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科技的发展史

金融科技的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科技的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科技的发展史

金融科技的发展史范文第1篇

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北京市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制约科技与金融有效对接的因素,并给出了解决科技企业融资

难的对策。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一、北京市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情况

1.1体制机制创新

北京市政府会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级小组相关部门,共同组建中关村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促进中心(简称中关村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形成了中央、北京市、区县协

同推进的中关村科技金融工作体系,确定了科技金融工作组开展先行先试政策研究、协调落实试点政策、促进科技金融机构聚集发展、科技金融产品创新、科技金融宣传推广和信

息交流活动等五项工作内容和部市会商机制、联系服务机制、信息通报机制、工作组议事机制和集中办公等五项工作机制。

1.2信贷服务创新

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科技企业具有“高风险”、“轻资产”的特点,传统信贷服务难以满足科技企业快速对资金的需求。目前,北京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16家银行

在中关村示范区设立了专门为科技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或特色支行,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信贷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共为5250家/次企业提供授信额度1033亿元,实际发放贷款

722亿元,其中2011年新发放贷款313亿元,示范区企业信贷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1.3金融市场创新

在积极推动信贷服务创新的同时,通过金融市场创新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也成为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试点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

设的一个重要创新举措,为非上市公司提供了有序的股份转让服务平台,对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综合融资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等

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新增挂牌企业24家,参与试点企业总数达到159家,已挂牌企业103家。

1.4融资渠道创新

不同的科技企业因细分行业、规模、发展阶段等方面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为满足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在广开融资渠道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创新,重

点建设“十条渠道”,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境内外上市、代办股份转让、担保融资、并购重组、信用贷款、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及小额贷款。

二、制约金融和科技有效对接的因素

2.1 金融与科技的有效对接存在天然障碍

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性,资金需求量大,缺乏固定资产,在科技创新的各个阶段均需要大量的、不同性质的资金。有关资料统计,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三个阶段

,所需资金比例一般是1:10:100。而且科技企业在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新的同时,往往只有一项技术或知识产权、专利,难以形成有形资产作为融资抵押物,知识产权或专利又难

以作价,资本的投入无有效担保,此外技术本身也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以及资本退出机制的风险,都使科技创新的投资风险明显高于传统产业,因此,金融与科技的有效对接存在

天然障碍。

2.2现有的金融服务供给难以满足科技创新对其的需求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来源通常有:政府公共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支持,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资本,商业贷款、信用贷款和贸易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银行信贷资本,中

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产权交易市场等资本市场融资,科技保险等。 由于政府公共财政和政策性金融支持的投入有限

,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资本的发展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银行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亦难以满足科技型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门槛很高

,导致了当前流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本不足。 --!>

2.3科技型企业自身特点导致其融资难

科技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与阶段性特征决定其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北京的科技企业以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主。以中关村为例,中关村示范区现有企业近两万家,其中十百千企

业300多家,高成长瞪羚企业3000多家,其余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每年新增企业近3000家,自灭死亡企业也近3000家。多数企业具有规模小、无形资产比重高、财务管理能力弱

、信用水平低等特点,而且很多企业家都出身与技术人员,在企业的管理上存在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缺陷,这些都是造成其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三、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的对策措施

第一,优化配置金融资源,建立以科技企业为核心的金融服务体系,吸引全球范围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金融资源集聚发展,孕育服务科技创新的新型金融组织,创造出支持科技

创新的新型金融工具,探索建立覆盖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保险和投融资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组合金融服务体系。设立风险补助资金。

第二,深化科技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科技金融监管服务体系,打破领域分割、业务独立的现有服务体系,按照科技创新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特点,引导各类金融服务

组织进行业务重组和业务流程再造,激发各类突破性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解决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源对接不畅的矛盾。

第三,不断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金融发展的生态环境。积极促进政金企进一步深化合作,了解科技企业融资面临的难题,各方协同努力完善科技

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引入信用征信、评级、法律、财务、认证等中介机构构建信用体系。积极发展各种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平台,培育发展集成型科技金融服务商、科技金融中介服务联盟等市场化的平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利用平台型国有投融资服务企业促进资源整合。

第四,大力支持创业投资聚集发展,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发挥国家相关部委和北京市设立的创业

金融科技的发展史范文第2篇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 要:为了充分发挥广州产业基础和科研创新优势,激发市场活力,找准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着力点,全面提升金融中心竞争力,以国外知名科技型金融中心——波士顿和旧金山的发展历程为案例,通过科技金融对金融中心建设促进作用的经验借鉴,提出以风险投资为突破口,从政策的引导、投资机制的保障、退出渠道的完善以及风险投资人才及机构的引进四方面完善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旧金山及波士顿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表明,风险投资的发展,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资本与信息的流动,有利于广州建设以科技金融为特色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关键词 :科技金融;风险投资;广州区域金融中心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01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广州市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基于科技金融视角的广州区域金融中心体制机制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4GZJD41);肇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金科产’融合创新发展视角的肇庆高新区产城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4ZC-05).

收稿日期:2015-04-16

2014年3月英国Z/Yen咨询公司编制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其中科技金融发达的典范地区——波士顿和旧金山,分别位居第八和第十。波士顿和旧金山作为老牌的金融中心依靠独特的金融体系长期位居榜单前列,其中科技金融是他们维持强劲势头的重要法宝,本文将着重对波士顿、旧金山科技金融发展对金融中心建设的推动作用进行深入分析,期望以此为鉴。

1 旧金山科技金融中心发展借鉴

旧金山金融中心,确切来说是指“旧金山湾区”金融中心,它包括了最为著名的高新科技地区“硅谷”的中心城市,正是通过科技金融的积累和发展,使旧金山金融中心形成了总部经济中心、创业风险投资中心、银行服务业中心以及科技中心,也成为了美国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1.1 旧金山金融中心发展过程情况简介

“旧金山湾区”曾经是以银行服务业为主的区域性金融中心,随着创业风险投资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慢慢向专业性科技金融中心过渡。如今“旧金山湾区”已成为美国最为重要的风险投资中心,其风险投资密度在世界是最高的,其中以硅谷最具代表性,它也是创业风险投资的发源地,第一笔风险投资性质的业务始于1909年,经过将近40年的发展以1946年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的成立为标志,风险投资真正作为一个独立而又合规的行业登上历史的舞台。在此后的30年中,因为缺少良好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的形式仍未被广泛接受,风险投资机构融资规模比较小,但仍引领19世纪50年代的国防工业技术、60年代的半导体材料产业技术变革,直到1971年作为美国资本市场多层次金融体系补充的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的成立,使得创业风险投资资金有了退出渠道,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得到广泛青睐,创业风险投资也随着开始井喷式的增长,19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和生物技术、90年代的互联网都引领了产业形态和产业链的更新和变革,受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破灭及2007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风险投资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近几年随着经济的缓慢复苏,创业风险投资也开始恢复增长,而此时带动其复苏的科技创新主体则是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创新。

从旧金山科技金融中心形成过程看,科技企业与创业风险投资是科技金融作用的主体要素,风险投资能适时满足科技企业在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可以说,风险投资是在美国的金融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旧金山湾区”的创业风险投资无论是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规模、投融资额度仍是美国最发达的地区。

1.2 旧金山科技金融中心发展经验借鉴

旧金山湾区以创业风险投资行业为主体,构建了多层次的科技金融体系,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之融合创新发展,使之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科技金融中心,其发展经验尤为宝贵,值得借鉴:

第一,硅谷科技创新的先导性和持续性。硅谷科技创新主体的科技产出高效且技术领先,且形成了良好的轮动,在不同的时期的科技产出都能形成领先的技术和产业的优势,这也是硅谷风险投资行业快速发展的市场基础,为风险投资提供了广阔而又持续的需求空间,同时科技创新企业得到发展,必然带来企业与个人财富的积累,从而产生新的投资需求,重新参与风险投资,带动其他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形成良好的投融资循环。

第二,灵活的投资机制。一方面是金融资本来源的多样性,既有政府部门的投入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基金及信贷投入,又有个人资本等私人投资,连养老保险基金也可以入市;另一方面是有限合伙制和天使投资制度的创新发展,有限合伙制是分散风险的有效机制,既实现了多元化的资本来源,又使经营管理专业化,建立良好的约束制约机制,而天使投资制度,使风险投资变得更为简便,是现阶段风险投资资本的主要来源。

第三,完善的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硅谷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渠道是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它是美国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必然要求,可以把它理解为国内的“创业板”,即促使成熟发展的风险型的高科技企业进入了证券市场,使得原本的创业风险投资资本能够顺利退出风险投资领域,实现投资收益,形成财富示范效应,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第四,传统的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以银行业为主的传统金融产业一直是旧金山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湾区的创业风险投资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得益于传统银行业的创新发展,比如成立了硅谷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成立了湾区科技支行,通过与风险投资机构的紧密合作,有针对性的对高科技企业开展附带条件的信贷服务,一方面使其信贷服务能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背书,另一方面通过附带股权条件等获取额外的投资收益,可以说科技银行也成为了风险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波士顿科技金融中心发展经验借鉴

波士顿金融中心在2014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排名第八,是美国第三大金融中心,也是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同时又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高科技与金融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成功典范。

2.1 波士顿经济发展情况简介

波士顿创建于1630年,是美国最古老、最有文化价值的城市之一,依靠其港口贸易的优势,在18世纪一举成为北美的贸易中心,为城市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19世纪开始受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波士顿转向重工业的发展,此时航运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形成的资本积累,也使波士顿成为了区域的金融服务中心,但是重工业仍是主导地位,波士顿也随之成为美国的制造业中心;20世纪50年代后,制造业开始进入衰退期,波士顿开始实施经济改革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确定了以现代服务业为发展的经济改革目标,20世纪90年代,通过发展软件、通讯、教育等产业形成了多元化的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布局,最终实现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金融和商业服务业等新型产业转型,并成为美国金融、贸易、教育和高科技中心城市。

2.2 波士顿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现状

波士顿是美国主要的高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科技产业城市,在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波士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制造业衰退之后开始的经济改革,在多重政策因素的刺激下,波士顿地区高科技产业有了初步的发展,但过分集中于小型计算机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无法持久,在个人计算机业务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小型计算机产业遭受沉重打击,迫使波士顿陷入了短暂的衰退;第二阶段则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遭受小型计算机产业危机后,波士顿迅速进行了高技术产业结构的调整,生物技术、电子通讯、和软件等行业逐渐兴起,彻底改变了对特定产业部门依赖程度过高的状况,波士顿的高技术经济也随之重新崛起。

纵观波士顿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离不开政策环境、金融支持等多因素的支持,一方面依托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和波士顿大学在内全世界最顶尖的教育资源,波士顿开始向高科技产业转型,通过金融资本和政策鼓励研发和创新,并建立了良好的科研成果转换机制,在区域内实现了资本与信息的良好流动,不仅保障了科技创新的持续,也促进金融业与高科技企业联动发展,同时,教育基础也带来更专业的人才和创新意识,为波士顿金融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税收制度进行了修改,减轻高科技企业和金融业的税负,也解除了对金融业的管制并实行进一步改革,鼓励金融发展,其中最为重大的举措便是允许金融公司对大型商业项目进行金融风险投资——美国第一家风险资本机构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ARD)在波士顿建立,此后波士顿地区开始了用融资启动高科技企业发展,利用金融和风险资本共同推动科技企业成长,波士顿也借此成为美国仅次于“硅谷”的第二大风险投资基地,其中风险市场成熟度高,市场监督到位、资本退出机制灵活完善成为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包括专门的高技术风险投资公司、天使投资人和天使投资联盟等在内的风险投资主体,则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率的进一步提高,有效助推高科技产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2.3 波士顿科技金融融合创新发展经验

面对传统制造业的衰落,波士顿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启动城市复兴计划,开始向高技术产业转型同时重点发展金融、医疗等现代服务业,最终完成城市产业转型。波士顿是为数不多的综合性金融中心,依靠教育、地理位置等优势,形成功能独特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其发展历程表明,金融中心的建设必须结合自身优势选择切入点:第一,必须结合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资源进行科学定位,实现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再调整,推动产业转型;第二,注重营造创新环境、充分利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力量,鼓励研发,实现产学研对接,进一步吸引资本、人才和企业的聚集,成为发展的引擎;第三,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环境并形成完善的产业转型保障机制,充分利用法律、政策等工具,促进金融的聚集和发展;第四,促进产业结构的融合性和多样性,减少单一产业结构的风险,并形成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特别是金融资本与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形成金融发展中心的生产力和推动力。

如今波士顿经济发展程度极高,金融产业更是成了波士顿的支柱产业,是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基础是科研、金融与先进技术的研发,2012年该地区GDP约为3 362亿美元,金融业GDP达到了336亿美元,金融业促进制造业、服务业等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的同时,也得到了良好的商业发展环境,是波士顿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关键的成长因素。

3 国外科技金融中心发展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启示

广州聚集了广东省绝大多数高校教育资源及科研院所,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和科研基础,同时,广州已确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结构,并且也明确将新兴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高技术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双轮驱动”引领,把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广州市国民经济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再加上广州良好的金融基础,可以说广州具备了科技金融发展的先要条件,因此,广州可借鉴旧金山湾区金融中心与波士顿金融中心的发展历程,以风险投资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和配置各类社会资源为科技企业服务,满足科技企业在科技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化发展以及进一步发展壮大各个阶段所面临的金融需求,形成独具风格而又高效的科技金融体系,促使科技金融体系成为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风险投资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广州的风险投资主要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牵引,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总体来说,广州创业引导基金仍处于起步阶段,基金规模较小,投资范围受限,但对广州创业投资的氛围激活、科技创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明显的助推作用。

通过借鉴以风险投资为标志的硅谷及波士顿金融中心的发展,广州区域金融中心以风险投资为突破口应注重政策的引导、投资机制的保障、退出渠道的完善以及风险投资人才及机构的引进。

(1)重视政策引导。充分利用法律、政策等工具,营造有利风险投资发展环境,如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一方面降低科技创新企业创业风险,另一方面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投资、对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风险投资提供一定的财政资助,以发挥引导和放大作用。另外,加大科技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吸引金融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2)保持灵活多样的投资机制。通过灵活多样的投资机制,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本参与风险,包括财政资金、投资基金、信贷资金及个人资金等,并且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广州地区金融改革先试先行的优势,让适量的社保基金参与风险投资。

另外,除了继续加强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壮大广州创业引导基金的规模及投资范围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充分发挥天使投资制度的优势。天使投资制度是硅谷和波士顿成功的关键因素,在高度碎片化的市场中,只要科技创新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就能吸引天使投资人的注意,使风险投资变得简单、快捷,但现阶段广州的天使投资规模较小,发挥的作用有限,必须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天使投资行为,鼓励天使投资人或天使投资联盟进入广州风险投资产业。

(3)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因为风险投资往往是对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进行投资,在高科技企业发展成熟后,风险投资资本的获利需求要有通畅的退出渠道,理想状态下,被投资企业能被外部企业收购或者获得公开上市机会是最好的结果,因此,通过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的关键所在。

一方面,在创业板明确支持创新型、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背景下,广州应该大力推动科技型企业改制上市发展,并抓住“新三板”扩容的机会,做好对接工作,广泛发动企业到“新三板”进行股份挂牌转让;另一方面,相对创业板和“新三板”较高的门槛,对广州众多的科技型企业而言,区域性股权区域市场的发展显得更为重要,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基础,广州股权交易中心依托广东、广州经济和金融资源丰富的优势,能为挂牌企业实现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以及到“新三板”挂牌发挥培育、辅导和促进作用,是广州发展风险投资最为重要的渠道。在广州区域金融中心与深圳区域金融中心错位发展的情况下,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必须更为注重发挥“新三板”和股权交易市场的作用。

(4)注重风险投资人才和机构的引进。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鼓励广州地区企业引入股权投资机构、创投机构,协调传统金融机构与风险投资的合作,促进金融工具多样化、扩大融资服务规模。同时,风险投资的运作也离不开人才的参与,风险投资不仅仅是投融资的过程,同样也是规范公司治理的过程,风险投资者对风险投资项目的全程管理,将会促使风险投资与科技创新的良好对接,因此,广州必须注重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又懂项目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培养。

4 结语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可以参照波士顿金融中心的形成经验,依托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广州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要素聚集优势,促进资本与信息的流动,形成以科技金融为特色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国宏.基于金融生态视角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研究[D]. 南开大学,2012

2 陈树志.波士顿产业转型启示[J].投资北京,2009(6)

3 王蕴哲.波士顿:金融灌溉的历史名城[J].新产经,2014(5)

4 李方旺.财政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J]. 经济研究参考,2011(70)

金融科技的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碳交易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066-04

达成新气候公约和应对金融危机无疑是目前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难题,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并没有达成对发达国家有约束力的减排协议,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最新的金融危机拯救计划中都不约而同地将新能源技术和低碳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探讨如何利用金融业的杠杆作用来实现节能减排、达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绿色金融的概念、含义和特性(一)绿色金融是一种新经济发展方式借鉴绿色经济的思想,笔者认为,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投融资决策中考虑潜在的环境影响,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融合进日常的业务中,在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污染的治理,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包括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三种环保型金融政策。绿色信贷是指通过在金融信贷领域建立环境准入门槛,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项目进行信贷控制,从源头上切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无序发展和盲目扩张的经济命脉,有效地切断违法者的资金链条,促使金融机构对研发生产环保设施,开发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绿色制造和生态农业的企业提供倾斜信贷支持,有效引导资金向环境友好型企业流动的信贷政策。绿色保险是以企业发生的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负的赔偿和治理责任为标的的保险,通过强制环境风险企业购买保险,旨在革除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利、政府埋单、公众受害”的积弊。绿色证券是指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或公司在申请首发上市或再融资时设置环保门槛,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对公司上市后的经营行为加强监管,其目的是遏制“双高”行业过度扩张,防范资本风险,旨在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

由于绿色经济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一脉相承,因此,绿色金融旨在使经济发展摆脱资源能源密集型发展方式,旨在革除“资源-产品-废物-治理”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用绿色金融模式替代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可以预防和避免资源、环境新问题的出现。将绿色金融理念贯彻到信贷政策和金融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利用金融工具促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发展,这种方式可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再造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与粗放发展方式完全不同的作用机理,因为它使金融伦理观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了“生态中心主义”。绿色金融强调“生态价值”的全面回归,主张投资、生产和消费向生态化转向,认为人类不再是资源、环境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是资源、环境的享用者、维护者和管理者,维护和管理好资源、环境是人类的神圣使命,人类必须在道德规范、政府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转变原有的观念、做法和组织方式,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表明绿色金融是一种深生态,是对末端治理模式这种浅生态的扬弃,它不单单强调技术进步,而且将制度、体制、管理、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注重观念创新和投资、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所以,绿色金融的要义在于预防和避免了“粗放一集约一新式粗放一新式集约”末端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重视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它将可持续发展内生化,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二)绿色金融的含义与特性

绿色金融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金融业如何促进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指出绿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引导企业生产注重绿色环保,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理念。其二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明确金融业要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这也是克服金融危机关键的措施。所以,绿色金融涵盖了投资行为、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与传统金融业相比,绿色金融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利益,它将对环境保护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作为计量其活动成效的标准之一,通过自身活动引导各经济主体注重自然生态平衡,讲求金融活动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绿色金融的特性可以发现,绿色金融的核心问题是树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这根源于绿色金融遵循的“赤道原则”,即金融机构在贷款和项目资助中强调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围社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是一套国际先进的项目融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工具和自愿性行业基准。这一原则促使绿色金融成为了能效金融、环境金融和碳金融。生产造成了污染,这种污染适当地减少了可度量的产出,如果关于真实产出的数据在反映对其效用影响的价格水平上解释了全部生产的产出,污染将会以一个负的价格进入。由于制造污染的生产者并不负担其污染成本,一个非管制的市场将会导致过度污染,因此,应当估计这种负的外部性的货币值,并且对污染征收该数量的税,这将会使污染主体的私人与社会成本线相同,并且将导致社会最优的污染水平。这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方式。笔者一直认为,正是这种末端治理方式导致了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与此不同,绿色金融用一种强制性手段来约束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用客观的限制来获取主观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它增加了有环境违法行为的企业的融资成本,甚至切断严重违法企业的资金链,能有力遏制其投资冲动,对污染企业的制约更加直接、更加有效。通过经济手段迫使企业将污染成本内部化,能使企业事前自愿减少污染,而不是事后再治理污染。这样,包括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和公众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有一个自然的风险意识,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形成了一种各经济主体风险共担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这种运行机制有一个内生的激励约束,这正是经济学所寻求的一种正向激励效应和激励约束“共生”的可持续机制。

绿色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政策推动型金融,面向的多是创业板市场,作用的对象是中小型公司和新型企业,它们共同的特征是通过技术创新进行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和清洁生产。基于此,绿色金融要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资金问题,二是作用对象的选择机制问题。笔者认为,实施绿色金融的资金在性质上属于风险投资基金,其来源和构成应采取多元化策略,主体是以政策性信用担保和贴息形式存在的政府财政资金,以基金股本形式注入,但不要求分红;其次是以股份形式注入的要求分红的民间资本。因此,绿色金融不是一种单一利润导向的金融。这样,通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可形成信贷式放大的资金可持续发展机制。由于激励约束具有对称性(指道德风险),笔者认为,应设计一个由股权单位、科技型代表和环保专家组成的遴选委员会,对作用对象进行科学的选择,以避免支持对象进行社会寻租,这样,由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共同构成一种风险共担机制。

二、绿色金融的作用机理:解决“市场失灵”,规避“政府失效”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国民生产总值、对经济高速增长目标的热烈追逐,是以对环境的永久性的生态破坏为代价换来的,这种片面的发展观破坏了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还同时引发了生态恶化,在这种视角下,生态环境事实上已从人类生产要素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人类生存的一票否决的因素。这表明生态系统可以被视为社会资本,它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一样,是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且可以增加收益的资源。然而,生态系统破坏成因各异,形式多样,企业往往会想尽各种办法规避政府的行政监管,逃避处罚,社会的监督又缺乏有效的惩治手段,唯有金融手段多种多样,且直接切中污染企业的融资命脉。如果金融机构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与政府、社会三方联起手来,就可以对环境污染取得综合治理之功效,形成较强的正向激励机制和严厉的惩罚机制。

一般而言,环境污染问题属于微观问题,但解决它须从宏观层面着眼,从整个社会层面来加以防治,而金融手段既具有宏观协调的功能,又能够从微观机制入手加以防范和治理。例如,一般公民对污染企业进行制约不仅呈弱势状态,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但是,当公民同时作为投资者通过金融机构对企业进行制约时就变成了强势一方,由于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投资回报率的考量之中,投资者会更加关心所投项目或企业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效,以规避因环境风险而带来的损失。这迫使企业的治污由被动的自发行为变成积极主动的自觉行为。

我们知道,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从而导致了市场失灵。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介入。但是,政府的介入一般以事后处罚为主,并且因作风、办事效率低下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而导致“政府失效”。绿色金融的出现,则将环境风险组合到金融风险里面,充分利用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借助市场机制、政府管制和社会监督等各种力量,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防,这样,既解决了市场的失灵,又规避了政府的失效。

三、绿色金融是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资本是配置市场资源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框架下,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亦可以为投资带来利润。根据汇丰银行的报告,在2008年底的4万亿元人民币总刺激投资中,中国投入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结构调整以及技术改造等低碳项目的资金占到了38%,其绝对规模达到了2210亿美元,是排在第二位的美国的两倍。环境波特假说认为,在动态条件下,环境质量提高与厂商生产率和竞争力增强的最终双赢发展是可能的。㈣具体而言,高能耗、高排放实际上是某种形式经济浪费和资源无效运用的信号,正确设计的基于经济激励导向的严格环境规制从较长时期来看可以激发创新、促进节能减排技术或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改进生产无效性和提高投入生产率,最终部分或全部抵消短期执行环境政策的成本,甚至为厂商带来净收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应用产权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研究认为,如果各国排放权得到明确界定和严格保护,节能减排就会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这将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替代传统高能耗高排放发展模式提供强大动力。根据中国最优节能减排的路径可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9年才达到最高峰。通过上述的系列分析,从长期来看,国家产业政策已转向了对节能环保型产业的支持,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环保类企业才能得到长期发展。因此,金融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保证长远盈利必须加大对符合环保要求产业的投入。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资源价格改革提速和环保标准统一提高,有大批传统产业需要改造,有大量新兴产业在成长,这为我国发展绿色金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绿色金融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微观经济主体,实施的手段是引导和调节金融生态体系的资金分布,实现优化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外环境并以此促进双方的良性互动发展。只有建立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也只有这样的经济发展环境才是金融机构得以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商业银行将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金融作为核心战略和价值导向,通过提品和服务来实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增加社会福利,并在此过程中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和利润来源,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随着能效金融、环境金融和碳金融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必然引发银行业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产品创新、信贷投向、同业合作等多个方面发生深刻的社会变革,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商务模式,推动着敢于创新的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国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路径

本轮全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以往不同。在低碳经济时展绿色金融,每个政府、机构、企业和每位“地球公民”,他们既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因此,构建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应全民动员,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同时进行,采取“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和经济主体积极参与”的模式进行。

(一)建立绿色金融制度框架

在宏观层面上,首先,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为起点,将环保标准与信贷风险管理要求有机结合,由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制定政策框架,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机构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建成一个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公众和各级环保部门可以共享的信息平台,按照环保风险轻重,对贷款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这样,通过将企业在环保方面的表现和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纳入企业信用评级的考核因素之中,便于融资环节对企业从外部施加环境保护的压力。其次,通过设立环境税和中央财政划拨以及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

的方式,成立一个国家级的“绿色碳汇基金”,看准一些环保类产业的市场前景和高成长性,在企业初始阶段进行大力孵化培养,培育环保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待技术成熟时及时上市,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再次,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总局共同制定碳市场的规则和制度,建立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同时,积极与国际知名碳交易机构展开战略合作,完善碳交易规则,获取在全球碳市场上的参与权、话语权和定价权,帮助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碳市场交易,以改变目前中国在国际碳交易产业链最底端的地位。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碳市场成交额的增长速度惊人,预计2012年全球碳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遗憾的是,2009年6月,中国卖给欧洲买家的核证减排量的现货价格为11欧元/吨左右,而同样代表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欧洲市场交易的欧盟配额2014年12月到期的期货价格高达19欧元/吨。所以,我们必须看到,在未来全球碳市场中,中国同样面临着在国际石油市场中丧失定价权的情况。最后,建立多层次的绿色资本市场体系。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低碳型企业优先上市;鼓励保险公司通过购买、参与设立风险投资基金,通过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认购低碳型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等形式参与低碳经济投资。

(二)建立环境友好型企业体系

低碳经济时代催生绿色金融,绿色金融促进低碳经济,加快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在中观层面上就需要建立一个环境友好型企业体系。其具体措施如下。(1)企业应密切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实际,以绿色金融作为生产标准,将CDM内生化,植入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2)金融机构从管理体系、组织架构、业务流程、金融工具、报告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将绿色金融标准落实到客户调查、贷款营销、授信、项目评估、贷款审查、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从源头上防范企业和建设项目因环保要求发生变化带来的信贷风险。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绿色信贷”动态跟踪监测机制,明确了环保信息收集、分析、核实和预警流程,实时动态地对信贷资产进行全过程的评价和风险监控。(3)银行应积极研究并试行绿色股权、知识产权、碳排放权质押等标准化贷款融资模式和低碳金融产品,解决中小型环保企业融资难问题。(4)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以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一种标的资产开发出相应的保险产品、衍生产品和结构化产品,这不仅可以平抑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且可以借助金融工具使资本获得可持续的利润。如开发出环境污染责任险、核证减排期货合同以及与世界级权威机构的水资源、可再生资源、气候变化等环保指数挂钩的低碳理财产品。据悉,中国银行为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办理了金额为298万美元的CDM项目碳交易融资业务,并落实不低于298万美元的掉期协议。这是商业银行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

(三)践行“人人都是环保人士”的投资观、消费观

金融科技的发展史范文第4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私人财富和高净值人士的不断增加,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高端客户的增加对于商业银行实施金融业务模式的创新,对于加快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高端客户发展开拓对招商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高端客户发展开拓方向下建立招商银行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的策略。

关键词 高端客户 招商银行 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个人金融业务可以说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而高端客户则又是个人银行业务当中最为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根据统计,花旗银行、香港恒生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对于企业整体利润的贡献率均接近于一半。随着我国民众的生活状况变得愈来愈好,高收入群体持续壮大, 为商业银行发展开拓高端客户营造出了愈来愈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从招商银行的视角出发,认真分析与研究高端客户的主要需求特点,更好地满足高端客户的金融业务需求,才能切实推动招商银行高端客户发展开拓工作的良好发展,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拓宽招商银行的利润空间。

一、高端客户发展开拓对招商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

虽然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高端客户的确定标准存在差异,但通常都是以800至1000万元人民币为基本门槛。这一部分的高端客户所占比重尽管不算大,但是却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出大多数利润,因而也是商业银行在今后竞争中获胜的重要环节。

首先,高端客户是商业银行利润十分重要的增长点。虽然中国商业银行尚处在发展初期,但是具备了相当大的发展与赢利空间。所以,深入发掘目前已有高端客户的潜在能力,全力扩大高端客户的整体规模,肯定能够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利润增长空间。

其次,高端客户是促进商业银行金融业务创新十分重要的推动力。我国商业银行的高端客户普遍素质比较高,而且具备了强烈的资产管理意识以及个性化投资之需求。他们除了需要商业银行提供差异化的普通金融业务服务之外,更加需要商业银行为其量身定制新型金融业务项目,这就推动了商业银行持续推出新产品与新服务。让高端客户的切实需求能够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技术与理念,更能为商业银行的发展增强创新发展之动力。

最后,高端客户将能够实现商业银行业务的稳步发展。因为绝大部分高端客户具备大型企业高管或者私营业主等职业背景,这些高端客户关系对招商银行的公私业务联动而言具备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业务体系完善,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高端客户的数量将对合理优化客户结构、展示出行业地位、提升商业品牌,发挥巨大作用。

二、高端客户发展开拓方向下建立招商银行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的策略

新型金融业务产品应当要满足于高端客户的切身需求,从而让高端客户们能够建立起对于招商银行产品的信任,愿意尝试应用与放弃各类转换,并且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合理的区分,并且设立最为基本的技术壁垒,从而防止同行进行低成本模仿。为此,笔者觉得应当实施以下三项策略:

首先是要积极改进目前的金融服务产品品种,并且健全完善其功能,让其能够更好地适应于当前市场竞争之所需。比如,要以银行卡为主要载体,对目前已经有的高端金融业务产品的类别与功能加以整合与完善,从而借助于多功能银行卡来推动高端客户的个人消费、外汇结算、证券业务、保险业务、基金业务、收付以及消费信贷等多种个人金融业务实施全方位地发展。

其次是要持续开发出新型金融业务产品,从而获得一部分高端客户的信任,并且长期加以支持。在深入研究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与国际先进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的前提之下,全面结合招商银行自身实际,全力开发出富有市场发展潜力的新型金融产品,从而真正满足高端客户所具有的多元化需求。在新型金融业务产品的开发过程当中,应当充分重视品牌塑造工作,这是由于招商商业银行的自身产品与服务是最能够反映与体现出其自身形象的,而银行也唯有通过高端服务,才能真正地获得高端客户群体。所以,招商银行一定要做好新型金融业务品牌的定位以及形象设计等工作,积极推出最能代表自身特色的重点业务,从而树立起更加安全、更为稳健的优质产品形象,进而提升招商银行的吸引力与美誉度。

最后是要实施新型金融产品的组合创新,从而满足高端客户所具有的个性化需求。鉴于高端客户的金融需求具有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特点,单一化的金融业务产品已经难以适应与满足此需求。与此同时,新型金融产品还具备了同质化、内部构成元素较为相似等特征,这也就为招商银行实施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更加好的条件。所以,招商银行应当适应于高端客户多元化与个性化等金融需求之时,能够有针对性地为高端客户提供新型业务产品方案,对于各种产品实施结构组合。如此一来,也就能更好地满足于高端客户差异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端客户的发展与开拓是实现招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招商银行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金融业务模式开发理念,切实满足客户趋向多元化以及个性化之需求,持续提升在高端客户群体当中的信誉度以及影响力,从而最终实现招商银行和高端客户的共赢。

参考文献:

[1]精英个人金融服务需求调查.环球企业家.2005(7).

金融科技的发展史范文第5篇

大家晚上好!

**年即将结束。

这是充满挑战的一年。我们看到“杜特尔特现象”和“特朗普现象”这“两只黑天鹅”齐飞,国际形势呈现出“变”与“乱”的时代特征;我们也看到国内互联网金融领域迎来最强监管,全行业在强烈的阵痛与波折中走向规范。

这也是充满机遇的一年。我们看到国家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持续升温,传统行业的跨界融合不断深入;看到国民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移动电商爆发出蓬勃生机;我们看到网约车合法化,融资租赁走上风口,共享经济获得强劲发展,普惠金融也得到了全方位的践行。

**:白驹过隙,岁月如歌

**年,是战略伙伴的全面携手与精诚合作,是各位高管的正确决策和杰出领导,是全体员工的团结一致与倾心奉献,让**资产在整体下行的外部市场环境和激烈异常的金融行业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成绩显著,令人倍感振奋。借此机会,我向广大合作伙伴和咱们**的全体同事表示深深的感谢与由衷的敬意,你们的辛勤付出,在**资产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综合金融战略实施

今年,**资产综合金融战略实施后,改变了过去对单一业务形式过分倚重的局面,形成了财富管理、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股权投资、网络科技等多种产品服务协同共进的良性发展格局。“科技创新金融,科技服务金融”,金融服务的可视化在**资产已经成为现实。

2、入局汽车融资租赁蓝海并初创佳绩

今年,**资产以“以租代购”的汽车消费方式为基石,积极整合行业资源,打造创新型汽车融资租赁平台——**好车,入局汽车流通领域,,为消费者、汽车厂商、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售后服务商等提供核心服务,并在今天成功地举行了全产业链合作启动仪式。在不久之前,**好车推出的“线上自营平台+线下授权商家”的品牌合作模式已在河南郑州率先落地,且完成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的推广布局。

3、股权激励策略推出

为回馈员工的辛勤付出,**资产于今年10月份推出了股权激励政策,通过股权长期激励的形式,将员工利益与**利益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此,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个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都能够在**资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每个员工的个人价值都能够在**资产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2017:携手同心,共赢未来

1、全面实现企业转型,重点发展汽车融资租赁

2017年是**资产企业转型全面实现的关键之年,我们肩负着稳固综合金融服务战略成果的艰巨任务,**资产发展重心将向汽车融资租赁倾斜。

2、深化全产业链合作

2017年是**好车深化全产业链合作的奠基之年,我们承担着开拓中国汽车融资租赁市场版图的神圣使命,与各领域龙头企业的强强联手,是**好车推动中国汽车融资租赁事业的快速向前发展的有力保证。未来,**资产、**好车将与天坤国际·优蓝网、中锐教育集团和其他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努力,通过首席顾问陈永革先生的相关科研成果向市场应用的真实转化,通过著名财经节目主持人**年轻化、时尚化的强大感召力,将“让拥有更简单”塑造成为中国汽车融资租赁领域的标杆、旗帜。

3、企业管理,权责明确

2017年同样也是**高管、员工们价值实现的光辉之年,我们有着为大家创造更佳工作环境、营造更好工作氛围的崇高责任,今后将持续进行公司组织架构的梳理与优化,为员工的职业提升提供更为便捷的通道,从而让**资产拥有更为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年,我们继承以往有利经验,冲破重重障碍,踏平层层波折,奠定未来发展的牢固根基。

2017年,雄鸡一唱天下白,预示了**资产、**好车所将要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这些,都需要你我众位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