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经济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经济建设

农村经济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 经济建设 农业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31-01

农村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然而,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很多弊病和隐患,我们对此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要逐步加以清除和改正。否则,农村经济发展走向将偏离社会健康发展的轨道,从而拖滞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扰乱国民经济稳定的发展步伐。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弊病和隐患:

一、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过低,教育理念缺失,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文化和科技的推动

农村的教育方面,无论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教师的师资力量都过于薄弱。乡村教师的待遇过低,教学环境差是农村学校的现状。农村的教师待遇过低,导致农村师资流失严重,尽管有许多义务教育工作者在为农村教育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但这只是杯水车薪。农村的教育意识十分淡薄,甚至有些农民认为上不上学无所谓,上了大学也不好找工作,还不如早些学点手艺或做点买卖,缺乏远见,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

二、乡、镇政府职能不清,部分官员作风腐败,吃拿卡要的现象严重

乡、镇政府职能不清,对于农民的土地问题等常出现推诿、扯皮现象。部分农村干部作风腐败,甚至,在当地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不但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还给农村增加了不稳定的因素。

三、农村的经济还在以计划经济为导向,循规蹈矩,价值取向扭曲,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进程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不能遵循市场规律,不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不能以市场形成价格为机制。着眼于眼下,快速发展的农业却只注重产量,而质量无法获得实质性的保证。农药、化肥使用超标现象严重,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四、农村的整体生活环境较差,生活质量较低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已成为我国部分农村生活环境的写照。只着重于发展经济数值,不注重生活质量,是农村发展中较为突出的现象:只为赚钱而赚钱,以追求金钱的数量为当下目标,精神空虚,部分农村麻将之风盛行。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于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从总体和大局上对农村的政治、经济、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解决途径。

首先,我们要提高农村的教育数量和质量,从孩子入手,转变观念,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增加农村的资金投入,要从教育做起,这是时代的发展要求。加大教育为本的宣传力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发展的根本。我们也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利用科技创新和应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达到科技兴农的目的,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职能划分清晰,严禁不正之风的盛行。

要分清政府的职能,使政府真正成为农民服务的机构,领导干部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为农民谋利益为第一责任,成为农民心中的好干部。

再次,要以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为导向,从市场需求出发,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

农村的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加快农业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提倡绿色经济,从需求出发,让市场成为主导,合理配置资源,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水平的目的。

最后,要加强农民自身的环保意识,努力提高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农村污染,点多面广,加之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普遍淡薄,垃圾处理相关配套设施缺乏,治理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和普及环保知识,让人们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治理,出台相应的法规和奖惩措施,让人们由最初的强制性管治变为自主性维护,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生活环境,在愉悦的生活中加快经济步伐。

新农村经济建设要以发展农业为基础,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前提下,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更新思路,以人才为动力,以科技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保障,加大投入,合理规划,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使农民有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使农业和农村发展保持一个良好的势头,让新农村建设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占国,柴艳宏.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2]王文举.中国合作经济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

[3]欧阳仁根.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

农村经济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农村建设

1 农村金融对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

1.1 农村金融促进乡镇和私营企业的发展

通过农村金融信贷的支持,中小型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利用获取到的资金发展起了自己的业务。随着规模和业务扩大,以及为了满足适应市场化和国家化的需要,都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小城镇建设,从而带动了企业产业的发展,这些都归功于农村金融的支持。

1.2 农村金融带动了农村信息化和产业化的发展

在“三农”的开展过程中, 引进农业所需要技术、购置优良品种和进行农用设施的改造以及聘用技术人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进一步完善,将给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步伐。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农民需要农村金融来服务于自己的生活和生产

农民发展农业、养殖业以及扩大生产都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资金的来源就依靠农村金融来解决。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在仅仅满足于以往的贷款和还款业务,更加倾向于更丰富和方便的服务,比如:结算业务,投资业务等等。农民的生产生活、收入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农村金融有直接的关系。

2 农村金融发展和改革的建议

2.1 大力发展新农村经济,实现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的均衡发展

金融和经济发展是离不开,是一个整体,经济决定金融,没有一个个的经济体,金融就很难发挥其作用,因此,农村金融服务滞后的现象,只有不断地通过在供给中创造出更多的需求、在需求中提供更多的供给,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一问题。

2.2 建立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根据农户和企业发展多层次性和多样化的要求,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竞争性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允许农发行逐步开展信贷以外的咨询、项目融资、企业并购等金融业务,以增强其盈利水平,催进其可持续发展;开发适合新农村建设所需金融品种和服务,使农村金融资源总量平衡;建立和完善贷款的风险管控机制,遵循信贷资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通过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协同运作,能够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要,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2.3 优化农村金融信用环境,为农村金融健康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切实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好的服务;强化农村信用制度建设,建立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为农村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依据,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建立更加灵活的担保机制,为贷款发展农村经济扫除障碍。

2.4 引导和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金融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民间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竞争性的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其作用,同时要重视民间金融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有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放宽市场准入提交,杜绝非法操作,使其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3 结语

总之,只有不断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和发展适合新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才能更好的为新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满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魏雅丽. 中国农村金融成长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农村经济建设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从民间金融的角度出发,尝试提出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民间金融;新农村建设;利率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064-02

1 农村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

民间金融主要是在农村信用社、证券交易市场、银行保险体系之外的经济主体所从事的资金融通活动,规范民间金融、提高民间金融效率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毕竟,民间金融所需的成本和影响力的强度都是由民间金融的效率决定,对整个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具有直接的作用。规范计划发展农村民间金融,有利于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就业比例提高的程度是农村民间金融作用力的良好表现。事实上,民间金融直接可以提高就业率,与此同时还能够利用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就业人口。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尚存在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①民间金融行为并未得到相应法律的保护,我国的基本情况是,凡是能够加入政府监制体系、得到法律保护的金融组织都是官办金融的性质,如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民间金融组织太繁杂、难以管制,法律上并不能合理规范其发展。②由于缺乏法律政策的治理,民间金融比其他金融投资行为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并且它的资金链更容易断裂。究其原因,民间金融没有得到法律法规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其风险和发展具有多变性。实际上,一旦融资链破裂,在无法律保护的背景下,少部分人或团体会铤而走险,从而破坏社会公共安全及他人利益、严重扰乱社会安定。③农村经济纠纷常常都是由民间金融引起的,尽管民间金融一直具有较高的发展活力,但是始终无法律条文对其作明确规范,因而限制其健康发展。相当一部分的农村人口法律意识淡薄,均以口头或不合法的形式进行借贷交易活动,并且利息普遍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资金流通,也妨碍了社会稳定。

2 农村民间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民间金融是农村经济形式多样化的要求。民间金融在农村的发展十分活跃,种类繁多,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部分转化为地下钱庄,类似的还有典当业、互助会、储金会以及各种信贷机构等。因此,农村民间金融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无可否认,农村民间金融已经占据了农村信贷市场的很大比重,但是许多农村民间金融都是地下或者半地下,并没有规范的统计数据。据统计,我国农民对民间金融机构的贷款是正规信贷机构四倍,可见金融行业并未妥善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三大问题,农村民间金融占据了农村信贷市场的绝大比重。

农村民间金融对发展新农村经济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也是民间金融如借贷业务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例如,民间金融的当事人基本情况比较一致,因此借贷成本不高,同时其利息多变灵活、操作简易,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都是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所欠缺的。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村民间金融的确有其明显的消极影响。由于政府并不直接监督管理农村金融,其规范性较差。目前的民间金融市场和正规金融市场基本没有任何联系、相互独立,因此作为金融市场中的关键因素的利率水平存在较大的不一致,并且由于金融市场内部具有分散性、隐蔽性的特征,即使在民间金融市场内部,其利率也是参差不齐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民间金融的借贷利息与农村信用社的借贷利率似乎存在内在关联,这对将民间金融利率纳入市场利率的监控范畴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例如,农村民间金融不受政府宏观调控的控制,因而可能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负面效应;民间金融的利息较高,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些都给农村金融活动的当事人埋下了风险因素,一旦有问题发生就会对参加者造成巨大打击。

通过上述分析,农村信用社等规范的农村金融监管不能够充分地满足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需求,但是,当前的农村金融体制的变革主要是偏重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而忽视了解决农村民间金融交易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无疑只会进一步加强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垄断地位。所以,应该采取市场化的策略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深入改革,并且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力量,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其消极影响。

3 规范民间金融以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规范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首先要抓紧完善与民间金融有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政府部门有必要建立健全各项立法和规章制度,在依据职权并严肃调查的基础之上,深入挖掘和规定是否违法的标准,将民间金融纳入法律保护的行列,切实保护融资双方的权利、明确落实相互义务责任,以拓宽民间金融的生存地带。有必要利用法律方式将民间金融引导至合同化轨道。对合理的民间金融活动,要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指引其高效发展。如农村民间借贷交易若是以互相帮助为目的,并不会对经济活动和秩序造成实质性伤害,因此不应该单纯地制止,应该明文规定民间金融的合同内容和规格,保证对融资双方的权利予以切实的维护,推进其合理化。

民间金融纳入金融监管的范围是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的方式之一,它也是确保民间金融活动安全、提高活动品质的关键举措;强化农村金融活动的宏观调控,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健康发展的有力条件。所以,农村金融的发展并不会受限于建设农村民间金融的监督机制和控制手段,相反,农村金融的高效发展必然要依靠政府采取宏观措施使其步入正轨。为了实现效率、稳定和发展的协调统一,必须推进建立科学化的监管手段。

一般来说,人民银行县支行和银行监管局县级派出所组成了农村的金融监管机制,但是以上机构都在县城,很难覆盖到农村民间金融而进行合理监制。因此,应该将地方政府的调控和金融监管部门的监制相结合。依照我国国情,最了解农村基本情况的应该是乡政府,它们对农村金融实行长期监控,可以扩展信息交流平台,反馈至金融监管部门的情况能够协助解决实际问题。政府应该秉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多方位深层次的融资情况。除了加大监管力度,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发展部分已经较为成熟、管理规范、制度科学的农村民间金融机构,促进它们法制化进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适当降低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门槛,减少审批标准和步骤,使民间创办多种金融业形式;②金融服务标准化,使各金融机构在融资、转账、结算等方面享受无差别待遇;③按部就班地批准民间金融采用多种形式发展;④应该统一农村金融市场的财政和税务政策。

农村经济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增收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386-01

农牧业是国民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国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当前,发展我国农牧业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就在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无经济结构,让广大群众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我国的三农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摆到很高的位置,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务之急。

1 发展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非常突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如果说“三农”存在问题,则问题并不在“农业”本身,而在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导致“农民”增收难,农村财政增长慢。

2 发展农村经济的建议

2.1 保证农民种植农作物高产稳产

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高低。因此,农村建设中应突出抓良种壮苗的使用。当前农民丰产靠壮苗,长远发展靠良种,良种壮苗是农民种地的基础。据调查,用良种壮苗的蓄积生长量比一般品种提高30%~150%。要解决良种壮苗的推广落实问题,以确保农作物的速生丰产。

2.2 加强项目建设

如世行项目在河北省的实施,大大提高了相关农民的经济收入。据了解,世行贷款造林一、二期项目,重点分布在中南部平原农区,其土地资源主要是沙荒地和次耕地。实行林粮间作后,截至目前,定洲市共完成项目造林3 700hm2,仅间作物一项平均年增加小麦、花生作物产量5 000t,增加收入700多万元。永清县、安次区在沙荒次耕地发展的6 666.67hm2速生丰产用材林,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效益。世行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力地说明了世行项目造林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以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些项目村的林业发展模式,亦是县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

2.3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

2.3.1 在长期稳定农村的基础上,用工业化理念来谋划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2.3.2 农业产业化的目标。一户建一棚,冬季不闲空;效益看得见,农民乐其中;农业工厂化,工贸一体化;家家有“工厂”,农村新气象。我国有8亿多农民,而且都是以第一产业很低的劳动生产率来维持生存,多年来,农业生产上“人种天收”的被动局面,并没有太大改变。因此,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相对较低,年轻力壮的农民成群结队地外出打工(此举并非是最佳的选择),走出去才知道自身的落后。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多个农村的成功运行表示“人种天收”的被动局面可以改变。农业产业化即:有投入、有设施,能摆脱自然条件束缚,按照农民意愿在生产设施内进行的标准化农业生产,生产的农产品为绿色无公害的精品。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其实都是工业化的表现或结果。发展经济学家钱德勒(美国)认为:“发展中国家渴望工业化,因为他们意识到,这是与发展紧密相连无法摆脱的,而且历史地看,工业化是发展的惟一途径。”实现工业化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

农村经济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常态;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对策建议

一、新常态下鹤龙湖镇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增长转化为中高速增长,产能过剩和供给不足是最核心的问题。对于鹤龙湖镇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缺乏动力,加之工业化水平低下,因此利用该镇的资源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企业极为必要。此外,鹤龙湖镇在经济发展中主要依靠农业,而自身具有天然的优势发展服务业,却根本没有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尽管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鹤龙湖镇的发展速度,人们的生活水平远远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通过数据调查,我们不难发现鹤龙湖镇外出务工人数较多,而这些外出务工劳动力不会及时返乡回村来共同发展经济。即使有返乡人员,但返乡后可以做什么、怎么做?他们的收入又是否能够满足家庭需要?如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工作,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是鹤龙湖镇适应新常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

二、鹤龙湖镇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实际调研分析,发现鹤龙湖镇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城镇化的l展滞后。人们在城市务工的机会在增加,因此外流劳动力也越来越多,鹤龙湖镇的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据很大比重。第二,鹤龙湖镇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少。随着国家的补贴政策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更愿意选择外出务工,最重要的问题是生产农作物的时间有明显的农忙时节,但是在非农忙时节劳动力却又多余了,然而农作物的收入并不能完全满足部分家庭的需要。在时间、收入和精神上,人们都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外流务工人数也在日益增加。第三,农村教育不均衡问题日益凸显。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长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市读书,通过这些途径,农村人口也在向城市转移,这些外出务工者既可以赚钱养家,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第四,交通拥堵现象较严重。鹤龙湖镇经济走廊位于S3308省道两侧,鹤龙湖镇又由湘阴大桥连接城乡道路,但在节日期间,一方面由于道路狭窄,另一方面由于车辆过多,在黄金路段极易造成道路拥堵。第五,商标问题。因鹤龙湖螃蟹的商标已被外省老板注册,在经济发展中,如果没有自己的商标也会影响该镇的独立发展。第六,基础设施不完善。在公共物品供给、道路建设、通讯系统、环保卫生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回村。

三、新常态下推进鹤龙湖镇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就鹤龙湖镇农村经济建设多样化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第一,吸引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自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的发展速度迅猛,人们慢慢选择外地就业,在家务农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在家的农民在非劳作期间会用娱乐方式来打发时间。如果让农民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也发展服务行业,这样可以让在外打工的人本地就业;同时积极扩大农产品市场,由于鹤龙湖镇的种养植业占据很大优势,例如大棚蔬菜,莲藕,渔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和优势。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扶持农产品产业,打开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打造一个特色经济强镇,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第二,提高农产品质量。在人力资源充裕的前提上,采用以村为单位的承包合作制,发展农村特色经济。居住在长沙附近的人们都知道,鹤龙湖的螃蟹、烤乳猪是当地著名的特色产品。但是,这些螃蟹、烤乳猪都是来源于湖北、江西等地区,虽然该地区距离湘阴不远,但除去运费,加工费,剩余的利润就很少。如果能够以村为单位自己养殖螃蟹和乳猪,这些产品的成本是比在外面引进的要少很多。以村为单位,村民自己寻找养殖地,并且选出村里负责人,由每家派出一个代表,轮流养殖。在饲料方面,可以使用健康的饲料,由于农村的菜地很多,每家每户都可以把自家的菜地作为饲料地,在具体分工中去评选“优秀积极分子”,适当以物质奖励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三,引进先进技术。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还需要技术。螃蟹在九月至十一月是旺季,但剩余月份是淡季,这样的经营时间太过集中,不利于经营发展,要在固定的时间段推出自己的产品。在这个前提下,要错开农民的农忙时间,但是也不能影响经济发展的正常运行。这需要大量知识人才和技术人才,共同制定出一个完美的方案。提高竞争意识。每个村负责联系当地的农庄,各村公平竞争,向鹤龙湖的螃蟹城出售自己的产品;同时,鹤龙湖的特色不能仅仅是在餐饮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在娱乐、旅游等方面同时体现。

第四,服务多样化。垂钓是大多数人们现在的业余爱好,但是针对的人群太单一。可以通过开设中级高尔夫球场,让更多的人用低消费来获得更多的休闲运动,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第五,弘扬本地文化。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农业生产工具变得更加先进。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县级博物馆,收集旧工具,传承健康的民俗,勉励人们勤俭节约,珍惜眼前的生活。同时,可以向消费者展示当地民俗,保护和传承传统文明。政府也应该给学校提供适当的帮助,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学习环境。

第六,挖掘旅游产业潜力,加大宣传力度。由于湘阴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有左宗棠纪念馆,远浦楼,鹅形山等景区,让导游规划简便又充实的路线,吸引更多的游客带动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家乡特色,形成以鹤龙湖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生产结构,吸引其他省市的游客来品味鹤龙湖的特色。集“美食、休闲、娱乐”三者为一体。

【参考文献】

[1] 张晓山.新常态下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学习与探索,2015(03).

[2] 任碧云,刘进军.基于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促进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探讨[J].经济问题,2015(05).

[3] 唐金红.浅谈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5(13).

[4] 常运书.浅析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6(01).

[5] 张悦,刘凯强.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J].三农问题研究,2016(0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