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保护生态系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体系
评价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是一连续的过程,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体系首先需要对表现生态系统发展状况的特征进行获取;其次对所获取的特征信息要进行整理分析,并判断不同类型的特征在整个生态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最后设置出评价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恰当方法,不断完善健康的生态系统体系。具体的对生态系统的评价包括:(1)评价该系统的活力通过系统的新陈代谢能力及生产服务能力等确定。(2)评价生态系统的组织结构可选的评价指标是不同区域相互作用对结构数量、种类的影响,还可以通过评价系统内部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情况等。(3)评价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可通过该系统所体现的对外界干扰因素的承受能力来判断。(4)评价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也就是系统对于承受外界压力之后的自我恢复能力及自救能力。(5)评价生态系统的扩散力,也就是生态系统对所处环境产生的好坏兼具的扩散力。
2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管理的研究
2.1生态系统健康是环境管理的基础研究生态系统的健康首先要对生态系统产生及发展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其次还要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分析,明显的直接功能有哪些,潜在的功能有没有被发挥出来;最后还需要明确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怎样测量才更准确,测量结果是否能与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对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是在区域环境中环境管理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关注的重点就是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平衡发展,相互之间促进创造效益,最终追求的目标也是可持续的环境资源及其效益。所以要想管理好环境必须从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入手。
2.2生态系统健康是环境管理的目的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实质上说明为人类生活状况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的服务质量也是持续稳定的。在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人类所处的生态系统也是随之不断更替的,在其结构上及维持生存保障性上都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的。研究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主要内容就是平衡生态系统与人类之间的健康、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健康,而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平衡自然与人类之间和谐发展、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可持续发展,二者的目标统一是显而易见的。
2.3生态系统健康为环境管理提供支持既然生态系统健康与环境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管理中如何选择管理办法,应用怎样的技术都是具有相通性的。人们所关心的不仅是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是否体现出来了,更注重的是生态系统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持条件。健康的生态系统基本能够维持其本身的组织结构和系统自治,而达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硬性技术作为支持,主要技术包括:生态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生态系统保护及恢复技术。另外还需要一定的软性科学力量支持,主要包括:不同环境内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环境保护意识的建立等。
2.4生态系统健康是环境管理的主要问题如何判断生态系统的健康这就要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活力、恢复力、扩散力等特征入手,如果生态系统的功能之间存在紊乱或结构上有退化的现象,会导致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及负荷能力产生一定程度地减少。整体上观察生态系统,体现出不健康发展的现象有:被侵蚀的数量增大、土地肥力不足、地理水文不合规、农产品产量的下降和质量的退化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就是生态系统不健康的直接体现,说明生态系统已经面临了在其不同功能上的紊乱,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增多,随之无论是环境管理还是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都受到了阻碍。
2.5环境管理保障生态系统健康对于环境管理和生态系统二者的健康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任何一方的目标实现对另一方来说都有重大的意义。对环境管理的优化实际上就是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所以优化环境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生态系统的健康,二者相互配合促使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循环运转,二者之间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通过不断研究区域内部因子的作用关系,探索出其中的规律意义,不断保障生态系统的健康。
3结语
与生态价值会计相关的概念主要有环境会计、生态会计、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等。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态价值会计的内容。
(一)环境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由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构成
宏观环境会计主要是指国民经济环境核算,微观环境会计则是指企业等微观主体所从事的与环境有关的业务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于微观环境会计,StefanSchalteggerandRogerBurritt(2004)将其分为环境传统会计与生态会计。其中,环境传统会计包括环境管理会计、环境财务会计、环境其他会计三种。环境管理会计要解决“什么是环境成本,如何跟踪和追溯环境成本”的难题;环境财务会计涉及“是否经环境导致的支出资本化或费用化”“,什么是环境资产,如何计量环境资产”等问题;环境其他会计如税务会计可能会涉及“垃圾填埋修复成本如何抵税”问题。生态会计包括内部生态会计、对外生态会计、其他生态会计三部分。内部生态会计的目的在于收集以实物单元表示的供管理当局内部使用的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对外生态会计收集和披露有关外部利益关系人关心的环境问题的数据;其他生态会计也以实物单位计量数据,是管理部门控制规定执行情况的一种方法。我国对微观环境会计的研究以孟凡利、肖序、许家林等为代表,主要集中在环境传统会计方面,基本上与西方学者保持一致。但在生态会计方面的研究,国内出现了两种局面。一种是沿用StefanSchaltegger等的概念,如耿建新(2007)、王中坚(2007)、张亚连(2011)、杜殿明(2012)、阙啸啸(2014)等;另一种虽然沿用了“生态会计”这一专业名词,但含义却有本质区别,脱离了生态会计实物计量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生态价值的会计核算,如杨宗昌(2002)、温作民(2008)等。
(二)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以张长江的研究为代表
张长江的《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2013)一书将生态效益外部性价值定义为“生态效益外部性价值=生态效益价值净额-生态收益”、生态效益外部性价值应确认为一项债权(应收生态款)、以“历史成本+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以价值法和事项法相结合的披露模式。可见,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只是对本期生态价值尚未实现的部分进行会计核算,要以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为基础。只有正确的生态价值会计核算,才有正确的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核算。
(三)生态环境补偿会计以秦格的研究为代表
秦格(2011)对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基本假设、核算基础、反映的内容、主要特征、会计科目、账务处理、会计报告、分析体系等作了详细的论述。他将生态环境补偿会计定义为“反映民众生态权益,计量生态资产,从社会效益的角度出发,对社会补偿成本的发生情况进行控制和计量,反映社会成本发生的范围额度、分配去向的一种现代化专项会计核算制度”。作为规范指导生态补偿实践的工具,生态环境补偿会计的首要内容为发映生态资金的筹集和运用。而这一点在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中是生态收入与支出所要反映的内容。可以得出结论,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与生态环境补偿会计是生态价值会计的发展和细化,而生态价值会计在微观环境会计体系中是与传统环境会计、生态会计并行的环境会计的一个新发展。
二、生态价值会计核算框架构建
本部分主要从生态价值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确认与计量、会计科目设置与账务处理、会计报告等方面阐述该框架的构建。
(一)基本假设
生态价值会计的基本假设包含一般性假设和特殊性假设。一般性假设是对传统会计中四项基本假设的继承和发展;特殊性假设是生态价值会计的特有假设,是生态价值会计核算不可或缺的。
1.一般性假设包含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多元计量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理论上,生态价值会计主体应与我国的会计体系相一致,分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和企业两种。一方面,由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保护和建设的生态系统,不以盈利为目的,其存在就是追求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现阶段对生态价值的计量,在实践运用中还不成熟,专业服务机构成本高昂,生态补偿的收入却有限,将企业作为生态价值会计核算的主体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所以现阶段应以相关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会计主体,待条件成熟,再过渡到双主体。
(2)持续经营假设。生态价值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与传统会计相同,即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活动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
(3)会计分期假设。考虑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再生周期较长,生态价值会计核算的周期可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短周期与传统的会计分期假设相同,可以年、季、月为划分标准;长周期可结合生态建设保护工程,以每一期工程项目为一个长周期。在长周期下的各个短周期内,采用相同的会计核算方法,以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同时,如果长周期之间有更合理的会计核算办法,在对其作出改变后,为保证信息可比,要进行追溯调整。
(4)多元计量假设。部分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在现阶段可采用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进行计量。对于这部分要采用货币计量,并反映在报表中。但另一部分生态系统服务目前尚找不到合理的方法进行评估,如果忽视它们,将会人为地降低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所以这部分要以非货币形式在附表中报告。
2.特殊性假设包含生态系统服务有价、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生态系统服务有所有权归属三项假设
(1)生态系统服务有价。生态系统服务有价可以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的效用价值论两方面认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来源于无差别的社会必要劳动。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治理与恢复过程必然要耗费人类劳动,凝结着劳动的生态系统成为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实体。按照效用价值论,物品的效用和稀缺性是价值的源泉,毋庸置疑,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有效用。在现代社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越来越稀缺,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塞尼卡所言:“经济增长和不断发展的工业,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日益增长,使洁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成为稀缺的环境物品。”
(2)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这一假设是可持续发展在生态价值会计的具体运用。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满足自己的需求,强调了代际之间的公平。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假设认为,除非有相反的证据,生态系统会一直存在,并提供维持社会、经济发展必需的服务。这一假设保证了生态价值会计核算对象的持续性。
(3)生态系统服务有所有权归属。生态建设保护单位虽然不能控制部分生态系统为谁服务,但却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其产生主体———生态系统。他们的尽职守则,会改善生态系统,从而提高生态服务的质量;他们的不作为,会损害生态系统,从而降低生态系统服务的质量。从这一角度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归生态建设保护单位控制。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些单位可以把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自己的一项资产,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中。
(二)会计确认
狭义的会计确认包含“如何确认”与“何时确认”两个问题。“如何确认”要以确认标准为依据,“何时确认”要以确认基础为准绳。
1.确认标准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与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生态系统服务是否可以确认为一项资产,关键看能否满足资产的定义与确认条件。生态系统服务是一项资源。所谓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包括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生态系统服务来源于生态系统,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以断定,生态系统服务是一项资源。生态系统服务由生态建设保护单位拥有或控制。这一点与生态价值会计的特殊性假设之生态系统服务有所有权归属相一致。生态系统服务能给生态建设保护单位带来经济利益。首先,在不影响生态系统可持续性下,收获的一些有形产品如木材、药材等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其次,生态系统服务中的一些无形效益如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在现阶段没有公开交易市场的情况下,政府往往会对生态建设保护单位给予补偿。同时,随着以后生态系统服务市场的完善,这些服务给生态建设保护单位带来经济利益是毫无疑问的。另外,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带来的游憩收入也是一项经济利益的流入。生态系统服务能可靠地计量。自Constanza等1997年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来,生态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越来越丰富与完善,无论是区域生态系统还是单个生态系统,国内外都有众多的生态价值评估案例。所以,现阶段对生态价值进行可靠的计量已不是问题。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生态系统服务可以确认为一项资产。同时,这项资产要素不同于传统资产,它既不能归为有形资产的一种,也不能划分为无形资产,以包含有形产出和无形效益的生态资产命名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2.确认基础
公认的会计确认基础有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生态价值会计要素的确认基础因会计要素的不同而不同。因为现阶段生态价值会计主体是政府与非盈利组织,所以与生态价值相关的收入与支出科目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这符合我国的惯例,也有利于主体的预算与决算,但对生态资产的确认,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生态资产实际上是会计主体对社会的贡献,也是获得收入补偿的依据。由于生态价值的数额通常很大,而政府给予的生态补偿有限和生态服务市场的不完备,导致现阶段生态价值全额收回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对生态资产的确认也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那么生态资产确认数额有限,则不能充分反映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也与生态价值会计核算的目的相悖。同时,坚持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双重会计确认基础,也不违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体现了收付实现制不排斥权责发生制的宗旨。
(三)会计计量
生态价值的会计计量要特别注意对计量属性与计量方法的选择。《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指出,应优先选择历史成本对生物资产进行初始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作为辅助的计量属性。生态资产中有形产品部分与准则所指的生物资产相似。一方面,生态系统中有形产品部分如林木、草地等,大多数是自然形成的,具有自然生长与不断增值的自然属性,历史成本很小或者无从考证,既使有一些林木、草地是通过人工培育出来,也可能会存在历史成本极低与公允价值严重偏离的情况;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无形服务是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林木、草地等实体自然产生的,成本可以视为零,同时这部分无形服务往往会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如果有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的支出,这部分成本也不能完全反映这部分服务的真正价值。所以,历史成本这一计量属性不适合生态价值会计。在没有历史成本或者历史成本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公允价值是可靠的选择。尽管现阶段生态系统服务没有完备的市场,但这并不构成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因为“活跃的市场并不是形成公允价值的必要条件;当不存在活跃的市场时,可以采用包括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在内的各种估价技术来提供对公允价值的良好估计”。所以可以通过评估手段获取生态价值的公允价值,以评估促进生态价值的会计核算。公允价值的选择要遵循既定的程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活跃市场上的公开报价;第二层次为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存在类似商品的活跃市场,以类似商品的公开报价作调整而得;第三层次为相同和类似商品的活跃市场均不存在时,使用估价技术。生态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要来源于生态经济学,现阶段比较成熟的有基于市场价格的评估方法和模拟市场价格评估方法。同时,每种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也有不同的评估方法可供选择。所以,为保证公允价值的可靠性,有一个选择的先后顺序问题。在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的公允价值时,应优先采用基于市场价格的评估方法。因为无论是公开的或者替代的市场价格,都是大家所接受的,从而也是相对最公允的。只有当无法获取公开或替代的市场价格时,才可以选择模拟市场价格评估方法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的公允价值。
(四)会计科目与账务处理
因为现阶段生态价值会计主体是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所以它的会计要素基本上与传统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相同,都为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净资产五类。在沿用原有的会计科目时,还要在相关要素下增设一些科目,以保证与生态价值相关的业务能纳入会计核算系统。资产类要素下增设“生态资产”科目;收入类要素下增设“生态收入”科目;支出类要素下增设“生态支出”科目;净资产类要素下增设“公众生态权益”科目。作为登记入账、编制报表的理论依据,这些要素之间必须满足的会计等式为:(1)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2)生态资产=公众生态权益。需要解释的是,等式(1)中的资产与净资产不包括生态资产与公众生态权益,要单列在等式(2)中,这与生态资产的报告方式有关。
1.“生态资产”与“公众生态权益”科目
生态资产科目用以核算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有形产品又包括无形的效益,可按区域内的子生态系统设立二级科目,如森林、草地等。在二级科目下,按照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设立“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持服务”等三级科目。初次登记入账时,借方按所属的生态系统的服务类型登记相关数额;同时按照复式记账原理,贷方记入公众生态权益科目。该科目下设“已收”、“未收”两个二级科目,并在二级科目下设置与生态资产相同的三级科目。“已收”表示已实现的生态收入,“未收”表示生态系统服务外部性,数额等于生态资产减去“已收”部分。后续评估增值时,按增加的数额做相同分类;评估减值时,按减少的数额做相反的分录。
2.“生态收入”科目
该科目用以核算会计主体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而取得的各种收入,包含政府补偿收入、生态服务市场交易收入、其他如捐赠等。所以可以按收入来源设置二级科目,同时按“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支持服务”设立三级科目。在实际运用中,会计主体取得的收入有时可能分不清归属于哪类服务,这时,可按公允价值作为分配标准,分摊属于各个服务的收入。同时按收入数额把公众生态权益从“未收”转到“已收”科目。
3.“生态支出”科目
该科目用以核算会计主体和生态建设与保护相关的支出。可按所进行的工程项目设立二级科目,如退耕还林工程。
(五)会计报告
[关键词]自组织;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062.2;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9)07-0053-03
一、从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说起
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科学前沿出现了诸如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的协同学、托姆的突变论、艾根等人的超循环论等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这组理论虽然学科背景不同,概念和方法各异,但是它们的研究对象都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系统中各子系统如何自我组织起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系统进化。自组织系统是与他组织系统相对应的,它是指一个系统在内在机制驱动下,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阿细致方向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自组织系统不是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随机地、盲目地运动,而是根据系统总体的价值目标自主地选择合乎目的的运动。许多天然的或人造的复杂系统都是由大量的单元(子系统)构成的,在如何组织、运行和优化这类由大量单元(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上,自然造化与人工经营之间存在明显的分野:迄今,包括人类的旅游生态系统在内的几乎所有的人造系统都是采用“他组织”的模式;而以生命现象为代表的自然生态系统则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路线――实行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特征的自组织模式。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以自然生态系统为资源依托的特种旅游形式,人类活动的介入给原本存在一定水平自组织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脆弱性和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于如此复杂的系统,以任何人类社会传统的“他组织”运行模式与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将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退化。运用系统自组织原理和生态原则,把人类活动看作是生态旅游区人文生态系统的一个自组织单元,自觉规范人类的生态旅游行为,是生态旅游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二、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自组织条件与管理途径
(一)通过开放系统求得生态旅游区的可持续发展
自组织理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是开放的,即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开放是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分条件。系统能否向有序方向发展要看系统从外界得到的是负熵流还是正熵流。正熵流不仅不会促使系统形成耗散结构,反而会加速系统的无序化进程。
一个开放系统的熵变可以分成两部分:
DS=DIS+DeS
其中,Dis为系统内部熵变,无论怎样的外界环境,其值总是大于零。DeS为系统与外界交换所形成的熵变,可正可负。在开放系统中,只有DeS小于零,且使这个负熵的绝对值大于系统内部熵增,才能使系统熵减少,系统变得有序。生态旅游区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巨系统,必须努力减少内部熵增,并对外开放,从外界获取负熵流,且负熵值至少能抵消系统内熵增才能使系统走向有序发展方向。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不断相互作用不但构成了系统整体演化的内在动力,而且也使一切系统能动地参与到相关环境整体的演化过程中。
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在人为的干扰下表现得非常脆弱,作为自组织系统中的一个分子,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能有损于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不能人为地障碍整个生态系统的演化,包括典型生态群落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在旅游开发中,往往伴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它们是旅游活动的衍生物,必不可少而又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因此,在生态旅游开发中,生态旅游区建筑物的体量、高度、位置、朝向,甚至建筑结构的选择。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它们对光照、风向风速、水文联系、土壤结构,包括对整个小气候、小环境的作用。因为这些变化将直接影响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交流,进而改变生态系统状态,甚至出现整个生态系统的退化。从管理的层面上讲,生态旅游区的管理也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要使生态旅游区的管理成为一个自组织的过程,就需要同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人员、物质、资金和信息等方面与外界不断地进行交流,通过开放,引进负熵流,抵消由于自身运作而产生的熵增,不断提升生态旅游区的管理水平。
(二)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竞争与协同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但由非平衡走向有序的过程是通过自组织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实现的。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是牵涉诸多利益相关者的综合性、复杂性社会活动。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社区(特别是直接、间接的旅游从业人员)、政府机构、旅游经营者、生态旅游者和生态保护区管理者等。这些系统成员之间既存在整体同一性,又存在个体差异性。在生态旅游管理中,整体同一性表现为协同,个体差异性表现为竞争。哈肯认为,自组织系统演化的动力是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竞争和协同,而不是外部指令。子系统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而这正是系统自组织的首要条件。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则在非平衡条件下使子系统中的某些运动趋势联合起来并加以放大,从而使之占据优势地位,支配系统整体的演化。在现实的生态旅游实践中,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利益相关者作为不同的目标载体,有着差异显著的动机和目的,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采取不同的定位。“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加上各成员之间的利益驱动,上述生态旅游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往往存在许多冲突和矛盾。然而又因为他们之间彼此相互依赖,存在着协同的趋势,需要进行协调和交易。因此,建立有效的协作和分配机制(如社区参与决策和经营管理、就业和享受利益分配的政策与制度等),以此来平衡生态旅游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害关系,成为保护区生态旅游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 “涨”与“落”的生态旅游管理价值
“涨落”是系统宏观状态参量对其平均值的随机偏离,涨落对于系统的进化有着特殊意义。涨落在不同的条件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如果涨落相对于平均值很小,将被很快耗散,不会产生宏观效应。但即使是微小的涨落如果发生在临界点附近,则可能不被耗散,甚至还可能被放大,并表现出明显的宏观效应。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的“蝴蝶效应”就是对临界点涨落宏观效应的形象描述。自组织理论从本质上讲就是系统从一种状态,通过分叉,即通过
各种临界点处的“突变”而进入另一个有序状态。
每个生命个体在社会发展的稳定态,即在线性区的作用都是极其微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在社会发展的非平衡态,特别是在远离平衡态的临界点。由于社会各种因素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某个个体的某种思想或某种行为就可能被放大从而引起相干协同运动。在生态旅游区,由于人类的干扰作用,使自然生态系统经常处于远离平衡的临界点,微小的局部变化可以不断放大、扩延至整个系统。而且,在人们尚未把握生态系统自组织规律的情况下,这些扰动经常会成为物种迁移、灭绝甚至整个生态系统退化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旅游旺季的旅游热点地区,科学把握好生态旅游系统的自组织规律,有效控制和疏导好客流十分必要。维护好保护区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状态,从管理层面上讲,生态旅游具有同大众旅游截然不同的开发模式,在目标市场选择、产品开发、社区参与、景区管理、环境保护和投资赢利方式都应该有着同大众旅游不同的特点。
(四)建立生态旅游发展目标的分段时间结构
自组织理论认为,在无序向有序转变的关节点上,由于原来结构开始解体,新的有序结构正在形成过程之中,但还没有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在新旧两种组织结构交替转换过程中,由于相互摩擦决定了由无序向有序进化的选择过程中充满矛盾和冲突;而且新结构取代旧结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有个中间阶段作为过渡来实现。
目前在我国,生态旅游总体上是一个在被泛化的概念。有学者根据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将其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在许多风景区和部分旅游资源吸引力较强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中开展的,比较重视环境保护的大众化生态旅游;二是在部分自然保护区中开展的,借鉴国际上生态旅游经验的小规模、精品化的生态旅游;三是在相当多的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进行的缺乏规划和环境保护理念的粗放的“生态旅游”。从严格意义上讲,三种形式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小规模和分段实施的精品化生态旅游才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因为,小规模、分段时间结构的生态旅游开发既适应保护区资金不足和接待能力较弱的条件,又能把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少由于人类的参与给原本稳定有序的生态系统带来激烈冲击,在过渡的中间阶段谋求建立生态系统的新的有序。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对生态旅游发展规律尚不十分明确的条件下,适度控制生态旅游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建立生态旅游发展目标的分段时间结构具有特殊意义。
关键词: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管理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在快速变化的社会发展环境中必然会面临各种机遇与挑战,如何保持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涉及经济、社会、技术等制约数字档案馆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且,关切到未来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为此,本文拟从战略管理、协同管理、风险管理以及生态管理等方面,初步探讨如何加强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管理,保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1 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是“围绕着战略的制定、决策、实施和评价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措施的动态过程,对组织的发展方向具有长远的、全局性影响”[1],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活动中。目前,战略管理已引入档案事业发展和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中。冯惠玲教授指出,“面对电子文件管理这一历史性挑战,仅有战术、方法的应对远远不够,还需要有面向全国的宏观思维和战略应对,才能把这项事业推向前进”[2],“从国家层面和战略视角对电子文件管理全局性、基本性、长期性问题所进行的目标定位、统筹规划和基本制度安排,体现了一个国家对电子文件管理的基本态度和总体思路”[3]。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指出,“管理好电子文件,关系到国家和社会历史记忆的长期保存,关系到人类文明的传承延续”,“不仅要考虑电子文件的今天,而且还要考虑它的明天和后天;不仅要考虑电子文件的短期效益,而且还要考虑它的长远效益”[4]。2010年,由中央办公厅牵头,国家档案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成立的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标志着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正式启动[5]。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立足于从整体性、系统性、平衡性、动态性等生态学思想,观察和思考数字档案馆的运行与发展,其中隐含着战略管理的思维。以战略管理思维为指导,将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等联系起来,研究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发展态势,制定具有全局性、前瞻性、长远性的数字档案馆发展战略,并依据所制定的战略采取相应的计划、措施、步骤。实施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战略管理,能够将系统中的各种生态要素联结起来,形成一个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整体,保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推动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而言,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战略管理将是一项跨机构、跨部门的综合管理,与国家(地区)信息化发展战略、电子政务战略等密切配合,与相关组织机构建立战略联盟,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与社会组织系统、社会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在激烈的生态位竞争中实现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社会使命与专业价值。
2 协同管理
协同管理是“运用协同学自组织原理,通过建立‘竞争—合作—协调’的协同运行机制,把系统中价值链形成过程的各要素组成一个紧密的‘自组织’体系,共同实现统一的目标,使系统利益最大化的管理体系”[6]。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要积极实施协同管理,使得各生态因子之间密切协作、互动开放,建立和谐共存、协调运行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管理体系,保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和持续发展,其内涵主要表现为:
一是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主体之间关系。围绕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加强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档案利用者之间的联系,建立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收集、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保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数字资源管理活动的良性运行。
二是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围绕数字档案馆建设,充分发挥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档案利用者的主观能动性,将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组成一个紧密的协调运行体系,调动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关系,实现与数字档案馆生存环境的均衡发展与和谐共生。
三是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客体之间的关系,突出表现为内部环境协调和外部环境协调。内部环境协调主要是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运行机制、信息资源、基础设施、组织文化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建立良性的运行机制,保障数字档案馆正常运行;提高档案信息资源质量,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结构,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数字档案馆保障能力;创建和谐文化氛围,提升数字档案馆工作者的内聚力、向心力,使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微观环境功能最优化。外部环境协调主要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中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激活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外部环境各生态因子的功能。通过协调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环境以及地质环境、气候环境、生物环境等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社会稳定、政治民主、经济富足、文化繁荣、科技发达、自然生态和谐的环境氛围;通过协调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档案行业协会、传统档案馆以及其他信息机构等之间关系,提升档案行政管理能力与协会业务协调能力,发挥传统档案馆的优势,与其他信息机构竞争合作,拓展数字档案馆生存发展空间。
3 风险管理
目前,风险管理广泛应用于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领域应用突出。在档案学研究中,风险管理思想和方法也被关注和重视。近年来,档案学界高度关注电子文件的风险管理,认为由于“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电子文件的重要性、电子文件安全标准的复杂严格性、电子文件受损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要求我们建立一套科学、严密的风险管理体系”[7]。冯惠玲教授在《电子文件风险管理》专著中,全面探究了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成因、规划、监控、识别、评估以及应对等内容[8]。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风险管理是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积极采用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规避和化解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建设与发展中的各类风险。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风险管理要强化“安全第一”战略,突出档案安全意识,主要包括实体安全和信息安全。
3.1 实体安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实体安全主要体现在档案载体安全与档案库房安全两方面。在传统档案馆或传统档案管理中,档案载体安全是档案馆库房管理和档案保护的重点内容。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数字档案载体安全成为新的课题,数字档案载体寿命短,容易受损,且档案信息内容无法直接阅读,档案信息具有瞬间即逝的可能,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定期拷贝、检查制度,避免数字档案载体受损,确保馆藏数字档案载体的安全性、可读性和有效性。
档案库房安全一直存在诸多风险,如“档案装具、档案安全防护基础设施不完善、档案库房设计不规范、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空泛、档案库房安全应急预案缺失”[9]等,这些都对档案馆库房安全管理带来潜在威胁。在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库房安全增添了新的内容,如计算机机房安全、数字存储实体安全等,需要采取防火、防潮、防热、防盗、防震、防电磁干扰等措施,切实加强档案库房安全建设,不断完善、健全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数字档案馆库房安全应急预案,注重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档案实体安全,减少档案损失。
3.2 信息安全。“数字档案馆的安全,涉及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在生命运动周期各个阶段的安全保护,包括电子文件的产生、传递、存储、检索、利用等各个环节”[10]。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信息安全主要包括档案信息内容安全和档案信息系统安全两方面。
数字档案信息内容具有易消逝性和易修改性等特点,安全风险大。2009年起,国家档案局就要求“各级国家档案馆要通过建立异地备份库等形式,对本级重要档案及电子文件实行异地备份,对重要的电子文件还要实行异质备份,确保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绝对安全”[11];2010年,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再次强调,“确保电子文件的齐全完整、真实有效,让今天的电子文件在几十年、几百年后还能被人读取利用,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重大问题和特别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建设好档案安全体系,今天的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在若干年后将无法读取,信息空白的惨剧将无法避免”[12]。
档案信息系统安全是网络环境下数字档案馆面临的新的安全风险,给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2010年,《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指出“数字档案馆系统安全隐患包括数据窃听、电磁泄漏、电力中断、载体损坏、自然灾害、非法访问、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系统超负载、假冒身份、权限扩散、数据篡改、操作失误等,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管理手段应对这些安全隐患”[13]。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须高度重视信息系统安全,采用多维管理与控制体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系统安全防范能力,确保软硬件系统的稳定、可靠;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与防护体系,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增强网络免疫力,保障网络不被攻击,有效维护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安全。
4 生态管理
生态管理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它“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跨学科的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人类行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图平衡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14]。随着生态管理的应用和发展,其内涵得到进一步延伸,如低碳管理、绿色管理、生态伦理等,都成为生态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生态管理,能够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实现数字档案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和谐发展。
4.1 低碳管理。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低碳管理,重点反映在档案管理成本的节约和档案利用成本的节约上,可以实现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管理高效化,优化管理程序,将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提升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降低管理能耗。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通过运用信息、网络、通讯等现代技术手段,提供便捷、快速、高效的档案信息利用,实现“一站式”检索、在线利用、全天候服务,避免用户奔波之苦,减少交通成本;通过网络,可以打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4.2 建筑生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建筑生态体现在数字档案馆库房建设上,强调以生态建筑意识为指导,建造环保、节能、绿化且符合档案保护要求的数字档案馆库房。一方面,数字档案馆建筑设计要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利用低耗能、低污染的材料建造数字档案馆,与周边环境和谐共处;通过库房智能化管理、低碳管理,提升用电效率,降低库房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数字档案信息存储密度高,同纸质档案相比,大幅度节省存储空间,减少存储库房;否则,档案馆盖得再大,也难以承受知识、信息爆炸带来的存储压力。
4.3 资源生态。目前,数字档案馆数字档案信息少,民生档案信息少,特色档案信息少,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需要重点加强数字档案、民生档案和特色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建立广泛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多样化、特色化、民族化,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数字档案馆信息系统设计各异,数字档案信息资源来源广泛,数字档案信息异构现象严重,难以实现资源共享,需要重点加强数字档案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数字档案馆建设效率,避免数字档案馆重复开发,实现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保持信息生态平衡。
4.4 生态伦理。生态伦理要求“把伦理关怀作为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经济社会活动的一个行为准则,树立一种全新的、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5]。运用生态伦理思想和伦理道德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实施调控,一方面,可以提高档案形成者、档案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防范各种信息干扰和安全风险对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破坏,强化主体的自律和约束,达到生态平衡。数字档案馆生态伦理突出表现在档案保密与档案信息开放上。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中,档案管理者需要强化保密意识,遵守《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护档案知识产权,维护档案信息的安全,杜绝泄密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处理好保密与开放之间的关系,克服“保密保险、利用危险”的工作意识,杜绝以保密为借口、以未开放为借口、以无馆藏为借口等理由不提供档案信息服务,阻碍档案的开放利用。
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编号08BTQ040)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庆海.管理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58~161.
[2].冯惠玲,刘越男等.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3].冯惠玲.我国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的特点[J].档案学通讯,2009(5):9~12 .
[4].杨冬权.在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09(8):8~9.
[5].中国档案学会档案自动化管理技术委员会:档案安全保障现状与发展的研究报告.中国档案事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档案学会编)[M].2010:175~207.
[6].杜栋.协同、协同管理与协同管理系统[J].现代管理科学,2008(2):92~94.
[7].徐拥军.电子文件风险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档案学通讯,2005(6):51~55.
[8].冯惠玲.电子文件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
[9].谭燕萍.档案库房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兰台世界,2010(11月下半月刊):10~11.
[10].王芳.数字档案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2.
[11].李菲.我国将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 确保信息资源安全 [EB].
http:///jrzg/2009-10/30/content_1452914.htm[2012-04-25].
[12].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中国档案,2010(3):2~5.
[13].国家档案局:《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档办〔2010〕116号).
[14].潘祥武,张德贤,王琪.生态管理:传统项目管理应对挑战的新选择[J].管理现代化,2002(5):39~43.
要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就要先明确土地生态规划的概念。本文采用吴次芳等编著的《土地生态学》的定义,即以协调人-自然-土地为核心,按照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对一定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制定的时间安排和空间部署。土地生态规划总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的,更多研究的是一定区域内的土地生态系统长期运行发展的战略部署。
将土地生态规划定位在城市,便是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以城市土地为对象,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城市土地区位背景与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对土地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2.城市范围内各土地组成要素之间及各土地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物流、能量流与价值流的传输与量化。
3.土地生态类型与土地利用现状之间的协调程度及发展趋势,生态价值和功能的评价。
4.城市土地生态区的划分原则、类型、结构及其功能。
5.土地生态规划方案的编制模式和方法,实施规划方案的途径与措施。
6.城市土地生态设计的原理及方法。
显然,编制和实施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核心是明确了解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本身,即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状况、特点。城市土地生态系统兼有土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如净化、承载、物质交换等,其本身又具有敏感性、自我调节能力差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特别脆弱,若不持续保护维持平衡,很容易出现系统紊乱,引发环境问题。
存在问题
现行城市土地规划内容片面,忽视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演进的两面性。
土地生态系统既有社会属性又有自然属性,而目前城市土地利用大多是在建设用地的经济概念下进行的,强调了土地的社会属性,忽视了土地的自然特性及其内在的生态作用,将“城市”看作独立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外的人工环境,强调人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种理念以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空间需求作为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依据,忽视了城市土地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然生产功能,以及由这些功能所衍生的其他生态与环境效益,致使城市土地开发损害了其自然特性,“人为控制”大于“自然作用”,加速了城市土地的生态破坏。
现行规划对土地资源综合生态效率的相关规律认识不足。
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建设基本规律之一就是追求城市生态系统运作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但由于某些生态与文化效益的发挥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而现行相关规划则常常被“显而易见”的直接经济效益目标所主导,因而自然成为片面短视的规划。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仍以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为主,公共设施及公共绿地不足,这无疑影响了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城市环境。
城市土地评价标准和分区类型片面。
我国现行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被称为“建设用地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地基承载等内容,大多属于“土地建设经济性”范畴,针对重点是建设活动本身的经济性,这就忽视了环境生态等相关因素的作用与影响。目前多数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只做了城市土地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工业区、仓储区等,对城市土地生态分区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强调城市土地的社会经济功能远远多于生态功能,直接导致规划无法符合城市生态系统运作规律。
企业迁移不能解决生态问题。
常见的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方法是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迁移到郊区,事实上迁至郊区的污染企业依然能污染城市土地。因为大气、水污染可以扩散渗透,而对郊区的土壤污染又造成更大的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将来城市扩展用及此地,必然是一个已经被破坏了的城市土地生态系统。
一项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必须致力于实现城市土地的有效、合理、可持续、高效集约利用,相关费用的计算也应将生态成本包括在内。但现实中土地利用费用只计算征地费用、投资费用、人力投入等经济成本,往往不计生态环境成本,这样不符合现在大力提倡的可持续发展、追求三个效益高度统一的策略。
实施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的建议
进行“生态阳光”规划,探索土地生态分区。
所谓城市土地生态阳光规划就是让城市土地减少过强过重的负荷,规划城市适度人口规模与密度,缓解城市土地压力。在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中,土地适宜度分析和土地承载能力分析分别涉及了土地利用规划的不同侧面,应该把两者串联使用。只有将这两种分析串联运用,才能使城市土地达到最有效、最合理的利用。进行城市土地生态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协调各类用地之间的矛盾,限制不适当的开发利用行为,使人类的经济活动符合生态学原则,创造既合乎人类理想又符合自然规律的土地利用方式。
保护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土地生态设计,建立水土保持工程。
不断优化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结构,加强城市污染的综合防治,是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城市土地生态系统中,城市绿地水域及其动植物可提高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商业、住宅、工业等其他城市土地系统,具有经济、社会功能,但常常会降低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要通过合理配置城市绿地、水域与商业、住宅、工业等用地系统,来提高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如可以将地表全封闭的行人路面改为网格路面,在格子中植草,既增加了绿地面积,又保护土壤、促进水循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城市土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
扩展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方法。
费用效益分析法,即将生态环境因素成本加入,按照一项土地利用规划会对土地本身以及周围环境造成的正负面影响,进行损害和效益对比分析。分析方法有直接市场评价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和重置成本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