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

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

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企业 印度企业 跨国并购 影响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背景相互碰撞的影响下,跨国企业悄然萌生并不断壮大。以往发达国家占据主要世界经济市场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迅猛发展,经济飞速提高都提醒着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变化。当然最具代表性的两大发展中国家就是中国与印度,笔者拟通过研究两个国家企业跨国并购的具体案例分析中印两国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中印两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差异

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在人口与发展历史以及国家主要能源资源的储备程度等都具有相似性,但是在企业跨国并购方面的特征却迥然不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最成功的莫过于海尔集团、奇瑞汽车,而印度最成功的则是塔塔钢铁企业。从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中印两国跨国企业并购主要集中于汽车、钢铁、石油以及IT行业,重工业与原材料企业居多。

近几年中印在欧洲并购的案例为例,欧洲经济近年来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企业很难得到良好运营,亏损情况时常发生,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导致欧洲许多企业不得不选择并购这条路,寻找国外企业的经济帮助。印度抓住时机,进行了大量的企业并购,以塔塔钢铁企业为例,在欧洲并购了许多汽车、石油、钢铁企业,为自己开拓了更大的欧洲市场。我国最著名的并购案例并没有发生在欧洲,而是奇瑞汽车公司对沃尔沃的并购。我国企业大多数抱有“股市心理”,等待抄底,而此时非常有价值的欧洲企业已经被印度等国家企业所并购,大好机会就这样失去了。而奇瑞并购沃尔沃时,并没有等待抄底,而是及时估价并商议并购,这为奇瑞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明显可以看出中印两国跨国并购的差异在于:首先,跨国并购领域不同。印度主要并购的方向为欧洲国家,以及非洲部分国家的企业,在并购中主要针对的方向为钢铁、石油、汽车以及IT行业。而中国主要并购方向为亚洲周边国家,以及美洲国家。重点针对的除了原材料产业外,莫过于轻工业制造,如服装鞋业生产等等。并购范围与企业领域的差别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的原有消费市场领域以及产业需求的不同。印度周边国家能源较为充沛,因此在并购中他们主要需要的是技术而非材料;而中国自主产业越来越多,因此技术并不是主要并购对象,而原材料与能源需求量比较大,因此针对性较强。

其次,运营方案不同。两国的这种重要差异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印度企业在并购时往往尊重被并购企业自身的企业文化,选择在该此基础上适当改良。同时被并购企业品牌都具有相当影响力,因此印度企业在对外营销中常继续采用原有的名称品牌。这对消费者来讲减轻了重新认知与重新信任的压力,增强了产品销售量,扩展了产品市场。而中国企业完成并购后,首先会进行员工企业文化再培训,强调对企业文化脱胎换骨式的改变,完全采用中国企业的文化概念,并改变原有品牌。这一点在海尔公司的跨国并购中体现的十分明显。在南美并购中,海尔继续采用本国的员工管理方式,在员工有过错的时候会惩罚员工在所犯错误的地方罚站反思。这种惩罚方式是南美员工所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的,他们反映可以减扣工资以惩罚我的错误,但是罚站是对我们人格尊严的侮辱。另外在奇瑞并购沃尔沃后,虽然坚持了沃尔沃品牌的许多车型,但是重点放在了奇瑞新品牌的生产上,导致近几年沃尔沃高档品牌的车型销售量持续降低。

最后,员工培训方案不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功后,首先进行的往往是员工培训,通过对本国企业文化的灌输以使员工改变以往企业文化与工作态度。而印度则相反,常常会首先进行技能再培训,同时会研究被并购企业员工工作的优势继续发扬下去,借鉴被并购企业员工技能中的创新点,发展运用到本企业中来。这种培训角度与方案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两国并购之后企业发展方向的不同。我国并购后往往坚持进行本企业原有的道路来发展,而忽略外国环境的影响,相反印度则会首先考虑环境因素以及这种背景下应该予以保留并大力提倡的原有企业文化与战略目标。

总结以上差异,最重要的在于企业对未来目标的设定。印度企业的目标在于自我的发展,而中国企业的目标是营业利润的增加。因此才产生了“底价”问题,出现了管理经营模式的不同,以及企业文化的变化等等。中印两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差异较为明显,共同点也较为突出,因此研究两者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对于中国跨国并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更好的促进企业自身的领域扩展与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分析

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印度文化中除了宗教因素占很大的成分之外,还有曾经的殖民文化的影响,受到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印度企业更加重视个人的发展、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以及人文关怀。此外,殖民文化给印度留下的积极作用就是本国自身企业的管理运营方式与国外非常相似,资本所有制形式也并没有经历过变动。这种文化历史背景下,印度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减少了双方因文化因素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并缩短了协商时间,更有效的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延续,生产运营方式的连接以及市场的扩展。

而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特征在于集体大于个人的文化意识。我国自古强调牺牲小我,实现大我,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个体都以更大的群体利益为重。这种文化意识当然也体现在企业文化精神中,我们观察海尔以及奇瑞公司的文化精神,主要都是“企业是我家”、“我以企业为荣”等具有强烈集体意识的标语。两种文化的冲突也导致了我国在跨国并购与印度跨国并购中凸显的差异。

对国外企业的认知因素影响。我国企业对国外企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并没有完全掌握国外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造成对并购产生了轻视。尤其当国外企业濒临倒闭而不得不走上跨国并购的道路时,我国企业往往在潜意识里定义这家企业并没有值得花费大量资金以维持的价值,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中国企业常常选择大力打压并购价格,以至于对于具有强大未来市场与利润的企业拒绝中国企业并购,转而寻找其他国家的合作。

印度企业则相反,正如前所述,他们经历过殖民时期之后,欧美国家中历史悠久的企业曾经在印度建厂发展,因此他们对国外的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了若指掌,很容易就能够估算出企业未来的价值,并能够把握当下的时机,为自己创造更好的发展前景。

政治政策因素的影响。我国对于跨国并购的作用还并没有完全了解,因此在政策鼓励上并没有十分支持。从近几年国家的鼓励方向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主要鼓励外来企业在华建厂,而对于本国企业跨国并购,海外发展的政策财政性支持却少之又少。这样一来,遇到大型并购时我国企业往往是望而却步,自身财力物力并不允许企业实现并购,而只能看着其他国家企业与之并购并收获利润。更重要的是,我国并不支持多企业合作进行跨国并购,对于发展规模并不强大的企业而言想要进行国外并购实属不可能,而对于大型项目单靠一个企业是无法承担的,这种情形下多企业合作并购又得不到支持,因此跨国并购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于印度而言,本国资源已经濒临危险,储备率历年降低,这种情况下,政府在鼓励高科技产业进驻本国的同时,更鼓励本国企业,尤其耗能企业以及制造业向国外发展,鼓励并支持跨国并购。政府政策的支持还体现在对印度企业并购项目的资金和人员支持。印度政府主动向企业提供专业咨询,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跨国并购,找出适合并购后发展的新道路。以上种种政策支持因素都对跨国并购的健康顺利运行提供了保障。

跨国并购法律支持因素的影响。法律的支持能够对企业跨国并购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安全环境,为本国企业保驾护航。因此跨国并购相关法律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了企业跨国并购成功与否。我国目前关于企业跨国并购的法律还不够完善,例如,在《公司法》中目前还没有对跨国并购作出具体规定,只提出参见“国内企业合并相关规定”,不同地区只能根据本地区的发展状况制定相应法规来弥补这一空缺。东部沿海地区跨国并购法规制定的相对较多,并较为完善,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定,导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一旦出现问题,法律支持相对薄弱。而印度在殖民时期跨国并购案例就时有发生,在殖民国家的主导下早期就有相关法案的产生,为企业并购提供了基本法律保障与法律咨询。

结语

中印两国在跨国并购政策、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发展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差距与不同,都透露出文化背景、政治背景以及法律背景的不同。为了更好地促进跨国并购的发展完善,不断壮大企业力量,我国应该从印度跨国并购的案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弥补自身的不足,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帮助企业以及员工更好地适应跨国并购中出现的变化。

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范文第2篇

资产重组光洋股份累计超额收益法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类型不断的进行变化,改革也在进一步的深化,如今我国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在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刺激政策退出等多种因素联合的作用下,企业经济会走进低迷状况。资产重组作为企业重新配置资源的方法之一,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一直是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值得关注的事项。而自2015年以来,财政部、税务总局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改制重组。这也将进一步推进企业资产重组的浪潮。WIND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中国企业紧就并购重组总共发生了4665起,并购总金额达到了26488亿元,同比2014年继续上升。上市公司的重组效率正在显著提升。值得注意的是,并购重组市场泡沫化的苗头也开始显现。并非所有并购重组都能对上市公司的绩效发挥正向作用,应警惕以炒作为目的的资产重组。为此,本文以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来研究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能否产生规模效应,使得公司市场价值得到提升。

对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的研究在近些年来已经被不少国内学者探讨过,但这些研究对象针对的大多是我国上市公司这一个整体而言,而对于某一个行业里单独企业资产重组绩效的研究比较少,而这几年制造业市场处于低谷状态,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常处于50左右,在荣枯线上下徘徊,就2015年下半年来看,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分别为50.0、49.7、 49.8、 49.8、49.6、 49.7,可见制造业近几年行情不容乐观。而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之一,也会面临低迷的市场行情,在这种市场行情下,研究光洋股份资产重组的绩效也显得十分有价值,它的重组结果也会受到整个制造行业的关注,它的这种行为也会给予该行业中其他企业一定的启示。制造业能否在这种低迷的市场环境下通过重组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的价值。

资产重组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以及重组的方式创新方面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对于重组方式的研究也是甚多,但从具体的实例来研究公司重组绩效的研究就少很多。Mueller (1980)发现收购方重组后业绩差于同行业。Jesen和 Ruback(1983)对公司接管与兼并对公司财富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接管中被接管方股东的超常收益达30%,收购方股东超常收益则为4%;而兼并中目标方股东的超常收益为20%,收购方股东的通常没有超常收益。Dennis (1988)研究了31起股权转让公告后事件对证券市场影响,看出在公告前一个交易日,股票价格上扬了7.3%,重组公告的前后30天股票价格上升了12.8%,重组有助于公司价值的提高。KlausGugler(2012)等阐述了许多国家近几年的资产重组的效果,大部分公司通过收购都实现了利润的明显增加。国内已有的研究主要有:杨兆廷和王晓雪(2008)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在并购前后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购存在严重的短期效应,未能实质性提高并购绩效。郝颖和罗竹凤(2012)发现了具有资产专用性的公司纵向并购行为将为并购双方创造财富的路径与模式。乐琦和蓝海林(2012)发现收购方对被收购方的非正式控制程度对收购方的重组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正式控制程度对其绩效则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余鹏翼和王满四(2014)认为现金支付方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并购双方的文化异质对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影响显著正相关;收购公司的政府关联度与其并购后的短期绩效正相关,与其长期绩效显著负相关;收购公司的公司规模与其并购后的短期绩效显著负相关,与其长期绩效显著正相关。根据以上国内外的研究可见,资产重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尽相同,那么资产重组到底能不能有助于制造业绩效的提高,能不能提升目标企业光洋股份的竞争力,本文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准确的数据来对光洋股份此次重组行为进行研究。

二、光洋股份资产重组案例介绍

1、公司简介

光洋股份1994年成立,原名常州光洋轴承公司,于2011年1月27日改名为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光洋股份,2014年1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资本40899.32万元,属于制造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汽车精密轴承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滚针轴承、滚子轴承、离合器分离轴承与轮毂轴承,产品主要运用于汽车变速器、离合器、重卡车桥和轮毂等重要方面,是主机的重要部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汽车生产1209.50万辆,同比增长2.64%,同比增幅下降7个百分点;汽车销售1185.03万辆,同比增长1.43%,同比增幅下降7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量同比下降分别为14.86%和14.41%。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6.38%和4.80%。在此行情下,光洋股份在2015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为29414.72万元,同比下降8.72%;主营业务成本为20,107.67?万元,同比下降?9.81%。利润总额为?3,635.56?万元,同比下降4.98%。

2、重组情况介绍

光洋股份12月8日晚间重组预案,公司拟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收购天海同步全体股东合计持有的天海同步100%股权,标的资产交易价格为5.5亿元,同时以每股发行价格17.67元向特定投资者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久凯投资中心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1.8亿元配套资金。重组完成后,公司产品结构将延伸至汽车同步器、行星排等变速器换挡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领域。

三、数据的选取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网易财经官网,事件期一般是以事件的宣告日作为中心,向前推个交易日,再向后推个交易日作为事件期。如果把事件宣告日定义为T,那么整个时间期就是宣告日前后各30天,即(T-30,T+30);其次要确定的是清洁期,清洁期就是公司没有发生特殊事件的时期,本文选取宣告日前90天到前30天作为事件的清洁期,即(T-90,T-30)。

四、研究方法

在理性的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能够直观的反映出一个事件对公司的影响。但是如果直接用股票日收益率或平均收益率来衡量一个事件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不全面的,因为公司股价不仅仅受公司运营情况的影响,还会受大盘、投资者偏好等情况的影响。因而为了更科学的用股价来评价并购重组后的绩效,就需要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事件研究法就是通过运用累计超额指标CAR来衡量股价和绩效的变化。这种方法要求计算出一个“反常收益”,也就是当一个公司发生并购重组事件时是否存在反常于平时的收益率,反常收益就等于实际收益与无事件影响时间内正常收益的差,用公式表示出来就是AR=R-E(R),其中表示AR反常收益,R表示事件发生时期的实际收益,E(R)表示在事件发生时期假定没有发生事件的正常收益。其理论框架严谨,具有前瞻性,因而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本文也将采用事件研究法来评价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对资产重组的短期反映,研究事件发生前后样本股票收益率的变化,进而解释特定事件对样本股票价格变化与收益率的影响,主要被用于检验事件发生前后价格变化或价格对披露信息的反应程度。

五、资产重组绩效的分析模型

六、光洋股份资产重组绩效的实证分析

由图2中光洋股份累计超额收益率曲线图可以知道,在事件期(-30,30)内,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的最大值为119.26%,最小值为1.40%。这说明光洋股份此次重组从微观上总的说来实现了超常收益,由上图可以看出,事件期内的超额累计收益率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从宣告日开始的第1天到第15天,光洋股份的累计超额收益率就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之后的几日累计收益率虽然呈现出上下波动的趋势,但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并购重组后的价值为正。这表明此次并购重组使得光洋股份获得了协同效应,这次并购重组使企业价值上升,市场并认可此次并购重组,从长期来看这将会是有利于光洋股份自身发展的。

表1是光洋股份并购重组不同事件期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表,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公告日前一个月,累计超额收益率是24.74%,公告前后一天累计超额收益率是5.07%,而公告后一个月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为34.89%,公告日前后一个月累计超额收益率是59.63%。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并购前一个月光洋股份受并购重组影响时累计超额收益率是正的,说明光洋股份在并购前一个月绩效是有小幅度的提升的,市场对光洋股份认可的。并购前后一天累积超额收益率呈现出正值说明市场对并购重组是有期待的。并购重组宣告日后一个月,光洋股份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仍然为为正值,并高于宣告日前一个月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说明市场认可光洋股份的并购重组行为。因而通过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光洋股份2015年发生的并购天津天海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次并购重组行为得到市场的认可,并使得光洋股份的绩效上升。

七、本文研究的不足

本文收集的数据量不大,尤其是清洁期的数据,采取的是宣告日前90天到前31天一共60天的数据,并且在这期间光洋股份尤其重大事项的调整曾停牌三个月,这次停牌可能对光洋股份的数据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收集的股价数据不具有连续性。其次,本文仅采用累计超额收益法这一种方法对光洋股份这次重组绩效进行分析,没有用其他方法与该方法经行对比。因此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考察光洋股份更长的时间的公司股价的变化,会得出更细致、更有说服力的结论。参考文献:

[1]JohnD.LeethandJ.Rody.Borg,”Theimpactoftakeoversonshareholder wealthduringthe1920mergerwave”,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 Analysis,June,217-237,2000.

[2]Paul.Halpern, Corporate Acquisitation: a theory of special cases? A review of event studies applied to acquisitions", Journal of Finance,May,297-315,1983.

[3]B.EspenEckbo andKarin S.Thorburn,"Information disclosure,method for paymentandtakeoverpremium-publicandprivatetender offer in France",Journal of FinancEconomics,24,363-403,1989.

[4]吕娜.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动因及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J].投资与合作,2013(10).

[5]杨兆廷,王晓雪.对上市公司并购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8(22):83-86.

[6]曹树新,王建琼.上市公司变更信息披露及市场有效性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4(71):56-61

[7]郝颖,罗竹凤.《我国上市公司纵向并购的战略动因与经营绩效分析》一书评介[J].经济评论,2012(06):157-158

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范文第3篇

食品饮料行业一直是我国外资并购的热点领域。从早期法国达能集团在饮用水领域开展的一系列并购活动,到最近可口可乐对汇源果汁的并购意图,跨国食品饮料巨头正在我国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纯净水、乳品业、啤酒、葡萄酒、肉类食品、休闲食品等子行业中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进入2000年以来,典型的外资并购案例也逐渐增多。虽然这一行业不是具有战略地位的重要产业,但由于它最贴近百姓生活,大量的外资并购引起了各界关于产业安全、民族品牌保护等问题的关注。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2007年达能与光明在合作15年之后撤出了光明。食品饮料行业丰富的外资并购实践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可行性。

本文将以跨国并购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近十几年来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发生的外资并购案的分析,对这一行业领域的外资并购问题作概括性分析。

一、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外资并购情况

(一)样本案例的界定

外资并购在我国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这使得我国的学术界在研究外资并购问题,尤其是进行定量分析的时候,面临研究样本不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学者在研究中扩大了“外资并购”概念的外延。扩大外延,往往会使得研究结果失去意义。所以本文在筛选相关案例的时候,坚持了严格的外资并购定义。即外资并购是指外商兼并中国企业,或部分、整体收购中国企业股份、资产的行为。其中部分收购份额应占企业股份的10%以上。根据以上定义,笔者在表一中列举了其中11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二)食品饮料行业外资并购案频发的原因分析

1、中国食品饮料行业拥有巨大的市场和持续高速发展的潜力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本身就表明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吸引力之大。同时,作为经济增长最快最为持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未来发展空间与增长潜力有目共睹。据我国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1%。从国际经验看,这正是食品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与加工食品需求加速上升的阶段。同时,中国“十一五”规划启动的新农村运动也必将进一步带来农村居民的消费环境的改善与饮食消费的升级。可以预见,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国内食品饮料行业都将处于黄金增长期,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食品饮料企业屈指可数的成长沃土,国际巨头进入中国是必然选择。

2、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目前处于产业整合的关键时期

食品饮料行业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一个产业,也是市场化竞争程度较高的一个行业。从多数子行业来看,目前基本上都处于产业整合的关键时期,这表现在:产业集中度虽不断提高但仍显分散、龙头企业初具雏形但地位仍不牢固、消费者初具品牌消费意识但忠诚度仍相对有限、需求增长虽然强劲但行业竞争激烈而导致盈利能力偏低。对国际食品巨头而言,此时选择以并购方式进入,既可以分享龙头企业的产业整合成果,又不至于错失未来的战略性发展机遇,可谓风险收益最佳。

3、食品饮料行业的政策敏感度低

伴随着《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反垄断法》等相关法规的出台,我国政府对外资并购的审批越来越规范和严格。一些敏感行业的外资并购项目没有通过审批,比如2006年轰动中国的“凯雷收购徐工”案,最终以股权买卖和股本认购协议超过有效期而宣告失败。由于国家经济安全意识的提升,敏感行业的外资并购变得困难重重。而食品饮料行业的政策敏感度低,外资并购不容易触动敏感神经。同样在2006年,高盛成功收购双汇就是一个例证。可以预见,未来外资并购将会更多地集中在政策敏感度低的产业。

(三)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外资并购的特点

1、从资本类型而看,参与并购的外资既有实业资本也有金融资本。比如在本文案例中提到的美国可口可乐、法国达能等跨国公司都属于实业资本,而高盛、摩根斯坦利等则属于金融资本。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资本,参与并购的动机与结果都会存在很大不同。实业资本在中国的并购是其全球战略布局的一部分,而金融资本看重的则是中短期的金融回报。2004年,“蒙牛乳业”在香港上市。大摩、鼎晖和英联三家机构投资者在一年之内迅速抛售了持有的蒙牛股份,套现20多亿港元。

2、并购目标企业的特征:外资看好的国内企业往往都是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在所属子行业里或者某一区域市场内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同时,他们都已建立起了成熟的分销渠道和网络,品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消费者忠诚度。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为例。来自AC尼尔森的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汇源果汁在国内百分之百果汁及中浓度果汁市场占有率分别达42.6%和39.6%,处于明显领先地位。通过收购汇源,可口可乐公司不仅可以迅速完成它在中国纯果汁市场领域的布局,更是直接消灭了这一领域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3、外资并购方式悄悄发生变化,从这些年外资并购的实践来看,外资采用的并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整体或部分收购非上市公司股权:外商购买中国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股权/资产,将企业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

(2)在合资企业增资控股式并购:首先成立中外合资企业,随着合资企业的不断增资扩股,外资趁机增加其在合资企业的股份,最终达到对合资企业的控股收购,甚至全面收购。

(3)收购上市公司:外资一般通过协议收购上市公司国家、法人股,或者通过定向收购上市公司增发普通股,持股比例在10%以上,对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那么,具体到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外资采取的并购方式是哪些呢?从表一可以看出,近几年,外资并购方式在悄然发生变化。上世纪90年代外资多是采取先与目标企业合资,然后再增资控股获得企业的控制权。而近几年直接的股权并购成为外资首选的并购方式。具体方式是以协议或者公开竞标的方式收购目标企业的股权。与此同时,定向增发以及发行可转换债券等金融创新模式也已经出现。

二、食品饮料行业外资并购动因分析

国内外关于跨国并购动因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成熟。本文在这一问题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将跨国并购动因的一般理论与我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外资并购相结合来进行研究,使得研究结果更具体,更具针对性。

(一)外资并购动因

1、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收益。

在我国宏观经济向好,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大背景下,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呈现稳步快速增长势头。去年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继续以超过GDP两倍的速度增长,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可以预见,未来十年仍是我国饮料食品行业的黄金增长期。外资以并购方式进入,可以以较低的运作成本,分享未来相当长时间的收入增长带来的收益。

2、迅速扩大中国食品饮料市场的份额

食品饮料行业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同时技术含量低,相关企业竞争优势的取得,主要取决于成功的品牌推广、有效的分销渠道以及产品创新。在这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市场里,外资想通过成立新公司,创立新品牌的方式与现有企业竞争,其成本投入之大可想而知。并购所具有的速度和成本优势,促使外资选择以并购方式进入市场。

通过在某个行业内的大规模并购,有时甚至是针对主要竞争对手的并购活动,可以消灭行业内的竞争对手,获得目标公司原有的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并建立起市场势力。

近年来,外资在饮用水、啤酒行业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大规模并购。例如,由世界第五大啤酒集团南非啤酒集团和香港上市公司华润集团合资组建的华润啤酒集团,大举在中国市场进行收购活动。2001年,华润收购中国市场份额排名第五的四川蓝剑啤酒,成为中国第二大啤酒集团。华润啤酒通过并购方式,在中国迅速获得了市场势力,成为中国啤酒业最主要的厂商之一。

又如世界著名的饮料生产商法国达能集团,通过并购,在中国饮料行业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扩张;1998年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控股收购深圳益力康源饮品有限公司,1999年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控股比例为92%),收购了中国市场上主要的纯净水和乳酸生产企业娃哈哈,2000年又以控股的方式与中国市场上另一家纯净水和乳酸主要生产企业乐百氏进行整体合资。达能集团还收购了著名的饮料企业上海梅林正广和,参股光明乳业,成为中国瓶装水、桶装水市场的最大生产企业,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力量。

3、更快地获得其资本溢价

对于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跨国金融资本而言,在中国进行的一系列并购活动的动机,并不是要实现企业在某一个行业的战略布局。它们也不是要通过参与目标公司的经营决策,保证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利益。无论是高盛并购双汇,还是摩根斯坦利投资蒙牛,其动机都是要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在短期内将目标企业包装上市,获取高额的资本溢价。

事实上,一些产业资本也会在公司产业战略调整之际,通过转让所持有的股份获利。虽然并购之初不是出于这样的动机,但是由于并购后市场环境、企业战略等诸多因素的变化,外资会选择在适当时机退出。可口可乐提出收购汇源之际,达能同意转让所持有的22.98%股权。达能收购该部分股权时的出资额是1.41亿美元,这笔交易如能完成,收益可达5.51亿美元。

(二)国内企业主动寻求并购的动因

不难发现,外资并购的目标往往都是行业的龙头企业。他们在本行业中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优势,发展前景良好。为什么这些龙头企业要主动寻求外资的并购,我们通过对大量并购案例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如下的动因:

1、 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大部分企业发展的瓶颈。我们经常说,外资具有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三方面的优势。但对于食品饮料企业来说,外资最具吸引力的优势是资金。1996年作为一家从校办企业发展而来的娃哈哈,面临着企业扩大发展所需的资金难题。在上市融资失败的背景下,娃哈哈与达能合资。我们再来看青岛啤酒的例子。20世纪末,我国啤酒行业企业整合加剧,国内一些大型啤酒企业纷纷开始大规模收购兼并行动。青岛啤酒在国内开展一系列战略性收购活动之后,也面临了资金紧缺的问题。所以它在2003年引进了美国AB公司这一战略投资者。

2、保持国内市场竞争优势的需求

食品饮料行业是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制造业行业之一。该行业的市场进入门槛低,竞争充分。竞争形成的市场格局往往都是以国内企业为主,虽然企业数量较多,但是市场份额控制在几家大型企业手中。大家基本实力相当,暂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格局。比如在液态奶制品市场上,“伊利”、“光明”、“蒙牛”的三分天下;在瓶装饮用水市场上娃哈哈、乐百氏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如果其中有一家率先与外资合资并购,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现有格局。因此,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国内企业都争先恐后与外资接触,寻求外资的介入与合作,以求在外资的帮助下保住目前的竞争优势而不被淘汰出局。

3、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需要

食品饮料行业属于一般竞争性领域。根据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要求,国有资本业要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这就意味着我国食品饮料企业的国有股权要进行转让,而外资被看作是最好的接班人。这不仅迎合了大多数国人的崇洋心理,也可以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成果。另外,国有股权转让所涉及的资金动仄几十上百亿元,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似乎也只有外资具备这样的资金实力。在这几大因素作用下,地方政府持有的那些食品饮料业龙头企业的国有股权,就这样转让给了外资。

三、食品饮料业外资并购案反映出的突出问题

(一)民族品牌保护的问题

民族品牌的保护问题是在我国引进外资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这个问题在我国的家用日化产品、食品饮料领域表现最为突出,案例也非常多。日化行业的“美加净”、“中华牙膏”、“活力28”、“小护士”等品牌,要么已经消亡,要么不负当年之勇。在食品饮料行业,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乐百氏”纯净水。2000年达能并购乐百氏之后,全面接管了乐百氏的经营。由于缺乏对市场环境的了解、并购后企业整合不力等原因,新任管理层采取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给乐百氏带来预期的新的发展机遇。进入2005年,乐百氏的亏损已达1.5亿。2006年达能意欲强行并购“娃哈哈”非合资企业股权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宗庆后在新浪网上一句“保护民族品牌”的口号,更是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大讨论。

笔者认为,外资并购我国企业之后,尤其是同行业的跨国企业并购我国相关企业之后,必定存在“洋品牌”与“民族品牌”的冲突。如何处理两种品牌的冲突,制定各自的品牌发展战略,取决于并购后企业管理层制定的经营决策。如果外资取得绝对控股地位,那么冷藏民族品牌,着力发展自有品牌的现象可能就会发生。“南孚”电池在被吉列收购后,退出了国际市场,此举显然是为了避免与吉列“金霸王”电池的竞争。而在我国纯净水市场上,由于宗庆后牢牢掌握企业经营权,“娃哈哈”品牌才会获得如此的发展。如此看来,要想在并购后确保民族品牌的持续发展,必须在企业经营控制权或者并购协议上想办法。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并购时这些民族品牌的价值评估问题。如果这些民族品牌的价值能够在并购时被合理估价,我想外资应该不会轻易让它们消亡。所以,保护民族品牌问题不应只是一味的反对和担忧,建立科学的品牌价值评估体系,完善外资并购法律法规才是解决之道。

(二)行业垄断问题

与保护民族品牌呼声同时高起的是行业垄断问题。在近两年发生的外资并购案例背后,都不乏质疑的声音。此次可口可乐宣布收购汇源果汁,也引发了关于垄断的大讨论。

外资并购是否会导致某一行业的垄断,这一问题的结论取决于商务部的反垄断调查。《反垄断法》虽然针对外资并购,明确了需要接受审查的标准,但是是否构成垄断的判定标准依然模糊不清。比如确定并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时使用的“相关市场”概念就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

从经济学的市场类型角度划分,食品饮料行业属于比较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不同厂家在某个细分产品上垄断,但在行业里面临多个竞争对手的竞争。在这样的市场里,要取得绝对垄断地位几乎是不可能。市场占有率高不见得就构成垄断。所以,最终的结论需要综合多种因素来考虑。

(三)并购绩效问题

笔者认为,考察外资并购绩效问题,第一要做行业细分。对所有发生过外资并购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的数量分析,其结论令人质疑。如果能以行业内发生的典型案例为依托,分析结论应该更具参考价值。第二要结合双方的并购动机。外资并购的绩效如何,不单单是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几个财务指标就能够完整反映。如果没有外资并购,企业的几项财务指标就不增长吗?关键要看,在并购发生之后的三年内,当初促使企业并购的各项愿望有没有达成。

从整体上看,食品饮料行业外资并购的绩效是乐观的。在纯净水市场上,娃哈哈由于获得达能的资金支持,发展迅猛。在酸奶市场上,光明与达能在产品、技术、企业管理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光明新产品研发能力、质量管理水平显著增强。在啤酒市场上,青岛啤酒利用AB公司的资金和管理经验,正在努力朝着国际化大公司目标迈进。2007年的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3%,是世界第啤酒厂商。

从目前已发生的案例来看,并购后绩效不佳的典型案例是达能对乐百氏的控股性收购。但是,这个案例有很多特殊性。第一,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完全退出,由经验不足的外方管理人员负责经营决策;第二,达能同时在与乐百氏的竞争对手娃哈哈密切合作,且没有取得娃哈哈的经营控制权。所以,乐百氏的教训虽然值得我们反思,但不足以否定外资并购的绩效。

参考文献:

[1]《外资控股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桑百川,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范文第4篇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化妆行业巨擘欧莱雅经过了4年的整合收购了国内大众品牌小护士;伊士曼柯达公司以4500万美元现金出资和提供生产技术,换取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持有20%的国有法人股,成为上市公司乐凯胶片的第二大股东,还有近期美国百胜餐饮并购小肥羊,像这些案例屡见不鲜。外资并购中不可避免涉及到外资并购协议这一概念,但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外资并购协议的法律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我国外资协议并购法律体系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企业的海外并购提供法律上的一点帮助。

二、完善外资协议并购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公平原则

合法原则是建立完善外资协议并购法律的首要条件。法律的介入对于外资并购发生的事项,无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古话就是最好的佐证。当然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时,应该将公平公正的理念有机结合。

(二)诚实守信原则

外资协议并购是合同双方在公平协商中确立的,并购活动的特殊性要求交易双方需要严格遵从诚实守信原则,这样才能在产生并购法律纠纷时,诚实信用这一要求就可以从法律之外的角度来审视孰对孰错。

(三)效率和竞争协调原则

经济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而竞争产生的正面作用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就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但是对竞争若不加以法律的约束和指引,很容易引起恶意竞争的后果,外资并购当然也是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出现的经济现象,无序的竞争有损于并购的合理化。

(四)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外资并购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并购,由于其涉及了两个或多个国家的经济和市场,因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防止由于外资并购给本国经济但来的严重影响。比如雀巢收购徐福记、银鹭食品,安佰深收购金钱豹等案例,有人担心食品餐饮行业外资并购有可能导致行业垄断。这不仅阻碍了本国企业的成长,也威胁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垄断价格也会对消费者利益带来损害。

三、完善外资协议并购法律体系

(一)完善公司法

外资协议并购涉及的基本法律首当其冲的是公司法。公司法是规定公司法律地位、调整公司组织关系、规范公司在设立、变更与终止过程中的组织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虽然几经修改,但目前仍有一些缺陷,导致了在外资协议并购中损害了一些利益相关者的权利。

第一,所有者的权益保护。例如在公司法中关于股东大会的职权范围,没有设定公司转让重要资产等事项,而在外资协议并购中经常涉及这些事项,因此对于股东的权益保护,至少从外资并购这一方面来看显得并不完善。因此我国公司法应尽快从保护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在重要资产转让和并购中的决定权等方面进行立法,以此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

第二,债权人的权益保护。债权人是公司的重要利益相关者,由于外资并购带来的企业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的变化有可能会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因此公司法中关于并购这一块内容应将债权人的利益考虑进来。我国目前的公司法对于债权人的损害求偿权规定内容空缺,因此建议应在条例中增加保护债权人由于在并购协议中引起潜在利益损害时的应对措施。

第三,明确董事高管的义务

由于在外资并购中的一系列活动都是由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参与,因此对他们在并购谈判、签署协议中的行为需要进行监督和规束,尽到勤勉尽责的义务。基于此,公司法可以适当增加对于董事在并购中的责任和权限,以及超出法律规定所需承担的责任。

(二)完善外资法

外资法是伴随着我国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的出现而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岁月,我国外资法律体系逐渐庞大和庞杂,由此也出现了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

1.关于外资的标准

以往我国法律将外商对华投资称为外资,其实通过外资并购与前者带来的法律效果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因此我们在对外资法律进行完善时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将资本控制作为鉴定企业性质的标准。外资并购实质上是要控制企业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因此可以将是否取得控制权的并购行为作为并购性质的认定。

2.制定外资并购法

目前我国尚无独立的外资并购法,而制定统一的外资并购法对于理清现行的外资并购有关的大量法律或法规有着现实意义。外资并购法可以作为外资法中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包括外资准入制度、外资的投资方式(例如是通过新设还是通过并购方式)、外资并购的审批、外资并购的限制和鼓励政策、外资并购的法律后果等等。并着重考虑如何解决有关外资并购中涉及法律的特殊问题,或者对其他法律已涉及外资并购内容做补充性解释。

(三)完善反垄断法

在前文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原则中提到外资合并往往会发生外国企业通过并购垄断国内市场的情况,这是外资并购带来的最主要的负面影响之一。我国的外资并购案例在最近几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不仅有日化用品行业、电子设备行业,还出现在金融行业中。而从去年开始,我国的食品餐饮行业外资并购案例也开始增多。一旦由于外资并购使部分行业出现大型垄断企业,会破坏本国市场的健康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首先要制定严格的审批制度。在反垄断法中增加对外资并购申请人的资格审核,通过对其申请人的企业规模、行业、对本国市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从源头控制垄断现象的发生。其次,有些外资企业在并购时通过了审批,但在日后的经营过程中亦会出现垄断行为,对于这种情况反垄断法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规定相应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最后法律上应规定予以豁免的适用情形及标准。从国外反垄断法及司法实践来看,即使某一企业并购可能会产生或加强市场支配地位,但因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因而对该并购并不会绝对的禁止。对于反垄断法从外资协议并购角度进行完善,有利于我国在利用外资进行产业升级的同时,尽可能避免由于外资协议并购带来的不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华.对外资并购法律概念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经济,2011(01):60,80.

[2] 黄莉娜,王珉.浅析我国跨国并购法律程序之完善中国商界[J].2010(11):288-289.

近几年并购的公司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世纪 全球 并购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世纪的到来,对于企业来说,既意味着机遇,更意味着挑战。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争取更多的利润份额,世界各国企业加大了全球扩张的步伐,在世界范围内整合优质资源、重组吞并一定规模的公司,以占领更大的市场甚至取得垄断地位。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在《通向垄断和寡占之路――兼并》中所说,“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主要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根据《世界投资报告》统计,200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达到9160亿美元,其中全球跨国并购总金额为7610亿美元,占当年FDI总量的80%以上。全球性资本流入进入“并购时代”。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2007年上半年全球并购总额已经达到了约2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预计全年并购总额将达到36100亿美元。

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扩张方法,中国企业也已经在新世纪跨入跨国并购大国的行列,并购规模在近几年有了很大提高,并购战略更加清晰、资本运作也更加成熟:2003年并购规模达到47亿美元,此后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15%。其中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TCL收购施耐德和法国汤逊公司、台湾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等案例在全球范围都较有影响力。研究全球企业最近的并购案例,可以清晰的发现大企业扩张的轨迹,把握目前全球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找出并购的得失,为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加速国际化步伐奠定基础。

二、新世纪全球企业并购典型案例及特点

并购(M&A)是企业出于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购买另一个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者是一定比例的股份,从而达到对其生产经营权的控制。一般来说,跨国公司通过FDI进行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取新建(Greenland)的办法,也称绿地投资;二是通过对多数股权的兼并和收购实现扩张,简称跨国并购。目前全球企业并购主要以跨国并购为主,在世界发达国家,约70%到80%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采取的是并购形式,而在中国,这个比例目前只占FDI的10%左右,潜力十分巨大。典型的并购案例有以下内容。

2004年12月,美国第三大无线电话运营商斯普林特以350亿美元兼并在业界排名第五的纳克斯泰尔。

2005年1月,美国宝洁公司并购吉列公司,该项交易金额预计高达570亿美元。

2006年6月,米塔尔钢铁公司以256亿欧元购买了卢森堡的阿塞洛钢铁公司,之后,美国电报电话公司830亿美元收购南方贝尔公司。

2007年5月,私募基金Cerberus最终以55亿欧元成功收购克莱斯勒集团80.1%的股份。

2007年5月,美国媒体巨头新闻集团欲强行并购《华尔街日报》东家道琼斯集团。

2007年5月,苏格兰皇家银行和英国巴克莱(Barclays)银行均欲并购荷兰银行。

2007年9月,纽约银行165亿美元收购梅隆金融集团。

全球企业并购的特点:第一,并购活动涉及行业相对集中。2/3以上的并购案例发生在金融服务业、医疗保健业、电信业、大众传媒业、化学工业和国防航空六大行业。第二,并购规模巨型化,交易金额屡创新高。第三,高科技行业成为并购重点。第四,跨国并购风起云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和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跨国并购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公司参与的典型跨国并购案例

2003年3月,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和中国石化各斥资6.15亿美元收购英国天然气集团(BG)的一个项目,最终没有成功。

2004年,米塔尔钢铁公司以3.38亿美元收购了湖南华菱管线公司36.7%股份。

2004年8月,TCL集团以现金5500万欧元获得TCL阿尔卡特合资公司55%的股权。

2005年6月,中海油向美国尤尼科公司发出185亿美元的并购要约,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放弃收购行动。

2005年12月,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全盘收购IBM PC业务。

2006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收购美银(亚洲),总价为97.1亿港元,美银(亚洲)将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以9.65亿美元现金收购新加坡飞机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5月,中司以30亿美元购买了美国PE公司黑石集团10%的股份。

2007年12月,中司再次以50亿美元购买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股份。

四、并购理论及实证分析

一般而言,企业参与并购大多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追求规模经济;减少竞争,提高市场控制能力;获得新产品、新技术或新的分销渠道;巩固声誉或获得信赖,增加无形资产;进入新市场开展多元化经营。当然西方并购价值创造理论认为:企业并购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包括经营协同、财务协同、管理协同等)是并购活动创造价值的一个重要源泉。汤姆森集团估计,如果它能以17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英国路透集团,由此产生的协同效应可为公司每年节约5亿美元的成本。

由于与合资、独资等形式的“绿地投资”相比,并购成本低,所以20世纪80年代跨国并购逐渐取代“绿地投资”而成为FDI的主要方式。目前西方较流行的企业并购的理论包括:规模经济理论、市场势力理论、经理阶层扩张动机论、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等。

规模经济理论认为,跨国并购使跨国公司的规模和生产能力得以扩大,当企业的规模达到经济规模状态时,可以使生产成本最小,同时可以把属于同一企业经营范围的经济活动整合,在资源利用上取得协同效应,降低平均成本,从而实现最大化利润。

市场势力理论认为,通过并购可以有效降低进入其他市场的壁垒,通过利用目标企业的经营要素,实现企业低成本、低风险的国际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当这种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并购企业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经理阶层扩张动机论认为企业并购可以达到以下目的:追求公司规模的增长,获取更多无形收益;在现有公司规模制约情况下,通过企业并购可以给经理们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

科斯、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将原先的外部市场买卖关系转变为公司内部的协调关系,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源依赖理论在跨国公司的扩张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资源依赖理论认为,跨国并购有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其资源基础,以弥补全球竞争环境要求与企业自身资源基础之间的差距。

但是,从国内外企业并购的实际来看,并购的绩效不容乐观。王谦(2006)研究表明:完全的企业并购失败或没有任何效果的并购占总并购活动的比例高达42%-56%,很多企业并购与重组后不能实现1+1>2的协同效应。麦肯锡咨询公司抽样调查了1998年以前《财富》500强、《金融时报》250强中的并购案例发现失败率高达61%。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1985-2000年,美国发生了277起大宗并购活动,其中64%的并购活动使投资者利益受损。中国国内有关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仅为30%左右。明基公司并购的西门子手机业务部门至今业务没有起色,联想收购的IBM PC 业务也没有像料想的那样给联想带来巨大的品牌和现金收益,TCL集团收购的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也全面亏损。

五、全球企业并购对中国的启示

经过五次全球企业并购浪潮,涌现出如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等一批世界顶级的优秀大企业,全球跨国投资额的90%也是通过跨国并购进行。通过企业并购可以获得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最终控制权。如今中国已经有一批企业成功走出去,但是大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形式,在全球企业并购活动活跃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对外并购活动,获取品牌、技术、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2006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共有103起,总价值达到207亿美元。这同2004年的38亿美元相比突飞猛进。当然在并购活动中,必须意识到:跨国并购中,看似令人满意的价格后面,往往是以品牌的消亡、技术的严格控制、销售渠道和资源的被充分占有为代价的。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不少行业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根据中国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件包装产品市场的95%,美国柯达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国际啤酒巨头也把中国啤酒市场瓜分得差不多了。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遗害有:容易造成垄断;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带来深层次影响;可能造成国有资产和国有品牌的流失;威胁到国家安全。对此中国应当用立法手段规范企业并购活动,创建多部门联合的并购审查机制,对于战略性产业和重要企业,对外资进入方式和比例要明确界定。2007年8月30日,十界人大经表决通过《反垄断法》,将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按照规定,外资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反垄断法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

对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的建议:第一,国家应当进一步改善企业并购环境;第二,企业自身要制定明确的收购计划;第三,企业并购要循序渐进,讲究策略:2003-2004年,中国内地企业在香港直接并购香港企业近2000家,占“走出去”的比例最大,这些企业通常以香港为跳板走出去,最终展开海外并购。第四,聘请行业内知名的专业投资银行和咨询公司参与并购活动。达能强行并购娃哈哈的教训值得吸取;第五,熟悉目标企业所在国的经济法律环境;第六,建立包容的企业文化,避免文化冲突;第七,打造能留住海外人才的温床: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时,将CEO的位置让给IBM高级副总裁以挽留IBM个人电脑业务的经营和管理人才,这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尝试;第八,设立并购的止损线:几乎所有的海外并购企业都抱有美好的幻想,但如果目标不能迅速实现,并购成本超出预期,止损出局才是最佳选择。总之,中国企业在收购和整合国外公司时常常会遇到挑战,因此,企业必须有明确的战略目的,充分估计并购过程中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加以实施,提高管理水平与控制能力,这样走出去才可能成功。

【参考文献】

[1] 邱明:企业并购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魏红武:管理新视野[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 难以抗拒的兼并冲动[J].商业周刊(中文版),2007(2).

[4] 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J].新财经,2007(2).

[5] 胡杰武、王东:外资并购中国实务指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6] 马晦、叶建:并购是吸收外资必然选择之一[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6-8.

[7] 王京韬:外资并购面对新局[N].中华工商时报,200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