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素质教育对中小学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同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发挥着主导作用。那么如何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觉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能力是新时期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实际情况,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联系密切。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从事、学习各项体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每一名学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体育教育教学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种技能。体育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造诣。同时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具有了这些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能够得心应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体育课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
德育教育应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体育课教学同样应重视德育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动作迅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和作风。通过教材中的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热爱集体、勇敢顽强、机智果断、遵守规则等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勇敢、果断、机智、顽强的意志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体育教师的表率作用教育影响学生,时时刻刻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同其它学科一样重要,体育教师且不可有忽视德育教育现象,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则只能是四肢发达,只懂体育技能的学生,同党的教育方针将格格不入。
在体育课上教师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备课只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才是中心环节。只有在教学中反映出备课的设计理念,才能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真正落实。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体育课上要让学生当主角。传统的教学,老师是主角,学生是听众、观众,只能是教师有板有眼的教,学生按部就班的学,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约束下,课堂气氛沉闷,单调枯燥,严重的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至于使部分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课程改革要求让学生当主角,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实践、去尝试,才能让每个学生从容的学习,有思考的余地,有自己解决、处理问题的机会。只有使体育课的后进生和一般学生的差距缩小,才能实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二是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上课时“以学生为中心”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合作交往,使学生之间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操作方法不同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而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泼、主动的状态。
三是体育教师一定要和学生打成一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就要低下身来同学生交流,为学生传导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推广好的学习方法。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信、可亲、可依、可敬的学习伙伴。这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学习、运动、掌握方法技巧以及人格方面进一步的深化。
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要充分发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体育的必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要有健壮的体魄,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因此要充分利用体育形式,加强对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及顽强的意志,发展他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要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信的品质。
关键词:学前教育;德育课;教学模式
什么是教学模式,至今人们还没有统一的看法。笔者比较赞同夏慧贤教师的界定:“教学模式是依据教学思想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比较固定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其相应的策略。”按照夏教师的观点,笔者认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教材、不同教学理念、不同的学生应采用有所区别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国家及甘肃省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这一关键时期,探索一种既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与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德育课教学模式是德育课教师的崇高使命。笔者在多年的中职德育课教学实践中,着力尝试以下几种教学模式,下面做简要梳理。
一、教师讲课与学生讲课相结合
叶圣陶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使学生学会教”,是进行创新教学的目的。
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从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来看,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既然是幼儿教师,它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科学的管理能力、课堂活动的组织能力及教案的书写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就体现在每一堂课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训练上。
目前,我校采用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课教材,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第一学期,学生刚刚走进中职学校,她们习惯了以前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再加上第一学期学的是《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教材理论性很强,因而第一学期主要采用教师上课、学生评课的模式。学生在对教师每节课的评课中懂得如何有效上课、如何评课。第二学期,《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内容不难,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再加上上学期学生对如何上课有了初步的了解,开学初,笔者专门花四节课时间教学生如何备课、如何上课、如何写教学设计,然后请学生们自己选课、备课、上课、评课。第三学期,内容是《哲学与人生》与《心理健康》,其中《心理健康》内容简单,学生很感兴趣,这部分内容由学生自己讲授;《哲学与人生》的内容哲理性较强,特别是哲学的物质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点难,因而教师讲每一课的哲学原理,学生讲与他们生活有联系的内容。有时采用由教师主讲、中间某些环节由学生组织完成。比如:在学习“在职业道德修养中提升职业境界”这一课时,其中“内省体验”环节由学生组织完成,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取得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二、教师讲学生评,学生讲教师评
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评价。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满足需要程度所做出的判断。课堂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教师用常用语言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结果等进行判断,再行褒奖、指导。在这一教学评价的基础上,笔者把教学评价主要拓展到每节课的“教学评价环节”。具体做法是:首先,请本节课的“教师”在上完课后,就自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教材的整合与处理、授课过程中的得失、学生的表现等进行自评。其次,学生再听课,把教师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及时记录下来,到教学评价环节时把自己的看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著名的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求教师评价时不只是简单地判断和褒奖,而应注重具体引导,更多地从内容、方法等方面点拨和启发。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准确。准确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就没有了生命力。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和存在的缺点,既不能一味地肯定评价,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要让学生知道哪是好的、哪是不好的,哪是对的、哪是错的,错在何处。准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还需我们关注课堂中生成的细节,及时提醒学生,有效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2.使学生以“教师评价”为镜,学会自我评价及评价他人。教师的评价尤为重要,所以,客观、公正、准确的教师评价,是学生学会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一条基本途径,也是形成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笔者注意引导学生在多次的“教师评价”过程中,了解应该从哪些方面反馈自己的学习,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自己的学习,评价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讲课,从而学会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3.教师的评价要做到因人而异。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关注他们的发展状况和努力程度,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并给予具体指点和引导,耐心期待学生一点点地成长、进步。
三、把讲课与评课放在同一堂课里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不断反思自己得失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使学生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在笔者的德育课教学中,每节课既包括讲课,也包括评课。其中“教师”讲课大致30分钟,“师生”共同评课10分钟。
四、教师与学生可以互换角色
在德育课上,当教师讲时,学生就是学生,而当学生上课时,学生就是教师,而教师则和其他同学一起听课,充当学生的角色。这样的角色互换,既能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课堂管理能力及课堂教学水平,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很好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晓燕.高职学前教育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 (6).
[2]颜醒华.互动教学改革创新的理论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7(1).
[3]蔡慧琴.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研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9).
[4]马立杰.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现代农业科技,2012(14).
一、课型的设计理念
(一)课型
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可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结构是课型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定的课型必然有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通过对课型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各种类型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规律,提高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根据文体类型,语文课型可分为:记叙文课型、小说课型、议论文课型、文言文课型、古典诗词课型等。
(二)古典诗词课型
古典诗词课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具有文字精炼、意境深远的特点,通过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能促进艺校学生的艺术专业水平。
(三)创建有针对性的课型设计理念
一直以来,古典诗词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艺术学生认为古典诗词苦涩难懂,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模式陈旧低效。而艺术学校学生有着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强、擅长艺术表演的特点。只要在教学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就会找到古典诗词课程探索的入口。我国在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教师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我们可以尝试把古典诗词课与艺术专业结合起来,使诗、乐、舞融为一体,创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
二、课型实施的策略与手段
(一)确立古典诗词课型教学目标,建立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策略,实现多维互动教学。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作品的意思,欣赏其文采,品味其内涵,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为将来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提供养份。如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呢?建立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策略是关键。“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论,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索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笔者围绕着古典诗词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科学有序地设计为:“再现情境――走进古代――融情入境――二度创作”,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穿越时空,融情入境、诗意盎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以学生为主体,找出学生与课型的契合点,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艺术学校的学生思维敏锐,富于联想,表现力丰富。笔者力求把静态的古典诗词知识用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联想力和创造力,把课堂知识和艺术能力结合起来,互为促进。比如:在学习《诗经・蒹葭》时,先用歌曲《在水一方》引入,优美、熟悉的旋律让学生甚感兴趣,很快学生就能背出诗文。通过老师对时代背景的介绍,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接下来让学生自由发挥,讲解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老师选取在《诗经》的精粹篇章,把风雅颂、赋比兴等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深化知识的结构层次。最后让学生上台以朗诵、歌唱等形式进行表演,从而展示教学成果,进行教学评价。
(三)结合教改的新趋势,独辟蹊径,进行创新性探索,实现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的有机结合。
人教社《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构想》中提出:“中职语文教学应适应培养目标,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形成以符合专业学习需要,职业生涯需要、职业持续发展需要为主,兼及社会生活需要、个性发展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中职语文的教学特征之一就是为专业服务。按照这一理念,在课型的实施中,则应侧重于找出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相通之处,两者有机结合,以艺术的形式和手段理解、深化主题,使学生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并学以致用,增强走向社会的竞争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推陈出新,以新的思路、新的姿态走在教改的前沿。
(四)充分运用多种资源,建立古典诗词课型实施的基本操作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精心设计课件,把作者的生平、趣事用形象生动的PPT展示出来;通过播放有关诗词的歌曲或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兴致盎然;调动歌库及声乐老师的有关古典诗词歌曲的教学资料,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把教学场地移到有音响设备的音乐室或小舞台,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歌、舞、诵、小品、演奏等),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设计“古典诗词表演大赛”,用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充分发掘其艺术潜能,达到文化为专业服务的目的。课程教学寓教于乐,灵活运用多种创新教学法,最后通过创新竞赛展示教学成果。以下是笔者创建的基本操作流程,仅供同行参考。
古典诗词课型实施的基本操作流程
课例 再现情境 走进古代 融情入境 二度创作
《诗经・蒹葭》 播放邓丽君歌曲《在水一方》的视频,让学生体会诗歌的主题。 让学生寻找有关《诗经》的资料,还原古代的文化氛围。 化身为那个时代的青年男女,体会他们的爱情生活与婚姻追求。 让学生进行歌舞表演,再现古代浪漫,唯美的爱情意境。
《明月几时有》 让学生收集有关月亮的诗歌引入此文,播放王菲演唱此词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对苏轼生平及其创作风格的简介,组织学生对诗词的主题思想进行讨论。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最喜爱的苏轼的诗词,变身为宋朝的坡朗诵其作品。 通过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演,并融入个体的创作。
《琵琶行》 播放名家朗诵此作品的录音带,使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对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介绍,让学生联系历史,体现朝代兴衰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变身为白居易和琵琶女,对自身的命运进行独白,体会他们此时的情感。 集体表演,用旁白、舞蹈、服饰、背景音乐、器乐表演等衬托朗诵,再现诗词的神韵。
《虞美人》、《相见欢》 播放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独上西楼》,体会作者的离愁别恨。 收集有关史料,介绍李煜跌宕的人生,引入本文。 化身为亡国之君南唐李后主,体会其失去国家的痛苦。 让学生用演唱歌曲的形式,表现作品主题。
三、课型实践的成效与反思
(一)建立有效教学评价机制,及时检验教学成效。
老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学生的表演形式、学生对作者及时代背景的理解、学生表现作品主题的程度、学生创作的积极性。由此,老师能客观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有效教学评价一览表
题目・作者 学生的表演形式 学生对作者及时代背景的理解 学生表现作品主题的程度 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诗经・蒹葭》 能和作品内容相结合 理解透彻 能创造性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高涨
表现形式一般 理解一般 基本能表现主题 积极性一般
表现形式不合适 不能较好地理解 不能较好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较低
《明月几时有》・苏轼 能和作品内容相结合 理解透彻 能创造性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高涨
表现形式一般 理解一般 基本能表现主题 积极性一般
表现形式不合适 不能较好地理解 不能较好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较低
《琵琶行》・白居易 能和作品内容相结合 理解透彻 能创造性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高涨
表现形式一般 理解一般 基本能表现主题 积极性一般
表现形式不合适 不能较好地理解 不能较好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较低
《虞美人》、 《相见欢》・李煜 能和作品内容相结合 理解透彻 能创造性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高涨
表现形式一般 理解一般 基本能表现主题 积极性一般
表现形式不合适 不能较好地理解 不能较好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较低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显著。
课件的丰富多彩,手段的创新运用,较好地带动学生融情入境,打破了以往课堂的沉闷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动起来,让古人活起来。实践大大激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融入个体二度创作,使文化和专业两个层面互为促进,不断进步。
(三)有助于学生艺术表演能力的提升和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有利于推进语文教改的实施。
以学生对主体的表演活动从策划、创作到表演、化妆、道具的制作,均由学生一手操办,老师只是从旁指导,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提供的这个展示平台,展现了学生多姿多彩的艺术潜能,诗词与朗诵、小品、器乐、声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真正体现了歌、乐、舞圆融相通的特征。学生通过表演展现自我,互相切磋,互相学习,达到文化课与专业互为促进的作用。
(四)由于笔者专业水平及设备的限制,古典诗词探索仍有诸多方面有待完善。
探索中的古典诗词课型,没有现成的教案、教辅资料和参考模式,教师在短时间内引领学生对作品理解透彻,难度的确较大。因此,更要求老师多才多艺,一专多能。我们需不断阅读作品,查找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设置生动的教案,制作丰富有趣的课件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文化课老师也应多向专业老师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养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把课堂搬到舞台、音乐室等地方,但有时由于场地的限制,活动内容无法按计划完全展开;学校歌库、音乐库资料还不十分齐备,也制约了我们的选材;有些服饰、道具没有现成的,只能学生动手制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演的发挥;乐器种类单一,对表演的效果也有影响。
总而言之,我们的探索只是一个开头,各种课型的研究,还有待于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互相交流。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就能通过语文教学点亮学生的职业前途!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吴必尊.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J].广州师训,2007,(05).
一、着眼于培养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品格等。它在学生学习的智力活动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成为学习掌握知识的原动力和前提。实际上不少学生数学学不好,并非智力底下,而是非智力因素的不良影响所致。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前提。
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知识价值观念和学习目的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直观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设疑、布谜、创设悬念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用榜样和名人故事来激励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积极引导、严格要求来磨练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仔细审题、认真作业、检查验算等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兴趣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因是学员对所学教材有内在兴趣。”
二、着眼于培养以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素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智力又称职能,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诸多方面。对数学学习来说,思维力是智力诸因素的核心,学生的智力素质以思维力为最重要。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思维力是核心。我的做法是:首先要顺应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和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次要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的训练。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形成、巩固和运用过程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方法的训练,让学生想得清楚,说得明白,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第三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精心设计巧妙安排.给学生造成发挥创造能力的情境。使学生创造思维的萌芽得到成长壮大。
例如:教学“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揭示能否把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后,再求它的面积。在学生积极探索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圆剪成一个个相等的小扇形,然后拼成一个与圆等积的类似长方形。接着带领学生观察、比较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半径、周长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自己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一步一步操作分析、思考,让学生经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有“扶”有“放”,“玩”中有“学”,“动”中有“静”。不仅让学生深刻领会了公式的来龙去脉,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本领.同时在学生头脑中孕伏了圆方之间相互转化、面积守恒的辩证思想。真正达到了教学大纲提出的“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要求。
三、着眼于对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注重学法的指导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之一。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许多东西要靠自己去学习。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任务不单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去学数学。这正是古谚“受人之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之渔,终生受用不尽”给我们的启示。因此,要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是关键。我的做法是:一要指导表述,优化“讲”的过程;二要引导观察,优化“看”的过程:三要诱导思维,优化“想”的过程;四要鼓励质疑,优化“悟”的过程。
四、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正能量;声像电子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054—02
一、前言
2012年12月7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文件中提到:“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责无旁贷地去教育广大学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术。在此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发挥体育育人的主导功能,大力开发适应时代特点、促进学生成才的教材和教学资料,积极引用和普及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声像电子教材已成为当下学校教学、教改的热点话题。
二、概念界定
1.正能量的科学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本文中的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中国人把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乐观向上且具有象征意义的时代元素符号,与我们的理智和情感深深地血脉相连,诉说着我们的愿望,表达着我们的期待。
2.学校体育是指学校通过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来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包括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训练和课外运动竞赛四个部分。学校体育既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声像电子教材是指把已经录制下来的具有典型教学意义的优秀声音和图像用计算机等科学技术设备进行讲授的材料。
4.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是吉利集团出资创办的一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是一所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台州市直属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2003年被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确定为承担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任务的学校,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台州市3A级学校。
三、运用声像电子教材教学所带来的正能量
1.声像电子教材的优势。声像电子教材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一,已经在社会各个领域里面逐渐普及。学校是传承人类知识和教育人的重要场所,其教材是否得到有效运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接受新鲜事物较快,但学习成绩相对初中生整体较差。另外,处在中职阶段的学生在兴趣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产生消极或攻击性情绪,而当实现某种渴望时便会产生激情。国家针对现代中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逐步重视声像电子教材在学校教学里的广泛应用。因为它不仅能够迎合广大中职生的心理需要,满足在电子世界里的好奇心,而且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育知识,这要比纯文字的教材更直观、更有吸引力。它能够将难度大的体育技术要点、难点,更简单、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运动兴趣,形成了师生互动的良好教学局面;既提高了学生的领悟和模仿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声像电子教材与普通文字教材的互补。教材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好的教材更是教师的好“帮手”。现在的体育教材基本上都是文字叙述并伴有死板而又很少的图片解释,个别图片复杂且直观性较差。不仅学生没有耐心去翻阅、学习,就连教师在百忙之中都要再额外挤出时间去掌握要点,然后再思考并组织语言深入浅出地去传授给学生,给体育教师增加了工作量和压力。长此下去,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爱好,而且容易让学生出现厌烦上体育课的负面心理和情绪。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声像电子教材和文字教材合理并用的原则,使得两种教材之间有效互补。比如:对那些学生学习兴趣低、普及面小,动作难度大、技术要领多、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定型的体育项目就要采取声像方式传授给学生掌握;相反,对那些动作简单、技术要求低、学生学习兴趣浓的体育项目可以通过文字教材去讲授给学生。此外,无论是上述哪种教材,都必须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进行体育教学,体育教师都必须把教材里的技术要点吃透,尽可能地用简单明了、诙谐幽默的语言把知识和要领传输给学生。学校要重视体育教材内容的更新与完善,倡导体育教师开拓思维把一些新颖的、前沿的、科学的体育知识编撰成声像资料,不断创新,不断丰富,不断提高精品教材的含金量。概言之,声像电子教材和文字教材两者相互补衬,可谓是相得益彰,两全其美。
3.声像电子教材要在学生第二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是学校体育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重、体育教师讲授为辅的授课特点,其教学形式灵活多变,留给学生自主利用的空间较广,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切实延伸。另外,学生能在第二课堂上充分表现自己,亦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有机会得以展现和熟记。声像电子教材的自身优势可以完美地应用在第二课堂,据绝大多数学生普遍反映“声像电子教材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地展示在我们眼前,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能够激发我们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到课率也得到保证”、“间接发现体育人才和挖掘学生体育运动方面的潜力”等等。所以,声像电子教材在第二课堂代替文字教材中利大于弊,无论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还是师生互动的效果都要好于第一课堂,并且还可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学到的知识,也为下一次课做好预习和准备工作。
同志指出:“体育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身体素质是最主要的素质之一,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声像电子教材作为教学工具完全可以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诸如:课间操、体育比赛、运动竞赛、运动训练、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等都是展现声像电子教材特点与优势的平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四、结束语
体育以其特有的语言、动作、技术、情感、设备、场景等,充分展示了人体美、行为美、技术美和语言美,这说明体育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学校体育教学要将声像电子教材与文字教材有效结合,会更加促进声像电子教材的推广使用。现在声像电子教材已逐步进入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从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的角度,今后会更加重视声像电子教材的使用,它的比重肯定会越来越大,也只有通过学校、教师和广大学生的使用后将其所带来的“正能量”才能更好、更长久地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刘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浅析[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
[2]马璐.如何做好中职学生德育工作[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3]谢和刚.中国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0.