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行业创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学科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计算机大赛、创新创业团队、校企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关键词】
计算机;创新创业;应用;技能
引言
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的人才培养应针对岗位的特点,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把就业和自主创业作为培养学生的目的,培养出专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可以通过参加计算机大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通过参加创新创业社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发挥学生群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
1计算机大赛
1.1计算机大赛的意义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参加各种计算机大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使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教育应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走上工作岗位胜任岗位工作,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主要方向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为专业发展服务,培养跨学科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教学不是为了大赛,但大赛可以促进教学并且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计算机大赛能够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展示计算机教学成果[1]。通过参加计算机大赛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技术、技能的应用方向会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计算机大赛的种类
目前高校计算机大赛的种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计算机软件应用与开发大赛,包括网站设计、数据库应用、虚拟实验平台等[2];计算机微课大赛,包括信息技术、人文社科等课件的制作;数字媒体设计大赛,包括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计算机动画、计算机游戏、交互媒体、移动终端、虚拟现实、微电影等[3];计算机音乐创作类大赛;计算机软件服务类大赛;动漫设计大赛等。学生通过参加计算机大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大赛提高专业技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计算机大赛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创作才智的机会。
2创新创业社团
高等院校计算机学科类的创新创业社团是基于对计算机方面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在校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学生团体。创新创业社团有助于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展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校对此类社团应予以支持、正确引导和积极鼓励,在社团的发展和创建过程中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学校提供的相关实验室、教研室等有效资源供学生进行实践研究,为学生提供一个集体参与创新创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
3校企合作
3.1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将校企合作作为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校和企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建全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有效利用高校现有硬件条件,建设校内的虚拟与实体创业实践基地,创建创新创业实验室、产业园等,为学生体验创业实践,亲历自主创办、管理和运作实体企业创造条件,学校和企业通过互相合作的方式,由企业提供信息技术、实训场地和培训基金等资源,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建立优质的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走近企业经营环境的机会,是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专业技能和企业运营管理方法[5]。
3.2岗位创新创业教育
岗位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岗位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创建专业的创新创业工作室和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场所[6]。学校和企业利用本身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整合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资源,学生通过实训学习培养自身岗位创业意识、岗位创业能力和岗位创业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使自己能够在从事的岗位工作上发挥专业特长[7]。学校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召开职业能力分析报告会议,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建立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团队,选派青年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向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从企业聘请生产一线和管理一线的人员作为校外兼职教师。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机会,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加强学生对行业和社会的了解,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高校职业教育的质量。
4结束语
计算机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集知识性、技能性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培养,要求我们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充分考虑社会需求,针对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鼓励学生自主就业、自主创业,提高学生在就业和创业中的职业竞争能力。
作者:陈君 单位:渭南师范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梁爽,卲玉.独立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
[2]黄陈容,袁宗福,杨晨宜,廖雷.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6).
[3]李清华.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J].成功(教育),2011(10):15~18.
[4]徐鹏辉,陶淑霞.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院校创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4):45~48.
[5]朱小娟.高校创业教育中的误区分析及对策性思考[J].教育探索,2008(10).
关键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3+1”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0-2384-02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及其模式的重要创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又缓解了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1]。独立学院所培养的学生与普通高校本科学生相比,应更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应用技术能力。因此,独立学院应走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路子,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上,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矛盾凸现。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另一方面是企业为招不到高素质人才而着急,形成了“就业难”和“人才荒”并存的现象。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工程技术类专业,为了消除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鸿
沟,培养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创造意识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我院对计算机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型的改革和研究,探索出一个具体可行的计算机专业“3+1”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 “3+1”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改革
“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工程,提高素质”,4年制本科的前3年在学校进行系统的教育培养,完成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训练,第4年到企业结合生产工艺和科研开发实际,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实践培养模式,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指导学生的工程实践,最终完成毕业设计[2]。
“3+1”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方面,按照课程学分及内容不减的原则,优化重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模块化。根据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常州及周边城市计算机行业的特点,制定面向行业方向、课程群模块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我院设立了嵌入式系统方向和软件工程方向。其中,嵌入式系统方向主要的专业课有: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和嵌入式系统结构与设计等。软件工程方向主要的专业课有算法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测试技术和统一建模语言等。
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产生了一些新开课程,但是一些传统的主干基础课程又不能丢掉。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又能引入新的学科发展方向和技术,我院在专业建设上采取了课程群建设的方法,将相关的几门课程组合起来构成一个群,设置主要的知识点,去除课程中重复的部分。例如,将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归为一个课程群;又如,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汇编语言、单片机等课程归为一个课程群。对课程群进行整体设计和优化处理,形成前后连续的课程,一方面节省了教学资源和课时,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相关课程融会贯通的能力。
2 “3+1”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环节的改革
实践环节是学生理解理论、创新创造的重要平台,通过实践环节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领域,训练操作技能,培养创新精神[3]。我院计算机专业“3+1”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一个关键的环节来抓。每门专业课程都设置相应的实验学时,实验学时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来决定,如计算机动画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比例安排在1:1;如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性较强,根据其特点,其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比例安排在2:1。一门课或一个课程群学习结束后,还设置课程设计或实习,如C语言课程设计、软件实习和硬件实习等。
此外,在实践教学方法上不断优化,采用“开放、多练”的教学方法,逐步建立开放型实践教学模式,即实践教学应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与用相结合,以适应毕业后就业岗位的需要。
3 “3+1”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改革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应该是多方面的、多阶段的合作。一是安排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给学生授课,二是学生到企业实习,三是高校教师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
我院聘请企业相关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作为课程的兼职教师和创业导师。一些专业课程由高校教师进行理论教学,而经验丰富的企业工程师负责指导实践环节。此外,我院还不定期地请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开设讲座,给学生们讲授他们项目开发或管理的经历与经验,和学生们交流最前沿的成果、最新的行业动态。
学生四年级进入企业,进行实地科研开发并完成毕业设计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这一年学生主要在企业实习,论文题目由企业依据企业实际项目选定,让学生在技术人员及校内指导教师的共同帮助下完成,最后,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学生的答辩。这样,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在企业以准员工的身份开展工作,能够掌握大量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同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学生长了见识、增了才干,培养了创新创造精神,而学生获得的工作经历和人际关系,也为毕业后择业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也可以进行科研合作。我院鼓励教师去跟踪当前最新技术,与企业合作搞项目,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得到提高和更新。借助于校企合作平台,校企间的科研合作也将呈现新局面。
4 “3+1”人才培养模式下创新创业课程的改革
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创造,计算机行业也特别需要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我院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渗透和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学生低年级时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基本常识,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生高年级时主要采用模拟演练的方式,使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院开设多门选修课,专业教师从专业的角度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目前,学科竞赛已成为检验大学生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4]。为了激发学生科研创新精神,我院每学年都定期组织一系列科技活动,每年上半年举办软件技术大赛包括程序设计、flas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平面设计4个主题,每年下半年举办电子信息技能大赛包括计算机组装、电子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3个主题。在此基础上,学院还积极完善科技活动的场所和设备,为科技活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 “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满足社会的需要,是计算机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独立学院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的“3+1”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把学位教育与职业训练相结合,旨在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适应市场的需要,而且可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随着“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不断深人以及各种制度的日益完善,其推广应用价值将会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 罗旋.独立学院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3448-3449.
[2] 程艳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3+1”模式初探[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8(5):126-127.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模式;技术融合;实践平台;电力信息
0引言
在电力企业中,发、输、配、变、用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强有力支撑,这一方面给传统的信息技术人才带来个人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对传统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传统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为了适应行业的需要,通常是开设一些行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如电力行业概论、电力系统分析等。2006年,上海电力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原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电力企业信息化方向”的本科培养方向,该方向于2011年纳入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经过近10年来的建设,我们在卓越型电力信息人才的定位、教学体系、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大量有益的尝试,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全国电力行业输送了大量掌握电力信息技术、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
1卓越型电力信息工程师的能力分析
根据市场调研以及电力企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标准,卓越型电力信息工程技术人才的能力要求为具备电力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分析能力,分析和设计电力专用算法的能力,开发和集成电力软件的能力,电力信息系统软件分析、挖掘和创新的能力。
卓越型电力信息工程人才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具备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跨行业解决问题能力,涵盖电力企业弱电应用、计算机硬件、数据库、网络、信息安全等不同的理论、技术和产品,跨越理论研究、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软件应用和维护等不同的阶段。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电力企业信息化为主线,让学生从不同的层次学习并掌握各种计算机技术,从系统总体角度分析、设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全面提高学生对电力信息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开发与应用水平,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从系统的角度而不是从局部的角度,分析和解决电力信息系统中面临的问题,以便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入电力企业,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级跨行业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卓越型电力工程师教育的模式
卓越型电力信息工程师具有很强的跨行业特性,培养过程中要求实现现代电力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了实现现代电力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深度融合,通常有3种模式可以选择,分别是计算机为主电力为辅、电力为主计算机为辅、计算机与电力同等。在对卓越型电力信息工程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办学特色,我们确定计算机为主电力为辅的培养模式,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平台,但在培养过程中与通常的做法有所区别。以往的跨行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大多是通过开设几门跨行业的课程如现代电力技术课程,以期待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达到跨行业的技术融合。上海电力学院在培养过程中,要求实现现代电力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平台上都贯穿学科意识融合和教学内容融合的设计思想。
在理论课程体系中,为了避免电力和计算机类课程互不关联、理论教学与科创实践相分离的问题,针对现代电力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两个学科的不同特点及其相通之处,我们提出学科意识融合和课程体系优化,构建电力特色鲜明的计算机类理论课程体系。①培养现代电力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深度融合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这不是简单地增开几门现代电力技术课程,重点在于在计算机技术的理论教学中融入电力技术的精髓,关键在于两门不同学科意识的深度融合,在原有计算机思维中融入电力技术的意识,形成电力信息技术意识,落实到电力信息技术能力培养中,以提高电力信息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②加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电力技术的融合。如今的电力企业中,计算机技术贯穿在电力应用的整个过程,包括发、输、配、变、用电各个环节,同时电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涉及计算机科学下的各个学科,包括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等。通过前期归纳梳理,我们发现实时数据处理和非实时信息处理是两大应用主流,由此开设电力实时信息系统和电力信息系统两门新课,涵盖计算机技术在电力行业的两大主要应用,使学生能掌握电力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设计方法。③优化设计电力信息化专业课程。根据在电力信息化应用方面计算机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科创的现状,优化设计现代电力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深度融合的电力信息化专业课程,既有计算机技术中融合现代电力技术的电力实时信息处理技术、电力信息系统等课程,又有现代电力技术中融入计算机技术的电力调度信息技术、配电自动化信息技术等课程。
在实践课程体系方面,教师可以建立以“接触一了解一应用一综合”为特征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现代电力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深度融合的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于电力企业信息化软件的认知、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为了实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教师可以建立分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将全部实践课程划分为4个阶段:①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包括认知实习、Java语言课程设计、C语言课程设计等,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分析问题和编程能力,培养学生面对实际应用进行需求分析和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的能力;②专业能力训练阶段,包括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等,主要是结合各个专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完成各项实践,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课程中一些核心概念的应用,巩固理论教学内容;③工程实践训练阶段,包括软件技术工程实践,就是在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背景进行软件开发过程训练,体验完整的软件开发全过程;④综合训练,包括软件综合实践、毕业设计等,通过布置面向现代电力技术的综合性电力企业信息化课题,要求学生实现现代电力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信息化系统,帮助学生体验如何在解决电力信息系统需求的过程中,正确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并进行实践经验总结,对原有知识和技术进行创新。
跨行业的综合性人才培养难点一般都在于学校的实践平台很难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样,卓越型电力信息工程实践教学的难点在于实践平台的构建。目前,学校的实践教学平台都是建立于普通的局域网系统,教学内容一般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内容确定,很难真正体现现代电力技术对人才特有的要求。这样的实践平台与电力企业实际应用的电力信息系统存在较大的鸿沟,缺乏联系,不符合电力信息化工程型人才能力培养要求。为了构建电力特色明显和真实反映电厂电网信息化运行现状的电力信息工程实践平台,学院可以在利用中央和地方共建电力网络安全实验室时,坚持与国家电网下的电力信息网络专业公司合作,在分析现有电厂信息系统硬件平台和电网公司信息系统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模拟真实的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软硬件平台搭建电力安全实验平台,使电力信息工程师实践平台具备电力信息系统硬件平台的典型架构;同时,从全国众多电力信息网络架构中提炼出几个典型的电力信息网络架构和经典产品,将典型电力信息网络架构移植到实践平台中,为实践教学提供一个逼真的环境。另外,根据各类电力信息系统的特点以及课程教学的需要,将教师主持开发的电力信息项目依照培养目标重新提炼和归纳,进行“教学化”再开发,组织成不同的实践体系。目前,我们已将曾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的“市级供电公司生产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进行“教学化”再开发,构建了电力管理信息实践平台;根据电力实时信息系统的特点和课程教学需要,将蓄能电站信息系统、实时数据库、通用电气公司的电力专业软件移植到实验室,建立电力实时信息实践平台;根据电力决策系统的特点和课程教学的需要,以“电厂电力市场辅助决策系统”为原型,构建电力决策系统实践平台。
在创新创业平台方面,教师可以坚持以培养学生个体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主要目标,让学生通过认知实习接触电力和计算机技术,通过课程实验了解电力和计算机技术,为专业发展打好基础;组建创新创业团队,使学生在团队合作的背景下建立软件的工程意识,培养团队合作以及交流沟通的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尝试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电力行业的实际问题;开展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综合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力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电力信息化应用和发展中典型工程型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实践教学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和参与创新性题目的研究,使他们打好基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不断提升研究问题的层面,面向未来,让学生避免只“实践”而忽视研究,避免在同一个水平上重复。
3卓越型电力信息工程教育中电力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电力企业信息化是电力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因此最佳的电力与信息融合课程内容应该来源于电力信息科研项目,但科研项目仅针对科研和工程而并不符合教学规律,需要把教学的意识融入科研项目,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教学规律对科研项目进行分解和教学化再开发。在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将教师主持的市级供电公司生产管理系统等5个电力信息系统进行分解和教学化再开发,把分解后的项目内容融入7门课程中,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电力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课程体系,使得教学更贴近于电力信息技术实际。电力信息化项目融入计算机课程一览表见表1。
在课程实验内容的设计中,也可将电力信息化的项目融入进来,使实验内容和理论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与电力信息化项目结合。课程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最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电力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的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见表2。
课程设计在密切学科课程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整合学科课程知识体系,注重系统性、设计性、独立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具有比单独课内实验更有效和直接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更有效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课程设计不仅强调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的多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更加强调系统分析、设计和集成能力以及强化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科研素质。电力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典型任务和工作项目见表3。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医学信息人才;医药学背景;计算机专业特色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专业提出了“规格细分,办出特色[1]”的发展战略,在办学定位上提出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个细分类型。在医学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中,如何充分利用医药学行业的教学环境、资源优势,从培养医学信息技术人才入手,形成具有医学信息技术特长的计算机专业特色,培养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才,是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计算机专业办出特色的重要标志。
为此,我们从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方法和培养过程等环节研究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模式和办学规律,探索计算机领域知识、面向中医药和生物医药学领域信息化、兼顾通用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在构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组织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初步形成了医药学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了学生就业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不断优化,构建具有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课程体系
基于医药学背景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厚基础、宽口径”之上的“Computer+X”培养模式,是指计算机技术与医药学领域知识的有机结合。首先,要建立既符合计算机专业要求,又有医学信息基础的课程体系,这是医药背景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医学院校医药行业教学环境、资源的优势,建立了平台加模块、后期分方向的课程体系[2],即构建了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三大平台;建立了信息技术与医药学领域密切相关的医学数据库开发与管理、医院网络设计和管理、医疗仪器软件开发和维护以及医学数字图像处理四个专业方向[3];采用“后期分方向”的培养方案,即在掌握三大平台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突出学科交叉渗透,构建计算机专业知识与相应医学信息知识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既有计算机应用与开发能力、又有一定的医药学背景知识,成为既在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域有明显竞争优势、又能在IT行业从事计算机开发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在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我们以四个专业方向为抓手,开展学科建设和医学领域知识的交叉应用。在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在教授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尽可能结合医药学应用的实际,在学生的大作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中体现出医药领域应用的特点;进而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中能够围绕这些方向开展医学领域应用的实践。根据近三年的毕业设计统计,超过50%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中有计算机技术和医药学知识交叉项目。不少学生通过参与医药卫生信息化开发项目,从一点不懂医药学,到逐步了解一些,懂一点、会一点医药学相关知识,积累了相关的医药学背景知识。
2强化动手,建立“一、二、三课堂”密切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通过课堂教学、课内实验,学生要学好、学精各类专业课程,特别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还是很不够的。为此,我们从抓好第一课堂的实践实验教学、第二课堂的校内科技活动和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企业实习三个环节入手,形成了三个课堂互相促进、互相弥补的实践教学模式。
2.1整合资源,完善实验教学环境建设
实验教学是计算机专业校内第一课堂的主要环节,建设好校内实验室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支撑。围绕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计算机专业实验室进行了有机整合,并被省教育厅立项为医学信息技术示范中心建设项目。医学信息技术中心主要由基础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三大模块组成,下设有微机实验分室、电子技术实验分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分室、图形图像实验分室和物理实验分室等16个分实验室,形成了完善的课内外实验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针对医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我校建立了临床信息系统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满足了计算机专业和全校信息类课程、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课外开放实验的环境和设备。
2.2自我管理,建立学生校内科技创新平台
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学好计算机专业的关键。在医药背景培养中,我们在抓好第一课堂的同时,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补充作用。学生第一课堂内容的巩固和提高,需要课外第二课堂的有效配合。所以,我们通过课外开放实验室、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生以科研项目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拓展工程。
我校建立了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教师配合指导为辅的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学生创业园。学校给予场地、设备支持,并且为学生牵线搭桥,将医药卫生信息化公司引入创业园。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开发,提高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学生创业园成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平台,有2/3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参与了创业园的各项课外科技活动和培训。近三年来,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立项资助学生科技项目有49项,其中省级项目15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项目20余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医学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的资源,利用各合作医院的教学资源,对计算机技术和医药学知识的交叉领域有了更多认识。很多学生在开发和研究医院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获取了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一部分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学习效果显著。例如,计算机专业的20余名学生直接参与了教师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的开发,分组参与了相应模块的设计,实践了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学生直接参与开发和运行管理的省中医药科研管理系统,也已经成功地应用在我省中医药科技项目的申报和评审中,受到了使用单位的充分肯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第二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有效引导了一批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进而带动了学风建设。
2.3校企合作,建设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人才实践基地
计算机是知识更新变化最快的领域之一,学校的人才培养如何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紧密结合,一直是计算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建立校企互动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加强与医药卫生IT企业和医院的合作,改变单纯以学校为主的培养模式,是一种较好的方式。通过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企业实习,构建学生与企业的直接交流通道,让学生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职业规划,是培养具有医药背景计算机复合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步骤[4]。在实践基地建设中,我们着重与具有软件开发能力的医院和医疗卫生领域的IT企业合作,形成了校企、校院联合培养具有医药学背景的信息技术人才的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的互动。在校期间,学生就去专业对口的医院、公司实习,帮助自己定位,为走向社会作好准备。为了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我们与医院、医药卫生信息化开发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例如,我校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建立了临床信息系统实验室,五年来,已开设了五期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培训班,有230余名学生参加了培训,并有60余名学生在假期进入临床信息系统实验室,参加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化项目开发实践。
我们坚持贯彻以“专业劳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为主线的第三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年暑假,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参加专业劳动和暑期社会实践,作了周密的部署和指导;在暑假社会实践中,三年级学生根据今后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践单位。据近三年的数据统计,在50余个实习点中,80%以上的单位有潜在的就业岗位,约有30%的学生在毕业实习单位就业。我们还尝试后期面向医疗卫生信息化企业的订单人才培养方式。例如,学校与创业软件公司共同开设了为期8个月的创业软件班,选拔了25名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使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实践能力锻炼。
3精心组织,把现代教育思想渗透到课程教学活动中
教学计划的实施是通过每门课程的教学环节实现的。所以,做好课程建设,上好每一门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类专业生源的共同特征是第一志愿少,服从志愿多,学生的专业思想不巩固。为此,抓好课程教学,特别是早期启蒙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将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几年的学习状态。这不仅要求教师要全身心投入每门课程的教学,更要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为此,我们围绕医学信息技术人才的“程序设计能力、软件工程素养、医学信息工程技能”的递进培养目标,以基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软件设计类课程群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混合式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3.1研究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内在联系,构建软件设计系列课程群
程序设计能力由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和系统分析开发能力四个基本要素组成,是计算机专业的基本能力,也是检验计算机类毕业生是否合格的标准。一般来讲,程序设计能力的形成要经过启蒙入门、发展提高、开发应用三个阶段,需要有明确的系列课程构成相应的教学和实践系统。为此,根据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我们选择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的课程,建立了以下课程群。
1) 启蒙入门阶段。包括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
2) 发展提高阶段。包括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方法、微型计算机系统与汇编语言、数据库基础、软件工程、Java程序设计等。
3) 开发应用阶段。包括网络程序设计、数据库开发实践、医学信息学、信息系统设计、医学图像处理等。
我们梳理课程群中课程间的相互关系,开展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并且按“点―线―面―体”的结构研究课程群构建思路和构建框架,即从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入手,把主干课程的教学形成有机衔接,串成“线”、相关课程群“面”、形成课程的体系“体”(课程群体系),来构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各门课程的教学规范和培养目标,突出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和课程间的相互衔接,使学生串联大学四年的程序设计类课程,顺序渐进,潜移默化,切实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3.2应用混合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
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BL)[5-7]是面对面课堂学习方式和数字化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其本质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群中引入混合式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研究混合式学习的课程导入、活动组织、学习支持、教学评价四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法[5]。例如,针对新生启蒙阶段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围绕基本知识点训练编程思路、算法设计与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入门;在活动组织方面,侧重以班集体为单位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同时结合程序设计竞赛、课程设计、大作业等开展课外编程学习;在学习支持方面,除了教师面对面或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的辅导与帮助外,同时开设了每周两个晚上的集体定点定时辅导答疑;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检查平时程序设计作业完成情况和程序代码的数量和质量,检查期末的现场程序设计实验考试,进行学习成绩综合评价等。通过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3.3应用在线程序设计平台,建立任务驱动的课外程序设计激励机制
任务驱动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大作业、小项目的课程设计任务,促使学生课外学习。通过提升课内大作业、课程设计的难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形成任务驱动,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并建立一套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相配合的激励机制,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程序设计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在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中,我们通过研究程序设计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重点、课程设计的衔接以及课程设计的逐步深化步骤,建立了相应的考核评价机制,如学生科研项目考核评测制度、课外程序设计考核评价制度等。我们从课程群角度统筹规划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在线学习资源,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ACM程序设计在线评测系统,引导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课内外编程实践,变学生“被动实验”为“主动训练”、变“教”师为“导”师,加强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4培养效果分析
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医改”的深入进行,社会对医学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大大增加。通过医药背景计算机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初步形成了具有医药卫生信息化背景与特色的教学方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顺应了社会对医药信息化技术人才需求的趋势。很多医药卫生IT企业、医药企业、医院主动来我校招聘。
我校近三年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数据统计显示,平均每年都有30%左右的学生被医药卫生IT企业录用,很多毕业生在医药卫生IT企业就业。由于医学院校培养具有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他们既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又了解一定的医药背景知识,具有掌握医疗行业业务知识快、结合医药领域知识能力强的特点,深受医药卫生IT企业、医药企业、医院的欢迎。
5问题与反思
办学特色与背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文化积淀和社会认可。在基于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办学探索中,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和培养方法一直是困惑我们的难题。
医药信息化领域有着类似的专业,例如医学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避免与这些专业雷同,是很值得注意的问题。无论从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等本质上,计算机专业与这些专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在制定实施培养方案和目标时,要抓住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关键技能,培养特色人才。在计算机知识的全面性、系统化方面,教学要突出计算机专业的优势;但在应用上,又要突出交叉融合,使计算机工具真正在领域应用中发挥作用。总之,如何区别与界定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与医药信息化相近专业,仍然是突出特色的一个重要难题。
要培养具有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师资队伍的知识交叉融合是关键。近年来,我们注重具有医药背景的计算机师资引入,同时强化现有师资医药背景知识的提高,通过参加培训班、攻读学位、参加科研项目等方式,计算机专业的师资也尽快了解了医药卫生信息化知识。但是,医药背景知识的建立有个过程,教师要提高课堂内结合医药卫生领域开展教学的能力,并非短期之功,师资队伍建设仍然是人才培养中的一大瓶颈。
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有一个密切接触医药卫生行业的平台。仅靠学校实验室,是很难做到与医院信息化的实际发展相一致的。为此,学
校加强与各大医药卫生单位、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密切联系,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虽然在一些课程中安排学生去医药实地见习,但由于环境和客观条件的限制,这种方式不便于大规模开展。因此,扫除这一障碍,仍然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6结语
目前,计算机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开办数量最多的专业。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利用学校的优势,办出特色,一直是计算机专业办学的热点。我们近几年开展了培养具有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或许对医药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和信息类专业有所启示。另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还很多,特别是作为非主流专业,计算机专业如何在医学院校快速发展,仍然是一大困惑,我们期望有进一步的研究经验可以借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王海舜,刘师少,黄建波. 基于医药背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C]//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计算机教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9-13.
[3] J H Van Bemmel,M A Musen.医学信息学[M]. 包含飞,郑学侃,译.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4] 朱志辉.构建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4(11):59-61.
[5] 黄荣怀,周跃良,王迎.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32-48.
[7] 王军,徐宁,付宝岩. 浅谈网络教学的现状以及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发展[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3): 110-112.
Training for Computer Professional Based on Medical Background
WANG Haishun, LIU Shishao, HUANG Jianbo, LI Zhimin, JIANG Weiwei
(College of Information & Technology,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关键词:高校转型;计算机基础课程;高等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4-0182-02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 年)》,其基本思想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建立高等W校分类体系”。其基本方式是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1]最终目标是为策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提供具有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等。
当前国内不少研究机构和学者针对高等院校的转型方式、评价标准、转型可能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2-4]。
高校转型成功的关键离不开社会、地方高校、学生的参与,顺利进行转型工作的条件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学校特色及优势专业学科、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性等几个方面。
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必修的课程,偏于应用的计算机与其他专业学科容易进行融合,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引入计算机理论,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结构,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能力。
根据上述内容,本文以我校近些年在转型方面的成果为例,结合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在专业融合、应用型实践、校企合作、培养创业能力等方面的效果,探讨计算机基础类教育在高校转型期的发展目的和作用。
1 学生自身竞争力
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力,是高等院校改革转型的核心。学生掌握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其他专业进行融合,提高个人的复合型综合素质。而高等院校也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课程、专业设置等方面符合市场需求,提高办学的灵活性,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1)课程专业设置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是分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只是作为一门公共基础类课程进行教学,学生普遍重视专业类课程的学习,弱化基础类课程建设。转型期计算机基础课程应努力与各专业学科进行融合,修改及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以面向“专业领域知识”应用为教学目标,同时强化计算机基本技能。在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上,根据学校不同的专业的特征,探索最佳融合效果。
2)建立学科专业应用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实践培养模式
在转型期中要加强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更好地将计算机基本教学技能应用于学生各个专业中。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缺乏工程实践应用型的题目,经常以经典题目进行讲解,导致与学生未来从事的专业领域严重背离,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引入更多的实践性教学。在实践课程内容方面,我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中针对不同的专业增加相关应用内容。例如,对电子信息类学生补充了硬件理论;在船舶设计类学生增加了样条函数设计等;进一步加强了程序设计类实践教学环节,在实验讲义和内容方面紧紧把握专业学生的应用需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
我校根据自身发展特色,企业与学校联合制定培养方案,邀请企业计算机相关专业人士参与教学,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选拔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以满足企业的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 将企业先进的应用经验引入到学校实践教学中,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平台中仿真实践,使学生在毕业前即可获得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提高学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
4) 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计算机类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能力很强的课程,与土木、机械、电子等工科类学科均有交叉性,甚至在文科、管理类的相关学科也逐渐获得广泛的交叉应用。将计算机与其他相关专业进行交叉教学,侧重强调复合、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重视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补充当前计算机的前沿理论,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教育内容和手段上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意识。
2 学校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及师资
作为转型期的高等院校,应进一步加大学校优势专业的发展,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
1)计算机类学科与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
我校传统优势学科是水产、食品加工、海洋等,经过多年的建设,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而其他学科受成立时间和师资构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较慢。近些年,计算机类学科通过与海洋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基本形成了计算机和水产应用软件产品链,通过与知名企业合作、产品成果展示、学术经验交流等,依托优势学科的影响力,使计算机学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应用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5-6]
作为转型期的高等院校,计算机类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个人能力较突出,但是普遍存在缺乏实际应用技术特长的缺陷。为了能够使教师能够尽快适应学校转型的要求,应加快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企业在生产设备的先进性、产品创新能力、领导的管理机制、资源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在科研理论能力不足,受国家政策、行业景气度等影响较大。高校教师通过在企业实践,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生产平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行业发展的方向,将重点、急需解决的应用问题引入到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校园实验、实训、实习中,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岗位。
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师,应该具备面向国际化教学的能力,培养的学生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转型期的高等院校,应鼓励教师走出去访问,并与国际知名院校加强了国际交流合作,开阔视野提高教师的能力。
3 专业培养目标和结构设置
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和结构设置必须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围绕能为行业或地方提供高素质人才,侧重培养多样复合人才,满足新兴产业的需要。
1)专业培养目标
大多数高等院校以培养研究类型的人才居多,具备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极其缺乏应用经验和技能。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行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社会迫切需要的是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7]。
转型期高校学生的培养考虑到在实验配置、硬件设备条件等相对简单成熟,可优先与计算机进行结合,考查其应用效果,进而逐渐扩展到多个学科。此外,在结构设置中必须将理论和技能训练紧密结合,形成侧重于应用型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体系结构。
2)学科专业结构设置
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配置以为企I和社会服务为根本目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对现有传统专业而言,应坚持优化,突出学科之间的交叉,最终达到提升专业的竞争力的要求。对于新建专业,避免盲目增加,应以重点企业、新兴产业和服务行业迫切需求为切入点,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才能实现满足应用的最大化。我校在学科设置中充分调研了国内,特别是地方城市大连市的行业情况。大连是计算机软件十分发达的城市,千人以上规模企业10余家,从业人员已超过了10万人,并且每年新增的高层次人才平均1万人以上,软件的发展也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快速增长。大连还将云计算、3G通信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列入了未来发展的重点。
地方城市的发展必将需要大批量高素质的人才,我校新增了动画、视觉艺术、对日软件开发等多个专业。并将计算机应用与我校多个专业相互结合,设计出了一系列服务于不同学科专业的产品,并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为企业和用人单位输出了大量的人才。
4 结束语
随着高等院校对转型的日益重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也面临着改革和应用创新。由于计算机在各个学科领域均获得广泛的应用,计算机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其本身与其他相关学科非常容易进行融合。通过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到专业课程,与多个专业学科进行交叉,设置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利用校企合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并将该思维融入到后续课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高校转型服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教发[2014]6号[J].职业技术教育,2014(18).
[2] 张娟娟.基于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核心价值观塑造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6(3).
[3] 魏莉,赵纯坚.基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校企合作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5(23).
[4] 周德红,李文,王浩然.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价值工程,2016,35(16).
[5] 朱士中.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