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保意识薄弱的表现

环保意识薄弱的表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保意识薄弱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保意识薄弱的表现

环保意识薄弱的表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环境保护 绿色

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多数的小学生环境知识较少,他们只是对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有所认识,而对环境污染的原因、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问题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这表明,他们的环境意识尚处于浅绿层,这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变现状。

一、小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的原因

学校所教与社会现实所表现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例如,老师教学生要集中处理或带到垃圾堆再扔垃圾,而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给学生的示范却是随地可扔、随手可扔,并不会受到社会谴责或处罚。由此可见,全民环境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进一步削弱了本来就很薄弱、不系统的学校环境教育。

(二)学校教育的原因

小学的环境教育还没有制度化,没有统一的环境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缺乏对环境教育应有的重视,甚至有的学校目前还没有开设环境教育课程。小学环境教育缺乏专职教师,大多数教师在环保知识、环境技能和环保法规方面未接受系统的培训,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机制,师资的缺乏已经影响到了环境教育工作的大范围开展。

(三)家庭原因

家长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子女,正确的言传身教会起到榜样作用。如果父母做的与学校所教的不一样,则会削弱学校环境教育的效果,甚至还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学生在学校接受环保意识教育,而回到家看到的是家长对水、电的浪费,为方便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二、培养小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挖掘小学科学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1、从学科的内容和特点来讲,小学科学课与环保教育有着更多的共性,其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1)道德教育内容

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如四上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六下第五单元的《神奇的能量》……

(2)行为教育内容

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如三上第四单元的《它们是什么做的》;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六下第二单元的《遗传与变异》……

2、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的内容,运用探究式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小学生的环保意识

(1)把科学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如在学习《关心天气》这一单元,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堂上巧妙穿插环保知识渗透环保意识

科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

(3)结合实践操作,增加感性知识,深化环保知识的学习

科学教材安排了大量的与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如《植物的一生》、《它们怎样延续后代》、《生命之源――水》、《我们周围的空气》等等。可以说几乎每个单元都能挖掘出关于环境教育的内容,但这些环境教育的内容,多是以潜在的形式蕴含在科学知识之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具体内容选准知识点,灵活机动地进行渗透。

(二)积极利用目前社会上空前高涨的环保气氛,大力宣传环保的意义

1、结合环保热点问题激发小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

结合2007年9月的《节能减排全民科技行动方案》。对此类身边深有感受的一些事例,学生既能思考又能理解,不但理解了政府政策导向,而且对有关水文、气候、工农业生产等知识有了较深理解,有效地接受了环境教育。

2、结合有关环境的纪念日,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纪念日,有意识、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如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也深化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

3、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环保意识

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例,如向大海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小便,想必我们的学生不可能没见过这些不文明现象,教师都可以把这些插入到课堂中,并展示实地拍摄照片,交流这些现象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危害,并让他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在“学生的小课题研究”的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环保意识薄弱的表现范文第2篇

李会江进一步介绍说,劳动力密集、生产成本增加、行业门槛较低以致形成生产供大于求的现状,使得很多企业变成了微利、甚至是负利企业。加之企业自身经营多年来逐渐累加的养老、医疗、信贷等隐性生产成本要素,更加重了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负担。因此,对于像德棉集团这样的老牌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最大的压力还是引进大型节能生产设备时的资金压力。但实际上,企业在节能减排上面的困境,更多的是来自科研技术上的薄弱。

海兴材料总经理张连京就表示,在节能降耗上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还无法找到最优方案,特别是对新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上,企业还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金保障。

目前,行业内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有节能减排的意识,也认识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节能减排密不可分,但事实上并非每一个企业都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首席研究员梁晓晖就表示,纺织服装行业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因此资金和技术是制约这部分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最为关键的因素。“资金决定了企业是否有钱、有能力去做一些环保项目,这里面包括成本的考虑等。”

调查中发现,在节能减排的困难中,有57%的企业认为自身科研力量薄弱,缺乏新技术,以至于节能减排的措施停滞不前;30%的企业认为资金紧张,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实行节能减排工作;13%的企业认为公司领导主观意识不到位,未能将节能减排的政策提上议事日程。

通过对纺织服装企业的调查,目前企业在节能减排中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节能减排积极性不高。在节能减排方面,一些企业出于成本的考虑,执行标准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分散在工业园区外的小企业,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环保设施不健全,以及污水处理设施使用不正常,偷排现象屡禁不止。

管理机制粗放,节能减排措施不到位。一些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老化,排水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有的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污水量大幅增加,而污水处理设施没有配套跟进,废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性管理机制,水电汽油煤、染化料、废水废气废热废料等的供应、利用、排放、回收、处置方法粗放;在基础计量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少,不利于节能减排的监管和实施。

节能减排研发投入不足,缺少关键技术支撑。印染行业平均利润率只有3%左右,对节能节水关键技术和工艺研发的投入严重不足,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盲目追求近期利益,忽视甚至无视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国产技术装备落后,而引进的节能节水设备价格是国内同类设备的1~3倍,使大部分企业难以承受,因此在技术设备支撑上面临着困难。

环保意识薄弱的表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建设;环境监理;问题;建议

工程建设环境监理要求控制工程实施阶段的环境影响及检验环保设施的运行效果,其目的是实现工程建设的环保目标。在环境急剧恶化的背景下,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而这种必要性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①环境监理保证了环境工程的质量;②环境监理补充了工程建设的环境管理;③环境监理完善了环保产业的建设。为了缓解工程建设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本文笔者主要针对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应对建议。

1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中的问题

在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1专业监理人员缺口大

工程建设环境监理的专业性很强,因此要求从业人员掌握环保和工程建设领域的知识。但目前,环境监理从业人员多为单纯的环保专业人员,因此对不同行业的产污环节和造成污染的节点不甚了解,同时在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中,也无法准确把控环保设施的施工质量。另外,工程建设监理人员的数量远不能满足实际所需。总之,在人才方面,工程建设环境监理缺乏专业的技术复合创新型人才,应引起重视。

1.2环保意识不强

在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中,监理人员环保意识不强的表现如下:①国家尚未对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工作做出强制性的规定,且多数工程建设单位并不是主动开展环境监理工作,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二:工程建设单位的环保意识薄;环境监理的费用较高。②多数工程建设施工人员仍受到“轻环保、重质量、赶进度”这一传统观念的制约,导致其不能正确认清环境监理的必要性,且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如下一系列问题:环境监理约束机制与考核体系不完善、环保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等。

1.3缺乏理论研究

目前,多数工程建设单位是在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下被迫执行环境监理制度,且在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中,普遍缺乏科学的理论研究,而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①在管理体系上,尚未明确是否应单独设立环境监理单位或是将其归入工程监理体系中;②在工作方式上,仍普遍以巡视检查为主、以环境监测为辅,但不同行业存在不同的特征,且在一些特殊行业中开展环境监理将面临极大的困难,如在道路工程中,施工线路长的特征无疑会影响巡视作用的充分发挥;③在工作记录上,因为标准不统一,导致不同单位的工作记录在格式和内容等上存在差异;④在环境事故的处理上,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在对当事施工单位发出整改指令时,往往无法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同时在处理同一问题时,也缺乏客观性。

1.4工程建设监理单位与施工、建设单位的沟通不够

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一般由监理单位、施工和建设单位组成,其中环境监理一般发生在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从监理单位的角度来讲,一般事先不会在合同中明确划分环境监理单位的权限和职责,这将不利于环境监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另外,工程建设环境监理涉及管道、水电、道路等不同的行业,且不同行业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因此应明确工程建设环境监理的重点。总之,工程建设环境监理是国家践行环保国策的重要举措,应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逐一完善。

2工程建设环境监理的应对建议

为了实现我国工程监理环境监理的高效开展,笔者针对前文所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如下应对建议:

2.1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而人才是环境监理工作得以高效开展的关键,因此应设法提高全体环境监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做法如下:①对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从业人员施行科学化和专业化的管理,以提高其专业化水平;②参考环境影响评价上岗培训的经验,组织环境监理从业人员参与培训,注意在培训过程中,应制定系统的培训制度及编写科学的培训材料,以保证参训人员全面掌握相关的知识。总之,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开拓环境监测人才队伍的建设渠道,并设法拓宽每一位从业人员的知识面,以保证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2重视理论研究,健全法律法规

在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中,理论研究工作也应同步开展,并进一步完善有关的规章制度,具体表现如下:①通过试点来进一步健全工程建设环境监理的理论与技术体系;②制定科学的环境监理制度及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法规,以提高环境监理工作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在我国,环境监理工作一般集中在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中,但不同行业的施工特征、环境影响及环保对策不尽相同,因此应制定不同行业的环境监理规范,以保证所确定的工作重点及所采取的工作方式有效。

2.3提高环境监理人员的环保意识

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人员的环保意识将直接影响其在整个工程建设中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应通过如下手段加以提升:①重视环境宣传,以引导工程建设单位认清环境监理工作的必要性,从而激励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制度;②通过开展培训活动来提高全体环境监测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③政府应针对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制定一系列强制性的规定来约束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行为。

2.4完善环境监理制度

在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中,应制定和完善环境监理制度和技术规范,其中在技术规范中,应明确准入条件、监理单位的责任及现场监理的方法等内容。另外,在监管“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情况是,应加大处罚力度,即按照法律法规对闲置环保设施及在“三同时”验收中不合格的企业从重进行处罚,以提高企业对环境监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而实现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工作的高效开展。

2.5加强合作与经验交流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加强合作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与经验交流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如下:①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单位应加强内部人员的经验交流与分享;②加强与海内外先进企业的合作,并学习其运行机制与管理技术,从而提高自身的实力及环境监理人员的水平。

3结语

综上,在我国工程建设环境监理中,普遍存在监理人员素质低下、环保意识薄弱及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制约环境监理对环保事业的服务能力。为了促进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工作的良性发展,应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如下事项:①组织环境监理从业人员参与培训,并实行专业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环保意识;②重视理论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环境监理制度和理论与技术体系;③加强合作与经验交流。总之,环境监理是组成工程建设监理的重要内容,其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有助于缓解日渐恶化的环境问题,因此是时展的要求,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蔡同锋.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102.

[2]韩国波.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监理作用缺失问题及改进建议[J].建设监理,2014,07:55~57.

[3]刘玉达,王维竹.高含硫天然气净化厂工程建设期环境监理实践要点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05:10~13.

[4]张镀光,张宇,丁少波.轨道交通类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3,04:179~181.

[5]蒋云霞,蒋坤正.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行业机会及发展建议[J].建筑经济,2012,07:16~18.

环保意识薄弱的表现范文第4篇

1.农村存在严重的生活污染。农村水污染表现较突出,有些村庄有小型的村办加工厂,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坑、塘,农村产生的生活污水也随便乱倒,造成“二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或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生命健康和农作物安全。“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农村生活垃圾、废弃物基本上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重影响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

2.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业生产以及畜禽养殖造成的面源污染逐渐严重,很难有效控制,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让其失去生活和生产的使用价值,面源污染还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及食品污染。

3.在农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激素类药物使用量持续上升,也成为地表水和土壤污染的因素。有害的化学物质在食物中积累,因为农村是粮食和蔬菜的生产地,有害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动物和人身上。

4.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薄弱,农村环保经费投入少,工作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地方把环境保护的工作重点主要放到城市和工业上,而忽视了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

二、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1.农村干部和农民环保意识淡薄。由于农村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环保相关法律了解甚少,所以出现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而不顾环保法律的存在,采取“杀鸡取卵”的方法来发展经济。

2.面源污染。对于大型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可根据其污染排放的集中性、污染物相对的单一性、企业经营的大规模等特点,多数情况下可采取末端治理的方法。而农村的生活污染、畜禽养殖场的污染,如采用末端治理则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而不可行。

3.环保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相对有所提高,各级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加大了投入,但主要用在城市生活污染及工业污染治理方面,真正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的投入极其有限。因此造成农村环境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很多实际问题无法解决的状况,严重存在着城乡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的不协调问题。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的资金,也难于申请到治理的专项资金。

4.制度保障不力。县、乡、村环境保护管理网络没有真正形成,乡镇环保机构不健全,管理链条无法向农村延伸,农村环保管理不少地方处于失控状态。

三、农村环境保护的对策

1.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及危害,让农民了解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学生宣传带动家长影响社会。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的基本内容,多方位、多角度提升农村居住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能力。

2.依据农村环境污染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加大预防和治理力度。应加大对农村污染现状的调查分析,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防控和治理方案。对来自生括的污染,要考虑加强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对来自农业生产的污染,要考虑加强农业生产污染控制成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将有限的农村环保资金用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去。

3.以镇、村为单位建立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制度,镇和村建立生活垃圾堆放点,集中处理;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摸索简易可行,适度集中的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自来水厂工程建设,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

环保意识薄弱的表现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营销;绿色壁垒;环保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1

一、引言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世界各国的企业也开始了对环保的关注,并逐步从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转变为环保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而企业作为社会的最基本经济单位,其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过程中取得优势,取得可持续发展,其中的重要措施就是实施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

我国的绿色营销是从上世纪的90年代开始的,尚处在初级阶段。公民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欠缺,对消费的产品的环保要求也不高,而企业的营销观念也由于缺乏市场需求的引导,尚未真正的转变到绿色营销上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依然是其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而对环境的保护则尚未真正进入企业的经营理念。因此,才会有大量的企业肆无忌惮地向河水排污,向空气排浊。与此同时,政府对企业保护环境方面的法律要求也尚未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因此,实施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是必要而且重要的。

二、我国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绿色营销起步较晚,人们对“绿色”的需求尚未形成气候,且绝大多数都还对绿色营销的概念不熟悉,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缺乏经验,同时,政府也存在措施不力的问题。具体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

我国的环保教育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善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这几年限塑令以及其他一些环保法律的颁布,我国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有了一定被动的提高,但人们更多关心的是对自己生活的真切影响,而不是深入地去思考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总的来说,我国的许多消费者依然还缺乏环保的意识,对企业所谓的环保产品有要求,但不会真正地追究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不是环保,企业也就没有绿色营销的压力。同时,也有一些消费者对产品的环保性确实有所要求,但由于国内曝光了太多企业虚假宣传环保产品的信息,导致我国消费者对企业的绿色营销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从而使企业绿色营销无法真正有效实现。

2.许多企业还未注意到绿色营销的重要性

营销理念是企业制定营销战略、进行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营销理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营销战略的方向性和营销活动的成败。我国仍有数量庞大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一味地向环境索取经济利益,造成资源枯竭,以及其他不可恢复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还存在大量的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受到传统营销理念的深入影响,对新的绿色营销全然不知,即使了解也仅是皮毛,在真正的绿色营销中,只顾做表面的环保宣传,并未深入到企业真正的生产运营当中,为形成系统的绿色营销思维。

3.政府对企业绿色营销缺乏足够的政策支持

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能够使其在绿色生产方面有着不断的改善,这不仅有利于消费者,同时也将有利于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应该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我国目前虽然制定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绿色政策,但尚未形成权威的组织进行监管,使得相关的政策缺乏真实的约束性和引导力。并且目前也还未形成绿色保护法令,从而引导企业往绿色生产方面转变。

三、促进企业绿色营销的策略

1.实施绿色工程,开发绿色产品

企业的绿色营销必须依托真正的绿色产品,否则就成为了虚假营销,一旦被消费者识破,不仅使消费者对整个市场的绿色营销产生质疑,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想紧跟时代步伐,企业必须实行绿色营销,而实施绿色营销就必须开发绿色产品。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关注绿色营销的理念和方法,同时绿色生产的思维引入企业,从产品的设计、到原材料的采购、到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设计等等,即从原材料进入企业到成品走出企业都要坚持绿色理念,尽可能采用可回收循环使用的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采用清洁能源。

2.开辟绿色渠道,形成绿色网络

在销售渠道上,要选择关心环保,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具备良好绿色信誉的中间商。企业依托他们的绿色信誉,可以更加容易的向消费者推广自己的绿色产品,提高和维护自身的绿色形象。同时,要激励自己的中间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责任心,同时企业可以对他们的绿色营销方法和技巧进行相关培训,从而使其真正发自真心的正确的去营销公司的绿色产品。传递绿色信息,指导绿色消费,启发引导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最终促成购买行为。

3.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加强约束

政府需要颁布相关的企业在环保方面的立法,以规范企业的环保责任。同时,要形成相关的部门,对该立法的实施进行监督。在政策方面,可以适当的向生产环保产品,推广绿色营销的企业进行倾斜,如提供税率方面的优惠、或者银行贷款额度方面的优惠等等。

参考文献:

[1]刘凤军,吴琼琛.绿色贸易壁垒下我国企业绿色营销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01):71-77.

[2]张汝根.绿色消费与绿色营销的互动关系及启示[J].生态经济,2007(10):53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