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

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

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行合一;心理课;模块式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模块式课程内容构建本着教育与训练、知识与技能并重的原则,旨在使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心理课的调查研究中,对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居多,也有学者对心理课模块式课程内容的构建进行研究,但对于模块式课堂内容的研究较少。

模块式课堂内容,以每一堂课的具体内容为出发点,以模块为单位编排设计课程,共分为五个一模块,包括一个游戏、一个实验、一个概念理论、一个互动、一个案例思考。以人际交往为例,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一个游戏

通过各种热身游戏,营造一种轻松和温暖的氛围,让全体学生感到放松愉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游戏的形式可以多样,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与课堂主题密切相关,也可以是完全为了活动课堂气氛。

游戏之你说我画。这是人际交往的一个互动游戏,老师提前准备一幅几何图形,邀请一位同学描述这副图形,其他同学按照这位同学的描述进行作画。游戏结束后,一部分同学可以正确完成,一部分同学会有些许差错。邀请几位同学谈谈作画成功的秘诀和差错的情况,在互动中导入主题。

二、一个实验

心理学实验主要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解释心理现象,研究行为背后的意义。课堂上讲授心理学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心理学专业知识,同时可以更好地了解心理现象和意义。与主题相关的实验,会吸引大家的兴趣和参与性,让同学们参与到实验中,或者让他们猜测实验结果,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验之人际剥夺实验。人际剥夺实验室由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完成的,他以每小时15美元的薪酬招募志愿者,要求志愿者在其创设的一个房间里去居住,居住的时间越长,得到的报酬越多。先后有5人应聘参加了这个实验,实验的结果是:1个人在小房间里待了2个小时,3个人待了2 天,一个人待了8天。这个待了8天的人出来以后说:“如果再让我在里面待1分钟,我就要疯了。”这个实验充分地验证了作为社会属性的人,离不开与人交往。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三、一个概念理论

概念和理论是为了更好地传递知识,这是知识传授的重要环节。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的更深入更具体。

概念之人际交往。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通过概念,可以了解到交往无处不在。PAC人际交往理论,是人际交往理论中涉及到人格特质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儿童”状态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

四、一个互动

通过课堂的互动过程,学生各抒己见,不断地建构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开拓视野,达到信息的交流、感情的沟通、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的目的。

互动之人际交往的艺术。互动时间为10分钟左右。首先请每位同学在一张白纸上写出自己想到的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式方法,请写得最多的同学阅读下他的方法,然后开始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其他同学补充,不断完善丰富。教师在互动中,不断地激发学生思考,通过罗列和总结,将人际交往的策略和方法反馈给学生。

五、一个案例思考

案例分析主要是提供一段案例资料,向学生提出问题,在问题中请学生依据一定的理论知识,思考和分析,或做出决策,或作出评价,或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意见等。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思考,做到知行统一,学生强化知识记忆的一个过程,又是深化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

视频案例之“宿舍你我他”。本视频以一本小说《粉红暗战》引出话题,用小说来写宿舍里面的一些问题和矛盾。大学生宿舍交往,成为大学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部分,很多交往问题都从宿舍问题开始。通过观看和分析视频交往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在人际交往中你学到了什么。

模块式课堂内容,以模块为单位,每个模块之间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通过丰富完整的组合排列,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唐继亮,姚本先.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的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

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策略

大学时期是人际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来讲,学习如何处理好在校期间的人际关系显得尤其重要。同学关系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类型和内容。一般来说,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大学生,性格开朗活泼、热情乐观,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总体来说,大学生的同学关系是和谐美好的,但也有少数学生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有的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巨大压力,甚至导致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分析

当今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部分学生缺乏交往的能力,有的因人际交往问题,无法正常学习。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往双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待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总希望周围的人围着自己转,只从自己的角度认识事物和看待问题,对待事件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这类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大学生要纠正自我认知的偏差,不仅要正确认识自我,还要客观认识他人。

2.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却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缺乏自信,做事胆怯,优柔寡断,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也有部分学生以盛气凌人的架势掩盖心中的脆弱。还有的学生自卑是因为凡事期望值过高,在交往中总想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完美,惧怕丢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面对这些情况,大学生要认识到“人无完人”,并正确认知自己,增强自信,用积极的态度与同学交往。

3.嫉妒别人

嫉妒是对条件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交织的复合情绪,这是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如有的同学在恋爱竞争中失败,转而恶语中伤他人等。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超过别人,但有些人对超过自己的人不服,自己却无力改变现状,于是,采取报复行为,以此来满足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和厌恶,使交往变得困难。嫉妒心强的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提高修养,用正当、合法和理智的手段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4.猜疑心态

猜疑是对别人不信任的一种情感体验。有猜疑心理者在思维上常进行毫无事实根据和缺乏合理逻辑的判断推理,经常捕风捉影、牵强附会和无中生有;在情感上表现为高度的敏感和不安,总怀疑某人某事在威胁自己而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常常无端地怀疑别人在威胁自己的名誉、地位、声望,把别人的举动都与自己联系起来并看成是自己的障碍。猜疑心理者给人的感觉是心胸狭隘,气度窄小,不坦率,不暴露思想,过分注意自己的得失。如此抱着怀疑的态度与人交往,势必导致多疑的心理障碍,可以表现为自我暗示、缺乏自信等。克服这种心理,要加强锻炼,做到心胸开阔,如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培养豁达乐观的人格、消除对他人的偏见等。

5.性格孤僻

孤僻也会导致交往障碍,具体表现为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结果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与人不合群,待人不随和。或是由于行为习惯上的某种怪僻使人难以接受。这样从心理、行为上与他人有着屏障,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兴趣,将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封闭的人一般不愿和别人交谈,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出现寡言少语的现象。如出现这种情况,要努力让自己融入集体,其次还要克服自负、自尊或自傲的心态,积极与他人交往。

6.怕被拒绝

这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以不安全感为主要感受的模式。有这种感受的人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处处怕被别人伤害。这是一种幼稚的、不成熟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担心别人不理睬、不热情。当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与人接触时,如果遇到对方大方热情地回应,尚能鼓舞信心,如果对方也拘谨,不那样热情,就会揣测别人是不是不喜欢自己?如果真如此,那就先封闭自己。于是,他会采取一种妥协的处理方式,在惴惴不安中更加退缩。另一种人际交往不安全感的表现形式是认为世人都很狡猾,担心自己被利用、被欺骗。这类人总是不信任别人,感到社会复杂、人心难测,自己不像别人那样狡猾,怕吃亏。与同往时,总是在想别人是否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与异往时,又在想别人对我有什么企图等。

7.过分依赖

众所周知,人际交往是以相互支持、互为收益为前提的,而有些人却过多依赖他人,以致成为别人的负担。这类人可能对某个人很依赖,也可能非选择性地依赖任意一个人,凡事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完全失去了自我,目的是想从所依赖的对象身上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与庇护,而自己却从没给对方一些心理支持;并不愿意也不允许自己依赖的人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惟恐自己被“抛弃”。结果会使被依附对象有一种束缚感,甚至成为一种负担,并产生一种想摆脱这种关系的强烈愿望,最终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而许多心理脆弱者难以承受这种打击,出现心理冲突。这是一种儿童对成人的幼稚的行为方式。

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

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种种问题,可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缓解或解除,从而使之学会客观地看待、完善自己,并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品质。

1.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积极、主动、良好的交往观是健康交往的基础,大学生应培养主动交往的勇气,坦诚自律,互助互爱,平等交往,达到团结同学、自我发展的目标。生活中,大家都愿意与性格良好的人交往,没有人愿意与自私、虚伪、狡猾、性情粗暴、心胸狭隘的人打交道。大学生应该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多读书,读好书。多向阅历丰富的长者学习。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品质高,有安全感,能取得别人信任的人。良好的个性特征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反之有阻碍作用。

2.遵循交往原则,积极主动交流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训练,提高心理素质,遵循诚实守信、理解宽容、、真诚互助和平等待人的原则。正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际关系好的人,一般都诚实守信。在交往中要胸怀宽广,学会换位思考,要把交往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并信任对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热情之手,像雪中送炭一样给以物质或精神的慰藉。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腼腆,不善交谈,或和人交谈时没合适的话题,这样很难在短期内赢得朋友。因此,大学生要积极参与交流,寻找交往双方共同的话题来讨论,避免冷场。如社会新闻、体育赛事等,从彼此的谈话中找到双方共同的兴趣点,增进彼此的了解。

3.提升沟通能力

有人说:人的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他的沟通能力及影响力。和其他任何能力一样,沟通能力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塑造中获得和提升。首先,大学生应当拓展阅读面,选修一些有关课程,如《管理沟通》、《人际沟通与礼仪》、《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帮助自己了解关于沟通的理论知识;其次,建立自身的语言词库,学会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用得体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再次,学会用温文而雅的举止、真诚亲切的微笑等身体语言来强化沟通。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能有效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不愉快”。

4.学会有效地倾听

倾听是对对方的尊重和欣赏,对于交谈的双方,积极倾听能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值得谈话的人,无形中提高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加深彼此的感情。人际关系学者认为“倾听”是维持人际关系的有效法宝。在与人沟通时,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要等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力求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并表示关心、理解和同情;不要轻易地与对方争论或枉加评论。

5.善于赞美和表扬

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它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适时的赞美可以增进彼此的吸引力。真诚地赞美对方,但是不要夸大,让对方感觉你是出自真心。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6.学会宽恕和道歉

人与人的处境是不同的,所选择的做事方式也各不相同,朋友之间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小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处处以自己的想法为标准去看待和要求别人,难免产生矛盾。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样就会理解别人的言行。在不涉及原则性的事情上,对别人的选择多一点尊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隔阂,这是朋友关系延续的保证。衷心的道歉不仅可以弥补破裂的人际关系,还能促进感情,从而达到心理相容。

7.学会微笑和感谢

微笑是人际关系的剂,微笑可以让自己的语言易于接受,并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如果一个人总是绷着一张脸,同学肯定就会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就没人愿意和他交往了。恰当地运用感谢,这也是增近人际关系的细节行为。当别人帮了自己的忙,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应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诚感谢,感谢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三、结语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大学生同样离不开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大学生要积极储备各种交往品质,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大学人际氛围,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倪嘉波.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02).

[2]杜鹃.关于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人际交往问题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3).

[3]姜涛,蔡柏岩,金惠玉.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促进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4]黄潜.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J].科教文汇,2008,(12).

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生 同伴 同伴交往

中学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人际交往及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于“成人感”和独立性的增强,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而与同伴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依赖日益增强。

一、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概述

何谓同伴,目前关于同伴的定义有很多,至今没有统一的解释。综观各种定义,作为同伴应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年龄相仿;二是社会地位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当。对于中学生而言,学校里面的同学具备了同伴的所有特征。同伴关系的建立在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适应价值。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领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与教师、父母等成年人的交往;二是与同伴之间的交往。后者是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仿且社会地位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通过共同的活动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同伴群体年龄相仿,兴趣一致,支配权平,有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在这个群体中,他们可以充分地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肯定自我,心理感受积极而愉悦,是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而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忽视了中学生同伴交往给学生带来的教育功能,只重知识传授,重智力开发,忽视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有专家指出,加强中学生的同伴交往教育已势在必行。

二、中学生同伴交往的意义

同伴交往是促进青少年发展的有利因素,同伴关系的建立对于健康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是必需的。因此,为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必须加强同伴之间的交往教育。

(一)同伴交往能满足中学生的心理及社会需求,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就其年龄特征来看,随着生理和心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需求不断产生,与现实相冲突和矛盾。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与同伴交往的需求欲望十分强烈,交往成败对学生影响较大。中学生的交往范围主要在校内,多数在本班,“相互帮助”是交往的主要目的,“坦诚、宽容”是交友的主要态度,“人品好坏”是交往成败的主要原因,“日常接触”是交往的主要方式。这都反映出中学生有着强烈的交往动机和热诚,并且通过这种交往可以缓解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但调查也发现,低下的解决人际冲突能力及较低的课外交往频率又折射出他们人际交往实践的贫乏。通过与同伴交往也是满足其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重要源泉。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国外学者的众多研究也表明:个体能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不同人际关系的建立寻求到社会支持,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并且可以从同辈关系中获得工具性、指导性帮助和抚慰,陪伴和促进自我价值及归属感的获得。因此,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积极心理体验的获得,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二)合理的同伴关系能促进青少年的品德发展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品德发展出现了伦理道德开始占优势,道德观念开始增强,道德情感表现丰富且较强烈,道德行为有一定的目的性和决策的特征,但依然存在着不稳定和矛盾的现象。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发展过程中,同伴关系的影响尤为突出。由于有归属和爱及安全的需要,希望能够加入一定的群体,建立群体意识。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就会误入歧途,加入不良团伙。合理的同伴交往,能给青少年提供健康品德的建构环境,能以积极的舆论导向促进个体行为的调节和良好道德品行的形成。由此可见,青少年同伴交往在制约着他们的道德发展方向,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给予正确的价值引导,保证青少年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同伴交往能促进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Filderstang的研究认为,初中生在与同伴交往的发展,伦理道德观念的吸收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之间存在依存关系。自我意识是组成个性的一个部分,是个性形成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广度和深度明显增加。根据James(1890)的研究,认为我们具有被我们自己关注和被同类赞赏的本能倾向,当自己没有受到或没有太多受到他们关注时,可能会对自己的价值产生疑问。与同伴交往是一个获得关注和赞赏的重要途径。从精神病理学人际理论的观点来看,人格是由个体的社会关系塑造的,所以应重视同伴关系在前青年期和青年初期的重要作用。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交往经验的获得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也指出:对儿童个性发展有重要而长期影响的环境因素不是父母对待儿童的方式,而是他们与同伴共享的环境,与同伴交往的方式。

(四)同伴交往有利于中学生社会价值的获得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中学阶段是与同伴敞开心扉交往的加速期,也是他们对父母教师心理封闭的高峰期,同伴在这一时期便成为彼此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中学生能从同伴那里获得一些不便或不能从成人那里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这些信息和价值观念可能会与自己的不同,这样一来就可以丰富自己对社会的认知,使自己个性的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经验背景知识。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强化等多种学习方式,丰富了交往经验,学习了交往规范,增强了交往中的理解、诚信和宽容的心理,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而且朋友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兴趣相投、性格相似或互补,从同伴那里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被中学生接受。认知学派创始人皮亚杰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就发现了同伴关系在社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正是产生于同伴关系中的合作和感情共鸣,使得儿童获得了关于社会得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因此,同伴交往能促进中学生社会认知范围的扩大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同伴交往对于中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对其心理需求的满足,自我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社会技能的获得,道德品质的提高等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学生同伴交往是自发产生的,在交往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不健康的交往方式影响着中学生的交往经验的获得,所以同伴交往所带来的影响不全都是积极的,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于中学生同伴交往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发挥同伴交往在中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李幼穗.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培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韩仁生,朱桂贞.中学生同伴交往现状及其教育对策.当代教育科学,2003(3).

[4]徐湘荷.中学生同伴交往与个性发展.中学教育,2002(2).

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第4篇

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任何外部形式去适应,这种安定和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心理学家马斯洛对心理健康提出了10条标准: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估价;生活理想切合实际;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能保持完整的人格和和谐;善于从经验中学习;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度的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在符合集体要求的情况下,能有限度的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的满足个人基本需求[1]。因此,心理健康是人内在自我的充分发展和外部环境适应性的综合体。相反,自我主体发展的个性缺陷和外部环境的不适应就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目前,国内部分调查表明,近20%的大学生存在不种程度的心理不良反应和心理障碍,约9% 的大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障碍;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总休学人数的37.9%, 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总退学人数的64.4%[2]。2009年国内某高校对在校1 000余名大学生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有9.2%的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与敌对等[3]。根据调查结果表明:(1)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由简单变为复杂;(2)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成上升趋势。

同时,大学生心理问题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其表现如下:一年级集中表现为对环境的不适应,出现忧郁、焦虑等症状,心理上有孤独感,兼有学习、环境适应、人际交往等问题;二年级心理问题有显著的差异性,发生率高于其他年级,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学习与事业、情感与恋爱问题; 三年级主要表现为自我发展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恋爱与情感等问题;四、五年级则以择业问题为多数,兼有恋爱、未来发展和能力培养问题等。其中贫困生、性格内向、依赖性强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可能性比普通生大,主要表现为自卑而敏感、人际交往困难,以及社会态度不良、怀有敌意等;上网成瘾的同学,容易迷失自我,产生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和多重人格障碍等。这些心理问题的学生中,男生比率比女生比率要高。

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究其原因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随着自身的成长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若不能及时发现和疏导,就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从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内因,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观因素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拥有独特的心理、生理和意志品质特征,其身心的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包括生物形态的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性的发展。生物形态的发展指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指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的发展,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学生发展的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具有不平衡性和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同时,学生的发展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由不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因此,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其发展的特性,主体能动性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其生理、心理的发展。

大学新生的年龄一般在17~20岁左右,正处在从青少年的不成熟向成熟阶段过渡,其生物形态的发展还处在发展阶段,心理状态的发展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来看,其焦虑、忧郁和心理障碍等症状,多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再通过内因的作用显示出来,当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内在的身心发展不适应感就容易导致其心理障碍。大学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可塑性和变化的特点,表现出依赖性强、害怕挫折和自我调整能力差。在一个新的环境,角色的转换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他们的身心,产生不同的心理障碍。

(2)外因,受家庭和社会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学生首先是人,具有人的本质属性,同时又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外部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伴随着人发展的始终,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外部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客观现实作用与个体,对个体提出新的要求,使个体反作用于客观现实,在头脑中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形成一定的发展水平。人的发展通过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受到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教师、同学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家庭氛围、家庭状况以及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很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是由于家庭破裂、家庭暴力等为诱因,使其在生活中失去对人的信任感,产生生活悲观的情绪。学校老师、同学对学生的影响伴随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同学之间相处的融洽与否、师生关系正确与否,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其学生个体的发展。如学生之间的相互攀比,嫉妒、对考试的焦虑、人际交往的陌生感和悲观情绪等,容易产生心理障碍。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社会环境、观念对学生影响,现在网络的发展,不良的社会思想和风气通过媒介影响着思想还比较单纯,缺乏分辨能力的大学生。

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以上两个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外因作用于内因,内因在头脑中反映外因,在相互不相适应时,心理的特性就会产生不安定和对外部环境的不适应感。笔者认为,在大学中,对学生心理问题了解程度最及时的是辅导员,对心理问题的学生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做好预警机制,及时加以指引和疏导,能有效地做好心理干预。

(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做好预警机制

大学新生在入学时做好心理健康调查,根据性别、年龄、民族、家庭状况等方面的信息做出调查问卷表,根据自评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出筛选分析,甄别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基础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实行动态管理,辅导员和班委要及时关心和疏导。其次,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咨询培训,对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前期表现能及时发现,并找出适当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分析自我,认识自己,重新树立起自信心;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心理咨询,配备有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给予长期心理辅导,进行心理干预。

(2)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和学生工作制度,使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章可循

学校对问题学生的关心和疏导,要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如建立问题学生谈话记录制度,对突发学生事件处理要有完善的工作流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措施要有章可循,大学的辅导员有些是刚毕业的学生,如果有完善的制度,就能根据所出现的症状做出适当的应对措施,提高学生自己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训班级的心理委员,及时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

(3)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辅助心理治疗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的产生是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与特殊学习环境及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4]。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各个年级可以针对同学中比较关注的问题,巧妙设计融合到学习活动中去,开展心理健康沙龙,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以和谐的外部环境影响学生的内心,提高其自我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明白生命的价值,鼓励其参与集体活动,团结同学,树立自信心,提高其文明交际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要立足于教育,重在预防。从新生入学到毕业,要有系列的心理讲座帮助同学化解心理困惑,正确的分析问题、面对困境要有自我调整的能力、树立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4)在实践中学习,总结经验,夯实理论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问题的多样性已越来越显著,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敢于探索的精神,在实践中寻找新的教育方式,运用好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心理辅导融入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其自我的潜力,把教材之外的现象与理论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全面认识客观世界,改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其全面和谐发展。

总结好的教育经验,夯实理论基础,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活动中把心理辅导的方式和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同学自我调整,相互咨询。只有真正深入其内心,才能指导于行为,实现知行的合一。

参考文献

1 张向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文教资料,2009,10(1):3233.

2 李佳,王晓梅.试析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工会论坛,2004,10(6):9495.

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藏羚羊”学生工作研究课题《主题班会推进性评价体系构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2011ZZ012)《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及长效机制研究》

【作者简介】李欢(1983--),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李先耀(1961--),湖北省蕲春县胡坝小学教师,研究方向:班级管理。唐德玉(1978--),广东药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

大学入学意味着环境的变化,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环境的改变和角色要求的变化使得大学新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而且,来自学习、生活、情绪掌控、自我认知、环境认同等方面的改变和新要求并不是在入学初期全部展示出来的,新生对于这些方面的改变会随着大学生活的全面展开、人际交往的日渐深入而有越来越直接和深刻的体验。但是,传统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在设计、组织和实施中,存在一些弊端,使其在教育功能上有所弱化。因此,如何有效地召开新生主题班会,引导大一新生调适心理,转换角色,重新定位,自主自律,探索新方法,融入新团队,打造新形象,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的弊端

1、教育周期短,缺乏可持续性

传统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一般持续在一周左右,也往往集中在开学之初开展。一旦学生步入正轨课堂学习之后,针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主题班会教育就被淡化。时间的短暂和集中导致适应性主题班会缺乏系统性和体系性。正因如此,目前大学生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尚未形成长期的教育学习计划和体制机制。

2、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感染力

目前我国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参观实践为辅,兼有少量其它的辅导教育形式。其中,课堂教授主要通过辅导员或班主任集中的单向的传授式教育、灌输教育和说服性教育为主,缺乏与新生深刻交流。实践教育主要以参观校园、图书馆为主,基本上是走马观花式的自我欣赏,缺乏专业介绍团队,因此难以在新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此外,我国在适应性主题班会中对先进技术硬件的运用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很落后。

3、教育主体之间未形成教育合力

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的主体,以新生辅导员或班主任为主,专业任课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方法和学习目的进行了适应性主题班会教育。高年级学长和老乡已经熟悉所在大学的环境,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部分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的工作。部分具备条件的家长也一定程度上参与对大学新生开展的适应性主题班会活动。除上述主体外,社会其他角色几乎没有为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提供支持。而且,上述教育主体都只是基于自己的领域和范围按照各自的方式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难以在教育力量上形成合力。

4、教育内容片面,不能充分满足新生个体的需求

目前来看,高校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的主要内容包括:校史校训教育,校规校纪教育,院系和专业的介绍教育等环境、生活、学习和心理适应性教育。但是,由于在高校自由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里,大学新生人格和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且也不会显著的影响学校教学的开展和学生一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相关适应性主题班会教育较少。理想适应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规划自己短期或长期的人生理想,并制定相应的成才规划的能力。大学新生尚未完全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对专业的了解也不全面,因此对人生目标定位不清晰,相应地缺少对自己成长成才的理想规划。但当前高校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几乎不涉及理想适应性教育。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的特色

1、规范性课程体系建设

传统的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一般以课堂讲授、参观实践为主,随机性较大,目标不明确。创新性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以及配套的教材,并纳入课程体系,学生参与课程学习可获得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规范化的新生适应指导,既有助于加强适应指导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新生对适应指导的重视。

2、整合教师指导和同伴指导的力量

教师指导具有权威性和理论性,但生动性和真实性不足;同伴指导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但随机性和局限性较强。创新性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改变传统主题班会教育主体单一的局面,整合教师及同辈力量,从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的设计,从课程实施到学习评价的完成,都由教师和学长共同承担。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承担分享引导的工作,学长主要承担主持、助教的工作。这种形式,整合了教师指导和同伴指导的优势,使课程具有理论性和权威性同时,也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从而使新生获得更有力的支持。

3、针对性的个体辅导

创新性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以系统的课程模式开展,内容包括:团队建设、情绪处理、目标管理、时间管理、人际交往、自我认知。这些内容基本涵括了新生入学适应不良的主要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不要求新生参与所有主题的培训。新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适应状况选取其中的至少3期,参与培训。这样,新生适应性指导的个体针对性将得到强化,有助于新生个体有效提升适应能力。

4、持续性和系统性的教育模式

新生对于新环境的不适应会持续到第一学期末,有些甚至会持续到第二学期或者大学二年级。国内外其他研究也发现,与入学初期相比,新生在进入大学近一学期时,所体验的焦虑和抑郁有所增多,表明进入大学的转折带来了持续性的影响。事实上,来自学习、生活、情绪掌控、自我认知、环境认同等方面的改变和新要求并不是在入学初期全部展示出来的,新生对于这些方面的改变会随着大学生活的全面展开、人际交往的日渐深入而有越来越直接和深刻的体验。创新性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贯穿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分阶段系统地指导新生适应来自各个方面的变化。持续性和系统性的适应指导符合新手入学适应发展的实际状况,从而给予新生更充分和全面的指导。

三、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的创新开展

1、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开展的内容

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包括自我认识、团队建设、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六大板块的内容。其中,团队建设是在入学第一周,新生刚刚入校,对周围环境相当陌生的情况下开展。此项内容的开展可以协助新生尽快建立对新环境的认同,特别是对学校、学院、专业、班级的认同。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是在入学第二个月,新生活已经全面展开的情况下开展。在这个阶段容易在情绪和交往方面产生不适应的状况,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的训练可以帮助新生学会管理情绪和处理交往冲突。目标管理及时间管理是在入学第三个月,新生遇到越来越多的来自学习、人际交往、生活管理等方面的变化,普遍感到目标模糊、时间不够用,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的训练协助新生把众多目标整理为一个目标系统,把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从而更好地适应变化。自我认识是在入学第四个月开展,因为随着交往的深入以及对大学的了解,新生逐渐产生角色定位的困惑,原有的角色定位并不适用于新环境。自我认识的训练协助新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习如何接纳自我,从而更好地确定自己在新环境中的位置。

2、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开展的技术方法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DavidA.Kolb)提出了“体验学习概念”。他把体验学习阐释为一个体验循环过程: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应用――具体体验,如此循环,就构成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让学习者自动地完成着反馈与调整,经历一个学习过程,在体验中认知。适应性主题班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采用“体验―分享---交流”的技术方法。在体验环节,教学者根据课程目标设置情景和活动,由新生单独或者团体合作去经历一件事或者完成一项任务,让他们身历其境、亲历亲为,从中得到最真切的体会。通过分享的环节,一方面对个体的体验进行回想;另一方面新生之间进行体验的交流。在此过程中,助教会鼓励新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运用提问技巧,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思考。新生分享后,在导师的引导下,脱离课程场地的特殊性,从而拓展到生活的其他场景进行相互间的交流。这是个体经验超越具体的时间空间以及某种特殊情境,从而升华为一种对日常行为具有指导性的思想观念的过程。

3、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开展的操作团队

参与大学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的操作团队包括导师、助教、主持人。导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学校教师或聘请的校外人士根据自己的工作职责、专业特长等负责设计和完善新生适应性主题班会的内容体系;指导新生体验、分享和思考;培训助教和主持人;组织教材编写、进行相关课题研究。助教包括资深助教和普通助教,资深助教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组成,普通助教由学长团成员(即高年级优秀的师兄师姐)组成。助教负责协助设计主体班会课程体系;承担主题班会课程实施和后勤工作。主持人一般由普通助教组成,负责课程讲解、监督等协调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