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茶文化的相关知识

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茶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当然也是国学百花园里的一朵璀璨的奇葩!想要深入掌握这其中的内涵,需要我们长期的文化积累和人生积淀。

感谢xx区青少年宫为我校学生提供了接触茶文化、了解茶文化、感受茶文化的机会,学生们在兴趣盎然地学习了茶文化相关知识之后,踊跃地参与报名,并拿出了各项目优秀的作品。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以传统茶文化教育为载体,在青少年群体中通过开展茶文化大赛的方式传播传统茶文化,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展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成果,拟决定开展“2017xx市xx区学生首届茶文化创新大赛”。

二、活动人员:xx市实验小学师生

三、活动过程:

1、学习了解茶文化相关知识

2、用心感受茶文化,参加茶文化青少年创新大赛:

(1)、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故事大会

(2)、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文化作文大赛

(3)、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文化创意书画大赛

(4)、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席设计大赛

(5)、xx市xx区首届青少年茶包装创意设计大赛

四、时间安排:

2017年5月3日前为各单位初赛阶段。

四、活动效果:

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教学引言英语教学方式应该更加多元化,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体现出英语的魅力,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更加完善的英语教学模式。而茶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能够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扎实的群众基础,能够激发社会各阶层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茶文化与英语语言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且深受中国人民以及西方国家人民的喜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不仅可以提升英语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能够促进中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

1大学英语与英国茶文化的关系概述

中国有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并深深影响着世界的茶文化发展。其中以英国茶文化最具代表性。随着现代人对茶文化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许多院校已将茶文化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保证开展教学课程的过程中,同时讲解茶文化的背景以及文化理论,让茶文化被更多的年轻人所熟知。在开展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西方国家同样重视茶文化,因此,可以适当引入西方的茶文化知识,让学生有一定的文化功底,才能更准确的掌握英语语言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由于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语法、句法以及语言场景的使用,教师可以以茶文化为背景,不断融入茶文化教学理念,确保学生对英语教学更感兴趣,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驾驭能力。截至目前,多所高校已将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相结合,提高了英语教学的利用价值,并确保在融入茶文化以后的英语教学课程变得更有意义。学生了解基础茶文化内容以后,可以更准确的理解英语词汇,并掌握重、难点英语语法和句法的使用方法,既保证学到了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又可以对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进行学习和弘扬,让英语课程教学变得更有意义。

2高校进行茶文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随着中国茶文化流入英国,英国本土渐渐接受了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并将其内容变得更为丰富,形成了独有的茶文化内容。

2.1增加选修课

与其他学科的授课方式不同,茶文化的教学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让学生可以以良好的心态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由于学生掌握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因此,在学习其它文化科目的同时,可以适当引荐茶文化的基础知识,并要求教师对相关茶文化历史进行讲解,加深对其他文化的印象。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文化底蕴的基础上陶冶情操,顺利完成其他科目的学习任务。

2.2不同的渠道推广

茶文化在我国生活中十分常见,教师也在课堂上大力宣讲茶文化的内容,因此,学生有了更多渠道来了解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对茶文化进行推广。为确保学生了解更多的茶叶品种,并在推广的同时,融入自身对茶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各大院校可以在图书馆设立茶展览区,并提供相关介绍书籍,让学生完成茶文化知识的自主学习任务。适当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诗词大会,要求学生在大会举办之前,不断积累茶文化的知识和内容,以便提高答题过程的精彩程度。校园内部也应大力宣传茶文化的知识,鼓励更多学生普及茶文化,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茶文化的相关理论,确保我国优秀的茶文化可以传播得更快、更广。利用校园广播的宣传方式,能够迅速提高茶文化在校园的影响力,有针对性的对茶文化的知识进行宣讲,满足了茶文化爱好者的学习要求,提高了学生对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

2.3将茶文化与学生自身的专业内容结合

由于学生需要学习英语课程知识,因此,教师将茶文化知识在英语课堂上推广,能够弥补学生茶文化知识的空白。教师引入的文化内容以西方茶文化为主,英国的茶文化是西方茶文化的代表,为避免学生对学习茶文化知识不感兴趣,教师可以采取中西方文化结合的教学模式,既保证满足学生对汉语文学的学习需求,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传播英国茶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茶文化知识的精髓,进一步体会茶文化内容的价值。外语专业的学生需要用英语与外国友人进行交谈,在了解英国茶文化的内容以后,可以满足特定语境的交流需求,让交流的内容变得更加完整,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流畅性。

3茶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与传统的英语教学课程不同,融合了中西茶文化后的教学内容,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搭建英语课程基础,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弥补知识的空缺。由于学生首先了解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在对英语课程进行学习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不同的内容,并有阶段性的进步和提高。

3.1阅读中西茶文化文学作品,丰富英语教育内容

学生想要更好的了解英语的重要内容,可以先从阅读西方茶文化文学作品开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学习能力,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的茶文化文学作品。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并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阅读课程,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了解英语的使用方法和表达技巧。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因此,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更多的英语知识,加强英语知识的储备量;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阅读原著,以免在进行汉英互译的过程中,受盗版错误翻译的影响。学生积极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深入了解茶文化的知识,感受作者在茶文化氛围中的思想和情绪变化,才能更真切的了解茶文化的历史价值,并进一步提高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最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平等的交流空间,让学生提出对阅读作品的看法,检验学生英语水平提升的状况,才能顺利完成下一步教学方案的制定任务。奥斯汀的《曼斯菲尔德庄园》、《诺桑觉寺》以及最为著名的《傲慢与偏见》进行阅读。这些作品各有各的艺术风格,且与茶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对英国饮茶方面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概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作品推荐给学生,或定期的举办英语优秀作品心得交流座谈会、恳谈会等,这将使学生在作品的交流中不断的增长自己对英国茶文化以及不同区域风俗习惯、文化特征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东西文化差异,提高学生基于英语文化理解英语知识的能力。

3.2立足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观

诸多高校开展英语教学课程,都要先让学生了解中西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课程的同时,有选择性的进行学习。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和规范用语习惯,才能确保学生在与国外友人进行交流时,语言更为严谨,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由于中英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所以学生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翻译的内容应避免与中西方文化产生冲突,避免翻译以后的文章难以被理解。教师应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英语课程教学任务。由于某些学生存在英语成绩较差的状况,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茶文化的同时,为避免学生出现理解歧义或无法理解茶文化根本内涵的状况,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在课后自行上网查阅与茶文化相关的资料,了解茶文化的起源以及相关历史背景,然后教师针对这一类学生增设培训科目,比如单独出课后复习题,让学生的个人能力有质的飞跃。学生需要谨遵教师给出的教学方法,接受教师的指导性意见,才能经过不断努力,既可以了解了中西方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特点,又可以以英国本土的茶文化思想,完成英语知识的学习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注重茶文化导入的层次性,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

英语专业的教学课程需要教师有阶段性的开展教学任务,也需要学生个人能力有层次的提高,才能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教师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并适当的将茶文化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宣讲,让学生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顺利的完成英语课程的学习任务。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的开展茶文化的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语境,让学生的语言能力逐步提高。由于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更有逻辑性,学生学起来也更为方便,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应根据教师的指导性办法,在课堂上认真思考,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另外,学生应利用课余时间对不懂的知识进行补充,或者找老师进行询问,弥补茶文化知识的空缺。教师也应与学生共同讨论,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才能将制定的理论教学方法更好的应用于实际,让学生的个人成绩稳步提高。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避免在短时间内为学生灌输过多的知识内容,假如学生无法消化和理解,那么这些知识内容的讲解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开展以茶文化为基础的教学课程,还需教师有阶段地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慢慢融入这种学习氛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结束语

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渊源流传,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文化知识,就可以从茶文化方面入手,通过优秀茶文化作品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重点、难点知识。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引入英国茶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品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阅读西方优秀文化作品为基础,先让学生在茶文化的海洋中畅游,从而用茶文化去感染、熏陶每一位学子,丰富学生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去阅读英国优秀的著名原著作品,若存在问题,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英汉互译本,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学习英国茶文化,更好的掌握英语语法、语感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颜学军.《失明抒怀》语言层面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2(5):2-4.

[2]袁宏.从语言层面谈儿童绘本的翻译[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11-14.

[3]彭富强.论文化与思维方式对英汉语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4(8):35-36.

[4]肖辛格.例谈影视作品标题的翻译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3(3):45-46.

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洛;茶文化;旅游

近年来,商洛茶文化旅游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茶文化旅游在发展当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茶叶生产者对茶文化认识不足、缺乏资金的投入、茶文化旅游方式单一等问题。但问题的提出也能更好的帮助商洛茶文化旅游新型活动的开展。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比较传统的旅游方式,也面临着许多新兴产业的挑战。因此,商洛茶文化旅游必须开发设计出新鲜的元素来吸引游客的到来与驻足。

1 商洛茶文化旅游的问题分析

1.1 茶叶生产者对茶文化旅游认识不足

虽然商洛种植茶树的历史已达上千年,但是商洛市在发展茶文化的旅游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譬如说,在发展过程中对茶文化旅游认识不足。在发展过程中,商洛市茶文化旅游主要是重“茶”轻“游”。在经营过程中,茶叶生产者只是注重茶产量和茶品种的开发,未注重茶文化旅游的长远发展以及发展机制。文化旅游说到底是一种长远的旅游方式,应该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完善机制,寻找亮点,吸引游客,在其以后的发展中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缺乏资金投入

茶文化旅游的开展,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撑。商洛市对于产茶、制茶、加工工艺等方面的技术一直处于较落后的状态,并且至今商洛市采用的都是最传统的工艺方法,在品种的开发研制力度方面还须大力投入。据2011年数据显示茶叶精加工厂有11家,加工生产能力在每年100吨的只有4家,可见在茶叶生产与技艺方面急需提高。此外由于缺乏资金的投入,商洛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比较落后。例如:交通、住宿、旅游景区建设、餐饮、服务质量方面有所欠缺。而上述的落后都会进一步导致商洛市茶文化旅游活动与旅游者对于茶文化旅游参与方式与次数的减少,直接会影响到商洛市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1.3 茶文化旅游方式单一

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旅游活动,已经存在约上千年的历史。商洛市在发展茶文化旅游活动的过程中,采取的还是之前较原始的旅游方式。通过,采茶、炒茶、举办茶文化节等方式开展自己的茶文化旅游活动。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不能离开当地的地理环境,而把茶文化旅游单独提出来。而商洛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就把二者分开来了,造成了现在的茶文化旅游方式单一。

2 商洛茶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2.1 利用培训班的开展提高茶叶生产者对茶文化旅游认识

通过培训班的培训提高对茶文化旅游的认识。茶叶生产者通过培训班老师系统的学习、培训,加强茶叶生产者对其的认识。重点侧重在茶叶生产者对旅游方面的认识。培训班只是一种手段来辅助茶叶生茶者更好的了解对茶文化旅游的认识,主要还是要靠茶叶生产者通过自主学习加强对茶文化旅游的认识,茶叶生产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书籍翻阅的方式,增强茶文化相关知识和有关的旅游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内涵与认识。

2.2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企业的发展运营,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商洛市本身的经济发展并不是很好,仅靠商洛自身的来支撑茶文化旅游是一件极具难度的事情。因此,商洛本市需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商洛市也要扩大招商引资的渠道。可以整体招商,也可以通过分项目招商,可以独资,也可以以合资的形式;可以通过租赁,也可以通过承包的方式,还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只要是有利于商洛市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形式,都可以采纳。

2.3 多种参与方式并存、激发游客兴趣

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方式的多样化对于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也可激发出游客的兴趣。旅游方式的参与必须依据当地的资源分布情况和游客需求状况相关,结合当地的风俗民俗,发掘出特色的一些旅游方式。可根据周围的地理风景状况分布,举办与周围风景有关的主题型的旅游活动、茶文化节,发挥出其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3.1采茶

采茶本来是南方汉族茶农的一种生产活动,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冲击,采茶逐渐形成了一种汉族的民间歌舞。采茶是进行饮茶、泡茶的前提。这是一项要求采茶者格外小心、谨慎的生产活动,需要手巧的人来完成。为了提高旅游者在旅途中的兴趣,采茶这一步骤现在可通过旅游者亲自来完成,让旅游者通过亲身的体验来感受劳动者的不易,并且在采茶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以前采茶人为中国创造的宝贵财富,重现昔日情景。

2.3.2茶品茗

据研究表明,茶叶当中所含有的咖啡因、儿茶素等成分,具有降低人体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的效果,可明显降低血脂,清除已分解进入血管壁内的脂肪,还有预防心肌梗塞、脑血管梗阻的作用。所以,商洛市也积极开办了茶文化节邀请四面八方的游客品茶,这种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茶对人体的益处。

2.3.3茶饮食

根据史料记载,吃茶法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而现如今将茶掺杂在其他食物中则是对古代吃茶法的延伸,现在称为茶食。旅游是食、住、行、游、购、娱的过程,吃排在第一位,则说明饮食的重要性,以茶作为食材,能够很好的避免浪费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达到食补和医疗的双重效果。例如,商洛市推出的抹茶麻薯、五香茶蛋、清蒸茶鲫鱼等都是不错的茶制饮食。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茶饮食的形式与种类也应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进行一些创新。例如,可以加大对茶饮食新菜品的开发,商洛版的“满汉全席”―全茶宴、商洛版的“佛跳墙”―茶膳,以达到食补与医疗的双重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养生的重视甚于从前。茶火锅、西餐茶宴等形式。

2.3.4茶表演

茶表演的方式多不胜数。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方式就属茶艺表演。茶艺表演是在茶艺的基础上延伸而来的,是对茶叶冲泡形象的深刻展示。茶艺表演的开展可以加深旅游者对茶文化的深刻认识,而且旅游者可亲自进行茶艺表演。茶艺表演只是吸引游客的一种方式,也可通过举办茶情景剧表演、茶歌茶舞、茶字画书画展、茶俗等方式来吸引旅游者,激发旅游者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辛锦锋,王丽娟,宋立忠.谈企业如何实施品牌战略[J]1009-2243(2007):03-0200-01

[2]李盼.茶文化的内涵[J]中国茶文化,2013(13)

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目前,大学英语课堂的文化教学,不仅要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和途径,而且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承载的载体,通过对中英两种文化体系中的茶文化的深层分析,分别其异同,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文化教育效果。中西方这种茶文化上的区别,源于两者产生时代背景的不同,因此也涵盖了不同的文化内容,代表着多种文化元素。在现在的大学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化的介绍占到了很大一部分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接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这种现象无疑让大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文化迷失的危险,因此,注意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文化取向,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成败关系重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入,经济快速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已经深入到生活与思想的各个重要环节,如果当代的青年大学生们只能天天把西方的各种节日、饮食、以及好莱坞大片挂在嘴边,而漠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人格建构的关键作用,那么,被漠视与淡忘的,最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立足的文化根基。

在大学英语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中主要还是以西方文化的讲解为主,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西方文化以绝对的主导地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则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比较起来,民国时期及之前留洋的学者,大都具有国学根底,因此虽然也曾有过崇洋迷外、全盘西化的荒唐论调,但总体来说,中国文化的本根并没有在大学教育中失去主导地位。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导入中国茶文化,要注意相关内容的层次性,首先是茶的产地及种类。中国茶的产地对应着茶的种类,形成了中国茶的品种与品质的多样性,有红茶(Black Tea)、绿茶(Green Tea)、普洱茶(Puer Tea)、乌龙茶(Oolong Tea)、龙井茶(Dragon Well Tea)、碧螺春(Green Spiral)、铁观音(Iron Mercy Goddess)等常见茶的种类。在英语国家中,他们选择性地选取了一些自己能接受的中国茶品种,比如红茶。在中国人的传统茶文化中,家人友朋聚在一起喝绿茶、谈家事,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茶的大的种类上,中国人偏爱清雅的绿茶,而英国人则更偏爱红茶,而且饮茶的量也较中国人更多。在饮茶过程中,中国人基本上不加任何调料,一杯清茶,体会自然。在英国饮茶习惯中,往往在红茶中加牛奶和糖,搅拌混合后饮用,同时佐以茶点食用。这也是中英饮茶习惯的很大区别。英国红茶(black tea)源于中国,始于17世纪,由于东印度公司从中国福建武夷购买的红茶颜色浓深,实际上是黑茶,所以称之为Black Tea。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有必要介向学生介绍说明这个词汇的相关背景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对soft drinks 指茶饮料等,进行详细说明。

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还可以比较中英饮茶文化中的时间节点。在饮茶时间上,英国饮茶分为英式上午茶和下午茶,而中国人则没有固定的时间。从饮茶方式和习惯上可以发现,中西方的确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是源于不同的文化发展背景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英国下午四五点固定时间的下午茶,其社会功能意义远比健康解渴功能重要。在英国专门有喝茶时间(tea time),英式下午茶也有其饮茶习俗、饮茶方式和饮茶礼仪之后,时间相对固定,更具实用性。具体说来,可以分为:早茶(early morning tea,或者茶,清晨六點,空腹饮茶)、早餐茶(breakfast tea)、公休茶(elevens tea 上午十点到十一点,或者叫做晨茶)、下午茶(afternoon tea 下午三点到四点,也称为茶歇tea break)、晚安茶(night tea,或者叫晚茶)、。高茶(high tea)除此之外,还有茶宴会(tea party)、花园茶会(tea in garden)、野餐茶会(picnic- tea),则是具有社交性质的茶会,更有诸多负面的相关词语,如Tea party(暗指聚会)、Tea hound(花花公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英国红茶的历史,通过这个与茶相关的语词演变的对比性分析,加深学生对英语茶文化的记忆和理解,丰富了英语茶文化教学内容。

茶文化的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茶文化;app;软件设计;跨领域应用

因特网的推广使用,人类社会逐渐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制造了许多便利的生活工具,典型的有智能手机、电脑、平板等,其中手机应用起来最为方便快捷,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手机的运行离不开各种app的支持,随着各种app的问世,人们的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姿起来,诸如微信、微博、腾讯qq等。这些app都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借助app的风靡程度,设计一款用于茶文化传播的手机软件,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实现信息技术的跨领域应用,推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1茶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茶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漫时间长河中,我们的祖先逐渐从采茶、制茶、泡茶、表演茶艺、制茶、机具等一系列活动中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或者说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其中融合了儒、佛、道等多家思想,随着社会的推移和变革,茶文化不断被补充完善,最终形成了包括茶道、茶精神、茶具、茶学、茶艺等在内的一套完整的茶文化体系。1.1茶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中国传统茶文化中融入了儒、道、佛等多家思想文化中的精髓,追求“怡、清、和、真”的思想境界,首先,“怡”说的是“怡情养性”,明显出自儒家思想,古人认为喝茶能强身健体、滋补养颜,参悟茶道也是基于修身、怡情和养性的目的下进行的,人们从喝茶中不断渗透人生哲理,从而达到“心平气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实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清”有清廉、清心寡欲之意,茶叶味微苦、茶香清淡、茶水清澈如玉、茶室环境高雅清净,与茶叶有关的一切都追求“清”,故而古人赋予茶文化以“清”思想,告诫人们要按照“清正”、“洁身自好”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和”也是儒家思想在茶文化中的典型体现,中国历来崇尚以和为贵,人们以茶会友、接待宾客,整个过程都坚持以“和”思想作为核心指导,处处体现出“和”文化的基本宗旨;最后,茶文化中的“真”思想即追求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境界,以期做到抛开名利、返璞归真。1.2正在消失的茶文化历史上的中国创造了璀璨的传统茶文化,处于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的我们,要做好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工作,正面临着新的考验。信息时代各种电子智能设备的出现,几乎占据了人们的全部生活习惯,人们在网络虚拟世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变化。精湛高超的茶艺表演的魅力有可能抵不过手机游戏的诱惑力。周边环境的变化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警示我们若还不转变态度、采取措施,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茶文化即将要从我们的视觉下慢慢的减略。1.3信息技术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作用,拯救即将消失的传统茶文化,推动茶文化的传播,实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目标。信息技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实现茶文化快速而大范围的传播和宣传,各种网站及搜索引擎的开发和建设,为传统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网络平台;另外,发达的网络技术可以把死板的文字茶文化知识转换成图片、声音、视频等的形式,对现在的80、90后的年轻人来说更具有吸引力。以现代化的方式进行传统茶文化的传播,例如:茶艺表演教程、趣味茶故事讲解等,可以增加人们与茶文化知识的接触机会,进行茶文化相关知识和技艺的观赏及学习,使得茶文化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让茶文化的学习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此外,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网友们之间进行资源传送、心得交流等创造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拓宽人们的视野,增长见识。由此可见,新技术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过时和淘汰,相反,二者之间可以相互包容,实现共同发展。

2app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app,英文全称为application,译为设备、应用,通常是指安装在手机上的使用软件,例如淘宝、支付宝、酷狗音乐等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app。app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规律,可以说,这个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app的应用和协助。2.1app软件设计的基本流程针对不同产品性能的不同,其适用app的具体开发流程必然也会有所差异,尽管具体设计过程中略有出入,但其基本设计流程还是不变的,通常情况下,app软件的设计流程由市场调查、设计软件、编写代码、软件测试、app及后期维修处理六部分组成。市场调查主要是统计分析大众的需求,从而便于app应用功能的定位和规划;开发者明确开发方向后,就进入软件的设计阶段,包括内部功能设计及外界面的设计,前者要求符合大众应用需求,方便操作,而后者主要是强调软件外观上的视觉欣赏效果,以便充分利用消费者“外貌协会”的心理;代码是app运行使用的理论基础,因此代码的编写显得尤其重要,常用原生语言ObjectC、C语言等编程进行编写;测试结果将决定app是否能投产使用,并且为软件性能提出不少修改意见,使软件设计趋于完善;最后就是关于app的相关市场和维修处理了。2.2app软件设计常见模式app软件设计的常见模式是原生开发和网页开发模式。原生开发也称为NativeAPP开发模式,这种设计模式的特点是其开发出来的app只能在本地操作系统上进行运行,不适用于其他手机系统,离线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消息推送,能够充分利用设备上的本地资源,但开发成本较高、软件升级较为麻烦,所以大多数app软件设计都采用WebApp设计模式,即网页开发模式,该模式开发速度快、安装及更新都比较方便,且能够跨平台设计,所以应用范围较广。2.3文化传播app软件的开发应用近年来许多借信息技术、网络系统,实现传统文化传播的app软件逐渐流行起来。例如:在2013年故宫博物馆推出的首个iPad应用—胤禛美人图,胤禛美人图是中国历史上一部有名的女子绢画,其中绘有美人读书、喝茶、赏竹等12种形态,这款app以动画的形式向大众展现了图集中的内容,让其中的景物活了起来,除此之外,软件界面上还设有许多链接,供用户点击查看画卷的历史背景、生活习俗及细节欣赏等。由于这第一款app市场反响度很好,故宫博物馆又相继推出了紫禁城祥瑞、3D故宫等app。这在市场上掀起了一个又一个app下载。文化传播app软件的开发应用,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同时还为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有效的传播途径,具有较大的开发应用价值。

3信息技术在茶文化传播

app软件上的创新应用3.1茶文化传播app软件设计实例分析3.1.1茶道精神及茶艺文化传播中国茶文化大全茶艺茶道app软件,是以茶道精神及茶艺文化作为基本内容进行设计的茶文化传播app软件,其宗旨是“关注茶文化,品茶艺、学茶道”,软件从茶的品鉴、水的选择、茶具以及泡茶等多方面的内容入手,以视频的形式详细讲解了水温、投茶量、茶具的摆放及使用、冲泡步骤等细节方面的内容,帮助人们了解和掌握传统茶道精神及茶艺文化,在居家自饮和待客饮茶等不同场合都可练习应用,实现茶文化的传播普及。3.1.2趣味茶故事分享相比茶艺茶道app,中国茶文化app软件多增添了趣味茶故事分享的应用程序。在学习传统茶文化之余,听听有趣的茶故事,可以帮助用户缓解疲劳,保持愉悦的心情,调整状态。更增加了用户对茶文化传统知识的兴趣,且该app软件还经过了人性化设计改善,既可以视频观看,也可以当做听书软件。其应用起来非常方便,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趣味茶故事分享将成为下一步茶文化传播app的研究开发方向。3.2信息技术跨领域应用的创新展望信息技术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传播APP软件设计中的使用,除此之外,中国茶文化在信息技术方面还有更大的挖掘潜力,例如茶文化网上教育平台、茶艺网站建立以及与茶文化相关的手机游戏软件的开发设计,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茶文化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将成为信息技术的跨领域应用的新目标。

4结论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更是茶文化的缔造者,茶文化随着我国的朝代更迭、时代变迁而逐渐形成,其中凝聚了千百代人的智慧和努力,是我们的无价之宝,是中国历史和文明的象征。身为新一代接班人的我们,不应该眼看着中国茶文化逐渐消失殆尽却置身不顾,而应当以我们所掌握的先进信息技术,来推动传统茶文化知识的传播和推广,创造属于信息时代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孙莉娜.APP开发应用的创新与实用性分析[J].电子制作.2013(20):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