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民环保意识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福了人类社会,给公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效率。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环境的污染也随之加剧,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环境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白色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等已经成为了人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要想解决环境问题,造福人类社会和子孙后代,必须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出发,将全体公民带动到环境保护的大队伍中来,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一、 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我国已经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走出了工业化发展阶段,进入了工业化发展的完善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个乡镇与城市一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城乡级企业正在如雨后春笋地发展起来。但是,我们在享受着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也渐渐失去了自然环境这一宝贵财富,而我们的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渐渐丧失。调查显示,上世纪末,我国的大气污染程度已经相当于世界发达国家五十到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时期。近年来我国能源体系的成功转型,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供应的工业化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煤炭也造成了巨大的工业环境污染。再加上机动车辆排出的废气、生活垃圾、生活污染等,生态平衡已经受到了破坏,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然而,环境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统一体,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将会影响到环境的各个环节,直接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了人民迫不及待关心的话题,如何对全体公民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已经是不可缺少的了。
二、如何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1、结合生活实际,加大环保宣传
公民生活在社会中,结合日常生活加强环保宣传,对于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是非常有用的。当前我国公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已经呈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在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环保意识淡薄是素质较低的重要问题。而环保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环保理念也渗透到生活中来,让公民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与自身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公民的环保意识才会得到积极地提高。首先,要加强以广播、电视、报纸等为主要媒介的环境教育宣传,清晰系统地向公民阐述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将自然环境中的空气、水、森林等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利害关系阐明清楚,并将当前的环境现状分析开来,唤起公民提高环保意识的决心,让公民切实感受到环保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不是远在千里的。其次,要想在短时期内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要结合日常生活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和展开环保教育,促进社会公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提高。例如,可以通过在居委会(村委会)搞讲座宣传、印发册子宣传、播放视频电影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等,并在这些宣传之中融入生活环境问题,如垃圾的处理等等,让公民了解随意处理垃圾等造成的巨大危害,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知识水平,促进他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入到环境保护的大家庭中来。
2、 通过学校教育,提高青少年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教育要从学校教育抓起,从青少年抓起,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未来的社会人,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就是为环境保护之后的发展考虑,就是为环境的未来考虑。学校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阵地,也是传播先进思想和提高环保意识的重要渠道,比社会教育具有更多的教育优势,因此要加强在学校方面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在学校中的环保教育要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体系出发,建立起终身环保教育体系,让青少年的个体成长中离不开环保教育,离不开环保意识的提高。无论是在哪一个阶段的环境教育中,教师都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开展深入的研究,将环境教育灵活有效地发展。例如,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开展以小队、班级、全校等为单位的捡垃圾、环境宣传等活动等;在高中阶段,可以让学生开展调查走访活动,了解周围的环境现状,并让家人、朋友、同学等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大学校园中,可以让大学生参与主题会、情景剧、研究性课题等出发,让学生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认真策划和组织各种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并以身作则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总之,通过加强学校的保护教育工作,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还能够让青少年学生将环境理念和意识弘扬开来,促进社会中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3、 结合理论与实践,提高公民环保认知度
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会更有实际意义,也才会促进教育变得有滋有味,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环境保护教育中结合理论与实践呢?第一,在进行环保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列举环境问题所引起的生活环境的变化,引发公民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例如,在温室效应的教育中,要为公民讲解温室效应相关的知识,让其了解到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危害,从而引发公民的蝴蝶效应的思考。第二,在进行环保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公民参加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工作。例如,结合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来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可以强化公民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第三,要结合近年来的环境问题的变化特点,让公民将关注点放在具体的环境问题上,并引导公民从周围的生活出发,做一位爱护环境的好公民。对于庞大的环境问题,公民的关注显然是微不足道的,这时要引导公民关注到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中来,并通过实际的环境保护策略让公民从实际出发,为环境保护工作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琦.环境教育与环保意识初探[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2]陈丽,丁爱芳,刘存丽,孙菁,雍晓慧. 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调查及分析[J]. 新西部(下旬.理论版). 2011(04).
关键词:大学生;环保意识;实施途径;意义
中图分类号:G4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8-0089-01
一、大学生环保意识日趋淡薄的现状
随着现代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方式也逐渐的发生着变化。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灵活的消费方式,然而在消费水平日趋上升的同时环保意识也在发生变化,就现状而言,大学生群体普遍的价值观念有所倾斜,无节制的使用塑料制品、随地丢弃瓜皮纸屑、浪费公共资源等,就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亟待提高。
二、大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的成因分析
现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攀比、虚荣的心理。从个人意识领域出发,这种心理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造成了极大地影响。那些环保意识日趋淡薄的行为表现与整个社会背景的负面影响存在着联系,同时,还与家庭、学校教育和缺乏正确引导有关系,现将成因分析总结如下:
1.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同时也是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能使人不断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所以促进环保意识在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形成有着巨大的意义。部分大学生往往对于一些环保措施采取着没有必要和无所谓的态度,从而造成了自觉性差、自我完善欠缺的消极影响。而大学生的行为辨识能力较弱,个人的行为表现又可以影响着一个群体继而发展成为影响整个社会层面,而一个社会的整体趋势又可以介导个人意识形态的形成,在这个循环当中,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日趋淡薄就不难理解。
2.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除开大学生这一群体,用宏观的角度看整体社会环境,同样会得出一个结果:总体上说,当前我国公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层次还有待提高。在一个环保意识有待改善的社会环境当中,也会对大学生环保意识的养成造成一定的影响。
3.环保意识形成的关键
家庭、学校的正确引导和继续教育同样也是环保意识形成的关键。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大多数独生子女由于家长错误的溺爱方式,让孩子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下成长,很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培养孩子环保意识的形成。此外,有些父母的不良作风和环保意识缺乏,更是给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同时,学校环保意识教育存在着些许漏洞,就目前就业压力日益加重而言,为提高就业率,也只得狠抓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保教育,这也是对环境保护的意识重视不够的体现,忽略了环保意识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的实践途径
1.积极倡导环保意识教育,大力推进环保意识形态的形成
倡导环保意识教育一定与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分离不开,一位明星曾说过,我一生的最有用的东西便是在幼儿园里学到的。学校要完善规章制度,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校园环境保护制度,确保有专门的部门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定时加强环保教育,促进环保意识的形成。
2.组织环保主题活动,贴近生活,加强生活体验
将班组作为基础方案是实施以环保为主题活动的重要方法。通过开展“创建环保型班组”作为活动的主线,制定环保型班组建设标准,拟定环保型班组考核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还可致力于各个寝室,以寝室为单位,围绕以“环保之风”为主题开展活动,还可以通过收集已经废弃的塑料袋换取环保袋的方式来加强宣传环保,环保袋上印有像以汉字“物”变形而来的图案,寓意“物尽其用”和英文“Let us”代表着“让我们一起环保”,这种方法新颖、特别、有吸引力,而且易于让人接受,更能拓宽实施此项活动的空间。
3.积极宣传,不断培养环保意识和提升环保能力
人总是在不断总结中成长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相应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在总结环保成果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地宣传,让更多的同学加入到环保的队伍当中去,特别是应当树立一个鲜明的榜样,再多华丽的词汇也抵不过一个朴素的典型,而这个榜样就是最真实的教材。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宣传环保的意义以及对环境保护的常识进行补充,在学习之余提高我们的课外知识量,丰富我们的视野。同样还可以张贴部分因环保意识淡薄而带来的环境破坏的照片,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自觉地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提升环保意识和能力。
四、大学生环保意识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源自于环境保护,只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人们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以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指导生活活动,才能保护好生活环境。”人们对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带来的污染也逐渐增加,只有从自我做起,明确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有利于塑造校园环保氛围,提升校园内涵
不断促进良好的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同时,充分利用校内传媒工具,在校园形成良好的环保舆论导向,倡导学生人人争做环境保护的先锋,减少和杜绝学生在生活中浪费资源的现象,提高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让环保成为校园推崇的美德。
关键词:环境意识;环境权;公益诉讼
回顾环境法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出现的,对于要环境还是要经济,这个选择是很难做出,大多数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是选择了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但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既浪费金钱,又使已经破坏的环境难以得到恢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之下,我们国家选择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尽可能地使我们的环境问题降到最低。如何才能使这个方针得到有效的实施?目前,国家也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和配套的法律,这些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在环境法中确立公众参与原则的意义更为重大。
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里,公民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环境利益相关的决策活动,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环境状况好,公众是环境资源的享有者;环境受到污染,公众是受害者。因此,保护与治理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与自己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公众一定会关注并且积极地为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发挥自己的作用。世界上环境保护做得较好的工业国,解决国内环境问题基本上都是在公众推动政府、政府推动企业的模式下实现的,而我国的现有情况是我国的环境问题是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这种模式下的公众参与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国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如何对待公众参与,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和机制,提高公众参与的广度、深度和效果,国外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些经验。但是这些经验不一定适合我们的国情,我们应该有选择地进行借鉴,让公众参与具有我们中国的特色。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公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的方式进行抗议请愿活动,这在西方国家是很普遍的,也由于这样压力,西方国家的政府不得不直接介入干预环境管理,建立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这种方式不适应于我们国家,我们国家的公民虽然也有示威游行的权,但是我们的这种权利的行使不能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的工作活动和社会的公众秩序,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人民不满意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向政府反映,政府会通过行政方式来及时地解决人民反映的问题,无需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解决。而我国虽然有这种机制,但是现有的机制还不完善,为此,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体系,为公众参与环保提供相应的条件,降低公众的参与成本。降低参与成本就要采取适当的措施:第一,要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相对而言,国家财力和环境保护专业队伍力量有限。没有公众积极参与和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状况就无法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日益高涨的全球环保浪潮保持同步。但是,我国的现状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不高,并且分布呈现二元化,据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联合组织的全国规模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的公民的环境意识、环保知识水平不高,并且参与环保活动的比率较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还看出我国现阶段公众的环境意识还明显地表现出一种多重二元化的结构:(1)环境意识水平的城乡二元化-从整体上看,城市公民的环境意识水平明显地高于农村。(2)环境意识水映在年龄结构上的二元化-在成年人和少年的环境意识进行比较,少年的环境意识在对环保的重视程度、自然、环保行为等各方面明显的高于成年人。(3)公众与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呈现出二元分离形态,主要表现为公众的环境意识更多的表现为\"政府依赖性\"。针对这个现状,除了新闻舆论的大力宣传之外,就是要加强社会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环保的好习惯。但宣传和教育不是流于形式的空洞的口号和摆设,而是把他们落始于行动上。真正地从思想的深处理解到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使这种意识在平时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当一种行为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我们不需要政府过多的投入人力和财力就可以改善生活环境的质量。从这种意义上说,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是最重要的,这是公众积极参与环保的基础。
第二,应该建立并支持环保团体。当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之后,自然地会在行动上采取相应的行动,组建环保社团是行之有效的,对这些组织政府应该给予肯定和支持。政府的工作是很繁重的,这种环保团体可以帮助政府收集有关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将民意真实地反馈给政府,以帮助政府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样,既增强了政府决策的公开性,透明度,便于公众参与,又保证了政府的决策反映了实际生活,能更好地被公众接受和执行,从而节省了政府的行政执法成本。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based on this, the main body of social public reading, to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expounded, and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Japanes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o touch, put forward how to improve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关键词:公众环保意识,重要性,对策
Key words: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mportance,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X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环境破坏,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当今的主题。环境保护这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职责,它是整个国家的职责。环保意识是一个国家能否长存下去的关键,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基础。因此公众的环保意识的高低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非常重要。
公众的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是一个总和性概念,它是多层次、全方位对人与环境关系反映的内容体系,包括认识论层次、伦理道德层次、政策法律层次、行为规范和行为策略层次。具体来说,环境意识是一个从认识环境到形成关于环境的稳定的态度,并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在认知、态度、评价、行为上的多层面的客观反映,其内容大致可为四个部分:环境知识,即对环境相关问题的经验科学认知;环境评价,即对环境相关问题的主观评价与判断;环境态度,即有关环境的价值观念以及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动机;环境行动,即利用相关技能解决环境问题的实际行为。1具体有浅层的环保意识和深层的环保意识,浅层的环保意识一般表现为个人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为,比如节能、节约用水或者随手关灯等等;深层的环保意识才会表现为高级或者深层的环保行为,个人升华到作为公民而去自觉履行的公共环保行为。
目前的我国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等,但这些都是人为因素造成,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生活的需求。这也反应出我国当前公众的环保意识的程度,根据一项调查反映出,我国公众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可以得知我国公众环保意识属于不及格的水平,而这只是体现公众对于公共场合的污染,私人领域内的环保意识程度却非常高,可以推断出我国民众对于公共环境保护意识还很欠缺,属于浅层的环保意识。
二、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首先,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指导环境行为朝着高层次的趋向做起,公民积极参加环保,不仅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水污染,又可以降低处理垃圾的成本,降低土地分解的压力,美化环境,减少污染。
其次,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消费的合理化、节约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由于公众作为消费者,为了生活便利,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子,而有需求必然有生产者,大量的企业从事这种行业。而环保意识的提高,作为消费者的公众,必然会改变消费行为,其这种环保的意识必然会影响商家而后企业,也有利于企业进行环保生产,更有利企业改变自己的形象,合理优化企业资源,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更会引导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有利于监督政府环保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近些年,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政绩,乱引进项目,造成当地的严重污染,比如当年的PX项目,由于当地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才导致当地政府未引进这个项目。因而公众的环保意识影响着政府的环保政策和环保决策及其实施的环保效果。公众的环保意识更能弥补政府决策的盲目性,更能推动政府加大力度的保护环境,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加强加大环保执法强度和力度,推动整个社会对于环保的重视。
日本人的环保意识
日本目前是世界上公众环保意识程度最高的国家,而且对于环境的保护水平是值得敬佩的。日本在节能减排、垃圾分类处理、废物利用上面都是做的非常超前,可以保护环境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而日本通过立法和教育公众环保并从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对我国具有启示。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对策
首先,我们要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是通过在学校举办环保内容的知识比赛、讨论会、演讲等形式,来调动学生对于环保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带领孩子们去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去实地考察,感受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对高校大学生的课程里增加环保教育课程。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确立一种热爱自然、爱护自然、忠实自然、与自然和平相处、与自然共生的价值观,彻底放弃那种以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发展经济的观念和方式,将环保生活化、细微化,形成一种人人爱环保、处处有有环保的习惯。
其次,严格进行立法,尤其是环保方面的法律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强化环境执法力度,将一些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教育,同时进行惩罚,将环境保护放到国家发展的中心,从而从制度层面上使得人们重视环境保护,要明白环境危机就是生存危机。同时政府也应该重视公众在环保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公众的参与,只有主人翁意识的增强,环保意识才能够提高。另外政府也要积极宣传环保,可以通过漫画、公益广告、图册等多种渠道宣传,使民众多了解当前环境的状况,而且也可以取得传媒和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对于公众环保意识提高也有着推动作用。
最后,学习日本的垃圾分类制度和资源循环利用,在我国也制定详细的垃圾分类条例,并制成小册子,发放给民众,多扶持和建立一些垃圾回收公司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公司,这样可以减少垃圾在掩埋和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再次污染,同时提高垃圾使用率,将废弃物变废为宝,这样资源的的再次循环也带动经济的再次发展。这样的可以引导公众去保护环境,不盲目,只有口号而无环保行为,而且能够使公众了解到保护环境可以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公众更加喜欢去保护环境,起到一种良性的互动,在不知不觉中公众的环保意识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结语
当然,环境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是长久积累的问题,因而环境问题的解决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公众作为社会的主体,更要充分发挥作用,在政府的引导和严格执法下,积极参与环保,增强环保意识,在保护环境为己任,真正从心底去有意识去保护环境,让可持续发展成为每一个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闻佳,明庭权:我国居民环保意识及环保行为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8(4)
1、李 林, 林思宁. 城市居民环保行为的实证研究[J]. 亚太经济, 2003(6): 87 - 88.
2、武青艳,毕 岩. 浅析培养和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2,4(1): 18 - 20.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素质现状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改革教育观念及教育方法相关方面做起,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细致分析与研究,才能够推动高职院校的现代化建设,推动针对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作的展开。职业教育已经在我国全面展开,国家教育部门也推行了不少政策促使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学生来源增多的同时也使得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出现下滑现象,现阶段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对外界信息的明辨能力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课程不多,广大高职院校学生经常借助于网络来了解外部信息,但是通过网络进行娱乐性活动的学生居多,而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学生少之又少。目前,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不良信息,对学生会产生不同方面的诱惑,不少学生因为接受了外界的不良信息而误入歧途,这说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明辨能力不足,对于外界信息的筛选能力有待提高。
2、学生之间具有明显的素质差异性
正因为处在一个多元时代,所以不同学生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对于外界信息的接受、选择也不一样,这就会造成高职院校中学生的素质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有些学生舍己为人、积极勇敢,有些则自私自利、胆小怕事。面对社会上大学生舍命救人事件以及对灾区人民的援助支持行为,大多数学生都会对此行为表示崇拜和赞扬,但是也有极少数学生私下对这种行为表示怀疑,甚至质疑社会上的道德行为。
3、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
现在的大学生生长在被亲人、长辈宠爱的环境下,从小习惯了父母的疼爱。尤其是独生子女,家人会为他们提供一切成长所需要的物质及精神需求,让他们在温室中无忧无虑地成长。这种宠爱导致不少大学生无法独立生活,面对生活及学习中的挫折容易产生沮丧的心理,也会以自己为中心考虑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会采取损人利己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4、学生对公民道德的认识性不够
高职院校大学生缺少一定公民意识,即法治意识、国家意识、公德意识、主体意识、环保意识、全球意识。上述意识中,笔者就法治意识、环保意识和公德意识进行详细阐述。先说法治意识,高职院校广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缺乏认识,很多情况下学生会无视法律法规,认为一时的行为并不会影响到什么。再说环保意识,现如今的地球已经不能承载过多的压力,但是尽管大学生进入到了大学校园,还是会出现随手丢垃圾,滥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随地吐痰,浪费水电粮食资源等情况,学生们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较难形成良好习惯。再说公德意识,我国公民的公德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从上学开始学生就被局限在一定素质教育范围内,真正接受道德教育的机会很少,以至于进入大学校园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德意识。
二、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1、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需要从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做起。心理学家认为,采用强制性手段进行教育不仅往往会事倍功半,还会严重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平和的态度对待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们考虑,在生活中与广大学生做朋友,从而让更多学生接受自己的教育方式,认同自己关于思想政治的教育观点。
2、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环境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产生非同小可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立足学生日常生活所需,与教师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加和谐、文明、健康、舒适的学习环境。需要强调的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处于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他们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都会受到网络上流行理念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联手将网络绿色化、健康化,使学生尽可能少的接触不良信息,使学生成长在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中。
3、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类活动
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在校园中多方开展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的思想教育类活动。比如定期开展普法教育宣传,针对社会上发生的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德意识;大力开展环保活动,让学生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对学生讲解一次性筷子、塑料餐具等的危害,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总结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工作,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联系大学生素质现状,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方法,为推动高职院校的美好建设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郭素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