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概念的在线课程

新概念的在线课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概念的在线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概念的在线课程

新概念的在线课程范文第1篇

照**区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我参加了**干部教育在线学习。相对于传统面对面式学习,"**干部教育在线学习平台"依托网络,采取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考核方式。这种全新方式和大量新的内容给党员干部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随着全区在推进新型现代商贸区、科技创新示范区、山水生态宜居区、文明和谐首善区"四大建设"过程中,日常工作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问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深感要加快更新知识速度,必须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我通过在线学习对基本理论、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情况、党的建设、干部成长、省情省策等相关知识和理论有了进一步了解。此次学习活动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主要感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学习意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增强学习主动性

俗话说,学习可以使逸者得勤,昏者得明,迷者得醒,丧魄者得救。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学习更是提高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决策水平、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知识改造、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知识和信息日新月异,报纸上、因特网上每天都有大量新鲜知识,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如沧海一粟。同时,在工作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在不断涌现。因此加强学习是政府工作对党员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力武器,是新的形势下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法宝。学习能促进思维创新,思维创新能促进水平提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随着出现的许多新概念、新思想、新问题,深感要加快更新知识速度,必须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科学安排,克服工学矛盾困难,努力提高学习效能

"**干部教育在线学习"紧跟时代潮流,采用了目前越来越流行,也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接受的远程教育模式,这种学习模式突破了面对面式授课,使整个学习变得灵活便捷,可以连续多次进行同一课程的学习,极大地缓解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本人为了加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完成规定的学时,修完规定的学分,主要从以下几点来提高学习效能:首先是根据要求完成的学时数制定月度学习计划,每月学习哪些课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合理分配时间进行学习,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克服工作带来的疲劳,把学习当作一种休息方式,利用工作间余和个人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做到学习不放松;三是增加学习次数,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每次学习安排时间不长,大约在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保证每次学习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四是强化学习效果,通过做课程试卷,写学习心得,对不理解的地方反复听讲,从而有效巩固了所学知识,增强了理解和记忆。

三、联系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积极发挥学习的指导作用

新概念的在线课程范文第2篇

/

关键词 生物学 概念 概念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由美国McGraw Hill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学核心理科教材《生命科学》(Life science)系列《生命的基础》、《人体》、《生态系统》、《微生物和植物》、《动物》共5册,于2011年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编译出版(以下简称美国教材)。根据美国教材编写的特点,关于概念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该教材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设置了不同的栏目来围绕概念帮助学生学习(图1)。每一个栏目都服务于概念的学习,体现概念学习的重要性。

1 美国教材各栏目设置围绕概念学习特点分析

1.1 概念学习前

美国教材在学生概念学习前,设置的栏目侧重于确定学习重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概念学习情境。

“内容提要”栏目以简洁的方式从本章内容的核心概念出发,从概念的某个方面进行介绍,锁定所要学习的内容。

“导航实验”位于每章篇首,主要为概念学习提供情境而服务,大量的感性材料均源自生活中的实例。如:为学习“性状”这一概念,引导学生调查“在你的身边谁拥有酒窝”,通过学生亲身的体验,探索概念的实例。

“折叠式学习卡”以一种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理清概念学习的思路。它将折叠纸手工艺与生物学概念的学习创造性的结合在一起,简单、易行、趣味十足。如本教材围绕“细胞”这一概念,设计了帮助理解细胞主要类型的折叠卡。学习正文时,在相应标签下记录细胞的结构并进行区分。折叠式学习卡的用途贯穿了概念学习的始终:学习前,制作学习卡;学习中,完成学习卡上的概念学习任务;学习后,用于复习巩固概念,加强概念记忆。

章前栏目“学习准备”,围绕本章核心概念设计了一系列以句子形式呈现的为探测学生前概念的“观点”。这里的“观点”即是对概念的各种解读。学生概念学习前,作出判断;学习后,重新判断,如有变化须说明原因并修正错误“观点”,直至正确为止,最终将正确的“观点”作为自己的阅读指导。显然,这种安排能有针对性地完善学生头脑中的日常概念,修正迷思概念,帮助学生实现概念转变。

节前栏目“学习聚焦”,聚焦于回顾已学概念和提示新概念。概念回顾中的概念通常是易于理解的或者是先前学习过的概念。通过“你会学到什么”、“为什么这很重要”激发学生学习新概念的动机。新概念名词在正文中均标以黑体,非常醒目,由此也暗示了学习的重点即是学习这些新概念。

1.2 概念学习中

在学生概念学习中间阶段,美国教材通过正文、插图及旁栏,从概念的定义、例证、外延等角度让学生理解概念。

美国教材正文的每级标题均由概念名词、概念偏正短语或者概念句子等形式构成,将正文内容串联起来。正文围绕概念学习有如下特点:① 发挥核心概念的统领性。如将“遗传”作为章节标题统领等位基因、伴性遗传、基因工程等其子概念或者相关概念的学习。② 运用多种概念学习方式。依据不同概念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上位学习(如:基因突变、遗传等进化)、下位学习(如:生物细胞)及并列结合学习(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等)。③ 善用插图补充概念定义。正文中的概念定义通常是简洁的句子,但是几乎每一个概念都配有相应插图进一步举例说明,大大地扩充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便于理解概念。

插图提供的是一类形象直观的材料,以例证的方式辅助正文中的概念学习。对于具体概念,插图主要提供相关概念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如神经细胞、真核细胞)或者模型图(如DNA);对于抽象概念,插图主要提供相关概念的过程示意图(如有丝分裂)或者相应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如为不完全显性举了栗色马和浅栗色马杂交的例子)。另外,还利用表格梳理和比较概念,如孟德尔比较的性状等。

“结合”栏目为生物学概念的学习提供了多学科、多方位的视角。涉及的学科有社会科学、健康、语言艺术、环境、历史、天文、物理、化学、地球宇宙科学等,如结合语言艺术――英语的进化,此外还介绍了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如肿瘤科医生、助产士、营养师等。

旁栏“迷你实验”通过实践的方式巩固已学的概念。迷你实验仅由实验过程和分析两部分组成,展现了实验的核心内容。迷你实验可在实验室或者家庭中做,简单易行,并涵盖了不同类型,如模型类――“细胞质模型的制作”、技能类、“解释多基因遗传”。迷你实验侧重于从训练学生的科学技能角度强化补充概念,贴近学生的生活。

“科学在线”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其他栏目的辅助;另一类是作为正文中的概念背景及相关概念学习的拓展,以旁栏形式出现,包括话题和活动。话题即是概念名词,如稳态、病毒再激活等。活动则是提供问题情境,以任务驱动学生搜索概念的相关信息。

1.3 概念学习后

经过概念学习的导入、理解阶段之后,接下来就是围绕巩固、练习、应用概念阶段。

美国教材“实验室实验”栏目强调结合科学方法运用概念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如“色盲测试――形成一个关于男女色盲的普遍性的假说”,还有利用互联网、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的实验。通过解决问题,可以不断完善和修正前概念,实验室实验正是通过让学生动手做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进行学习的。

家庭实验室――来自厨房、装废品的抽屉或者院子的实验。它位于美国教材每册结尾部分,通常是4~7个。通过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如“卷舌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提示科学概念是日常生活中常会用到的,它不仅仅用于课堂,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美国教材中的“章节回顾”、“学习指南”、“标准化测试”是为梳理已学概念,通过及时练习巩固概念而设置的(表1)。概念学习后期,加强记忆,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准确度,最终落脚到概念的迁移。

1.4 美国教材中概念学习的特点

1.4.1 强调以概念为中心

纵观这套美国生命科学教材,它将生物学概念作为一条主线编织学习内容。无论是以显性方式,如概念回顾、新概念、形象化概念图、概念检测等直接强调概念学习,还是以隐性方式将概念的学习蕴含在实验、练习中,都是在围绕概念进行学习。这充分体现了生物学概念在生物学知识学习中的核心地位。

1.4.2 关注概念的学习路径

美国教材关注了概念学习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概念的引入、理解、巩固应用。学习前,明确目标、提供情境、探测前概念;学习中,多方位、多角度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习后,总结、梳理概念,构建知识网络,练习、巩固、应用概念。把握了概念学习各阶段的特点,关注了概念的学习路径设置栏目。

1.4.3 强调结合科学方法学习概念

生物学概念是抽象思维的产物。美国教材强调结合科学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形成概念。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获取经验性材料的方法和理性思维的方法两大方面。前者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模拟法,这些在美国教材实验栏目中普遍涉及。后者则主要包括逻辑思维、数学方法、模型方法等,在美国教材中,几乎每个栏目都包含有目标动词引导的问题,如:解释DNA是如何复制的;模型模拟遗传学中的概率等。这也正是对概念学习方法的一种显性指导。

1.4.4 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概念

美国教材设置的一系列栏目,尤其是折叠式学习卡、导航试验、迷你实验、实验室实验、科学在线、结合栏目等,特别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学习,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该教材从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自主进行科学探究,及时修正错误概念,还能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概念,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 对我国教材如何体现概念学习的启示

2.1 关注概念的呈现和表述

美国教材在概念的呈现和表述上,既有使用概念名词,运用陈述句来传递概念,如正文、章节回顾、学习指南,也有直接采用完整陈述句的方式表述概念,运用陈述句来探测学生前概念,判断概念掌握程度,如学习目标中的“观点”、习题中的概念检测等。这启示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概念呈现方式,促进概念学习。

2.2 充分利用插图、习题补充概念的学习

通过生物教材中的插图为概念提供形象化、具体化的例子,选择恰当的图像数量、类型、内容,与正文的结合方式,与习题的配合形式等,都将有助于概念的学习。习题是学生巩固概念的重要形式,是对重要概念学习的完善和拓展,设置概念形成各个环节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和理解概念的各个侧面,通过练习,对重要概念进行辨析、迁移。设计明确针对概念的不同题型尤为重要,形象化概念图就是很好的示例。

2.3 注重运用批判性思维建构概念

概念的学习是从错误概念到科学概念的过程,此过程包含着批判性思维的运用。美国教材通过导航实验、章节回顾、习题中的批判性思考,正文中穿插的“想一想”,还有文本中体现的批判性精神如独立自主、充满自信、乐于思考等这些栏目内容来解读概念。同时,注重运用批判性思维建构概念,也是改变机械、被动学习概念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

新概念的在线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课;中职数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论文编号:1647-2117(2015)05-00130-02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近年来,美国兴起的“翻转课堂”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1]“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是从“翻转课堂”涌现出的新概念,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中国。微课(Micro lecture)由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在线服务经理David Pen rose首创,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有学者将“微课”定义为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流程中,可汗式“微课程”是指记录教师给学生讲授课程内容的一段10分钟以内的“微视频”。[2] [3]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微课的出现,就是时代变化引起的教学系统的新变化。“微课”或者称为“微课程”,是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而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人们发现,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到来了,这种录制教师上课的“微视频”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辅导疑难”教学组织流程相结合的“微课程”开始在国内流行。

微课在中职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2012年11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正式下发通知,举办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至此,微课迅速地完成了从小学、中学到高校的覆盖,但是中职中专学校大规模开展微课活动的步伐却显得有些迟缓。2013年9月,广东省技工教育讲坛邀请专家主讲“移动微课的实施与教学互动”,对中职中专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4]数学教学,尤其是中职数学的教学始终难以打破传统的、单调的教学模式,导致中职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有些甚至达到了厌学的程度。中职数学教育由于课时量有限,中职学校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等因素,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加重了学生的迷茫情绪,不利于学习。[5]教育部倡导数学教学改革,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但是目前多数只是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出现,其并没有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但是微课的出现,却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微课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的积极作用和意义有:①微课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针对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因素,微课可以在课前预习,重点、难点解析,课后复习等多方面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的重难点。微课视频可以重复使用,反复观看,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的问题,可以在课外利用微课进行反复地观摩理解;通过微课视频,学生可以自定步调去学习;解决了在课堂上因为时间不够,兼顾不了所有学生,致使很多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知识的难题。②微课的制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制作微课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无论是题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思考还是教学过程的安排等,都体现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和研究。同时,微课制作能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③微课能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微课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能有效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微课不仅可以加快学校信息化队伍的建设,也可以有效促进、完善学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支持平台建设。

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其推广和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尤其是在中职数学实际教学中,微课发展面临诸多问题:①从教学规律分析,绝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的学习都适合切片化。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重在推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应用。而中职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微课教学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的作用。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急需提升,很多教师制作的微课主要采用的是文字配讲解的模式,缺乏图片、视频、音频、动画或操作演示等辅助教学。这不仅反映出教师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在视频中被集中放大。③基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大都比较欠缺的情况,现实教学中要求学生主动花费时间、金钱进行在线学习不太现实。

微课技术支持下的中职数学教学反思与建议

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进入“微时代”的文化语境下在教育领域产生的一种新生教学资源,打破了传统的课程资源结构,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面授式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微课的优势以及局限性,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适当融入微课,把它作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方法加以充分利用,以突出它在教学中的优势,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平时面授式的教学中应努力扩充自身的数学专业知识,深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面授式教学中最大化掌握知识。

在中职院校教师中,年纪较大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信息化技术能力欠缺,所以制作微课会费时费力,教学能力不能很好地通过微课得到展示。年轻教师教学任务一般比较重,工作量大,往往由于时间、精力的限制,没有充裕的时间去研究微课制作。所以,建议学校的数学微课教学以团队进行,采用“数学专业课教师+计算机教师”的方法,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数学教师的优势,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微课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新概念的在线课程范文第4篇

背景1:尴尬的物理课堂

在物理课上,教师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在学习物理新概念后,老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时,课堂上一片沉默,很少有学生能举出贴切的例子,尽管老师努力创设情景反复启发诱导,而学生还是茫茫然不知所以然,最后只好由老师举出例子来唱独角戏.让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时,学生又是一片鸦雀无声,在实验课上,很多学生不敢也不会动手操作,甚至有的学生连火柴都不会划.这就造成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脱节,学生的物理知识全变成了死记硬背,其物理能力和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背景2:一次物理创新应用摸底测试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次物理考试中的创新应用题,学生的得分率一直很低.于是我们拟订了一份创新应用模拟测试题,共计10个题,结果348名学生中,答对8个以上题目仅有7人,80%的学生只能答对2~3个题,平均分26分.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太低,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

由以上两个背景,重新审视我们的物理教学,发现在教学中学生只是在封闭的课堂上死记硬背物理规律,在家中,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父母出于“爱”的原因,剥夺了孩子动手操作的机会,什么事都是包办代替,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变换多姿的自我世界,让我们认为本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学生竟然熟视无睹.另外,现在一个班级的人数太多,要较好地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活动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人数多、时间短,很难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的高学习水平,也很难保证师生有充分的交流机会.所以笔者认为应加强家庭间、学校间、教师间的交流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发挥其最大效益.

据统计,我们学校的学生98%家里有电脑、手机和数码照相机等上网工具,每个教室有多媒体设备,每个教师手里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如果我们能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构建一个物理在线学习的教育平台,让学生跨越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地主动学习物理,将生活中拍摄到的物理模型相片或视频……上传到该平台,老师在课堂上根据需要展示出来,就能促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去领会物理科学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主动参与学习.

2研究的理论支撑

陶行知先生“生活化物理理念”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处处留心皆学问”.培养学生爱动脑、勤思考的学习习惯也是生活化物理教学坚持的方向.从小贩骗秤、指甲剪要能想到杠杆原理、从洗衣机脱水要能联想到离心力、从芭蕾舞演员的高速旋转想到角动量守恒、由陀螺的高速旋转想到物体进动、由乒乓球中的弧旋球想到伯努利效应、由老虎钳想到摩擦力和压强知识……课堂教学内容都源自生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培养学生用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指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是学好物理学的根本途径.

3研究的概念界定

所谓 “生活化”概念,就是师生以生活中的平等地位为基础,以合作研究者的身份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物理课题,使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的经验事实与物理教学相联系,将生活中对未知事物的求知兴趣融于教学,用自然而不造作、更不夹带威严的对话方式与物理语言相结合,通过师生、生生之间默契地配合形成有效的合作学习,最终在课堂内外形成一个师生和谐的学习共同体,以开展物理教与学的全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庭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在线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应运而生,所谓的“在线学习”是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更快捷的新课程资源及网络交流服务.

4研究的创新点

结合了“生活化”物理的学习理念和方便快捷的“在线学习”方式.和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它是老师自己构建一个在线学习平台,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融为一体.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或手机跨越时空的限制,将生活中拍摄到的物理模型相片或视频……上传到该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更快捷的新课程资源及网络交流服务,提供在线辅导服务,旨在促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去领会物理科学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相对于其他的学习模式来说,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既充分尊重学的个性、激发学习的动机,又容易实现一对一的学与教之间交流.并且能把资源长期保留下来,为以后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积累了保贵的资料.

5研究的策略及意义

依据认识论、系统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在陶行知先生“生活化”物理理念的指导下,构建 “走进生活发现物理――课堂探究学习物理――回归生活应用物理――制作发明创新物理” 的四个环节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各环节的内涵为:

(1)走进生活发现物理:就是指学习每一章之前,首先让学生走进生活发现寻找相关的物理现象、事实和应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物理的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通过初步感知这些物理现象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感性的基础.如学习《杠杆》一节前可以先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的各种杠杆模型,并把搜集的各种物理现象、事实和日常工具上传到在线学习的网络平台,以便方便大家学习.

(2)课堂探究学习物理:就是将学生课前搜集的各种物理现象、事实和日常工具等,通过在线学习的网络平台带入课堂上交流讨论,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点拨指导,学生马上会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顺利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如《杠杆》一节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摆出搜集的各种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学生肯定很有兴趣,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杠杆的相关知识.

新概念的在线课程范文第5篇

1“反电动势”概念的导入

师:在直流电路中我们知道,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对于还有电动机的非纯电阻电路并不适用,这是为什么呢?

生:对纯电阻电路来讲电功等于电热,而非纯电阻电路电功并没有全部转化成电热还有一部分转为为机械能.

师:很好,以前我们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今天换一个角度,能不能从电压的角度直接来分析欧姆定律为什么对非纯电阻不成立呢?

设计意图加入设问学生会积极听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反电动势”概念的生成

分析直流电动机的工作过程,直流电动机通电后线圈在磁场中因受安培力产生动力矩而转动,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由右手定则判断发现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线圈转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具有削弱原电源电动势的作用,我们把这个电动势称为“反电动势”.

3“反电动势”概念的升华

最后利用所学习的新概念“反电动势”来分析课前提出的问题.

若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设为R,电动机两端所加电压为U(图1),电动机工作时产生反电动势为E反抵消一部分电源电动势,剩余的电压才降在线圈的内阻上.设闭合回路中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则

I=U-E反R(1)

或者U=IR+E反(2)

所以电路中的由欧姆定律计算的电流I=UR不再成立.

这样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反“电动势”的作用,而且对非纯电阻电路有了新的认识和领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升华.

设计意图课堂首尾呼应来解决上课时概念提出时的问题.

另外若(2)式两边都乘以电流I就得到:IU=I2R+E反I,式中UI为提供给电动机的功率,叫做电动机的输入功率,I2R是电动机线圈发热消耗掉的热功率,E反I是转变为机械能的功率,即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这恰好与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内容相对应,学生由此会对非纯电阻的本质理解印象深刻.

4归纳总结

①电动机只有在转动时才会出现反电动势(线圈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

②线圈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方向与电动机的电源电动势方向一定相反,所以称为反电动势;

③有了反电动势电动机才可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它输出的机械能功率P=E反I;

④电动机工作时两端电压为U=E反+Ir(r是电动机线圈的电阻),电动机的总功率为P=UI,发热功率为P热=I2r,正常情况下E反Ir,电动机启动时或者因负荷过大停止转动,则I=U/r,线圈中电流就会很大,可能烧毁电动机线圈.

应用迁移如图2所示,有一个提升重物用的直流电动机,电阻为r=0.6 Ω,电路中的固定电阻R=10 Ω,电路两端的电压U=160 V,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110 V,则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电动机产生的反电动势多大?电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

分析求电动机流过的电流不能直接应用欧姆定律,对电动机U′=E反+Ir,由于反电动势未知,所以间接求解,由于电动机和电阻串联则电流相等(条件理想电压表)

解I=U-U′R=160-11010 A=5 A,

由U′=E反+Ir,

E反=U′-Ir=(110-5×0.6) V=107 V,

机械能功率P机械=E反I=107 V×5 A=535 W.

拓宽视野反电动势一般出现在电磁线圈中,如继电器线圈、电磁阀、接触器线圈、电动机、电感等.通常情况下,只要存在电能与磁能转化的电气设备中,在断电的瞬间,均会有反电动势,反电动势有许多危害,控制不好,会损坏电气元件.克服反电动势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在线圈两端反向并联一支二极管,当产生反电动势时,电流通过二极管释放,从而保护控制元件.这是从大禹治水的方法中学到的,对于洪水,要疏导,让它流入大海,而不是堵,堵是堵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