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范文第1篇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观念还存在着许多误区。针对这样的现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老师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根据这一学科的整体特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展开教学。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素质提高。

21世纪是信息化、网络化高度发展的时代。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学校和老师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质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1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基本都停留在老师教授课程,学生被动听讲的情况中,不少学校少有的几次上机课就成了学生在学校自己动手接触信息技术的唯一途径。其实,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的资源已经无限扩大,学习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扩展。要使学生能够进一步运用好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在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从被动性的接受老师的教学转向自主性的探索研究学习。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强弱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就能够体现出来的,而是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质,信息知识本身已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是否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尤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2加强协作性学习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也是实施新课程教学中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性学习是新课标要求下信息技术课程广泛研究的两个问题。当代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这就造成了不论是哪方面的学习,都过于独断专行,学生的协作意识差。而在学校方面,由于不同阶段各校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条件相差很大,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素养层次差异较大,因此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协作性学习有利于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迅速弥补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3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范文第2篇

摘要:人类社会正迈入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素养将是所有公民应具备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就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我国目前所进行的新课改是面向素质教育的,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让他们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使他们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新课改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一、理解信息素养的含义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小学生从小就接受正规的信息素养教育,从认识版权标识到学会检索信息,从怎样解决问题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都可以在信息素养教育中获得了解与训练,根据国外的研究成果及现实需要,我国教育部2000年11月下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规定为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认为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就是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看一个人有没有信息素养、有多高的信息素养,首先要看他有没有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有多强,也就是碰到一个实际问题,他能不能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

2.信息常识

信息常识就是信息科学技术常识,促使学生阅读有关的信息文章,参加有关讨论,便于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信息能力

发现信息、捕获信息,想到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是信息意识的表现。但能不能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及工具,通过恰当的途径去解决问题,则要看有没有信息能力了。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运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

4.信息道德

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要让学生学会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学习、生活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中学生信息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意识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想到用信息和信息技术;信息能力决定能不能把想到的做到、做好;信息道德决定在做到过程中能不能遵守信息道德规范、合乎信息伦理。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信息意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并渗透到信息能力的全过程,信息道德是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正确应用的保证。

二、如何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意识从何而来,信息能力如何培养,怎样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是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信息技术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而不是简单套用其他学科的模式。

(一)教师要融入新课改,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观念转变中,教师应该首先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是必修课,管理上要重视起来;其次学生素质的培养是各门学科教育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现在许多教师认为非高考科目不重要,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到学生,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

(二)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整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利用中文打字巩固汉语拼音;把“画图”和美术教学有机结合;教word文字处理时,与语文相结合,利用文字处理功能写作文,利用美化工具设计板报扥。

(三)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实践、交流,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提高,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营造良好环境。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文明使用因特网的基本信息素养。

(五)及时评价。评价与教学过程一样重要,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评价作品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审美能力。通过评价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抓住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的和实施的本质,适应了当前新课改的潮流。信息素养的培养既是新世纪实施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国家信息化战略、参与国际市场上人才竞争的一项基础工程。

参考文献:

[1]杜惠杰.信息技术课如何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创造素质[J].科技风,2011(2).

[2]宋绍军.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左明章,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2月第15卷第1期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范文第3篇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两年以来,笔者作为主讲教师连续十五期参与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共有750位教师接受了培训,中学教师有300位,小学教师有450位,教师大部分来自农村学校。在培训期间我们对所有受训教师做了调查,调查的主题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的状况,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和访谈形式。经过分析总结,笔者所处的县区农村教师目前信息素养的现状有如下较明显的几个特点:

(一)不同年龄教师群体的信息素养差别较大,老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较低

调查结果发现,中青年教师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能,老年教师队伍中大多数老师只掌握很基本的操作甚至不会操作,根本不能通过计算机来处理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他们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不能够系统的掌握信息技术,缺乏对信息的敏锐性及获取与利用的能力,不能很好的利用现有信息技术有利的条件改善和优化课堂教学。

(二)对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多数教师自我需求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养成自我学习和提高信息技术能力的意识和习惯,具备较低的信息素养水平

主要依赖上级教育部门开展的项目工程, 学校、个人缺乏投入的主动性、积极性等,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深度不够。

(三)硬件设施落后,教师信息技能没有施展的空间

信息技术硬件建设是培养老师信息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教师信息素养提高及信息技能的运用必须要有硬件的支持。受学校经济条件、领导重视程度、区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中小学的信息技术硬件普遍比较落后,尤其是一些较偏远的学校甚至不具备有相关的信息技术设备,多数学校则是滞后于社会其他相关产品,大大影响了教师教学需求,教师纵使掌握我很好的信息技能也没有“用武之地”。

(四)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淡薄,只停留于简单的运用

很多教师只是简单的使用多媒体,只有在公开课或教师技能比赛的时候才采用一些信息技术设备,或者简单地把传统的板书改为PPT幻灯片。未能够较有深度地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二、教师信息素养提高的策略

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就是要使教师善于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信息素养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针对于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特点,我提出以下几点对应的提高策略:

(一)教师应自发自觉地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信息技术运用的重视程度,培养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自主学习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培养自我发展观念,自发使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改善优化自己的教学质量。信息时代要求每个人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学习,具备信息素养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二)加强教师信息技能的继续教育

在问卷调查结果中发现,很大部分的老师都没有经过系统的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的培训,他们希望能够接受一些信息技能方面的具体的软件培训。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培训,聘用相应课程的优秀人员进行上课,保证上课的质量和效果,也可借助学校内部信息技术中心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学方式自我提高信息素养,有条件的老师还可以进行自考、函授与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技术等学科相关的进修活动。

(三)学校建立激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培养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

学校应鼓励教师在课堂内外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使用新技术的主动性。对在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给予奖励,教师学习掌握新技术和网络工作可以得到职位提升的机会。组织开展课程信息化技术比赛,课件制作比赛,优秀课堂评奖等形式,增加老师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

(四)上级行政部门应加大农村学校的经费投入,创建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够是一个比较突显的问题,学校软硬件设施配备不足,不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条件,个别教师信息素养再高也没有“用武之地”。完善必要的基础设备设施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

以上是我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提高的分析总结,请各位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大数据;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6-0102-02

大数据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优势

1.大数据的应用现状

当前的“大数据”概念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还比较小,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未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一些“大数据”的应用也未能有效地在教育教学中铺展开来,从而制约着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2.大数据的应用优势

“大数据”全数据模式下的总体信息处理能力,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中的信息铺展面,并从样本的研究转向为系统化的总体研究。事实上,大数据的创新,将更为直接地剖析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和现象,深化高中信息技g教学。[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大数据

1.教学资源数据

面向“大数据”,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时能够更加灵活、全面地汲取互联网信息,并通过开放的多样信息库,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数据。同时,教师利用“大数据”能够建立起教育教学过程的数据信息分析,产生更为科学、全面的教育教学过程分析结果,形成自产型教学资源数据。这样,教师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既有了外部信息资源数据进行支援,又有了内部自身的教学信息资源数据作为支撑。这能完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资源数据需求,产生更加有益于教学质量提高的信息链条。

2.学生信息数据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学生自身的学习信息构建学生信息数据,动态地呈现学生自身参与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即时性信息,这也是高中信息技术中所能够利用的“大数据”。这一类数据不仅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状态、学习问题,还能结合当前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等,进行科学的个体性调整,及时产生综合全面的个体报告,让教师能够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信息数据。

大数据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

1.利用大数据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教学

(1)个性化教学

“大数据”能够构成基于学生信息数据的多维度动态化信息数据库,在这一数据库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接收到适合自身学习状况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弥补当前自身学习的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大数据”分析当前学生完成项目需求的具体情况来构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施行针对具体学生完成情况而设定的教学。

(2)定制化教学

“大数据”构建的数据信息库,能够基于当前的综合信息给出较为精准的前瞻性判断,也为定制化教学和教学引导提供了可能。这意味着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的表现,被“大数据”技术进行积极主动的拓展性分析,并能够结合具体的信息处理感应拟定相关的定制化教学方案。这解决了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固定标准、统一进度、时间有限、内容重复铺设和教学的发展问题。

2.利用大数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1)构建免费共享的学习资源库

“大数据”一方面降低了资源库建设的成本,另一方面引入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技术,在建设构成学习资源库时,就已经面向开源的数据源,构成了具有很高开放度的信息资源库,并在应用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实现学习资源库的建设和拓展。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整个教学过程也将作为学习资源数据库,构成免费共享的学习效果、学习反馈、学习研究模式的学习资源库。[2]

(2)实现多学科交叉的资源共享

“大数据”不只局限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更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发散到多学科交叉的资源共享中。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大数据”的信息处理,能够服务于多种综合学科的信息处理问题,如应用于数学统计、几何学图形化处理、历史资料信息索引等的建设,并在完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结合多学科的信息资料和数据资料,完成这些多学科交叉的资源共享,实现综合利用开发。

3.利用大数据打造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平台

(1)构建信息技术学习平台

作为接触开放信息技术学习的主要课程,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发展目标就是基于“大数据”构建信息技术学习平台,扩展开源的信息技术学习在线课程内容,通过共享,实现更为全面、强大、综合性高的信息技术学习平台。

(2)展开网络协调合作学习

“大数据”的信息技术应用为学生在线完成网络协调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今后,更为开放、全面、自主性高的学习模式将在开放性的网络教育平台基础上得以实现,学生将可以拥有更多类型、高层次的网络协调合作学习的机会。

4.利用大数据凝练学科核心素养

(1)凝练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学生利用大数据创建的学习平台,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养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索、不断探究的良好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运用“大数据”来校对学生的任务解决能力,实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2)实现教学评价

开放、全面、综合性高的信息反馈,能够促成师生更为全面、综合地完成对教学活动的评价,通过“大数据”的信息链条,构成更加平衡的教学关系,使教学活动中的知识能力转化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更为高效。

综上所述,“大数据”在当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具有应用优势,能够丰富教学信息资源,并且有助于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生信息数据。“大数据”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促进个性定制化教学、提高优质资源共享、构建学生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平台的作用。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比较全面地生成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表现方面的数据,进一步为教学活动服务。因此,教师应科学地施行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大数据”的挖掘和使用。

参考文献:

高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2-7807-01

1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运用的理论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指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产生不可忽视巨大影响力的现代化信息数据通讯技术,该技术知识领域覆盖了人类现实生活的各方各面,并为人类每天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帮助,其依附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数据传输技术,是新世纪科技时代的标志性学科。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显著时代特征和综合性应用实践需要,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育教育活动应当以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首要任务,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内容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产生主动观察思考、主动实验操作、主动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此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从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中及时参与到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中,了解学生当下的内心想法、学习兴趣、心理状态和学生性格特征,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为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遇到的困难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而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模式,真正成为高中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得教学内容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顺利开展和进行,学生通过分组合作能够从别人身上发现优势并模仿学习,也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缺点并加以改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会首先试图依靠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去尝试解决,无法成功后又可以借助合作学习小组中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帮助,继续开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和紧密团结的同学情谊。

2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运用的现实意义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过程中具有以下现实意义,能够引起关注和思考:一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改变了由教师强制灌输和单方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谈话沟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教师的教学方式选择和教学方案设计也将以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首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二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上的运用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生灵活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当中。高中信息技术教职人员在设计合作学习教学方案过程中,会注重观察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个体性格特征,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学习知识水平、学习经历和兴趣爱好的不同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并为学习小组成员安排特定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和特长,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活动时间内取得更多的进步和成长。教师通常将设计和引入情境教学模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教学内容的讲述和进行也以符合现实生活和实际应用为主导,为学生布置内容明确的学习任务或者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中顺利达成学习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致。三是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能够提升教职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教职人员的教育教学理念,敦促教职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需要教职人员综合参考运用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数据,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一方面也要发挥自己的职业教学能力,熟练运用并不断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才能够设计出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的合作学习教学方案。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带领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为学习活动的进行把握目标和方向,同时兼顾调整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课堂氛围,保证学生将注意力和合作学习活动的重心始终放在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研究和讨论上,让学生既有表达意见、提出想法的机会,也有认真分析他人意见、积极思考并提供帮助建议的意愿。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首要任务,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的基本内容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产生主动观察思考、主动实验操作、主动设计方案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便于学生灵活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当中,同时能够提升教职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教职人员的教育教学理念,敦促教职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谈恩兵.基于有效视角的高中信息技术合作学习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2).

[2] 魏雄鹰.2009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侧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

[3] 孙菲.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学苑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