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资源管理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医院;新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9-157-1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卫生部要求自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医院会计制度》,新制度的实施不仅弥补了原制度在固定资产核算方面的一些不足还从另一面直接推进了固定资产的管理,使固定资产的价值得以更加真实、合理和准确地反映,同时也提升了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夯实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二、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对比分析
新制度中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提高到了1000元以上,而专用设备单位价值提高到了1500元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水平的增长,原单位价值的计量标准已明显偏低,不能适应经济高速发展的新形势,新制度对固定资产定义的修正反映了多年来大型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所带来的医疗服务水平的发展。
此外,新制度中固定资产定义明确规定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扩大了固定资产的核算范围。同时由于大批的同类物资分散在各个使用地点,使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也相应增大了。
三、新会计制度中新财务核算方法的影响分析
对比旧会计制度,新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取消了固定基金和修购基金,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旧制度中规定在固定资产原值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支出作为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和大型修缮。根据这一情况,新制度在借鉴企业核算固定资产的方法的基础上,取消了“固定基金”和“修购基金”科目,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使医院大账可以体现出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消耗而发生的价值减少,根本上解决了现行固定资产核算重复列支的缺陷,更加真实和客观地反映了固定资产的价值变动情况,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同时,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也作出了更加详细和全面的规定。新制度对包括科教项目资金在内的诸多不同来源的资金记录也作了规范,要求对这些资金的来源、数量、去向、份额等各方面信息进行详尽的记录,相较于旧制度而言更加严格和科学。新制度中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基础也并非单纯的权责发生制,而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并存的一种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二)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后续支出计量。新制度中对资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应区分资本化支出和费用化支出:对于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之一:该项支出能增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该项支出能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改扩建或大型修缮等的支出,应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应扣除掉被替换掉的那部分价值;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以修理支出的形式存在,应予以费用化,直接列入当期费用。这样从制度上保证了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准确计量。
三、新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建议
(一)健全完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障资产安全的基石,医院应遵循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固定资产管理应在预算管理、审批权限、采购管理、验收管理、追溯管理、使用与维护管理、盘盈盘亏管理,处置报废及残值管理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完善。建立“三账一卡”制度,将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做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各环节相互制约、监督。
(二)建立内部定期核查和外部专项审计制度。以制度化形式确立定期核查制度,内部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可每半年组织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深入到各个科室,力求不重复、不遗漏、不留死角,做到全面清查,确保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另外,单位内部还可不定期地聘请行业第三方审计开展固定资产的专项审计。第三方审计工作有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三)推进医院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流程设计合理,结构完整清晰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能为日常管理提供便利,简化劳动,做到使用状况一目了然,方便核算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运用,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也为医院的管理者提供了资产分布及使用情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四、小结
本文对比了新旧会计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等管理方面的不同,分析了新制度下的新要求、新规范所带来的影响和新措施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的益处。并在新制度背景下,有针对性得提出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优化建议,为医院理解贯彻新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 制度转向 制度理论
[分类号]G35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开始进入前所未有的急剧变动时期,无论是研究的主要论题,还是研究的内容、理论和方法,都面临着一次深刻的变革。这次变革使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视角转向了制度层面,制度转向也因此成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理论发展与创新的路径之一。
1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转向的成因
1.1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困境
自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围绕该领域的研究始终存在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脱节的情况。这是因为,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信息资源管理继承了管理学历史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矛盾,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或重视技术应用或重视理论研究的两极化倾向;而信息技术的超常规发展,信息环境的网络化、数字化使得有关学者对于技术因素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对人文因素的关注,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两者之间的距离。这些矛盾与冲突的存在,使得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很难对实践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做出系统化解释,也很难为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的发展及创新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时至今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由于其内在的理论局限而逐渐陷入了困境。如果片面地选取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侧面,用特定方法进行孤立地研究,就会肢解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原貌,造成研究活动的分裂:采用的方法越严谨、技术越精确、控制越严密,得出的研究结论越有可能远离现实的信息资源管理实践。学术理性要求我们寻求一个超越单一技术观与人文观的新的理论范式。这个范式不仅要将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同样要将政策、惯例、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人文科学研究对象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合技术观与人文观之间的差异,完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1.2 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情境日趋复杂
网络的普及,资源的数字化,计算机信息系统日益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各方面,使得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情境日趋复杂。即管理对象数量不断增长、管理内容日趋丰富,管理技术与方法不断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复杂的难题,新的信息媒介和信息传播方式在社会的广泛应用中产生了许多始料未及的、传统信息资源管理无法应对的问题。诸如信息安全:包括计算机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国家信息、个人隐私等;信息利益:包括信息产业的垄断与竞争、信息市场的规范、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活动中的利益分配、跨国数据流等。此外,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归根到底是一种人的行为,然而不同的人往往在网络上表现出不同的信息行为趋向。这些问题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驱动力量,迫切需要从制度层面积极思考并认真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进一步研究制度变量,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启示
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尤为突出。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作为经济变革的一种内生性变量,注重研究主体的利益动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该理论以其清晰的逻辑线索、新颖的框架结构以及在许多方面令人信服的解释,受到了广大学者的青睐。
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和复杂性,使之成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各类学科提供的知识和成果都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知识来源。制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因此各种社会科学都与制度有着内在的联系,制度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共有范畴,人与制度的关系成为贯穿于社会科学的一条主线。信息资源管理与其他社会科学都关注制度问题,这是它们共同的地方。相关学科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成果,助长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制度转向的出现与形成。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是经济制度,由于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一般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与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成本效益等问题促成了制度因素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角色、地位与作用的根本转变,制度由被遗忘的角落变为被关注的中心,由无关因素变为关键因素。以制度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经济维度、技术维度和人文维度以外,对信息资源管理进行解释的第四个维度――它的意义就像物理学在定义了空间的三维属性之后,应当将时间作为其第四个维度一样。
2 制度转向的含义
制度转向是当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依照制度主义的观点,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是特定的社会和制度情境的产物,必须把它置入更广泛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规则、程序和传统中去理解。制度转向并不是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独有的现象,这一研究趋向的出现和发展是制度主义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快速复兴的产物。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就是要弄清楚各种制度在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在制度锁定机制作用下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演化动态以及宏观、微观等不同层面上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社会管制与治理机制。
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而言,制度转向的影响是深刻的,它极大地拓展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范围和分析工具,使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从抽象的一般化走向关注信息资源管理的现实;为当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经济维度、技术维度和人文维度的理论整合奠定了基础;促使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从关注于以“物和结构”为核心的“形而下”转向重视以“制度”为核心的“形而上”,将推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出现新的理论建构运动。
2.1 制度转向意味着将“时间”概念作为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对象
基于当前可获得的学术资源,不难看出,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对于时间变量并不重视。大多研究的对象都是“瞬间管理”,将组织、个人都视为独立于时间之外客观存在的,与其赖以生存的制度背景(这里是时间背景)没有任何关系;既不关心管理活动是如何发展的,也不关心管理制度是如何演化的。
然而,从制度层面看,信息资源管理是在“制度”中形成和运作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制度结构是动态的、演进的。在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由于受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和管理成本的制约,每个管理主体如图书馆、企业、政府和个人都只能依据自己对于未来趋势以及竞争对手行为的预测独立进行决策。这种决策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即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并根据对未来的预测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一来,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变迁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路径依赖”的动态演化过程。历史和时间是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直
接影响其绩效的内生变量,两者在制度演化中的意义特殊。忽视时间因素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必然是僵化的。
2.2 制度转向意味着对于空间结构重要意义的重新发现与诠释
在传统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空间变量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非辩证的、静止的,被有关学者简单地视为管理行动的环境或舞台。制度理论认为,制度与完整的时空结构密不可分,空间应当是制度结构的组成部分。制度层面强调,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不能脱离于更普遍的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客观上来讲,物质空间与信息空间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部,即目前已建成并正在使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管理实践活动的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空间的外延拓展到了域名地址空间、超文本链接空间、协议空间、代码空间、编译空间、解释空间等;随之新的信息子集被涌盖进来,产生了诸如智力空间、知识空间、整序空间、索引空间等。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发展既生产了特定的空间结构,同时又受这种空间结构的支配。传统的区位优势正在被因特网的带宽所取代,获取服务的能力被重新定义。信息资源已成为新的生产因子和区位因子,并可能使社会经济客体的空间位置和组合关系发生各种倾向的运动,与其他因子发生错综复杂的关系。如域名是一个反映某地区采用因特网的指标。域名提供了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空间的连接,其空间分布解释了因特网活动及信息资源的地理变动。
在制度层面,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涉及的空间概念具有很强的隐喻色彩。有关学者使用因特网空间、数字城市、虚拟空间等概念,将电子世界与真实世界联系起来。虚拟空间具有多重结构、无限扩张等特点,极大地拓展了制度的作用范围和内容,使得现实世界中制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获得了发展。
2.3 制度转向意味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需要将解决现实世界的管理问题作为目标
管理学研究无疑是为管理实践服务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同样服从于这个规律。基于制度层面,信息资源管理行为是管理者对于数字信息资源环境的适应,对它的最好理解只能通过对特定时间、地点的文化类型和社会过程的描述方可获得。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将制度看作是信息资源管理参与各方集体博弈的结果,个人选择直接嵌入在相应的社会结构之中。基于制度层面对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的分析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它追求建立在经验之上的知识,以期尽可能真实地了解、阐述现实世界的信息资源管理问题。由于制度研究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制度转向的研究视角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触及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2.4 制度转向意味着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居于重要位置
21世纪是新制度经济学繁荣发展的时代,它将对越来越多的具体制度提出真知灼见,并为改变这些制度安排、提高经济效率提供理论基础。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领域,到处可以看到制度、交易费用与经济成果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资源管理借鉴交易费用的概念,重新定义了信息资源管理成本,指出在信息资源管理成本为零的世界中,制度、产权、法律、规范可有可无,而一旦管理成本为正,那么这些变量就变得至关重要。
引进新制度经济学的实证方法和基本理论,将使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更加精细化与简洁化,增加其制度研究的信度及效度,使其制度研究不再沉湎于纯粹的理论争鸣,而是在实证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通过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的效果研究,可以检验其制度供给质量,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建设的可操作性,使之真正体现出制度为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的功能和作用。
2.5 制度转向是对以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忽视文化影响的修正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人类的经济生活总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这种约束条件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所谓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可以统称为“文化”的一些东西。
以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即使注意到了文化,也只是将文化视为一个外在的变量。在制度转向的推动下,这种状况正在改变,文化因素开始进入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视野。目前,对国家能否作为信息道德主体而遵从必要的伦理准则问题正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论。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国家在未来的网络世界中肩负着重任,其道德义务具有不可让渡性,应承担更艰巨、更严肃的道德责任,遵从必要的伦理准则。网络文化渗透现象已经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从制度层面进行研究,就必定要考虑研究对象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考虑作为非正式制度而存在的文化机制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考虑信息资源管理制度与所处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在制度层面来看,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不存在普适性、跨文化的理论框架。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成的人的行为结果,它的研究者也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研究必须重视文化因素,应当把文化放在研究的架构之中,充分考虑文化与信息资源管理正式制度间的辩证关系。
3 制度转向的论题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制度转向,为人们提出了如下论题。
3.1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制度是什么?制度的结构是怎样的?尽管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生活经验中感觉到制度的存在,但很难形成关于制度的确切概念。不同学科的学者在对制度下定义时,也各有他们的研究目的。为了建构共同的学科语境,在建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的框架时,也必须从本学科的角度确定研究共同体所使用的制度概念的含义。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定义、结构和分类,其中制度的分类包括对于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
・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所有的制度的总和构成了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系统。制度系统具有完整性以及内在一致性。离开了制度系统,单项制度既不能发挥预期的功能,也难以付诸实施。在从制度系统角度研究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时,要注意研究制度系统的组成要素与制度系统的层次。
・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功能。
3.2 信息资源管理的产权研究
在这个充满稀缺性与不确定性的世界上,产权制度是信息资源管理所必须面对的最基本问题。如果说西方图书馆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是文献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无偿共享的有效保障。那么,17世纪诞生的知识产权制度则是实现信息资源进入有偿共享的有效保障。在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下,通过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能够让人们知道应当如何获取数字信息资源以及可以在什么样的权力范围内使用数字信息资源,让每个当事人都能得到其应得的权益,同时也支付应当承担的成本。目前,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与产权
问题有关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其突出强调了数字信息资源产权作为无形财产权的外部性与排他性,但却忽视了对于数字信息资源产权其他性质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数字信息资源产权的公共物品属性研究;②数字信息资源产权的划分原则,③产权对于数字信息资源外部效应的纠正策略;④产权对于数字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⑤数字信息资源产权的多样性及其绩效差异研究。
3.3 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制度变迁研究
简单地说,制度变迁是指以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取代原有的制度。制度转向试图借助制度变迁理论从制度层面上解释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发展与变革。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起源;②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③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供给和需求;④制度变迁的方式;⑤制度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⑥制度变迁过程的纳什均衡;⑦制度变迁的路径锁定效应及其克服,⑧制度变迁的绩效评价;⑨制度创新。
3.4 交易成本理论及其对于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影响
在新制度主义理论体系中,交易费用理论是重要的一环。这一理论发现和澄清了交易费用对组织机构制度结构和运行的意义,有力推动了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交易费用理论的创始人科斯指出,真实世界里的市场机制不是免费的,交易成本始终为正。制度主义者由此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成本永远不会是零,电子政府、数字图书馆、虚拟企业这些信息资源管理视域中的组织机构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因为它们可以更好的节约管理成本,而这些组织机构的存在方式,则是由其内在的交易技术结构和治理方式共同决定的。
交易成本的应用范围已经从市场交易扩展到企业、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领域。不仅包括市场交易领域的信息搜寻成本、价格发现成本、交易谈判成本、合同实施成本,还包括管理领域的组织建立成本、政治运行成本、制度提供成本等。确认并测量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上述交易成本的种类和数值,并以此为基础对电子政府、数字图书馆、虚拟企业等的组织机构的边界、规模与效率进行研究以及对电子商务、信息资源整合、数字图书馆联盟、个人化技术等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及方法在降低管理成本方面的作用进行研究,将成为交易成本理论应用的热点。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管理中交易成本种类的识别与测量;②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边界、规模和效率及其与交易成本的关系;③信息技术在降低管理成本方面的作用。
3.5 制度绩效
制度绩效研究的本质在于判断一个制度的好与坏。所谓好制度的标准是,在不突破成本约束的条件下最能有效实现制度目标的制度安排。换句话说,也就是制度与环境具有相容性。在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研究中,这种相容性包括两方面内容:①制度供给和制度需求应当是均衡的,否则要进行制度创新;②制度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环境――信息资源管理的交易技术结构以及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环境变化的适应。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绩效评价的标准;②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绩效的测度方法;③信息资源管理制度的本土化。
4 结语
对信息资源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哈佛大学的奥廷格在“信息资源政策项目”报告中,提出了信息资源的概念。后来的研究者认为信息资源的定义有两种: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内容本身构成的有序化信息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还包括与信息本身有关的各种资源。企业信息资源也有狭义和广义信息资源之分,本文的信息资源指的是国家信息化评测中心(NIEC)定义的狭义企业信息资源,它包括企业内在结构状态信息、客户群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三大类共60项信息类型。
有效信息资源管理的先决条件是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目录的编制。一般来说,企业信息资源分为内部信息资源和外部信息资源两大类。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包括管理信息、人事信息、财务信息等内部结构状态信息和生产信息、供应信息、营销信息、研发信息等内部生产经营信息;企业外部信息资源包括微观信息和宏观信息,微观信息有市场信息、项目信息、技术信息等,宏观信息有政策信息、科学信息、文化信息、经济信息等。一个好的信息资源分类目录要求检索迅速、共享方便、信息完整,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信息技术系统设计的依据。
由于企业信息资源的复杂性和广泛性,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目录的编制是一项涉及企业各部门的系统工程,需要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以企业门户为例,EIP软件设计要求以部门职能作为企业信息资源分类的基础,每个部门设立信息联络员来提出需求和提供信息。这样,如财务部门,可以有一个本部门的功能模块来管理和财务信息。
信息资源按照内在关系又可以分为元信息资源、本信息资源和表信息资源。元信息资源就是企业内部或企业外部未经筛选和处理的各种信息。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元信息资源,使之成为企业拥有的本信息资源,再通过企业内的知识活动转化成表达清晰、便于管理者使用的表信息资源。
这个过程可以概括成五个方面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内容:
1、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通过信息的筛选、采集、加工和分类等,使元信息资源成为表信息资源。以企业内部网站的信息管理为例,分布于公司各部门的信息员负责筛选、采集有用信息,由信息技术人员按适当的格式加工,并分类到网站的不同栏目上。
信息管理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对企业的价值,要及时、准确、完整、经济地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信息。
2、存储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的财富,存储管理要确保这笔财富被安全、完整地保存。
这需要分三个层次来考虑:一是软件系统的选择,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数据库(MS SQL Server 2000)、信息系统等;二是存储技术的选择,存储局域网络(SAN)、磁盘冗余阵列(RAID)都是不错的选择;三是存储策略的选择,包括存储位置(分布式存储、集中存储、服务器托管等),备份策略(备份间隔期、备份内容、备份介质、保存时间、版本控制),访问策略等。其中,存储策略的选择是关键,一个好的存储策略要做到访问方便、信息安全、完整可恢复就要规划好存储策略。在笔者的公司就发生过因为备份版本与软件版本不一致而丢失信息资源的情况。
3、功能管理。功能管理是对信息系统服务功能的管理、导向和控制。功能管理的好坏,决定了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效率。
企业内网中,功能管理的基本依据是企业的部门职能和分工。信息系统根据部门职能设置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并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比如,财务部和人事部,它们都需要文字信息、表格下载,财务部希望能保密查询业务数据,人事部希望得到并公开员工业绩资料,所以要为它们设计不同的功能模块组合并赋予差异化的访问控制。通过设计合理的功能模块,各部门还可以共享信息资源。
4、信息化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管理包括网络建设、设备维护、软件应用、安全防毒等内容,是信息资源管理中最耗时、最基础的保障工作。由于信息资源使用者不需要了解具体技术,技术管理往往被忽视。但是,要流畅、安全、高效地使用信息资源,必须重视技术管理。就现在的网络使用情况来看,反病毒、反黑客技术正成为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5、信息化战略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的基础是人们对信息价值的高度重视,这种重视的结果就是进行信息化战略管理。信息化战略管理要求识别企业关键信息资源需求,制订适合企业实际的目标和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企业信息系统的使命和地位;设计信息化体系架构;形成信息化治理的组织结构;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行动规范和技术标准。它是关于企业信息系统职能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谋划。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 资源体制 模式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1.1公共信息资源的概念
目前,公共信息资源尚无一个公认的概念,纵观国内外学者及行政机构等对于公共信息资源概念的界定,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狭义的观点认为公共信息资源即是政府信息资源,而另一种更加广义的观点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的内涵应大于政府信息资源,即包含政府信息资源在内的任何产生并作用于公共领域的信息资源都可视为公共信息资源。
随着社会的 发展 ,仅靠政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公众广泛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乃至私人 企业 开始为公众提供信息。显然,单从政府角度来定义公共信息资源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认为,公共信息资源是产生于社会领域并能为公众所享用的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信息资源。这里所说的公共物品特性,是指它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
公共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公共物品,除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两点基本特征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公共信息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工作、 教育 、医疗、社会保障、娱乐等方方面面,政府十分有必要公开这些信息来满足公众对其的需求。
因此,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公开性。其次,公共信息涉及社会的 经济 、 政治 、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为社会各项事务提供信息支持,具有十分广泛的适用面。所以公共信息资源具有基础性。再次,公共信息资源还具有公益性特征。公共信息资源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社会组织要免费或者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为公众提供,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
1.2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
鉴于人们对于公共信息资源概念的不同界定,对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也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一部分人仍从政府的角度理解,认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即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但是由于公共信息资源产生主体范围的扩大,数量的急剧增加,显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已经不能单纯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来解释。结合公共信息资源所具有的公共物品的特性,文本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理解为:政府或第三部门等生产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组织,为满足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的需求以及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而对其进行的收集,加工,整理,组织,提供等活动的过程。
1.3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客体
管理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必定有它实施管理的一方与接受管理的一方。也就是说必然具备管理活动的主体与客体。很明显,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客体无疑是公共信息资源本身。而我们主要要讨论的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活动不仅仅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也不仅仅将公共管理活动等同于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而是将公共管理看成是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由多元主体共同组成的复杂 网络 的治理,是由公共部门、准公共部门及部分参与公共服务提供的私人部门共同对公共事务的处理。
政府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政府在公共信息资源的生产与产生领域中占据着龙头地位。但我们所认同的这项管理活动的主体不再是单一性的,它应包括一切产生公共信息资源的组织或机构等。也就是说,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应由政府、第三部门以及企业这三方共同组成,而在其中,以三者所占比重来区分其主次。
2建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体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作为一个多方参与的管理活动,其管理体制应当是多元化的,而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政府、第三部门以及企业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第三部f3辅助,企业参与的管理体制十分有利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
2.1政府主导
政府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政府信息资源是公共信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信息资源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一些 法律 法规条例,医疗制度,劳动保障制度等,都是社会公众所需要的最基本的公共信息,对于此类信息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否有效地管理好政府信息资源,及时地为公众提供所需信息,都是衡量一个政府能力的关键指标,而政府对于其所产生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也是责无旁贷的。
政府作为公共信息的主要生产者,势必要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在全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总揽全局。政府在其中的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立专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对全社会的公共信息资源作统一合理的管理、规划和配置。这一机构应当聘用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负责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和提供等活动。
(2)制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规范社会各个领域对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利用与获取,防止出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垄断、浪费、不公开等社会问题,尤其要注重 金融 保险、教育、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等信息问题比较严重的公共领域的管理。
(3)为社会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方便公众对公共信息资源的查找和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的提供与获取要做到规范化,政府设立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作为公众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的窗口,通过建立信息中心或官方网站等途径,为公众搭建获取公共信息资源的平台,以便更好地进行信息服务。
2.2第三部门辅助
第三部门,亦称非营利性组织,是指除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部门(企业)之外的组织或部门。第三部门包括慈善组织、民间社团等,具体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研究会、学校、 医院 、福利院、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 体育 馆等,它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共同构成当代社会协调运转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三部门在其自身的运作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相关信息,而其作为一种公共组织以及它的非营利性则决定了这些信息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其自身所产生这些的可公开、可供公众利用的信息也属公共信息资源范畴。第三部门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参差不齐、分布分散,加强第三部门对其自身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也是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完全可以并且有理由加入到社会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中,帮助政府进行管理。
2.3 企业 参与
科斯的经典 论文 《 经济 学的灯塔》中的研究表明,一向认为必须由政府经营的公共产品也是可以由私人提供和经营的。同时,私人部门的一些信息也内在的具有公共信息的性质,例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市场交易信息等都属于公共信息资源。可见,公共信息资源并不是与企业毫无关系的。
但是,企业毕竟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其对于信息的公开程度是非常小的。有些企业的信息是政府强制规定要求公开的,如食品的原料、配料,药品的成分、副作用等,但涉及企业内部技术等的商业信息则不属于公共信息。大多数情况下,企业自身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产生的一些公共信息,这些公共信息仅是以“副产品”的形式被顺带生产出来,而企业可能也没有多少兴趣来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这部分信息资源。我们所说的企业参与到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中来,是说企业作为生产公共信息资源的一类主体管理好其自身所产生的公共信息。
3构建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3.1分散式管理模式
分散式管理是一种微观的管理模式。简言之,就是社会各部门、各机构对自己所生产的公共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保存与提供等活动。就政府而言,各个政府部门、机构在日常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活动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公共信息,而这种分散式管理就是各部门自行管理其所产生的那一部分信息。
第三部门所涉及的社会组织是十分庞杂的,它们在社会活动中也会生产出繁杂的公共信息,对于这些公共信息,各部门则要配备专人来进行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公共信息有时作为一种“副产品”被生产出来,这些信息中的一部分是公众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比如药物的成分与副作用的这一类重要的信息。可见,企业也完全有必要将自己的这一部分信息管理起来。
可见,分散式管理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但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有在政府的统一规范与监督下,这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才可以顺利实施。
3.2集中式管理模式
集中式管理是一种宏观的管理模式,在整个社会领域中,主要在政府和第三部门两个领域中完成。这种管理模式要求政府设立专门的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如公共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各个政府部门的公共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这一机构除了制定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外,最主要的是要对各政府部门中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各政府部门将其所产生出来的公共信息上传到这一集中管理机构,由该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加工后,通过官方网站提供给社会公众。
在第三部门中,公共图书馆相对于其他机构而言,在信息的管理上,具有人员、技术、设备、环境等一系列的优势,因此,由各地区的省级图书馆管理第三部门其他组织的公共信息资源是十分适合的。各地区省级图书馆作为第三部门中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导,定期收集、整理、加工第三部门中所产生的公共信息,这些庞杂的公共信息就不会再另我们感到头疼,同时,对于企业中所产生的那一少部分公共信息也可以由当地的省级图书馆进行集中管理,这样也可以克服企业中的公共信息太过分散而不便管理的难题。各地区图书馆不仅可以作为一个管理机构,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查询网站或公共信息资源数据库等,为公众进行信息服务。
3.3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分散式管理模式与集中式管理模式分别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对于整个社会而言,管理模式是可以多样化的,我们同样也可以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Abstract:“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as one which proposed by the overseas scholar carries on the conformity and the management idea in the 1970s to enterprise's soft resources. Since the birth, has brought the benefit including the enterprise insider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enterprise extraneous information recognition syste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the strategy for many enterprises.
关键词:知识经济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企业管理
Key word:Knowledge econom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Business management
作者简介:张花萍(1972―)女,商丘市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引言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智力和知识资本逐渐成为了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而同时,知识和技术的的快速更新和老化,以及经济环境的非连续性变化为企业组织的稳定发展制造了很大的障碍和压力。所以单纯的信息资源管理似乎已经不再能满足一些企业的要求,尤其是包括各类高新技术企业、文化传播、出版、新闻、广播电视、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大学和研究机构、服务型企业等等在内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若想真正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不仅要组织管理好组织的内外部信息流,而且还要将组织成员所积累的知识有效的保存和传递。而所谓知识,是一种储存在人脑中的,比泛化的信息更加隐性的资源,所以也就需要特殊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法,于是相应的,学界又提出了知识经济管理这一概念以求解决这一问题。
一、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经济管理
要明确二者之间继承与替代的关系,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二者的相关概念与定义,以及其特点。
1.1、信息资源管理
就像企业管理范畴的很多概念一样,学界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也没有一个明晰的划归与界定。但是,一般来讲,人们都倾向于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属于信息管理的范畴之下,是信息管理发展的一个最新阶段,也是当下企业运用最多的一种信息管理手段。
信息资源管理是从信息管理的基本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上发展而来的,但是在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上有所发展。信息资源管理的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不仅对信息本身进行整合,也同时对从信息的产生到消亡过程中的所有参与主体进行管理,是集信息的技术管理、信息的经济管理和信息的人文管理于一身的一种集约化管理方式。信息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人在生产、传播、处理信息过程中的行为的管理;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和法律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监测和控制;三是对资源配置及运行结果进行评价和研究管理。
可以说,信息资源管理同时兼顾了技术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尤其突出强调了人文管理的重要性,将“人”置于最核心的地位,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来设计实施,使人的信息需求达到最大化满足,这是在之前的信息管理过程中一直被忽略的方面,也是信息资源管理之所以被称为一种新的信息管理理念的进步之处。但是,相较于知识经济管理来说,信息资源管理的侧重点依然停留在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上,而所管理的信息也都还停留在显性的信息方面。或者可以说,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就是抽象的信息,是一种对于符号的研究,是通过既有符号来触及问题本质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将信息资源系统看作是有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会在后文的比较中详细探讨。
1.2、知识经济管理
与信息资源管理一样,学界知识经济管理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至今可考的来源是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克莱星顿的思图维星公司在其一份报告上所提出的。被普遍认可的知识经济管理策略是指,组织有目的的在内部建立一个具有量化与质化指标的知识流动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使组织成员对知识的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再是个体的单独行为,而是通过不断的回馈,被纳入到整体的知识系统内,在组织内部形成一个永不间断的累积过程,使得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在组织内部不断循环与增长,从而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并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的决策等多个方面做出贡献。
在实际的应用中,知识经济管理具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意义层面上的内涵。在狭义的层面上,知识经济管理仅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在广义上,知识经济管理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还包括对在知识流动过程中各个相关主体的管理,这样的管理往往是社会层面的,至少不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而要延伸到企业所处上下游的其他组织,是多个组织协同工作的结果。
但是无论从哪一个层面来看,知识经济管理的目标是相同的,即通过对知识本身和其相关主题的管理,实现知识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其在组织内部或者多组织间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流动,提高其应用主体的整体素质,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它是一种将个人智慧转变为集体智慧的有效的、规范化的、程序化的途径,所以它既是对客观事物的管理,又是对人本身的管理,让知识在共享过程中不会因人员流动的因素在组织中消失,而是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二、从信息资源管理到知识经济管理
2.1、知识经济管理产生的必要性
谈到知识经济管理产生的必要性,我们就必须先谈一谈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指的是可以用文字、图象、声音等形式进行表达,并通过印刷或电子设备进行广泛传播的知识类型。对于这种知识的管理,很多企业已经将之纳入到了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之内,并探索出了良好的的继承与培训的方法。
而隐性知识则是一些比较主观的知识,它们只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包括人的经验直觉感情等等。这种知识常常是十分难以传授和表达的,即便可以传播,其传播形式和传播范围也受到极大的限制,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所以在组织内部,尤其是已经抛弃了传统上师徒关系的现代企业中,这种隐性知识常常随着员工的流动,比如跳槽或退休而不可挽回的流失着。但与此同时,隐性知识又常常成为知识创新的关键,甚至在文化传播和服务行业领域,这些隐性经验是能否高质量的进行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知识经济管理正是基于这些考虑和需要因运而生的,隐性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是知识经济管理系统鼓励挖掘的重点。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组织成员所具有的隐性知识进行引导,使其转化为显性知识。在这种由隐性到显性的转化过程中,知识在组织内部由于不断的碰撞和交流而得到保留,传播和创新,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让知识在企业内部活了起来。
2.2、知识经济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的区别
最后,我们再总结性的探讨一下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经济管理的区别。
信息资源管理更多解决的是如何通过管理组织的“物流”、“资金”、“生产设备”等有形资源的信息,借助成本控制等手段,提升硬件设备产能;而在信息输出方面,则是通过强调规范化和程序化来从企业的外部和内部统一的信息口径,从而树立一个固定的企业形象。这种方法虽然行之有效,但是会造成隐性知识流失的弊端。
而当企业进入了知识管理时代,知识经济管理则是以“战略绩效” 、“协同”、“知识”、“激情”等无形资产为关注对象,强调知识的工具化、快速应用,期望通过“战略绩效”帮助企业“做事对”,实现和谐战略;通过“协同”帮助企业“做事快”,实现和谐工作;“知识”帮助企业“做事好”,实现和谐知识;而“激情”则帮助企业“做事乐”,实现和谐文化。
从关系上来讲,知识经济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在面对新的竞争形势时所进行的提升和互补。具体的来说,知识经济管理以十大功能应用为核心,即战略绩效管理、组织协同类的任务管理、流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组织知识类的数据中心、知识中心和人才中心;激情类的文化管理、社区管理和活动管理。这十大核心功能中,以组织知识类为重点,在管理的创新和突破上也最多。而在十大核心功能应用基础上,知识经济管理还面向不同管理和业务需求,发展出了不同的拓展应用,如自动化办公应用、企业文化管理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等,并通过建设以人为导向的门户管理,在企业内部的信息软件系统方面,也实现传统以功能为导向的软件应用到以人为导向的软件应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宇.信息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