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林业;全球变暖;途径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211-1
1 背景
全球变暖是现今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热点,会带来诸如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
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后果。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1.4-5.8℃。气候变化已经不仅是一个环境的问题,同时也成为一个经济问题和安全问题。既关乎生态系统平衡,也制约着人类的起居饮食。
目前世界范围内认为全球变暖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为过多地排放温室气体(代表气体为二氧化碳)造成。近200多年以来,人们焚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碳基础能源获取能量,砍伐森林又将其焚烧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引入了大气层,使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剧烈增加,严重破坏了碳在大气圈中的平衡。
在2009年6月结束的中央林业会议上,总理高度概括了林业“四地位”,即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关于减少发展中国家毁林和森林退化所致的碳排放高级别会议时指出,中国政府将按照主席做出的承诺,继续加强植树造林,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确保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储蓄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2 林业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与措施
“碳汇”一般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于《京东协定书》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达成。“碳源”是指二氧化碳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或者在大气中由其他化学过程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成分。林业项目应对气候变化可采取如下措施:
2.1 植树造林,增加碳汇固定能力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也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到“十二五”期末,我国林地保有量将增加到3.09公顷,森林面积将达到2.07亿公顷,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84亿吨。只有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才能实现森林储碳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目前增加人工林面积主要采取四种措施: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实施重点防护林保护措施;在清洁发展机制(CDM)下开展造林和再造林项目,这也是《京都协议书》框架下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在林业领域内的唯一合作;培养林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减少碳排放。
2.2 提高现有森林的质量,增加碳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这一过程中被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实现森林的碳汇功能。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蓄积数量巨大,已经达到137.21亿立方米,按每立方米平均吸收固定1.83吨二氧化碳计算,我国森林总贮碳量高达251亿吨,超过全球目前一年的碳排放量。但由于我国大多数森林属于人工林和次生林,生物量密度较低,碳储量还远低于高规格森林的水平。所以提高现有森林的质量,碳汇能力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2.3 保护森林,降低毁林等碳排放
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为森林碳汇固定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然而在大力发展人工林的同时,对占中国森林总面积60%的天然林的保护也应重视。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标志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正式启动。保护森林还应加强林火管理,森林受到火灾等破坏就会将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1988年1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将森林防火工作提上日程,我国目前也普遍制订了《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办法》。同时,严厉打击乱砍滥伐行为和乱征林地行为,也可起到对森林有效的保护作用。
2.4 保护湿地和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其土壤和植被中蕴含着大量的有机碳。然而从最新湿地普查结果来看,我国湿地的数量在一步步减少,这一结果严重影响到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也导致湿地中储存的有机碳大量分解。从而,要提高森林碳汇,一定要保护湿地不受侵蚀,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
2.5 寻找林产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途径,减少碳排放
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两大难题,而大力发展林木生物质用以替代化石能源正好可以很好地缓解这两大难题。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不仅能为经济生活提供木材原料,更能起到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作用。用木材替代钢材等能源密集型材料,通过木材转化物部分替代化石能源等,不仅能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还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加强环保。
3 结束语
碳汇林业拥有着发展低碳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着特殊地位。近年来,在世界广泛注重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也积极投入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林业发展的目标适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是新形势下发展战略的又一次重大历史转变,是加快发展碳汇林业的重大历史机遇。
参考文献
[1] 程鹏.关于林业项目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探讨[J].安徽林业,2009,(05).
关键词 气候变暖;农业;影响;应对措施;安徽滁州
中图分类号 S1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198-02
农业是对气候变化敏感的行业,气候变暖对农业造成的影响有利有弊,但弊大于利。气温不断上升,积温增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农作物生育期,喜温作物界限不断向北移动,农作物产量增加,有利于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但气候变暖现象增加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农作物产量、布局和结构发生变化,部分农作物品质下降,含水量增加,农作物病虫害加剧,影响农业收入。本文利用滁州市近53年气象资料分析滁州市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以推动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滁州市气温变化特征
1.1 年际变化
1961―2013滁州市年平均馕鲁手鹉暝黾忧魇疲ㄍ1),气候倾向率为0.26 ℃/10年。1961―1969年滁州市年平均气温不断降低,从1961年的16.63 ℃降至1969年的14.28 ℃,共下降2.35 ℃;1969―2013年滁州市年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年平均气温最小值出现在2007年,为17.02 ℃,1997年前有8年年平均气温为正距平,而1997年以后,滁州市年平均气温要高于近53年平均值。
1.2 年代际变化
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滁州市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年平均气温逐渐上升,2001年后再次呈减少趋势。其中70年代滁州市年平均气温最低,仅15.25 ℃;21世纪后年平均气温最高,为16.34 ℃。说明滁州市从1970年后增温明显,增温趋势从2000年后相对减弱。
1.3 四季变化
滁州市季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都呈逐年增加趋势。以春季增温趋势最为明显,气候倾向率为0.33 ℃/10年;夏季平均气温增温趋势较弱,气候倾向率为0.09 ℃/10年。1961―2000年气温有较大波动,但变化趋势不明显,2000年后增温趋势显著,2013年平均气温最高,为28.40 ℃。秋季和冬季的气温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28、0.32 ℃/10年,年际变化都是先减少后增加。
2 气候变暖对滁州市农业的影响
2.1 对农作物的影响
气候变暖提高大气CO2浓度。在一定情况下,CO2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植物生长,但不同农作物对CO2浓度增加反应不同。CO2浓度的增加将会使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增加。CO2浓度越高,细胞内外的CO2浓度差就越大,对于提升植物光合速率较为有利,进而增强水分利用率,但是气温升高时会增加蒸发量,又会降低水分的有效性。若气温增加、水分减少,农作物将会减产,反之增产[1]。
2.2 增加农业成本
气温上升后将会加快土壤内有机质微生物的分解,导致地力下降。以氮肥为例,经过相关部门的研究表明,温度每升高1 ℃,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速效氮的释放量将会增加4%左右,同时释放期也将缩短。为了确保原来的肥效,就需要增加4%的肥料用量。CO2的浓度越高,其光合作用越强,进而增加根部生物量,虽然补偿了土壤内的有机质,但若遇到干旱现象,会抑制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解。为了满足农作物的需求就要施用更多的肥料,增加施肥量也代表着增加经济投入,增加农业成本。
2.3 加剧农业病虫害
随着滁州市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将会破坏水热平衡和季节分配,进而加剧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冬季气温越高,越有利于害虫和虫卵越冬,死亡率降低,从而引发病虫害;同时病虫害抗药能力不断增强,增加了防御难度,严重威胁着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这种现象在小麦和棉花种植区内表现尤为明显。由于气温升高,使得小麦和棉花的病虫害加剧,再加上农作物复种指数提升,对农作物病虫害的越冬繁殖十分有利,造成病虫害基数增加[2-3]。
3 气候变暖的主要应对措施
3.1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布局
结合滁州市现有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选择优良的农作物品种,扩大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增强农作物的抗旱和耐高温能力,确保农作物稳产丰收[4]。
3.2 积极培育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新品种
加强培育具有抗旱、抗高温和抵抗病虫害的作物新品种,使其更好地适应气候变暖现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各个地区排涝、抗旱能力,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在对农田水利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重视科学和节水灌溉的理念,使农业生产技术朝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并能研制出与气候变化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新工艺。
3.3 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
滁州市政府部门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有效应对频繁出现的农业气象灾害;气象部门还应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工作,并进行深入研究,提升气象预报的准确性。除此之外,还要拓宽气象灾害信息的渠道,使农民可以及时接收到气象信息,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5-6]。
4 参考文献
[1] 田祥东,韩景红,韩依水.浅析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4(4):1.
[2] 龚年祖,胡珊珊,金华星,等.1961―2013年滁州市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5):198-203.
[3] 盖小波,蔡冬梅,黄丹萍,等.大连气温变化趋势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30):14772-14774.
[4] 彭长林,曾建华.吉安地区气温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江西气象科技,1995(3):29-31.
关键词 气象变化;农业生产;影响;应对措施;新疆新和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60-01
农业生产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一旦气候条件发生变化,尤其是大范围内的气候变化,则会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危害[1-3]。为此,要加强气象研究,认识其重要性,高度重视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根据各种气象灾害的危险性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有效避免或降低气象问题对农业造成的危害。气象问题对新和县农业生产发展有很大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例如,气候变化会导致热量资源和降水量分布不均匀,甚至导致干旱、高温、强降水等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限制了新和县农业生产的发展,给新和县农业生产造成较大隐患,是农业生产中的不稳定因素[4-5]。
1 新和县气象状况分析
1.1 总体气候特征
新和县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隔渭干河与库车县相望,北隔勤格山与拜城县相邻,南连沙雅县。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气候,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夏季干热,冬季干冷,气温的年较差比较大。
1.2 历年气候状况
1981―2010年30年平均气温11.3 ℃,气候呈现增暖的趋势。极端最高气温为40.5 ℃,极端最低气温为-25.1 ℃;≥35 ℃日数平均为8.3 d,≤-15 ℃日数为7.0 d。年日照时数为2 905.8 h,年平均相对湿度54%,年蒸发量为1 904.7 mm,历年≥0 ℃积温为4 570.6 ℃,≥15 ℃积温为3 473.4 ℃,≥20 ℃积温为2 263.4 ℃,历年平均沙尘暴日数为2.8 d,扬沙日数23.9 d,浮尘日数72.0 d,大风日数为7.0 d,最大冻土深度为73 cm,最大积雪深度为14 cm,年极大风速为23.6 m/s。历年开春期平均为2月24日,入冬期平均为11月24日。
1.3 2012年与历年气候状况对比
通过分析2012年新和县的气象状况发现,新和县各个月份的气象差距很大,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降水分布极不均匀;各个月份的温度差别非常大,冬季最低温度达到-20 ℃以下,对农业生产不利。气象状况的对比分析,可以从气温的月变化、降水的月变化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通过分析1981―2010年30年和2012年的气象地面资料发现,与之前30年相比,新和县2012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升高,这表明该地区的年气温小幅升高;月降水方面,各月的月降水量差异缩小,各月份的降水量都比较少,这表示该地区的干旱程度加剧。此外,与前30年相比,新和县气温不稳定状况进一步加剧,气象条件不稳定状况进一步恶化。
2 新和县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将会给新和县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加大;二是带来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变动;三是引起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农业成本和投资大幅度增加。
近年来,新和县年降水量越来越少,这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困难。新和县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历来偏少,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用水的需要,随着降水量的进一步减少,新和县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将会增加,农业的产量波动会加大。通过分析新和县最近几年的气候状况可以发现,该地区夏季干旱程度明显增加,气温的月变化较之以前也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气温上升。气温上升,干旱程度加剧,从而影响新和县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主要是农业种植物的改变。通过以上2个方面的分析可知,气候条件的变化将给新和县的农业生产带来的2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使其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另一方面是将改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因此,为了稳定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资,避免出现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下降的情况。
3 应对措施
3.1 积极转变农业气象服务理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经济结构也发生巨大的变化,要在结合区域特点和地域优势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经济形式,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此,要将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不断细化,促进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符合地域发展特点,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整合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各种资源,树立服务观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树立“为农服务”的工作理念,以适应新时期气候变化的要求[6]。
3.2 健全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服务体系
鉴于近年来新和县气象灾害频发的现状,新和县农业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满足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的需要,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并建立系统、科学、规范的农业气象灾害应急服务体系。具体说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一是相关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关键地区、关键时期的气象预报工作,对当地气象变化情况分为长、中、短3个阶段进行预报,使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工作更加的准确、全面、及时。二是做好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对地质灾害进行精细化预报,尽可能减少地质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三是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构建气象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为新和县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气象信息支持,有效防范气象灾害。四是建立健全乡镇村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设,通过建设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的方式,为农民群众及时传递气象信息,并提出具体的制度意见与建议,为农业增收、农民增产提供保障。
3.3 积极开发与利用现代化气象服务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已应用于气象服务工作中,提高了气象服务工作的效率与水平。为此,相关部门要加大技术投入力度,积极引进与推广GIS、GPS、RS等气象信息技术系统,开发和利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为农业发展服务。此外,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力度,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更好地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服务。
4 参考文献
[1] 褚超.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21):418.
[2] 潘根兴,高民,胡国华,等.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30):8-16.
[3]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4] 周长江,薛新慧.克拉玛依冬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设施农业的影响[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5(2):50-53.
关键词:气候变化;北方;作物生长;长期适应策略;短期响应方案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4JK1017)
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01.058
全球变暖加剧,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诸多研究表明,中国北方地区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明显的区域,未来气候变化对该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针对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寻找农业生产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北方地区气候变化趋势
北方地区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温、降水的变化以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上。数据表明,近100年我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增加幅度为 0.5℃~0.8℃,到2020 年全国年平均气温将比 1950年升高 1.68 ℃[1]。唐国平等[2]选用 GCM 模型对未来中国气候变化的情景进行模拟,结论表明气候变化将使中国境内的平均气温普遍升高,并且气温升高的幅度在高纬度地区大于低纬度地区。北方地区未来温度会不断增高,最大增温区在东北,可达 0.192℃/10 年,其次是华北,为 0.104℃/10 年[3]。降水变化更为复杂,不同空间地域差异较大。受气温变暖影响,高纬度地区和一些湿润热带地区的降水量有增加趋势,但中纬度和干旱热带地区的降水将进一步减少。西北中部,青藏高原西南部、华中至华北地区和东北中部 4 个地区的降水则显著减少[4]。极端降水平均强度和极端降水值都有增强的趋势,干旱将进一步加剧。
2 气候变化对中国北方农业生产影响
北方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未来气候变化对各地影响也明显不同,总体趋势是不同生态区可多利用的积温均由北至南逐渐增多,本研究根据各地区热量资源变化情况、种植制度及作物品种划分原则,可以得出北方三区域的农业生产变化趋势。
2.1 东北区
在该区域未来春小麦面积将缩小,有向三江平原北部集中的趋势,而冬小麦面积增加,热量资源逐渐可以满足一年两作的需要,特别是辽宁省南部逐步可以进行冬小麦/夏玉米的轮作。受热量条件影响较大的喜温作物和越冬作物以及高原地区的冷凉气候区的作物种植面积将会迅速扩大,未来玉米种植品种也将由现在的早熟品种更替为晚熟品种。
2.2 华北区
该区温度增加较多的集中在山东东部和河北北部地区,较少的是华北平原中部地区。河北省北部地区未来积温增加幅度可满足冬小麦生长,种植制度可能由一年一熟(春小麦)或两年二熟(如冬小麦――夏大豆――春玉米)演变为一年两熟(麦+大豆或麦+棉等);山东省东南部和河南省南部复种指数提高,可由当前一年两熟(如麦+稻、麦+大豆或麦+棉等)演变为一年三熟,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区亦可以种植冬小麦+双季稻[5]。
2.3 西北区
该区冬季气候变暖使得越冬作物种植区北界西伸北扩,喜温作物面积扩大,多熟制向北推移,作物品种的熟性由早熟向中晚熟发展,单产增加,品质提高;另外多熟制向北部和高海拔地区推移,复种指数提高[6]。农作物生长发育速度发生明显变化,春播作物提早播种,喜温作物生育期延长,越冬作物推迟播种,生育期缩短,如冬小麦,其生育期缩短的趋势大于春小麦[7],棉花产量明显增加。气候变暖使西北干旱区作物种植格局由春小麦为主转变为玉米、棉花、冬小麦为主;半干旱区由小麦为主转变为玉米、马铃薯、冬小麦为主[8]。
3 应对策略的制定
开展农业适应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应对未来几十年气候变化带来的潜在风险。应对策略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短期响应方案,另一方面是长期的适应策略。
短期响应方案主要是指农民以及科研机构根据气候变化做出的努力保持农业系统现状的一些调整。它们是自主进行的,并没有政策性的变化或更深层次的研究。 短期调整在本质上是抵御气候变化的第一道防线。农业的长期适应策略是指在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市场机制和在应对一些环境或经济刺激的政策政府的改变上,这种改变是从根本上应对气候的长远变化[9]。
3.1 短期响应方案
应对暖干化的短期响应方案一般包括:农艺策略。包括作物品种和种植结构的变化、提前播种和收获、深耕深播等;保存水分策略。包括保护性耕作、耗水低的农作物轮作、小气候改造和灌溉调度。
东北地区是我国增暖最明显的区域,也是未来增温幅度最大的地区。增温使该地区春季回暖早,生长季延长,积温和持续天数增加,积温带北移,这些变化为当地农业带来了更多生产潜力,提高了复种指数,但同时也带来更多气象灾害的影响。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短期适应策略应重点在调整作物结构,提高作物复种指数,变更作物熟性等方面投入力量。调整作物结构是指可以将当地现有作物结构调整为以粮食、经济和饲料作物相结合的三元农业种植结构,在北部地区以培育大豆和水稻为主,中部地区以培育玉米、大豆为主,而在西南部地区以水稻、玉米为主,兼顾杂粮,这种混合种植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增加的热量资源并且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10]。提高作物复种指数则主要通过逐渐种植产量较高的冬小麦,取代春小麦,以实现高产目标。变更作物熟性可通过引进或选育生育期相对较长、感光性弱、感温性强的中晚熟品种, 以增加作物产量;在熟制不变的地区培育生育期更长的晚熟品种,以充分利用增加的热量资源。
华北地区气候未来呈现暖干化趋势,水资源将成为该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应合理调整当地作物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布局。即适当减少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不耐旱的玉米、春小麦种植面积可视情调整,培育和引进抗旱品种。在水资源能保证作物需求的区域,可维持当前耕作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水资源匮乏区地区,采取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等混作经营模式,发展多元经济模式,也可以充分利用增加的潜在热量资源,获得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从农艺措施层面而言,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可以对夏玉米进行适当晚收和晚播,冬小麦进行迟播。因为气候变暖导致冬前积温增加,暖冬现象加剧,小麦的播期可以延迟[11-12],而玉米延迟收获可以增加对光温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籽粒灌浆,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13-14],夏玉米晚播则是因为气候增暖后,温凉且温差较大的秋季更适于玉米的灌浆,而且较长的生育期亦有利于产量形成[5]。从改变农业生产技术层面而言,气候变暖有利于设施环境下作物生长,可以进行高效率的农业生产,减小气象灾害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利用采用节水措施开展农业生产,所以可考虑在华北地区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西北区地域广阔,气候多样复杂,总体来说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是由暖干向暖湿转型[15]。降水量的局部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减少对农业生产有利。但作物生长期气温升高,缩短了养分积累的时间,降低了品质,而且西北地区东部降水持续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剧,由于水分亏缺抑制了热量资源增加所发挥的作用,部分地区粮食将大幅度减产。针对这些变化趋势,首先应确保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西北地区集中了大片荒漠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区还有青藏高原的高寒区,还有内蒙古地区大片的草场资源,适合农业生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新疆地区的绿洲农业,在保证宜农地区农业生产的同时,更要兼顾其他不适宜农业生产地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增强该区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其次,西北地区土地类型多样,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气候情况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产品和特色农业[16]。新疆地区光热资源充足且温差大,适宜棉花、优质瓜果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减少耗水作物的播种面积。河西走廊夏季冷凉干燥,适宜发展蔬菜生产。在农牧交错带地区,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在为数不多的宜农区需要培育和引进抗旱作物品种,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甘宁地区可以结合地方优势发展药材种植[17]。陕西中部和南部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随着温度的增加,可以增加复种指数,开展多熟制度和混作制度,增加粮食产量。青海地区热量资源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相对较小,还是以喜凉作物或经济作物为主。
3.2 长期适应策略
长期适应策略是一个有机体或群落或系统,通过改变自身形式或功能去强化响应外界重复扰动的能力[9]。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当一个基本生产要素缺乏时,那么作为一个长期的适应机制则意味着作物种植制度形态和功能的变化。例如,日益稀缺的灌溉用水可能会改变旱地农业的耕作技术、设备需求和市场基础设施。
长期适应策略需要从管理策略、政策制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上进行考虑,包括:减缓气候变暖,这要求政府部门从根本上制定策略来延缓气候变暖的发生,主要通过减少碳排放等途径;改进基础设施,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资料的改进,农艺器具的更新;建立可持续能源体系,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能源设施,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存的各种能源可能面临供应紧张或枯竭的局面,如何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费,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这些都将是未来需要考虑的方面。从长远来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将成为推动能源等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
4 结论
从不同纬度地区将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热量资源变化的潜力上来分析,我国高纬度地区农业适应性较强,存在较大的适应空间;中纬度地区适应性较差,但通过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管理措施,可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低纬度地区,由于本来基础温度就高,未来增温幅度也不大,农作物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不明显,另外随着该区域耕地面积的迅速减少也将威胁该区域的粮食安全[18]。在不同区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时,需要从短期响应和长期适应两方面来考虑,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负效应。
参考文献
[1] 丁一汇,任国玉, 石广玉, 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 2(1): 3-8.
[2] 唐国平,李秀彬.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0,55(2):129-138.
[3] 翟晓慧,刘孝勇, 宋乃平.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
响及农业适应对策综述[J].甘肃农业, 2011, 7:20-23.
[4] 左洪超,吕世华,胡隐樵.中国近 50 年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J].高原气象,2004,23(2):238-244.
[5] 金之庆, 葛道阔, 高亮之, 等.我国东部样带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J].1998,31(4):51-58.
[6] 刘德祥,董安祥,邓振镛.中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119-125.
[7] 郝祺.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小麦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9.
[8] 王润元. 中国西北主要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 兰州,兰州大学,2010.
[9] Easterling W E. Adapting North American agriculture to
climate change in review[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1996, 80(1): 1-53.
[10] 金之庆, 葛道阔, 石春林, 等. 东北平原适应全球气
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J],作物学报, 2002, 28(1): 24-31.
[11] 金岩,王从卯,李延奇,史桂萍.气候变暖对龙口小麦适播期的影响[J].山东气象2008, 28(2):28-30.
[12] 高蓓.暖冬对陕西省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J].科技咨询导报,2008,(18):256.
[13] 李晔.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中国种业[J].2007,(10):42.
[14] 刘月娥.玉米对区域光、温、水资源变化的响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15] 施雅风,沈永平,胡汝骥.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J].冰川冻土,2002,24(3):219-226.
[16] 林而达,许吟隆,蒋金荷,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Ⅱ: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2):51-56.
[17] 邓振镛, 张强, 赵红岩, 等. 气候暖干化对西北四省
(区) 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及调整方案[J]. 高原气象, 2012, 31(2): 498-503.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汇林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54
碳汇林业中的碳汇指的就是在一定的过程中,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清除。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各国都做出了有效的应对,最为主要的就是利用植被与土壤吸收固定二氧化碳。
1在气候变化下碳汇林业能够发挥出的特殊作用
在地球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占据着主体地位,能够利用的最主要载体就是太阳能,是能量最高且全面的生物固碳方式,并且不需要耗费过多的资金,最具经济性。但若是从短期的成效上看,工业减排显然更为有效,但是成本较高,操作又比较复杂。森林固碳操作比较简单,所需成本较低,综合效益更大,具有经济可行性特征和现实可操作性特征。在政府间的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全球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大约储存了2.48万亿吨的碳,大约有一半的碳是存储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当然,根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调查研究,全球的森林生物量碳储存量高达2827亿吨,也就是说每公顷的森林生物量碳储量平均有71.5吨。这些数据的表明反而更能够凸显出森林的破坏或者消失造成的碳排放量剧增。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就是碳排放量的剧增,而碳排放量的增加首先是由于毁林导致的,森林的消失,覆盖率的降低,导致大多数储存在森林中的生物碳排放,进入到大气当中;其次,毁林除了导致生物碳的排放增加,也导致了森林土壤中的有机碳排放。我国政府在面对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中,也作出了有效的应对,根据国际社会的惯例,利用森林碳汇来抵减碳排放,开设了不少的林业碳汇项目,活跃碳交易市场,通过无形手和有形手的结合增汇减排。
2气候变化下的碳汇林业发展举措
我国的森林面积增加最为迅速,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中,我国相关部门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并且向国际承诺要自主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控制。同时,我国还是全球中人工林最多的国家,以增加森林面积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战略,在林业、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相结合下,发挥了多重的效益,为国家争取到了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
2.1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方针政策及战略部署
国家林业局自2003年以来,就先后成立了各种针对性较强的办公组织,例如林业碳汇管理办公室、林业生物质能源管理办公室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小组等。这些机构都坚决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的方针政策及战略部署,在拟定计划后,有效开展相关的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不断加强林业碳管理工作。同时,我国还对林业碳汇计量检测体系建设进行了完善,并不断进行技术研究,发展支撑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技术,有利于我国在进行国际气候谈判时,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进行林业碳汇决策。
2.2实行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
我国在进行林业碳汇交易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项目的实施,有效吸收了二氧化碳。我国主要是通过混交的方式造林来吸收二氧化碳,但是所投入的资金量是庞大的,现如今我国已经栽种了马尾松、枫香、桉树等植物,共计四千公顷,既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又能够控制实施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情况,同时,也帮助了当地的农民,给他们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经济收入。该项目的实施,成为全球第一个退化土地再造林方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依据。
2.3构建平台增加森林植被
应对气候变化和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量过大问题,单靠政府的力量是无法完全满足的,因此,需要构建一个平台来增加森林植被,从而有效对国家的生态安全进行巩固,这样相关的企业就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利用企业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该项行动当中,节约了成本,又能够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来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对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我国在2010年就设立了全国性的公募性基金会,来应对我国的气候变化,将增汇减排作为主要的目的,将收到的捐资进行碳汇造林,由此保护森林,减少碳排放,真正建立起一个专业的权威机构,让社会公众通过这个平台尽个人的一份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2.4相关协议及制度、规则的生效减少碳排放量
《京都议定书》对于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有极大的作用,结合相关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制度和规则,可以进行国家或者区域间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形成资源市场,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在2012~2013年,在国内共有七个碳交易省试点,主要是以工业减排量的配额为主。随着国家发改委《温室气体志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我国进入了国内碳交易市场,在平台的推动下,制定了相关的志愿减排交易标准和规则,为今后的碳汇生态市场奠定了基础。
3结语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探索气候变化下的碳汇林业发展实践研究,为应对国际性气候变化问题,我国提出了哪些应对措施,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主要选择了通过森林植被的恢复及增加林业碳汇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有效减少或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
参考文献
[1] 李怒云,宋维明,何宇.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创建与运营[J].林业经济,2007,(07).
[2]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