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范文第1篇

一、幼儿园“保教”工作存在的问题

“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1]可是,长期以来,不少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对诸如“幼儿园的任务是什么?”、“幼儿在幼儿园主要是学什么的?”、“怎样的幼儿园教育才是科学、规范的?”、“幼儿园培养目标与小学培养目标有何区别?”等教育问题缺乏正确认识。

因此,那些不科学的、错误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幼儿园教育舞台,出现了“只要有间屋子、几张板凳、一块黑板就可以办幼儿园”和“人人都可以当幼儿园教师”的现象。尤其是不少幼儿教师只重视知识(书本知识)传授,轻视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对幼儿实施科学的“保教”,尤其是轻视或忽视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核心任务之一的对幼儿的“两个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上或活动中,要么采用“灌输式”和“一言堂”,要么采用“棍棒式”和“恐吓法”,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原则和规律,也违背了相关教育法规,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或“成人化”等问题显得既严重又普遍,导致我国幼儿园教育无序发展和低效及负效运行,影响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整个国民教育质量的提升。——下面试举几例说明之。

二、幼儿园“保教”工作问题寻根

(一)幼儿园条件差

笔者在撰写该文之前,实地考察了31所城镇幼儿园,走访了56位城镇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从中发现,这些幼儿园普遍存在办园条件(硬件和软件条件)差的问题,影响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正常开展。

1、硬件条件差。在笔者实地考察的31所城镇幼儿园里发现:(1)91.4%的幼儿园没有幼儿活动场地(指活动室或操坪),仅有一间屋子(算是“教室”)、几张矮凳板加一块黑板,几十名幼儿成天——一天十余个小时挤在一间只有三四十平米的“教室”里,由于摆满了课桌椅,孩子们转身都困难,怎能“活动”和“游戏”,至于户外活动,那更是奢望;(2)86.4%的幼儿园没有盥洗室和寝室等,小朋友数人共用一个口杯,午休都是扑在课桌上的;(3)75.9%的幼儿园没有幼儿玩具;(4)73.6%的幼儿园周边环境恶劣,不是嘈杂,就是污染,有的二者兼之;(5)42.7%的幼儿园“教室”不是阴暗,就是潮湿,有的既阴暗,又潮湿……

2、软件条件差。从笔者走访的56位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中发现:80.2%的园长是房东——幼儿园场所(地)的所有人;84.5%的园长和60.4%的教师出自非师范专业学校,大多是高初中毕业生,有的是下岗妇女或爷爷奶奶等;72.7%的教师不会教幼儿舞蹈和游戏,更不用说创编幼儿舞蹈和游戏;61.8%的教师不会教幼儿绘画;71.2%的教师不会教幼儿体育;84.3%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关注孩子们对所教授知识——书本知识的掌握,轻视对幼儿小朋友来说尤为重要的“保教”……

由于这些原因,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向幼儿小朋友传授小学的语文、数学和外语知识。在她(他)们心目中,幼儿入园就是学习知识——书本知识的,幼儿就是“学生”——她(他)们平时就是称呼幼儿为“学生”的。可见,她(他)们对“幼儿”和“学生”这两个概念不理解,将二者混为一堂了。——“学生”(如小学生等)是以学习为主的人,而“幼儿”是以玩耍和游戏为主导活动的人。——这是幼儿特殊的年龄特征,亦即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由于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错误,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引发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和幼儿园是幼儿的“牢笼”的严重后果。

(二)幼儿家长(监护人)对幼儿教育的认识错误

幼儿家长(监护人)对幼儿园教育的认识错误,是导致幼儿园“保教”工作效果不明显,甚至问题严重的又一个重要原因。他们认为,幼儿园就是教授知识(书本知识)的,孩子们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越多,幼儿园就越好,教师水平就越高。不少幼儿家长(监护人)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混淆了,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张冠李戴,将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移植到了幼儿园教育评价标准中,引发了幼儿园教育方向和目标的偏离。难怪不少幼儿教师这样说:“我们不这样搞(指向幼儿传授小学语数外知识),家长就会骂我们,说我们无能,我们也是哑巴吃黄连……”

三、确保幼儿园“保教”工作科学有效的方法

“学前教育的价值首先应该是为了儿童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为了儿童生命质量的提升,这才是学前教育基本的、第一位的任务与目标。……学前教育必须关注儿童不同成人的生命情态,必须以符合儿童生命特点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而不应再把知识、技能的学习放在第一位了。

由于幼儿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必须体现和尊重幼儿的年龄特征,不能不看教育对象,盲目地进行,将幼儿园教育演变成“小学教育”或“成人教育”,最终导致幼儿园教育的失败,造成幼儿畸形或片面发展。要想达到幼儿园教育科学有效的目的,一是幼儿园必须将“保教”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二是提升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三是重建幼儿园评价体系;四是转变幼儿家长(监护人)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等。

(一)将“保教”工作放在核心位置

“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成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 “坚持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保育’和‘教育’这两方面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保教”工作是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务必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如何开展科学有效的“保教”工作呢?

1、“保育”工作方法

什么是“保育?”“保育就是精心照管幼儿,使好好成长。” “保育主要是为幼儿的生存、发展创设有利的环境和提供物质条件,给予幼儿精心的照顾和养育,帮助其身体和机能良好地发育,促进身心健康地发展。”这就是国家为什么将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顺序确定为“体智德美”,而不同学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顺序排列的原因。“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身体是本钱”,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所以,“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正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核心任务。为确保幼儿园“保育”工作始终保持在科学高效的轨道上运行,作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务必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2、“教育”工作方法

幼儿“教育侧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态度……”。为什么幼儿园工作称为“保教(“保育”与“教育”)工作”,而不是“教学工作”呢?什么是“保育?”,前面已解释过;什么是“教育?”《现代汉语词典》对“教育”一词的解释是:

①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对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②用道德说服人使照着(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什么是“教学”?“教学,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可见,“教育”与“教学”是有区别的,两者具有实施内容、目的和目标的差异。教学,主要指受教育者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取;教育,则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教其“明理”和“规范”)与“育”(培育,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幼儿园来说,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前面已阐释过),对幼儿小朋友的“教育”,自然不外乎“人身安全教育”(前面已说过)和“‘两个习惯’教育。”下面重点谈谈作为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有效的“两个习惯”教育。

第一,对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于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幼稚园要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幼儿的“生活习惯”与“卫生习惯”。幼儿的“生活习惯”主要指幼儿的生活起居和饮食方面的习惯,如:是否按时就寝和起床,是否暴饮暴食和挑食等。幼儿的“卫生习惯”,是指幼儿的卫生行为表现,如;饭前便后是否洗手,是否啃咬学习用品、吮吸手指,是否乱用他人生活用品(如:碗筷、口杯、洗脸巾……),是否按时大小便等。

对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的方法,已在前面的“‘保育’工作方法”一节中介绍过,在这里再补充两点:一是通过“引导幼儿观看相关的音像资料或挂图”及“创编幼儿喜欢的、与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内容有关的儿歌或顺口溜,引导幼儿结合具体的生活卫生习惯训练活动吟唱”等途径对幼儿进行具体形象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二是在组织幼儿活动前要仔细交代卫生要求和注意事项,且狠抓落实等。

第二,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

幼儿的学习习惯,主要指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坐姿”、“握笔姿势”、 “看书和写字姿势”、“回答问题的方法”及“纪律”等方面。因此,作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淡化知识教学,尤其是书本知识教学,务必将幼儿的学习习惯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上。

二是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幼儿家长达成共识,家园联合,形成教育合力。三是通过音像资料和挂图等对幼儿进行“学习习惯”教育,这种方法直观形象,体现了“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的理念。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尚自然 爱科学 养人格

我一直认为,一所幼儿园只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园所精神,它才能更快更好地优质发展。园所精神,它应该是一所幼儿园长期的办园思想和师幼行为的积淀与升华,是师幼认同的一种核心价值理念。

一、我对办园观的理解

1.尚自然――顺应儿童天性。自然有两层意思,一是大自然,就是要让儿童能够接触大自然,让儿童自在地、积极主动地去感受大自然中的事物、现象和规律,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去游戏、学习、探究、成长;二是儿童生长的自然,就是儿童的天性和生长规律,教育要依循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生长的规律,这就是儿童内心的自然。只有尊重这个自然,才是科学教育。我园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要秉承自然的理念,构建自然的教育环境,让儿童自然而然地成长。教师成为了儿童自然成长的守护者、支持者、引导者。

2.爱科学――启迪儿童智性。爱科学要求我们理解儿童的科学,就是生活中的科学,就是自然中的科学,是充满趣味的科学。儿童的科学必须与深入生活、仔细观察、努力探究、积极思考、勇于提问联系在一起,儿童科学的核心就是在获得科学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对于教师来说,爱科学的核心就是问题导向的研究和工作。所以,爱科学就是用科学的精神去引导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认识、了解儿童,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儿童,最终培养具有科学探究精神的儿童。

3.养人格――培养儿童本性。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人格的核心是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和对待事物和他人的态度。幼儿人格养成是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共同任务。关注人格成长,意味着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更关注儿童良好的习惯获得,而不是关注儿童会背多少的古诗;关注人格成长,意味着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更关注儿童良好的品质养成,而不是关注儿童会算多少习题;关注人格成长,意味着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更关注良好的个性培养,而不是关注儿童会唱多少歌曲。养人格,意味着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是为幼儿的终生成长打下基础,为一生的学习做好准备,为培养一个真正的人做出贡献。

二、让我的办园观“落地”

办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时间,需要锤炼,更需要方式。我认为,办园观的“落地”其核心是要抓实、抓好“办园思想”的落地工作。因此,我把“行动”作为了我的一种工作常态。

1.“管、理并举”重在“理”

我认为,真正的管理追求的应该是“管与理”的一种和谐。因此,工作中我努力把握三个“度”。

(1)激励与指导共生,使管理有“气度”。我们做到每次考核有记录、有评价、有总结,并将考核结果与教师奖金挂钩,真正做到优质优酬。同时,每学期开展表彰活动,设立多种奖项,让多数教师“榜上有名”,树典型,扬正气,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2)全面与重点并存,让管理有“高度”。我园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编制了《东幼管理手册》。全园管理做到了科学化、规范化,各项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务实求真。

(3)务实与有效共融,促管理有“深度”。我们强化园领导班子职责,健全管理网络,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努力实现了合作、有序、高效的管理局面。

2.变“领导”为“引导”

作为一名领导者,最大的成功是什么?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美国著名企业家韦尔奇说:“在你成为领导之前,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当你成为领导之后,成功都同别人的成功有关。”孔夫子和韦尔奇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最智慧、最成功的领导者,是帮助周围人都获得成功。作为智慧教育、智慧管理的践行者,我深深地明白这一道理,并一直实践着,努力着……我始终坚信管理需要坚持、需要引导,而这份坚持越是坚定,会越有力量。

3.上挂、中和、下联

(1)用“上挂”来借力。一方面我们主动“走出去”。我园常有序、周到地组织老师外出观摩学习,通过一系列“走”出去的学习方式,普惠广大中青年教师。另一方面,我们积极“请进来”。近几年中,我们多次邀请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省内教育专家,市、区教研员来园指导教学、作专题报告,为我园的教育改革注入了清泉。

(2)用“中和”求蓄势。近年来,我园与省、市多所幼儿园进行了园际联谊活动。通过这些“教育发展共同体”的构建尝试,主动参与资源共建,分享群体智慧,更好地促进了我园的良性发展。

(3)用“下联”促发展。工作中,我们实行村园与中心园一体化管理,认真抓好五个“一”工程:即管理制度“一把尺”;人事管理“一盘棋”;工作进程“一条线”;参与迎评“一股绳”;信息资源“一体化”。在“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管理理念指导下,我们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的共享。

4.强化“园本”的力量

(1)营造一种“幸福”的氛围。东港镇党委、政府投资3000万元异地新建了幼儿园,随着新园舍的落成,我们对办园品质有了新的思考。我们以“幸福”为抓手,以“尊重、信任、赏识、激励、成就”为策略,使教师们工作有劲头、有奔头、有甜头,营造了一种浓浓的教育氛围。

(2)树立一种“行走”的意识。我致力培养“有智慧的教师”,着力打造“学习型”、“创造型”的教师队伍,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与理念。一是以“学习”提升思想高度,鼓励教师在“学”中滋生“真知灼见”;二是以“实践”发掘开发力度,引导教师在“做”中催生“真情体验”;三是以“反思”强化专业深度,激励教师在“研”中产生“真实资料”。我期望形成一种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我追求的自觉行为,以更好地实现幼儿园、教师个体、教师群体的“共融双赢”。在此过程中,我园的课题研究取得了空前的成绩。我相信,通过课题研究,将进一步增强我园教师的研究意识,使幼儿园真正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3)致力一种“文化”的追求。幼儿园文化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创造生成的,它不仅显示园所的办园理念,也预示着一所幼儿园的发展前景,它是幼儿园发展的主线。多年来,我园着力从校园文化建设的五个层面努力营造和建设深层次的、富有感召力的幼儿园文化,推动了幼儿园的持续发展。一是审视定位,构建明确适宜的理念文化;二是精心规划,构建自然环保的环境文化;三是精细管理,构建完善有效的制度文化;四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奋进的精神文化;五是快乐发展,构建积极向上的行为文化。

展望未来,我将始终牢牢把握“以幼儿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的办园目标,始终坚持“尚自然、爱科学、养人格”的办园理念,努力培植“尚真、向善、求美”的园所文化,着力抓好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特色建设,采取新举措,实现新发展,为幼教事业的蒸蒸日上而继续努力奋斗。

(江苏省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范文第3篇

编辑手记 在二十三年的幼教生涯中,刘志园长一直倡导扎扎实实办园的工作作风――她摒弃一切花哨喧腾,安安静静地学习、思考、实践、探索,她和她的教职工们以坚定的教育理念和信念造就了实验幼儿园的办园特色,幼儿园先后获得甘肃省幼教先进集体、甘肃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兰州市平安校园、师德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她所负责的省级重点研究课题《新时期家园互动的有效策略》荣获甘肃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管理的意义或价值在于优质高效地达到组织所期望的目标,这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管理者对管理的理解与视野。这就要求幼儿园的管理者以新的视野来有效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而新视野下幼儿园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幼儿园园所文化管理,把握幼儿园管理的核心

幼儿园的园所文化即幼儿园的个性,不同的文化形成幼儿园的不同走向、动力、追求和激情,作为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对园所文化的建设,精心挖掘和整理本园的传统文化,不断提炼和生成新的园所文化,不断地完善幼儿园的各种制度文化和形象文化,使幼儿园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教师和园长乐业的家园。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幼儿园所有的一切如园舍环境、教育场所、设备设施、物质环境等不是为了好看,而是着眼于孩子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品牌、口号或活动也不是为了夺人耳目、吸引眼球,而是幼儿园自我发展的途径。以发展为目标的园所文化应以追求卓越为价值核心,这是园长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必须认真加以思考的核心管理内容。

二、学习知识管理,保证管理策略正确的实施

知识管理强调的是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做事。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将自己的管理视角自觉放大,眼界要宽,眼光要远、眼力要准,在管理的过程中必需时时观察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幼儿园的管理需要借鉴和吸纳什么新的管理思想与模式?如何以有序、规范、科学的岗位工作流程来提高和保证我们的保教工作质量,从而使各岗位的工作人员有效开展工作?这是幼儿园园长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三、运用艺术管理,保证幼儿园的和谐发展

艺术管理要因人而异,用人性、自然、简单、和谐的方法有效地激励教职工努力工作,它也是幼儿园管理的手段、方法或策略,园长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把管理与教职工的尊严、需要、幸福、发展等方面联系起来,使管理更具民主性、科学性和人文性。

四、掌握权变管理,具备抢抓意识观念

权变管理指管理者要有高度的专业敏感,要抓住在发展过程中各处机遇实现幼儿园新的发展。它要求管理者要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通做事,因此园长必须善于学习与思考,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以专业的眼光理智地分析各种教育思潮与各种教育现象,坚守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在不断的发展中采取积极主动的发展策略,更好地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三方和谐的发展。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感悟;保育;安全;服务;员工;素质教育;效益

一张张笑脸似含苞待放的花儿,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似明镜。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我的快乐!作为一名业务园长,在幼儿园中到底应该抓好哪些工作呢?

首先,要做好保育和安全这两项基础工作。保育和安全工作是幼儿园的基础工作,也是幼儿园的重点工作,关系到幼儿的发展,也关系到幼儿园的发展。只有打造高效的保育和安全水平,才能提高办园质量,才能使幼儿园有效生存发展。定期召开保育质量和安全分析会,全面掌握保育质量标准的动态,及时调整完善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同时要缓解教师的保育工作压力感。在对教师的项考核评比中,如果评选的对象是教师个人,这些无形之中给教师增添了许多的压力。所以在进行保育质量的管理时,以班级为考核对象是重要策略,一方面有利于的团结创新,另一方面促进全园保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三是让教师感受工作的快乐。四是让教师在肯定与鼓励中感受到付出后的回应,进一步激发工作的热情。

其次,教育质量是重点。精品定位绣未来,快乐成长育栋梁。社会的进步、家长的希望、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及创精品幼儿园,办家长满意的幼儿教育是一个园长的责任,也是园长的最大追求。“精于经营、精于管理、精诚合作”必须成为我们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核心思想,也是对幼儿园管理者的基本要求。“精通业务、精品服务、精心工作”是对全园职工的必然要求。提高幼儿园每一位员工的素质,就是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与发展水平。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从老师敬业爱心中得到了温暖,让他们能体验到“老师像妈妈”!最终达到“促进幼儿身心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发展智力,培养兴趣,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的目标。因此,要抓好幼儿教育质量,就必须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途径,为员工提高业务素质提供有利条件。

第三是要树立服务意识,创新幼儿教育。幼儿园至高无上的使命是为未来培养人才,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家长服务。保教工作中,“保”是前提,“教”是手段,“服务”是基础,质量是重点。服务和质量的好坏,直接作用于家长,间接影响家长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决定幼儿园的形象和声誉,形成幼儿园的兴旺或衰落。因此,幼儿园要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意识,坚持以“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忧家长之所忧,思家长之所思”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积极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服务主题探究活动,延伸教育内容,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消灭不良反映,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广大家长的信任。

第四,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教育,也是优化幼儿园管理,丰富幼儿园内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幼儿园必须立足于现实,全面学习素质教育的思想,倡导先进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个幼儿,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将社会、文化、环境与教育密切结合,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范文第5篇

首先,幼儿园和小学应通力合作,以儿童为本共同助推幼小衔接。幼儿是运用具象思维进行学习,所以幼儿园提供的学习方式是活动和游戏,而小学阶段学科学习要求儿童开始运用抽象思维。幼小衔接就是把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有效串联起来,实现学生幼升小的平稳过渡,它需要双方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和助推。当前,许多地方的幼小衔接还处在较低层次,重视了幼儿园,却没有重视小学,效果不理想。幼儿园过分强调向小学靠拢,小学参与幼小衔接的作为十分有限。常见的做法以幼儿园大班后期组织学生参观小学和组织一些幼小衔接的教育活动为主,小学只停留在接待幼儿园参观层面,极少部分小学能组织教师到幼儿园观摩,欠缺主动衔接的作为。

近年来,武汉、上海、青岛等发达地区的小学改革渐渐在靠近幼儿园,开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幼小衔接教育,如小学的后茶馆式教学研究、学习走廊区角的创设、小学功能室多元化发展、开设自然课堂,等等。可见,小学应重视衔接,主动有效作为。要基于儿童立场,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设置课程,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可以设置与幼儿园衔接的功能室,如阅览室、游戏室、建构室、手工室和美术室等,并相应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对陌生的环境产生亲切感。尝试打破小学教师从1―6年级的轮换制,改为低年级组(1―3年级)和高年级组(4―6年级),低年级教师侧重研究与幼儿园的衔接,高年级组教师侧重与初中学校的衔接。此外,幼儿园和小学应加大衔接合作,通过建立合作平台、参观交流、座谈讲座等形式,相互借鉴,相互取经,共同研究衔接难题,通力做好衔接教育。

其次,幼儿园要坚持零基础教育,真正做到“学术知识零起点”。时下,幼儿园小学化是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普遍只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片面地认为衔接就是幼儿园提前教小学的知识内容,用小学的教学方式教授幼儿,把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的幼儿园变成了小学的“把关者”,使得幼儿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小学低年级教育。这种假衔接,与真正意义上的幼小衔接是背道而驰的。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接受教育的起点,是为了促进儿童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提升儿童的生命质量,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儿童发展为本位。幼儿教育应在环境营造、教具选择、课堂氛围中融入更多的童趣,不提前教授小学的拼音、写字和算术等“学术知识”。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重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感受到爱、温暖和舒适。注重户外活动,以游戏开展课程,寓教于乐,重在体验,在玩中培养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创造力与合作意识。

再次,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努力改变应试教育模式,重视儿童核心素养养成。许多幼儿园正在积极改革,努力改变小学化的现状,可学生到了小学又被打回原形,因为当前大多数小学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武汉学习期间,笔者参观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这个仅有32个教学班的学校,自办学5年来就开设了33个功能室。其中,建立在幼儿园基础上的美术室、陶艺室、木工室、音乐室、科探室、植物@、创意室等功能室,有效地促进了幼小衔接。校长介绍办学特色时,底气十足地说:“要让小学生玩转六年!”该校除了基础课程外,还补充了校本课程和兴趣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专用室,学习环境处处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特色化,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以及个性需要,让学生自由成长。可见,要想真正实现幼小衔接,不仅幼儿园,小学更要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关注儿童核心素养的培养,根据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行为、认知和思维模式特点,确定科学有效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以全面提高儿童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其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智慧潜能,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