动力系统,两者共同作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观点三,企业文化就是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有四个功能,即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辐射功能。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成功的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9]。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