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

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

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到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良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

一、生态农业的提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美国等)、“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美英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等“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多种“替代农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缓解生态危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因减少或拒绝“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产出和效益,发展十分缓慢。而“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的生态农业可以追溯到相对于“石油农业”的原始农业,系统概念的产生已近百年。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发起者是德国农学家鲁道夫・斯蒂纳 (Rudolf Steiner),在他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中最先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狭义的“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在欧洲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我国农业经过近20年的结构调整与环境资源建设,基本形成了适应国内对农牧产品需求的农业结构。但农业生产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产品的成本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有毒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以水源、地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长期超载使用等。致使农业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农业环境资源短缺与农业系统内资源闲置浪费并存。加入WTO后的我国农业,农牧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但因品质质量不合格屡屡遭遇梗阻。在完全融入国际市场的今天,我国农业如何发挥自己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优势,克服现代农业的弊端,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发展道路的讨论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0年,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在会上我国第一次使用了“生态农业”一词。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以全面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为目标。此后,各种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这些研究推动和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展开。

二、生态农业的内涵

美国土壤学家W. 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概念之后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此后,各国学者对狭义生态农业做出多种不同的解释。

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农业的涵义的阐述也有多种。我国著名农业经济管理和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其专著《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1988年)中对生态农业概念作了概括:“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的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生物学家马世骏教授在其专著《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1987年)中指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概括是:“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第一,生态农业是协调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解决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第二,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做整体和长远考虑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三,生态农业是一套按照生态农业工程原理组装起来的,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用技术体系”。

综合国内学者的阐述,我国生态农业的定义应当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管理学、现代农业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合为一体,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续,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并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和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是天、地、人和谐的农业生产模式”。

综合各种观点,生态农业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建设较以往的农业系统有以下的优势:一是通过建立合乎生态原则的生产系统,达到对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的有效运用,解决粮食供应,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发展高效农业;二是通过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系统,使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于超越资源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不会消耗过量,保护环境不致退化,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三是农民收入增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因为生态农业建设具备这些优点,所以便成了现今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在我国具体条件产生的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它既吸收了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精华,也不拒绝化肥、农药的适度投入,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生态系统保持适度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流通量,实现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它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协同提高,使农业生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我国的农业、农村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以大农业为出发点,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其主要特征有: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的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革.“三料”危机:华北平原神态农业特点分析[J].古今农业,1999,3:42-51.

[2]姚学会.北方灌区节水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讯,2005,9:403-406.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一、引言

“十二五”规划目标将从国富转变为民强,比“十一五”更加注重民生。根据中国统计局网统计,我国有6.7亿人生活在农村,他们的民生更加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城乡差距日益增大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农民的生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国家的重要议题。农业是基础产业,关乎民生,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农业又具有天生的弱质性,这就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进行扶持和保护。然而,2009年农村GDP为35477亿,增长4.2%,第二产业增长9.5%,第三产业增长8.9%,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比左右。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农村GDP增长远远低于其他产业增长速度,农村经济增长较慢,其原因是我国特色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导致农村经济仍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科技投入不足、农村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低下、市场竞争力薄弱。

二、财政支农政策重要性的理论分析

1.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西方学者认为,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在凯恩斯理论国民收入核算中,利用支出法:GDP=C+I+G+(X-M),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支出,X-M表示净出口。在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总支出等于总需求,因此:y=c+i+g=c+s+t (剔除掉价格因素)当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或者净出口中自主投入量发生变化时,会加倍地影响国内生产总值。这种收入加倍变化的情况就称为乘数效应。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C=α+β(y-t),α表示自主消费,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y表示收入,t表示税收。因此,y=α+β(y-t)+i+g , y=(α+i+g-βt)/(1-β)。

依上述公式所示,投资乘数为1/(1-β)。可以看出:不仅投资支出变动有乘数效应,政府购买、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同样会影响消费,从而具有乘数效应。政府对农作物的保护价购买、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科技投入等属于政府购买行为;农村救助、粮食直补、农具补贴等属于政府转移支付。因此,政府种种支农政策在凯恩斯理论上,都会通过乘数效应影响消费,从而对国民收入造成影响。

2.公共财政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和国家分配论理论

公共财政理论:美国财政专家马斯格雷夫在《公共财政理论》中将政府的经济作用分为三种:“稳定经济、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由于市场失灵状态的存在,必须依靠市场以外的力量来弥补由于市场失灵所带来的无人提供满足公共需求的公共产品的空白,这个市场以外的力量就是政府的力量。”从它的起源来看,公共财政并不是随着市场经济产生而产生,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应该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它的出现。从欧洲的经验来看,公共财政被定义为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以法律为依托的财政取代了原来的王室财政,以公共权利为代表,产生的一种理财形态。

它认为,财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国家组织和机构对解决“市场失灵”承担着重要职责。社会公共需要应该主要通过政府渠道得到满足,并且政府财政配置资源的范围应该在公共需要的领域内。同时,财政实现稳定经济的手段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财政制度性安排,例如设立累进税制度和救济金制度,发挥财政的“自动稳定器“作用;二是通过”相机抉择“式的财政政策来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在中国,在农业的弱质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收入分配严重不均,城乡资源分配失衡的情况下,以公共财政理论为依托,,为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要求政府财政加以干预,公平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

福利经济理论:所谓福利,是由国家及各种社会团体通过各种公共福利设施、津贴、补助、社会服务以及举办各种集体福利事业来增加群体福利,以提高社会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构成。福利经济理论表明了社会福利的必要性、为建立福利经济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古典福利经济理论的代表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主张:“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社会经济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福利越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数效用基数论。”在阿罗不可能定律下,主张政府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来制定经济政策方案,比如国家通过累进所得税政策把向富人征得的税款用来举办社会福利设施,让低收入者享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贫富差距较大、社会福利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依据福利经济理论的观点,为了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政府对农业,农民和农村在经济上的扶持和保护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手段,能够更大的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

国家分配论:作为中国传统财政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国家分配论以财政活动满足国家职能需要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强调国家和政府的主导性和主体性,强调发挥市场在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它作为一个比较完成的理论体系,形成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经济时代转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保留了财政本质观的基础上,对自身的研究方法、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等吸收了大量的市场经济内容,做出了修正、补充和完善。国家分配论属于理论财政学范畴,重点说明财政是什么,什么是财政,探究的是财政活动的本质:财政是国家对社会产品分配和初次分配的规范。国际分配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及其财政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且长期存在,是因为市场经济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如滞后性、盲目性,都是市场自身无法解决的。这些弊端需要政府及其财政加以解决,否则市场经济将无法存续下去。因此,在中国,只有通过国家和政府,才能改变城乡经济二元结构,改变农村生活状态,更加凸显出政府财政支农政策的重要性。

三、财政支农结构对农村经济作用的理论基础

1.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农业的提出,首先是著名生物学家罗德尔在1983年提出的。可持续农业的定义为:“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并调整技术和较高改革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和持续 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需要。这种持续发展能保护土地、水资源、植物和动物遗传资源,而且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够被社会接受。”

我国在改造农业资源的过程中没有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采取掠夺的方式,致使我国农业生产中出现了一系列影响农业经济的问题:农业基础设施脆弱、水旱灾害严重等问题,因此,财政投入应侧重提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促进防洪改建等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2.农村公共产品理论

公共产品是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产品,不能通过市场交换获得,只能由政府免费提供。按照公共产品的性质分为纯公共品和混合公共品,在农村公共品中,纯公共品包括:社会治安、基层行政费、社会救助、农村义务教育、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环境等等。农村混合公共品包括:水利建设、道路建设、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农村医疗、社会保险、科技推广等等。对于混合公共品,由于它具有满足公众需求又满足私人需求的性质,因此,市场机制是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的。在农村混合公共品中,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是可以利用一定的市场机制解决,但对于投资金额大、外溢性较强的水利基建投资的农村混合公共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

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生产方式落后和文化素质较低,对公共品的需求很强烈,由于农村的边缘性使得全国性的公共品农民无法享受,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农村公共品;城市中能够由私人提供的产品农村仍需要政府提供,同时,农村的公共品需求有很多是城市中所没有的:动物疫病治疗、水利灌溉等。因此,农村公共品呈现出需求大、品种多、供应困难等特征。这就要求我国财政支农结构的侧重点转移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竞争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上来。

参考文献:

[1]布坎南,马斯格雷夫.类承曜译.公共财政与公共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国家观[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2)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环境

1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发展是人类普遍的要求,是基本人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需要发展,中国用简单的文字表达,“发展是硬道理”,真是至理名言.概括地说,过去的传统模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点的经济增长模式,这种模式是很不理想的.人类在漫长的生活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未来,逐步认识到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中国率先编制的“21世纪议程”则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计划.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并经联合国同意.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对其:请记住我站域名涵义又有新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英文是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88年在第6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上就开始讨论这一问题,当时直译为可以承受的发展,大意是指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即在发展中要以环境为控制的焦点.总起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a.从发展的时间尺度考虑,可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从发展的空间尺度考虑,还应加上“特定区域的需要不危害和削弱其他区域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c.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考虑,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人为本.

具体地说,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不仅要将人为资源而且也要将足够数量的自然资源(土壤、水、植物和动物)传给下一代,以继续改善生活质量(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四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综合体,并且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对这个综合体的组成部分进行变革、提高,圆满地按上述3个指导思想进行发展活动.

目前有许多行业提出了诸如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农业、可持续林业、环境的可持续性、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等.它们大都是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性概念的应用.

水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一个研究小组认为,强调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性旨在保持生态、环境和水文系统完整性的同时,有助于现在和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b.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委员会具体地选出了可持续发展3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部门,即能源、运输与水.其实能源、运输都与水有关,所以水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c.水资源开发应提高为多种开发;它不仅是河流开发,还包括水的再循环和雨水收集、水权转移、水的脱盐淡化……还应把保护生态和生态系统的健康作为任何水开发方案必须考虑的程序.

d.“现在不是继续去寻找水来满足将来的需要,而是应进行规划,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满足人类和生态系统现在和将来的需要.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水文改革.”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释义及管理目标

如何理解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尚是一个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a.可持续性,在时间上有多长?是否只包括下一代或两代,即子孙后代,约50年?

b.可持续利用的对象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如何变?也很难确定.

c.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水利工作的总战略.这里“发展”是总目标,水利必须为“发展”服务,所以首先必须以“需”定“供”,不断反馈,做到供需平衡.

d.可持续利用的供水范围,可以是全球性的整个的人类社会,也可以是一个流域或一个地区的.

e.Gleick1996年在《世界淡水资源综合评估》中对水的可持续利用作了大体的定义:“水利用需达到保持人类社会持久地发展至无限未来的能力,而不损害水循环的整体性,也不损害依赖水而生存的各种生态系统”.

f.文献[1]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标准和目标也作了介绍,主要是:①人类基本用水要求.首要目标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用水量.对于人类来说,饮用水不足是直接造成每年几百万人过早死亡的原因.以可以承受的价格提供支持人类代谢和保持人类健康的基本淡水量应该得到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地方供水商和非政府组织有保障的承诺.②环境基本用水要求.第2项标准要求应保证满足自然生态系统基本需要的一个基本水量.必须做出有关保持或恢复生态系统应达到什么程度以及检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各种指标方面的社会决策.这些决策的实例包括保护未筑坝河流的各个河段、在某些河段建立最低流量要求标准、为环境从主要水工程重新分配水以及制定湿地保护标准.③水质标准.不同的用水对水质的要求不同,因此,必须为不同用途的用水制定水质标准,而且,对水质必须进行监测和维护以满足这些标准的要求.这些水质标准是为了确保饮用水能够比较合理地免受危害人类健康污染物的影响.非人类用水无需达到饮水标准.例如,许多为工业、商业、浇灌或景观目的用水可使用较低标准的水,可大大节省费用.对环境用水需要制定类似的水质标准.应尽力弄清这些差异并制定满足各种水质标准要求的办法.④水资源再生性.淡水资源被认为是典型的可再生资源:可以用一种不影响同类资源长期利用的方式进行利用.然而,有些利用方式可以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包括流域管理不当、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和含水层污染.使可再生水资源不能再生的任何行为都是在盗用后代的水资源,这违背了可持续利用最基本的要求.土地协调利用和水政策应明确地防止进行这些不可逆的活动.⑤

其他.如可持续利用目标还必须体现在水资源管理中,特别要保证在决策中民主地代表受影响各方的意见,保证公开、公平地享有各种资源信息,并保证在分配这些资源时有各种选择方案.

3 土耳其以水为基础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3.1 概 况

土耳其东南部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安纳托利亚地区开发工程,简称GAP工程.GAP包括土耳其9个省和约10%的全国人口及土地面积.土耳其国土面积约78万km2,其中96.9%在亚洲小亚细亚岛上,其中部称安那拉利亚高原,高原海拔800~1500 m.夏季干热,冬季多雨.安那拉利亚地区约2万km2.土耳其年降水量679 mm,相应降水总量5200亿m3,蒸发量约为64%,其余的1870亿m3形成地表径流,径流系数为0.36.目前用水:城市16亿m3,工业12亿m3,农业190亿m3,总用水量218亿m3.

土耳其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规划上述两条河的开发方案,制定了GAP计划,以开垦和开发其东南部广大贫瘠的高原区.其开发的指导思想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①1970年定为水、土资源开发工程;②1980年改为多部门的、社会与经济的地区开发方案;③1990年后改为可持续的人的发展工程.

3.2 GAP体现了以水为基础的地区开发新模式

GAP开发区是土耳其投资最大的开发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地区开发工程,基于“可持续能力”的概念,投资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农业、运输、工业、教育、健康、住房、旅游以及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条河上的大坝、电站和灌溉设施.这个巨大的开发对全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人民生活等给予特别重视和优先考虑,特别对地区人民生活更为重视.GAP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国内区域间的不同经济情况———提高区域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标准;提高农业地区的生产能力和就业机会;增强大城市对人口的吸收能力.

水资源开发方案包括13项灌溉和发电工程,其中7项在幼发拉底河下游的各分流域,6项在底格里斯河的分流域.具有22个大坝、19个电厂,以及灌溉170万hm2土地的灌溉网.装机约750万kW,年发电量270亿kW·h.整体工程的目标和主要特点在GAP规划中均已提出,它决定了该区的潜力,识别开发过程中的“瓶颈”,拟定开发目标、目的和战略.

3.3 可持续发展与GAP的基本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可以满足现在需要而不危及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发展”.根据这一广泛的定义,有许多问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文化、性别、教育、健康、自然规划、农业、环境、法律与机构等.这些问题的中心是人,既为目标,又为作用者,或两者兼有.所以人的发展是GAP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为了确定GAP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范围与组成,采用了团体参与的方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与GAPRDP于1995年3月联合召集了大规模的开发程序的会议.

根据会议结果和GAP规划的目标与目的,依据“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采取了下列开发程序:①对可加速经济状况的最佳可完成水平增加投资;②提高健康和教育服务,以便达到国家水平;③建立新的就业机会;④建立城市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与社会的基础设施,以便建立比较健康的城市环境;⑤为了最佳的灌溉发展完成农村基础设施;⑥增进跨地区和地区内的道路和可影响性;⑦满足现有的和新工业的基础设施;⑧优先考虑保护水、土和大气以及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系统;⑨加强集体参与决策和实践.

总之,GAP可持续能力的主要组成是:社会的可持续能力,自然的和空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的能生存性和可持续农业与灌溉.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3.4 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

GAP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有20项(其中内容前有*号的5项属于环境方面):①调节灌溉渠道的水量,并分配水———用节水灌溉方法;②管理、运行和养护GAP工程灌溉系统;③实验现代灌溉技术;④*城市废水再循环;⑤*灌溉回归水的再利用;⑥确定GAP地区的开发方案和基础设施工程;⑦*进行地区的环境研究;⑧*进行Tigtis流域的环境研究;⑨农业与开发方案关系研究;⑩农民培训与技能拓展;农业商品市场调查和种植方式规划;非灌溉地区的就业与增加收入工程;巩固农业土地以提高效率;参加城市划分、分区与规划;参加建库后移民和可持续发展;拟定Atatuik水库次分区开发方案;建立妇女的多目标村社中心;建立地区企业家支持和指导中心;*在实验区建立生态城市和乡村的规划与开发;GAP地理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和实验工程实施.

4 以长江流域为例探索如何“以水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1 在水利建设上建立两个保障体系,完成四项主要任务

两个保障体系是环境保障体系和资源保障体系.四项主要任务是:

a.改变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如流域内洪涝旱灾、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必须有序地进行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及水污染等的防治,研究环境可以承受的发展等问题,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障体系.

b.研究流域水文循环规律及可再生水资源量与水质的分布情况,直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体系.因此应首先研究流域的水资源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供需分析,直接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城乡、工业及生态的供水问题,及开发可持续能源(水电)和水运等问题,以达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c.充分发挥流域水资源的优势和地区优势.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从长江调水到北方缺水地区和从长江治理开发上促进流域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是重要的战略措施.

d.克服重建轻管思想,加强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和流域管理,以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可持续利用思想为指导,将水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管理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4.2 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

4.2.1 综合体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和动态的概念,它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四者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综合体.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经济是推动力,环境与生态是保障,资源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2.2 流域整体性原则

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流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把社会发展对水土资源的需要,水土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力)后效联系在一起,对流域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管理运用,以“可以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原则指导规划和开发.

“可以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原则就是要使开发的工程从长期考虑不仅效益显着,而且不致引起不能接受

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4.2.3 按行业优先制定的原则

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流域内各主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总和.长江流域实行工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点选择;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流域可持续发展首先决定于该流域工农业发展和城市环境保护、资源供应情况.由于工农业和城市都是位于一定区域的,其发展和环境保护又必须变为当地政府乃至每个人的具体行动.因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战略一定要做好各个点与所在区域的协调.

4.2.4 抓重点行业及组成的原则

例如能源是工农业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但如布局、构成和使用不合理,一方面会使原材料逐渐消耗而不能持续供应,另一方面又污染环境.所以对于能源供应应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

4.3 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

根据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为保障,以系统工程为原理的原则,制定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见图1.

由图1可见,制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一个反复、复杂的过程,有3~4个层次.从宏观研究它的战略程序,是从流域出发,以流域总体优化为目标;在流域进行宏观布局之后,即研究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及各个区域间的矛盾;最后研究和安排各个区域的工、农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进行了这一轮从大系统到具体组成单元的宏观安排之后,就要反方向逐一具体研究与环境、资源的关系,然后根据研究结果对原拟的发展规划进行反馈,以制定各个区域的工、农业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最后制定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

5 结语与体会

本文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了综合性的初步释义,通过参加国际水工程经验讨论会,选出其中走在前沿的土耳其GAP地区的经验作为参考借鉴.认为:

a.GAP效益显着,体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考虑的问题.GAP工程建成后,不仅使土耳其全国受益,而且将有助于叙利亚、伊拉克取得防洪、灌溉效益,另外多余的电力还可输送到欧洲其他国家.工程建成后,灌溉面积占GAP总面积的比例将由2.9%增加到22.8%,而靠降雨的农业将由34.3%减少到10.7%,农业生产和产品种类将持续增加.

相关期刊更多

桥梁建设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证券导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人民大学

出国与就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