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线上授课的弊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国内外在线教育平台的现状
国外的网课平台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教育资源上都是一流的,网站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流行和宝贵的课程资源,有一些网站可以用手机上进行快速学习,选择在国外网站学习网课的人不在少数。有一些网站为用户提供的课程不只是用于高校的课内学习,还包括商业,创造力和技术相关的课程,类别覆盖营销、设计、摄影等大部分课程内容,种类繁多,同时老师也格外注重课堂交流。
国内的大部分授课平台倾向于名师录制视频授课,课程质量优秀,然而学生参与度就大大下降,听课效率偏低,而直播进行授课的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也较少,无法了解学生能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而且中国大学的视频公开课,大多是老師提前准备授课内容,进行录制,无课堂互动性,讲课内容过于书本化。
2. 移动互联网加速了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
按照Analysys易观的《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趋势预 测2018-2020》显示,随着移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移动教育产品类型愈加丰富多样。
多样智能设备的快速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升级为在线教育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移动端与PC端等形成互补,使得教育产品形态不断趋向综合,更便捷的社交分享使用户粘性加强,利用移动化、自主化、碎片化时间进行教学更具可能性。同时随着移动教育渗透率的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移动端教育产品日益成为厂商标配,在线教育的移动化程度也随之进一步深化发展,移动教育产品市场逐渐成为新玩家快速入门的机会。
线上教育相较于线下教育所具有的空间优势、时间优势以及能对知识达到更好的掌握,吸引了大批量的人群。移动互联网作为线上教育的基本依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在线教育市场的发展。按照Analysys易观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整体交易规模约为1066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26.5%,同比增长49.3%。互联网教育市场教育规模表现平稳且收入也呈逐步增加状态。
3.网络教学方法多元化
实施网课教学时,其信息资源应不仅来源于电脑所提供的教学课件,而更多的来源应是分布在网上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学生通过学校联网的教师、图书馆、社会场所甚至在家中即可迅速地得到世界上最新、最全的第一手资料,聆听世界一流教师的讲课,向最好的专家请教。可以说网课学信息来自于世界各个角落,其信息呈现多元化、全面化趋势。
乐享校园资信教育平台是针对于学生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的教学体系,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有着更多的领略,不仅仅是在网上查询资料或听取网上平台的官方视频所得出来的理念,而是需要以自我学校为基础,更多的深入领悟自己学校的授课理念和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同时可以选择进修其他大学的网课,明晰自己专业的内容,清楚未来的就业方向,深刻体现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多元化、综合化、现代化、个性化。
二、乐享校园资信共享平台设计
1.校园网站平台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requirement analysis)需求分析也称为软件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或需求分析工程等,是开发人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准确理解用户和项目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等具体要求,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表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从而确定系统必须做什么的过程。从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来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主要针对于用户视角下对网络平台的非功能需求作出如下平台功能性设计:结合了“直播教学”“论文文库”“赛事详情”“就业方向”“考证须知”“互动交流”等几大方向全方位的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中“直播教学”是网站是网站主要功能之一,主要实现OTO网上授课模式,唯一与现有网课平台不同的是,这里的两个“O”都是学生群体,是一个以学生主讲授课为主的教育平台,目的是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材多元化下针对于本校学生提供网课,使网课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学习效率高效化。“赛事详情”“就业方向”等功能面向于用户为高校学生提供更有利于其自身的赛事及就业所需证件。
2.校园网站设计理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行业已经很好的与互联网结合,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网站建设也是如此,由之前的大型网站转而到现在的小型网站,网站建设逐渐走向专业化,便捷化和小型化。
校园网站作为一个互联网教育平台,其设计来源起于针对现代大学生的学业没有较合适的教育平台。国内绝大部分教育平台更重视中学教育,而往往忽略了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所学教材和内容也不尽相同,造成难以解决学术问题,遗漏的课程难以弥补等等弊端。此教育平台正是想解决大学生找不到渠道而造成学习“难”的现状。
网站主要实现网课教育,所以在设计理念上分清主次,以网课教育为主,论文、比赛等方面为辅,在设计上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现内容。
三、OTO商业模式下的教育平台发展
摘要:新型网络学习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青睐,高校也逐渐将网络学习形式引入课程的教学改革当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讨论了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混合式教学增强了面对面课堂互动,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学习形式;混合式教学;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是单纯的面对面授课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编程的能力,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培养学生对于C语言的学习兴趣,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我校专业教师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们初出社会时,在工作岗位面临编程时就会发现无从下手,似乎学校里学习的C语言和实际应用中的C语言存在着天壤之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为此,课改小组积极去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于C语言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被动学变成我想学,并且实现独立编程的能力。
一、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
经过对本校该课程近几年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认真梳理和仔细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学分设置不合理,教学课时严重不足,高职学校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只有两年半,时间短课程多,无法再增加课时总数;(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落后。C程序设计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填鸭式的讲法,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更心烦。课下布置编程作业,大部分学生疲于应付,程序抄袭现象严重;(3)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学中存在着重语法,轻算法的现象,迷失了学习方向,丧失了学习信心;(4)教学内容及安排顺序有待调整。自该课程开设以来,受课时限制,课程后半部分的指针、结构体等核心内容很难从容展开。
二、引入混合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流程
2.1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
混合教学是人们对传统课堂上的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后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将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学习资源和不同学习环境如教室和虚拟的网络环境的混合。混合式教学核心是在恰当的的时间为适合的人采用合适的学习技术来传递合适的技能来优化教学内容。C语言课程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只有让学生多操作多练习,且让教师能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立马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了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由于课程课时数的限制,往往不能实现,而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将重要的需要面授的知识点放到课堂上,不太重要的知识点部分借助第三方平台放到网络上,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完成练习,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检阅即可。这首先解决了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赢得了更多的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问题的时间。
2.2线上学习,引导自主学习
每周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上传课前预习通知,让学生根据通知进行课程预习,预习内容包括课程动态视频,视频总时长一般不超过60分钟;单元知识点的课前小测,用于了解学生观看视频后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线上课程的讨论区,考虑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有疑问,一般又不习惯在课堂上提问,在讨论区上留言,不然能及时解决疑问,也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对问题集中整理分析,选择共性问题在课堂重点讲解、答疑或讨论,除了预习通知以外,还有课后小测以及课后讨论区,学生通过完成课后小测,让教师能更好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后讨论区是为了让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后,将学习的心得体验,亦或是仍然存疑的部分提出来,让教师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学习体验调整授课的方式。
2.3线下学习,提高授课效率
线下学习即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授课,课堂教学活动的教授方向是以课前线上学习任务的完成为基础,就线上学习的课前讨论区整理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强化重点、难点和易错知识点,采取案例程序分析的形式,分析程序算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再进行案例程序的改写,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改写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编程的能力。在讲解完单元知识点以后,增加上机实践时间,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堂任务,程序编写和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先在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在课堂巡查中,进行针对性个别引导,就出现的共同问题进行分析指导,上机实践课结束之前要求学生上传实践任务书,任务书内容主要是算法分析以及编程代码。
2.4考核评价设计
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可通过提高线上学习部分考核分数在总成绩的占比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网络教学平台里,有课前视频学习、课前作业、课后小测、讨论、答疑、交流、公告、文件下载等几个助学模块,在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每个助学模块来汇总学生的成绩,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区学生的活跃度评价学生在班级学习活动中投入的总体情况。
三、结语
从整个实施过程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和实践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网络教学平台使得教学资源更加的多样化也更加丰富,学生对于混合教学的方式接受度很高,课堂授课互动效果较好,上机练习机会增多提高了学生程序分析及设计能力。但想要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改进。
引用:
[1]陈旭.混合学习模式下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办发展的策略研究[D],2010.
[2]杨颖、曹红兵、王诗兵等.基于MOOC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1 高职院校3DMAX 课程教学的现状
1.1 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较差
授课对象为高职高专学生的自身素质差异较大,多数学生的文化基础和电脑基础知识比较有限,加上通用3DMAX 版本为全英文,使很多学生在课程开始阶段就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而3DMAX 软件操作的复杂性,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多数高校设置的3DMAX 课程不超过一百课时,根据经验,安排的课程课时只能让教师将3DMAX 软件的建模、材质灯光和渲染整套流程快速的讲授一遍,留给学生思考、操作和消化的时间非常有限,而学好3DMAX 软件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练习和积累,学生缺乏课后自主学习。
1.2 教学方式落后
通常的3DMAX 教学方式是老师先讲解示范,然后留时间给学生操作,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或熟练,再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运用一个或一组命令创建了一个模型或是场景,学生会跟随老师的方法来完成案例,这一学习过程会让学生形成固定思维,对于工具命令死记硬背,没有自己进行思考,造成很多学生只会使用固定的工具创建老师教授过的模型,无法举一反三。在3DMAX 软件的实际运用中,在很多情况下,相同模型可以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创建,而在有限的授课时间中,教师无法将方法全部教于学生,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
1.3 缺乏课余课后延展学习平台
因为3DMAX 软件的操作比较复杂,加之授课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操作积累,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后无法达到应有的操作水平。在课余和课后,教师与学生基本处于相互脱离状态,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学生也无法向教师进行请教,在课程结束一段时间后,学生彻底忘记了软件的操作方法。
2 3DMAX 课程教学的改革优化措施
2.1 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建立网络资源库
互联网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方面,特别是高校学生,和互联网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是吃穿住行还是获取信息,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高等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途径,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云数据技术,将各种教学资源整合优化,集中到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通过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产品进行开放式管理与使用,使得课程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建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开放性的、共享性的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通过平台了解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在课余时间在平台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学习任务;在课后通过平台对课程进行继续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实例操作、提交作业、查询课程成绩等。教师也可通过平台掌握学生学习的实时情况,完成课前准备、课中辅导、作业布置等工作,实现线上线下共同授课。
2.2 编写一体化教材或教辅资料
目前的3DMAX 课程教材主要是以文字叙述的方式对3DMAX 软件的界面、命令的讲解,忽略了实际操作的流程及具体方法,没有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无法使学生建立起3DMAX 软件的系统认知。在条件许可情况下,课程责任教师和授课教师可编写理论与实例结合的教材或教辅资料,教材内容可以先用文字或图片描述软件操作的流程、重难点及注意事项,同时每个工具命令的具体操作应制作成简短的教学短片,存储于学习平台上,配以二维码标识于教材上,学生在难以理解文字描述时,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进入相对应的短片进行学习,在教材或教辅资料上实现理论与实例操作的一体化,让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2.3 利用互联网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近年来,以脸书、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新技术被社会广泛关注,并受到高校学生的青睐,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快速发展使网络新技术应用于教学成为新的潮流。在传统的3DMAX 软件教学中,有着命令原理的讲解比较抽象、教师有较多的重复教学、学生观看示范操作的次数有限等弊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3DMAX 软件操作的重难点及命令操作流程,制作成教学短片,以类似微课的形式放置于建立的学习平台上,供学生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进行学习。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微信或微博公众号,实时课程信息,3DMAX 软件发展动态,开展各种有关于课程学习的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网络新技术的应用给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使得师生之间在网络空间的交流更加通畅和平等,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多维度的师生互动。
2.4 项目导入、分层次教学
传统的3DMAX 教学基本是以个体学生为教学对象,面对一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因个体差异,每个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量也各不相同,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在教学中应将项目教学与分层次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个体情况进行项目分组,项目的实践和考核基本单位是小组,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根据学习能力选择相应层次学习任务。小组成员参与项目活动,构建个人的知识,完成个人分工的同时,也促进了项目组目标的实现。项目教学与分层次教学相结合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不是降低教学要求。
2011年,读大四的马鸣悦抱着极大期望报了个面授考研辅导班,但最终还是考研失败;3年后,已工作的马鸣悦调整方式报了个线上考研辅导班,最终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公共管理硕士。
“我只利用每天下班后的3个小时学习,效果却是以往线下学习的3倍。”马鸣悦告诉《t望东方周刊》。
在她看来,在线教育让以往枯燥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动力,时刻督促学习者自我检视。这也是众多在线教育受益者的相同感受。
不过,也有参与者对此嗤之以鼻。
“在线教育不过是把线下课堂搬到了网上,换汤不换药,并没什么新意。”张嘉明对《t望东方周刊》说。他是华南一所大学的大三学生,目前在某线下教育机构上会计师辅导班。
这样的争议从未中断,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选择线上教育。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国内在线教育用户人数在2013年已经达到6720万,预计2017年将达到1.2亿。
让学习者自由安排时间
经历过考研失利的马鸣悦对辅导班的选择非常慎重。她曾经选择了几家知名的线下培训机构认真作了比较,但最终,灵活的时间安排让她这个上班族下定决心选择线上课堂。
“我的学习只能依靠闲暇时间,所以时间是我选择辅导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马鸣悦说。
这是线下学习的最大缺陷,却是线上学习的最大优势。
新东方在线考研英语老师甘源告诉《t望东方周刊》,线下课程均有固定而紧凑的时间安排,学生基本没有自主选择权,只能跟着培训机构的安排走。由于平时需要上班或上学,多数学员只能选择晚上或者周末上辅导班。
“这导致周末课程人太多,基本选不上。”和马鸣悦拥有同样经历的刘飞告诉本刊记者,即使能够选择周末上课,费用也往往比其他时段要高。
当时刘飞报考的线下培训班是在周三晚上。每次上课,她都需要从郊区的公司挤一个多小时公交去城区,下课后再坐一个多小时公交回家,有时还需打车。
在线教育则不然。
培训机构在设置线上课程时间和周期时会优先考虑是否跟用户时间匹配,让他们能够不耽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这也是包括新东方在线、沪江在内的多数线上教育平台选择录播课程的一个重要考量。
以沪江为例,其平台上的课程以录播为主,辅以少量直播课程。前者主要针对上班族,后者主要针对学生,目的是让不同的学习者能自由安排学习时间。
此外,在智能硬件普及的今天,多数在线教育平台都开发了移动端课程模式,让用户能在拥挤的地铁或公交车上用手机学习。
“这样路上的时间就可以充分利用而不会浪费。”马鸣悦说,之前她每次去培训机构,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比上课还多,现在甚至还能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在线学习。
不止于“对上课时间负责”
2012年,刘飞报过一个价格上万元的雅思课程,但考试却未过关。第二年,他又换了一家培训机构,结果也没多大差别。
“这些(线下)培训机构收了钱就给你安排各种课程,根本不管你的学习效果。”刘飞说。
最让他气愤的是,线下培训机构的老师往往是讲完课就走人,不会与学生有过多交流,即使有问题也无人可问,“老师只对上课时间负责,其余时间则不管不问,没人关心你学得怎么样。”
甘源说,这正是线下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端,“只关注老师教的过程,不关注学生学的过程。”
在线教育希望解决的正是这一问题。
以沪江为例,其构建的一套学习系统不仅包括线下教育最核心的老师授课,还包括与之相辅的在线答疑解问、师生在线互动以及课后学习效果测试。
新东方在线更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用户的后台学习数据对课程进行流动性调整。比如,用户在视频课程的某一时间点停留较长,后台就会认定这部分内容较难,老师在上课时便会增加该部分的授课时间。
“这样既能有所突出,又能提高效率。”甘源说,这种闭合式的学习系统不仅便于平台有针对性地优化学习环节,还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学习效果。
这也是学员最希望获得的。“如果在线学习还是和线下一样,那我选择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刘飞告诉本刊记者。
脱离约束即脱离保护
在线教育也有明显的短板。
企鹅智库的《2014中国在线教育研究报告》显示,35%的用户对在线学习的效果和教学质量持怀疑态度,位列“用户不使用在线学习产品原因”首位。
“视频学习是一个新鲜方式,能提高用户的学习积极性。”在某教育机构担任高管的黄伟对《t望东方周刊》说,但用户往往不能集中很长时间观看视频,这就使得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上述报告显示,32%用户在线学习时间在30分钟以内。
刘飞说,他每次视频学习的时间基本不超过20分钟,“因为没有教室里那种学习气氛,很容易走神,如果自制力不强,根本没法坚持学到最后。”
这也是在线学习课程完成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更大的问题是,很多在线平台的直播课程常常因网络问题遭到用户投诉。
刘飞曾有一节英语口语直播课出现了长达10分钟的掉线,尽管随后恢复了直播连接,但用户却将上课的老师骂哭,最后平台只得承诺另找时间补课,“大家之所以反应激烈,是因为当时的直播课并不是在高峰时段,不应该出现那种情况。”
而在周六周日或晚间的高峰时段,这种情况更常见。刘飞告诉本刊记者,这种常见的网络事故让用户有很多不满,但一旦交钱就不能再退,只能忍着。
双重解放
去新东方在线之前,甘源在一家知名的英语培训机构任职。他每天的工作是穿梭在各个城市上课,常常是一节课刚结束就要赶去机场飞下一个城市,基本都是卡着点过的。这曾令他疲惫不堪。
而今,他只需从容地坐在电脑前,通过网络就可以面对全国各地的学生,再也不用疲于奔命。
实际上,尽管线下老师和学生之间是面对面的教学,但他们的互动也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由于时间安排过于紧凑,下课后老师和学生基本没有交流的机会。
而互联网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讲课只占我很少一部分时间,更多的时候我要和学生交流,解答他们的疑问。”甘源说。
学生们则得到了充分的解放。最大的变化是,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线下课堂,学生往往因为面对同学和老师时的心理压力而不敢发言。”甘源说,虚拟的线上课堂化解了这种恐惧。
“线上课堂的讨论非常激烈,同学们回答问题也更积极。”马鸣悦说。
关键词:Moodle平台;混合模式;课程资源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74
1前言
2016年国务院总理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大学生作为全民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在其中无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早在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就已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未来5年给出了明确目标,要求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同时教育部还提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要实施好创新创业教育,首先应以创新创业课程为抓手,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新型互联网技术为手段,通过对创新创业类课程的优化和改革,进而达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通过对目前大学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程为蓝本,结合moodlen平台的互联网新型技术,以期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范式改革中做一些尝试,能够打破课堂授课形式较为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弊端,从而达到新教学环境和条件下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2大学创业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新兴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快速发展,以前填鸭式的课程教学方式与数字信息化高速发展所带来了的新机遇与新要求已显得格格不入,在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下,各高校的创业课程教学方面如何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目前我国高校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授课内容陈旧,灌输性强
随着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的更迭速度进一步加快,尤其是创新创业方面知识的发展和替代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而我们目前的授课内容大部分来自于书本,内容过于陈旧,即使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或者其他形式的多媒体资源,但由于内容往往杂乱无章,不成体系,并且很多知识要点可能是泛泛而谈,无痛不痒。很可能导致任课老师在上课时的授课目标不明确,学生学得也是云里雾里,更别说上好一节完整的课了。同时还存在在上课过程中,任课老师基本上都是满堂灌输,从而导致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听起来枯燥无味,兴趣全无。
2.2学习兴趣不足,授课方式较为单一
大学开设的课程门类众多,学生每天疲于应付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授课效果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授课方式过于单一,提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为例实践内容居多,应采用理实一体化授课方式,而实际授课多以讲授为主,配合课内实训,与创业实际情况脱离较为严重。
2.3授课教师创业实践经验不足
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创业意识,选拔创业人才。因此,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要求任课老师具备较为丰富的授课实践经历,甚至是创业实战经历。而在实际授课教学过程中,部分此类型课程的任课老师往往是刚刚结束自己的学生生涯后直接就来到学校教授学生如何创业,此类情况本科院校尤其突出。任课老师自己具有很少甚至没有相关的创业实践经历,如何能够把实践性很强的创业这门课程教好?大部分只能通过自己听到、查到的一些创业故事中所获得的经验进行讲解,更有甚者直接照本宣科,不求甚解,从而导致大学生创业课程的授课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不理想。
2.4学习自主性和课程互动性不足,学习效果较难监测
创业本身就是一种自主性和实践性活动。所以,创新创业类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课程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性。而目前的授课实际情况,多停留在学生的被动学习,教师与学生仅存在于课堂互问互答,课后的交流与讨论较少,并且存在时效性较差等问题。与此同时,授课的效果仅体现为课堂的提问或者期末的考试,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效果很难得到及时的监控和解答。
3Moodle学习平台简介
Moodle(Modular Object-Oriented Dynamic Learning Environment)是一个用于制作网络课程的软件包。通过支持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ist)的教育框架,能够让教师自主设计和开发课程,并用于教学实践。Moodle平台界面具有简洁性、易用性、交互性以及很好地兼容性等特点。教师可根据课程实际需要对平台界面随时进行调整,内容的增减以及与学生的随时互动等快捷操作。
Moodle平台主要功能模块有:(1)网站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平台中各学习板块内容的设置以及显示风格的选择,还有课程角色的委派以及系统的初始化和备份等内容;(2)作业模块,通过对学生上传作业的时间、内容等方面的记录和打分,从而及时批改和反馈教师的指导意见;(3)互动评价模块,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也可以对教师给定的范例作品文档进行个人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互评等;(4)课程管理模块,主要包括课程风格的选择、课程活动配置的选择以及课程资源的设计等,通过设计丰富多变的课程风格、内容以及互动论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形成全面的用户日志和跟踪,实时监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如学生对模块的学习时间、测验的完成情况以及参与讨论情况等,从而能够形成较为清晰的学生学习路径,实现在线实时、异步教学以及支持多样化的形成性评价等特点。
4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学情分析与改革措施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程作为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国家骨干核心优质课程和专业必修课,面向学院的大多数专业开设,课程共计48学时,两个学分,其中理论课时32,实践课时16,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程改革之前,课程的内容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配合以课内实训,灌输式的理论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授课效果差强人意。通过moodle平台将课程主要核心知识点进行网络化教与学,并配合面授解决线上学习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互动性,以及通过网络资源弥补课程内容一成不变和教师授课实践不足等问题,具体的课程的设计与改革内容如下。
4.1阶梯化结构递进式课程章节设置
通过阶梯化的课程结构设计,将课程核心知识点进行重组,根据学生递进式的学习方式,将其分成4大篇章,八个章节。分e是:基础篇由章节一和章节二组成;进阶篇由章节三和章节四组成;提高篇由章节五和章节六组成;实践篇由章节七和章节八组成。具体内容如图2。
4.2导图式便捷学习方式
课程的每个章节均包含学习指导、课前思考、课上学习、课后活动、章节小结、电子课件六大板块(如图3所示)。
学习指导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本章节的学习重难点内容,其中课前思考由“问一问”和“测一测”组成,通过课前“问一问”来检验学生对本章节涉及的基础内容的知识储备情况,通过课前“测一测”完成章节配套的趣味性测试题,了解章节主要内容,提高学习积极性;课上学习由“学一学”和“练一练”组成,通过课上“学一学”来掌握本章节学习内容的重难点,通过课上“练一练”,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同时结合在线谈论区回答问题来检验大家线上的学习效果;课后活动由“思一思”和“做一做”组成,课后活动“思一思”进一步深化了本章节的学习内容,锻炼了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课后活动“做一做”,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针对本章节所设计的案例,打通整个学习过程,在课后进一步拓展学习与研讨(如图4所示)。章节小结总结本节重要知识点配合以线下问题加深学生学习认知,电子课件方便学生随时查看章节知识点。
4.3无缝化拓展学习资源
由于受到授课老师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教师在讲授课程的时候,难免顾此失彼,以及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的侧重点难免存在一定的差异化,所以通过moodle平台在线提供一些丰富的网络拓展学习资源例如:前期学生通过在线学习该课程所留存的宝贵学习资料、视频资料集、实用案例库以及相关的创业网站和参考书籍等来弥补由于授课老师创新创业经验不足所导致的授课内容单一和脱离实际,以及满足24小时无缝化和多样化的学生学习要求。
4.4交互式自由化分享平台
通过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讨论区,与学生进行章节学习中需要掌握的重难点内容进行交互式自由讨论与交流分享。我们在每个章节都设置了三个课程讨论区,它们本别是课前思考讨论区、课堂学习讨论区、课后活动讨论区,在每个讨论区的每个同学都能看到自己分享的内容,同时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和老师对同一内容的认识和看法,增加了课程的交互性和知识的互补性和共享性。
5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基于moodle平台的设计与改革,并应用于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深入的调研,结合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与反馈,该课程的改革能够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内容能够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并且从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单个授课教师由于经验等方面的不足,而导致授课内容脱节等现象,并且通过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交互式自由化分享与讨论和24小时随时无缝式学习,能够较好的满足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叶晓波,李晓刚.基于Moodle平台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网络课程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01).
[2]帅英,李碧虹.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