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预算管理;业绩评价;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
一、业绩评价的内涵
业绩评价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对企业财务进行评价,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会运用运筹学方法和数理统计方法,按照特定的指标体系,统一的评价标准及程序来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对比分析,从而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营业绩做出客观和公平的综合评价。而且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下,业绩评价也随之不断的深入,在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当中,更注重于财务指标,目前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则更注重非财务指标的作用,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如过分的重视结果和内部评价,而对于动因及外部环境则较为忽视,这就不能更好地对企业业绩提高或下降变动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无法找出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不利于于企业战略规划作用的发挥,所以需要健全当前企业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体系。
二、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现代化企业发展过程中,预算管理体系是管理和控制企业的关键环节,也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为企业领导者决策的正确性及办事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企业得以整体发展的基础。
1.设计预算管理业绩评价目标。在预算管理业绩评价目标设计时,需要确保目标的完整性,需要将评价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决策和战略规划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其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实现对企业管理业绩体系的控制,确保企业评价指标选择正确的方向,确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当前在企业快速的发展过程中,要想确保其竞争中的有效优势,则需要从企业自身的优势出发,确保所制定的竞争战略的正确性,而评价目标的选择则需要以战略资源、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形成为其前提条件。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则需要对企业评价目标进行量化,以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员工学习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细分,将这四个方面的企业职能和作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企业业绩评价目标的设计还需要注重企业管理、发展战略及技术上的创新,从而加强企业自身的优势,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占据优势。同时还要对合作的客户和股东进行关注,对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进行统筹和优化,使业务之间具有更好的协调性,确保企业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设计预算管理业绩评价指标。企业预算管理业绩的核心即是企业评价指标,其不仅包括企业的发展能力、运营状况,而且资产运营、企业效益和偿债能力等都包括在内,这些内容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则极易导致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时刻对企业的运营状况、投资方向及发展进行掌握。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所以需要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确保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保企业评价的客观性。而且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还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资源具有直接的联系,所以需要确保企业设计的预算管理业绩评价指标的科学性,使企业充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3.设计预算管理业绩评价标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和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即企业的价值观,只有企业和大多数员工的价值取向相同时,才能确保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指引,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企业价值观的核心组成要素即是评价标准。在业绩评价系统中,通常有以下几种评价体系的标准:
首先是经验标准,这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摸索和实践形成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经验标准企业可以有效地对经营水平进行全面的掌控,企业经营者可以在企业经验标准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基础上,与自身对市场的反应度和行动力所形成的敏感度,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
其次是历史标准,历史标准是从企业发展之初直至企业不断扩大的整个过程中都在使用的标准,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历史标准是是对企业之间达到的水平的反映,对于企业内部进行调整和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历史标准是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其不具有共性,只适用于企业内部,对企业之间的比较不适用,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状况也不能及时进行反映,也不能对不同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地位和水平进行正确的评价。
再次是行业标准,这是一种动态的标准,是对整个行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水平的反映,对于同行企业之间的比较具有非常好的适用性,通过行业标准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竞争中存在的差距,有利于对企业在行业中的水平和地位进行决断。
最后是预测标准,这是将企业的自身的发展状况,将行业标准和历史标准有效结合而制定的评价标准,在目前企业的业绩评价标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其不仅适合企业内部业绩评价的本质要求,而且更符合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的目前的,但在确定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结束语
企业想要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建立合理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需要时刻掌握现代企业的发展步伐,随时调整战略布属,整合战略资源,调整业务流程,确保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才能使预算管理业绩评价体系得以不断完善,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英军.财务预算管理的作.价值工程.2011.30(6).
关键词:品牌 学科 建设 评价
一所高校的生命在于学科,一个学科的生命在于品牌特色。作为学科,涵盖着某科学技术领域内广泛的内容。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是最能体现办学品牌特色的方面。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高等学校必须建立既适合自身发展要求,又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特色品牌学科专业体系。这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
一、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学科(discipline )在现今高等院校主要指学术的分类,即按照学科的性质划分的门类,学科一方面起着目录性的指导作用,规定着人们探索的范围,而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制度起着规范的作用。 “学科”( discipline)一词应具有四个方面的内涵:
1.学科是一种理论化的知识形态。即通常所理解的知识门类、知识领域或教学科目。作为理论化的知识形态,每一学科均有其特定的描述对象、语言系统和理论体系结构。
2.学科是一种社会建制。是知识创新高度组织化、体制化的组织形式,每一个学科均拥有相应的专业组织结构和体系。
3.学科是一种规范制度。是知识规范化的结果,人们必须经由一定的学术与行为规训,才能成为学科中的成员。学科的规训规范控制着知识的生产,并有助于实现个人的专业化。
4.学科是一种知识创造的学术共同体。学科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学科外部影响机制促进着知识的创新。学科制度与大学的教学制度、学位授予制度、科学研究制度的祸合,使得大学在知识的创造、储存与传递中,乃至于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二、 学科建设的基本内涵
怎样看待学科建设,如何科学地开展学科建设是近年来高校探讨和实践的热门课题。在一定意义上,高校学科建设就是学科专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专业组织在大学学科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学科建设发展的深入,“学科建设”的概念却赋与了更深层次的涵义。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研究在朝着微观细分的纵深方向发展的同时,又朝着宏观整合的横向方向发展;这种纵向横向的发展,促进了学科间的不断交叉融合,使新的学科不断生成、发展与综合。社会的发展导致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对学科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科必须通过规划和重组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在学科不断发展的同时,学科建设也存在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
2.学科建设是对学科的学术发展进行有意识的管理,通过必要的措施和手段迅速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学科建设对大学的重要性己在国内高校中取得共识。由于学科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在理论上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方法,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揭示其内在规律。另一方面,学科的健康发展需要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要有相关的政策支持,有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加以规范。因此,学科建设过程是一个既要遵循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又要有行政手段参与管理的过程。
3.高校之所以能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是因为其在创造和转化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有三:一是创造新知识,作为知识资本的源泉和知识经济的原动力:二是将知识加以转化,应用于传统物质产业,使传统物质产品的知识成分和产品价值的知识含量不断增加;三是通过知识创新和转化,哺育新的知识企业,或为高校型企业,或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体。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已逐步由单一职能向多种职能转变,学科建设应及时适应大学职能发展的变化,根据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为导向建设学科。
4.在国内论述学科建设的有关文献中,特别强调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以品牌学科的优势去赢得高校的社会声誉。目前国内高校纷纷进行品牌学科建设,集中力量办好若干品牌学科以取得比较优势,再以比较优势获得社会的认可,以若干知名品牌学科扩大社会影响,扩大大学的知名度。高校品牌学科建设思想的贯彻,对于推动我国教育和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对于重点品牌学科建设本身而言,不论从理论的研究,规律的把握,还是机制的建立,竞争力的形成等方面,都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
三、品牌学科的建设
品牌学科是衡量一个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大学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内一流的高校必须拥有若干个国内一流的品牌学科专业。要突出重点,才能显示出特色。高等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服务对象来建立特色品牌学科体系。综合性大学在强调学科齐全的同时,也要在某些学科领域里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否则,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将处于不利的地位。非综合性院校由于条件所限难以成为综合性大学时,切不可盲目追求学科齐全的学科体系,而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特色品牌学科体系。行业性较强的单科或多科院校,应努力建设好行业需要的学科专业,牢牢占领行业这块领域。地区性较强的单科或多科院校,应立足于建设好地方所急需的学科,牢牢占领地区这块领域。对于一些规模小的单科或多科性院校,一定要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学科发展策略。国外著名大学的办学特色也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上。
四、品牌学科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建立
1.品牌学科的评价标准。对高等学校品牌学科的评选是我国加强科技发展,以帮助某些学科达到世界前沿的一项重要举措。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经过通讯评选、专家组审核等程序获得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品牌学科,都具备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代表了我国在本学科领域中的最高水平。传统的品牌学科评选过程中,除考虑国家需要外,在择优原则的基础上,侧重的是学科水平的评价。但近年来,“办学效益水平”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原因是它能体现高等学校对该学科的管理效率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对高等学校品牌学科的评选过程中,除考虑学科的学术水平的同时,也要考虑“办学效益水平”。因此,我们在评选品牌学科时,除了衡量学科水平外,也要衡量办学效益水平,从而在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优先发展那些办学效益高的学科,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应用。
品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品牌学科的学科资源和科学能力的集合体,蕴含在学科工作的方方面面,包含学科获得竞争优势的所有影响因素,简言之,品牌学科的评价可以通过审查下面八个问题来判断:(1)是否能给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带来长期性的利益;(2)是否能让学科在全国或国际的研究领域中保持长期领先地位;(3)是否能使本学科的工作效率超过其他学科;(4)是否能够成为所在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性战略之一;(5)是否是本学科独家拥有的,或者是被公众认为最优秀的能力;(6)其他学科要模仿该能力能否做到,或者是要模仿所花的代价极大或者几乎不能成功;(7)是否能够给学科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延展空间,能够使学科在现研究的领域或新研究领域中捕获富有潜力的新机遇; (8)是否能够不断创新、学习和激励,保持其相当长的寿命周期。
2.品牌学科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要设计出能系统完整地反映大学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特征的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性。即要有先进、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同时,这种理论又能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定性定量方法和建立什么样的数学模型,都必须是对客观实际的抽象描述。各个指标的概念要科学、要确切,计算范围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有不同的解释,不能各有所取。(2)层次性和系统性。即指标体系与核心竞争力的特定层次和系统结构保持一致,也应具有相应的层次结构和系统结构。应采用系统分解和层次分析法,由总指标分解成次级指标,次级指标再分解成次级指标,组成树状的指标体系,通过各指标之间的有机结构方式和合理的数量关系,达到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最优,才能客观地全面评价学科的核心竞争力;(3)全面性。学科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学科资源和科学能力的集合体,蕴含在学科工作的方方面面,包含学科获得竞争优势的所有影响因素。要力求使指标体系能反映核心竞争力的整体特征,反映各个层次与维度方面的属性,能概括核心竞争力所有的影响要素,既能反映其定量属性,也能反映其定性属性。(4)通用可比性。评价不仅是对同一学科这个时期与那个时期的比较,更重要的是用于不同学科的比较。如何使各类学科使用同一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并可作横向比较?主要是找出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的学科,尽管它们各有特点,但它们的投入都是一定的人员、一定的经费、一定的仪器设备等,从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产出都是一定的成果、一定的人才和一定的经济、社会(军事)效益。科学地、合理地把它们的共同点加以抽象、归纳、量化,这是使评价指标体系通用、可比的首要任务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评价指标的定义应尽量采用国际、国内公认的概念。评价的内容尽量剔除不确定因素、特定条件环境因素的影响。(5)可操作性。也就是明确性和模糊性相结合,评价指标体系要简繁适中,评价方法简便易行,即指标要细分到适当程度,既能揭示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又便于综合,定量指标要依据可靠数据,半定量指标意义上要尽量做到清晰、直观、易于获得,评价上可保持一定的模糊性,选择合适人员进行评价。(6)目标导向性。对学科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其目的不是单纯地回答学科“有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核心竞争力有多强?”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让学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核心专长及劣势所在,从而指导学科的战略发展方向,制定培养、开拓各种能力的次序,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调整学科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以达到或保持自己在国内甚至国外同类学科中的领先水平,这是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充分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雪梅:《关于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的建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2。
内容摘要:目前市场竞争,不再是单纯的企业间的个体竞争,而是企业所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综合竞争。占国民经济比重很大的中小企业应认真分析自己所面临的供应链竞争环境,制定对策,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充分利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带来的竞争优势,发挥自身特点形成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供应链竞争中生存成长。
关键词:中小企业 供应链 核心竞争力
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凭借其在资金、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及早进行了供应链流程再造,并且在供应链运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获得了直接、明显的效益。如目前海尔集团平均日处理订单能力达到200多个,而采购周期缩减到只有3天,生产过程则控在一周之内,基本实现了零库存。但是纵观我国的企业结构,除大型企业外,还存在有将近1000万家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左右,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将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小企业也不可避免地要参与供应链竞争,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与综合实力大都处于劣势,即使参与供应链,其对核心企业的依赖性也比较强,这就导致其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随时有可能被供应链淘汰。如何在激烈供应链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已成为中小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建立有效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一般是由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多个节点组成的,作为中小企业,往往在供应链上都是处于从属地位,因此从企业实际出发,选择能够促进自身发展的合作伙伴,建立统一的供应链目标、价值取向以及发展蓝图,从而形成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是中小企业有效参与供应链竞争的关键。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的核心是充分利用供应链内外部的资源,在供应和需求之间协同设计、开发、制造,形成共同利益和目标。
(一)确定合作伙伴的范围
结合自身的核心业务,通过分析竞争市场,获取相关的市场环境信息;供应商、经销商以及用户信息;产品信息甚至是竞争对手的情况,通过分析、对比这些数据,来确定是否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并划分合作伙伴的范围。
(二)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首先制定合作伙伴评价标准。合作伙伴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企业对合作伙伴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不同行业、企业、不同供应链下的合作伙伴评价都是不一样的。但不外乎都涉及到合作伙伴的诚信度、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等可能影响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方面。
(三)合作伙伴关系评价
在实施过程中对伙伴关系进行控制和协调,随时反馈运行情况,解决出现的问题。并且市场需求将不断变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修改合作伙伴评价标准,进行伙伴再选择,这就构成另一个运行周期,同时也是保证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选择的动态性和有效性的基础。
突出自身优势并形成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张瑞敏曾说“供应链管理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和竞争力。因为企业的资源有限,企业要在各行各业中都获得竞争优势很困难,企业要想发展,必须集中资源在某个所专长的领域即核心业务上”而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立业之本,是企业独有的不可被模仿和复制的竞争力。中小企业要想在供应链中形成核心竞争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找准在供应链中定位
任何供应链都有核心业务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要对自身的战略目标、产品结构、管理模式等进行评估,找到与供应链其他企业在核心竞争力上的互补性。正所谓“兵非益多,唯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己”。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多变、业务流程重组相对容易的优势,进行结构调整,以确定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明确主业,做到足够专业,形成特色和专业优势。
(二)利用差异性培养核心竞争力
中小企业在培养核心竞争力时一定要避重就轻,充分运用产品差异化和集中化竞争战略,努力研发和展示具有自己独特文化内涵和使用功能的产品,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以及附加功能上寻找突破口,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优势。
(三)形成品牌优势
企划大师史蒂芬金的一句话“产品是工厂生产的东西,品牌是消费者购买的东西。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而品牌确实独一无二的”。明确定义了产品与品牌的区别。中小企业在发展品牌战略时,切不可像大企业那样单纯在广告上投入大量资金,此举得不偿失,“秦池”和“三株”的失利就是典型案例。中小企业应该致力于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核心价值在供应链和客户当中推广开来,形成客户对自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改造信息管理平台
供应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加强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消除供应链成员之间信息传递的障碍,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形成由顾客需求驱动的无缝(Seamless)供应链,实现良好的协调,降低供应链成本,缩短各个环节的时间延迟,消除信息波动的放大效应,是供应链管理高效运作的关键。目前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大部分体现在办公自动化上,而没有充分考虑到供应链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造的关键是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实现高效、无缝的信息传递。
(一)实现内部信息共享
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企业可以拿出什么及多少信息同其他的企业交流与共享,这是实现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中小企业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可以通过Intranet(企业内部网)实现。其构架如图1所示。
Intranet构架简单,只需增加一组用PC作为WEB服务器来存放Intranet上共享的HTML标准格式信息以及应用。Intranet所提供的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环境。这个网络在企业内部是分层次开放的,所有信息和人员实行分类管理,通过设定访问权限来保证安全。同时,Intranet又不是完全自我封闭的,也可通过Internet对外开放,通过设立安全网关,允许某些类型的信息在Intranet与外界之间往来,这也是企业构建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
(二)利用B2B实现供应链信息系统的集成
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内部Intranet,自己作为客户端直接接入网络,建立基于Internet/WEB的B2B电子商务平台。这种供应链电子商务模式由于采用了与Internet相同的协议构建,因此具备兼容性、投资低、易用性以及可移植性等特点,与当前大部分中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吻合。中小企业通过统一的Web/Internet平台,可以完成从内外信息交换、供应链运作管理到客户服务的所有商务流程(见图2)。
利用B2B电子商务模式,中小企业可以浏览供应链内部任何企业需要达到的网页和窗口,使企业的信息查询和检索得到有效的简化,例如:供应商可以直接访问分销商甚至零售商的内部库存数据,了解更准确的需求信息,有效地避免由于多重预测所带来的信息失真;而制造商则可以方便地通过Extranet查看零售商的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而不必根据零售商的订单来预测需求情况。
采用VIM经销商库存管理模式
在供应链中,将用户对产品的消费体验和需求信息真实、快速地向供应链上游反应,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方向比较重要。中小企业鉴于自身技术力量的限制,一直以来依靠经销商的订单来决定生产动态。问题是经销商的订单就真的能够反映最终用户的需求吗?经销商做出订货决定的因素很多,例如对一个局部市场的垄断欲望;获得企业更多的销售返点;通过更多的订货获得更低的价格等。这些动机的根源并不是来自于最终用户的真实需求,因此也就不能反应决定供应链活动趋势的关键因素。
VIM(Vendor Inventory Management)即经销商库存管理可以通过一种良性循环的自我适应机制来获取真实的消费需求,降低渠道库存和对经销商进行汰弱扶强。在VIM管理模式下,只要一个产品没有被最终消费者购买并得到满意的消费,那么这个产品就不能算作已销售,并构成企业的一种潜在风险,企业同样负有监控该产品的流通状况的责任,而不管该产品的产权归属是怎样的。这就要求将产品的每一次转移或加工都要准确记录下来,并且能够让所有参与业务流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查询。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使得工作量激增,但是随着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自动管理系统的应用,以及智能包装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得之前无法控制货物的流向和流量的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VIM结构图如图3所示。
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供应链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包装技术,在每个单品(也称为SKU-Stock Keeping Unit商品的最小库存单位) 加入廉价芯片,从而清晰地了解到流通渠道中每一个物流环节的库存产品的单品种类以及每个单品的数量和相关的产品属性(价格、包装等)等,将流通渠道中所有的环节(除企业之外还包括分销商、各分支机构、区域配送中心等)所反映的企业产品库存的变动情况,统一纳入到企业库存管理的范畴。这样以来每一件单品都在系统中留下了一条清晰的业务轨迹,企业的管理者坐在电脑旁边就可以看出各个细分市场的销售和需求变动情况;经销商是否存在库存积压或缺货的问题,是否存在市场推广乏力问题;是采用现场存储,还是从配送中心直接发货,或是在临近的区域仓库调拨应急。
总之,中小企业应认真分析自己所面临的供应链竞争环境,制定对策,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充分利用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带来的竞争优势,发挥自身特点形成有特色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供应链竞争中生存成长。
参考文献:
1.朱鹤龄.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竞争环境下的生长对策.经济师,2003(12)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特性 财务表现 评价指标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特性
1.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核心竞争力”一词首次出现于1990年,著名管理专家C. K. Prahalad和Gary Hamel在《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中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Leonard-Barto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特有的、不易交易的、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包括四个维度:(1)组织成员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集;(2)组织的技术系统;(3)组织的管理系统;(4)组织的价值观系统。
Meger&Utterback提出: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他们强调在产品创新的基础上,把产品推向市场的能力。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引入核心竞争力概念,各学者的观点不太一致。如:徐二明认为核心竞争力包括核心技术能力和核心组织能力。卢福财等人认为核心竞争力包括技术能力、组织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等。张维迎博士把企业核心竞争力描述为“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特殊物品,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的,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种战略资源不一定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它可能是优越于对手的关键技术,也可能是优秀的管理人才,还可能是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或是多种因素的集合。
1.2核心竞争力的特性
核心竞争力概念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进一步分析其特性,有助于把握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根据国内外各学者、专家的解释,一般认为核心竞争力具有:增值性、独特性(核心性)、动态性等基本特性。各特性解释如表1所示。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系列能力的综合,受企业内部、外部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从企业内部而言,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创新能力、资源因素、企业文化、管理整合等方面。
2.1创新能力
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是技术及技术创新。从管理的角度看,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研究、发展、生产制造,再到商业化的过程。技术创新首先应对市场和相关信息了解、搜集、判断,然后进行研发,这个过程需要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最终是面向市场,满足客户,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创新产出。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久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
2.2资源因素
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大量优质资源的积累。这里的资源不仅仅是会计上的资产,还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客户资源、品牌溢价能力等。其中,人力资源是个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最终是由人创造的,企业若想获得持续的竞争能力,需要拥有核心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价值会影响到其他要素的发挥效果。
2.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所共同形成的价值观,也是思考与行为规范的体系。企业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其中,企业精神文化是核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组织与活动等。富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是一种稀缺资源,具有独特的不可复制性。因此,企业文化也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
2.4管理协调能力
根据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和特性,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需要技能、技术、知识、资源和能力等多方面的整合,需要企业在销、人财物各环节的管理中充分协调。管理协调的对象是资源的组合利用和企业的经营活动。高效的管理协调能力是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表现
财务报表不仅可以体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管理控制情况,而且可以反映企业最终的经营成果和经营业绩。因此,核心竞争力的特性也会在财务成果上表现出来。
3.1核心竞争力的“增值性”
根据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企业价值应该是利用与企业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折现率对其在未来经营期限内所创造的经济收益进行贴现之后所获得的现值之和。可以看出,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表现主要与三个因素有关:收益、增长与风险。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未来收益的主要决定因素。只有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创造出高的收益。同时这种收益应该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和增长性,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
3.2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
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还要通过财务分析去识别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技术、核心业务,具有独特、不可模仿能力的企业才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独特性”这一特性的分析可以通过分析核心技术的研发费用投入,核心技术人员的比重,核心设备的投入,核心业务所占比重等来进行判断。
3.3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
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性,在不断地变化和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壮大。核心竞争力在财务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持续地为企业带来盈利。盈利能力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企业经营成果和管理效能的集中体现。但是企业盈利能力是静态表现,不能反映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动态性。因此,应考核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来评价核心竞争力。
3.4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
延展性的特性主要是企业新产品、新技术的产出能力,难以在财务上单独体现。但为了保持前后一致性,本文以行业领先水平这一非财务表现作为评价标准,即,一个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行业中的主导者往往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3.5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整合性”
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整合性主要体现为各种优势的协调和平衡,从而使企业在平衡中求得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这一特性可以通过结构性分析进行评价:如资本结构质量、利润的结构质量、现金流量的结构质量、利润结构与资产结构的匹配质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与经营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匹配性质量,外部投资与增强内部竞争优势的协调,生产与营销能力的协调等。
4.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构建
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从管理方面、产品方面、财务方面等多角度进行评价,本文主要侧重于财务方面,基于财务信息,以核心竞争力的特征为主线,将内部影响因素与外在财务表现相结合,构建指标体系。评价思路见图1所示。
4.1增值性评价指标
从财务角度来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值性就是企业价值的增值,因此选取经济增加值指标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值性的特征。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是指企业一定经营期间内从税后净营业利润中除去所有成本后的剩余收入,这里的所有成本包含债务和权益成本。该指标是企业经营业绩增加和风险控制的重要考核标准,与通常意义上的利润指标相比,更明确地体现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能力。
2009年11月,国资委下发《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从2010年1月1日起,对中央企业全面推行经济增加值考核,并规范了经济增加值EVA指标的计算。
国资委EVA指标的计算公式及调整内容如下:
经济增加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
=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其中: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债务资本成本率×债务占总资本比例)×(1-所得税率)+(股权资本成本率×股权占总资本比例)
4.2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是企业巩固其核心竞争优势的前提,也是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这种特性是企业所拥有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以及无形资产等隐含型、稀缺性的资源决定。可以通过研发创新能力和科研人员比率两个指标加以衡量。研发创新能力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对核心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进而反映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和难以模仿性。科研人员比率反映企业在创新能力上的人力投入情况。
4.3持续盈利能力指标
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性,需要在不断地变化和成长中发展壮大,在财务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持续盈利能力。因此,选取持续盈利能力指标,体现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动态性。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获取的超出资本成本的平均投资收益率的能力,竞争力是长期盈利能力,可以用企业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或者长期平均的净资产收益率评价核心竞争力。另外,在企业多元化经营中,主营业务带来的利润一般是持续稳定的,而其他业务利润或偶然的利得具有偶发性。因此,基于此,本文选择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两个指标作为评价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指标。
4.4行业领先性评价指标
根据前面的分析,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特性与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相关,而市场份额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地位,因此,选取这一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市场份额是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直接反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对消费者和用户的满足程度,表明企业的商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市场份额越高,表明企业经营、竞争能力越强。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保持竞争优势。
4.5管理协调能力指标
企业的管理协调能力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主要是企业各环节的运转能力和现金流量的协调性。本文选取营运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即: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支付能力。其中,前两个指标的计算和含义与财务管理中一致,这里不再解释。重点对现金支付能力指标加以说明。
现金支付能力来考核企业在各个环节如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协调性。
现金支付能力=营运资本总额-营运资本需求
其中,营运资本总额=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
营运资金需求=(存货+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
若指标为正,表明企业自身拥有的营运资本足以支付开展正常业务活动的所需资金,投融资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协调较好,筹集的资金可以满足投资项目需求,生产活动正常运转;反之,若为负数,表明企业营运资本不能支持正常的业务活动,企业需要依靠外部融资来解决当前的资金短缺问题。
上述指标体系是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性和影响因素,选取了一些基本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但是这一评价体系并不能涵盖核心竞争力的全部内容,还有许多难以量化的、有重要影响的评价内容未能考虑,如: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的客户资源等。因此,对于核心竞争力的评价,还需要结合非财务因素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财务视角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编号:2011-QN-069。
参考文献:
[1]王秀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体系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闫华,李学峰.5种财务分析指标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国际商务财会.2010.8
[3]陈宏明,孙文川.基于财务视角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3
[关键词]信息系统 信息化 信息化评价 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78-01
1 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目的
企业信息化是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的必然选择,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建立一套科学、翔实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企业自身及其宏观管理部门提供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状态进行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客观依据;发现差别,寻找优势,获取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进企业肌体的良性循环,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采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由此可见,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评价的目的在于:
(1)帮助企业了解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对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诊断,对存在的问题和瓶颈有比较深刻的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围绕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2)有助于对企业绩效的横向比较,向行业先进水平看齐,从而找到自己与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分析和研究产生差距的原因。
(3)帮助企业合理配置信息化建设的资源,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佳的效果,促进企业在更大的空间内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4)帮助企业将信息化与企业战略有机融合起来,促进企业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推动建立企业自我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企业信息化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5)帮助政府主管部门掌握当地企业信息化的状况,为政府信息化投资、政策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2 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基本组成
企业信息化评价体系分为企业信息化评价对象、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评价数据以及企业信息化评价报告等几个方面。
(1)企业信息化评价对象。企业信息化评价主要通过企业信息化水平以及企业信息化效益来衡量,直接衡量比较困难,必须对他们进行细分,分解成若干个子指标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
(2)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模型。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是指如何根据企业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划分而形成能进行度量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信息化评价中常用的评价模型有:诺兰模型,SW―CMM 模型,技术―信息卓越度模型等
(3)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指通过一些关键性指标来反映企业信息化的绩效,它是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基础。没有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评价只是一句空话,评价将无从下手。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反映企业信息化的状况、水平以及企业信息化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它应是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经济指标和非经济指标相结合,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4)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是进行信息化评价的标尺。选用什么标准作为评价的基准取决于评价的目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标准,一方面可以用以往的、现有的信息化评价数据来进行纵向比较,反映企业信息化的成效;另一方面可以和同行业企业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判断自身的信息化状况、水平,找出与标杆企业的差距,确定日后的优化和改进方向。
(5)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对象的具体要求不同而有所不同,总的来说,要按系统目标与系统分析结果恰当选择成熟、公认的评价方法,并注意评价方法与评价目的的匹配,注意评价方法的内在约束,掌握不同方法的评价角度与评价途径。
(6)企业信息化评价数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出来了,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需要有指标的具体数值,这样运用评价模型、评价方法才能真正对企业信息化进行评价。定量指标可以直接测算,定性指标可以设计问卷或者请专家进行测算。
(7)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组织。企业信息化评价组织,是负责选择企业信息化模型、评价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设定评价标准的组织。评价组织通常由评价所需要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评价专家组成。参加评价工作的专家资格、组成以及工作方式等都应满足评价目标的要求,以保证评价结论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8)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报告。企业信息化评价报告是由评价组织完成全部评价工作之后,将企业信息化的水平、状况和信息化效益的评价结果,客观判断形成的综合结论的文本文件。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企业决策部门,作为经营管理改善和绩效监管的参考依据。
3 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想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评价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评价方案,但是由于对企业信息化含义的认识存在分歧,影响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因素比较繁杂,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在很多方面相互交叉体现等原因,使得这些方案多将重点放在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方面,或者过于强调软、硬件的技术条件,不太重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经营的结合;或者是指标体系过于定性化,主观性太强,可操作性和量化程度不够。
企业信息化评价,可以从企业信息化水平和企业信息化效益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用来对企业信息化的状况进行测评,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的信息化水平。该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信息化环境、信息化支撑系统建设、信息化应用状况、信息化人才四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企业信息化建设要立足于讲究效益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可以从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方面反映出来,有一点可以确定不能产生效益的信息化建设肯定是失败的。企业信息化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正是用来检验企业信息化的成功与否。该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来进行评价,经济效益又细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
4 总结
企业信息化正在不断地向着深度和广度推进,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是企业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的必然选择。
致谢
该论文受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教改立项项目《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研究》的资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