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心理学在线课程

儿童心理学在线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学在线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心理学在线课程

儿童心理学在线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问题导向式教学(PBL);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70-03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PBL)的应用概况

问题导向式教学,其本意为问题导向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如果基于习惯和在教学应用的意义上可称之为问题导向式教学(PBT:Problem-based teaching)。最初主要在医学教育领域中提出和开始应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教学方式,其通过小组讨论进行以个案问题为基础的问题分析、解释与解决。PBL倡导将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来解决真实性问题,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彻底摒弃了传统教育的弊端:课程过度专业、缺少多元化评估、考试驱动学习、被动的学习态度、学习与应用脱节、人文素养欠缺,因而PBL更符合目前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PBL在美国的推广,从研究型大学扩展到教学型大学、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学校,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问题导向学习法在我国也已经逐渐从临床医学领域扩展到了多个领域的应用性专业课程教学中来,如管理类专业课程、财会专业课程、化学、数学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指出,近二十年来,虽然PBL在国内得到了应用和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但也遇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其中在PBL的理解及执行模式上,关于何谓PBL的问题仍然存在不同的理解,有的学校认为提问或讨论式教学就是PBL模式,有的学校将案例讨论混为PBL,曲解了PBL的本意,影响了PBL的原有效果,误导了师生的教与学;在如何实施PBL,每个步骤的目的和内涵等方面,也尚未得到充分的理解和落实。明确问题导向式教学(PBL)模式建构的策略,是有效推进PBL应用于包括教师教育课程在内的各领域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PBL)模式建构的策略――以教师教育课程为例

迄今人们的实践表明,系统构建教师教育课程PBL教学模式,需要遵循如下策略:规范性、主体性、层次性、灵活性、开放性等,以推进PBL在教师教育课程领域的合理应用。

1.规范性。应用PBL应符合PBL的基本特征与运行模式的基本要求。首先值得注意的是,PBL的发源地加拿大McMaster大学将PBL定义为一种教育哲学,作为一种摒弃传统教育思维的教育理念,具有多元化的内涵,而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或教学方法。人们认为,PBL逐渐从一种课程模式转变成融会贯穿于传统课程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作为一门课程,始于精心选择和设计的问题。有研究者概括,PBL一般包含5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关键要素:问题或项目;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学习小组;问题解决的程序;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关于PBL的特征,一些研究已经有所揭示。如有论者概括,PBL具有下述四项特征: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PBL之教学模式颇为多元,但仍以“合作学习”及“主动探索”为其共同特性,而教师及学生参与程度之深浅则为不同模式的主要区别;也有论者认为,“以生为本”的PBL具备如下特征:问题是开放的;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支持者;无错原则,能容纳不同人的观点;多元评价。也有论者根据国外学者Barrows(1986)对PBL目标的界定,明确PBL的特征与优点:真实情境的学习;认知推理的学习;自我导向的学习;内在激励的学习。上述分析存在共性的成分,主要揭示了PBL在教学的基本理念与目标、师生角色、教学动力、认知过程、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方面应具备的特征。从实施过程来看,根据介绍,经典PBL在医学教育领域应用的实施步骤是:教师制定PBL案例指导手册;学生分组;第一次讨论会(案例介绍、初步问题的提出与讨论、初步诊断分析原因、自学有关知识等);第二次讨论会(结合案例诊断、有关病情变化及治疗应用,进一步开展讨论治疗机制、药物应用等);第三次讨论会(后续治疗、效果评估等)。在其他领域也有论者认为,问题导向教学主要包括如下环节的内容:问题的设计构建、教学方案的选择、具体实施(方法指导与要求、分组及讨论、制定计划、人员分工协作、问题的探索、成果交流、信息反馈和评估)等。有学者基于国内外有代表性的PBL教学过程概括认为,PBL基本教学过程可划分为5个环节:组织学习小组、创设问题情境、分析问题、任务分配与自主学习、汇报及讨论、师生总结评价。不难发现,迄今有代表性的PBL应用过程是与经典PBL的运行模式基本相一致的,只是由于教学理念的差异,以及在不同领域或同一领域具有不同的教学任务,PBL的实践模式也存在诸多变式,在具体的环节、各环节的要求和细节等方面有所变化。经典PBL目前在国内教师教育领域已有所应用。如有研究利用PBL对本科生教育心理学课的教学开展行动研究,进行了较大的结构性改革尝试,改革中施行PBL的基本框架是:人员分组、问题设置、研究问题(第一次讨论与研究问题)、重新研究问题(第二次讨论与研究问题)、成果展示报告、进行反思总结。该项研究还探讨了这种模式对克服以往改革尝试中所存在问题的效果,总结了教改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与更有效的改进措拖。

2.主体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同时存在的主体,两者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教育乃至中小学教育受苏联的教育模式影响较大,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灌输为主,过于拔高教师的权威,相对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受到抑制和影响。人们已经认识到,PBL要求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即要从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注意的中心和知识的源头,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教练或指导者(Woods,2000)。要在我国新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引进PBL,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师角色的转换;而适应这种新角色的师资培训,在国外最受欢迎的模式之一,就是帮助教师亲身体验PBL教学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模式。因此,在PBL教学过程中既要合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重视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应看到,如有研究者指出,目前在教师教育中实施PBL也存在着教师不顾学生的主体需求及社会现实,一味从教学目标出发来展开问题,导致教与学的效率不高。要提高“问题导向”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需求,从根本上实现“问题导向”教学由“师本”向“生本”的转变。

3.层次性。人们已经注意到,PBL教学可分为3种水平:①低年级学生的初级或基础水平(学习研究仿真模拟问题、相对简单的综合性问题);②中高年级学生的中级或加重水平(学习研究真实情境问题、相对复杂的综合性问题);③高年级学生的高级水平(学习研究真实情境的复杂性问题,可能涉及到跨学科乃至跨专业的知识)。可见在应用PBL的过程中,不宜机械套用一般的模式,需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学习阶段、课程知识的难度与复杂性等差异,在问题案例的选取与设置、分组方式、讨论过程、评价过程等方面有所变通。当然,PBL教学最终的指向还是真实情境复杂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4.灵活性。如人们所指出的,在把握PBL基本教学过程要求的前提下,PBL教学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公式,教师组织PBL不能机械地套用,同时任何学生也都没有一成不变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教育课程领域也应同样体现出这一要求,目前人们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如有研究者尝试将PBL引入到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基本的教学过程是:创设情境、呈现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学生调查研究;成果展示;组织学生反思讨论。通过实践检验,认为PBL在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以及发挥主体地位方面,要比传统教学的效果好得多。也有研究者提出了高等院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案例集成与问题式教学模式实效化的教学改革模式,针对具体的可操作模式提出了改革思路,主要涉及教学目的、教学规划、实施教学过程等要素和环节。也有研究者在儿童心理学教学中提出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参与式互动教学模式,探索通过课堂案例、小组讨论与环境实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教学过程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获得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5.开放性。PBL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心理学视角来看,问题解决过程要求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这也意味着PBL教学过程不能够局限于课堂,要能够充分调动各种学习资源。特别是在21世纪互联网时代,还应利用网络资源。如有论者提出,网络环境的特定优势为开展PBL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学习支持以及逼真的问题情境、问题表征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交流合作、拓展学习社群、提供丰富的问题解决资源等。在教师教育领域,人们提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PBL,可把教师的专业发展置身于有意义的真实的工作情境中,以教师为中心,以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面临的问题为起点(大学期间为职前教育阶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利用网络实现信息搜寻、信息与学习成果共享、进行同步双向交流信息,促进教师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实现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和建构,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希平,等.问题导向学习:文献回顾与未来展望[J].西北医学教育,2006,(4):378.

[2]Samy Azer,著.问题导向学习(PBL)指南[M].王维民,主译.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

[3]董卫国主编.临床医学PBL教程(教师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1,18-20.

[4]丁晓蔚.“基于问题的学习”教育价值之我见[J].现代教育科学,2010,(8):25.

[5]姜美玲.基于问题的学习:一种可资借鉴的教学模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3,(3):62.

[6]陈瑞荣.以“问题导向学习”提升科技创造力[J].教育与职业,2003,(03):59.

[8]王苏珏.从师本到生本―――对实施有效“问题导向”教学的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553-554.

[9]张君瑞.网络环境下问题导向学习活动的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9,(6):26-27.

[10]路陶生著.预防医学PBL教学案例及应用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

[11]魏哲铭,卢荣.问题导向教学在大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理科教育,2007,(3):117-118.

[12]刘儒德.用“基于问题学习”模式改革本科生教学的一项行动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3):49-54.

[15]汤丰林,申继亮.基于问题的学习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比较教育研究,2005,(1):76.

[16]李东.“问题性教学”在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理论观察,2005,(2):100-101.

[20]李凌雁.问题式学习(PBL)在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1):77-78.

[21]韦雪艳.公共心理学的课程案例集成与问题式教学模式实效化教改探索[J].科教文汇,2008,(11)(上旬刊):80-89.

[22]刘国艳.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PBL教学法在儿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济宁学院学报,2009,(4):101-103.

[23]黎霞.基于问题的在线学习支持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5-8.

[24]苗洪霞.“基于问题学习”――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8,(12):7-8.

儿童心理学在线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兴趣 空间

幼儿园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保教机构,是儿童常置身于其中的第一社会场所。对家庭、社会而言,幼儿园教育具有可控优势,发挥幼儿园的作用,能够克服目前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的种种误区,使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强劲的势头,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它可以作用于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就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而言,它不仅决定了个体幼儿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现代化水平。因此,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幼儿培养成身心和谐发展、思维开阔、适应社会环境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课题。我们幼儿园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有效使用玩教具,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

玩教具是实施科学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游戏和玩教具是他们认识世界、实现身心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学习方式。幼儿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紧紧抓住幼儿对动画的特殊喜好,能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如音乐活动《小月亮》一课,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创设情境,拓展幼儿思维空间,使教学活动丰富生动,处处引人入胜。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动画结合技术,营造了一种星空多彩的氛围,为幼儿学习歌曲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和准备。课件中小月亮在天空中停停走走,还时不时地向孩子们眨眨眼睛,歌词“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和画面相得益彰,让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同时又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歌曲中和小月亮做游戏时活泼有趣的氛围,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更大的活动空间

课改以幼儿发展为本,特别关注幼儿的主体意识和初步的社会知识的孕育,倡导为幼儿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会表达提供灵活多样的课程及活动空间。

现在,孩子们的学习探索活动已从课堂拓展到了家庭、社会,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在生活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自由自在地表现、表达,在生活游戏活动中轻松自然地学习。从平面的、相对单调的课堂走向立体的、丰富的、广阔的多元环境,从与学习环境单项的或多项的接触,到与学习环境放射状的接触,所有器官参与活动,他们感受到的信息量大了,信息的内容广泛了,全方位、大容量的刺激,激起了他们对知识探索的需要。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多元互动的建构实践机会。

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教学改革

首先,要加强教学环境的硬件建设,建设实用的多媒体教室,建设集广播、演示、在线讨论为一体的网络教室,加大幼儿园内部网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有线电视信号网、录像机、DVD、计算机等设备。

儿童心理学在线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活动 有效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60-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在小学阶段,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的我们应该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参与,从而让学生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呢?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和谐氛围,提供探究空间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新知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之上。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供多种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记忆表象。在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营造和谐的环境,促使学生在其中不断积累对新授内容有益的经验。这里提及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教师精心预设,一步一步逐步渗透,它需要一个过程去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作好孕伏,为后面的知识学习作好铺垫工作。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课伊始我先请学生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的分数,让他们任意的说一个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你是怎么得到的?多人回答后教师指出:不管是把谁平均分,只要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几来表示。由于教师所提问题是学生原来已经学过的,学生所举的材料和所讲的生活情景都是他们熟悉的,所以课一开始就显得很轻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顺利过渡到对新知的学习,这样不仅课堂气氛和谐;而且还为后面比较三幅图的单位“1”各不相同,可为什么都可以用分数2/3来表示,为学生揭示规律作好了伏笔,铺平了道路。

二、鼓励动手实践,体现探究价值

皮亚杰说:“知识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我们要想改变学生过去那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小组活动中主动去发现和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在揭示分数的意义这个概念之前先让同桌之间相互合作,利用手中的物品创造一个分数。并相互说一说你们是如何创造的?再全班学生集体交流:一个蛋糕、一张长方形纸、一个计量单位让学生口头交流; 12根小棒投影展示交流。在这个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分数的产生中逐渐抽象出单位“1”,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12根小棒分的时候,再次体验了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因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本身就是一个教学难点。实践操作是突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它能使单位“1”、分数的意义这些抽象概念具体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实现了数学课堂活动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

三、尊重个体差异,提高探究热情

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层次性包含两个意思,首先从学生方面来考虑,练习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让差生吃饱,让优生吃好,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其次从知识系统上来考虑,练习必须要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规律逐步加大难度。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的涂色练习时,首先让学生涂色表示每一幅图的2/3。先让学生涂色,然后提问:你能向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三幅图都可以用分数2/3来表示,可是涂色桃子的个数却各不相同呢?学生回答因为单位“1”不同。再追问:既然三幅图的单位“1”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分数2/3来表示?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搞清楚:是在把谁给平均分,找到是把谁在平均分(也就是单位“1”)真的很重要;接着反过来追问,目的是让学生发现只要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出其中的2份,都可以用2/3表示”这一个规律。正因为有了课伊始的孕伏,所以学生归纳总结的很轻松。

接着让学生比较涂色的2/5和3/5。创设涂色的2/5和3/5这个情境,除了是为了和上面的练习衔接、过渡的自然以外,还有其他的三个目的:第一为了引出单位,分数单位;第二知道什么是分数单位以及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第三分数单位还可以是哪些分数的单位。

最后比较涂色的1/2、2/4和4/8之间的不同。教师提问:既然单位“1”一样,涂色桃子的个数也一样,为什么表示的分数却各不相同呢?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涂色练习,使学生明确了要准确的表示一个分数除了要关注是把谁看成了单位“1”以外,还要关注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或者也可以说成是还要关注它的分数单位是几分之一,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做到使全体学生都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在编排习题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从而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

四、改编原有习题,伸延探究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越浓,越有利于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这样的特点,我们不但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习题也应力求形式活泼多样。因此,可以对教材中部分习题进行灵活大胆的改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儿童心理学在线课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建构;同伴关系;媒介技术变迁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论文编号】 1009―8097(2010)06―0011―04

如果把儿童的成长看作一系列在不同年龄、按特定顺序出现的发展任务,那么儿童同伴关系的建立就是这其中最早和最关键的任务之一。但长久以来,关于儿童的成长,我们“基本归之于生养长成,父母的生育养育,加上师者的诲教,即是一般人心中口里的生育、养育、教育之恩”。[1]儿童同伴关系显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仅有的一些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和同伴关系对儿童适应的影响这两大经典领域。[2] 本文则尝试从媒介技术的影响出发,思考在儿童同伴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媒介技术对之有何影响?媒介技术的变迁又会使儿童同伴关系发生什么变化?

一 印刷术发明前

不管是从生理特征还是从文化特征来看,童年应该是从来都有的,只是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形态。

就远古时期而言,当时关于儿童的记载早已散落难寻,但无论从生理还是文化意义而言,儿童显然一直存在。在当时极其狭小的生存环境里,儿童可以凭借自己的耳目直接感触生活世界。在没有出现真正的文字前,儿童之间只能依靠口语、手势或其他符号传播简单的讯息,这种讯息的传播频率和范围都极其有限,儿童之间的依赖性比较明显,是一个享受共同命运的团体。儿童同伴间的文化传递,就是在这种相互依赖中通过源源不断的信息传播而实现。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儿童与同伴间关系异常密切,但儿童所传承的文化大部分都来源于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这种传承中,长幼之间呈现出由支配性和权威性所构成的垂直关系。相对这种垂直关系,儿童与同伴间的水平关系要处于明显劣势。

即使到了农业社会,人们仍长期生活在同质家庭组成的村落中,村落间往来甚少。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流自然也局限于本村落或本族群内部。也就是说,儿童的同伴关系很大程度上必须顺应大自然的变化,儿童间直接接触,彼此知之甚详,容易产生感情。

总的来说,在印刷术(指古登堡发明的金属活字机械印刷术) 被大量应用前,儿童与成人在活动场所、信息接受途径上没有明显区别,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关注较少,较早地参与生产劳动,儿童与同伴间的关系相当一部分发生于劳动生产的背景之下。因为拥有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儿童间彼此熟知,不必多费口舌便可以心传心,从而混龄儿童间的同质性也较高。

二 印刷术的出现

约翰内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发明的印刷术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发展,古登堡使用的字母由铅、锌和其它金属的合金组成,它们冷却非常快,而且在转轴印刷时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印刷术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方面,以往较常见的混龄同伴关系大为减少,同伴关系越来越多地在同龄儿童之间建立。印刷技术普及之后,印刷物开始成为主导性的传媒,而且,印刷术的出现可以生产出大批量的教科书,从而使举办大规模公共教育成为可能。必须通过识字,儿童才能变为成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必须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也随之成为除家庭之外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机构。以前他们更多地传承从家庭或小范围内的文化传统和行为模式,现在许多儿童齐聚在学校里,在学校统一的办学方向、办学方式、教育理念、教学态度、课程设置以及考试评价下接受教育,因此在学校里儿童不仅获得了大量知识,也获得了在学校各种规则下与同伴相处的能力,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互动惯习。

这种情况下儿童的同伴关系往往具有以下其特点:(1)基于规则的互动;(2)有一种归属感;(3)形成群体自己的规范,包括如何穿着、如何思考和如何行动;(4)形成了群体成员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结构或等级组织。[3]儿童与年龄相似、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水平关系更为平等和互惠。在这种水平关系中,儿童有更多机会平等讨论、和睦商谈,然后决定是否接受同伴的观点,从而获得在垂直关系中难以获得的某些技能和经验。

另一方面,大批印刷物的出现使得儿童减少了与同伴之间的互动。因为文字思考强调线性论证、抽象和概括,因此印刷的文字看上去容易接近,但掌握起来并非易事。于是,不仅在儿童和成人之间,甚至在不同年龄段儿童间也被划出条条沟壑。在班级授课制度下,按照不同年龄层次,儿童被分成不同年级,儿童同伴关系的建立更多地发生在同龄人之间,不再像以前儿童的同伴关系建立在较广年龄段的混龄儿童之间。

正如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4]指出的,“自从有了印刷的书籍之后,另一种传统便开始了:孤立的读者和他自己的眼睛。口腔无需再发声音,读者及其反应跟社会环境脱离开来,读者退回到自己的心灵世界。从16世纪至今,大多数读者对别人只有一个要求:希望他们不在旁边;若不行,则请他们保持安静”。而在印刷术发明之前,阅读往往采用口语模式,一个读者大声朗读,其他人仔细聆听。

三 电视的出现

每种发明都使工具和文化之间产生了新型关系。相对于书籍而言,电视的出现具有一种解构性力量。因为对于儿童而言,电视节目是难以抗拒的诱惑,它的出现使得儿童逐渐接触到一个日新月异、信息公开的世界。虽然电视不是吸尘器,并非对每个儿童都有同样的影响,但还是可以将电视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从三个方面加以粗线条勾勒:

第一,电视向儿童提供了许多社会角色模式和相应的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媒介系统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是儿童不能亲身观察和体验的现实,儿童越依赖媒介的描述和解释。[5]过去,儿童认识社会角色的能力是极为有限的,年龄决定了儿童知道东西的多少。但现在电视以一套特定的符号系统与结构文法建构意义,并透过剧情发展、角色表现以及视觉镜头、听觉符号的交错展示,将不易被察觉的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儿童。而且,电视将各个年龄段的社会信息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不同群体和不同年龄的儿童,儿童通过电视看到了许多“真正”的但从未接触过的社会角色,从而能更深入地认识社会,学习到人际交流中的行为规范与沟通技巧,进而指导他们实际生活中与同伴之间的交流。

第二,从儿童同伴关系的总体来看,看电视势必使得儿童挤占出原先与同伴的交往时间,使得户外活动相对减少,和同伴关系相对疏离。尤其是那些不能从现实交往中获得令自己满意的社会支持和同伴关系的儿童,更容易花费大量时间待在电视屏幕前成为“沙发土豆”。“由于替代效应,儿童在某种活动上花费的时间越少,他们在该活动的各种技能的发展水平也会较差”。[6]那些“沙发土豆”从电视节目中求得精神慰藉的同时与同伴的现实交往进一步减少,越来越游离集体。

第三,从个别儿童或某个儿童小团体的角度来看,电视节目不仅可以提供儿童同伴间的谈话资源,也提供了某种程度的社会地位,是儿童同伴亚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因为即使最热衷于电视的儿童一般情况下也不可能没有现实生活中的同伴交往,相反,倒是某些电视节目很可能成为有共同兴趣点的儿童之间互动的话题,成为加强彼此认同感的动力。一个儿童如果没有看某个电视节目,就无法和同伴们谈论这个节目,也就无法进入这个小团体。这就迫使一些儿童热切地加入到观看某些电视节目的活动中,以获得某个小团体中同伴的认同,求得归属感。这种因寻求小团体中的认同感而建立的同伴关系有可能是同龄关系,也可能是间断性混龄关系甚至是完全混龄关系,显然不同于班级授课制下的按线性序列划分年级、班级造成儿童的同龄交往。

四 互联网的出现

互联网不仅提供不同的沟通形式和规模,还能够带来传统沟通渠道所无法实现的各种益处。儿童与沟通的同伴都可以直接从网络互动中受益。尽管对于网络如何影响儿童认知活动的情形我们仍然知之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介,为儿童提供了获取同伴关系的新型方式,扩充了同伴的交流模式,为儿童对同伴关系的角色期待、情绪支持以及在同伴关系建立过程中的行为模式提供了逼真的虚拟现实。

这种逼真的虚拟现实源自网络新技术对过去不同的交往场景的整合,使得传统的线性的分离的场景变成封闭的整合的信息系统。在其中儿童身体及其感官得以外化和延伸,从而为儿童营造出一个全新的视听媒介环境。这种逼真的虚拟现实为儿童的角色学习和角色实践提供了绝好场所,他们可以在虚拟情境中进行角色换位,并按照自己理解的角色规范进行角色实践。在网络中儿童可以找到自己的同伴群体――当然,这是一个相对松散的集散群体,这种特殊同伴关系迥异于现实交往中的同伴关系。这种虚拟情境既有虚拟世界的共性,又具有儿童群聚社区特殊的互动法则,为儿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群聚和交往方式。

虚拟现实系统将物理空间的各要素分解为人的主观感觉,从而达到通过电子信息传递感觉的虚拟现实的效果。[7]这样,儿童就可以从“身体缺场”走向“身体临场”,或者说,以技术身体的临场取代了生理身体的在场。这里所说的临场和在场不同之处是,临场并不着重身体是否寓居于建筑学意义上的明确的物理学空间,而更加关注儿童的感官和神经系统与媒介的紧密相连,是虚拟现实意义上的在场。这样一来,儿童的同伴交流就可能摆脱物理时间的严格限定,也能够避免对外在物理空间的绝对依赖,再加之国内建筑格局的改变,大部分儿童自幼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独居式的格局缩小了儿童的生活范围,甚至肢解了儿童正常的同伴关系,导致相当多的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同伴接触大为减少。

不过,在网络形成的友谊因为地域、即时性、真实身份等的限制也并不足以给一个人正常的社会支持,沉溺于网络中的儿童显然难以较好地整合自我,获得的人际支持大多数在其期望值以下,对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弊大于利。而且,网络关系并非儿童网络活动的主流,儿童更可能仅仅抱着随意的心态来发展同伴关系,因此这种同伴关系的建立基础具有脆弱性和短暂性,较难有实质性发展,只能将儿童的网络同伴关系视为网下同伴关系的延伸和补充。

亦有调查认为,即使有沉溺网络倾向的青少年,虽然他们在情绪管理能力、办事集中能力上都明显差于一般上网人士;他们的家庭联系较薄弱、网上安全意识较弱;但他们的朋辈联系则较强。[8]也就是说,即使是有沉溺网络倾向的儿童,其同伴关系中也并非是设想中的孤立,相反可能拥有更强的认同感――当然,这种更强的认同感主要源自有共同兴趣的同伴的社会支持。

五 手机的出现

在《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一书中,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对手机的分析颇有见地。他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说话和走路。可惜自人类诞生起这两个功能就被分割,直到手机横空出世,将这两种相对的功能整合起来。手机使得人类沟通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及时性和移动性特征,可以“延伸人的综合感官、扩展个人信息空间、建构公共话语平台、缩短数字鸿沟、模糊公私领域界限、混杂前台后台行为”。[9]那么,作为一种崭新媒介的手机对儿童同伴关系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手机出现伊始对儿童影响甚微。不过手机价格和使用价格的不断走低,中学生拥有手机已是家常便饭,小学生中也有相当数量的手机拥有者。因此,日新月异的手机功能对当代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毋庸置疑。手机的移动性和即时性使得儿童能够摆脱时空限制和对互联网的依赖,真正做到随时随地畅通无阻,同伴间的交流变得更为容易。与网络同伴关系相比,儿童与同伴的手机沟通一般发生在熟人之间,范围要大为缩小。

虽说价格和使用价格不断走低,但相比购买其他学习用品而言,手机仍是昂贵的奢侈品。家长之所以同意给孩子购买手机,大部分出于联系甚至控制孩子之虑,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事与愿违――因为手机的便携和使用的私密,儿童与同伴的沟通更容易摆脱师长的干预并将师长区隔在外。手机的技术性扩大了儿童与同伴间的私人空间,在此空间中儿童与熟悉的同伴群体肆意交流,构建起自己的新新世界。归属的需要与从众心理成为影响更多儿童追逐手机的重要原因,手机短信成为儿童进入某一群体并成为群体稳定成员的一个必要因素。

手机短信和手机的其他功能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连接儿童的公众领域与私人领域,让儿童在与同伴的人际网络中“永远在线”,双方的“暂时性缺场”和交流的非同步性也可以增进儿童与同伴的自我表露,深化儿童的同伴关系。同时,在使用手机与同伴互动的过程中,手机号码与手机拥有者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儿童可以随时随地联系到自己的同伴,拥有手机的儿童也在随时随地等待同伴的召唤。儿童与同伴间还能发明一套只有他们“圈内人”方能解读的“沟通密码”乃至一整套仪式化的行为。这种基于手机沟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伴关系显然具备更强的个性化意味。在这种儿童的同伴关系当中,手机的使用既可被理解为一种交流策略,又能被理解为扮演某种标志角色的社会整合手段。手机本身也在从沟通性的技术工具向赋权性的社会工具转变。在利用手机与同伴的沟通中,儿童不仅可以获取工具性社会资本,还能获取情感性社会资本。

就目前而言,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儿童使用手机都是一种被有条件关注的行为。正在使用手机或想要拥有手机的儿童们则在规范和限制的罅隙中不失时机、不遗余力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值得警惕的是,手机的存在在某些方面加速了儿童的生长与成熟,而在某些方面又限制了儿童的发展与自主,比如一部分性格孤僻的儿童,由于沉迷在自己幻想的角落里,仅仅通过手机与同伴交往,加剧了性格的孤僻。此外,一些儿童与同伴之间还会攀比手机,引发畸形的消费观,也会使原本亲密的同伴关系因虚荣心或嫉妒感而出现裂痕。

六 结论

一些司空见惯的表象背后,往往潜伏着难以解决因而悬而未决的历史和哲学问题。成长过程中每个儿童都离不开与同伴的交往,但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如此丰富、复杂和微妙,以至于我们常常缺少合适的词汇加以描述。“儿童与他人关系的不同性质对他们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有深刻的意义。因此,理解关系的形成是理解儿童发展的根本”。[10]尼尔•波兹曼[11]曾感慨“童年的消逝”, 大卫•帕金翰(Buckingham)[12]甚至惊呼“童年之死”,不管波兹曼的感慨是否夸大其词,或者说帕金翰的惊呼是否有点歇斯底里,他们确实指出了历史的一些根本性变化。

儿童的同伴关系始终存在且不断变化,即便当下的“童年”在媒介新技术的冲击下遭遇“褪色”与“消逝”危机时依然如此。媒介的变迁不断刺激着儿童以新的方式建构他们与同伴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儿童的社会角色扮演乃至整个社会化进程。变迁的媒介不断给儿童的同伴关系重新设定框架,这个框架对儿童的同伴关系而言,即便不是最核心的要素,也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后置背景。

参考文献

[1] 熊秉真.童年忆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34.

[2] 康春花,应晓菲.儿童同伴关系的聚类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0-45.

[3] David R. Shaffer,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623.

[4] [11] 尼尔•波兹曼著,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

[5] 卜卫.进入“地球村”[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54.

[6]. 张莉,杨帆译.信息时代的儿童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35.

[7] 张怡等.虚拟认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81.

[8] 李颖.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同伴关系[J].知识经济,2007(12): 94-95.

[9] 靖鸣,刘锐.手机传播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92-103.

儿童心理学在线课程范文第5篇

一、自主学习概述

自主学习,即在教师科学主导下,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式实现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的意义在于,学问是要自己学的,教师只不过指示道路给学生而已[1]。研究表明,善于自主学习的人,能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能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能够自主地对自己学习进行较为科学、系统和综合性的评价。Henry Holec就“自主”(Autonomy)阐述为:… autonomy as "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learning" and as "an ability or a capacity that needs to be acquired", rather than a process." … in autonomous learning "the learner should want to take charge of his learning.[2]" 由此可见,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习的自主性,它折射了学习者对待学习的态度和独立学习的能力;或者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的能力和意愿”[3];甚至是学习者不依靠教师而使用所学知识的能力[4]。就语言自主学习而言,“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所采取的行为或活动”[5]。而对语言学习本质的正确认识则是成功的自主学习者必备的条件[6]。学习的自主性是学习主体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的综合体现。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据此,自主学习也叫自立学习、自我教学或自我教育、自律学习等。

当代教育的自主学习,以知识点为中心,以能力测试为手段,以网络系统为教学媒介,集教、学、练、考、评等功能为一体。这种教学格局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借助现代化网络通讯手段可以随时随地登陆学习网站,在此,积极主动地致力于某个课程学习。学生从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开始,经历知识点学习、作业完成、课程测试、综合测试、学习评价与综合分析。自主学习之所以成为社会创新人才培养的十分有效途径,是因为这个学习过程有利于探究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创造性质疑思维,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有利于铸就勇于开拓创新的品质,有利于将自我兴趣与社会需要形成契合点。为此,近年来,处于持续探索中的高校入学考试,从根本上打破了昔日以学科知识立意命题、过于强调知识覆盖面、忽略知识运用的格局,转而以能力立意命题为主,增加知识综合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运用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去分析解决新情境、新材料与新问题,由此引领学生从立体方位探究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

二、建构主义学派对自主学习理念的阐述

以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 Piaget)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建构主义学派认为,知识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断重塑的,所有的知识都是由社会或个体建构的,学习本身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就是说,知识并不是完全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学生个体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筛选和整合,从而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整体建构。至于对知识建构的多少,并不取决于一个学生机械地记忆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而取决于该生依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或者说,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这种对认知活动予以有意识的注意被称为元认知监控学习。

建构主义学派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为教育课程改革开辟了新的途径,打破了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藩篱,把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建构主义教学的终极目标,以此促进学生生命个体与能力的最大限度发展。换言之,建构主义自主学习面向未来,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价值取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包括人、个性化因素、目标制定和检测、学习资源以及管理等。此间,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学环境的营造者出现,而学生则是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对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自我指导、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这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不可缺少。就自我评价而言,学习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进行判断和评价。当然,学习者要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在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在别人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在别人对学生个体的评价中,教师评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教学监督反馈诊断的作用[7]。

三、当前网络自主学习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

(一)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之间欠吻合

无可否认,由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国内仍有部分课堂教学存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现象。对此,甚至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教师传授知识、控制课堂学习活动以及评价学生学习是天经地义的[4]。如果教师把课堂上的责任转交给学生,教师会被认为是懒惰的或是不可思议的[8]。因此,在当下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把教案复制成多媒体课件(PPT),然后以课件播放的形式取代传统的课堂教?W。此间,几乎忽略了教学过程最优化:不仅要科学地组织教师活动,还要科学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9]。针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师可能只是笼统地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自主学习,以至于学生虽然乐在其中,但学习动机不纯,也不强。再者,虽然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进步、语言监控、课外学习等方面有了自主的观念,但是多数人在课堂活动、课程学习材料、课程评价等方面依然处于被动服从的状态。如此一来,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的预期就很难实现了。有鉴于此,就要通过展开科学活动的途径架起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之间的桥梁。

(二)对网络自主学习监控的弱化

虽然多媒体网络环境增强了信息双向化交流,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灵活性,但是,由网络媒介产生的时空分离,既弱化了教师对学生的监控,也弱化了学生之间的监控。这主要表现为:首先,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学生一般只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而无法了解班内其他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样,每位学生就无法受到来自学习集体的约束。其次,虽说多媒体网络带来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但对信息的筛选和利用却缺乏有效的监控,这就使得学生逐渐养成一旦学习内容结束、学习过程也就结束的不良习惯,哪能还谈得上在课后进行自我反思呢?这种对信息反馈的不重视,既反映了学生对监控和评价自己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6],又反映了教师对课堂缺乏有效的监控。当然,针对学生在信息反馈方面认识和实践的不足,可通过策略训练加以改善[10]。这些策略主要有:帮助学生制定教学目标、学习进度、选择课堂学习活动等方式,并要求学生对教师保持经常与及时的反馈。合理的反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就是说,教师在促进学习者自我实现并定期向他们提供帮助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反之,学生就很难正确地开展自主学习。

针对网络课堂的监控,依据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信息反馈原理,对课堂管理是否有效,既反映管理信息系统是否完善,也反映信息反馈是否灵敏、正确和有力,甚至反映课堂是否充满活力。其中,“灵敏”基于敏锐的“感受器”,能清楚地显示变化中的教学环节同教学计划与目的之间的默契度;“正确”源于过滤和加工感悟中的各种信息、情报和数据的高效能分析系统,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结果;“有力”,就是把分析与整理后的信息化作强有力的行动,从而改善自主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直至从根本上实现对自主学习的有效监控。

四、完善网络自主学习的几点设想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营造课堂氛围

以学生为主体。如今,学生已从传统的外部信息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或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现代的对信息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评价主体和内因,而教师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和外因,学生自主学习这个内因要通过教师及其他外因起作用。换言之,学生要依据自身条件、学习进度和个人倾向等,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由此实现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当然,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依赖心理依然存在,他们面对海量的教学资源往往不能有效地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不能有效地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不能有效地建立起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机制。有鉴于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十分重要。学生一旦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就具备了自我监控、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以教师为主导。虽然网络自主学习淡化了教师的传统作用,弱化了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传统角色,但是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要在学生自主学习中起宏观调控的作用。由于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过程又是情感过程,教师要将学生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凭借自身的教学阅历、知识沉淀与教育理念,在抓住重点和主线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挑选、取舍加工,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要将课堂教学引入生活,通过增加熟悉话题引发学生共鸣;要通过启发式和开放式的途径,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内部潜力,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以便他们抱着好奇、挑战的心态参与学习;要引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梯度地思考问题,由此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就高职英语教学而言,教师要熟练地掌握认知与元认知语言教学策略,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中的英美文化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令人满意的咨询。

以微课为例。教师要引领学生改变传统的文本预习方式,围绕学习目标和任务,针对课文大意、知识脉络、重难点、易错点等制作微视频,借助诸如短信、QQ、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条件引领学生对课文“微预习”;再通过营造一个真实的“微环境”,在情趣中培养学生的乐学精神,或在情境设计中,或在新课导入时,或在教学片段中,或在疑难点探究中,或在课堂测试中,或在课堂小结中,或在课后反思中,等等,由此帮助学生的“隐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围绕某一知识点、疑难点、易错点制作微视频,以“移动学习”和“泛在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以在线的“微课练”方式,以word文档提交方式,在微视频配合下,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求“查缺补漏”;提醒学生在课下对学习重点、疑难点、易错点等进行及时的梳理和学后“微反思”,由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效。

(二)自主性探究学习

探究性学习,最早由美国知名课程学者、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瑟夫?施瓦布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所作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Teaching of Science of Inquiry)中提出。它是一种开放性和参与式的教学形式,既不局限于一所学校或一间教室,也不局限于一门功课或几本书。虽然探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但是学生依然要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同时,根据自己的大胆假设,在动态中探索求知,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方法探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实践能力,完善创新思维,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相比被动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问题性、创造性、开放性与生成性等,是一种注重学习过程的自我体验、自我探究、自主探究、自我创新的自主学习模式,它有利于将人类的集体智力资源转化为个体智力资源,有利于培养人的终身学习意识,有利于优化人的社会情感,有利于提高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创造能力。

就高职英语学习而言,探究性学习是通过构建一个新型的、开放的、动态的、交互性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接近生活的虚拟环境中主动发现、探究和分析问题;或者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采用类似课题研究的方式,从生活中?_定研究目标或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2]。以酒店管理学习为例。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索到与酒店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传统风俗习惯、专业思维倾向、饮食习惯和当代社会的热门话题等,从而服务于酒店管理。相关研究表明,计算机多媒体具有声音、图像、活动图画等信息量大、多样化、储存易和交互性等优势,这便于项目教学多样化,便于将学科教学引向探究性学习。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英语研究性学习是网络环境与外语课堂教学、网络环境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和自然延伸。

(三)自主性互助学习

网络下的高职英语互助型学习,以E-mail、QQ、WeChat、BBS、Blogger等为教学媒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优化高职生个性、满足其内在诉求为目标,以合作意识、协作能力培养为宗旨,在职业模拟环境中习得英语。“学生毕业后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一定的听说能力、较强的阅读一般技术资料的能力和书写常用应用文的能力”。此处,仍以酒店管理学习为例。该专业高职生的未来工作是同来自国内外的来宾打交道,能够运用中英文独立地完成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用地道和娴熟的英文将所学的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准确地表达出来。这里面既有专业技能、用英语完成酒店服务各个工作环节的岗位职业能力,又有用英语与国外游客进行感情交流和沟通的人际交往能力。研究表明,高职生职业英语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英语平台互助学习。职业英语能力对优化高职生职业技术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自主性互助学习从互助形式来看,无论是师生互助,还是学生互助,师生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而是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合作、互惠互利关系。为此,师生双方要致力于营造一个互动的空间,以便教学双方良性互动、相互启发与共同探究。具体地说,结对互助是一对一的互助。小组互助是为完成一项共同任务,由3~5个学习水平参差不一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小组成员以自己的角色参与互动;组际互助以3~5人为单位,在独立小组内研讨互动的基础上,开展组际交流的互助形式。再以酒店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为例。以酒店各部门工作场所为载体,以前厅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商务中心服务、康乐服务和饭店商场服务六大板块营造情境;在餐饮服务中,又以预订、引客入座、点餐、餐中服务、结账离店的先后顺序营造情境。此间,教师以指导者、参与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布置任务,介绍策略,分组指导,参与互动,评价反馈;而学生则是接受任务,担任角色,收集信息,参与讨论,完成任务,提交与接收反馈。

(四)监控式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