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沟通艺术;表现形式;重要性及必要性;沟通技巧

随着时展,护理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护理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护理更注重服务对象的整体性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整体护理不仅关注病人的生理护理,同时还需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及社会护理,因此沟通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承担着越来越重的任务。通过多年的内科护理实践经验总结出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表现形式、重要性及必要性,并据此探索出相应的护理沟通技巧更好的服务于患者,使护理职责得以很好履行,护理工作更加完善。

1.护理沟通的表现形式

1.1护患沟通 患者从入院至出院面对、接触最多的就是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得体的言行、端庄的仪表、专业的护理知识可使病人消除对于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增强对于治疗护理工作的信任感。护患沟通不良时极易产生医疗纠纷与安全事故。

1.2医护沟通 医护之间的沟通是治疗、护理之间默契配合的基础,是保证患者病情好转的必要条件。医护良好的沟通可以形成开放、轻松的科室工作氛围,减轻日益繁重的医疗服务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使医护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患者诊治、护理工作中去。

1.3护际沟通 可分为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沟通。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本位护理模式出台,病人的维权意识、被服务意识逐渐增强,护士的工作变得更加繁重与琐碎,日常护理工作中的失误、偏差在所难免,护士之间的互相补充不足、互相提醒便成了完善护理工作的有力措施之一。面对护理工作的心理压力与繁重工作量,护士长对于护理工作任务的合理安排,对于护士的体谅、鼓励、表扬与协助是护理工作得以更加完善的必要条件之一。

2.护理沟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1重要性 从患者入院开始,对于病史资料的采集、入院宣教、各种检查及护理操作前后的注意事项说明、病人心理护理、讲解病情、说明诊疗费用收取的标准等等都离不开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互动沟通。如果护理人员没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适度的心理素养、道德情操,不能很好的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将会使病人不信任护理人员,易引起护患纠纷及安全隐患。对于医护之间、护士之间、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沟通不会引起医患纠纷,但管理不善也会引起安全事故。科室内部的人际关系如果不协调,将会引起科室工作氛围的紧张,招致额外的工作心理压力,使护理人员更加劳累,易造成工作疏忽与护理差错,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2必要性

2.2.1保护患者 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承担着保护生命、维护健康的重责。无论医术多么精湛、道德多么高尚的医护人员,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将使正常的诊疗措施不能充分落实、病人的正常生理、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减弱对于患者的救护能力,使患者得不到最好的治疗与护理。

2.2.2保护护士 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连续性、准确性很强的学科。尤其在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的长河中,高新医疗设备风起云涌般涉入护理工作的行列,因此,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意想不到的失误和偏差(1)。当代护士必须明白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与医生、同事之间工作交接清晰无误,记录及时完备,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减少护理失误与偏差发生。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做到谨言慎行,保持良好仪表,以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技巧做好护患沟通,防止护患矛盾,减少护理失误与偏差,为患者提供最完善的服务,才能保护自己不犯错,继续坚守在护理工作岗位上。

3.护理沟通技巧

3.1因人而异的语言沟通 曾有我科一60岁农村男性心脏病病人,于晚8点护士操作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时,置疑护士的注射方法。当班护士内科工作多年,性格开朗,开玩笑说自己新来的不懂注射。病人当时便当真了,事后投诉医生该护士不会打针。可见,语言沟通技巧是因人而异的。患者文化修养与生活阅历导致了性格的多样,护士要懂得对待不同性格的病人的沟通方法,以真诚、专业、保护患者为原则,以取得患者配合治疗护理工作为前提,然后适度增加情感联系,创造良好诊疗心理氛围。

3.2适度沉默原则 有些患者因为疾病折磨,应激反应能力不足,易导致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与言语攻击行为。面对患者的责难,护士要懂得保持适度沉默,让患者把不良情绪发泄出来,然后再加以劝导,详细讲解病情的发展、治疗方案及护理相关操作。以微笑服务面对患者的无理取闹,使患者产生内疚心理,从而更加配合护理工作。

3.3非语言沟通 比如护士的面部表情、眼神、声音、身体姿势、空间距离等等,能够影响沟通的效果。内科病人中老年人、病情反复发作者较多,疾病折磨使多数病人产生无助、被抛弃感。护士亲切的称呼、甜美的微笑、温柔的声音、适当的抚摸等可使病人有一种亲人的归属感,增加病人治疗的信心,减少护患矛盾。

3.4运用护理心理学 护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确立的一种人际关系(2)。护理工作中,各种素质、性格、阅历的病人对生活需求、疾病认知不同,护士面对形形的病人,除了专业的护理技能、丰富的社会交往能力外,还需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应对病人的各种问题与正常需求,提高服务标准,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3.5宽容、互助、理解原则 不管是医护关系还是护际关系,都属于一种特殊的职场关系,其宗旨都是为了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因此,对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专业方面要严肃对待,人情方面要学会包容理解。只有在良好氛围中互相帮助、互相宽容理解才可能弥补繁重、复杂、琐碎的护理工作中的失误与偏差,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结论

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有效的护理沟通可以解决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与心理问题,起到药物治疗不能达到的作用,是实现护士为患者更好服务、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促进疾病康复的有力措施。做为当代护士,我们只有勇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挑战,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高尚情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以更大的能力为患者服务,为完善护理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使自己在“救死扶伤”中得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参考文献: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文章来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家属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求医期望值也不断提高,稍不满意就易引发医疗纠纷。护理实习生初次参与临床护理工作是医疗纠纷高发阶段。作者对本院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发生的8例护理差错、投诉案例进行总结,分析临床护理教学和工作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带教护理实习生50名,发生护理差错、投诉各4例;具体原因见表1.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护理实习生60人,发生护理差错、投诉各1例,差错为护生发错药(未在带教老师监管下操作),投诉主要原因为护患沟通不完善引起误解。

1.2方法

(1)护生护理安全隐患原因:护生发生护理差错、投诉的原因。

从以上案例分析,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①法律意识淡薄、风险意识不足:护生擅自独立操作,未认真执行“三查七对”相关的差错占37.5%.其中发错口服药、接错液体、抽错血各1例。护生进入临床,对各种法律、法规了解不多、重视不够,部分护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带教老师忙于处理急诊病人,此时护生容易脱离带教老师的视线而擅自进行操作,导致护理差错;在实习后期护生对各个班次的护理工作比较了解,带教老师在许多方面已经放手,护生有了较多的实践机会,由此放松了防范护理差错的警觉,也因带教老师疏忽带教意识而导致护理安全问题。

②基本功不扎实、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护生因操作失败或反复操作而引起护理投诉占25%.其中反复静脉穿刺输液、抽血各1例。护理实习生来自十几所不同的院校,学历层次不一,部分带教老师在因才施教方面做得不够,让操作生疏的护生单独操作,当操作不顺利时,病人及家属常感觉把他们作为学习、练习的对象[1],因而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引起护理投诉。有时带教老师凭主观经验带教,想当然护生在某些专业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从而忽视某些细节的带教而出现护理安全隐患。

③护理操作流程不严谨:护生因操作流程不严谨而引起护理安全问题占12.5%.如给新生儿洗澡时,不注意水温,造成新生儿皮肤烫伤。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差错的发生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护生仅凭自己习惯性思维认为温度是合适的,不注意经常检查室温和水温,忽略了“三查七对”这道程序,就易发生护理差错。护理操作流程和查对制度是在长期护理实践中形成的,正确执行才能有效预防医疗差错事故。有些护生认识不足,嫌其繁琐而不严格遵守,易导致医疗差的发生。

④护患沟通欠缺: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在有效的沟通基础上。有些护生由于语言表达不严谨、服务态度不端正,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而致医疗纠纷占25%.如一些癌症病人,家属要求对病情保密,但一些护生和病人交流时不注意语言表达方式,将病情透露,导致病人较大情绪波动;护生对病人提出的问题,随意说不知道,而未及时与带教老师沟通,帮助解决,引起病人和家属的不满,从而导致医疗纠纷。(2)防范措施:

①加强带教老师安全带教意识:在护生进入医院实习前,科教科召开带教骨干会议,明确带教老师职责及带教方法,在带教过程中要求带教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2],在给护生提供充分实践锻炼机会的同时,坚决不放松对护生的监督和指导,把好护理安全关。

②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护生的法律意识淡薄,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3]。通过学习《执业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护生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安全意识,使之懂法、知法、守法,确实明白在工作中存在的法律责任问题,充分认识到护理行为时刻都受到法律的制约,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

③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是防范护理差错最基本的措施。要求护生严格查对制度,严格遵守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并规定每位带教老师认真履行带教职责,不允许护生单独操作。

④注重三基训练: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训练贯穿整个临床护理教学的全过程。要求带教老师多讲,通过护理操作示教和床边指导对护生进行操作训练;鼓励护生多问,虚心求教,不断完善护生的知识体系。

⑤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培养:护理工作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促使病人早日康复而进行的,这也是它的最终目的,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4]。在护理教学查房中注重培养护生的沟通技巧和口头表达能力。

要求护生在工作中要充分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经常深入病房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如遇有病人拒绝护生操作时,不要勉强,如遇有技术操作不成功时,应及时表示歉意,避免因沟通不当引发医疗纠纷。

⑥定期检查、严格管理:护士长每天巡视护理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反馈给带教老师和护生。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对护生的护理安全教育要贯穿始终,带教老师要善于发现安全的隐患,将各种医疗纠纷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已发生的差错行为,要与护生一起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2结果

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50名护理实习生发生护理差错、投诉各4例,发生率6%;实施防范措施后,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护理实习生60名,发生护理差错、投诉各1例,发生率2.9%.取得满意效果。

3讨论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妇产科,关系着两个人的安危。而妇产科对护生来说不是一门重点学科,在校学的知识可能印象不深 。老师应特别注意对护理实习生的能力培养,这就需要取得病人的谅解和配合。要达到这个目的,带教老师和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多和病人及家属沟通,言语亲切温柔,视患若亲;其次,要严格遵守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不得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再次,要创造条件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带教老师要精心指导,学生虚心细致地学习,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多致谢、早道歉”是护理学生预防医疗纠纷发生的有效办法;这样才能确保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振雄,黄裕新,闻勤生,等。临床实习教学中医疗纠纷隐患及防范。西北医学教育,2005,13(1):28~29.

2骆秀玉,黄宏坤。加强实习生医疗安全教育,防范医疗纠纷。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1:133~134.

3谢海娥。潜在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1):145~146.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99-01

、 妇产科护理的工作任务较重,而且容易引起风险的因素比较多,所以随着人们对于护理服务质量需求的不断提高[1],对于医院妇产科护理的工作要求也在不断的发展,为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或者根本上进行杜绝护理风险已经成为了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2]。针对一些护理风险的发生,我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管理,对我院妇产科护理带来了一些较好的发展趋势,而且结果显示很好的减少了妇产科护理风险的发生,所以值得推广。现报告如下:

1 护理风险及原因

1.1 患者及家属方面 目前生育的女性往往是初产妇,没有生产经验,往往认为生育是个必经阶段,属于自然现象致使患者本人和家属对分娩的风险性未予充分的重视,进而带来相应的风险性。

1.2 护理技术管理因素 护士业务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熟练,不能预见性地发现问题,安全意识淡漠,会导致护理不安全因素增加。另外,不重视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将导致操作失误而发生护理缺陷和事故,从而引起护理纠纷发生。还有新毕业护士由于经验不足或是协作技能不强,易引起冲突,导致投诉,造成对护士信任的危机

1.3 缺乏工作责任心,安全意识薄弱 护理工作繁忙,需要护士有严谨的态度以及高度责任心,当护士单独值班,在没有互相监督和提醒的情况下,如护士缺乏自我的约束能力和慎独精神,就易在巡视患者和执行操作时违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而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使患者对护理人员失去信赖,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安全感。此外,由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而引发危机的事件也很常见。

1.4 服务意识差,态度生硬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协作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确实施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人们文化意识观念的提高,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患者有被尊重的权利。

1.5 管理因素 护理人员的配置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护理人员资源的缺乏,尤其是患者的护理需求增多,使护士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造成身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不强、服务不到位,对患者的解答不耐心,执行医嘱不严谨,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科室管理层没有高度重视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对职责常规护理的监控力不够,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2防范措施

2.1提高科室管理者能力 科室护士长要加强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培训,不但在业务技术上要精益求精,同时管理上也要敢抓敢管、善于管理,在下属中树立威信,发现安全隐患苗头要及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2.2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良好的护理技术是防范护理事故的基础和保证,医学的高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终身学习[3]。我院妇产科护理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大部分护士并没有接受正规的专科护理培训,社会经验也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我们聘请有丰富妇产科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讲解相关知识,并传授和孕产妇、家属交流的技巧。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急救技术等的培训、考核,锻炼和提高护理队伍的急救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严格执行考核管理办法,督促护士强化练习,提高护理技能。我们鼓励护士参与短期进修培训、院外专题讲座和学历教育等继续教育,推进护士对新理论新技术的运用和掌握。

2.3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培养 护理工作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着促使病人早日康复而进行的,这也是它的最终目的,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4]。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和家属的配合和支持。我院是一所县级“三乙”医院,年分娩量达2 000例以上,有时因护患沟通不到位而发生纠纷,针对此不安全因素,我院产科加强了管理,规范产前、产时宣教,要求护士及助产士在熟练掌握业务技术的基础上,同时掌握一定技术的沟通技巧和交流能力,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和意外事件。

2.4增强护士法律和安全意识 通过经常性理论学习和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增强护士“安全重于泰山,安全重在防范”的安全意识,在护理过程中自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各项核心制度,增强护士自身法制观念,明确责任,强化意识,指导自己的护理行为,让护士认识到自己违规行为导致的不良法律后果,加强责任感,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学会用法律的思维书写护理记录,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做好护患纠纷汇报请示工作和实物封存处理等,使护理人员不但要有保证患者安全的意识,同时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2.5保证医院硬件设施安全 针对性防范措施,检查病区设施,保证孕产妇和术后病人的安全。要保证地面干燥,无油迹和水迹,照明设施的工作正常。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发生意外的不安全情况,以保证病人在院期间的安全。

2.6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培训 加强入院宣教,不定期组织公休会,向病员及家属进行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科学护理、科学喂养等方面的培训,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医疗风险,以及科学的护理、婴幼儿喂养知识,主动配合护士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金娜,朱云霞,周晓荣,李小妹,吕芳玲;国内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2004,23(10):78

[2] 程圣莉;秦玉霞;宋瑰琦;周莉;护理工时调查与人力合理配置对策的研究[J];护理杂志;2006,12(10):68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临床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护士未把精力放在工作上,责任心不强,甚至对职业产生厌倦情绪。在技术操作中图省事、方便,严重违反操作规程,也是造成隐患的根源。例如,患者坠床、烫伤、自杀等很多情况是护理人员上班脱岗、睡岗或延误、遗漏治疗,不按时巡视病房,执行医嘱错误,患者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等原因造成的,均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执行制度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不健全,执行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医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医院没有编制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文件,没有建立规范化安全管理平台;有的虽然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没有健全的管理组织进行监督,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操作过程不规范:护理操作规程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经过实践,不断充实、修改、完善而逐渐形成的,每一项都有其可行性、必须性和科学性,因此,不可随意简化变更操作程序,不可凭主观意识和经验行事,不可忽视操作中的观察。另外,护理操作规程既是预防差错事故的要求,也是解决护患纠纷的准则。

沟通交流不够:由于人员的编配不足,对患者的护理时间相对减少,更因为许多护理人员的观念仍停留在功能制护理模式上,以及80、90后的年轻护士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与患者交流,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造成护理质量不能保证,患者不满。

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目前,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年资低、学历低的护士,缺乏自我提高的能力和继续教育的机会,住院患者往往存在多种疾病,涉及到很多专业的医疗问题,护士很难准确实施护理。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缺乏沟通技巧,护士的角色转变困难,满足不了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也不自觉地侵犯了患者的权益。

法律意识淡薄: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在实际护理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忽视证据的收集和管理。

患者素质不高: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但部分患者因所受教育的限制,素质不高,对护士的出言不逊或不尊重行为,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因素。例如,擅自离院外出,有的虽然请了假,但不能按时回医院;有的垂危患者需要家属或护工的陪护,虽然医院进行了告知,但是部分家属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不履行应尽的责任,一旦发生意外引起纠纷;患者家属的不合作,也将会增添诸多的护理安全隐患。

消除护理安全隐患的对策

学习法律法规,强化法律意识:强化临床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是预防护患纠纷、减少护理不安全的有效手段。应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法律专题讲座及结合实际的案例分析,使护理人员了解有关医疗工作相关的法律知识,进一步剖析在临床护理工作,哪些属侵权行为,明确护理工作与法律息息相关,将护患双方的权益靠法律来维护。护理人员必须明确与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规定和义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依法从事护理服务,正确履行职责,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能: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护理人员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较好的理论水平及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高质量地实施护理。组织护士业务学习,反复练习专业技术操作,加大执行和考核力度,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积极鼓励广大护理人员学习,选送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使护理人员毕业后研修制度化,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学科的发展,从根本上防止技术性护理缺陷的发生。既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不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与判定力,发挥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准确地为患者解决提出的问题,做到护理到位,患者满意。

落实规章制度,强化制度意识:建立护理安全的有效体系,就必须实现对差错的严格预防和控制。制定相应的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人人知晓并在实践中参照执行,对可能产生护理不安全的高危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和整治,定期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重点讲评分析。对各项护理安全工作应有检查、监督、反馈、讲评、整改的机制,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不安全事件,应有危机处理方案,医院管理部门应及时知晓,协同处理,尽可能减轻不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做好各项善后工作,尽快找出导致不安全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

提高业务技能,强化学习意识:护理人员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的继续学习,还要培养自己的操作技能,管理者应鼓励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获得国内外的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在医院内每个月进行三基考核,专业技术操作考试,对护理人员的成长进行动态观察。护士还要有侧重地学习心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树立服务理念,融洽护患关系:医院的存在与发展是以患者的需求为前提,我们应以“质量、博爱、奉献”为理念,真诚善待患者,同情患者,安慰患者是护士与患者沟通过程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患者因受病痛折磨,在交往中因痛苦、烦躁的情绪有时会引起护士的不愉快,因此护士与患者沟通时,要有宽广的胸怀,想方设法为患者解除病痛和忧虑,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树立服务理念,融洽护患关系。

规范服务言行,提高服务水平:要求护士长为科室护理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工作中善于理性分析,教育护士必须遵循职责,对患者说话语气亲切,如果操作一旦失误,懂得向人道歉,真诚表达自己的歉意,这样使患者感受到了被尊重,学会察颜观色,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处处关心患者,达到既安全又能满足患者需求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理安全质量是患者选择就医的标准之一。抓好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排除隐患,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工作质量水平提高的前提。建立各科管理手册,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运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全程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晓英,闫翔,王雪梅,等.浅谈护理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西南军医,2007,9(11).

护患沟通技巧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1 带教老师应具备的条件

ICU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ICU护生法律的意识,使其在临床护理中可以为正确、及时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能为解除患者痛苦、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因此ICU临床带教老师必须具备:具有5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大专以上学历[2];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对业务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及临床综合知识及技能、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考核,考核成绩优秀者。

2 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ICU特定的工作内容及性质对ICU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护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因此要求ICU护士技术精湛,责任心强,细心、耐心,精通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及各种仪器操作。我们对刚进入ICU护生采取了患者床旁现场考核的方式,考核护生对具体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所用仪器的操作等方面的掌握情况。考核后发现这些护生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为5%,而且理论与实践也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护生自己也感到其专业知识匮乏,知识面窄,各种操作技能欠缺,各种高精仪器的使用更是无从下手。考核后护生能够主动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并且积极参与各种技能及仪器的操作,积极主动询问带教老师相关知识,从而激发了护生在ICU实习的兴趣。

3 重视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

各种临床能力的培养使护生在心理素质、应急能力及观察病情、配合抢救等方面有很大提高,在ICU护生带教工作中,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3.1 适应环境

ICU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很高,要求做到熟练、快速、准确、有效。护生刚进入ICU面对的是痛苦的危重患者、精密复杂的仪器设备、严格的工作制度和严谨的工作流程,再加上工作节奏紧张,往往使护生无所适从。因此带教老师在现场考核后要带领护生适应ICU这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尤其是各种抢救物品的放置、各种工作流程及制度的讲解。

3.2 各种应急能力的培养

我院ICU属于综合性ICU,收治全院急危重症患者,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并发症多,因此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必须分秒必争,否则势必会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产生相关的法律问题[3]。带教老师要从接收处置患者,到监护、治疗、观察的每个细节,做到程序化培训,培养护生养成良好的习惯,锻炼其应急能力,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在教学过程中,带教老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ICU实习的护生进行考核、引导、设疑及案例分析,启发护生主动动手、积极思考,培养她们的自学习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于临床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际操作中带教老师带领并指导护生亲手完成各项监护、心肺复苏、电除颤、呼吸机使用、机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昏迷患者放置胃管、尿管等操作,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措施的操作手法及步骤,以及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护生熟练掌握了各项应急技能,才能充分认识到这些操作中潜在的各种法律问题。

3.3 书写ICU病房监护记录单

临床护理记录不仅是检查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生观察诊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5],而且在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事故纠纷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指出护理文书是一个最重要的法律性文件,是在处理医疗纠纷、医疗保障等事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始依据,具有民法、刑法等法律证据意义。对于ICU的病房监护记录要求更高,护士在书写监护病房记录时不得出现错记、漏记、补记,不得涂、刮、擦;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信息来源的误差容易产生医护记录不相符,若发现不符现象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纠正,以免导致护理记录不真实。因此ICU临床带教老师在护理文书书写带教中应当以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为标准,加强培训并组织护生学习有关ICU病房护理文书书写内容及要求;同时要鼓励护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能力综合能力,保证护理文书的书写质量。

3.4 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

ICU的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随时随地需要进行抢救,这就要求进入ICU工作的护士必须要细心、耐心,尽可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而护生涉世较浅,各种社会经验少,导致与患者及家属存在沟通交流困难,带教老师在带教中要有意识的培养护生的各种沟通交流能力;并教育护生严格执行护理人员的行为准及要求,有侧重地学习一些心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学习一些良好的沟通技巧。提高护生与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了解患者各种需求,领略优质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增加精神、文化、情感等方面的个,达到“以人为本”效果,不断开创护理的新服务领域[4]。ICU的护理工作离不开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良好的沟通能迅速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理解,化解护患之间的矛盾,从而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4 履行告知义务

护士履行告知义务是法律赋予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护士有承担预防保健工作,宣传防病治病知识、进行康复指导、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卫生咨询的义务。”ICU是一个性质特殊的护理单元,要求带教老师经常组织护生学习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使护生在实习中就知法懂法、依法护法,明确护理告知是护士的责任和义务,但护理告知不能等同于擅自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带教老师要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或死亡的全过程对护生进行带教,包括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诊疗和护理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等相关知识,在告知时应正确运用告知方法和技巧,以至于他们能更好地配合医护工作,达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目的,减少和预防了护患纠纷发生。

综上所述,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循序渐进的过程。在ICU护生的带教工作中,我科护士不断摸索总结带教经验,床旁现场考核激发了护生在ICU实习的兴趣;在综合能力的培养上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应用换位思考、案例分析、 病例讨论、 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加深护生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印象;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培训和学习;有意识的强化培训护生的沟通能力及告知义务的履行,从而强化和提高了护生的法律意识。由于我科在护理带教中采取了新的带教模式和带教理念,不仅为患者提供了优质化护理服务,而且使ICU实习的护生受益匪浅,为护生顺利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 王娇江,孙继良,刘玲.关于强化护理管理中法律意识的思考.实用护理杂志,2000,169(1):46.

[2] 勾宝华.加强护生法律意识的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4,2(39)2:154-155.

[3] 林菊英,金桥. 中华护理全书.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