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

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心理健康;幼儿园;心理素质;儿童

一、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目前,根据对一些幼儿园的调查发现,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幼儿期的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其知识与能力,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普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独生子女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

二、幼儿的心理健康与幼儿的发展

尽管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并不陌生,但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幼儿园的开展还不十分普遍。幼儿园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在于保证与维护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的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三、音乐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

音乐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使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大胆更活泼可爱。幼儿的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区别于其他教育的形式,对于提高幼儿整体的心理发展水平,使幼儿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信心,良好的性格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说有着独特的意义。

教学案例:一个害怕舞蹈的女孩

班里的闫子越小朋友是个聪明漂亮的小女孩。每次老师提问题她都能快速准确地回答。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好女孩却害怕跳舞,甚至害怕做操,不爱动。问起她的爸爸妈妈,他们也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好像就不喜欢音乐,别人唱歌她会害羞得脸红,甚至捂住耳朵。

一个健康的幼儿应该是全面发展的幼儿,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唱歌和跳舞她都不喜欢,也许可以试试从乐器入手。也许学习乐器可以让她感到好奇从而喜欢上音乐。我会用钢琴弹奏一些柔情舒缓的乐曲,例如《童年的回忆》、《星空》等,这些乐曲不会有那种强烈的刺激,她没有捂住耳朵,这让我很兴奋,看到一丝光明。就这样过了差不多一个学期,有一次在我弹琴的时候,我发现调皮的闫子越小朋友竟在我身后,趁我不注意用手指摁了一下琴键,发出清脆的响声,她便诡异地笑着跑了……她开始对钢琴感兴趣了,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反思:她是一个身体发育,智力发育正常的孩子。不喜欢音乐也许是因为后天环境的某次事情对她的心理有过刺激,留下不好的印象所导致她害羞跳舞害羞唱歌。

总之,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具有调节人的情绪,升华人的情感的功能。它通过有组织的音响,以抑扬顿挫的音高,张驰变化的节奏,扣人心弦的速度,线条明确的力度,以及色彩多样的音色来表达人类的情感信息。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它能直接刺激人的听觉神经,产生有效的生物电,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

四、如何把音乐教育同心理健康统一起来

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是通过音乐活动、音乐游戏以及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来实现的。同时,它也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中,二者统一的关键在于充分挖掘幼儿园现有的音乐教育中潜在的心理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音乐教育的各种形式,结合心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很好地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增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主动寻找音乐教育中蕴含的心理教育意义,积极尝试把二者统一于一个教育过程当中。实际上,传统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内容中本来就有着各种形式的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东西,比如礼貌、谦让、合作、互助等主题,一直是幼儿园音乐作品中的主流,但是,在实践的层面上,教师往往更偏重于作品中的音乐意义,而忽视了对主题的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解和挖掘,这无形中也就造成了大量教育资源被白白地浪费掉了。相反,如果教育树立起了充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也完全可以把它们更好、更充分地利用起来。

第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音乐培养,提高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更好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力量。如前所述,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它的愉悦身心、调整情绪的作用要通过欣赏者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来实现。也就是说,如果教师不具备高度的音乐感受力和鉴赏力,就无法通过引导幼儿的欣赏活动实现音乐的内在感召力。

第三,面向全体幼儿,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孩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活动技能是儿童进行音乐表现的基础,而无论是从技能上看,还是从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上看,儿童间的个体差异都是十分明显的。另一方面,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同样存在着多样性,尽管其中可能有比较统一的倾向性,但每一个孩子的表现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要使音乐教育与心理教育统一起来,教师就必须具有了解每一个孩子,能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现状进行音乐教育的能力,这也是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音乐最能表达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且音乐也最能够感化人的情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情感体验。学习中每一个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获得都会为学习者带来这种积极乐观的情感体验,而这样的体验反过来就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多的信心和动力,使其学习动机更加稳固与持之。

综上所述,幼儿的音乐教育在促进与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上,是有着独特的作用的。由此可见,音乐是对幼儿进行综合培养的课程,它对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完美人格的形成,以及为幼儿的未来生活提供一个好的开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心理学》,1996年会暨市场经济心理学研讨会论文

[2]孙华.《加强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刻不容缓》.《辽宁高教研究》,1995年1期

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人格教育;教育策略

教育制度的改革更加注重对学生们心智,道德水平和人格的教育,所以说现在幼儿的心理和人格教育也开始被人们注意到。3-5岁的儿童就像是一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的他们处于人生起步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的重要时刻。幼儿心理和人格健康与否会对他们的人生产生及其深刻的影响。孤僻症、心理承受能力差、玻璃心、缺乏创新意思、自制能力差、自立能力差……这些在长大之后才会发现的问题其实在幼儿时期就埋下了种子。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早期的心理健全是对一个人的未来很重要的。”所以一系列的问题就凸显出了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幼儿时期是孩子们心智和人格成熟的重要时期,此时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孩子们今后成长的方向。然而如今大部分幼儿教育机构对心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说通过社会调查显示现如今大多数幼儿园比较重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知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孩子们心理道德教育,因此出现了大部分儿童缺乏创新能力、缺乏自立能力的现象。

1.2幼儿园多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缺乏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体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要安排好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多数幼儿园并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即使是开设了也只是出现在课程表上而没有真正实行下去。心理教师培训费用较为高昂,心理教师花费较高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1.3在幼儿园中多存在个别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全体的教育。不管是在我们求学的阶段还是我们所看到的现象,都是老师把能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叫进办公室进行心理疏导,却很少发现老师对全班进行心理疏导,这就又是一个问题。忽略全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疏忽,也是个普遍现象。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对孩子们心理的健康教育,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完美的成长环境。

1.4仅仅在课堂中强调心理健康,道德高尚也是无用的。仅仅在课堂中进行说教教育也是徒劳的,带领孩子们.走进社会,走到马路上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道德和人格的重要性。比如走到马路上扶老奶奶过马路、劝阻闯红灯的行人……这些既能让孩子们在其中感受到快乐,更能让孩子接受知识。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上述为如今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会在未来继续出现甚至会有一定的发展,下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些问题:

2.1转变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从课程安排上下手,应该平衡知识课程和心理健康课程的课时,让心理健康教育和知识课程教育同时进行。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的老师也应该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一切要以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主,重视儿童平常生活、情绪控制、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2.2营造出利于儿童心理积极健康成长的环境使孩子们能够免受外界的影响。给儿童提供一个积极,和谐民主的氛围,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对孩子们的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校园布局开始,把校园布置的赏心悦目,保持积极健康的状态,让孩子们保持开朗的心情,在这个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校园中布置校长互动教师,在这里可以跟校长互动,在做游戏的同时可以给孩子们灌输一些道德知识,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人格。

2.3定时举办活动,邀请社会模范为孩子们上课。在校园中多举办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更好的了解到心理知识,多对外交流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交流能力,使孩子们更加开朗大方,使孩子们生活更加积极向上。例如:定期举行社会道德模范走进校园与孩子们一起上课,模范们与孩子们一起玩耍,可以把故事将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更多了解到社会。

2.4建立信息交流网,幼儿园要协调学校,家庭的关系。孩子们在学校接受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父母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建立一定的信息网,学校积极与父母们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动态,,重视社会因素对孩子们的影响。例如:设立家长开放日,家长定期来的学校接受培训,了解相应的心理教育知识,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来给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总结

总之,孩子们的成长是头等大事,没有比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更加重要的事情了。孩子们的教育策略与方式要不断进步发展,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只有经过不断的实践验证才能得出更加完美的教育方式,教育策略。只有用更加完美的策略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才能使我们的青少年健康成长,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使我们的国家更加有希望。

参考文献:

[1]王立伟,郭秀红.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策略与方法[J].学前教育研究,2001,04:58-59.

[2]许婕.论音乐教育中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5.

[3]李宁,王君茹,袁晓琳.试论开展幼儿健康心理和人格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152+107.

[4]曹凤华.幼儿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的探索[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10.

[5]袁文斌.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原则;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124-01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成长重要的舞台;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的初期心理系统的形成、人格特点的培养乃至人生发展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幼儿园的硬件、软件等设施的不断完善,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首先明确了幼儿园的基本职能:保障幼儿生命与幼儿健康。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我们知道?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的心理发展会直接影响着他的生理发展。幼儿园如果能在幼儿成长阶段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各种有力的办法和措施,保护幼儿心理稳定、健康、发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有重要引导意义的。

(二)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幼儿人格健全稳定

幼儿刚进入幼儿园,离开了原来熟悉的家庭环境和关爱氛围,这时候难免会出现情绪波动、发脾气、爱哭,乃至自闭、性格怪异等问题。这时候,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幼儿园老师如果能够掌握幼儿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情绪变化,积极引导幼儿心理朝着健康、阳光、开朗的方向发展,就能够促进幼儿人格趋向稳定、健全,幼儿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向上。

(三)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乐观的心态,快乐的生活,对于每个人都很宝贵和重要。卢梭曾经于1762年发表的《爱弥儿――论教育》,对儿童的权利与自由做了较为经典的阐释。促进幼儿快乐、开心成长是每一个幼儿园机构、每一个幼儿教师应尽的责任。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形成稳定的人格,培育良好的心理系统,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二、实施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第一,主体性原则。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即在人获得应有尊严的前提下使人的体力与智力取得充分的发展。教育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是一种主体际的活动。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它内含着不同的主客体关系。”主体性原则,即要求老师切实尊重受教育者――幼儿的主体性地位,要努力尊重幼儿的内心需求,从有利于他们发展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协同性原则。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单一的独立的自我的封闭系统,而是开放式的多元的发展模式。协同性原则要求幼儿园教师注重心理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发展性原则。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变迁的重要理论。任何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这是唯物主义发展论的基本观点。发展性原则要求幼儿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活动要有前瞻性、发展性,努力适合幼儿身体、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

三、实现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丰富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教师要积极学习幼儿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幼儿健康教育提供智力保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老师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让幼儿主动模仿各种形象丰富、有趣的事物,培养兴趣爱好,促进幼儿理解、思维能力的提升,促使心理健康发展。在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如通过他们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等来完成教育活动及功能。?同时,老师要以正确的教育行为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要领悟自己的语言、行为、动作都会都对儿童人格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老师要学会引导、教育心理健康知识,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二)设计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因为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在幼儿园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最能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也容易获得幼儿的认可,促进幼儿快乐学习。因此幼儿园教师在策划、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考虑以游戏为主,即寓教育于游戏之中,通过游戏活动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自信心,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在开展活动中,注意给幼儿自由选择、合作的空间,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锻炼身体、锻炼意志,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主动与家长展开沟通,提高家园合作共育的水平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成长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基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教师要本着平等、合作的原则,积极主动与幼儿家长展开沟通、交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多从家庭环境中了解幼儿成长的经历、语言与行为的特点、性格发展的规律,从中找到合理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育的方法。通过与家长的共同努力,相互合作,让孩子变得勇敢、开朗、自信,促进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注释:

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249-01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被强调的内容。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健康成长。虽然近些年来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重视程度有待提升、教育方式不够合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需要不断加以改善。

1.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更加重视幼儿对相关知识内容或者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幼儿在知识或者技能的学习上表现得好,幼儿就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在此情况下,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通常容易被忽视,心理健康水平仍需提高。

1.2教育的方式不科学。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由于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健康教育的实施容易受到限制,无法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走向误区,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1]。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对策

通过对上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造成影响,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所以,在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从而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2.1更新教育理念。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要求转变教学理念。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已经不符合当前幼儿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必须要树立起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树立,使得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加符合当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求,逐渐改善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创新教学手段。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摆脱传统教育手段的束缚,实施现代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几乎都是直接进入式手段,通常是向幼儿进行直接式的教育,这样一般难以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现代化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注重情感教育,让幼儿学在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学会用合理的情绪去宣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幼儿健康的人际关系,毕竟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幼儿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另外,还可以实施移情训练。移情训练和换位思考相类似,在对幼儿进行移情训练时,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逐渐培养幼儿换位思考的能力[2]。

2.3创建良好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在幼儿时期,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在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努力创设出一种积极向上、轻松和谐的环境,这样可以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保障性作用[3]。例如,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特意设置一块"情绪宣泄"区域,让幼儿的情感得到宣泄,思想得到交流。又比如,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应当树立榜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对影响幼儿,使得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

2.4开展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能够让幼儿正确的认识自己。在自我评价中,幼儿通过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整,逐渐向积极的心理情绪方向转化。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并尽量以激励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勇敢的表达自己,这样有助于增强幼儿的自我接受意识。如果在这方面的工作能够做好,将会为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5借助游戏载体。研究表明,不同的游戏活动会对幼儿的各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以不同的游戏活动进行,这样能够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比如,团队类游戏活动,如小球传递就是一项比较适合幼儿参与的游戏活动,应当积极的引入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

3.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会对幼儿今后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当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J].中华少年,2017,12(03):221-221. 

[2]王燕青.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5,12(07):25-26. 

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庭人际关系 情感投资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225-01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个性和很多心理品质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心理学把这一时期定义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然而,不少来自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主要是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会环境三部分。在这里我主要重点分析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影响。

1 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孩子心理也有重要的负面影响

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他们常常是烦恼不安、打骂动粗、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对子女缺少一定的关爱。对于还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儿童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为忠实父亲还是母亲而烦恼和疑惑。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长期处在负性情绪中,缺乏安全感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根据数据显示,出现自闭、自卑、说谎、妒忌、攻击的孩子,绝大多数生存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环境里。父母的吵闹、暴力行为令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孩子在长大或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把自己心理压抑的行为表现出来,最后就出现了很多犯罪的个案。因此,家长应重视家庭环境的创设,注重言传身教,促进幼儿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现在的孩子独立性较强,我们更应多尊重他们,发扬民主。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影响。

2 情感投资―― 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

(1)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2)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应的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4)要对孩子宽严并济。父母既不能为了赢得孩子的开心和笑容,就对孩子的缺点、错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满足;也不能苟求孩子,把孩子与同伴进行横向比较,甚至拿孩子的短处去比同伴的长处,要注意纵向比较,一旦发现孩子的闪光处和点滴进步,要及时加以表扬。

3 利用游戏―― 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1)游戏有利于调整幼儿的消极情感。

(2)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满足自己身心的需要,并且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建立起行为准则。如家长可以多和孩子玩棋类游戏,此类游戏需要按照统一的原则、方法,不能想怎样玩就怎样玩,否则就玩不好。如果当自己能按照规则玩下来了,或是取得了胜利,幼儿会感到自己是能干的人,从而激发起对良好道德行为的积极情感。

(3)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

幼儿的人际关系虽然简单,但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关系重大。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学习如何参加小组,为同伴所接受;如何共同协议,互相协作,互相配合。

4 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原因

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可塑性极大的幼儿,幼儿每天大部分时间按生活在幼儿园这个环境中,与教师朝夕相处,他们的游戏、学习、生活由教师指导、管理和培养,教师不仅是幼儿知识、智慧的启蒙者,更是幼儿情感、意志、个性的塑造着,在幼儿眼中,教师是无所不能的权威,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儿童时期的心理是否健康,对幼儿今后医生的健康和幸福产生深远的意义。

5 产生的影响

一个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的幼儿教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优势有:

(1)满足了幼儿好问、好奇的心理,随着现代的发展,幼儿的兴趣范围越来越广,所提问题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教师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不但能回答出幼儿的问题,还能带领幼儿探索和发现问题的真谛。

(2)增进师幼之间的情感。

(3)有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

6 性格和意志

(1)教师若具有积极向上的性格,可以帮助幼儿在愉快、轻松地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健康的成长,相反,冷漠的环境氛围会使得幼儿胆小、忧郁。因此,从幼儿来看,幼儿教师应形成良好的性格,成为幼儿的好伙伴。

(2)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的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客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坚定,善于支配感情是教师在教育实践工作中形成的又一心理特点,一个优秀的幼师对幼儿的良好影响在于他们对幼儿的态度即坚决果断。

7 倡导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

儿童时期的心理是否健康,将对今后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产生深远的影响。综上所诉,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而且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重视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实际上是注重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绮,卢咏莉.父母双亲的严厉的教育方式研究报告[J].学前教育周刊,2008(10):44.

[2] 费洛伊德.精神分析论[J].早期教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