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创新教育 终身体育
中途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84-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人才提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高校培养出来的各种人才要具备先进的理论、开阔眼界、创新的能力和强力的民族精神等条件,现代的体育教学是在课堂上体现出创新,使当代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兴趣和积极参与的动力,为其终身锻炼和终身身心受益而用创新的理念来指导.现在的高校体育不仅是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充分利用体育学科的特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和实践的个体表现机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追求终身体育成为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创新教育是现在众多学科和学者进行研究和发展的一种现代社会所需的新的教学方法,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理论,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新性人才的新型教学方法;终身体育是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保证他们终身的身心健康,终身受益.要想达到终身体育就要在学生中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去培养去锻炼。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怎么样才能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思想?要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就要从创新教育的特点和科学的运用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上.
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体育课堂教学主要是学习多种体育技术、技能,从事各种运动动作的练习和运动实践。体育课堂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首先,我们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的出现了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了心理障碍.这是因为他们在大学和中学的学习任务、内容、方法、生活环境。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和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导致了部分学生盲目自满、自我陶醉、失望、失宠、畏首畏尾等现象,在生理上大学生的青春期成熟,使其在身体的各个系统都发育成熟,在学生没有科学的利用就会使部分系统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在创新教学中我们就根据以上情况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心理,造就创新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为大学生造就出健康科学的身心。
其次现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靠以下几点:
1.注重智力的开发是创新教育的基础,智力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是人脑功能的表现,但人体发育智力器官机能却要依靠体育运动.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图解.示范和语言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上除锻炼了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外,还锻炼了学生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2.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创新教学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教师的心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求教师仪表要整洁大方,着装整齐,表情喜悦。讲解要扼要简练,易懂,生动形象,妙趣横生;示范要正确到位,动作优美,产生强烈艺术感。教师精神饱满、和蔼可亲,耐心辅导,多鼓励,及时肯定。例:跳远中助跑结合踏跳教学,对于掌握好的学生一个“好”字,一句“不错”对掌握较差的学生则应鼓励,“助跑加快”“上板 快些”等。
3.发挥创新教育的自主性教学,我们所提倡的创新就是鼓励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方法的灵活多样,使学生在学中不仅得到身心的锻炼还受到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为终身受益。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给自己上课,在课前先教给学生练习方法,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需要,学会思考,自己使用器材,让每个学生都能活动起来提高上课效率。
科学和人文的结合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我们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应以化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人为本,自觉推进化学的科学思想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多年的化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化学教学中融合科学思想与人文教育,是新课标推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在预设中重视人文教育
化学新课标确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知识为本位的教法,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应确立与新课标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先进理念,把人文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在备课中,教师要把各知识点的人文教育目标提炼出来,想好这节课可以给学生渗透什么样的人文精神。例如,《空气》这一课,涉及了当代社会难题之一――空气污染和环境保护问题。我通过网络搜索到空气污染的多个触目惊心的画面:烟雾中的城市、烟尘粉尘污染、农田大气污染、小炼油厂、土法炼焦、市区垃圾焚烧、光化学烟雾等,同时把世界近年发生的典型空气污染公害事件向学生介绍,使学生对全球空气污染状况和危害的严重性有了深刻认识。
二、在体验中感悟人文教育
体验是教学过程的显著特征,化学课程中的体验可以是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或社会实践,可以是观看教师演说、演示实验或录像资料,也可以是过去储存积淀的经历的唤醒和激活。许多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同时伴随着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并且培养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例如,结合“水的净化”对学生进行水资源保护的教育;结合“化石燃料的燃烧”对学生进行环境污染的教育;结合“二氧化碳”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温室效应”的利与弊的教育等。通过这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事件,使学生触“境”生感,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提高环境道德价值观。
三、在实验中渗透人文教育
化学实验本身存在着物质与物质、物质与现象、现象与现象、物质变化与变化等诸多关系、充分挖掘化学实验中的人文教育因素,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特别是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要起到表率作用,注意每一个细节。如;每次使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结束后,我都及时对尾气进行处理(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不直接排放,以免污染空气。总之,通过化学实验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学生人文教育的内化过程得以进一步继续和发展,这种教育的效果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其他形式的教育无法代替的。
四、讲述化学史,熏陶人文精神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穿插讲述科学发展观、发明的历史及科学家的奋斗故事,让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例如有英国学者认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与化学相关的有四大发明中的造纸、火药,南北朝陶弘景发现的焰色反应,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司母戊鼎,近代的侯德榜制碱法,世界上首次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核糖核酸等,通过介绍上述成就,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热情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制定策略,凸显教学过程的人文情感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256-02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教育领域的变革,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探索与尝试成为当今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就高职英语教学而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不仅促进了教师对教学模式产生深刻的思考,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也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自主化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技能。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朝着多样化发展,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而且大量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英语教学信息与资料,使教师与学生产生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从本质上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水平,最终有利于学生英语成绩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现实可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这样就改变了教师和课堂的角色,老师的责任更多的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就英语而言,老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引导学生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的应用,从而真正锻炼学生的语言技能。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课的方式传授语言知识,进行“信息传递”,根据教学内容统一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课下练习,进行知识“内化吸收”,下次上课教师领着学生对答案,顺便解决学生仍然有困惑的知识点。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与预习,学习完主要的学习内容,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互动的场所,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我们在利用交互英语学习软件教学时,组织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和学习,课堂上教师组织快速少量的测评,了解学生学习预习情况,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疑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最后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完成既定教学任务。整个学习环节,学生是参与的主体,从课前学习―解决问题―最后归纳总结都由学生完成,不仅大大提高学生了的参与热情,重要的是提高了英语教学效果。(2)情境模拟教学模式。语言学习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传统的英语教学依赖的是教师、教材,教案、教室,教师一句句地讲和教,学生一句句地说与学,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即便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需要创设语言背景或环境,也只能是在教室进行简单的模拟,假设某个场景的存在,缺乏语言使用的空间感和真实感。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普遍使用,语言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观看相应的语言使用环境,耳闻目睹视频环境下语言的真实运用,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为语言的学习奠定了非常好的环境基础和信息资源。在此以我院英语实训课为例,我们通过利用朗文交互英语学习软件在对学生进行英语综合实训时,进行大量的情境模拟,而在模拟前,学生通过软件视频学习与练习,已经掌握了特定语言使用所处的情境,这样学生在进行模拟练习时不用凭空想象,也不用单调机械地练习。相反,学生会在语调、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准确使用语言方面因为有较好的范例,能够顺利模仿体验,从而使模拟效果真实、生动。例如朗文交互英语(一级)有篇学习内容是关于在机场出境,海关检查时的情境,学生在掌握了语言点,包括:词汇、句型、习惯有语、语音语调后,进行场景还原模拟,结果很成功。原因之一在于对视频教学资料的准确把握,而这种把握的前提是利用这种学习软件能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看到语言使用的环境,而且学生可以重复观看学习,直到掌握并最后加以运用。所以信息技术下的教学环境发生了改变,使得语言教学中的语言环境得以最充分的展现,也使情境教学模式真正落到实处。(3)多样互动教学模式。在日常的外语语言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沟通和互动关系。一直以来,互动英语教学模式就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这里的互动主要包括师生课堂互动(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参与)和课堂生生互动(主要指课堂老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学生以小组、团队的方式进行参与)。随着信息技术、网络的应用,互动教学的具体形式又有了新的发展,除了包括以上两种主要互动方式,互动教学模式还包括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互动、课下生生互动和课下师生互动。这里的学生线上和线下学习互动是指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可以是课堂、课下通过电脑或手机在线学习,由老师给出一定的学习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教师对学生学习状况加以评价或在线辅导答疑。例如学生的英语写作训练,我们让学生在线学习某一种写作格式并应用到相应的语言点,然后把自己按照老师要求写出的文章在网上提交,老师在网上批改、及时反馈给学生,进行在线沟通。这种在线学习结合课堂教学使师生之间实现了线上线下互动,目标也只有一个: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增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课下互动。(4)分层教学模式。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模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早在一大批中专、职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升格为高职院校之初,这种教学模式就开始在英语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之所以在高职院校主张分层教学模式,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英语基础太差,水平参差不齐,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无法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对英语课的教学要求。然而,尽管我们在科研、教学中提出了分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难度也很大,所以从真正意义上来讲,很多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并不一定会落实分层教学,也就是说,分层教学更多的是停留在研究层面和实验层面,要真正在某一个院校全面推广并不是件易事,需要教师、学校、系部的共同配合和努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分层教学具备了一定的实施条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找到适合自己层次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开展学习。同时,老师在统一的教学要求下,可以根据学生层次拟定相应的学习任务或布置作业,教师还可以在网上答疑辅导。总之,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及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分层教学有了实施的载体。例如利用朗文交互英语学习平台,教师就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式,把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分成若干组,在上机学习时针对不同组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规定学生学习完成相应基础的学习内容,或者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差异布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标准以及自主训练项目。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5)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方式逐渐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意义至上,使用至上”,注重语言交际活动要以“场景真实、目标明确”为导向;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来掌握实用和有意义的语言;提倡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设计的任务型学习活动来认识语言和运用语言,归纳知识并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和感受成功。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任务型教学得以更好的实施。学生围绕既定学习任务,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信息,无论是图片、视频还是文字,都为学生任务的完成提供了素材,这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学到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能巩固所学的语法结构、语言功能或词汇。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模式的个性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模式的个性化得以实现。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与核心,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从者,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基础、需求制订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学内容,从而客观上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提升。随着信息技术普及,网络资源带来了大量的外语学习资源,有的甚至是外国原版素材、外语使用的真实场景的呈现,这就打破了学生依赖老师、局限课堂的局面,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需要利用电脑或手机搜集资料自己开展自主学习,这是个性化学习的一层含义。同时,另一个含义指的是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内容和计划,在教师教学计划里明确规定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内容。当然,这是老师监督指导下的个性化学习,例如在利用网络学习软件时,老师已经了解了软件学习内容,清楚每个学生适合并应该学习哪部分内容的情况下,为学生制订自主训练项目。现以我的英语实训课为例,针对我所教的学生,在他们大一入学时我们组织了英语摸底考试,根据成绩分出几个层次,然后在实训课教学中,针对既定学习内容,指出不同学生需要加强的知识点和技能;同时在自主训练环节,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指出自主训练的重点并加以强化。这样,所有学生都通过上机完成软件教学内容的学习,而课上学习的节奏、需要额外强化的知识点和技能就有了差异。而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第一或第二学期要参加英语B级考试,成绩较好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口语或英语四级考试,为此,在学生个性化学习环节,老师还会帮助学生在不同的考试阶段制订应考训练方面的计划,并进行针对性辅导。实践证明,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实训后,无论是英语口语水平还是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所提升,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也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当代大学生思想极为活跃,个性张扬,同时又存在诸多这样或那样急待关注的心理问题。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要实现人才强国,培养对国家有利,对时代有益,对家庭有贡献的大学生,需要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容建设。
一引导大学生思想进步
大学生思想进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首要内容。人的思想必然产生自我意识,没有自我意识的思想不是真正的思想,人的自我意识涵盖价值的实现,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生存及生活的意义等范畴,因此,引导大学生思想进步就是引导并促成其全面素质的发展。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进步一方面要着力在在其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上,引导他们去探索生命的最终意义和价值;一方面要着力在社会层面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民族的共同理想与价值观上,使其生成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支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科学方法,直接影响其个人成才和价值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既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做好引导大学生思想大学生思想进步,使其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其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人。
目前,大学生群体中独自子女不占少数,一般来说,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自我接纳障碍存在比较普遍,具体来说就是在独立性、勤俭节约等方面存在缺陷。这些大学生或者深受父母长辈的溺爱,自理能力较低;或者家长无暇顾及,只是本着“重智轻德”思想不断给予压力,使其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要打破这一定式,除了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和学校生活上多加以关心之外,还需要与家庭建立配合。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使得家长在义务教育过程中早已精疲力竭,孩子一上大学许多父母自以为长舒一口气,但是,大学生的人际沟通障碍解决特别需要家庭教育发挥作用。所以,思想工作还必须紧密及时地与学生家长沟通,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要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思想上全面进步。
二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
人的全面发展不等同于单纯的个体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还必须具有鲜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伦理尺度,道德是人格素质的核心元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立足大学生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通过切实有效的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提升道德认知,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激发丰富的道德需要和道德情感,培养坚定的道德信念,养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当前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工作需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引导,有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自身辨析能力尚弱,自控能力较差,在没有引导的前提下不能正确分辨善恶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这就需要大学思想工作加以引导,工作中还需要注重方法,因人而异,使其偏离的道德观念得以走上正确的方向。
2.纠错,当代大学生生长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世界里,呼吸着轻松无羁的自由空气,思想观念很容易想当然地自由化,只知道追求所谓自由,而不明白所有视域下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损害他人利益的自由是会被剥夺的。对于思想道德层面出现问题的大学生,一定要明确地指出错误,纠正心态督促其改正,因为对于几个个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忽视,微观上可能导致几个人的思想品德指向问题,如果放任发展,最终会造成一个群体的社会问题。
3.示范,在加强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工作的同时,还应在教师队伍相应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包括网络用语都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一代学子。这里包含两层意思,首先,一个自身道德水平不高的人即使满口仁义道德也没有说服力,不能使人真正感同身受,更不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其次,根据普遍哲理对事物发展的看法,社会中任何事物都有其与时俱进的品质,道德也不例外,不加强自我学习就无法开展工作,守旧落后的道德标准对于学生只能是一种缚束,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除了在大学校园一直贯彻的尊师重道,团结同学,尊老爱幼等道德要求外,当前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者还特别需要关注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内容,在学生毕业之前对其灌输职业道德理念指的是:敦促其努力掌握专业技能,使其能够胜任岗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把心态摆正不犯政治与经济错误;灌输其善待他人与奉献的优秀品质,使其能够和同事和谐相处克己奉公。
三引导大学生正确定位人生
1.尊重大学生的成才和展才需求,关心和包容大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差异,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展式自我的意识,做到因材施教。针对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没有人生目标自怨自艾的情节要多加以鼓舞,发现其独特的闪光点,帮助其重塑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对于那些不能认清自身“资本”,心态自负的学生在不打压其积极性和成才心态的前提下,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找准人生定位。
2.要对于大学生存在的价值观误区充分关注并有针对性地一一纠正。人生价值蕴含了人对于社会的贡献、责任以及社会对人的尊重、满足两重含义,针对“奉献意识弱、索取意识强”的错误观念,要加强思想教育与政治学习;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大学生群体还出现了“追求奢侈享受,摒弃艰苦奋斗”的错误观念,加之部分社会媒体的误导与渲染,这股不正之风渐入人心。对于享乐主义危机,大学校园中更要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面典型,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情操。同以往的大学生相比,新时期大学生有理想追求,但动机趋向功利化。针对拜金主义观念要加强引导而不是盲目打压,要帮助学生树立“立足社会需求,实现个人价值” 的正确价值观,教育学生把个人奋斗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增强自我意识与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把实现人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
四关注大学生权益的维护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生存状况的变化和大学生权益意识增强的现实背景,尊重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积极创设必要条件促进大学生权益维护的实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1.要强化教育者的服务意识,全力维护大学生应享有的权益,保障大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发展状况、所学专业发展前景、师资队伍水平等基本情况的知情权,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建设与发展,在学校资金、管理人员相对充足的条件下,为毕业生提供与市场接轨的实习基地或产业园区,让学生接受社会教育的同时获得合法的劳动保障。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软件工程 框架类课程 整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11-03
“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是深入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旨在促进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培养大批量不仅有创新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各个类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帮助,为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服务。这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一、框架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卓越的软件设计工程师是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计算机普及和开源编程的全面应用,在程序设计的实际操作当中,许多地方都使用框架,这是软件设计工程师所必须掌握的。然而,现在的高校虽然开设了较多的框架类课程,但在这些课程教学中,没有统一规划,不是存在一些知识点的空白,就是在几门课程中间有重叠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学习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而且在这些课程的开头,都会介绍框架在程序设计中的好处,很明显这是一个重复的内容。
(一)理论与实践脱离
框架类课程的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但原理也是抽象的,要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不然学生不容易理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受教学环境、课时不够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实践往往很少,导致理论讲授和实践应用脱节。
(二)教学内容重复
在各种框架中,它们也有共同点,这些共同点,在许多个框架里出现也正常,这体现了它们的重要性。可作为教学的课程,反复地讲解,就会使学生感到毫无新意,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降低。但是现在的教学多数是以一门课程为单位来进行的,每门课程都只考虑本课程应完成的教学任务而不管其他课程,这就很容易使教学内容重复。
(三)教学案例之间缺少关联性
在框架类课程的教学中,一般情况下都会讲解几个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梳理一下这个课程中的知识点。但在多门课程中就没有这样的梳理,即学了几个框架,每一个框架都理解,可把这几个框架融合起来就不会了。
二、框架类课程的整合教学方法
哈尔滨理工大学是我国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而我校软件工程专业是黑龙江省首批改革试点专业,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软件工程专业的理论基础是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其研究与实践涉及进度、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是开展最优化生产活动的过程。软件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工程应用的软件设计师,是要用软件的方法去解决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其核心思想就是程序设计。
现在框架是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基础,而且在高等院校教学的实践中从基础课到专业方向课,框架类的课程是一直存在的。框架可以解释成程序设计的原理或者程序设计的基础,也可以解释成程序设计的思想或者程序设计的方法。程序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程序设计的语言也是种类繁多,但在这些程序设计中,总有一些共性,对这些共性进行整理,就可以变成一种“框架”,可以在开发中反复地使用。但是框架的共同点如果在多门课程当中都进行讲解,学生就会感觉内容重复。这就需要在专业方向中做一个宏观把握,给这些框架类课程做一下统筹安排和整体规划,使整个教学的内容为各门课程的并集,但是他们相互交叉的地方,只在一门课当中讲解。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学内容在框架类课程教学中,既是课程的重点,也是教学的核心内容。这些框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核心应用和优势,但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上也避免不了会有重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有所删减,找到侧重点。在这些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当中,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是不能够孤立的,应该在教学计划中把这个专业方向上的多门课程结合起来进行合理地再分配,认真地思考这个专业方向需要包括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需要放在哪门课程里来讲解,平均地分配每门课程的难点与重点,并且对每门课程的难度和课程之间存在的联系来进行合理地设计。在每一门课程当中可以设计一个较小的案例,案例应把该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全部包括进来。比如设计一个“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基于MVC的WEB开发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可以通过STRUTS2框架来进行实现;在ORM框架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添加HEBERNATE框架,通过这样的对比可以使学生非常简单直接的感受到所使用框架的优点。当然在其他的课程教学中,可以接着使用“学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来讲解知识点,使学生能够把学习重心放到课程中知识点的理解上面。
(二)教学方法的整合
要想有效地提升教学成果,必须从教学方法入手。现在大学学习主要是靠自主学习,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告诉学生如何学习,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这就涉及教学的方法问题。这些框架类课程,主要是讲述框架的原理和应用,原理的讲解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或者对比教学法,通过案例的应用和对比,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程序设计中框架的好处。但是,所有的事物都是有利就有弊的,框架也不例外。在讲解框架类课程的同时教师也要明确的给学生指出在使用框架的同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框架的两面性,才能让他们在以后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对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判断用框架解决当前的问题是否适合。比如在基于MVC的WEB开发中,框架的使用的确能够使程序代码明确分层,并且降低程序模块间的耦合性,还能使代码的健壮性和程序的可维护性得到提高,但这也增加了整个代码的难度,同时还降低了直观性。因此在应用中,框架是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来选择的,不能盲目地使用。一旦学生在学完一个框架之后,找不到这个框架的缺点,就表示学得还不够明白。
(三)教学案例的整合
框架类课程在软件工程专业中包含的科目较多,比重也较大,所以在整合框架类课程的过程中,不能把所有的框架类课程一下子都给整合进来。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笔者把原来的JAVA语言当作基础,以此来整合基于JAVA语言的三大框架的教学方法。在这三个框架中都有用JAVA语言实现框架的实例。在JAVA语言的教学中,笔者首先向学生讲解框架的起源――重用技术,怎样设计代码,可以使代码的重用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这里就得提到程序设计中的规范和规则,还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则存在,这些规则有什么好处,为了使规则更好地得到实现,就必须使用框架。在基于MVC的WEB开发当中,就是规则应用的一个具体体现,在STRUTS2当中,要想使用该框架,就必须要遵守STRUTS2的规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个案例贯穿其中,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图书管理系统。在ORM框架原理与应用当中主要改进原来的数据处理方式,在原来的图书管理系统当中需要大量的SQL语句进行数据处理,当任何一个地方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都需要修改SQL语句甚至程序代码,使用HEBERNATE,这一切仅仅动态地修改一下配置文件就可以了,可以通过本课程对原来的图书管理系统做一个改进。在轻量级J2EE框架SPRING当中,可以使用控制反转IoC机制实现对象的动态管理,进一步降低系统代码之间的耦合性,提高系统的健壮性。在该课程当中可以进一步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改进,把本课程的知识点融合进来,使图书管理系统更接近于实际应用。
三、整合后的教学效果
软件开发技术JAVAEE方向的学生数量是我院软件工程专业中最多的,他们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通过实施框架类课程整合教学的方法,我院2010级、2011级、2012级的学生已经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中,他们能把多个框架融会贯通,并且在项目实际的开发中,能根据项目的特点来选择框架,且能够活学活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们的反馈,可以明显看到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效果,而他们对这个教学方法也表示接受和欢迎。在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通过实施框架类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知识点理解等都有明显的提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实施课程整合教学方法调查结果对比
■
注:1.毕业生满意度调查的选择范围为:非常满意(3分)、满意(2分)、一般(1分)和不满意(0分)四个选项。2.2012届毕业生问卷调查的实际有效返回人数为56人,2013届为63人,2014届为85人,表中显示为平均值,人员的选择是随机的,涵盖各个层次的学生。3.2014届毕业生为实施框架类课程整合教学方法的首届毕业生。4.表中显示的为问卷调查的部分内容。
四、结束语
“卓越计划”的核心是要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围绕这一核心我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其中框架类课程的整合教学方法,只是我院的改革探索之一,在以后的教学改革探索和研究中,可以把框架类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推广给其他的专业方向,以此来提升我院整体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孟大伟,吴秋凤,刘胜辉,隋秀凛,周美兰.“定制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9):51-52.
[2] 王天宝,程卫东.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5-31.
[3] 王刚.工科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1):28-31.
[4] 陈小虎,屈华昌,邵波.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05(2):59-60.
[5] 秦喜文,董小刚,李慧玲.线性代数与实验教学整合研究[J].大学教育,2012(5):76.
[6] 唐光义,张宏国,于波.软件工程专业框架类课程的整合教学方法[J].计算机教育,201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