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对标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
引言
企业全面实行对标管理能够深入开展生产经营分析,找到自身存在的缺陷,并及时的弥补,同时能够持续提高自身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企业如果能够长期以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行对标管理,那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大大增强。
一、对标管理概述
对标管理又可以被称作基准管理,主要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公司,最一开始的时候人们以对标的形式来找自身同别的公司之间的差距,即将对标作为一种调查比较的基准方法。后来,随着时代的演变,对标管理也逐渐变化为寻找最优案例和标准,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强度的一种方法。“对标”就是对比标杆找差距,而对标管理,“瞄准”同行业中最优水平,找到自身同最优水平的同行业之间的差距,进而明确自己的工作总体方向。当然,不仅可以将同行业的最优水平当做标杆,还能够把企业自身的最好水平作为内部标杆,通过企业内部单位之间的比较,能够不断提升信心,逐步超越自我,继而有效地推动企业超过同行业最优水平。
二、对标管理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原因
实施对标管理能够继承并发扬国内优秀企业的管理系统以及管理经验,还能够充分学习并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进而将企业的发展战略落实到位,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良性循环机制,逐步加强企业管理水平的进步以及经济效益的扩大,寻找能够适应企业自身的基本模式、工作程序、指标体系以及鼓励制度,持续对同企业管理以及竞争力。系统来说,实行对标管理,企业能够获得以下几点的收获:
首先,对企业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因为是以当前最优秀的企业作为标杆,因此,能够较为直白的发现标杆企业具备的优势,而自身的劣势也就能够凸显出来,这为以后制定企业发展方向提供力有力的依据。
其次,能够明白自身同优秀企业之间的差距,差距会使企业理性思考如何今后的道路,进而制定一些长远的计划;
最后能够帮助企业充分学习自身所不具备的经验与理念,建立一套更为科学、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
三、对标管理实施要点
(一)选择对标企业
选择对标企业尽管只是对标管理活动的第一步,但是如果能够选择正确的对标企业,那么后续的活动将会更加顺利。选择对标企业首先要对企业自身有一个全面的剖析,理性分析自身的定位,然后再根据市场表现、企业规模、产品结构、销售范围等因素进行认真的筛选,最后明确对标企业。
(二)成立对标管理组织
如果说选择对标企业是明确方向的话,成立对标管理组织就是落实工作。对标管理组织包括由领导参与的领导小组以及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专业组。领导组的主要任务时协调对标活动中的各种状况,按时组织并开展对标管理活动交流会,统筹全局并安排每一个阶段的任务。专业组主要负责落实对标工作,具体包括O定并分解目标、制定合理科学的对标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规划并落实工作措施、对标活动宣传以及气氛的营造工作。这一部分的内容贯穿了整个对标管理活动,因此在人员的选择上一定要格外认真。
提高对表管理质量需要从五个方面来保证: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宣传手册、海报,或者观看视频演讲的方式让员工对于对标管理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只有让员工明白对标管理活动的重要性,才能够进行工作思想的转变,进而对对标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当员工明白对标管理活动的重要意义之后,其自信心与责任心也将后很大的提升,后续的工作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配合,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打下了基础;
第二,要将对标数据进行详细分解,确保对标的指标能够量化到各个单位,通过每星期的交流会,月度、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对同一经济指标、同类装置指标、生产现场管理标准进行不同层级、多方面细致的对标,并且对总结出来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定期检查整改的进度,最后还需要对对标的结果进行验收,这一措施的难点在于需要将庞大的数据进行整理细分,因此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切不可马虎懈怠;
第三,建立全面的责任制度,将对标责任落实到个人,这一过程是保证对标管理不出现漏洞的重要措施。确保各个单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还能够有效率的完成对标目标。其实,建立责任制度,让其形成一种自觉性,自主工作永远比被动工作的效果要更好一些,工作人员如果能够自觉的加强对于生产经营的管理,公司企业的收获也就更加有所保障;
第四,广泛征集合理的建议,采纳科学有效的建议,并通过奖励政策,鼓励员工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者见解,每一个员工对于企对标管理的现状以及发展一定有自己的见解,通过交流的方式来让员工提出自己的建议,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对于企业的了解程度,希望能够通过企业员工共同努力的方式来提高对标管理的效果进而提高企业的发展;
第五,制定公正的考核制度,通过对员工在对标管理方面的不定期考核来提高管理质量。将单位的绩效同对标结果联系起来,以奖惩的方式来调动各个单位管理层以及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通过评比,对在对标管理活动中表现优异,能够积极完成经营指标的单位进行一定的奖励,而对于在对标管理活动中态度消极的单位,则要将责任追究到个人。
五、结束语
对标管理虽然对于企业来说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其仍然处在探索之中,还有待完善与优化。因此,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不断的努力与创新,在完善对标管理的同时,提高企业自身的硬实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不断进步的时代中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乃至长期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郝烨,,夏文俊等.开展对标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5):206-207.
摘 要 本文立足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简称“中核二三公司”,下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果,分析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辨证关系,认识到企业文化对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提出要通过建设特色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关键词 中核二三 特色企业文化 核心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只有具有了相对于其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才具有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的能力。而同时,文化在管理中的功能日益凸显出来,走向文化管理是未来的必然选择,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关系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中,通过企业领导者主动倡导和精心培育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组织氛围、企业形象等,以及蕴涵于企业理念、企业制度、企业产品、物质文化之中精神的总和。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企业文化的完整体系,形成了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一是共同的价值观。二是共同的行为准则。三是组织氛围。四是品牌形象。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具的、长期形成并融于企业内质中、支撑企业竞争优势的、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并不是企业所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都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当资源、知识和能力整合在一起并发挥积极作用,这些资源、知识和能力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价值性。二是不易模仿性。三是能力整体性。四是资源整合能力。五是延展性。
从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各自的内涵可以看出,两者在定位和作用方面存在辩证关系。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动力,成就和塑造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既体现了企业文化的价值,同时也为企业文化自身完善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二、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得以成功的活力源泉所在,而独特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出持续的竞争优势。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文化之中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最广泛的因素。中核二三公司在核工业的创建、发展时期,形成了艰苦奋斗、勇于拼搏、敢打硬仗、无私奉献的优良文化传统。在和平利用核能核电建设时期,形成了“创新发展、勇当国任”的企业精神和“责任、安全、品质、卓越”企业核心价值观。这些企业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公司的品牌与信誉,对公司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提升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具有不可模仿性,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企业文化是根植于本企业之中的,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具有不可模仿性,企业只有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才能形成企业持久的竞争力。中核二三公司作为核电建设主力军,三十多年来不间断地从事着核电工程建设,形成了诸如“蓝色透明”核安全文化等独特的企业文化,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员工的自觉行为中,是核电建设单位无法复制的,这些独特的企业文化对保持和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影响重大。
(三)企业文化的共同的价值观,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企业通过共同价值取向的体现,形成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自然适应,这种自然适应也强化了职工与企业的依存关系,广大员工对企业都有着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企业的发展前途充满责任感和自信心,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活动,主动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起来,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
(四)“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成长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决定企业能否拥有,特别是能否长期拥有竞争优势。企业文化构成了企业的软环境,它所构建的人本管理的思想体系,对于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促进了企业在选拔人、培育人、留用人、激励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企业建立起了优秀的人储备和配合默契的团队,从而通过共同努力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五)“以人为本”价值观,促进企业核心技术创新
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核心理念作用下,使之形成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行为模式,不断地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源源动力。企业的人文精神纳入技术创新目标体系,从而使技术人员更有进行技术创新的激情,把技术创新终极目标定为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和促进人的自身全面发展。
五十多年来,中核二三公司用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推动着企业技术创新,目前,在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承担了20余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研究,自主研发的“大厚壁主管道窄间隙全位置自动焊技术”等多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已成功应用于项目建设,填补了国内核电建设领域的一项空白。这些技术创新成果的取得源于良好的企业文化理念。
三、创建特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构建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要了解企业文化对于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企业现行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及企业内部状况等,综合考虑企业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创建适合企业健康长远发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创新企业文化理念,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系统中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决定着特色企业文化的内容和方向,是特色企业文化的灵魂。
提炼文化理念。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总结分析公司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企业业已形成的企业文化框架和理念体系,面对新的形势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分析,满足公司在经济新常态下调整战略目标、产业结构以及组织架构优化的需求,对企业文化理念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从深层次上总结提炼并形成符合公司特点并被职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理念。
培育企业精神。中核二三公司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凝聚和形成了“创新发展 勇当国任”的企业精神,既体现了与“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的历史继承性,又符合中核建设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国家对建设三代核电站和建设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的要求。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在企业精神的培育中要提高职工的认知能力,使广大员工深刻认识企业精神是企业之魂、事业之根、精神之柱。
(二)刚柔相济,加强企业文化制度建设
加强制度建设要与企业精神文化相一致,制度文化要以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要契合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并充分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制度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企业精神、价值观的“柔”与制度管理的“刚”有效结合,鼓励员工参与到企业各项制度的制定工作中来,倡导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管理方式,实践制度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利于保证各项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构筑特色企业文化,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系统的效能取决于每项制度的各自特点及其整个制度体系的协调配套。企业管理者以企业的方针目标和经营战略为基础,将各方面、各层次的制度进行一体化设计,形成一整套动态协调、整体优化的具体制度。
(三)构筑企业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是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来取胜。企业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树立企业品牌,特别是作为核电工程建设的核心企业,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持续稳定的优质工程质量和服务,是维系企业商誉和品牌的根本保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程序和制度,重视全员参与,树立全员负责的意识,将“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方针和核安全文化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努力满足客户需求,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协助客户创造价值。要提升员工核安全文化素养,将核电核安全文化融入员工施工行为中,以优质工程质量创建精品工程,打造企业优秀的品牌形象。
(四)构建学习型组织,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一是培育学习价值追求。要使全体员工达成学习的共识,使学习成为每一位员工的自觉行为和习惯。在员工中要倡导创新学习的价值观,包括敢冒风险、具有挑战精神和进取心、敢于创新和尝试,使组织和员在变动的环境中持续学习和成长。二是创造良好的学习文化环境。企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和终身追求,成为整个组织密不可分的职能。培养员工充满自信、勇于竞争、奋勇拼搏、永不言败的优秀传统作风,通过这种创新和学习不断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力。三是建立完善学习的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学习能力与岗位贡献结合起来,建立员工岗位任职资格体系,激励员工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企业还要通过精神激励营造鼓励学习、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给予员工信任、理解、尊重、继续学习和发展机会等方面的激励。
(五)创新文化,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适应环境、实现自我超越,它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而且是一种能力。通过文化的创新,逐步转变员工的观念,追上时展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更加符合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更好地发展的目标。
一是树立创新观念。增强职工创新意识,树立职工创新的信心。二是树立文化创新精神。使企业随时随地根据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随时进行创新,并赋予企业文化以时代意义和时代特征,来适应市场和社会变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需要。三是营造文化创新环境。文化创新环境是创新人才、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土壤,是企业文化创新成功的关键。在创新中企业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用于文化创新环境建设。同时,企业管理者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创新活动,敢于突破旧框框的形成环境,建立鼓励创新的激励机制。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企业面临多变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企业要想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获得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就要在企业内部树立创新精神,使企业的特色文化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不断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绩效管理;核心竞争力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通过交流将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进行联系或整合,以获得组织效率。同时,也是管理和开发人的过程。可以说,绩效管理渗透到了员工从工作、薪酬到职业生涯规划等方方面面中。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优秀的竞争团队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承载着企业内一切“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还将落到人的管理上。绩效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员工管理的过程。因此,绩效管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一、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执行力提升
提高企业战略的执行力,首要完成的是企业战略的“落地”。这一过程分为两部分:第一,根据企业远景战略目标,制订企业年度战略目标;第二,分解年度战略目标到企业各岗位具体工作中。而绩效管理的起点正是年度战略目标分解。在绩效计划制定阶段,首先根据企业各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将企业年度战略目标分解为部门战略目标;其次,再由各职能部门根据部门内岗位职责分工,将部门战略目标分解为岗位绩效目标。这样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各岗位绩效目标与企业战略一致,极大地提升了企业战略的执行力。
二、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提升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得以形成的土壤和催化剂。绩效管理则能有效地提升企业文化。第一,绩效管理能有效地减少推诿扯皮的现象。如前所述,只有明确岗位设置及其职责,才能分解岗位目标。岗位明确、职责明晰是绩效管理的基础。每位员工都明确自身职责,推诿扯皮再无借口;第二,强化员工爱岗敬业的观念。绩效管理使得每位员工都能清楚地认识到本职工作与企业发展间的联系,增强员工的使命感。而目标的明晰和绩效考核结果与自身利益挂钩,又能使员工认真负责地完成本职工作,达到真正的自我管理。第三,改善上司与部属的沟通。绩效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这样,就在保证员工正确理解本职工作开展情况的同时,为员工提供了一个与上级沟通的通道,强化了两者间联系。
三、绩效管理与企业管理能力提升
企业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和措施。企业管理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一方面,企业管理能力作为“企业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又能有效地促进企业中“知识和技能”的整合。绩效管理则从两方面对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产生影响。第一,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计划管理的有效性。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单纯的绩效考核以评价员工工作成果为最终目的,而绩效管理则是为了提高员工绩效水平。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对绩效管理强调了过程控制。在实施绩效计划的过程中,员工自身和各级管理人员都要密切的关注绩效计划的进展情况,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必要时还可以对预定计划进行修正。这样就保证预定计划的实现,保证计划管理的有效性。第二,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绩效计划阶段,要求各级管理者对企业年度战略目标有清醒认识,同时通过沟通完成年度战略目标在管辖范围内的分解;绩效实施阶段,要求各级管理者密切监控管辖范围的目标进展,并为所属员工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绩效考核阶段,要求各级管理者克服诸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公正公平地对所属员工进行评估;绩效反馈阶段,要求各级管理者与所属员工进行有效沟通,一方面让员工理解接受考核结果,另一方面为员工提供提高绩效水平的建议和意见。因此,各级管理者作为绩效管理的主要执行者,对其管理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时也必将促使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高。
四、绩效管理与员工积极性提升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基础之上,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的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是隐含在核心产品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是它们的集合。
2、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1)只有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具备持续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在本行业、本领域获得明显竞争优势的保障,还是企业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甚至是建立新的主导产业、实现战略重心转移、寻求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今世界,开放和竞争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加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谋取更大的发展,企业唯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只有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长期来看,一个企业要具备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必须立足于其在追求顾客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向顾客提供优于竞争对手且不易被模仿的、为顾客所看重的消费者剩余价值的能力。企业的这种独特能力,由于意在追求顾客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体现了顾客的价值导向,同时又难以为竞争对手所模仿,因而能为企业提供持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二、制约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1、公司制度徒有虚名
我国部分企业搞不活或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原有公司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使得众多企业缺乏效率,市场化行为扭曲,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目前来看,竞争力最弱的大多是长期受国家保护或限制竞争而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
2、部分企业对构建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不正确
我国大多数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很肤浅,理解大多局限于掌握单一技术和拥有资源优势,很少从持续发展的能力上分析、认识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未能从战略角度加以培育、发展和提高。由于受“战略经营单位”管理思想的影响,许多人认为企业是一个独立分离的战略业务单元,管理层不仅无意识而且也不知道从何处构建以及构建什么样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3、大部分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能力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关键和核心技术基本依赖国外引进,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如果不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能力,就只能为权益所有者搞组装和支付高额的技术使用费,这将极大地增加成本、降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企业过度多元化
近年来,我国不少大企业、大集团除在本行业进行大规模收购兼并外,还将投资范围扩展到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领域,成为横向产业跨度过宽,纵向产业链过长,核心产业虚弱,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孙孙公司层次过多,结构松散的集团企业,这些企业看起来块头很大,管起来四处跑,算起来没有多少能赚钱,无法构成实质意义上的集团企业,这无助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5、缺乏学习,后劲不足
有相当部分企业,经营者不注重学习、文化素质偏低,缺少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员工缺乏岗位培训等,这也是制约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策措施
1、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应以产权为核心,构建健康、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和提高所必要的、规范的公司制度。为此,现阶段我国应对企业(包括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继续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界定、明确企业的投资主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结构,落实企业的法人资本所有权,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并进行规范的公司治理。
2、端正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认识
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引导,促使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提高对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认识,深化对其的理解,增强紧迫感,加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步伐。企业上下特别是高层领导,对构建核心竞争力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并在实践中扎实地加以推进。企业应制定核心竞争力战略,通过宣传、教育在企业上下培养形成一致的共识和自觉的行动;同时应实施有助于核心竞争力开发与构建的方针政策和管理措施,还要建立、培养有利于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组织机构与企业文化氛围,为项目团队做好支持性和服务性工作。企业必须牢牢树立以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一个整体”的思想。在核心竞争力的营造过程中,需要各个业务部门以整体利益为重,与其他部门相互协调合作,自觉拥护和执行核心竞争力项目资源优先配置的方针政策。
3、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文化;“五型”班组;核心竞争力;内容
积极推行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精神要素和宝贵的发展资源,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企业文化的根基在于班组文化建设,班组文化是班组成员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逐渐积累沉淀而形成的班组成员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是班组建设的核心内容,班组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具体工作实际,找准创建班组文化载体。在推行班组文化建设中,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以推行班组文化建设为抓手,在班组文化创建上:探索以创建学习型、高效型、本安型、精益型、和谐型“五型”班组为载体,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实现了员工作业行为规范零误差、安全生产零工伤、设备运转零影响的目标。稳步推进班组建设,打造了特色班组文化,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落地开花。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企业的任何管理只有落实到了班组才算是有效的管理。班组文化建设是班组建设的灵魂,班组文化建设是推动班组发展的不竭动力,是获得经验和能力的最佳途径,好的班组文化,是集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为班组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是凝聚员工的纽带,是检验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从班组文化建塑入手,持续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宣传贯彻,并将其灌输到每一个员工意识中,融化于血液里,使之转化为班组员工的自觉言行,使之外化为工作责任心、积极性、班组气氛、工作质量,内化到员工的思想和个人行为等方方面面,营造浓厚的班组文化氛围。
一、强化学习,提升素质,打造“学习型”班组
在班组管理中,牢固树立“企业是学校、岗位是课堂”的学习理念,学习是进步之源,学习是工作之本,以创建“学习型”班组,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倡导“立足岗位,人人争创岗位技术能手”的风尚。把各项管理制度、各种技能培训、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学习融入到班组日常工作中,使班组员工学习常态化。通过专人讲解、相互问答、分组讨论、牌板解析、集中学习等方式,提升学习的趣味性,让知识入心、入脑,固化后得到进一步升华。同时,要求学习有记录、有考核、有落实,班后会总结要切合实际,做到工作总结有亮点,班组点评有特点,分析问题有重点。各项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安全注意事项要有针对性,准备工作要有目的性。认真落实好活动载体,在员工中深入开展“六个一”学习,实施“一日一题、一周一练、一周一课、一月一考、一月一评、一月一表彰”六个一自主培训机制,形成环环相保的闭合式培训体系,促进自主培训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鼓励员工学理论、学业务、学技术,努力把班组建成为员工刻苦学习、增强技能、提高素质的摇篮。员工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大提高了对创建“五型”班组意义的认知感,为“五型”班组的顺利创建奠定了基础。
二、完善制度,严格考核,打造“高效型”班组
严格管理求生存,善于管理促发展,让员工养成遵章守纪、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格的制度管理离不开科学的量化标准,也离不开分配的公开、公平、公正。制定量化考核标准,凡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问题,要通过班务会进行讨论集体认可,让员工有知情权、建议权和诉求权。在班组管理方面,坚持文化引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建立班组管理的有效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其内容包括工作量化考核、安全管理考核、班组材料、配件考核、质量标准化考核等方面,考核实行日清日结,每日公开考核结果,按所得分值分配工资奖金,并作为年终先进评比的依据。把静态管理贯穿到班组的动态考核中,坚持制约与激励相结合、管理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班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强化管理,严抓安全,打造“本安型”班组
开展本安型班队创建,引导大家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以实现“零事故”为目标,认真落实班组岗位责任制,强“三基”,即开展基层、基础、基本技能教育;反“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安全理念,提升班组员工的责任意识,开展经常性的查隐患、找漏洞、反三违、保安全活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安全防范,确保本质安全。一是认真落实管理人员带班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现场说服教育员工防范于未然;二是开展现场隐患排查,班队建立隐患治理“五定表”,分管领导负责督查整改,实现隐患信息闭合;三是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树标杆引导和示范员工为增强安全生产服务的热情,建立起安全信息联络的桥梁,实现安全动态闭合管理。
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打造“精益型”班组
在“精益型”班组创建中,要围绕班组管理制定严格管理制度,依制度去约束人的行为、规范岗位操作;管理人员和班组员工要加强交流沟通,了解员工的思想状况,积极为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凝聚人心;集思广益,集员工之聪明才智,以征集“合理化建议”,“CIA”科技创新项目,体现科学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价值;以塑造“优秀员工”以此激励人、鼓舞人、感召人;以开展“劳动竞赛”挖掘员工的潜能,营造创先争优的工作环境;以“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打造精品班队;以“表彰先进”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付出就有回报,努力就有收获。
五、民主管理、团结协作,打造“和谐型”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