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建设的重心

经济建设的重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建设的重心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第1篇

1.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景观同质性

现在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乡村出现了 “一条大路向前方,两边两排小楼房“的千村一景现象。”这就是目前中国一些地方新农村规划建设的现状。

我们在山东半岛地区一些农村地区调查中发现,当前一些地方在制定乡村规划时,陷入了误区。房屋建造完全没有章法可寻,只要有钱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想建哪就建哪。农村的许多村庄布局之所以存在上述这些突出的问题,成因比较复杂,但症结还在于“规划滞后”。在走访中,许多村民告诉我,他们很少听说过在农村盖房子还要进行规划,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盖房子,只知道只要不侵占别人的土地,自己想怎么盖就怎么盖,想盖成什么样就盖成什么样。

还有很多地方把城乡一体化错误地理解成农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趋同。农村规划设计失去了原来的文化,田园风貌荡然无存。特别是一些地方随着撤乡并镇、移民并村,建成的新村被规划得整齐划一。一些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汲取城市发展已有的教训,忽略了生态的维护,忽视了环境的保护,以致新农村成了新污染。因此如何用科学的景观规划理论来指导新农村的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2.新农村景观建设与农村文化景观的联系性

新农村景观建设。一定要做到规划先行的原则。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文化以及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个方面的要求进行。

新农村建设别的要推动文化建设。要很好地整合“乡村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在新农村景观建设中的作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要倡导多元性。坚守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精神,倡导个性。设计规划要充分的研究历史化、民族化、乡土化、个性化等问题,要弘扬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也是对历史对子孙后代的负责的态度。

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以外的具有人类聚居及其相关行为的景观空间;从构成要素看,乡村景观是乡村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从特征看,乡村景观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具有深远性和宽广性。乡村景观包括农业为主的生产景观和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以及特有的田园文化特征和田园生活方式。

3.新农村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保护性

首先,乡村景观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而且它和人们平凡的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因此,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优美的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大地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其次,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展开,农村文化保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不少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

再次要加快农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景观保护。保障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使历史街区和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有效遏制过度开发,加强保护工作名村能够保持其传统的文化氛围,不致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为新农村规划建设留住传统文化的根基。

4.新农村景观设计因地制宜性

根据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及的发展现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新农村的规划设计划分几个方向来进行。每个方向均可根据农村具体特征进行分类,使其能够代表新农村的个性,使之具有不可重复、无可替代的景观形象与景观特色。

当然无论对哪一种的分类中的农村进行景观规划,都要面对现实,详细的调查得到本地的地质资料、气候资料、历史资料及风土人情等资料的情况下分析研究,从自然形态、人工形态、社会人文、中整理既有的景观,也要挖掘出农村中的潜在人文、历史景观资料。

5.新农村景观设计时效的可操性

5.1地理环境为主要规划设计的依据

地理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的条件。优越、突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影响农村用地规划的空间的重要因素。地理环境的内容包括:地形地貌。农村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地形、地势、山石形态的肌理结构、山岭沟壑的平原草原的春华秋实等等。气候环境。空气阳光、气温、干湿等等。水环境。农村地区溪塘河湖的动静波浪、温泉飞瀑的纱雾珠帘、江海的浪花飞溅。

地形地势决定了农村房屋建筑景观的高低参差 重叠错落,造就了道路的蜿蜒起伏,交通的曲折变化,使绿色植物掩映衬托着建筑环境,能柔化建筑的几何形态过多的直线棱角;农村地区的水体环境,以其晶莹透明的色质、相对广阔的水面以及堤岸流畅动人的曲线,使视野明快,景色虚实相映,自然生动的景观环境。

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农村景观规划设计时,应该“因势利导”抓住地形、地貌特征。去加大利用,而不是去削弱这种特征。更加不能遇山斩山、遇沟填沟、遇曲取直、遇水掩土..........。

对这一类型的建设规划要从乡村和景观艺术系统设计入手,:从建筑外观上改造农村空间中相对要的建筑物形象。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统一形象设计和视觉规划沿街路牙、道路铺装设计及材料的更新设计主要的街道的绿化带的营造、草木花卉品种的设计。灯柱急门墙的地方、民俗造型,图腾传说设计制作。主要空间的环境山石、植物进行巧 用。保留和开发利用本地的古迹传说进行景观设计。

5.2以人文历史景观为规划设计依据

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上应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其居民的生活模式,使当地环境有机融入到所在城镇的历史人文环境中,特别是古迹区要在进行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注意保护原有的风貌。在规划拆迁时既要注意保留原有的寺庙、街巷、树木及传统的建筑形式,切实依据历史原貌修建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古典建筑,延续所在地区的历史文脉,又要将新建农村景观环境充分溶入这种风格,使建成后新农村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传统的沉积,又具备现代化的生活环境,满足农民对新农村人文氛围和社区功能的要求。

(1)历史人文景观的修复。新农村建设中对旧的景观形象改造时,要做到再现历史景观。对于当地年代久远但是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人文景观。进行修复的时候,应该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

(2)原有景观的改善。弥补传统景观环境的缺陷,根据历史资料再现原有的风貌。施以绿化配景和环境艺术品的安放,使其在形、色、质意境上与农村的原有的形象和环境保持一至。在整体环境中得到升华。

(3)景观的利用及引导旅游型新农村的设计规划。外出观光、休假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求。现代高节奏的生活环境,使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所人人们特别需要通过节假日回归自然。而拥有大自然这笔财富的广大农村地区。都是具有这样的基本条件和功能的。

5.3以农村产业构成为景观规划设计的依据

离开了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新农村的景观建设,就很难的。比如山东日照市有几个村庄就是搞的干干净净,每个农家的门口搞一个自制简易垃圾桶,每天有人收,这些村庄因为大多以养花草致富,所以产业景观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家家户户门前屋后房顶上,都是花草茂盛的景象。道路也没有硬化,就铺了沙子,小巷胡同用的当地的青石铺路,要远比水泥硬化生态美观的多。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问题;解决对策

1概述

经济的发展,农业是基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全面发展,下面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具体阐释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新形势下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措施。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1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在上世纪中叶被提出,当时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要解决吃饭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主要的方向是要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概念就是在吃饱的同时还有精神的享受,此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成了实现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本世纪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在全新的历史背景和指导理念下的一个综合性的农村变革的开始。纵观整个时代背景,我们提出建设新农村的理念,不仅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的急切的需求,还是巩固和增强农业主要地位,保障按时实现全面小康终极目标的需求,既是新思路,也是老想法。新思路就在于进入了这个新世纪,有新的发展诉求,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日益蓬勃,我们需要通过新农村建设,让农村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农村更好的融入和谐社会。2.2从经济学角度解析新农村。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优化和进步,决定我国要发展新农村,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增加乡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不断缩小与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做到区域化平衡发展,缩小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农业发展历经艰险,从传统的人力和畜力到今天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的推广,农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坚定前行,我国的工业化建设的资金和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农业的支持,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农民的辛勤劳作,才有了如今的工业化的腾飞,这是功不可没的,因此现在工业的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反哺农业,国家也在逐步加强对农村的补贴力度。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虽然有各方大力援助和支持,仍然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众多问题,我国的农业要养活十几亿人,耕地面积已经极为庞大,我国的耕地资源正在渐渐流失,适宜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匮乏,农村的土地还面临着被征用甚至遭到污染的侵害,农业人口和资源也在流失之中,脏乱差的居住环境在有些农村地区凸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农村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矛盾,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软肋,不解决农村的经济问题,不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就无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陷入瓶颈,放缓了前进发展的步伐。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农民素养的提升,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就要有新的思想,以及新技术的全方位的应用,只有用新的科学技术培养新型的高素质农民,让农民应用高科技技术,才能够更好地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新农村的建设还需要国家的支持,加强国家对它的宏观调控,因为市场存在滞后性、盲目性等缺点与弱势,所以不能够简单的进行市场的调控,还应该增强政府宏观的调控,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和控制,现在我们已然具备了城市助力农村发展的条件。

3新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农村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综合生产力低。当前很多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十分落后,道路交通、水电供应、水利条件都比较差,第一个是水利条件弱,不能防治灾害,大量的水利设施的投入不足,损害严重,设施老化。第二个是农田比例不够标准化,这使得总的生产力降低,难以形成较大的农业生产规模。三是有些地区城镇规划的公路都十分破烂崎岖,导致农村的资源很难转变成经济发展,农村基础的薄弱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3.2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村及组织运转日益艰难。近几年来,尤其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有很大一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缺乏规范管理,经济收入日益缩水,而债务却日益增加,使得村级组织运转困难,这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集体经济一直是农村大力倡导和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但是近年来由于管理制度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经济要求,没有新的发展举措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致使营收困难,经营乏力,农村居民的收入在逐年下降,如果遇到大的自然灾害,要承担加倍的损失和付出所有积蓄的代价,这给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和发展规划导致了如今的局面,没有把农村的生产力和创造的价值有效利用,资金和人才都在慢慢流失,农村的集体组织运转已经十分艰难,使得农民的发展信念产生动摇,不利于集体经济的发展。3.3农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效益低。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一些转变,市场需求多样化,转向生产高收益产品,导致农村的结构越来越不合理。许多农民盲目的跟随转变,不考虑自身优势,使得种植风险增加,不利于农业的稳定与发展。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市场需求与农民的生产劳动没有搭配衔接好,致使盲目跟风种植,导致供大于求,市场无法消化吸收,而其他产品则陷入供不应求甚至短缺的现状,农民的辛勤劳动化作流水,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经济效益降低,这就是盲目的进行农业生产,发展结构不合理带来的后果。3.4人才的缺乏,制约经济发展。任何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现在许多年轻人都想离开农村,去城市发展,这就使得农村人才严重缺失,农村只剩下老弱妇孺,使得其发展陷入困境。农村经济发展不完善,难以承担更多人的经济收入压力,迫使很多的大学生和农村闲散劳动力离家外出务工,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农村经济需要的建设人才都流失了,高效的生产方式需要新技术和人才,新农村的建设面临着无人可用的窘境。

4如何解决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4.1加大投入,加强农村设施建设。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投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投资的基本设施和环境。4.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设立集体经济分工,每个人都有固定职位,并且做好宣传与管理,强化科学管理,转变发展思路,不走落后于时代的老路,创新发展集体经济。4.3调整农业结构,实现经营产业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就是发展优势产业,去除劣势,不盲目跟风,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才是最好的,推进产品的多样化和优质化,使得农业产业结构整体提高,为农民提供经济保障。4.4引进专业人才,为农村经济助力。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鼓励年轻人来农村探索,政府可以出专项资金用来培养专业人才,前提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出一份力,鼓励那些学业有成的人才回家乡创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新农村的建设更要重视新农村经济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只有解决了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够更上一层楼,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张立英 单位:沈阳市康平县东升乡政府

参考文献

[1]孟建国.着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全国商情,2013(8).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技能经济;新农村建设;战略地位

中图分类号:F24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7)02-0023-03

一、技能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知本性”作用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有能力成为建设主体,惟其如此,才能把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真正落到实处。技能经济在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力、提升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前瞻性。 技能经济是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新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技能经济也是一种“知本性”经济。

(一)发展技能经济能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

我国农村现有1.5亿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9%[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当前,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与二、三产业就业岗位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缺少技能找不到工作处于“闲置"状态。就连我国相对较为发达的广大农村地区也不例外,如在北京市怀柔区,农村教育水平偏低,缺乏文化教育素质的农民劳动力具备初中文化水平的占农民劳动力总数的73.64%,没有任何技能或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力占70.50%[2]。没有接受较高文化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自身创新能力也差,只能滞留在传统的农业、林业生产领域,很难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和创设新的就业机会,更无法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较低的原始教育水平和自身的文化教育素质制约了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状况,在我国的广大中西部地区更是如此,使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缺乏技能而滞留在传统农业领域,或盲目外出找不到就业岗位,或临时就业而收入微薄。

(二)发展技能经济是提升劳务经济的根本途径

据报道,劳务经济占我国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超过50%,已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3年,湖南省劳务收入达441亿元,务工人员年人均总收入6000元,不少县(市)年劳务收入在5亿元以上,都数倍超出当年财政收入。比如,平江县2004年劳务收入达16亿元,是当年全县1.9亿元财政总收入的8倍多。外出劳务者中,30岁以下的约占55%,31~45岁的约占31%,46岁以上的约占14%。在广东的湘籍民工已达三四百万人,2004年湖南省转移到制造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以及批零贸易、餐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占外出劳务总数的80%以上。对全省2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0个农户贫困监测调查显示:2002年扶贫重点县农村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为14.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2.9个百分点,人均工资纯收入仅421.24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500元[3]。与此同时,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劳动力总量的5%。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影响了农民向国内城镇转移,更无法向国外转移。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劳务经济的成长又受制于农民的素质和技能。缺乏技能,使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受到制约,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更加困难,更无法向多结构、广领域、高层次、宽空间转移,而低层次、低水平的转移又严重阻碍了农民增收。

正因为如此,我国许多地方在提高农民技能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在“十五”期间,如淮安市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门类的农民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在全市195万农村从业人员中,平均每年集中培训农民骨干6万人,五年达到30万人;在全市1247个行政村中,每个村平均受训人数200名左右;在96万农户中,有1/3家庭户主接受重点培训。使受训农户能够有效运用一门、熟悉掌握两门、大体了解三门实用致富技能;使参训对象思想素质明显提高,生产方式明显改进,经营效益明显增强,富余劳力得以输出。如洪泽县通过2001年一年培训,使3万多农户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催生科技致富大户二千户,使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占80%以上,80%的农户运用科技当年受益。金湖县400余名农民,经过广告业务培训,勇闯京城,当起广告人,现已发展为金光大道广告有限公司,总资产2000多万,广告业务员年收入最高的已达10万元[4]。

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务经济已具有较长的发展过程,但其规模及其档次的整体提升,有赖于技能经济的发展。(三)技能经济将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从农民收入构成来看,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自1998年以来曾连续三年下降。其中,1998年比上年下降2.3%,1999年下降4.5%,2000年下降4.3%。近年来一些粮食生产区和纯农户农民的收入是负增长的。以2000年为例,我国纯农户和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户占农户总数60%,他们的人均纯收入是2010元,比1999年下降1%。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远低于同期GDP的增长幅度。据统计,1997~2003年7年间,我国GDP每年增长幅度分别为8.8%、7.8%、7.1%、8.0%、7.3%、8.0%、9.1%,同期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则分别为4.6%、4.3%、3.8%、2.1%、5.0%、4.6%、5.9%,分别相差4.2、3.5、3.3、5.9、2.3、3.4、3.2个百分点。这就表明,农民收入的增长已远远跟不上经济增长的步伐,经济发展没有使农民得到应有的实惠,两者是不同步的,呈现出一种相背离的趋势。

再把农村居民收入同城镇居民收入做横向比较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开始至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度出现了缩小的势头。但自1985年以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再度快于农民。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居民收入比率为1.5,超过2的极为罕见,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1以上(据分析,如果包括城市居民的公益利在内,这种差距将达到6∶1)。

根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资料,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2336元。收入在1000元以下为13.33%,1000~4000元为71.74%,4000元以上15.80%。如果按照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为特困,1000~4000元为中等收入,4000以上为高收入的标准,我国农民人均收入高、中、特困的比例为1.5∶7.2∶1[5]。因此,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从理论上突破,从实践中突围的关键时期。卢卡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农民教育程度对其收入的诸多影响途径中,通过提高迁移就业的概率所起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农民的教育程度越高,其获得非农就业的概率越大,相应地,其工资性收入也越高。据调查,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比没有参加培训的农民每人每年的收入一般要多200元以上。有关资料显示,城市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2.2年,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7年,两者相差4.5年。另据调查显示,有35.2%的人认为“外出就业前接受培训”非常有必要[6],他们认为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技能不但容易找到工作,而且报酬会比较高,不过他们最需要接受的培训内容为实用技能。在相同的教育水平下,掌握职业技能的农民工一定比不掌握职业技能的农民工的工资报酬高。

在目前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相差不大,从事的工种普遍技术性不高的情况下,技能水平对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7年第2期2007年第2期(总第146期)李云才,陈晓红等:技能经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农民工工资报酬的决定性作用更大。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劳动者的技能,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它不断孕育和催生技能经济的发展,它必然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二、发展农村技能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一)技能培训经费应列入公共财政支出

据研究,农村小学教育对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会抵消收入的增长[7]。那些只接受了小学教育的农村居民,外出打工获取工资性收入和其它非经营收入的概率太小,因此,多停留在农村和农业活动中,从而导致农业从业人口人均收入的增量稀释和下降。中学教育对各地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各地区农村生均教育经费的支出对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重几乎都在2.5%左右徘徊,明显低于《纲要》4%的要求,而联合国的建议是6%;同样,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一般在12%~13%左右徘徊,也明显低于《纲要》中15%的标准。同时,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展却很快。相关研究显示,教育培训投入占我国全部人力资本投资的72%~73%,而个人和家庭的投入在2001年已经占到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总量的55.79%。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1999年仅学费支出一项就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7.3%,达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1.25倍。2003年大学本科生一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平均约需1万元,而同期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2622元[8]。另据调查,农民参加一个为期2~3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班,一般支出要上千元,这对还在求生存的多数农民来讲,只能望而却步。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培养农民技能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应把农民技能培训经费列入公共财政支出,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分批次向农民提供免费培训服务。

(二)提高技能培训的层次

在当前结合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开展复合型技术培训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单一的技能培训已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对就业培训的要求进入复合化阶段。要改变过去在培训中单一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质的提高的传统做法,不单纯为培训而培训,要提高培训的效能,学以致用。注重开展引导性培训,增强劳动力的市场意识和不断学习意识,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本领;要研究培训科学技术转化的可行路径,大力开展“定单式”培训,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发展什么产业就培训什么技术,使受训劳动力直接就业,并建立就业后再培训机制。(三)对技能培训对象实行有序转移

有序转移是强化技能培训的重要手段与保障措施。有序转移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产供两地的联接性以及转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能吸引受训农民群众参加培训,提高他们自觉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求知欲、求技欲、求能欲。与此同时,职能部门要更好地加强服务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劳力转移主管部门的服务功能,为广大受训对象提供训前、训中、训后服务,实现有组织、有计划、有管理的有序转移。

参考文献:

[1]林锟.如何解决农民工培训问题[J].甘肃农业,2005,(1).

[2]彭华.怀柔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3).

[3]田梦飞.湖南农村劳务经济现状与营销对策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8).

[4]管曙光.富裕农民与减少农民从淮安市的实践看“三农”的出路.群众,2003,(3).

[5]曹艳杰.影响农民收入提高的因素及对策选择[J].特区经济,2006,(5).

[6]黄祖辉,许昆鹏.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对策[J].浙江大学学报,2006,(7).

[7]邹薇,张芳.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8]谢勇.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的代际间传递[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4).

Skill Economy's Strategic Significance in

Building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LI Yuncai, CHEN Xiaohong, LI li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 建筑 设计

医疗建筑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它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人们对医院就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被视为服务产业的医疗产业在全球趋同于市场经济的时代,已经从单纯的社会福利性质转变为企业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过去的“患者”概念转变为“顾客”概念。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观点,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的环境,使病患在治疗期间感到愉悦、温馨,使医护人员保持平和心态的空间,如何组织高效率、快节奏、低日常运行成本的人流路线,这些都是对现代医疗建筑设计者提出的新要求。

1总体建筑设计

医疗建筑优劣首先取决于设计的总体布局。设计一个小差错就可能在医院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甚至整体的瘫痪。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要实现医疗建筑设计,总体布局设计尤为重要。

1.1基地概况

基地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东北紧邻军工路,东南靠近周家嘴路,西北临近控江路。东为中环高架,西为铁路线。基地沿南北狭长分布。基地内分二期建设:一期为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二期为安图医院公共卫生分院。

1.2设计指导思想

现代医院大大扩展了服务内容和业务功能范围。特别是综合性医院担负着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职责,而且还提供保健护理等服务项目,医院平面总体布局自然就变得更加复杂。这使医疗建筑的设计范围已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专业领域。设计者需要掌握医院流程的相关知识,了解各诊疗部门运作的特点。一是讲究建筑的序列与机理。二是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建筑与绿化的融合。三是考虑城市对建筑的要求,建筑群形成一组城市雕塑。努力开发适应城市发展,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愉悦建筑空间。在军工路一侧展现出一个简约大气、和谐人性的建筑空间,而基地内部通过建筑物有序的变化布局,加以环境、绿地空间与之的完美结合,显现出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环境与人和谐共存的空间感受。

1.3总体布局

该基地东面沿军工路为20M绿化带,基地内拟建一幢精神卫生中心综合楼、一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楼、一幢安图医院公共卫生分院。在军工路、控江路,在两条路上分别设置出入口。以满足三幢建筑不同功能的需要。做到人车分流,洁污分流。为防止在医院内交叉感染为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医疗活动顺序、过程为主要依据来设计各种人流、车流路线,这是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合理人流、车流路线既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医疗建筑人性化体现。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医疗建筑逐渐成为融于环境、人类的建筑,在设计中更为关注人的感受,迁就人的行为。基地通过公共开放绿化带,来阻隔内环高架与铁路沿线的噪音,同时为基地提供人性清新的绿色舒适空间。为来此就诊的病人提供舒适放松的环境,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精神卫生中心布置在基地南侧,一方面方便分期建设,另一方面中心部位便于精神卫生中心对病人的管理。

2单体建筑设计

2.1平面设计

该基地内拟建三幢建筑,其中精神卫生中心两幢(综合楼、住院楼),安图医院公共卫生分院一幢。如图:2―1

2.2立面设计

在立面风格的造型手法上,采用了简约现代的造型。强调雕塑建筑的坚实安全感。同时注重医疗建筑对采光的要求。开窗采用深进深出的设计手法,简洁大方、现代,从而打破零碎,注重实体凹凸变化,以及光影和时间的同步变化,丰富中见浑厚。

3交通流线设计

3.1总平面交通流线设计

人车分流和洁污分流原则,车行流行分别从控江路,军工路进入基地,其主要为医院内部后勤服务,有机的组织地面交通,从而达到人才分流,洁污分流,各个流线互不交叉。统一性原则,遵循组织交通,合理分区,创造观景的三统一原则进行路网规划。便捷性原则,以主导性为主使道路尽量直达,以车流为主适度的曲折,达到减速限速提高环境的完整性。合理性原则,道路尽量位于基地外侧,以提高小区内部的安全性与环境舒适度。舒适度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越草穿林,曲折幽静,对景生情,营造停留空间。基地沿街道路设,临近控江路设安图医院出入口,在基地东侧军工路设计精神卫生中心出入口,车库出入口尽可能临近主入口,减小了车辆内部的干扰。如图:3―1

图:3―1交通流线

3.2建筑外部交通设计

建筑外部动态交通从主要形式分可分为车流和人流两种。细分可将车流分为急救车流、门诊车流、出租车流和服务车流。人流可分为医护、门诊、急救和探视。在一般的医院中,车流与人流重复交叉,不作分流处理,往往人车混杂,交通环境恶化。并且车流与车流之间、人流与人流之间也难以有效组织,造成人流流线复杂,不能迅速抵达目的地。静态交通主要是机动车停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两种。外部交通的彻底解决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法考虑。总平面布置中可考虑急诊与门诊人口分设,单独留出急诊“绿色通道”。利用目前建筑设计中主人口往往设在2层的做法,考虑人车分流,人与车流分别利用不同高差的道路,形式立体交叉,立体分流。留出医护人员单独出人口,实现医患分流。充分考虑机动车拥有量的大量增加,结合人车分流,将停车场库放人地下。本工程设有地下车库,机动车位136辆。如图:3―2

图:3―1外部交通分析

3.3建筑内部交通设计

在医院建筑功能组织中,内部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牵扯到医院的医疗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及智能化管理的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在交通组织中,也要动态得考虑医院的发展变化,为新的运行机制留有余地。创造出良好的建筑就医环境为病人服务。在设计中,应明确医护人员完整独立的工作区域,符合专业学科细分、边缘学科渗透、功能区域可变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终达到目标明确、流线清晰、联系迅速、医患分流、各自领域不被穿越,建立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医护人员方便使用的医院诊疗环境。垂直交通主要依靠医用电梯,解决病人和医用人员的垂直动线,紧急情况下,每层至少有两部封闭楼梯解决防火疏散的问题。污物和食物依靠独立的货梯和食梯单独运输,各动线之间互不交叉。平面交通主要依靠复式走廊和中间走廊来连接组织各功能的联系。

4环境设计

在总体布局过程中除了要合理组织各种路线流以外,还需要设计者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公共空间为患者在治疗期间提供适合休养的医疗环境。医疗建筑不仅起到作为一个治疗装置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和现代医疗科技一起共同促进那些人类本身就具备的“治愈力”。这一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室内外公共空间的精心处理。

4.1总体设计原则

医院是为患者存在的,患者作为其服务对象,除了要治愈肌体上的病患,心理、精神状态的康复,也同等重要。因此,医院在室内外环境设计上我们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注重创造自然、环保、节能的绿色医院环境,追求优质的室内外环境品质,和自然生态绿化系统,并注重房间的自然采光通风,使患者尽可能地享受到绿色。其次,在门诊部和住院部底层人口大厅,不局限于设立鲜花礼品店、小卖部等服务,而是将银行营业部、餐厅、商店、休息厅、儿童娱乐屋、网络查询处等公共服务设施引人医院的公共空间。甚至在空间形式上采用酒店惯用的“共享大厅”概念。另外,由于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患者挂号、分诊、交费的等候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减少了公共服务空间拥挤现象。再次,强调绿色建筑设计准则,运用生态原理、理念和方法,来研究和发展医院环境设计,努力形成健康的医院环境。

4.2室外设计

室外引人集中绿地建设,为医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植物绿化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自然景观之一。植物绿化可以调节空气质量,降低污染,改善人的机体功能,调节患者的情绪和神经。总体布局上,运用绿化带将建筑群与城市快速道路和铁路线隔开,营造一个绿色自然的清新环境。各个单体建筑之间,我们运用绿化带和院落隔开,给就医等待的患者提供一个室外活动的场所,放松心情,舒缓紧张气氛。让患者进入到基地后有马上能够进入舒适放松的就医环境。在医疗建筑中,利用绿色植物对建筑人工环境进行调节和改善,可以创造更为健康、舒适的医疗环境,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如图:4―1

如图:4―1景观绿化

4.3室内设计

建筑室内环境强调绿色设计,室内种植庭院,局部种植小环境,模糊室内外的感觉,以及注重自然采光通风,清新色调的墙面,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人性的就诊康复条件。可以用不同色彩区分空间功能的做法,将空间分割成块,在同一空间的整体以同一色调装饰,既满足患者的心理情感需求,又简便易懂,有助于患者了解医疗建筑内部整体布局。就连医护人员制服的颜色也是精心设计的,以暖色调为主,改变人们心目中传统医护苍白、冰冷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距离,使其产生信赖,与之积极配合治疗。

经济建设的重心范文第5篇

【关键字】历史环境;新建筑;规划设计;基本原则;规划手法

21世纪是中国的复兴时期,是中国国力的恢复时期。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更新速度加快。很多城市都面临着结构不合理以及物质老化、功能性衰退等现状,为了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必定会对城市中的旧城进行更新建设,城市中的很多历史空间就在一次次更新建设的过程中被破坏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面”的毫无个性的城市空间,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新建筑的设计和旧建筑空间没有协调统一。因此,我国城市在发展的时候,必须对新建筑和城市历史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保证二者的协调性。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环境中新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以及基本原则,然后阐述了历史环境下新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法。

一、历史环境中的新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座城市都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中,只有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证城市的发展。城市建筑是城市标志性因素,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城市建筑总在新老更替的不断变化中。由此可见,城市历史环境和新建筑之间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只有在历史环境中不断的进行新老建筑的更替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不过在这种新老建筑更替的驱使下,常因为种种主观原因,没有协调好新老建筑的关系,导致很多老建筑群被严重损毁,造成城市历史环境被严重破坏,很多历史文化元素被毁去。

(一)城市功能的突变

这里所说的城市功能的突变是指城市历史环境中,由于建筑的使用功能相互冲突造成城市历史风貌被破坏,这种现象在大型城市的建设中最为明显,常常因为新建筑的植入导致新老建筑的功能不能相容。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破坏

城市形态的破坏是指在城市的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和遵循城市发展的历史格局,没有完全继承城市发展的历史形态,且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对整个城市的整体布局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导致部分建筑物的位置设计不当,严重破坏了城市的形态。城市空间形态的破坏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拓宽城市道路,一是大体量建筑的建设。

(三)城市高度轮廓的冲突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的规模和速度不断增加。这些规模和速度的增加远远的超过了我国国民对建筑的审美要求,建筑物的体量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城市的轮廓特征和天际线随着建筑物的体量和高度不断的改变。但是没有审美理念控制下的城市发展,城市高度轮廓已被严重的破坏。

(四)城市建筑风格的混淆

城市建筑风格的混淆是指建筑设计师没有真正的对城市历史环境中的建筑物进行充分的分析,在新建筑设计时盲目的模仿、生搬硬套。比如,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新建筑时没有对其周边的建筑进行分析,在建设中生搬硬套传统建筑符号;有的建筑师盲目的模仿抄袭西方古典建筑物的细部,导致“欧陆风”盛行;或是在设计时采用折中的方法,没有设计出固定的风格等。这些原因都严重的破坏了城市的风格。

二、造成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法规缺失

目前我国关于保护城市历史环境的法律法规多由国务院及其相关的部委或是地方政府颁布,很多规定、通知、指示、办法等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出现,缺乏正式的立法程序,严格说来关于保护城市历史环境的法律文件较少。同时,法规制度没有针对我国当前的国情而制定,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较差,因而导致很多法律规定无法在实际情况中落实到位。

(二)开发商利益的最大化

开发商是建筑风格取向的主要决定者,很多建筑开发商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获取更好的区位优势,期望在历史街区建设新建筑。这就造成建筑开发商和历史城区保护之间产生了矛盾。在开发商占据上风的时候,历史街区就会被严重的破坏。

(三)建筑师的专业能力不足

部分建筑设计师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不足,在设计建筑时,没有对城市历史环境充分了解和认识,没能将新建筑的设计更好的融入到城市历史环境中,从而导致新旧建筑不和谐。同时,国家对建筑设计师设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建筑师随意创作,致使建筑风格不统一。

三、历史环境新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必须建立在新建筑与原有历史环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在城市历史街区创作的任何建筑,都必须要对该地区历史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尊重历史环境,鼓励在不伤害历史环境的基础上,追求新建筑的多样性,突出时代的多元化特征。

(二)时代性原则

城市建筑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准确的传达一个时期的文化精神。建筑设计师应该重视建筑这一功能,并加以利用。保证在历史街区所创作的建筑物不但能够充分延续古建筑的风格,同时也能够表达现代建筑的涵义。

(三)本土性原则

不同地区的建筑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与当地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气候环境、建筑建材等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城市历史环境中的建筑是该地区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相结合的产物。建筑设计师要充分利用这点,新建筑的设计要创造具有本土特征的建筑物,使新建筑富含地区文化和历史精神。

(四)创造性的使用历史手法

在新建筑的设计时杜绝照搬历史形式,应该创造性的使用历史手法。如果对历史形式进行生搬硬套,极容易导致建筑物形式死板,很快就会被淘汰。

四、历史环境下新建筑的规划设计手法

(一)严格控制建筑体量与高度

建筑体量和高度是影响城市肌理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对这两个指标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建筑设计时,应该对历史街区进行仔细的考察和分析,确保新建筑的尺度不会损害到城市的肌理。

(二)注重屋面处理

现代建筑大多是平顶式,彻底忽略了屋顶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屋顶所创造的肌理,能够对城市起到装饰作用,同时也能够凸显建筑物的个性。在历史街区,所设计的建筑物必须重视对屋面的处理,充分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打造特色屋顶,建造美丽的天际线。

(三)沿街立面处理

沿街立面是城市历史街区中非常重要的存在,是联系外部城市空间与新建筑的桥梁。在设计新建筑的沿街立面处理上,必须保证新建筑与旁边的建筑物协调一致,保证原有历史环境的完整性。

(四)选择适当的外观材料

在城市历史街区建立新建筑,必须要选择适当的外观材料,保证新建筑的基调和原有城市空间相符。根据历史街区的具体情况,尽量选择素雅、含蓄的外观材料,重视微观层面的分割方式,保证新建筑与相邻建筑的视觉性能够达到一致。

(五)加强新建筑与历史建筑的间接呼应

同时,在城市历史街区建立新建筑时,应该加强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之间的呼应联系,充分利用新建筑周边的人文风景,处理好“借景”、“对景”等视觉关系;充分利用城市历史街区的人文资源,促使新建筑与历史街区景观的和谐统一。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历史环境中对新建筑进行规划时,必须要充分尊重历史、保护历史、利用历史,保证新建筑的插入不会破坏城市的肌理,不会影响的城市天际线,确保新建筑的风格与历史街区的旧建筑保持一致,而不失个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