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内经济现状

国内经济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经济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内经济现状

国内经济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内经济管理存在问题思考

现代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盈利,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现代企业发展不单需要人员、资金和生产设备等要素,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逐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靠创新驱动不断发展。因此,进一步认识经济管理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十分必要。

一、 国内经济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1.经济管理中区域间的发展不均衡

经济管理中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为此,我们必须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开放城市因便利的地域优势,其经济发展较陕。相对于东、西部而言,由于地处偏远,资源有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这种差距将不断的扩大,进而导致经济区域间发展严重失衡,社会群体间的差距也将随之变大..很多区域为了保护其地方的发展特色,不愿“走出去”,也不愿“引进来”,这种错误的做法更是加剧了经济发展模式的失调,从而导致管理上出现了落后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还会导致贫富差距的加大,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为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经济管理中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产业之间的不平衡性,传统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大量的支持与发展,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在盲目大力发展的同时虽然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正一步步制约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对农业生产,技术生产也起到了阻碍的制约作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将影响着整个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导致了经济管理上的不均衡。

3.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政策实施不到位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原有的旧经济体制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积极的采取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用新的制度来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适当的调节那些不合理的因素,建立健全的经济管理法律制度,让经济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管。强化政策的具体落实力度,不能走“形式主义”,要将政策落实到实处,真真正正的为经济建设服务,促进其发展。

4.经济管理的思想观念陈旧,没有创新意识

经济要想进步,社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创新的思想精神,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我们要时刻引进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保留一些好的旧的思想,将新旧思想进行整合有效的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建设发展。自我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这主要是我们解放了思想,打破了陈旧的思想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我们仅仅要根据国情制定特有的发展战略与目标,更加要引进新的思想和观念,借助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建立健全的思想创新机制,不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 加强现代企业实现经济管理的途径

1.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也是促进企业不断发展的关键。因此,任何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都需要针对自身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尤其是经济管理制度,关系到现代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应该得到重视。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基础上,企业还应不断完善制度,并抓好落实,使各项经济管理制度能够落到实处,发挥应用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经济管理效率的提高。另外,在实施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过程中,还必须注重对员工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其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环境与管理制度,并能够在相关经济管理制度的约束与激励下,创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为现代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用经济管理促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

现代企业文化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产生的一种以现代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新型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也是现代企业全体员工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我国企业要真正步人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现代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现代企业文化使员工认识到企业的价值,并认同企业的行为目标,形成一种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使具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员工个体达到观念上的共识,通过文化熏陶让员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员工以现代企业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准则,自觉将个人目标纳入现代企业目标之中,并与企业目标有机结合,促使员工能够更好地为现代企业服务,按照现代企业的规章制度来调整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3.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

现代企业管理是对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通过财务管理,加强资金布局,缩短工艺流程,使公司库存产品降到最低程度。调节资本结构,寻找最低成本筹资渠道。现代企业筹资方式有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债券、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形式,现代企业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融资方式,以降低成本实现最大收益。

总之,随着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经济管理的工作应及时调整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深化经济管理的体制改革,提高经济管理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缩短区域差距,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加快经济建设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哲,何平,段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及面临的矛盾与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1,24.

国内经济现状范文第2篇

    1、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过去的几年,是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年,房地产行业在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房地产行业作为涉及范围广。关联性高的行业,在行业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带动了家电、装修、建筑、金融等行业的发展,从而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而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2、房地产经济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住房问题一直是关系着人们生存的重大问题,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行业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住房问题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而积极的推动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更为重要的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3、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健全虽然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很快,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很不健全,很多大型城市存在着房产泡沫现象,房价大幅上涨,与人们的生活水平严重不符,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就是,房地产经济的巨额利润,使得大量的企业纷纷进入,冲击着并不完善的房地产市场,使得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健全、不合理。4、房价上涨幅度大近几年,房价大幅上涨,尤其是几个大城市,房价更是出现了不合理的增幅,还有就是房地产的供需存在很大的问题,高端住房供给较大,商品房出现供不应求额的现象,保障性住房却供应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房价的大幅上涨,也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使得房地产的发展很不合理。

    二、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趋势

    房地产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未来房地产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是一大趋势。1、房地产市场日趋成熟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处于发展的瓶颈期,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房地产经济还处于比较繁荣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上升的时期,因此,未来的发展,市场的调节作用一定会体现出来,再加上国家政策的调整与积极有效地引导房地产经济在改善人民生活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仍然起着巨大的作用。2、房价将会日趋稳定过去几年,房价增长很快,不仅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带了了影响,还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房价是与国民经济成正向发展的关系的,只要国民经济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长,政府的调控措施得当,那么,房价便不会出现加大的波动,近几个月的房价环比下降正是很好的印证了这一观点,因此,未来的房价必会日趋稳定。3、未来的房地产业将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行业都是由规律可循的,房地产业也不例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下,在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下,未来的房地产业一定会着眼于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环境,并逐渐走上一条节约资源与环境的良性发展道路,并逐渐为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以及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自己的作用。4、国家政策会对房地产经济进行积极地调控针对当前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国家要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保证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首先,是针对恶性囤地现象,要加大打击力度,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针对市场上供需的矛盾,进行房地产税制的改革,从而为建立房地产市场的良性有序发展奠定基础,合理调整房地产税费改革与比例,从而可以促进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国内经济现状范文第3篇

评价一个企业经营好坏的关键标准,就是最终营销业绩(包括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利润、知名度等)的高低。企业的营销实力,决定了企业营销业绩的高低。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失败70%是由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营销策略决定的,而30%是由企业的营销组合决定的,营销战略定位是企业营销过程的核心。

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化肥流通企业的营销行为也随之升级。从初期的“圈地运动”粗放式运作到市场细化的精耕细作;从单一的渠道占领到渠道和终端的全面发力,农资营销市场细分化程度几乎是一年三级跳。面对如此复杂的竞争局面,更新的、更大的营销难题不断摆在我们面前,农资营销何去何从?如何制胜?其实,无论市场营销环境如何日趋复杂,市场环境如何变化,都万变不离其宗。市场营销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销售产品,只要我们抓住了根本,然后剥茧抽丝、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达成营销目的有效之道,农资营销亦不例外。

中国农村分布广阔、离散,农业生产以散耕、散养为主,决定了国内农资营销的独特性和运作难点。我们具体展开如下:

第一,品牌辐射力受限,市场局域性强,易被杂牌冲击。地域广阔,生产离散的基本状况,再加上教育水平、消费水平不高等原因,使得农民对农资产品质量鉴别能力低,品牌识别能力弱,这使得农资行业品牌辐射能力有限,表现出比较强的区域性。同一品牌在相邻两个县可能都处于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境况。也正因为这样的消费特性,导致杂牌有相当的生存空间。

第二,终端分布广,单店流量有限,季节性强,持续维护难,费效不经济。地理分布广导致终端分布广和单店流量有限,农业生产特点决定销售季节性强,这些都提高企业市场维护的成本水平,导致市场持续维护比较难,尤其是单独开发费用比更不经济。

国内经济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审计内容;现状;对策

Abstract: To build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is a long-term objectiv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tion economy. Pilot projects of internal environmental audit were set up, since then, Chinese enterprises have accumulated a certain experience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s.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relative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not strong enough. Besides, there are other problems such as no support from the management, single audit content and poor performance of the auditors. Enterprises at home need to strengthen audit work and promote executive force of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on, seek for support from the management, broaden contents of internal environmental auditing, and enhance management over the auditors.

Key words: enterprise, internal audit environment, audit content, situation, responding strategy

经济全球化与新型生态文明观的兴起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负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义务。企业环境管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进一步深化,对于提升企业形象、平衡自身利益与环境公益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环境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环境审计,在全世界范围内,它己被许多的企业采用,以此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在相关环境政策和标准之内,加强环境保护,以此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是,现在我国企业的环境审计理论和实际研究尚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为企业保驾护航的效果尚不明显。本文对企业实施内部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内部环境审计概述

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依据法律法规、环境管理政策、环境标准及财务与会计核算准则,对履行的公允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评价,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内容:

(一)环境会计核算信息审计

环境会计核算信息审计,它是通过审查企业以货币表现、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载体,如会计账簿、凭证、报表和其他的一系列相关资料,以此来确定企业的年度财务报表能否公允地反映环境问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影响。对于环境资产而言,最主要的就是检查是否多记;而对于环境负债而言,则是检查是否少计。其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是“环境成本”的审计,从低碳经济视角看,企业的环境成本审计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强有力地把促进环保的作用体现出来。

(二)合规性审计

合规性审计主要是由审计人员审查企业是否遵守相关的环境法规、政策。企业若违反有关环境方面的法规、法律,就会引起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作为内部环境审计中最普遍的一种审计模式,而且引起的后果涉及到法律层面,所以合规性审计一直受到企业各界的持续关注。基于受托环境责任,企业是环境资源的受益者须对环境资源承担良好的经营责任并妥善地向受托人报告职责及完成情况。其具体内容包括执行环境法规、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准则、环境制度、环境协议和合约情况。

(三)环境管理系统审计

环境管理系统(EMS)是指一个企业达到或使其行为与目标一致,控制其环境风险,并适应外界环境,从而形成组织结构和措施。保证企业的经济行为符合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这基于设计环境管理系统。企业环境管理系统根据环境目标的程序和政策应当完全融入到企业活动中,环境管理成为日常的管理过程。

二、我国内部环境审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力度较小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包括《新环境法》在内,环境保护法律7部及相关的法规20多部,签署318部国际环境条约,再加上地方性的环境法规已经多达600件。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却没有对企业的环境保护造成实质性外部压力,对于企业违反规定的行为最主要的还是赔偿,而且赔偿金额往往不足以产生震慑作用。法规对企业的惩罚力度小,直接导致实施效果差强人意。如果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以致被迫停业,那企业就会自觉采取内部环境审计以解决环境问题。

(二)未取得管理层支持

由于内部环境审计是自主推行,所以内部环境审计是受到企业的管理者的委托进行的,企业的管理层本应积极响应开展内部环境审计的号召。然而在我国,一部分企业管理层认为“内部环境审计无效,不如支持企业的发展”。根据统计数据可得,70%的我国环境污染来自于工业企业,同时我国大约有7341517个工业企业,数量是如此之多,而愿意内部环境审计的企业是如此之少。

(三)审计内容单一

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环境审计实践看,单位的审计仅仅重点关注企业是否遵守环境法律法规下环保资金使用情况和执行情况的审计。然而这种审计是属于是属于时候审计,对于减少企业环境诉讼风险能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环境诉讼风险的降低并不意味着企业经营风险的减少,因此降低环境诉讼风险不应成为企业实施内部环境审计追求的目标。审计内容过于单一,影响了环境审计作用在单位的进一步展开。

(四)内部环境审计人员的素质较低

内部环境审计实施主体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大部分企业的现状。我国现在大部分的审计人员多是财经院校毕业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大多只掌握了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尤其在审计学科的学习中,很少有审计实务的操作训练和审计思维模式的培养,同时对于环境法学和环境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都是参加具体工作后才开始接触,所以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堪忧。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角度而言,内部审计人员大多由原来的财会人员转业而来,甚至身兼二职,固定不变的工作环境造成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的环境管理活动了解很少,判断和识别环境风险的能力差,致使审计效果一般。

四、完善企业实施内部环境审计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审计工作及提升环境行政执行力

1.开展对环保机构的工作审计。很多国家的审计工作与环境相关的工作大多在绩效审计的范围内进行的,有些国家,比如英国、巴西的大部分的环境审计是对负有环境责任的政府部门和机构进行的,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对政府效率和效果评价最有效的是进行环境审计,这能促进机构改进工作。开展的方法有对比审计、对于技术程度高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专家协助工作。

2.提升环境行政执行力。《新环保法》出台后,我们急切想看到不一样的效果,尤其期待相关执法部门的努力。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再细密的“笼子”,弃之不用也无异于纸上谈兵。执法部门应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加大严格执法力度,必须也是必要。环保部作为法律授权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行使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限停、公开约谈等多种执法权力,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和范围,处罚裁量数额对于污染企业能起到惩戒目的。

(二)争取企业管理层对内部环境审计的支持

1.加强环境保护与环境审计的教育与宣传。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时代,应当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促使企业被动或主动提供环境报告的重要因素是环保组织、社会公众。政府除了强制的加强法律外,还更应该调动社会各界做环境宣传和教育,以此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责任感,利用舆论的压力,促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住宅环境的保护,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污染,政府也应该加强环境保护和监督,加强向审计人员宣传环境审计的意义、目的、重点、方法等,使得环境审计适应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

2.改变传统成本的观念,加强环境审计意识。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工作最大的阻碍是审计成本与企业利润最大化之间的关系。为了消除这一矛盾,必须改变企业的传统成本观念。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待环境治理保护项目上的资金安排一直不主动甚至是逃避。若这种现象不能得到改善,环境外部的不经济现象就会持续,企业最终也会受到影响。为了克服这一阻碍,必须加强内部环境审计的研究,加大对环境资源的理论研究。使得企业的管理层明白环境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于建立价值核算和货币价值核算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三)拓宽内部环境审计内容

1.加强环境会计核算信息审计。环境会计信息的完善直接影响到环境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同样,环境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也能促进环境审计的有效实施。我们要重视财务审计的基础作用,审计的基本目标仍然是审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真实性。因此,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首要目标就是财务数据的真实、合法,加强审计的监督作用,同时不断积累审计中发生的问题,加以研究,推动内部环境审计的开展。

2.重视清洁生产审计。清洁审计是环境审计和管理审计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节约资源的消耗而实施的审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审计类型。以企业为中心而开展的清洁审计,应从生产流程、生产工艺、设备改造等方面着手进行,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尽管我国的企业层次多样化,拥有先进环境技术和环保设备的企业和没有任何环保措施的民营企业,采取的环保措施各不相同,但是清洁审计对于所有这些企业都是可以做出的努力。

(四)加强对内部环境审计人员的管理

1.完善选聘和考评制度。在选聘制度的规定上,要由经验丰富的企业管理人员通过笔试和面试应聘者,公平公开地进行选拔。因为内部审计是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在笔试和面试过程中一定要包括审计和环境两个领域,同时要对应聘者现场的审计实务进行测试。在后期每年的工作考评中,也要参照选聘程序,对不合格者进行末位淘汰。

2.加强后续的培训教育。加强内部审计的后续培训教育,企业的管理当局应该重视对内部环境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把环境科学和公共管理作为内部的必修课程,进行定期的培训。企业应鼓励员工自学深造,与时俱进,保持专业胜任能力。

[参 考 文 献]

[1]黎明,但小丽.我国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探讨[J].会计之友,2014(6):110-112

[2]沈航,张黄,刘安民.关于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定位思考[J].财会学习,2016(1)

国内经济现状范文第5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因此,全球要面对以 工业 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环境问题和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第二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复杂的局面。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治理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早已经成为国际共识。不过,如何有效协调各国在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系以实现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治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却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难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开放 经济 条件下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分析了国际贸易机制对一国环境及全球环境的不同影响,通过对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模型分析了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存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存在的冲突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现实状况以及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的基础上,对于如何调整我国外贸政策以及相关国内政策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结论,全球公共产品的性质是全球环境区别于一国环境的根本,全球性政府的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本国国情进行利己选择的结果,行业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存在领域的差异是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

序言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系列环境公害事件,如1943年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的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61年前后的四日市哮喘病事件、1953~1956年水俣病事件、1955~1972年富山痛病事件。这些公害事件是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 发展 模式所带来的恶果,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直接威胁,引起社会各界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环保浪潮,环境问题进入国际主流社会的视野。为有效控制、治理和预防环境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第二代环境问题,两代环境问题相互交织,增加了环境问题的解决难度。全球环境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环境压力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增长,粗放式经济增长造成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解决环境问题,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硕士 论文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使环境问题产生了一定差异。各国环境禀赋状况及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难以在全球范围内统一推进环境成本内部化,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国际贸易下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中心,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采取理论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同时,注重一国环境问题与全球环境问题的差异、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差异,注意吸收国际经济学、新公共 金融 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的演化、全球环境问题的治理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国际实践、国际贸易与环境成本内部化国际差异的相互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及相关政策的调整。

第一章对环境、环境问题、环境成本等与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关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

第二章第一节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环境的经济价值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前提,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商品价值和环境价值进行剖析。环境问题的症结在于环境的外部性,环境公共产品性质导致环境产权难以清晰界定,从而产生环境成本外部性,致使市场机制不能准确反映环境稀缺程度,环境价值长期被严重低估而导致环境问题产生。第二节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与全球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对一国环境总体影响不确定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仍然可能导致全球环境问题趋于恶化。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全球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原因,全球公共产品性质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与一国国内环境问题的根本区别,全球性政府空位和融资机制缺乏是全球性环境问题难以治理的根本原因。在全球产权难以有效界定和利益主体空位的情况下,各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的利己行为以及全球性环境问题 历史 责任和现实责任难以清晰界定,加大了全球环境问题解决的难度。环境成本内部化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已经达成共识,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三条思路。最后,本章分别对这三种解决思路及其国际实践进行分析。

第四章首先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国际贸易下行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选择,发现出口行业和进口竞争行业的差异以及环境外部性是发生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对于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最优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一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国际贸易机制对他国产生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各国比较优势、产业竞争力以及各国商品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是各国根据国情进行选择的结果,全球范围内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容易导致各国在贸易领域产生冲突。面对环境成本内部化差异下的国际贸易冲突,对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关系、各国环境成本内部化速度和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责任分配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国际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章对环境成本内部化趋势下我国外贸政策及相关国内政策调整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分析我国环境问题及环境成本内部化现状的基础上,在全球环境成本内部化成为趋势的背景下,应积极 发展 以环境标准为支撑的绿色贸易战略,并对相关国内政策进行调整,以实现 经济 与环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