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二学生心理素质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心理健康 环境 教育 辅导
中学阶段是人的个性发展的“暴风骤雨”期,如果出现的心理问题没有及时得到关注和引导,而任其发展必将给学生的整个学生生活甚至一生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正常的情绪反应及智谋适度、意志品质健全、人际关系协调、社会适应良好等健康的心理素质,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一、营造和谐友好的校园环境
良好的心里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必然途径。学校要营造校园内健康乐观,奋发的情绪氛围,以及友爱,和谐,轻松的人际环境。要本着环境育人的理念,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树立民主与平等意识,与学生平等对话,互相沟通。首先,建立起和谐、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学校行政管理层、教师、教辅导人员都致力营造良好的心理育人环境。如图书馆工作人员以亲切的微笑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和服务,图书馆和阅览室成为学生们课余最愿意去的场所。学校后勤服务中心要为学生生活排忧解难。我校对住宿生开通了二十四小时的服务热线,及时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学生温暖如家的感觉,颇受学生欢迎。同时,学校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在学校文化长廊,宣传栏等处开辟专栏,在校园广播开设专题,向广大学生宣传普及心理知识,及时进行心理咨询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心理教育氛围。
二、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
一是开放心理健康必修课。我校高一年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高二开设了心育选修课,高三为专项辅导,同时,利用周末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讨论,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发展性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我校努力开发的校本课程。我们克服了科学化的倾向,对心理教育课的原则,内容,组织形势和教学方法开展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心育课活动内容和师生活动的主导方式的不同,总结出“认知一一讨论一一评议模式”几种中学生心育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我校的心育课轻松和谐,生动活泼,形势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深受学生欢迎。二是班级管理与教育中注意结合心里教育方法的运用。如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多正确领导,少消极惩罚;注意批评方式,重视心里施教;避免简单粗暴及忽视学生个性特点;重视学生主动自觉性的培育,避免一味强制要求。三是设立“心灵之桥”心理咨询信箱,及时为学生的提供心理辅导,指导学生写心理周记。师生书面交流。我校还把学生书面交流汇专辑免费发给学生。四是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与学校互动。我们学校开辟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指导、协调家庭教育,在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心理知识讲座,提高家长对优化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此举深受家长普遍赞赏。
三、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为学生释疑解惑
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及时解除心理障碍,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室除固定周三晚上为咨询和辅导时间外,还利用其它课余时间,为学生消疑解惑,尽可能做到第一时间为学生服务。如高二有一女生李芬,因母亲经常焦急忧虑,不幸意外车祸身亡,产生了内疚,自责甚至是自罪心理。认为是自己不听妈妈的话,加速妈妈的死亡。在强烈的自责自罪情绪控制之下,该学生产生了强迫思维“就是因为我不听话,母亲才会长期忧郁”的顾虑,这些时时缠绕她的脑海,使她根本没有精力没有心思学习。心理辅导教师了解这一情况后,首先与她建立起相互信任,融洽的咨询关系,在其倾吐了一年多压抑,紧张的情绪后,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计划,针对其实际情况,每周一次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训练,一直持续到毕业,终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学生的心理就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否则就会越滑越远,甚至酿成难以预料的恶果;同时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加大社会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为学生释疑解惑,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四、结语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现代教育需要高科技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素质教育也不再是呼声日紧,而是提上的日程化的位置,对教育的关注,从家庭到社会,处处可以体现。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亟待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江远;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S1期
2 杨桂芝;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张大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4 龙献忠,张存群;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异化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5 孙有福;中学生网络迷恋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2年19期
6 李萍;网络对青少年情商影响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2年02期
7 ,张漓雅;青少年网络情结的心理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1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素质教育;基本原则;注意事项;美好明天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82-02
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必然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的确,在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已深深扎根于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难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高中英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切实把素质教育贯彻到底。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不能仅满足于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而要在传授现成的书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帮助其全面发展。同时,广大教师要更加注重自身素质和自身修养的提高,来进一步适应这一新的要求。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高中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
高中英语素质教育的目标与高中英语教材(人教版)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即: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使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整体提高人文素质。其中,人文素养体现一个人对待自我、他人及社会的心理、精神和态度的修养。
三、实施高中英语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贯彻的原则
一是把课堂教学作为归依。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关键就在于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上,教师应当注意把握速度与节奏,做到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同时,应努力排除各种无效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二是把优化教学方法作为主要途径。优化教学方法,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培养成为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人,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应采用启发式、创造式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当然,教师还应坚持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第三、把学生作为主体。现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S.Bruner)提出了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这个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学生的活动,教师处于从旁指导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所谓主体性是指在有客体的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即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学生主动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地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主体”上,让学生主动发展,完成从认识到技能的转化。第四、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从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学习和研究中可知:教师应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要组织好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课前主动预习,课后自觉复习。
四、实施高中英语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思想道德和情感教育贯穿于高中英语教学之中。如,高二上册第七单元的“Living with disease”,这个单元主要介绍致命疾病以及人们对待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态度,教师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对待疾病和病人的客观、正确的态度,并使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努力拼搏,同时鼓励学生对社会福利事业多加关注。再如,在进行高二上册第九单元“Saving the earth”的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思想。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高中学生正处于记忆最强、精力最旺盛的成长时期。教师平时教学要利用这一点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同时通过多提供表现机会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如每次上课前请学生来一个Free Talk或者Morning Report。再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摆脱高考的指挥棒,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贯彻素质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平时教学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有人可能会担心英语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会影响教学质量,降低学生的成绩。其实担心是没有必要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不断完善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一种教育。最后,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于教学之中,教师自身素质和自身修养的提高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具备健康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业务素质以及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当然,只要踏实努力,这些都可以在短、长期学习培训,与同事切磋教学经验以及不断摸索与总结中取得进步和提高。
总之,在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理念给外语教学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每个教师都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培训学习,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真正做到实处。这样,我们的外语教学才会蒸蒸日上,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Z].国教办发[1997]29号.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需要。因此,我们提倡在新课程下开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数学教学,是我们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重视数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首先得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能用同样的东西去施加影响。”数学教师应及时调整自身状态,以开朗、乐观、自信、从容、真诚的态度影响学生,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在教学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用严谨谦虚的治学精神带动学生的发展,
2.营造心理健康发展的阵地
课堂的学习气氛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制约着课堂学习的效率。不同的课堂气氛,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情感和注意力。我们要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出现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丰富,精力旺盛。
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老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如果老师上课不积极创设,学生可能出现一种消极,师生的这种消极将互相影响,犹如流行病毒一样在传播,导致更多抵抗力不强的学生被感染。流行是消极之病的祸根,但积极之风的流行,更是一种良好的态势。老师要成为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尽可能多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
3.以适当的课例为契机,激发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我们的高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教学中有机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高二数学(下)的“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一节内容中,联系到南宋数学家杨辉提出的“杨辉三角”。考试中杨辉三角不是重点,但在此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展开,把杨辉三角的内容讲授清楚,而不是轻描淡写,并且加以扩展,讲讲与杨辉三角相关的数学史,杨辉三角的发现要比欧洲早五百年左右高二数学(上)的“圆”一节内容中,可以联系到圆周率,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比外国人早一千一百多年,高三数学的“数系的扩充”一节内容,可以提到我国是最早使用分数、负数的国家,分数的研究是中国对世界数学的杰出贡献之一,负数的引进,又是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的又一巨大贡献。关于负数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欧州早一千多年,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数学史不仅可以让学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激发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澎湃前进。
4.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问题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德国教育 家第斯多惠择时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个好的情境,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生活化起来。学生的学习自信调动起来,减轻了他们对数学的抵触。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几个比较典型的数学情境创设的案例。
5.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及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在遭遇挫折时,建议引导学生不妨尝试以下策略:对自己和外部环境条件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不妨制定阶段性目标,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来排谴心理的郁闷,有一个阳光心态,正确面对外来的压力以及自身的压力。
6.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促使心理的健康发展
我们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各类型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文艺、体育、制作等兴趣小组和校园文化活动,使大部分学生在各类型的群体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这样,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能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有利于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做好疏导工作。
7.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我们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要得到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作好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因此,我们有条件的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帮助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等心理调节手段。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自觉主动的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调动和激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适机进行心理辅导,结合教学内容和形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课堂学习活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一、巧用音乐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音乐教育是借助有组织的音响活动,去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动之以情,感之于心。在音乐活动中,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发自内心的音乐情感,对学生进行心灵的净化、思想道德的熏陶。例如,我在高二年级的《歌唱》课中选取了抗日歌曲《太行山上》《保卫黄河》。通过歌词,大家感受了革命战争场面,教师因势利导,使同学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教育同学们要珍惜今天,创造美好的未来,这就达到了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的目的。又如,通过学唱宋祖英演唱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曲,学生对宋祖英的崇拜和通俗易懂的歌词的感受: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上了一堂理想教育和感恩教育课。只要教师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巧妙地利用各种音乐情感加以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一定会有所提升。
二、整合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高中音乐课程设置有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教学活动形式包括赏唱奏跳演创,内容多、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所以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也不少。教师应多花点心思在备课上,建议先把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归类、有机整合,再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文化素质教育。比如:(1)作者介绍。在高一《音乐鉴赏》课中,当我上到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时,我特意对贝多芬作了详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贝多芬的顽强人生,进而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2)了解民歌、民乐,增强民族自豪感;(3)了解地理环境、风俗人情、生活习俗、音乐风格。通过《沃尔塔瓦河》了解世界地理、通过《火把节之夜》了解民族风俗等。(4)通过帮助学生分析歌词所蕴含的各种特点特征,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和对地方方言的了解。(5)通过《音乐鉴赏》《歌唱》《演奏》,用极富想象力的旋律、优秀的织体、诱人深思的复调等手段,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着愉快、敏捷、活跃发展,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发展。通过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其素质教育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教师再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在获取了丰富音乐艺术文化的同时,文化素养也随之提高。
三、通过正确的音乐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大家都知道,美妙的乐曲使人心旷神怡,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而科学的音乐活动同样可以促进人的身体素质。如在《歌唱》课中让学生进行科学的歌唱呼吸和发声练习,可以增加人的肺活量;在《歌唱》和《演奏》中,需进行眼、耳、口、大脑、肺部、四肢以及全身的协调动作才能完成,因而达到了与体育锻炼一样有健康体魄的作用;在《音乐与舞蹈》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压腿、协调的形体动作等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可以健美体型。这些音乐活动的进行,教师要起到主导性的作用。只有音乐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的身心才会朝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当然,强壮的身体素质能更好地开展音乐活动。比如我在给高考音乐生上声乐课时,明确要求每位学生每天坚持跑步(肺活量)、仰卧起坐(腹肌),通过这两项体育运动来提高肺活量和腹肌锻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歌唱。所以,好的体质能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活动,正确的音乐活动能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两者相辅相成。只要我们音乐教师正确地指导,学生的体质一定会不断地增强。
四、运用比较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到: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感受、鉴别、判断、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特别是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合理、客观地引导学生鉴别和判断音乐美,只有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学生才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鉴别和判断最直观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比较法。比如,课前要求学生准备自己喜欢的艺术歌曲与流行歌曲,上课时,先请两三位学生说说喜欢这些歌曲的理由,接着选取两类歌曲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歌曲进行比较播放,然后全班展开讨论发言,对于同学们的讨论发言教师要给予鼓励,最后教师从作品的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根据作品的风格、流派、题材等音乐要素做客观分析和评价。这样可以从学生喜欢的作品入手,印象深刻,在老师的引导下,慢慢地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学生在比较法中提高了审美素质。
五、通过各种音乐渠道,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新人教版 物理教 教学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形式活泼,图文并茂,高二又是高中学习的关键时期,加强对新人教版教材的教学研究是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进行新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材的教学呢?
一、高中物理新教材的特色
1、新教材的趣味性
1)、教材插图的趣味性
物理图片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物理学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物理、喜欢物理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意识,进而能陶怡学生的情操。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读图、说图、归纳和比较插图,由此来落实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
2)、教材情景创设的趣味性
创设情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新教材从创设情景入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创设了既富有科学性、实验性和通俗性,又适合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情境,为我们进行情境教学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创设情境,能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寓教于乐式教学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在教学中,只要我们留心找情,精心设境,以情引境,因情化境,做到情景交融,就会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意基础性,兼顾差异性
新教材以灵活多样的呈现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学习的能力倾向、学习兴趣的不同,教材的设计除了注意共同的基础性外,还体现出差异性,为不同的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必要的的基础。新教材设计了许多开放性栏目,如“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STS”等,由于这些是开放性的,虽然没有具体的教学要求,但它是新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是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要把栏目摆在正确的位置,发挥它应有的教学功能。 “说一说”有利于巩固和深化理解知识,有利于拓宽知识面,激发探究欲望;“做一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读一读“科学漫步”,找寻科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情感,充分领略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关系和人文精神。态度和价值观;走进“STS”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审美、学会合作,其核心就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用好“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STS”等栏目,有利于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有利于达成新课程的三维教育目标。
3、探究精神贯穿始终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大家讨论的热点。科学探究是一种精神,它贯穿整个课程,这样的例子在新教材中俯首皆是。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习物理教材的规律,而是要使学生接触一件科学探究的事例,对于高中物理课要学什么、怎样学,有个非常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新人教版高二物理教材的教学策略
1、联系实际,注重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真正学好物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善于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把物理知识学好。我们在教材教学中应注意概念和规律的实际应用,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物理现象,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注意选取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和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展示物理概念和规律及其中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展示应用物理知识的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兴趣、有亲近感。
2、重视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
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就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此再加上“体验式”学习。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物理学科,很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对这种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在探究中不断的思考才能获得,即所谓的“自悟”,而单靠听我们老师讲是不行的。再者,学生在自身探究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中所得出的感悟,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牢。自身的探究和体验,最能针对自身问题,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学习效率最高。该做的实验,必须让学生动手亲自做。现在设计实验或者改装实验的题较多的出现,一定要学生自己先做,再听老师的总结或点拨。
3、教学中合理应用激励策略
物理的往往具有抽象性,枯燥性,据相关统计,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普遍感到乏味、困难,因而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基础不扎实,不注重知识的积累以及方法的提炼和总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适时地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可采取以下激励策略。
(1)对学生的进步及时地表扬和鼓励。
(2)对待学生应扬长促短,实现学科间的相互促进。
(3)适当地给学生们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趣味问题,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其自主地学习物理。
(4)讲授一些物理趣史,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学习精神。
教师在处理教材当中的这部分内容时,不要觉得因为是阅读性的材料而忽略了它的价值性,物理学史中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事迹往往是我们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教育很好的事例,同时它还可以调剂学生课堂氛围,感受物理学的发展以及人类认识自然界规律的曲曲折折的过程,身临其境般的感受物理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